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金匮要略讲座全文 29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 29
  那么以前三个月就下血,无论他是已经有胎,由于症痼为害而下血,或者无胎而下血。那么“所以不止”为什么这次下血就老不止了呢?“其症不去故也”这是生理上的妙机,他里头有恶血了,他也要把能够排除,那么这个排除不净,所以血下不止。那么这个没有旁的问题,“当下其症”所以我们这个一般的下出血的症啊,很多都是有瘀血的,这一段就说的这个。症去了自然就不下血了,你止血有时候就不对了,是吧。“桂枝茯苓丸主之”这个桂枝茯苓丸呐,它去这个症块的力量那很好。那么在这我们可以与桃核承气汤呀来比较一下,那么它这个为什么不同于桃核承气汤啊,它其人不如狂,不合并这阳明病,所以这个阳明病是多烦多躁,说胡话,谵语,那么其人如狂,有瘀血又有阳明病,那个可以其人如狂,所以桃核承气汤啊抵挡汤啊都是这样子,它有一种攻下的药。没有,你看这个它没有,所以他不用桃核承气汤,而用桂枝茯苓丸。那么桂枝茯苓丸这个药呢,我们现在研究它一下子,这个桃仁、丹皮这两个药都是祛瘀的,祛瘀、去痞块儿、去淤血块儿。那么桂枝、茯苓呢,治气冲心悸的,气往上冲、心跳,那么胎动在脐上者,也是悸动啊,那个悸动就有桂枝茯苓有关系,一方面气冲,一方面它是悸动。那么这个芍药呢,在这个方剂里头它还是一个比较有补益性质的,它是一个滋养阴液,它也是祛瘀呀这个芍药啊,同时它也治腹痛。所以这个方剂去瘀血证,或者是有这个症痼的这种瘀血的痞块,而气冲心悸和腹痛者,用这个方子是非常好使得。因为这样子所以我们对这个脑系血管病呀,心血管病呀常用这个方子,这个道理呢就是有桂枝、茯苓,它治气冲心悸,你凡是上边的病啊,大概都是有气冲心悸这个方面,尤其心血管病,没有心悸的很少喽。同时它这个方子也止疼,它有芍药治拘急疼嘛。那么这个方子和桃核承气汤我们在临床上都常用的,如果这个瘀血证可下者,当然桃核承气汤了,它有可下的证候了,少腹急结啦,其人如狂啦;那么如果这个瘀血证而不可下者,大概用这个方子机会多。尤其有这个气上冲啊,心跳啊,用这个方子机会更多了。所以我们这个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用它的机会都多,脑子…它也往上冲啊,所以我们研究这一个无论是哪一条,你看这个它是治症痼害的,我们就把桂枝茯苓丸能去症痼、止血看成这么局限,这就不对了。当然是它能治这个病,那么其它的如果有症痼啊,而也有其上冲、心悸等等呢,都可以用。所以他这个书上啊,那一个方剂都是这样的。不是说在这一条,就是限制自在这一个,不是的。这个方子应用的机会很多啦,我们最常用了。如果现在我们用呢,常用煎剂,用丸剂的时候不太多,那么就这个方子,根据这个份量,拿水煎就行。我们经常用啊,为方便,都是做煎剂了。做丸呢,当然也可以了,那没问题。
  这个症痼害啊,不是一付药两付药就能够完全好的,所以做丸子还是对的。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藏。后头注着“方未见”其实这个方子就是.伤寒论.的附子汤。妇人怀孕呐在六七月的时候,这个胎呀发展的大概都差不多了,这个胎本来就胀。那么这一段说的呢,他是由于子藏,子藏就是指子宫说得,虚而失收,所以子藏开,那么这个风寒克入,使之更胀,所以他说的“其胎愈胀”。本来就应该胀,那么由于子藏开,风寒之邪乘之,所以它更胀。那么这种病啊,“腹痛恶寒”这个恶寒呐,不是表证那个恶寒,它是指肚子说的,不但疼,而且怕冷。尤其“小腹如扇”就拿着扇子扇风的侵袭那个样子那么寒。那么为什么呢?子藏开故也。这个就是子藏虚而失收,所以这个风啊容易进去,“当以附子汤温其藏”这个附子汤就是.伤寒论.里头附子、芍药、人参、茯苓、术。那么看看这个方子,腹痛有芍药;那么恶寒嘛,恶寒的厉害,它有附子;参苓术健胃利尿去水了,所以这个方子我认为就是治这个病。他所以发热,是由于这个不是表证,所以脉不浮而弦,是寒邪内侵的,内有郁热,他是这么一个发热,不是一个纯表证,所以不浮而弦。弦就是寒呐,寒邪,同时这个弦呢,也说明腹痛。咱们讲建中汤,脉弦迟,法当腹痛啊,这个弦也主寒也主腹痛,也主腹弦急。那么根据这个情形啊,古人他是这么看,说子藏开了,总而言之他还是在子藏有虚,虚而有寒,这个是肯定的,所以用附子汤温其脏,这肯定是这个附子汤。这个附子汤你看也治这个病,它芍药附子嘛,另外也加上人参,那么这方子就是心下痞硬,小便不利,腹疼,恶寒,那么与这个讲的很相投。但是个家呢,都没提出来这个问题,就说方子没见,这个恐怕指的就是.伤寒论.里头的附子汤,你们看看,在这个少阴篇这里头。因为在.伤寒论.里头有这个方子,在这里头有时候他不搁的,这是一段。这个全是妊娠啊常见的证候,妇人腹痛、恶寒、少腹如扇,这个扇不是那个形,是如扇子那个风侵袭那个难受,所以他说子藏开,肚子胀得厉害,芍药治急痛嘛,也就治这个挛。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妇人有漏下”漏下就是咱们说的崩漏了,就是自宫出血了,不过出血的厉害,古人叫做“漏”崩漏。“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止者”还有这样的下血,半产,就是流产了,那么流产她要下血,这个下血是继续的下,他不止。也有在怀孕的期间而下血者。妇人子宫下血呀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漏下,就是平时,咱们说是经脉不调了,就是咱们说的崩漏之类的;也有半产后而继续下血的;也有妊娠下血,这个有也常见,这个有很多爱流产的人呢,在这个有孕之后呢,还多少有见血,所以这个时候吃这个药都挺好使的。
  “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这个是接着妊娠下血说的,假令妊娠下血而腹中痛,他没说下血,其实里头有下血了,这为胞阻。这个“胞”指的就是子藏,指的子宫,这是子宫里头由瘀血而胞受阻,就是指胎了,胎受阻,所以他叫做胞阻,为胞阻,这个病名啦。他为什么下血呢,还是有瘀血有关系。有瘀血,所以下血腹中痛,那么这个名叫胞阻。用“胶艾汤主之”大家看看这个胶艾汤,就是四物汤,你看看有芎穷,有当归,有芍药,有地黄,这不是四物汤嘛。这个四物汤里头,加上阿胶,甘草,艾叶三个药。这个四物汤咱们都知道了,一般都是说它补血,其实不是的,也都祛瘀,不过它是一个强壮性的祛瘀药,就是利于虚证,不利于实证,那么这几个药呢,也多少有些不同。你比如生地,它是寒性的强壮祛瘀药,与芍药这都是微寒,所以这个利于虚热证,不利于虚寒证。当归和川芎都性温,它是个温性的强壮祛瘀药,这个温呢,利于虚寒不利于虚热。那么这几个药呢还各有不同,这个芍药在.本草.上说呀治血痹,痹者是这个疼呀,咱们说关节疼为痹症,湿痹、风寒湿痹证,都是疼,这个由于血而发生的痹症,芍药指这个,所以他治这个腹挛痛嘛。那么这个地黄呢,虽然它也是个同芍药一样,也是偏于寒性的一个强壮祛瘀,但是地黄这个药啊,解烦,他这个寒啊比芍药寒的厉害,同时它有止血的作用,那么与芍药也是不同的,那与当归川芎更不同了。当归川芎是不是一样呢,也不一样,如果这个强壮,病痛,那么当归比川芎强;如果祛瘀散邪,这个川芎辛温啊,这个川芎胜于当归,也有点不同。那么这四个药搁在一起呢,也就治的是不寒不热,它有温性也有寒性把它混合起来用,当然它量有大有小啰,它这个芍药量啊比较大,它是四两,所以它治腹痛,头前有嘛,妊娠腹中痛,所以这个芍药量要大一点。另外呢,这个干地黄的量也大,咱们这个它没写份量,没写份量呢根据一般的用就是六两,那么根据情形在临床上,如果有脱血这么一种情况,那么这个止血该加重止血的量,所以干地黄还可以多用,根据它这个应该是六两,他这本书上没注份量。那么这个方剂是个止血药,可是它净是些强壮性的祛瘀药,你看桃仁、丹皮他不用,那么这说明是一个虚,就是有这个下血证有虚脱的样子,所以他得赶紧止血,用强壮性的祛瘀止血的法子。这个药应用的机会也相当得多,一般的这个吐衄下血都可以用,但是不是强壮性的不行,它这个不是一个虚衰性的不行,真正虚,那么需要来用一种强壮祛瘀的法子,这个法子最好使不过了,这个也常用的啊。那么这个妇人啊,这也是一个在妊娠阶段常有的下血腹中痛的病,就是一般由于自己不谨慎下血,腹痛,要流产,这个方子也很好使,这个方子常常配合这个参苓白术,就是四君子汤合用这里头,治那个要流产,起那个安胎作用,也常用的,也挺好使。只要是见血,为的要止血安胎,那么我们用这个法子也行,它要实在虚的厉害,可以加点四君子汤,就是参苓白术,这里头有甘草了,这个我也用过,不然我不这么说啊。就那个老范啊,他那第二个小丫头就是范文艳就是这个病,哎呀,她那个血出得很厉害,我就用这个方子,合用四君子汤,吃完就好了,后来产那个小孩叫小阳子。所以这个方都常用啊,一般的失血证,要是有虚脱的情形,就是脱血的情形,出血相当厉害,这个方子都可以用的。妇人怀娠,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这个绞痛啊,绞就是急,就是急痛啊。“妇人怀妊,腹中绞痛”这也胞阻之类啦,由于这个不下血,所以他不用芎归胶艾汤,用当归芍药散就可以了,就治腹痛。
  这个当归芍药散治腹痛相当好使,你们看看这个药物组成就知道了,他这个芍药量用的最大了,芍药是一斤,我们平时用比这个量稍少一些,用一斤也没问题的。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芎穷半斤(一作三两),一般还是三两对。那么这个方子呢,只是说腹中绞痛有点概括不过来,我们看看这个方子里有很多利水的药啊,茯苓、白术、泽泻啊,可见它这个绝对有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头眩晕,那么这几个药,伏苓白术泽泻都是入胃啊,胃有停水头都要眩冒晕的,大概都是一个冒的时候多,因为她大量补血啊,她贫血性啊,那么也就上面那个胞阻之后,主要的是腹中绞痛,那么另外有小便不利,头冒眩,这个方子最好使了,这个方子我们也常用的。咱们研究头前那个痰饮篇里头,说“血虚者厥”啊,不但厥,手足痹,痹就是麻痹不仁的那个痹,所以这个当归芍药散,我们临床上治麻痹的时候也有可用的机会,你看我们用那个黄芪桂枝五物,它是表虚,那么神经末梢,这西医说的就是发炎变质等等的吧,在中医看就是表虚病毒不去,所以它用黄芪来实表来治疗。那么如果更有血瘀水渎的关系,我们合用当归芍药散挺好,这个我也都用过。所以我们治这个麻痹这种情况里头,当然又是表虚的,得用黄芪;也有由于血虚的,那么我们可以搁温性的当归川芎这些药;那么也有这个由于停湿停水的,那么这里就得加减调理了,所以这个用方子就是这样的。我想起来当归川芎这个,“其人血虚”的不可用麻黄,咱们讲那一节不是吗,应该内麻黄而不内,他搁杏仁,他就由于这个手脚痹,痹者血虚,我想起那个来了,我这么提一提。那么其实是这个方子最常用不过了,所以我们治肝炎也常用它,用它这个道理在哪呢?就是活血祛瘀,它是个强壮性的祛瘀药,同时呢治挛痛,你这个芍药大量用啊,不是只是这个肚子里挛痛,哪方面拘挛它都治,你看这个胁下这种疼痛啊,都好使。同时它那个祛瘀,它是强壮性的祛瘀啊,所以我们常常说它是一个活血,祛瘀力量差,它这个强壮作用挺好,凡是这个血证感觉虚衰,有些不足的情况,那么这个方子都常用的方子。那么在这一段呢,只是说是它这个胞阻啊,它分那么两个,一个是下血腹痛啊,腹中痛,那个当然要止血啦,用这个胶艾汤;那么这个也是腹中痛,又不下血,不下血你不要止血了,所以用当归芍药散,这个都是妊娠里头常见的一种病。这一章挺短的,讲得挺好,这应有都有了。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这就是恶阻啦,这个我们看着的病人呢,是各式各样的,有的开始吐,恶心,她自己慢慢就过来了,这样的多,这样的就无需用药了。有这个厉害的,这个我也遇到过,那么就是一气到这个怀孕到临产,什么也不能吃,这非治不可。所以他说一个“妊娠呕吐不止”大概这都是胃虚有寒,有饮有水,所以他用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那么后世这个说法就是了不得啦,有说半夏碍胎,又说这个产前远热,干姜也用不得。这个药我常用,我还用汤剂,还不净是用丸剂,很好使。...像这段说的,人一点饭都不能吃了,呕吐不止,而且也不是她自己能好的,那你非治不可,那么这只能是用这个半夏、干姜、人参,这个很好,这个方子好极了。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这个“小便难”可不是小便不利啊,这个小便难只是小便艰涩,或热或痛,是这么一个小便难,由于这个病不在里,饮食如故。这是什么呢?他这个妇人怀胎常常有火,这就是咱们说的泌尿系感染,是个慢性的,不是个急性的,所以他不用猪苓汤那种法子。这个方子也是相当好使啊,慢性的这个泌尿系感染这个病,也很好使很好使的。这个苦参这个药啊,消炎解热,那么在本草经说它呀,小便余沥不尽,就是有一点它撒一点,它不完,那么这么说明它是这个,咱们平时所遇到的这种泌尿系感染。这个贝母这个药,咱不是说排痰排脓吗,同时它也利小便,所以在这个本草上也有啊,它去这个治淋沥邪气。那么同时搁当归,搁当归为什么呢?她这个妇人在妊娠的时候血虚,你要加小心,所以它补虚润燥,血虚它容易动热,所以他搁当归,它也是一个补血润燥的这么一个法子。那么以这个大量用苦参啦,贝母苦参在这里头占两个,当归只是一个,这个是个慢性,它不是急性的,一半时它也不好,所以这个方子都可用的。它也是用丸,也不用汤药,“饮服三丸,加至十丸”。这个妊娠妇女常有这个小便热,就是热辣辣的痛,始终不爱好,可以给她吃这个药,这个小便难不是小便不利啊,所以张仲景这个条文他的用字很有分寸了。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这个是小便不利。由于小便不利,外边停湿停水,他说是有水气,水气就浮肿啦,身子重。“洒淅而恶寒”这是像风水似的,这个在表啦,在外啦。“起即头眩”这是里边有水,这是苓桂术甘汤证,这不是起即头眩吗?里头有水,就是里也有水外也有水。这个在这个妊娠也常见的病,那么这种浮肿是厉害的也可用这个药来治,这个药也相当的好,就是不治,小孩生了,她水肿也就下去。这个在临床上也经常见的,咱们要是门诊来个病人,你不能不给人家开方子,那么所以这个葵子茯苓散是最好不过了。这个葵子是利尿,但是个强壮性的利尿,它不伤人,所以大量用它,用一斤,稍稍搁点茯苓来利尿,它不能够伤津液,所以这个伤津液亡血液嘛,在这个妊娠这个阶段啊,你得爱惜这个血液津液啊,你不能让它大丧失,所以这个方子都好极了,大量用葵子和茯苓。它这个病也不是很了不起的那么急,虽然身上肿得是挺厉害,脑袋一动呢就晕眩,这病人是挺痛苦了,你就给她吃这个,用这个方子,用汤剂也未为不可的,但是丸药是最好,它不是马上啊,丸药就是求缓治的,这是散,不是丸药,用散。那么这一节啊,那么头一段讲的是寻常有症痼,那么要是下血不止,有的是为胎,有的干脆就不是胎,这样的辩这个,那个当然用桂枝茯苓丸那个那一段。那么以下呢就是谈及的这个到六七月的时候啊,妇人的肚子胀得厉害,再腹痛恶寒,那么他说子藏开,可以用附子汤,这都是经常见的病喽。再就有妇人下血,这下血就说明它芎归胶艾汤,它应用面挺大,它不是单独就讲这个妊娠下血,同时为漏下啊,半产续下血不止啊,可见这芎归胶艾汤全治,这个病是全治,他特地提出漏下和这个半产漏下不止,都说明这个血液,丧失的多,人是虚,就是我刚才说这个有脱血的现象,虚,所以他才用芎归胶艾汤,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止血药,这种都相当好啊,这也是常见的病,在这个妊娠你比如下血这经常见着。那么另外呢,在妊娠期间就是不下血,肚子痛这种胞阻病也可以见着,他用这个当归芍药散。那么另有呢,有这个胎火嘛,这个有胎随着这个体质,不是人人都这样的,她常常并发这种泌尿系感染,是个慢性的,用这个当归贝母苦参丸,这个方子就妙不可言。那么再有呢就是这个水肿,水气病,这在这个妇科里常有。到这就讲完了,在这个妊娠这个阶段就这么几种病,那么底下这个,恐怕这都是后人附的啦。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这个妊娠没病不要吃药,“常服当归散主之”没有什么道理,恐怕这是后人附的。这个方子还是挺稳的,他这个四物汤去了生地了,加点黄芩,解烦祛热;那么加点白术,他这个降胃祛湿啦。这个方子等于就是个安胎的药,没有病安哪路胎啊,反倒不好,所以这个,我认为这个不是他原文了。你看看方剂后头说的也是,“妊娠常服即易产”这个我有经验,就是当归芍药散这个药,我们是调经,常吃这类的属于生化药了,它能够化淤,能够强壮补血,它使临产容易,有这个道理,他这个方子也有当归川芎这类药,当然也能起这作用,产时候易产,他老调理血液嘛。“产后百病悉主之”这就不行了,产后百病都是用这个方子,这不是张仲景的口气,他不会这么说话的,所以这个方子,我肯定这是后人补注的。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这个也是跟上面一样。这个白术散不像上面那个平稳啦,它这里头有蜀椒,这是个比较温性的药啦,所以这个产前远热也不应该用这么大的温性药,而且没有什么意思。搁牡蛎也更没什么意思,他没有这个精神上不好的地方,咱们用牡蛎在伤寒论里头都是这个发惊啊,发惧啊,他这个收敛安神,你这搁这里头安胎有什么用啊,所以这个方子啊,不如上边那个方子纯,更不要随便轻易用,不是说养胎用它就好。这底下还有些服法,这个自己看一看吧,这个没什么大的用处。至于底下这节更不对了。妇人伤胎,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有水气状,怀身七月,太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当刺泻劳宫及关元,小便微利则愈。这更糟,这个在.医宗金鉴.里就说这是错误的,我看也是错误的,因为他这话也费解,你看“太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这都是没法说,这个话。而且这些穴位啊,劳宫关元这个穴在有孕都扎不得,扎是要坠胎的。所以这个,这也是后人搞的不知道怎么回事,你们研究针灸的,这个穴能扎不?她有孕,不能扎。所以他这个书啊,这个安胎以后这几节,都要不得,这个没有病不要安胎吃药,这是有钱人才有这个事啊。那么他这个主要的放在头前的,他讲得很好很好的。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这一段他说是妇人的那个产后啊,常常的同时发生这三种病。那么一个呢就是痉,痉咱们讲过了,就是抽啊;第二个呢就是这个郁冒,这个郁冒啊就是昏冒;第三个就是大便难,就是大便硬。那么这三种病不是说是一个一个发作,同时发作的,这个在产后啊,常有这种情况,这个郁冒和这个痉同时发作,那么就是我们拿现代话说近乎休克,人手脚也凉啦,人事不知,这在我们家乡的话就是,产后昏迷这个这种情况,当时也有些救急法子,给和小孩子尿的啊,这都是乡村那么搞法。那么这三种病他为什么同时发作,为什么产生这三种病,他故作一个问答里解释了。他说“新产血虚”啊,这个妇人新产之后啊,那么由于这个失血,所以她血虚。那么又由于这个虚而多汗啊,那个产妇是多汗,又多汗出,那么这个所谓阴阳俱虚啦,血也虚,津液也虚,那么这样子呢,所以容易遭受风邪,而喜中风。那么这个津液血液都虚,再遭受风邪,有一种邪热,刚才讲那个痉湿暍,讲过喽,这最容易发生痉病啊。咱们说这个柔痉,刚痉,也都在感冒的情况之下,尤其柔痉啊,由于这个津液虚他发生痉,这是解释这个痉,这个发生的道理。“亡血复汗,汗多,故令郁冒”这个昏冒是怎么发生的呢,本来就亡血而又复汗出多,那么这就是所谓正虚啦,正虚者邪凑之,寒多,寒多就是饮往上冲逆,这个寒指的水说的。那么这个郁冒,比眩晕还甚啦,那么由于这个血液虚,这拿现代话说就是脑贫血啊,一时这个人身体液丧失太多,由于血液津液都丧失,那么这个时候里边再有些这个水气再冲逆的话,这两方面合起来最容易发生,所以这个贫血现象的一种郁冒,昏冒,那就现代西医说呢就是发作性的脑贫血,他这个一时的血虚也容易发生这种情况,这是这个郁冒的发生,这个道理在这个产后啊也容易发生的。“亡津液,胃燥,故令大便难”他这个血液、津液,俱有所亡失,那么胃中的水分也少啊,所以胃中燥,大便就要难,他这个大便要干的。那么在这呢,他就解释这三种病在这个新产妇人啊,容易发生的一个道理。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
  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那么这个讲的具体的证治啦,同时他解释这个,他这个本来三种病同时发作,那么最重一点还是在郁冒,那么当时抽啊,或者大便难啊,主要的还是这个郁冒,当时这个昏厥,也挺吓人的。其实这个病没有什么啊,如果护理好了不吃药也可以好的,他是个一时的现象。这产妇郁冒这个病,“其脉微弱”啊,微者,此无阳气则脉微,无阳气就是没津液,他古人把这个阴阳啊,尤其张仲景这个书,血他是阴分,他叫做阴,津液属于气分,他叫做阳,咱们讲那个桂枝汤不就讲过了嘛,太阳病,发热汗出者,他说是卫强营弱,欲救邪风者,桂枝汤主之。他这个卫强,这个营呢,就是指的阴,卫指的阳,卫也指的这个脉外的气啦,这个气是什么,就津液。那么这个地方也是一样的,他说产妇的郁冒他根据头前的解释,她不但血虚,津液也虚,所以脉既微而且弱,所以咱们的那个讲.伤寒论.“阳浮而阴弱,阳浮着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阴弱就是指脉里头这个血液。那么由于这个阴阳俱虚所以脉微弱,这阴阳俱虚后世说法不一样,不是阳指着热说的,不是的啊,这个要注意,要不后面说得你们看吧,这个解释就不是一样啦。那这个产妇郁冒啊,是个贫血的现象,津液虚,脉应之微,血液营气也不足,所以脉应之弱,而脉微弱。“呕不能食”这个就是照顾上边说的那个多寒呐,他胃有饮,往上冲逆不能吃东西。“大便反坚”啊,可是胃虽然有饮气往上上,但是他这个肠子,胃以下还是干而无津液的,他胃有停水大便不应该坚啊,但是他这个大便反坚,因为他这个体液丧失太多,虽然胃里头他是一个客气啦,他是有些这个饮气啦,但是主要在这个肠胃里头还是一个缺少这个正常的体液,水分,所以他这个大便啊,反倒坚。不像一般的,像呕逆胃有水,大便不坚,唯独这个不一样,他根据头前的他这个三个病同时发作的这个道理。“但头汗出”身上没有汗,就是脑袋出汗,说明什么呢?就是这点津液啊,他往上亢。那么咱们讲那个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那个津液整个亢于上,他解于上头,所以胸胁满也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在这个胃以下反倒没有津液。所以咱们应用小柴胡汤,大便干燥,这.伤寒论.讲的,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反倒能够大便,本来小柴胡汤里边没有通大便的药,是吧,他就因为缓解上边啊,这种热解瘀祛,津液这就下去了。
  所以这个啊,他也但头汗出,那么这个他主要讲这个,他最后还是用小柴胡汤来治疗了,他这个有点解释柴胡汤的意思。“所以然者”那为什么郁冒有这些个脉证呢,这是由于血虚而厥,主要是血虚,根据头前这个产后血虚嘛,她亡血多,血虚到一个相当程度,不达到于四末,手脚就凉而厥。“厥而必冒”这个血虚到这么一个四肢血液不到了,这个脑袋肯定就有贫血的现象了,所以在这个情形之下,他要眩冒,他就解释这个脑贫血啦,也解释这个脉微弱。“冒家欲解,必大汗出”所以这种冒啊,要是欲解的话,一定要出大汗的,什么道理呢?他底下解释了,“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这里头他就是说我刚才所说这个,他古人啊,以气分,就是津液,他叫做阳,但这个血液呢,营气呢,它叫做阴。他这个主要是血虚,就是阴虚啦,而不达四末而厥。孤阳,他就像我们讲这个,所谓“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谓营弱卫强”这个卫强就是孤阳啦,营血是虚,但是这卫气啊,他往上亢,叫做孤阳,就是营卫不和了。那么孤阳反而亢于上,所以他但头汗出,他解释但头汗出的道理,这是古人对这个病理的一种看法喽,是不是这个,我们讲完书大家就可以讨论讨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他说这个“冒家欲解,必大汗出”那么何以产妇喜汗出呢?他是这么个原因,他底下解释了,亡阴血虚也就是说血虚又亡阴啊,就是阴血少了,阳气独盛,他这个脉外的这个阳气啊,独盛,所以我们用桂枝汤,调节营卫也这么个道理,发汗这个办法啊,就是攻阳,他让他出汗嘛,那么攻阳,阳不强了,他就救阴,这就使阴阳能和了,他也许是这个,这个是古人的看法,是不是对,咱不管,这篇道理这是古人的说法。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