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金匮要略讲座全文 19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 19
  吃了上药,就是苓甘五味姜辛这个药,“咳满即止”咳嗽和胸满马上就好了。同时“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变成这种情形,“冲气”又来了,这个冲气不是桂枝汤主的那个气上冲,它是指的饮,水饮往上冲逆。他底下就是解释这两句话,为什么而更复渴了?这是因为细辛干姜为热药,吃这个药,他就要渴了,饮去了,他是个温性药。可是这一段呢,他要是渴了,就不能再继续用辛温的药了。“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吃这个药他当时渴,可不久就不渴了,跟头前讲的小半夏汤是一样的。呕,本来应该渴,可是他才吐完水他渴,过了他就不渴了,不渴了,所以他说是支饮。这一段跟那是一样。他吃的是辛温热药,是散寒逐饮的,饮去胃中干,热药发生作用了,他当时是要渴,可是这个渴不久就没有了,而“渴反止者”这是说明支饮没去。那么,这个是不是真的?你要辩证啊,如果真是这样子,“发当冒”这个支饮往上来,头一定要是眩冒的。头眩冒,水往上来,人也必呕,那么要是呕,就加半夏就行了。这个半夏是降逆,止呕,他也是治水饮,通通治水饮呀,没离开治水饮呐,加了半夏就行了,“以去其呕”。这就变成苓甘五味姜辛夏汤,他这个不必搁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姜辛夏汤方,这个太复杂了。就根据上面的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半夏就行了,这个挺方便的。里头就是苓甘五味姜辛汤加上半夏。这个方子治的冲气复发,不是桂枝汤那个冲气复发,这是饮逆,所以他呕,主要的他是呕。加半夏不但治呕,也去水嘛,所以恰好。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逐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水去呕止”吃了这个药,水就去了,也不呕了。“其人形肿者”形肿就是身体有浮肿了。“加杏仁主之”上面那个方子再加杏仁就行了。为什么这样呢?里头解释了,“其证应内麻黄”麻黄是去水肿最好的药,应该上面的方加麻黄才对。“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照顾头前,还没有忘记那个人手足麻痹,痹是血虚,所以不能再用麻黄夺取津液了。“若逆而内之者”念na也行,念nei也可以的。“必厥”他本来就血虚,你再夺其津液,更使得血液虚,所以不但手足痹,而且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根据头一条,回头照顾这个。所以才不用麻黄而拿杏仁来代替。杏仁这个地方也可以理解这一点,它也是去水的药,你可知道,但是他不是大发汗,这个地方就很好,不但我们对于药物更能有一些应用方面的认识,而且我们也知道如果这个人,属于外界那个溢饮,溢饮要发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主之”都是用麻黄呀。可是有不可用的,那这个人有手足麻痹,这是血虚,血虚不能多汗。那怎么办呢?所以就得想法用一个不大发汗的药而来代替。这个地方就好了,所以在临床上,有时候也常犯错误,就是在这个地方。到这里你们看看,哪一段讲的不是去水饮呐?全是去水饮而用药都是个个不一样。这是在一个方剂组成,对于水饮的药物反应里头的,你看,悸是茯苓;眩冒,苦冒眩,是术和泽泻。这地方都动人深思啊,不然的话,你不知道。这都是水饮所作,但是用药他都是不一样。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这个本来在这里,胃热问题本来不大,在吃完小青龙之后的变化里头,以他最轻了。到后来了,这人面仍然还有“热色如醉”这是胃里面有点热。“胃热上冲熏其面”的一种关系,这时稍加大黄就可以了,但是原方,治痰饮的原方还是一点不能变。这个咱们治痰饮咳嗽也是如此,他吃了药是有效的,那根据一二证候的出入,根据原方加减就行了,这你要是给调胃承气汤,当然是不行了。所以加大黄就好了。到这,他是把这一大段讲完了,这段他讲得非常精采,你们要好好看看。当然不能说我们遇到的病,就是这样的顺序,那不一定的。也不一定痰饮在一个人身上都要现这个证候。但这每一个方剂是都特别好使,尤其是后边这个几个方子,相当好使。加大黄这个,也不止是通大便,你可知道,有热是肯定的,这是用药的一个标准,也治咳嗽,去痰,也起这个作用。所以我们治痰饮咳嗽,伤寒里,也常常温药里面加大黄。真正大便干燥的,也可以加。真正有他说的,“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这也对嘛,这是用这个药的标准,围绕的还是始终在痰饮这方面。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最后他作一个总结了。“先渴后呕”头前讲半夏汤呀是“呕家本渴”这个先渴而后呕的,说明什么问题呀?这就说明喝下水不化,在这停着呢。“为水停心下”所致的一种关系,一般人喝水,随喝随就消化了,哪能就呕呀?所以呕,全是停在这里,它不往下下。“此属饮家”这是,不是当时的一个临时的问题,这个人是属于饮家里头。“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据上边这个,就用小半夏汤就行了,加茯苓总是有心悸,他不提了,见头前了,他就是略言之了。当然是要只是先咳而后呕,他呕完了,渴一会完了就不渴了,那就用小半夏也行啊。要有心悸,当然也加茯苓的。今天咱们讲到这儿了,这一章到这里基本上就完了,这一章也大,也相当的细致,读这个书,你要笼统读过,他一点用也没有,必须详细分析。所以他这个书,从.伤寒.到.金匮.都这样。你看痰饮拿现在话说,就是一个病因呐,他这个反应出来是各种各样。病因是一个,就是水嘛,去水就好了吧?不行!注意中医辩证的精神就在这里了。反应到一种什么情况,有什么适应这种情况的去水办法。所以这个必须辨到什么地方呢?必须辨到方剂上。张仲景的这个书就是,原则上,光看看是不行,总得到具体上,他就是方剂,就是这样的。象上边这个全是水饮,一看都知道,可是这个治疗是不一样。好好看一看,我今天讲的太多了,有些也讲得过粗一点。但是他这个书,有些不好读,话太简,文辞也相当的——古文嘛,古奥,文法特别曲折。读还要把它彻底搞清楚,这个书就有路了。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这是一个由于气血具虚的病了。
  由于虚,所以饮水自救嘛,也有个消渴证候。由于上边虚,所以下边的寒就往上冲,“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蛔就是蛔虫了,被寒所迫,他也往上跑,他一吃东西,连蛔虫他都吐出来了,“食即吐蛔”。这个半里半表这个虚寒的这种证候,他是不下的,你要是误下,那可是利不止。你要是误下,虚其里了,本来人就有虚寒的证候了,要是那样,可就下利不止了。这一段,是伤寒论的厥阴病的一个提纲,出在这个地方,也是说明消渴各种不同。有一种本虚,虚就饮水自救,也有这么一种消渴。由这一段可以看出来,古人说的消渴当然是包括了现在的糖尿病,可是不尽属于糖尿病。凡是这种渴,渴得特殊明显的,他都列这里头了。厥阴病的渴,绝不是现在所说的三多的糖尿病,他不能吃,“饥而不欲食”他与这个不相同的。但是在古人他写这东西的时候,这也是一种虚能够治人于渴。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这段与上面是差不多的。寸口脉,平时诊的脉叫寸口脉,挠骨动脉。“浮而迟”这种脉证应啊,浮一般指主表啦,也主虚,“浮即为虚”在这个地方指虚。迟,一般都是血不足了,所以他说是劳,是虚劳的劳。虚,指是气,卫气不足。劳,指的营气不足。营卫俱不足,营卫说明什么呢?就是人身上的津液,在血管之内古人叫营,血管之外叫卫,这个咱们我们解释过。津液虚,营卫不利,也可以致消渴病的,这也是虚嘛,津液虚。这一段在.医宗金鉴.他认为应该搁虚劳篇,我认为搁这里还是有道理的。他就是说明渴各种各样,也有营卫气虚,心液不足,这也是属于渴嘛。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一作紧)。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而大坚”这三个字要不得,这是衍文,把它划括号。这个就说明是中消了,这个与我们现在说的这个糖尿病很相似了。趺阳脉是以候胃了,脾胃脉了,就是候消化系统了,主要是胃。那么“趺阳脉浮而数”浮是胃气盛。“浮既为气”这个气就指得胃气说的,就是胃气盛。“数即为消谷”数就热,所以热能化食,就能消谷。“气盛则溲数”胃气盛啊,小便就频数,讲阳明病就有了,阳明病都是这个胃盛,排斥水分相当的迅速,大便硬,汗也多,小便也数。这都由于胃气过盛,胃气过盛,不是正常的,是有病,太过了,也就是说胃不和了。“溲数即坚”小便一数,肠胃里的水分被夺,大便一定要硬。“坚数相搏,即为消渴”由于水分的大量丧失,人脱水就要消渴,渴那是必然的。里头有热,水分被夺,他就要发生消渴了。这个消渴与现在的糖尿病说法大不相同的。糖尿病是个西医病名,古人不知叫糖尿。这个病就是咱们说的三多证了,能吃、能喝、小便也多,叫做三多。这种病西医说总是内分泌的问题,属于新陈代谢里头的一种疾病。但是原因现在西医也是没有一定的说法,换言之,也就是还没有搞清楚。说法也很多,有些说是遗传,遗传的总是占一方面的,那么续发的也有。古人当然更不知道糖尿病了,这个是消渴,古人的消渴是一个广义的,凡是渴得厉害的他都搁在消渴这一门了,所以有几种不同,这是有一种。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男子消渴”总是说的肾虚了,就是下焦虚。下焦虚,应该是小便不利,“小便反多”这就是下焦虚,小便时曲,收射,他总是组织上尤其括约肌弛纵没有收缩力了,所以小便反多。
  由于小便多,丧失水分他一定渴,所以“饮一斗,小便也一斗”他必然要消渴。“肾气丸主之”这个说的很像现在糖尿病的证治。但是我们要临床要注意,古人他讲辩证,真正由于下边小便失禁而有这种糖尿病,这个方子好使。这个方子是恢复下焦的机能呀,使小便失禁,他使恢复正常,底下不那么去水了,他的渴就好了。但是真正的糖尿病有这种症候的很少,不要以为这差不多,能喝、小便也多,就是糖尿病的一种征候了,遇到这个就这么治,这是不对的。我们总是要弄清楚,由于小便失禁,非常的什么造成消渴,他能用,不然的话不要随便用的。消渴病大概都多热,那么这个他是允许的。这又是一种,由于小便失禁,丧失水分,他要渴了,古人他就立了这么一条。还有一种: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也有一种,他由于小便不利,这五苓散咱们讲过了,由于小便不利,废水不得排出。那么我们身上老需要水分的营养呀,人身上的水分占的比重最大。可是废水没用,他需要新水,可是旧水不去,新水无法吸收。那么,他就渴,喝到胃里在里头存储着,小便不利嘛,喝到太厉害了,他就发生水逆了,下一节就说明这个问题。这也造成一种消渴,由于小便不利,里有停水,表热不出,他发烧,脉也浮。.伤寒论.里面很多条文讲这个问题,当然这也是一种。这种非利小便不可,利小便而同时解表,他有桂枝,也有五苓散。“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这个用他的方子不行。真正的糖尿病遇到这种很少的,我没遇到过,当然我的岁数也不算太小了,一般人遇到的更少,能遇到可以这么用。真遇到,要是小便不利,脉浮发热而消渴,可能用五苓散也对头的。但是糖尿病现这个类型的,你看西医内科也看出来了,没有。所以古人的消渴呀,他包括了糖尿病,他的范围相当的大,那么这个他肯定不是糖尿病,要是验尿的话,可能没有,尿糖没有,血糖也不会高。这又是一种,肾气丸与五苓散,就证的外观看,都可以叫消渴,古人没法确定糖尿病的范畴,所以凡是这个都叫消渴。那么底下这个稍带的说了水逆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这是接着上文说的,从这几句话已经跟消渴病没有关系了,其实他就是接着上面,也是渴的不得了。“渴欲饮水”就是指着上边,小便不利,怎么喝,还是渴,但是他喝这个水,都留于胃。你再喝,喝到一个相当的程度,就是“水入而吐”这也叫做水逆。从这个病名,古人给他起了个名叫“水逆”“五苓散主之”。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那么这个文蛤散,文蛤这个药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就是带有纹的这种蛤,叫文蛤;还有一种,古人把五倍子这个药名也叫文蛤,.医宗金鉴.他说文蛤应该是五倍子,这个不敢说是对不对。那么考这个文蛤,就是带花纹那种蛤,也治消渴。五倍子是一个收敛止渴的药,他那东西,五倍子在.医宗金鉴.书上他说试验过,他说用文蛤没什么效,用五倍子很有效,是否这样子,我没有试验过。有这么个说法。渴欲饮水不止者,没有其它的证候,可以用这个药,文蛤这个药止渴还是相当有力量的,他就一味药,做成面。“以沸汤五合,和服方寸匕”就是咱们说白饮和服了。看这个文蛤,治渴欲饮水者,.伤寒论.里头的五苓散条文的文蛤散是不对的,那是不行的,“欲饮水反不渴者”那个不能用文蛤散,而且他那个明明还有外感嘛。这也是一种,“渴欲饮水而不止”怎么喝也不止,这还不是消渴吗?但是这个,在我们治糖尿病的时候,文蛤可以加入,我们用一种滋阴解热解渴的药物,他渴的厉害,可以加文蛤。文蛤,我们现在说的文蛤,药房就是带花纹的蛤,跟牡蛎差不多,牡蛎就解渴的。
  那么这一章他讲的,一方面讲的消渴,一方面讲的小便利淋。这个淋病与现在说的淋病有些出入的,古人可以说是没有像后来说的这种淋病,后世的淋病,现在我们国家的淋病没有多少了,资本主义国家多的多,这种叫作瘴淋。古人说的淋,就是小便淋漓,艰涩不通。所以他题目标的“消渴,小便利淋”两种,不是现在这个瘴淋,瘴淋他是一个传染了,梅毒传染的一个淋病。古人说的,不过是风、火等等的说法,以致于把这个结石病都搁里头了。你看后头这个的就是: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这个古人叫做石淋,石淋者就是膀胱结石。“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这疼的相当厉害。冲他这个说,里头有小块,如粟状,这个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膀胱结石或者肾结石,都属于这一类的。古人把这个叫石淋。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这个是个重复,跟上面第三节“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这几乎是一样,就文字稍稍变化变化。趺阳脉数,是胃中有热,就是咱们说的胃气强,那么他就能消除饮食,大便一定要硬,胃中燥,小便即数。胃热,他排斥水分,所以多汗,小便也数。这是什么关系呢?就变成消渴病了,还是说的消渴。所以这一章很短,而且前后的程序明明是有紊乱,这里总是有丢的了。你看他头前说的几种,因为不利呀,那种渴,他里头就没有什么特殊提出来的治法,所以他这里头有些简缺。那么这一段就是重复,就这么翻看第三条,他又搁到这儿了。仲景那个书呀,稿子不是一次,也有过这个稿子给人一看,文字稍稍不同的就搁这儿了,所以王叔和那的时候,他收集过多少个本子,意思还是一样。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凡是丧失津液的病,都不能发汗。尤其有热,下焦有热,津液再丧失得多,不能发汗,发汗一定伤于阴,阴血,而要便血的。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蒌瞿麦丸主之。“小便不利者,有水气”这跟五苓散是一个道理。小便不利,影响水代谢,发生障碍,旧水不得排除,新水就不能吸收,那也造成一种消渴。“其人苦渴”“苦渴”就是渴得厉害了。“栝蒌瞿麦丸主之”五苓散证是阳性证,这个偏于阴性了。栝蒌瞿麦丸这里头有附子了。这个方剂的组成,近乎肾气丸,栝蒌根、茯苓、薯蓣、附子、瞿麦。栝蒌根、薯蓣是滋补的药,栝蒌根是解渴,薯蓣是健胃生津液。瞿麦、茯苓都是利尿的,加上附子,他总是下焦虚而使小便不利了。小便不利,也有由于机能的关系,机能沉衰,小便不利了。机能沉衰也能影响到小便失禁,头前那个肾气丸就是了。这个影响小便不利,所以这个方子近乎肾气丸。肾气丸也是搁些滋阴解热的药,另外呢搁利尿药加附子。他这个方子跟那个方子配伍的法子大致相同,这个更偏于解渴,他搁了瓜蒌根,没有搁生地麦冬这些药。从这个方子后头说明,应该有腹中寒。为什么呢?你看看他底下说的这个,方后的“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腹中温为知”也就是有效了,以前的腹,当然绝不温的。他也是下焦有寒,下焦有虚寒的这么一种,这个方子类似肾气丸。他在这主要的还是治消渴,所以他这个次序,前后是错综了,谈谈淋,又谈谈治消渴的法子。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这个不是一般的小便不利,大家要注意,跟题有关系,说小便利淋,这是指的淋的的这种小便不利,就是小便艰涩,甚至小便时疼,这就指的是淋说的。我们看看这个方子就可以看出来,蒲灰散的蒲灰这个药,有止血作用,也有利尿作用。
  淋病总是炎症,不是瘴淋,总是炎症。炎症,小便相当的痛,也有时候有血。所以他搁蒲灰散。所配伍这个药,滑石是消炎利尿也止痛,滑石粘滑药,挂一个粘滑面,减轻摩擦,也止痛。滑石也性寒,有消炎止血利尿的作用,这个方子都是这样的。他配合蒲灰,蒲灰是有止血的作用。滑石白鱼散也是这样的,他里头不用温性药,滑石就是利尿解热。乱发这个药,也止血也利尿,就是人发烧灰存性了。看看利尿的药物,与我们一般的利尿药不一样,里头都有止血的利尿药,这个方子乱发和上面的蒲灰都是的。白鱼就是咱们吃的这种白鱼。鲤鱼啊,鲤鱼,就是一个去水利尿,总是利尿艰涩了。茯苓戎盐汤,戎盐是矿的青盐了,不是食盐。弹丸大一枚,食盐没这么大的,这个盐是成块的。茯苓、白术这两个是利尿药,我们都知道。盐,能够软坚,咸寒嘛,性也寒,这里头也起消炎软坚的作用。这三个方子,也都是在淋病,小便困难艰涩,可以择一而用之。这是一般在淋病里面所谓通用方了,这方都简单。这不是咱们所说的一般利尿药了,都不是。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这个也错了,这个应该搁头前的。他这底下都是治淋漓小便不利,他举了几个方子,完了他这搁一个治消渴的方子。白虎加人参汤,对糖尿病常用了,这个方子相当的好使。这就是上面讲的中消,就是治这个。但是他在这一搁,就看不出来了。“渴欲饮水”我们一般治糖尿病,这个方子比较最常用不过了,这里头可以加味。在.温病条辨.里头的增液白虎啊,不用加龙骨,龙骨没有什么用,牡蛎可以加,生地也不用加。我常加栝蒌根,牡蛎。瓜蒌根、牡蛎解渴的力量相当的强。也有时候加麦冬,大量加麦冬可以。差不多糖尿病,要是真正属于有热,多饮多食多尿,这个方子十有八九是要有效的,没有效的很少,这个你们可以试一试。他这个方子在治糖尿病里面是个主方,他搁这里了,看不出来他是个重要的方子了。所以我说这一篇又少,他的错误还是相当多的,他这次序前后就是不对。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这个也是的,这个是治淋的。古人对于淋,泌尿系感染他都搁一起了。他说的小便利是一种,象肾气丸是小便利,消渴里头有这种情况。小便淋,淋漓不通,淋不是咱们现在说的淋病,淋的范围也是相当广的,小便艰涩疼痛他都搁里头了。像那个结石他也搁里头了嘛,他把那算淋病里面的一个主要证候了,当然他从里头的治疗,不尽是治结石了。但是他后出的猪苓汤,这个是在泌尿系方面是最常用的方子了。首先发热,一般泌尿系感染都发烧都发热。看看那个药物呢,尽是一种消炎解热的药,这里头看看不搁术了,猪苓、滑石、泽泻都是一个寒性利尿药,尤其是泽泻,他有止渴的特能,所以以他为主药,泽泻一般用的应该量多一点,这里用的都是一两。另外搁阿胶,阿胶这个药,他既止血同时也养阴,咱们在后头有讲。甘遂配合阿胶也驱淤,也就是在泌尿系感染有血,潜血了,咱们现在说潜血了,甚至于血尿他都治。这个方子是一般的淋病,或者是泌尿性感染,这个方应用的范围最广,最好使。
  但是我们要加味,常用的加味的药就是生薏仁,大量用,要用30克。生米仁这个药,不但有消炎,它也是寒性的利尿药,它还有排脓的作用,炎性化脓的机制都好使,同时这个药有缓痛的作用。有些泌尿性感染,用这个法子,百试百验,临床常见的病,吃就好,比其它药都好使。如果热的比较重,撒尿也疼的比较剧烈,可以稍加大黄,大黄不要多加。大黄这个药有几种用途,大黄不是通大便嘛,通大便,也能使其它脏腑的炎症也撤消,远离脏腑的炎症也可以撤消,这是一。二要小量用它,他就走前阴,所以吃了大黄,小便特别黄,说明走前阴,他通利二阴,你要小量用,大便不泻,他就走前阴了。所以大黄不过3克,一般用1克,2克,顶多3克,不要过一钱。这很好使,是最常用的药。这一章到这是讲完了。可是这一章虽然也少,但是回头总结起来呢,在消渴的各种病也是应有尽有了。由于小便不利的这种消渴,就五苓散证了;由于小便失禁,那么肾气丸;由于一般的光渴,没有其它的证候,就用文蛤散;如果真正的渴甚小便也多,口舌干燥,这种就用白虎加人参。至于其它的,你象厥阴病那种渴,他不过是说渴,种类也挺繁多的,这个几种都概括了。因为不利的这种渴,大概也都基于他上面的这些治疗的办法。至于瞿麦丸和五苓散是一致的。也就是阳性证用五苓散,如果用阴性证,尤其是少腹寒,这种小便不利,要用配有附子的方剂,也举这个例子。所以这个书也不是在一种证候里头,再有变化,你自己就得再作加减化裁了,他就举一个例子,所以这个也比较挺全面的。至于淋,从这上也可以看出来,挺简单。淋病不是现在咱们说的那种瘴淋,这种淋资本主义社会是很多的,那你这药都不行。现在这种病,用西医治疗很容易了,用打注射针就行了,就是青霉素都行,他那是一种梅毒传染了。在中医治法,用猪苓汤也有作用,但是要搁驱毒药。咱们以前的方剂里面有大排毒,小排毒,不过那个药也没有什么大用,也太霸道了,把人吃的,虚晕的不得了,也用不着,其实就用猪苓汤加减也可以的。他这个不是这个病,他这个就是小便艰涩疼痛,他这个是泌尿系的感染都归这里头了。以致于石淋,也就是结石。对于结石治疗也不外乎利小便,猪苓汤也是,五苓散也是。但是他疼得厉害呀,就大量加生薏仁就对了,所以加生米仁、大黄治结石病,这我也有过一些例子。五苓散加生米仁、大黄我也试过,猪苓汤加生米仁、大黄我也用过,都好使。他如果渴,偏于热用猪苓汤。脉浮有些偏于表证的就用五苓散。这一章它是很小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