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 29
那么以前三个月就下血,无论他是已经有胎,由于症痼为害而下血,或者无胎而下血。那么“所以不止”为什么这次下血就老不止了呢?“其症不去故也”这是生理上的妙机,他里头有恶血了,他也要把能够排除,那么这个排除不净,所以血下不止。那么这个没有旁的问题,“当下其症”所以我们这个一般的下出血的症啊,很多都是有瘀血的,这一段就说的这个。症去了自然就不下血了,你止血有时候就不对了,是吧。“桂枝
茯苓丸主之”这个桂枝茯苓丸呐,它去这个症块的力量那很好。那么在这我们可以与桃核承气汤呀来比较一下,那么它这个为什么不同于桃核承气汤啊,它其人不如狂,不合并这阳明病,所以这个阳明病是多烦多躁,说胡话,谵语,那么其人如狂,有瘀血又有阳明病,那个可以其人如狂,所以桃核承气汤啊抵挡汤啊都是这样子,它有一种攻下的药。没有,你看这个它没有,所以他不用桃核承气汤,而用桂枝茯苓丸。那么桂枝茯苓丸这个药呢,我们现在研究它一下子,这个桃仁、丹皮这两个药都是祛瘀的,祛瘀、去痞块儿、去淤血块儿。那么桂枝、茯苓呢,治气冲心悸的,气往上冲、心跳,那么胎动在脐上者,也是悸动啊,那个悸动就有桂枝茯苓有关系,一方面气冲,一方面它是悸动。那么这个芍药呢,在这个方剂里头它还是一个比较有补益性质的,它是一个滋养阴液,它也是祛瘀呀这个芍药啊,同时它也治腹痛。所以这个方剂去瘀血证,或者是有这个症痼的这种瘀血的痞块,而气冲心悸和腹痛者,用这个方子是非常好使得。因为这样子所以我们对这个脑系血管病呀,心血管病呀常用这个方子,这个道理呢就是有桂枝、茯苓,它治气冲心悸,你凡是上边的病啊,大概都是有气冲心悸这个方面,尤其心血管病,没有心悸的很少喽。同时它这个方子也止疼,它有芍药治拘急疼嘛。那么这个方子和桃核承气汤我们在临床上都常用的,如果这个瘀血证可下者,当然桃核承气汤了,它有可下的证候了,少腹急结啦,其人如狂啦;那么如果这个瘀血证而不可下者,大概用这个方子机会多。尤其有这个气上冲啊,心跳啊,用这个方子机会更多了。所以我们这个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用它的机会都多,脑子…它也往上冲啊,所以我们研究这一个无论是哪一条,你看这个它是治症痼害的,我们就把桂枝茯苓丸能去症痼、止血看成这么局限,这就不对了。当然是它能治这个病,那么其它的如果有症痼啊,而也有其上冲、心悸等等呢,都可以用。所以他这个书上啊,那一个方剂都是这样的。不是说在这一条,就是限制
自在这一个,不是的。这个方子应用的机会很多啦,我们最常用了。如果现在我们用呢,常用煎剂,用丸剂的时候不太多,那么就这个方子,根据这个份量,拿水煎就行。我们经常用啊,为方便,都是做煎剂了。做丸呢,当然也可以了,那没问题。
这个症痼害啊,不是一付药两付药就能够完全好的,所以做丸子还是对的。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藏开故也,当以
附子汤温其藏。后头注着“方未见”其实这个方子就是.伤寒论.的附子汤。妇人怀孕呐在六七月的时候,这个胎呀发展的大概都差不多了,这个胎本来就胀。那么这一段说的呢,他是由于子藏,子藏就是指子宫说得,虚而失收,所以子藏开,那么这个风寒克入,使之更胀,所以他说的“其胎愈胀”。本来就应该胀,那么由于子藏开,风寒之邪乘之,所以它更胀。那么这种病啊,“腹痛恶寒”这个恶寒呐,不是表证那个恶寒,它是指肚子说的,不但疼,而且怕冷。尤其“小腹如扇”就拿着扇子扇风的侵袭那个样子那么寒。那么为什么呢?子藏开故也。这个就是子藏虚而失收,所以这个风啊容易进去,“当以附子汤温其藏”这个附子汤就是.伤寒论.里头附子、芍药、
人参、茯苓、术。那么看看这个方子,腹痛有芍药;那么恶寒嘛,恶寒的厉害,它有附子;参苓术健胃利尿去水了,所以这个方子我认为就是治这个病。他所以发热,是由于这个不是表证,所以脉不浮而弦,是寒邪内侵的,内有郁热,他是这么一个发热,不是一个纯表证,所以不浮而弦。弦就是寒呐,寒邪,同时这个弦呢,也说明腹痛。咱们讲建中汤,脉弦迟,法当腹痛啊,这个弦也主寒也主腹痛,也主腹弦急。那么根据这个情形啊,古人他是这么看,说子藏开了,总而言之他还是在子藏有虚,虚而有寒,这个是肯定的,所以用附子汤温其脏,这肯定是这个附子汤。这个附子汤你看也治这个病,它芍药附子嘛,另外也加上人参,那么这方子就是心下痞硬,小便不利,腹疼,恶寒,那么与这个讲的很相投。但是个家呢,都没提出来这个问题,就说方子没见,这个恐怕指的就是.伤寒论.里头的附子汤,你们看看,在这个少阴篇这里头。因为在.伤寒论.里头有这个方子,在这里头有时候他不搁的,这是一段。这个全是妊娠啊常见的证候,妇人腹痛、恶寒、少腹如扇,这个扇不是那个形,是如扇子那个风侵袭那个难受,所以他说子藏开,肚子胀得厉害,芍药治急痛嘛,也就治这个挛。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妇人有漏下”漏下就是咱们说的崩漏了,就是自宫出血了,不过出血的厉害,古人叫做“漏”崩漏。“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止者”还有这样的下血,半产,就是流产了,那么流产她要下血,这个下血是继续的下,他不止。也有在怀孕的期间而下血者。妇人子宫下血呀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漏下,就是平时,咱们说是经脉不调了,就是咱们说的崩漏之类的;也有半产后而继续下血的;也有妊娠下血,这个有也常见,这个有很多爱流产的人呢,在这个有孕之后呢,还多少有见血,所以这个时候吃这个药都挺好使的。
“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这个是接着妊娠下血说的,假令妊娠下血而腹中痛,他没说下血,其实里头有下血了,这为胞阻。这个“胞”指的就是子藏,指的子宫,这是子宫里头由瘀血而胞受阻,就是指胎了,胎受阻,所以他叫做胞阻,为胞阻,这个病名啦。他为什么下血呢,还是有瘀血有关系。有瘀血,所以下血腹中痛,那么这个名叫胞阻。用“胶艾汤主之”大家看看这个胶艾汤,就是四物汤,你看看有芎穷,有
当归,有芍药,有
地黄,这不是四物汤嘛。这个四物汤里头,加上阿胶,
甘草,艾叶三个药。这个四物汤咱们都知道了,一般都是说它补血,其实不是的,也都祛瘀,不过它是一个强壮性的祛瘀药,就是利于虚证,不利于实证,那么这几个药呢,也多少有些不同。你比如
生地,它是寒性的强壮祛瘀药,与芍药这都是微寒,所以这个利于虚热证,不利于虚寒证。当归和川芎都性温,它是个温性的强壮祛瘀药,这个温呢,利于虚寒不利于虚热。那么这几个药呢还各有不同,这个芍药在.本草.上说呀治血痹,痹者是这个疼呀,咱们说关节疼为痹症,湿痹、风寒湿痹证,都是疼,这个由于血而发生的痹症,芍药指这个,所以他治这个腹挛痛嘛。那么这个地黄呢,虽然它也是个同芍药一样,也是偏于寒性的一个强壮祛瘀,但是地黄这个药啊,解烦,他这个寒啊比芍药寒的厉害,同时它有止血的作用,那么与芍药也是不同的,那与当归川芎更不同了。当归川芎是不是一样呢,也不一样,如果这个强壮,病痛,那么当归比川芎强;如果祛瘀散邪,这个川芎辛温啊,这个川芎胜于当归,也有点不同。那么这四个药搁在一起呢,也就治的是不寒不热,它有温性也有寒性把它混合起来用,当然它量有大有小啰,它这个芍药量啊比较大,它是四两,所以它治腹痛,头前有嘛,妊娠腹中痛,所以这个芍药量要大一点。另外呢,这个干地黄的量也大,咱们这个它没写份量,没写份量呢根据一般的用就是六两,那么根据情形在临床上,如果有脱血这么一种情况,那么这个止血该加重止血的量,所以干地黄还可以多用,根据它这个应该是六两,他这本书上没注份量。那么这个方剂是个止血药,可是它净是些强壮性的祛瘀药,你看桃仁、丹皮他不用,那么这说明是一个虚,就是有这个下血证有虚脱的样子,所以他得赶紧止血,用强壮性的祛瘀止血的法子。这个药应用的机会也相当得多,一般的这个吐衄下血都可以用,但是不是强壮性的不行,它这个不是一个虚衰性的不行,真正虚,那么需要来用一种强壮祛瘀的法子,这个法子最好使不过了,这个也常用的啊。那么这个妇人啊,这也是一个在妊娠阶段常有的下血腹中痛的病,就是一般由于自己不谨慎下血,腹痛,要流产,这个方子也很好使,这个方子常常配合这个参苓
白术,就是四君子汤合用这里头,治那个要流产,起那个安胎作用,也常用的,也挺好使。只要是见血,为的要止血安胎,那么我们用这个法子也行,它要实在虚的厉害,可以加点四君子汤,就是参苓白术,这里头有甘草了,这个我也用过,不然我不这么说啊。就那个老范啊,他那第二个小丫头就是范文艳就是这个病,哎呀,她那个血出得很厉害,我就用这个方子,合用四君子汤,吃完就好了,后来产那个小孩叫小阳子。所以这个方都常用啊,一般的失血证,要是有虚脱的情形,就是脱血的情形,出血相当厉害,这个方子都可以用的。妇人怀娠,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这个绞痛啊,绞就是急,就是急痛啊。“妇人怀妊,腹中绞痛”这也胞阻之类啦,由于这个不下血,所以他不用芎归胶艾汤,用当归芍药散就可以了,就治腹痛。
这个当归芍药散治腹痛相当好使,你们看看这个药物组成就知道了,他这个芍药量用的最大了,芍药是一斤,我们平时用比这个量稍少一些,用一斤也没问题的。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芎穷半斤(一作三两),一般还是三两对。那么这个方子呢,只是说腹中绞痛有点概括不过来,我们看看这个方子里有很多利水的药啊,茯苓、白术、泽泻啊,可见它这个绝对有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头眩晕,那么这几个药,伏苓白术泽泻都是入胃啊,胃有停水头都要眩冒晕的,大概都是一个冒的时候多,因为她大量补血啊,她贫血性啊,那么也就上面那个胞阻之后,主要的是腹中绞痛,那么另外有小便不利,头冒眩,这个方子最好使了,这个方子我们也常用的。咱们研究头前那个痰饮篇里头,说“血虚者厥”啊,不但厥,手足痹,痹就是麻痹不仁的那个痹,所以这个当归芍药散,我们临床上治麻痹的时候也有可用的机会,你看我们用那个
黄芪桂枝五物,它是表虚,那么神经末梢,这西医说的就是发炎变质等等的吧,在中医看就是表虚病毒不去,所以它用黄芪来实表来治疗。那么如果更有血瘀水渎的关系,我们合用当归芍药散挺好,这个我也都用过。所以我们治这个麻痹这种情况里头,当然又是表虚的,得用黄芪;也有由于血虚的,那么我们可以搁温性的当归川芎这些药;那么也有这个由于停湿停水的,那么这里就得加减调理了,所以这个用方子就是这样的。我想起来当归川芎这个,“其人血虚”的不可用
麻黄,咱们讲那一节不是吗,应该内麻黄而不内,他搁杏仁,他就由于这个手脚痹,痹者血虚,我想起那个来了,我这么提一提。那么其实是这个方子最常用不过了,所以我们治肝炎也常用它,用它这个道理在哪呢?就是活血祛瘀,它是个强壮性的祛瘀药,同时呢治挛痛,你这个芍药大量用啊,不是只是这个肚子里挛痛,哪方面拘挛它都治,你看这个胁下这种疼痛啊,都好使。同时它那个祛瘀,它是强壮性的祛瘀啊,所以我们常常说它是一个活血,祛瘀力量差,它这个强壮作用挺好,凡是这个血证感觉虚衰,有些不足的情况,那么这个方子都常用的方子。那么在这一段呢,只是说是它这个胞阻啊,它分那么两个,一个是下血腹痛啊,腹中痛,那个当然要止血啦,用这个胶艾汤;那么这个也是腹中痛,又不下血,不下血你不要止血了,所以用当归芍药散,这个都是妊娠里头常见的一种病。这一章挺短的,讲得挺好,这应有都有了。妊娠呕吐不止,
干姜人参
半夏丸主之。这就是恶阻啦,这个我们看着的病人呢,是各式各样的,有的开始吐,恶心,她自己慢慢就过来了,这样的多,这样的就无需用药了。有这个厉害的,这个我也遇到过,那么就是一气到这个怀孕到临产,什么也不能吃,这非治不可。所以他说一个“妊娠呕吐不止”大概这都是胃虚有寒,有饮有水,所以他用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那么后世这个
说法就是了不得啦,有说半夏碍胎,又说这个产前远热,干姜也用不得。这个药我常用,我还用汤剂,还不净是用丸剂,很好使。...像这段说的,人一点饭都不能吃了,呕吐不止,而且也不是她自己能好的,那你非治不可,那么这只能是用这个半夏、干姜、人参,这个很好,这个方子好极了。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
苦参丸主之。
这个“小便难”可不是小便不利啊,这个小便难只是小便艰涩,或热或痛,是这么一个小便难,由于这个病不在里,饮食如故。这是什么呢?他这个妇人怀胎常常有火,这就是咱们说的泌尿系感染,是个慢性的,不是个急性的,所以他不用猪苓汤那种法子。这个方子也是相当好使啊,慢性的这个泌尿系感染这个病,也很好使很好使的。这个苦参这个药啊,消炎解热,那么在本草经说它呀,小便余沥不尽,就是有一点它撒一点,它不完,那么这么说明它是这个,咱们平时所遇到的这种泌尿系感染。这个贝母这个药,咱不是说排痰排脓吗,同时它也利小便,所以在这个本草上也有啊,它去这个治淋沥邪气。那么同时搁当归,搁当归为什么呢?她这个妇人在妊娠的时候血虚,你要加小心,所以它补虚润燥,血虚它容易动热,所以他搁当归,它也是一个补血润燥的这么一个法子。那么以这个大量用苦参啦,贝母苦参在这里头占两个,当归只是一个,这个是个慢性,它不是急性的,一半时它也不好,所以这个方子都可用的。它也是用丸,也不用汤药,“饮服三丸,加至十丸”。这个妊娠妇女常有这个小便热,就是热辣辣的痛,始终不爱好,可以给她吃这个药,这个小便难不是小便不利啊,所以张仲景这个条文他的用字很有分寸了。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这个是小便不利。由于小便不利,外边停湿停水,他说是有水气,水气就浮肿啦,身子重。“洒淅而恶寒”这是像
风水似的,这个在表啦,在外啦。“起即头眩”这是里边有水,这是苓桂术甘汤证,这不是起即头眩吗?里头有水,就是里也有水外也有水。这个在这个妊娠也常见的病,那么这种浮肿是厉害的也可用这个药来治,这个药也相当的好,就是不治,小孩生了,她水肿也就下去。这个在临床上也经常见的,咱们要是门诊来个病人,你不能不给人家开方子,那么所以这个葵子茯苓散是最好不过了。这个葵子是利尿,但是个强壮性的利尿,它不伤人,所以大量用它,用一斤,稍稍搁点茯苓来利尿,它不能够伤津液,所以这个伤津液亡血液嘛,在这个妊娠这个阶段啊,你得爱惜这个血液津液啊,你不能让它大丧失,所以这个方子都好极了,大量用葵子和茯苓。它这个病也不是很了不起的那么急,虽然身上肿得是挺厉害,脑袋一动呢就晕眩,这病人是挺
痛苦了,你就给她吃这个,用这个方子,用汤剂也未为不可的,但是丸药是最好,它不是马上啊,丸药就是求缓治的,这是散,不是丸药,用散。那么这一节啊,那么头一段讲的是寻常有症痼,那么要是下血不止,有的是为胎,有的干脆就不是胎,这样的辩这个,那个当然用桂枝茯苓丸那个那一段。那么以下呢就是谈及的这个到六七月的时候啊,妇人的肚子胀得厉害,再腹痛恶寒,那么他说子藏开,可以用附子汤,这都是经常见的病喽。再就有妇人下血,这下血就说明它芎归胶艾汤,它应用面挺大,它不是单独就讲这个妊娠下血,同时为漏下啊,半产续下血不止啊,可见这芎归胶艾汤全治,这个病是全治,他特地提出漏下和这个半产漏下不止,都说明这个血液,丧失的多,人是虚,就是我刚才说这个有脱血的现象,虚,所以他才用芎归胶艾汤,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止血药,这种都相当好啊,这也是常见的病,在这个妊娠你比如下血这经常见着。那么另外呢,在妊娠期间就是不下血,肚子痛这种胞阻病也可以见着,他用这个当归芍药散。那么另有呢,有这个胎火嘛,这个有胎随着这个体质,不是人人都这样的,她常常并发这种泌尿系感染,是个慢性的,用这个当归贝母苦参丸,这个方子就妙不可言。那么再有呢就是这个水肿,水气病,这在这个妇科里常有。到这就讲完了,在这个妊娠这个阶段就这么几种病,那么底下这个,恐怕这都是后人附的啦。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这个妊娠没病不要吃药,“常服当归散主之”没有什么道理,恐怕这是后人附的。这个方子还是挺稳的,他这个四物汤去了生地了,加点
黄芩,解烦祛热;那么加点白术,他这个降胃祛湿啦。这个方子等于就是个安胎的药,没有病安哪路胎啊,反倒不好,所以这个,我认为这个不是他原文了。你看看方剂后头说的也是,“妊娠常服即易产”这个我有经验,就是当归芍药散这个药,我们是调经,常吃这类的属于生化药了,它能够化淤,能够强壮补血,它使临产容易,有这个道理,他这个方子也有当归川芎这类药,当然也能起这作用,产时候易产,他老调理血液嘛。“产后百病悉主之”这就不行了,产后百病都是用这个方子,这不是张仲景的口气,他不会这么说话的,所以这个方子,我肯定这是后人补注的。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这个也是跟上面一样。这个白术散不像上面那个平稳啦,它这里头有蜀椒,这是个比较温性的药啦,所以这个产前远热也不应该用这么大的温性药,而且没有什么意思。搁牡蛎也更没什么意思,他没有这个精神上不好的地方,咱们用牡蛎在伤寒论里头都是这个发惊啊,发惧啊,他这个收敛安神,你这搁这里头安胎有什么用啊,所以这个方子啊,不如上边那个方子纯,更不要随便轻易用,不是说养胎用它就好。这底下还有些服法,这个自己看一看吧,这个没什么大的用处。至于底下这节更不对了。妇人伤胎,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有水气状,怀身七月,太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当刺泻劳宫及关元,小便微利则愈。这更糟,这个在.医宗金鉴.里就说这是错误的,我看也是错误的,因为他这话也费解,你看“太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这都是没法说,这个话。而且这些穴位啊,劳宫关元这个穴在有孕都扎不得,扎是要坠胎的。所以这个,这也是后人搞的不知道怎么回事,你们研究针灸的,这个穴能扎不?她有孕,不能扎。所以他这个书啊,这个安胎以后这几节,都要不得,这个没有病不要安胎吃药,这是有钱人才有这个事啊。那么他这个主要的放在头前的,他讲得很好很好的。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这一段他说是妇人的那个产后啊,常常的同时发生这三种病。那么一个呢就是痉,痉咱们讲过了,就是抽啊;第二个呢就是这个郁冒,这个郁冒啊就是昏冒;第三个就是大便难,就是大便硬。那么这三种病不是说是一个一个发作,同时发作的,这个在产后啊,常有这种情况,这个郁冒和这个痉同时发作,那么就是我们拿现代话说近乎休克,人手脚也凉啦,人事不知,这在我们家乡的话就是,产后昏迷这个这种情况,当时也有些救急法子,给和小孩子尿的啊,这都是乡村那么搞法。那么这三种病他为什么同时发作,为什么产生这三种病,他故作一个问答里解释了。他说“新产血虚”啊,这个妇人新产之后啊,那么由于这个失血,所以她血虚。那么又由于这个虚而多汗啊,那个产妇是多汗,又多汗出,那么这个所谓阴阳俱虚啦,血也虚,津液也虚,那么这样子呢,所以容易遭受风邪,而喜中风。那么这个津液血液都虚,再遭受风邪,有一种邪热,刚才讲那个痉湿暍,讲过喽,这最容易发生痉病啊。咱们说这个柔痉,刚痉,也都在感冒的情况之下,尤其柔痉啊,由于这个津液虚他发生痉,这是解释这个痉,这个发生的道理。“亡血复汗,汗多,故令郁冒”这个昏冒是怎么发生的呢,本来就亡血而又复汗出多,那么这就是所谓正虚啦,正虚者邪凑之,寒多,寒多就是饮往上冲逆,这个寒指的水说的。那么这个郁冒,比眩晕还甚啦,那么由于这个血液虚,这拿现代话说就是脑贫血啊,一时这个人身体液丧失太多,由于血液津液都丧失,那么这个时候里边再有些这个水气再冲逆的话,这两方面合起来最容易发生,所以这个贫血现象的一种郁冒,昏冒,那就现代西医说呢就是发作性的脑贫血,他这个一时的血虚也容易发生这种情况,这是这个郁冒的发生,这个道理在这个产后啊也容易发生的。“亡津液,胃燥,故令大便难”他这个血液、津液,俱有所亡失,那么胃中的水分也少啊,所以胃中燥,大便就要难,他这个大便要干的。那么在这呢,他就解释这三种病在这个新产妇人啊,容易发生的一个道理。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
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
柴胡汤主之。那么这个讲的具体的证治啦,同时他解释这个,他这个本来三种病同时发作,那么最重一点还是在郁冒,那么当时抽啊,或者大便难啊,主要的还是这个郁冒,当时这个昏厥,也挺吓人的。其实这个病没有什么啊,如果护理好了不吃药也可以好的,他是个一时的现象。这产妇郁冒这个病,“其脉微弱”啊,微者,此无阳气则脉微,无阳气就是没津液,他古人把这个阴阳啊,尤其张仲景这个书,血他是阴分,他叫做阴,津液属于气分,他叫做阳,咱们讲那个桂枝汤不就讲过了嘛,太阳病,发热汗出者,他说是卫强营弱,欲救邪风者,桂枝汤主之。他这个卫强,这个营呢,就是指的阴,卫指的阳,卫也指的这个脉外的气啦,这个气是什么,就津液。那么这个地方也是一样的,他说产妇的郁冒他根据头前的解释,她不但血虚,津液也虚,所以脉既微而且弱,所以咱们的那个讲.伤寒论.“阳浮而阴弱,阳浮着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阴弱就是指脉里头这个血液。那么由于这个阴阳俱虚所以脉微弱,这阴阳俱虚后世说法不一样,不是阳指着热说的,不是的啊,这个要注意,要不后面说得你们看吧,这个解释就不是一样啦。那这个产妇郁冒啊,是个贫血的现象,津液虚,脉应之微,血液营气也不足,所以脉应之弱,而脉微弱。“呕不能食”这个就是照顾上边说的那个多寒呐,他胃有饮,往上冲逆不能吃东西。“大便反坚”啊,可是胃虽然有饮气往上上,但是他这个肠子,胃以下还是干而无津液的,他胃有停水大便不应该坚啊,但是他这个大便反坚,因为他这个体液丧失太多,虽然胃里头他是一个客气啦,他是有些这个饮气啦,但是主要在这个肠胃里头还是一个缺少这个正常的体液,水分,所以他这个大便啊,反倒坚。不像一般的,像呕逆胃有水,大便不坚,唯独这个不一样,他根据头前的他这个三个病同时发作的这个道理。“但头汗出”身上没有汗,就是脑袋出汗,说明什么呢?就是这点津液啊,他往上亢。那么咱们讲那个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那个津液整个亢于上,他解于上头,所以胸胁满也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在这个胃以下反倒没有津液。所以咱们应用小柴胡汤,大便干燥,这.伤寒论.讲的,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反倒能够大便,本来小柴胡汤里边没有通大便的药,是吧,他就因为缓解上边啊,这种热解瘀祛,津液这就下去了。
所以这个啊,他也但头汗出,那么这个他主要讲这个,他最后还是用小柴胡汤来治疗了,他这个有点解释柴胡汤的意思。“所以然者”那为什么郁冒有这些个脉证呢,这是由于血虚而厥,主要是血虚,根据头前这个产后血虚嘛,她亡血多,血虚到一个相当程度,不达到于四末,手脚就凉而厥。“厥而必冒”这个血虚到这么一个四肢血液不到了,这个脑袋肯定就有贫血的现象了,所以在这个情形之下,他要眩冒,他就解释这个脑贫血啦,也解释这个脉微弱。“冒家欲解,必大汗出”所以这种冒啊,要是欲解的话,一定要出大汗的,什么道理呢?他底下解释了,“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这里头他就是说我刚才所说这个,他古人啊,以气分,就是津液,他叫做阳,但这个血液呢,营气呢,它叫做阴。他这个主要是血虚,就是阴虚啦,而不达四末而厥。孤阳,他就像我们讲这个,所谓“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谓营弱卫强”这个卫强就是孤阳啦,营血是虚,但是这卫气啊,他往上亢,叫做孤阳,就是营卫不和了。那么孤阳反而亢于上,所以他但头汗出,他解释但头汗出的道理,这是古人对这个病理的一种看法喽,是不是这个,我们讲完书大家就可以讨论讨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他说这个“冒家欲解,必大汗出”那么何以产妇喜汗出呢?他是这么个原因,他底下解释了,亡阴血虚也就是说血虚又亡阴啊,就是阴血少了,阳气独盛,他这个脉外的这个阳气啊,独盛,所以我们用桂枝汤,调节营卫也这么个道理,发汗这个办法啊,就是攻阳,他让他出汗嘛,那么攻阳,阳不强了,他就救阴,这就使阴阳能和了,他也许是这个,这个是古人的看法,是不是对,咱不管,这篇道理这是古人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