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 19
吃了上药,就是苓甘五味姜辛这个药,“咳满即止”咳嗽和胸满马上就好了。同时“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变成这种情形,“冲气”又来了,这个冲气不是桂枝汤主的那个气上冲,它是指的饮,水饮往上冲逆。他底下就是解释这两句话,为什么而更复渴了?这是因为细辛
干姜为热药,吃这个药,他就要渴了,饮去了,他是个温性药。可是这一段呢,他要是渴了,就不能再继续用辛温的药了。“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吃这个药他当时渴,可不久就不渴了,跟头前讲的小
半夏汤是一样的。呕,本来应该渴,可是他才吐完水他渴,过了他就不渴了,不渴了,所以他说是支饮。这一段跟那是一样。他吃的是辛温热药,是散寒逐饮的,饮去胃中干,热药发生作用了,他当时是要渴,可是这个渴不久就没有了,而“渴反止者”这是说明支饮没去。那么,这个是不是真的?你要辩证啊,如果真是这样子,“发当冒”这个支饮往上来,头一定要是眩冒的。头眩冒,水往上来,人也必呕,那么要是呕,就加半夏就行了。这个半夏是降逆,止呕,他也是治水饮,通通治水饮呀,没离开治水饮呐,加了半夏就行了,“以去其呕”。这就变成苓甘五味姜辛夏汤,他这个不必搁桂苓五味
甘草汤去桂加姜辛夏汤方,这个太复杂了。就根据上面的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半夏就行了,这个挺方便的。里头就是苓甘五味姜辛汤加上半夏。这个方子治的冲气复发,不是桂枝汤那个冲气复发,这是饮逆,所以他呕,主要的他是呕。加半夏不但治呕,也去水嘛,所以恰好。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
麻黄,以其人逐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水去呕止”吃了这个药,水就去了,也不呕了。“其人形肿者”形肿就是身体有浮肿了。“加杏仁主之”上面那个方子再加杏仁就行了。为什么这样呢?里头解释了,“其证应内麻黄”麻黄是去水肿最好的药,应该上面的方加麻黄才对。“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照顾头前,还没有忘记那个人手足麻痹,痹是血虚,所以不能再用麻黄夺取津液了。“若逆而内之者”念na也行,念nei也可以的。“必厥”他本来就血虚,你再夺其津液,更使得血液虚,所以不但手足痹,而且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根据头一条,回头照顾这个。所以才不用麻黄而拿杏仁来代替。杏仁这个地方也可以理解这一点,它也是去水的药,你可知道,但是他不是大发汗,这个地方就很好,不但我们对于药物更能有一些应用方面的认识,而且我们也知道如果这个人,属于外界那个溢饮,溢饮要发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主之”都是用麻黄呀。可是有不可用的,那这个人有手足麻痹,这是血虚,血虚不能多汗。那怎么办呢?所以就得想法用一个不大发汗的药而来代替。这个地方就好了,所以在临床上,有时候也常犯错误,就是在这个地方。到这里你们看看,哪一段讲的不是去水饮呐?全是去水饮而用药都是个个不一样。这是在一个方剂组成,对于水饮的药物反应里头的,你看,悸是
茯苓;眩冒,苦冒眩,是术和泽泻。这地方都动人深思啊,不然的话,你不知道。这都是水饮所作,但是用药他都是不一样。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
大黄以利之。这个本来在这里,胃热问题本来不大,在吃完小青龙之后的变化里头,以他最轻了。到后来了,这人面仍然还有“热色如醉”这是胃里面有点热。“胃热上冲熏其面”的一种关系,这时稍加大黄就可以了,但是原方,治痰饮的原方还是一点不能变。这个咱们治痰饮咳嗽也是如此,他吃了药是有效的,那根据一二证候的出入,根据原方加减就行了,这你要是给调胃承气汤,当然是不行了。所以加大黄就好了。到这,他是把这一大段讲完了,这段他讲得非常精采,你们要好好看看。当然不能说我们遇到的病,就是这样的顺序,那不一定的。也不一定痰饮在一个人身上都要现这个证候。但这每一个方剂是都特别好使,尤其是后边这个几个方子,相当好使。加大黄这个,也不止是通大便,你可知道,有热是肯定的,这是用药的一个标准,也治咳嗽,去痰,也起这个作用。所以我们治痰饮咳嗽,伤寒里,也常常温药里面加大黄。真正大便干燥的,也可以加。真正有他说的,“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这也对嘛,这是用这个药的标准,围绕的还是始终在痰饮这方面。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最后他作一个总结了。“先渴后呕”头前讲半夏汤呀是“呕家本渴”这个先渴而后呕的,说明什么问题呀?这就说明喝下水不化,在这停着呢。“为水停心下”所致的一种关系,一般人喝水,随喝随就消化了,哪能就呕呀?所以呕,全是停在这里,它不往下下。“此属饮家”这是,不是当时的一个临时的问题,这个人是属于饮家里头。“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据上边这个,就用小半夏汤就行了,加茯苓总是有心悸,他不提了,见头前了,他就是略言之了。当然是要只是先咳而后呕,他呕完了,渴一会完了就不渴了,那就用小半夏也行啊。要有心悸,当然也加茯苓的。今天咱们讲到这儿了,这一章到这里基本上就完了,这一章也大,也相当的细致,读这个书,你要笼统读过,他一点用也没有,必须详细分析。所以他这个书,从.伤寒.到.金匮.都这样。你看痰饮拿现在话说,就是一个病因呐,他这个反应出来是各种各样。病因是一个,就是水嘛,去水就好了吧?不行!注意中医辩证的精神就在这里了。反应到一种什么情况,有什么适应这种情况的去水办法。所以这个必须辨到什么地方呢?必须辨到方剂上。张仲景的这个书就是,原则上,光看看是不行,总得到具体上,他就是方剂,就是这样的。象上边这个全是水饮,一看都知道,可是这个治疗是不一样。好好看一看,我今天讲的太多了,有些也讲得过粗一点。但是他这个书,有些不好读,话太简,文辞也相当的——古文嘛,古奥,文法特别曲折。读还要把它彻底搞清楚,这个书就有路了。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这是一个由于气血具虚的病了。
由于虚,所以饮水自救嘛,也有个消渴证候。由于上边虚,所以下边的寒就往上冲,“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蛔就是蛔虫了,被寒所迫,他也往上跑,他一吃东西,连蛔虫他都吐出来了,“食即吐蛔”。这个半里半表这个虚寒的这种证候,他是不下的,你要是误下,那可是利不止。你要是误下,虚其里了,本来人就有虚寒的证候了,要是那样,可就下利不止了。这一段,是伤寒论的厥阴病的一个提纲,出在这个地方,也是说明消渴各种不同。有一种本虚,虚就饮水自救,也有这么一种消渴。由这一段可以看出来,古人说的消渴当然是包括了现在的糖尿病,可是不尽属于糖尿病。凡是这种渴,渴得特殊明显的,他都列这里头了。厥阴病的渴,绝不是现在所说的三多的糖尿病,他不能吃,“饥而不欲食”他与这个不相同的。但是在古人他写这东西的时候,这也是一种虚能够治人于渴。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这段与上面是差不多的。寸口脉,平时诊的脉叫寸口脉,挠骨动脉。“浮而迟”这种脉证应啊,浮一般指主表啦,也主虚,“浮即为虚”在这个地方指虚。迟,一般都是血不足了,所以他说是劳,是虚劳的劳。虚,指是气,卫气不足。劳,指的营气不足。营卫俱不足,营卫说明什么呢?就是人身上的津液,在血管之内古人叫营,血管之外叫卫,这个咱们我们解释过。津液虚,营卫不利,也可以致消渴病的,这也是虚嘛,津液虚。这一段在.医宗金鉴.他认为应该搁虚劳篇,我认为搁这里还是有道理的。他就是说明渴各种各样,也有营卫气虚,心液不足,这也是属于渴嘛。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一作紧)。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而大坚”这三个字要不得,这是衍文,把它划括号。这个就说明是中消了,这个与我们现在说的这个糖尿病很相似了。趺阳脉是以候胃了,脾胃脉了,就是候消化系统了,主要是胃。那么“趺阳脉浮而数”浮是胃气盛。“浮既为气”这个气就指得胃气说的,就是胃气盛。“数即为消谷”数就热,所以热能化食,就能消谷。“气盛则溲数”胃气盛啊,小便就频数,讲阳明病就有了,阳明病都是这个胃盛,排斥水分相当的迅速,大便硬,汗也多,小便也数。这都由于胃气过盛,胃气过盛,不是正常的,是有病,太过了,也就是说胃不和了。“溲数即坚”小便一数,肠胃里的水分被夺,大便一定要硬。“坚数相搏,即为消渴”由于水分的大量丧失,人脱水就要消渴,渴那是必然的。里头有热,水分被夺,他就要发生消渴了。这个消渴与现在的糖尿病
说法大不相同的。糖尿病是个西医病名,古人不知叫糖尿。这个病就是咱们说的三多证了,能吃、能喝、小便也多,叫做三多。这种病西医说总是内分泌的问题,属于新陈代谢里头的一种疾病。但是原因现在西医也是没有一定的说法,换言之,也就是还没有搞清楚。说法也很多,有些说是遗传,遗传的总是占一方面的,那么续发的也有。古人当然更不知道糖尿病了,这个是消渴,古人的消渴是一个广义的,凡是渴得厉害的他都搁在消渴这一门了,所以有几种不同,这是有一种。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男子消渴”总是说的肾虚了,就是下焦虚。下焦虚,应该是小便不利,“小便反多”这就是下焦虚,小便时曲,收射,他总是组织上尤其括约肌弛纵没有收缩力了,所以小便反多。
由于小便多,丧失水分他一定渴,所以“饮一斗,小便也一斗”他必然要消渴。“肾气丸主之”这个说的很像现在糖尿病的证治。但是我们要临床要注意,古人他讲辩证,真正由于下边小便失禁而有这种糖尿病,这个方子好使。这个方子是恢复下焦的机能呀,使小便失禁,他使恢复正常,底下不那么去水了,他的渴就好了。但是真正的糖尿病有这种症候的很少,不要以为这差不多,能喝、小便也多,就是糖尿病的一种征候了,遇到这个就这么治,这是不对的。我们总是要弄清楚,由于小便失禁,非常的什么造成消渴,他能用,不然的话不要随便用的。消渴病大概都多热,那么这个他是允许的。这又是一种,由于小便失禁,丧失水分,他要渴了,古人他就立了这么一条。还有一种: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也有一种,他由于小便不利,这五苓散咱们讲过了,由于小便不利,废水不得排出。那么我们身上老需要水分的营养呀,人身上的水分占的比重最大。可是废水没用,他需要新水,可是旧水不去,新水无法吸收。那么,他就渴,喝到胃里在里头存储着,小便不利嘛,喝到太厉害了,他就发生水逆了,下一节就说明这个问题。这也造成一种消渴,由于小便不利,里有停水,表热不出,他发烧,脉也浮。.伤寒论.里面很多条文讲这个问题,当然这也是一种。这种非利小便不可,利小便而同时解表,他有桂枝,也有五苓散。“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这个用他的方子不行。真正的糖尿病遇到这种很少的,我没遇到过,当然我的岁数也不算太小了,一般人遇到的更少,能遇到可以这么用。真遇到,要是小便不利,脉浮发热而消渴,可能用五苓散也对头的。但是糖尿病现这个类型的,你看西医内科也看出来了,没有。所以古人的消渴呀,他包括了糖尿病,他的范围相当的大,那么这个他肯定不是糖尿病,要是验尿的话,可能没有,尿糖没有,血糖也不会高。这又是一种,肾气丸与五苓散,就证的外观看,都可以叫消渴,古人没法确定糖尿病的范畴,所以凡是这个都叫消渴。那么底下这个稍带的说了水逆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这是接着上文说的,从这几句话已经跟消渴病没有关系了,其实他就是接着上面,也是渴的不得了。“渴欲饮水”就是指着上边,小便不利,怎么喝,还是渴,但是他喝这个水,都留于胃。你再喝,喝到一个相当的程度,就是“水入而吐”这也叫做水逆。从这个病名,古人给他起了个名叫“水逆”“五苓散主之”。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那么这个文蛤散,文蛤这个药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就是带有纹的这种蛤,叫文蛤;还有一种,古人把五倍子这个药名也叫文蛤,.医宗金鉴.他说文蛤应该是五倍子,这个不敢说是对不对。那么考这个文蛤,就是带花纹那种蛤,也治消渴。五倍子是一个收敛止渴的药,他那东西,五倍子在.医宗金鉴.书上他说试验过,他说用文蛤没什么效,用五倍子很有效,是否这样子,我没有试验过。有这么个说法。渴欲饮水不止者,没有其它的证候,可以用这个药,文蛤这个药止渴还是相当有力量的,他就一味药,做成面。“以沸汤五合,和服方寸匕”就是咱们说白饮和服了。看这个文蛤,治渴欲饮水者,.伤寒论.里头的五苓散条文的文蛤散是不对的,那是不行的,“欲饮水反不渴者”那个不能用文蛤散,而且他那个明明还有外感嘛。这也是一种,“渴欲饮水而不止”怎么喝也不止,这还不是消渴吗?但是这个,在我们治糖尿病的时候,文蛤可以加入,我们用一种滋阴解热解渴的药物,他渴的厉害,可以加文蛤。文蛤,我们现在说的文蛤,药房就是带花纹的蛤,跟牡蛎差不多,牡蛎就解渴的。
那么这一章他讲的,一方面讲的消渴,一方面讲的小便利淋。这个淋病与现在说的淋病有些出入的,古人可以说是没有像后来说的这种淋病,后世的淋病,现在我们国家的淋病没有多少了,资本主义国家多的多,这种叫作瘴淋。古人说的淋,就是小便淋漓,艰涩不通。所以他题目标的“消渴,小便利淋”两种,不是现在这个瘴淋,瘴淋他是一个传染了,梅毒传染的一个淋病。古人说的,不过是风、火等等的说法,以致于把这个结石病都搁里头了。你看后头这个的就是: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这个古人叫做石淋,石淋者就是膀胱结石。“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这疼的相当厉害。冲他这个说,里头有小块,如粟状,这个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膀胱结石或者肾结石,都属于这一类的。古人把这个叫石淋。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这个是个重复,跟上面第三节“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这几乎是一样,就文字稍稍变化变化。趺阳脉数,是胃中有热,就是咱们说的胃气强,那么他就能消除饮食,大便一定要硬,胃中燥,小便即数。胃热,他排斥水分,所以多汗,小便也数。这是什么关系呢?就变成消渴病了,还是说的消渴。所以这一章很短,而且前后的程序明明是有紊乱,这里总是有丢的了。你看他头前说的几种,因为不利呀,那种渴,他里头就没有什么特殊提出来的治法,所以他这里头有些简缺。那么这一段就是重复,就这么翻看第三条,他又搁到这儿了。仲景那个书呀,稿子不是一次,也有过这个稿子给人一看,文字稍稍不同的就搁这儿了,所以王叔和那的时候,他收集过多少个本子,意思还是一样。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凡是丧失津液的病,都不能发汗。尤其有热,下焦有热,津液再丧失得多,不能发汗,发汗一定伤于阴,阴血,而要便血的。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蒌瞿麦丸主之。“小便不利者,有水气”这跟五苓散是一个道理。小便不利,影响水代谢,发生障碍,旧水不得排除,新水就不能吸收,那也造成一种消渴。“其人苦渴”“苦渴”就是渴得厉害了。“栝蒌瞿麦丸主之”五苓散证是阳性证,这个偏于阴性了。栝蒌瞿麦丸这里头有
附子了。这个方剂的组成,近乎肾气丸,栝蒌根、茯苓、薯蓣、附子、瞿麦。栝蒌根、薯蓣是滋补的药,栝蒌根是解渴,薯蓣是健胃生津液。瞿麦、茯苓都是利尿的,加上附子,他总是下焦虚而使小便不利了。小便不利,也有由于机能的关系,机能沉衰,小便不利了。机能沉衰也能影响到小便失禁,头前那个肾气丸就是了。这个影响小便不利,所以这个方子近乎肾气丸。肾气丸也是搁些滋阴解热的药,另外呢搁利尿药加附子。他这个方子跟那个方子配伍的法子大致相同,这个更偏于解渴,他搁了瓜蒌根,没有搁
生地、
麦冬这些药。从这个方子后头说明,应该有腹中寒。为什么呢?你看看他底下说的这个,方后的“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腹中温为知”也就是有效了,以前的腹,当然绝不温的。他也是下焦有寒,下焦有虚寒的这么一种,这个方子类似肾气丸。他在这主要的还是治消渴,所以他这个次序,前后是错综了,谈谈淋,又谈谈治消渴的法子。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这个不是一般的小便不利,大家要注意,跟题有关系,说小便利淋,这是指的淋的的这种小便不利,就是小便艰涩,甚至小便时疼,这就指的是淋说的。我们看看这个方子就可以看出来,蒲灰散的蒲灰这个药,有止血作用,也有利尿作用。
淋病总是炎症,不是瘴淋,总是炎症。炎症,小便相当的痛,也有时候有血。所以他搁蒲灰散。所配伍这个药,滑石是消炎利尿也止痛,滑石粘滑药,挂一个粘滑面,减轻摩擦,也止痛。滑石也性寒,有消炎止血利尿的作用,这个方子都是这样的。他配合蒲灰,蒲灰是有止血的作用。滑石白鱼散也是这样的,他里头不用温性药,滑石就是利尿解热。乱发这个药,也止血也利尿,就是人发烧灰存性了。看看利尿的药物,与我们一般的利尿药不一样,里头都有止血的利尿药,这个方子乱发和上面的蒲灰都是的。白鱼就是咱们吃的这种白鱼。鲤鱼啊,鲤鱼,就是一个去水利尿,总是利尿艰涩了。茯苓戎盐汤,戎盐是矿的青盐了,不是食盐。弹丸大一枚,食盐没这么大的,这个盐是成块的。茯苓、
白术这两个是利尿药,我们都知道。盐,能够软坚,咸寒嘛,性也寒,这里头也起消炎软坚的作用。这三个方子,也都是在淋病,小便困难艰涩,可以择一而用之。这是一般在淋病里面所谓通用方了,这方都简单。这不是咱们所说的一般利尿药了,都不是。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
人参汤主之。这个也错了,这个应该搁头前的。他这底下都是治淋漓小便不利,他举了几个方子,完了他这搁一个治消渴的方子。白虎加人参汤,对糖尿病常用了,这个方子相当的好使。这就是上面讲的中消,就是治这个。但是他在这一搁,就看不出来了。“渴欲饮水”我们一般治糖尿病,这个方子比较最常用不过了,这里头可以加味。在.温病条辨.里头的增液白虎啊,不用加龙骨,龙骨没有什么用,牡蛎可以加,生地也不用加。我常加栝蒌根,牡蛎。瓜蒌根、牡蛎解渴的力量相当的强。也有时候加麦冬,大量加麦冬可以。差不多糖尿病,要是真正属于有热,多饮多食多尿,这个方子十有八九是要有效的,没有效的很少,这个你们可以试一试。他这个方子在治糖尿病里面是个主方,他搁这里了,看不出来他是个重要的方子了。所以我说这一篇又少,他的错误还是相当多的,他这次序前后就是不对。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这个也是的,这个是治淋的。古人对于淋,泌尿系感染他都搁一起了。他说的小便利是一种,象肾气丸是小便利,消渴里头有这种情况。小便淋,淋漓不通,淋不是咱们现在说的淋病,淋的范围也是相当广的,小便艰涩疼痛他都搁里头了。像那个结石他也搁里头了嘛,他把那算淋病里面的一个主要证候了,当然他从里头的治疗,不尽是治结石了。但是他后出的猪苓汤,这个是在泌尿系方面是最常用的方子了。首先发热,一般泌尿系感染都发烧都发热。看看那个药物呢,尽是一种消炎解热的药,这里头看看不搁术了,猪苓、滑石、泽泻都是一个寒性利尿药,尤其是泽泻,他有止渴的特能,所以以他为主药,泽泻一般用的应该量多一点,这里用的都是一两。另外搁阿胶,阿胶这个药,他既止血同时也养阴,咱们在后头有讲。甘遂配合阿胶也驱淤,也就是在泌尿系感染有血,潜血了,咱们现在说潜血了,甚至于血尿他都治。这个方子是一般的淋病,或者是泌尿性感染,这个方应用的范围最广,最好使。
但是我们要加味,常用的加味的药就是生
薏仁,大量用,要用30克。生米仁这个药,不但有消炎,它也是寒性的利尿药,它还有排脓的作用,炎性化脓的机制都好使,同时这个药有缓痛的作用。有些泌尿性感染,用这个法子,百试百验,临床常见的病,吃就好,比其它药都好使。如果热的比较重,撒尿也疼的比较剧烈,可以稍加大黄,大黄不要多加。大黄这个药有几种用途,大黄不是通大便嘛,通大便,也能使其它脏腑的炎症也撤消,远离脏腑的炎症也可以撤消,这是一。二要小量用它,他就走前阴,所以吃了大黄,小便特别黄,说明走前阴,他通利二阴,你要小量用,大便不泻,他就走前阴了。所以大黄不过3克,一般用1克,2克,顶多3克,不要过一钱。这很好使,是最常用的药。这一章到这是讲完了。可是这一章虽然也少,但是回头总结起来呢,在消渴的各种病也是应有尽有了。由于小便不利的这种消渴,就五苓散证了;由于小便失禁,那么肾气丸;由于一般的光渴,没有其它的证候,就用文蛤散;如果真正的渴甚小便也多,口舌干燥,这种就用白虎加人参。至于其它的,你象厥阴病那种渴,他不过是说渴,种类也挺繁多的,这个几种都概括了。因为不利的这种渴,大概也都基于他上面的这些治疗的办法。至于瞿麦丸和五苓散是一致的。也就是阳性证用五苓散,如果用阴性证,尤其是少腹寒,这种小便不利,要用配有附子的方剂,也举这个例子。所以这个书也不是在一种证候里头,再有变化,你自己就得再作加减化裁了,他就举一个例子,所以这个也比较挺全面的。至于淋,从这上也可以看出来,挺简单。淋病不是现在咱们说的那种瘴淋,这种淋资本主义社会是很多的,那你这药都不行。现在这种病,用西医治疗很容易了,用打注射针就行了,就是青霉素都行,他那是一种梅毒传染了。在中医治法,用猪苓汤也有作用,但是要搁驱毒药。咱们以前的方剂里面有大排毒,小排毒,不过那个药也没有什么大用,也太霸道了,把人吃的,虚晕的不得了,也用不着,其实就用猪苓汤加减也可以的。他这个不是这个病,他这个就是小便艰涩疼痛,他这个是泌尿系的感染都归这里头了。以致于石淋,也就是结石。对于结石治疗也不外乎利小便,猪苓汤也是,五苓散也是。但是他疼得厉害呀,就大量加生薏仁就对了,所以加生米仁、大黄治结石病,这我也有过一些例子。五苓散加生米仁、大黄我也试过,猪苓汤加生米仁、大黄我也用过,都好使。他如果渴,偏于热用猪苓汤。脉浮有些偏于表证的就用五苓散。这一章它是很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