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四集 (2011年七月)

  普贤行愿品2011年七月

  昆明开示 第四集

  海云继梦和上

  好,第二个部分,请转*轮也跟各位介绍了。现在要讲的是第三个部分,叫做请佛住世。

  请佛住世,用现在的话来讲,叫做坚固菩提心。佛是觉悟的意思,请佛住世,就请觉悟住世嘛。那灵性的觉悟,你常常会抓不住。所以有时候你想,对呀,视野应该要这样,想是这样想,境界一来就不这样想了,还是为了你的现实利益,还是你的习气,那这个时候,就是你忘失菩提心。所以请佛住世,我们简单讲,叫坚固菩提心。发菩提心,多少你都发了,虽然你也不知道什么叫菩提心,人家说发你也发,哦,反正一路发也是发,对不对?那个不管,但这里头有一个问题,就你必须带着疑情,一再去追求什么叫做菩提心?什么叫灵性的发展、成长,?当你一直带着它,你总有一天会突破,就算这辈子都没突破,你下辈子福德因缘也都很殊胜,因为你的善根,在接受激荡。

  那你假如说,是用自以为是的方法去命题的话,就没有用了,那叫焦芽败种。你那木已经枯死了,下辈子能不能再遇佛、闻法,那都未知数。但是你只要带着疑情,什么叫菩提心,为什么师父老叫我们发菩提心?就算你这辈子都没有答案,那你下辈子也一定会遇到大善知识,会再见佛闻法,因为这是追求灵性的必然结果。所以追求灵性之不可思议呀,也在这个地方。这是提醒各位的这个我们叫菩提心相,给各位来做个参考。

  现在我们来看看经文,「复次善男子,言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请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这里讲到,佛要入涅槃,以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将入涅槃,我悉劝请莫入涅槃。这一个人要死,缘尽要走,你叫他不走有没有可能?不可能嘛,对不对?那你就算能够把他留住也不过这几年的时间而已。那事实上你请他住世,从相上来讲,是没什么意义的,可是经文,它一定要这样写,这个叫做经文的语言模式。

  那你要了解,经文的思维模式是什么?经文的真正的价值跟意义在哪里?这个才是重点。所以他在告诉我们,当你的觉性发起来以后,即将消失的时候,那你就要赶快把他坚固着,不要消失,那我想这就有意义了。菩提心发起来,不要让他消失嘛。那么,菩提心,有大有小:大的就是成佛的菩提心;小的就是声闻、缘觉的菩提心,有学无学的菩提心;中的不大不小的叫菩萨菩提心,简单讲这样分类。但是,因为我们还是凡夫,发起来以后,因为遇到境界,所以可能习气啦,可能是不坚固啦,才可能消失嘛。那你有没有这个觉性使它不消失?这个叫坚固菩提心,不忘失菩提心,所以这个叫菩提心相,你要看得到这一点,这个叫做请佛住世。

  我跟各位讲啊,我这一会跟各位讲的,完全是离开传统的语言表达方式,你想要了解传统的语言表达方式,我们十大愿王跟普贤行愿那几本书里面就专门讲这个部分。这一套经文我在多伦多讲足足一个月,二十六次五十二个小时,整理出来是三本书。我在台北讲了一次,是讲了两年,那是每个礼拜讲一次,讲了两年,当然断断续续,那个地方整理出来一本书叫《十大愿王》。你们可以去找书来看,详细内容那里面都讲了。

  但现在告诉你的,是真理的表达方式,是运用这样的情况来讲,要讲就这么几句话就够了。但是你要了解它,体会里面的意思。我们菩提心发起来常常会消失,第一个,是你不懂得什么叫菩提心,灵性的觉悟或者是觉悟的灵性,菩萨是觉悟的灵性,菩提就是灵性的觉悟,知道吗?菩萨「 菩提萨埵」,菩提就是「觉悟」,萨埵是「有情」,那觉悟的灵性,叫菩萨,而灵性的觉悟叫菩提。那菩提心就是指你的灵性有没有觉醒嘛。

  那什么叫灵性?我看就是个问题,现在全世界对「灵性」两个字大概都不会定义。不要说你不会定义,那学者、专家、思想家也都不会定义。现在很多灵修中心,有没有?什么瑜伽馆,灵修,你去问他,什么叫灵性?看他讲得出来吗,讲不出来。但不管,你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概念,说,是啊,灵性很好,因为,至少听到灵性两个字,你就很爽快,不知爽什么?就像很多人一听到禅修,哇,你好棒啊,你会修禅。禅是什么?你问他他绝对不知道。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高兴?那不管了,他总是一个向上的意思,人性有一个向上的那种本质,虽然我讲不出来,但是我具备了那种情况,就好像任何的植物、任何的树枝、树叶只要遇到阳光都很高兴。那他不知道为什么,它就是向阳那边走,向日葵最明显了,跟着太阳跑嘛,那其实所有的生命都有这种现象,向上,我们也是一样。

  谈到灵性,我们都会有一种感觉,但是你讲不出来,但是你把灵性当作疑情带着,你不但会有善根而且有大福报,因缘会很好,知道吗?你说我这辈子都没有找到答案,那是因为前辈子坏事做太多,常常障道,所以这辈子不现前。但是你带着这样的疑情,是一种最好的忏悔。但是,你要是真的业障重,你的这个疑情还带不住,因为对于菩提心的疑情,是一个根本疑情,你一定要守的紧紧的,所以当他快消失的时候,你就要能够坚固起来。所以第一个是你不懂,第二个是你稍微有点感觉,可他很容易流失,这个时候就要请佛住世啦,知道吗?

  一般讲,请佛住世,都请一个佛,佛都早就入灭了,我到哪里去请,对不对?那你就知道请善知识住世,那任何善知识我跟你讲,功夫都没有佛那么好,佛都会入灭,善知识还有不入灭得吗?所以你会觉得说,我请他住世都没效?不是没效,是很好笑。因为你没有搞清楚那个状况,他要的是你的菩提心,永不消失。那你怎么训练菩提心永不消失啊?只要你的菩提心永不消失,你直接可以入法界;只要你经常请转*轮、亲近善知识,你就可以直接入法界;只要你一再的随喜功德,你就可以入法界。这一组,这三大愿,是一个组别。他都是一种积极、向阳的那种生命情操,也只有这种生命情操,我告诉你,根本就不要形式上的学佛,你知道吗?所以我常跟各位讲说,你不要看社会上有很多是大修行人,他没有形式上学佛,但它具备这三个条件。他勇于乐于助人,没有为什么。特别标榜的那个就不算了,他有一点沽名钓誉,那假如不是的话,静静的默默的在助人的,他都是修行人。因为他随喜功德嘛,这人有困难帮助他,因为当然他也有能力。他一定会有心量,所以他就有能力,你没心量,你就没能力,这是一个关键。

  所以我常跟各位讲,你要懂得灵性开始转,你的命运就改变。所以我常跟各位讲说,学佛修行,百分之百可以改变你的命运,但你不一定参加我们的禅修。我们的禅修,当下就把你改变。我跟你讲,有个人牙周病,牙周病已经苦恼他十几年了,这次我们打完七我才过来,来参加我们的精进禅七。七天,我看这个人奇怪,怎么一直在那边摩,自己用手自己会去按摩整个脸部,按摩完,他说「师父」,「状况还好吧」?我说「什么事」?「我的牙周病好了」。牙周病我没得过我不知道,好不好治啊?他说十几年了搞不好,现在好了。一枝香的时间,你的命运就改了,那他怎么改?你前面条件要具备呀,不是你要来就好了。因为我们要来参加禅修,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护教史要及格;第二个,修法史要及格。这两个不及格,这个华严禅的大门不给你开,要嘛,你去参加新象限,新象限是静音禅,静音禅的费用比参加那个同修们的费用高,几倍呀,四倍,因为你对我们的语言模式完全不了解,我们要用一套完全崭新的语言模式跟思维模式来指导你,这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因为想要当下成就的部分,你必须付出必须相当大的,这种相对成本,这是没办法的。为什么?你对这个法,假如没有绝对的恭敬,那他不能跟你起作用。所以你都不认识我们,可以啦,但你一定要狠狠的下定决心,因为要付那么多的钱,很显然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你没有绝对的信心跟决心,你也付不出来,对不对?那你假如说学过了,你应该很熟,那你要想来试试看,那业障就你自己付了。

  所以你一定要具有绝对的诚恳心才有可能,而这三个呢,是绝对健康的人生才有可能去进行的。我跟各位讲大概现在三十年前吧,我在净空法师那边,三十年前,我刚学佛不久,在净空法师那边听了八年的经啊,那边就有一个同修,他说,我捐一块钱比你们捐一千块,功德要大,我们从来没看到过他捐钱。他说我这个是法供养,我告诉你,你功德再大,零为基础,再大的功德都是零,对不对?你捐一块钱确实是可以比别人大,因为你会法供养嘛,可你连一块钱都没捐的话,你大概什么功德都没有。所以我们在那边看他几年,听他吹牛嘛,他是老参,那时候我们是菜鸟,不得成就,这个是欺世盗名。 这三个法门,都是人格性很健康、积极、乐善好施的人,而且在生活中几乎没有负面思维的人,他才有可能进行这些,而社会上这些人其实很多,我想你在生活中一定有很多这样的亲朋好友,就是学这三个法,而这三个法我们统称为「随缘法」,他不是「正法行」,就像传统的语言来看,请佛住世也不是修法,请转*轮也不是修法。

  我们很多人,「师父啊,我来请转*轮」,我说:「你怎么请转*轮」?「那你讲什么经啊」?这不叫请转*轮,这叫做「揩油」。「揩油」你知道吗?你就叫师父讲经,那你就说你请转*轮。请转*轮什么意思你知道吗?你要大供养,对不对?师父不能游泳过台湾海峡来,然后跑百米就这样子从广州跑到昆明来,你要去算好这些。好,供养完以后,有一件事要做的,你要组织群众,第三个呢,你要把所讲的,搞成文字、印成书籍、做光盘来流通,这个才叫转*轮嘛,你这法才能普传嘛。那请转*轮,请的人也不来听,那就功德都是你的,没有那种事,阎罗王很清楚,天龙八部也很清楚,这家伙是欺世盗名,话说是他请转*轮,有没有功德?有,那个福报他大概享受不到,他福报会像什么,下辈子他会长得像一头犀牛,或者河马。河马福报很大,没福报就当蚂蚁嘛,蚂蚁也一个命,河马也一个命嘛,那你看河马的命,是不是比蚂蚁大得多?命是不大,福报可大多了。你要请转*轮,福报就那么大,你享受吗?要不要享受随你。所以你在请转*轮,不要转到这种地方修福报,不要修成那种福报。但是你假如真的做到供养的部分,做到发起大众来听经的这个功德,同时又把他组织好,广传出去,那这个不止大如天。

  这为什么?你有多少功德?第一个,身体健康。长寿不是一身是病,身体健康又长寿;然后富贵,子孙圆满。你要懂得在世间所行无有障碍。世间所行无有障碍,那就像经文上面所讲常居盛族。那你要出来想要做什么事,一切都很顺利,这个叫请转*轮的功德。你不要挂着名,佛门中有很多你都是挂个名,而不懂得它的真实意义。要去做的这件事情,你没做的话,那是相当的可惜。换句话说你的福报只得到一部分而已,而且是相当小的福报。好吧,这三个部分我就简单地跟各位谈到这里。

  前面那四个叫做正法行,礼敬诸佛、称赞如来。那有人说称赞如来就是念阿弥陀佛,那我们不管,那是他的指导方式。那我们把这些一个一个都跟各位解释完毕,这是二个部分。第三个部分,就是第三组修法,就是常随佛学跟恒顺众生、普皆回向。这一组修法跟前面二组修法又不太一样,这三个修法是跟文殊师利菩萨所提出来的,他的净妙国土的必要条件相符合。所以这经文到最后会有导归极乐的这种讲法,而他导归极乐其实是指一个很不精进的人才到极乐去。因为光照这三个修法就可以获得文殊师利菩萨所说的净妙国土,就可以成就了,自己可以成就净妙国土。而这个净妙国土它所在的位置,是在你入法界的边缘上面,入法界的边缘。那极乐世界是在离我们娑婆世界的第一个休息站,叫极乐世界,而净妙国土是到了这个高速公路到终点站,要下交流道前面的那一个休息站,这当中有无量无边的净土,无量无边的佛国土,而这一个净妙国土是当机众的国土。

  我跟各位讲过了,你想来学佛,想要成就,我们看你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看你的态度。你是想当当机众还是想当随缘众?还是想当庄严众?假如你来学佛,不想积极参与,那你顶多是随缘众。你假如想要积极参与,成为弟子,成为像儿女一样的弟子,那你就成为当机众。你要知道,当儿女的这种入室弟子你要做哪些事?这个态度要有,这不是嘴巴讲的「我要当入室弟子,师父你就教我,怎么样赶快开悟」。开悟以后干嘛?开悟以后就是不理你呀?不是,你必须符合家规,那么在道场里你必须符合道风。我们贤首宗、慈恩宗,那你懂吗?假如这个家风、道风你都不懂的话,那你如何在这里获得应有的利益呢?不是不给你,因为你不具备条件嘛!法是绝对平等的,不会说谁给、谁不给,但你不是当机众,给你也没用。

  我跟各位讲过很多法门,但你却听不来了,不是我没讲。我说念佛怎么念?你要是当机众,念佛人一听不要一个月,你就一心不乱了;我说诵经怎么诵?你要当机众,你这一诵经马上就开悟了,不要三个月就开悟了。可你要问的随便问问嘛,那师父告诉你,很认真的告诉你,因为你所要答案是随便答答嘛,对不对?本来就随便问问,师父我认真跟你做答,你也是随便讲而已。但是随便有用吗?所以你的态度决定你成功与失败,决定你修行的成功与失败。

  你要当当机众,你就要具备当机众所应该具备的条件,这个叫做修行态度,你的心态决定你的成败。修行我真的跟各位讲,不难。我跟各位一样,凡夫嘛,对不对?我也是一样,爸爸生妈妈生的,也是吃饭长大,读书毕业,在那种环境里喊的口号不一样,我们喊毛主席万岁,那边是喊总统万岁,只是这个差别而已,其它都一样。都中国人嘛,你流的血液跟我流的血液一样,这没有什么不同,它关键就在你在修行的时候,你具备哪些态度?

  够吗?这就资粮道嘛。你这个资粮道没有,你很难。哪一个不想脱离烦恼?那么越修越烦恼,烦到哪里?烦到跟师父吵架,「你怎么不给我开悟」?「我就给你了,你怎么不开悟」?到底是哪个对?你说你怎么不给我开悟?我说我已经给你,谁叫你不开悟?那到底是谁错?所以我们自己应该具备的条件是什么?你自己要主动去反省、检讨自己这个部分,否则你得不到。

  有一次一个同修来了:「 师父你要给我生个孩子」。我说:「差不多一点,什么我给你生个孩子」?「 不管,你就要给我生孩子」!我说:「 叫你先生来,什么叫师父给你生孩子?还说不管,你一定要给我生」!我说:「 好了,你讲,你到底是要什么」?「 我每次怀孕二个月就流产」。「你怀孕二个月都流产」?「 你无论如何要给我生孩子」。我说:「 好了,要生孩子没问题,你听不听话」?她说:「 只要能生孩子我就听」。我说:「 好,回去」!她说:「 你还没答应我」。我说:「 你回去就会生孩子」。她说:「 怎么生」?我说:「怎么生是你跟你先生的事,跟我没关系」。她说:「 我每怀孕二个月就会流产」。我说:「 这一次师父跟你讲不会流产就是不会流产,你就回去跟你先生好好的去做个儿子出来这样就好了」。 「 这种师父讲话都不像话」!好了,回去了。

  过了半年来,很高兴,两夫妻都来,拿了二瓶奶粉来,「 师父谢谢你」!我说:「 谢什么」?她说:「 已经怀孕了」。我说:「 有没有二个月就流产」?「没有,现在半年了」。为什么?你听话不听话嘛。我说:「 因为你不相信我的话」。「 我绝对相信,绝对相信」。「现在怀孕当然相信了,可当时叫你回去你怎么不相信」?「 那你那样讲我怎么会相信」?

  这就是问题了。所以生一个儿子值多少钱?二瓶奶粉而已。我说这个孩子你将来会很难带,她说:「 师父多讲好话嘛」。我没有办法跟你讲实话,你只是想听好话,因为你这个孩子只有二瓶奶粉的福报啊。你真的求儿子嘛你想想看,我不是说你要供养我多少,你又没有给我,你再给我奶粉,我从来不喝奶粉。因为你的诚心表现的就只有这个样子,所以这个孩子一定是把他整得一蹋糊涂,这就是你的诚意嘛。刚才讲,红包里面装的是你的诚意,你的价值嘛,你的生命灵性价值嘛。你假如没有这个灵性价值?你就包一百万来也没用,对不对?你打赌,师父你给我生个儿子,我给你一千万。不是,不是这个意思。这你对灵性的一种尊重嘛,你对你的生命的尊重嘛,对不对?你对你儿子存在的价值感嘛,你都没有这种认识,那师父给你生儿子要做什么?关键就在这里。所以尊重已灵,你一定要尊重自己的灵性,所以这三个是很重要,非常重要的。

  后面这个部分讲的是净土的成就。不是到别人的净土去。你到阿弥陀佛的净土去,我告诉你,你这边学的,到阿弥陀佛那边都没用,因为那边学的跟这里学的不一样。这里有贪嗔痴,极乐世界的人没贪嗔痴啊?这里讲破了什么样,极乐世界光讲立不讲破啊?那你去听阿弥陀佛讲经,跟听这个,这边娑婆的释迦佛的讲经是完全不一样的。这里一定讲贪嗔痴嘛,一定讲苦空无常嘛,无我嘛。到了那边去那就不一样,极乐世界不会苦空无常无我,那极乐还有苦空无常?那叫极乐吗?所以那里的法跟这里的法很显然不一样,在这里修了老半天,跑到那边去干嘛?你说到这里我过一夜就走了,那就不管了,可是不是啊。

  所以要了解到,我们在架构自己净土的时候,所应该具备的条件。文殊师利菩萨跟我们讲有三个条件:第一个,于诸境界生平等心;第二个对一切众生要起大悲心;要生怜悯心嘛。你要懂得这种情况,生平等心、怜悯心。对一切境界,无骄慢心,于诸境界无骄慢心,不是平等心。不是,前面,于诸境界无骄慢心。这个我讲的时候常常口误。那这个于诸众生生平等心;第三个,于诸如来修真供养。修真供养,于诸如来修真供养。第八个就是修真供养,就常随佛学。常随佛,是随着佛,佛是觉悟,那从种相来讲就如来嘛。你对如来要供养,学什么?我们讲过供养是增长我们的自性善根,那你跟佛学的是让你的菩提心、灵性增长嘛,这是真供养。你供养半天,不是光修世间福报。我供养是希望有个好老婆、有个好老公、有个好儿子。那些都是无常,但灵性的增长是真的,永恒的,你要的是这个,所以这个才叫真供养嘛。所以你在供养如来,跟佛学,学什么?学着灵性真实的成长嘛,这是一个关键。那个恒顺众生就是于诸众生生平等心嘛,这很清楚,普皆回向,就于诸境界无骄慢心,统统回向嘛。那你就不会傲慢了,你不会嫌这个嫌那个。

  我们现在为什么嫌这个嫌那个?你看,现在多少人在抱怨:昆明乱七八遭!昆明乱七八遭,那三十年前昆明就很好吗?为什么呢?因为你有骄慢心。骄慢心从谁来呢?从你的教育知识来,所以每一个人的我执就在这里产生了。我懂,我要表达我的意见。这个「我懂,我表达意见」,那别人都不懂?就证明你有骄慢心嘛。所以对一切境界你经常要表达意见,就表示你对一切境界经常在起骄慢心。那你会讲,这样才会有进步呵!这叫进步吗?这不是进步!这是希伯莱文明当中所讲的进步,不是真的进步,这是人性的腐化。所以我们对一切境界无骄慢心,各位是一定要经常地去思维,在佛法中这是很深沉的问题。

  于诸众生生平等心,这个大家比较能接受。有事没事你随便把一只狗踢一下看看,马上网民就把你骂一顿,虽然那只狗跟我没关系,可是它在那边睡午觉你也不要踢它嘛,对不对?对众生起平等心,一般人还比较能接受,虽然你也常常,常常不平等。 有部电影叫《谁来晚餐》有没有看过?美国人拍的。 那个教授,妈妈教授,在上课的时候「是种族平等,黑人白人要平等」。有一天,她女儿跟她讲「我要请我的男朋友回来家里吃饭」,妈妈说:「 好啊,你男朋友是怎么样的人」?「 他是个黑人」。妈妈就说「怎么可以请黑人回家吃饭呢」?教学可以讲平等,因为平等是你家的事,可是回到我家来,要怎么平等?万一这个黑人是我女婿的话,我就受不了了,那部电影就讲这个地方。所以我们有一句俗话讲,「死啊要死道友不要死贫僧」,你知道吗?所以要叫人家做什么事都可以,你不要叫我做。天下都平等,叫我跟黑人平等,你别想。这就是《谁来晚餐》的一个主旨,一个中心思想。现在到最后,他克服这个问题,他克服是电影的结局必须克服,假如不克服的话,他就不能上映,美国政府绝对跟他限制上映。他问题就是要提倡跟黑人平等。但是这里头就告诉我们人性的一个真实面,在表面上你会讲平等,骨子里你不一定会平等,不一定平等。

  台湾最近发生一件事,一个女儿要结婚,爸爸反对,因为这个爸爸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事家。那女儿因为爸爸越反对,她就越非嫁给他不可,这爸爸就越生气,搞到最后就一个合约:第一个儿子一定姓我家的姓,第二个才姓他的姓。第一个儿子一定要姓我的姓,女儿不管她。这个女儿就非常生气,你把我当种猪,我到底要生几个?她很生气,她就去找了他爸爸的拜把兄弟,他重点就在这里。为什么?因为三十年前,她爸爸要跟妈妈结婚的时候,她的外公也绝对反对,因为这个爸爸也是穷光蛋。因为她妈妈也是富家女,也是认为门不当户不对。后来几番挣扎,终于这个外公同意爸爸跟妈妈结婚了。现在事业交给爸爸,爸爸也成功了,竟然还反对跟他同样境遇的女婿,所以你就会发现女婿比岳父更像岳父。

  这个是什么?你心里本来就有一种骄慢心存在,所以我们说富而不骄,有没有?你成功的人你能够不骄吗?很难,很难。你要当人家的女婿都那么困难,今天你成功了,当了人家女婿,当然颤颤惊惊把事业做好了是没错,可你的女儿现在要找一个跟你同样条件的女婿,你竟然反对的比你岳父更厉害,这个就是为人有一种骄慢心。对人你都有这样一种情况了,对一切境界更是一样。

  那我们能不能在一切境界中没有骄慢心?这一点是只有自净戒你才能看得到。自净戒才看得到,处众生戒你看不到。这一条是自我成就净土所必要的条件,必要的条件,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期望各位真的能够,修学佛法一定要从人性上面去看,从人性上面去看。这个部分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前面那个比较简单,它是先决性条件。那么这三个,刚才讲那三个,包括随喜功德、请转*轮跟请佛住世。你不具备那种能力的人,那种性相、那种性格的人,你很难去进行。那你要怎么具备那个性格?这个就是你自己要慢慢的去陶冶、去训练。多跟人家相处,多赞叹人家,从赞叹开始。因为你比较计较现实的功利嘛,那赞叹总不要功利嘛。你要先检讨我是不是诚心的赞叹?或者敷衍一下,或者是想要谋取某种目的的那种赞叹。所以你从这个地方,从自净戒一再的来反醒自己,你的心量就会一直开阔,这三个就才有可能修。这三个假如不能修的话,前面四个你没有办法真的修,没有办法。

  那后面这三个,是要你圆满的时候修的。所以刚才讲说你假如从横向来看这十个其实是互相有关系的。所以我跟各位讲说学佛人的生命,绝对是灿烂的、绝对是芬芳的,是活得很亮丽的生命,就是因为有前面这三个。那你假如没有这三个的话,你的生活会很严肃、会绝对理性,你无法活泼起来,之所以会活泼,是这三个。真正成就,正法行那三个是必然的,但是呢你要把它扩充,让它圆满而到达真正无远弗届的地步,是要后面这三个。

  所以我们讲从横向来观察的时候,后面这三个是一再扩大扩大再扩大。就前面七个,就七菩提分嘛,就圆满了。第八个呢,就能画一个零,其余圆满就十嘛。到八的时候就加二个零等于百嘛,二个零嘛;到九的时候是千嘛,到十的时候就万嘛,就四个零。四个零是百的二倍,对不对?百已经扩大了,这个时候,到万的时候叫重重无尽,境界是这样来的。

  那从横向来看理论可以这样诠释,而这里头又分三个组,三个组其实就已经有三个零了,都是重重无尽的意思。一再扩大又扩大,就每一个法你都可以直接通达法界,这四个。那就从纵向来看。

  所以这个修行是很重要,那你要抓到它真正修行的核心价值,你假如抓不到核心价值你无法下手。所以这里我们期望各位按照这种情况来,这个是从义学上面跟各位讲的。但是你假如想从禅观来的话,那华严禅观有他特别的修行方式。因为这个行法我们前面讲过,就是普贤行愿的具体行法,这十个都有他的禅修的标准,而且你一入定我们就看到了,从礼敬诸佛开始修过来,通通都有,通通都有。在禅定中就可以看出你是怎么修的,所以我们在行法中,有特别的指导。你要从义学来、从禅观来或从戒律经营管理来,这三个方向都可以。在修行上你要定位怎么修,我们先跟各位讲,这三个方向来做决定。这个决定以后,从禅观修,那么禅密二个部分怎么修?禅怎么修?密怎么修?主要是这二个区别。这二个区别是指他们的行法、媒界有很大的不同,其它都一样。

  我们用的还是禅宗的心法,这个心法在运作的时候,这些都可以交互使用。所以你在这个地方要说,我们学华严的修什么?修普贤行愿。普贤行愿就是普贤乘,普贤乘就直接让你到达太极这个目标,然后从太极到无极,这是一个关键。而不是说我开悟就好了,我明心见性就好了,我证阿罗汉就好了,不是,那个不算。那个还在我们前行阶段里面,还没正式修行。我们正式修行,直接就到十信位,十信满心,就入法界,所以你在这个修法直接就给你到十信位了,这个叫前行。十信位以后,初住位以后你入法界修,这个行法关键在这里。

  那各位你要怎么修?这三个要选一个。上一次我们讲说参加义学,义学的人什么时候集合啊?我们要好好讲一讲,你义学要怎么进行的部分;那要禅观的人你要开始做禅观的准备;你要经营管理戒律学的部分,那要朝这边去定位,这是你行法中非常重要。我们这个行法,在这十大愿王里全部具足,只是我现在只告诉你一部分而已。像这种经文的组织结构,是非常庞大的,它经文很短,它内容非常丰富,非常丰富。你不要看这里,都没有教你如何入定啊。我们行法中就怎么入定、入不定聚、入禅定到入正定,从入正定才开始修,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要求。而从入不定聚到禅定到入正定都有我们的指导方法,一步一步的来。

  你要能够确定,没确定的话你说师父我也要修,那没有办法。你要禅观一定护教史、修法史,要通过。我们教你基本禅观的要领以后,那你自己再如何用功,那初阶、中阶、高阶怎么进行?然后及格了、通过了,我们才有所谓的宝瓶灌顶,正式可以验证你有没有证初果,初果二果都可以验证。你都不知道修行怎么修啊?这个修行不是随便拜拜就好玩,绝对不是,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非常重视这个部分。

  那么经营管理也是必须的,这个在我们华严的行法里,叫做放大光明。放大光明就是要组织制度,没有组织制度这个载体啊,那正法没有依托,正法一定要有道场,才有依托。没有道场,正法,那我走了你都不知道,我说什么制度你也不知道。制度是架构在道场里面,你必须在道场里面修法,他才能一步一步向前。

  我们初阶了、中阶了、高阶了,那你修行到哪里了? 每一阶呢分四个梯次,每一个梯次它的进度怎么样?这些基础没有你怎么有可能?因为你到入定以后讲话是听不懂的,因为你已经转移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那时候跟你讲已经没用了,你要问也问不出来。所以前行是很重要的,这是禅观的部分。

  义学也是一样。义学看起来好像在写字一样,可当你理论钻进去的时候,你的理论有你理论的思维方式啊,所以义学有义学的训练。有义学的训练。这个行法的部分。

  但是一个人必须具有健康的心态,这个是绝对的。你没有一个健康的心态,那这种大法你修不来。你在哪里修学我不管,但我们这里要求就是这个样子。想来,非常欢迎,但是你这个部分必须这样着手,必须这样着手。这是我们跟各位讲说要想修行的人,你要懂得,我们一个禅修,一个学佛,学佛指工程面,禅修指技术面。工程面就资粮道,你要具备;然后禅修的技术面,你必须精进。要从技术面来,那共同的语言模式、思维模式一定要有。要不然一调你进到不定聚以后,那你就不知道在讲什么了。因为你的感觉你会以为是绝对真的,因为不定聚里头都是幻境,不是真的,跟这个世界一样的幻境,你只转移过去,所以不定聚里头的境界跟你作梦的境界是一样的,那你不要把它当真。可是你到那时候你不承认,你一定说你进的是真的,那是不行的。

  你真的有共同的语言模式,再跟你作矫正时候,你就很容易接受,那你要超越才有可能,要不然你就掉到修行陷阱里面去。一到修行陷阱里面去,要把你救出来都很困难,即使救出来你的脚大概也断了。就像野兽掉到陷阱里面去一定被夹住嘛,把你救出来你的脚已经受伤了。所以对于修行陷阱是我们非常忌讳,也一再避免的地方。因此前行我们特别跟你强调人格性、自净戒、处众生戒,就是避免你掉到修行陷阱里头去。修行陷阱里头去就是魔、妖精所在的地方,这个就我们一再跟各位所谈的。

  好吧,后面这三个我们明天再讲,今天呢就跟各位讲到这里。

  好,大家请合掌。(师父领回向)

  我此普贤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阿弥陀佛

  (南无大主广佛华严经 华严海会佛菩萨)(众唱)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