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八集 (2011年七月)

  普贤行愿品2011年七月

  昆明开示 第八集

  海云继梦和上

  好,大家请坐。

  我们刚才跟各位提了有两种状况,自己常常会弄颠倒,也就是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不管知见上的颠倒,或者实际行为上的颠倒,都有可能发生。这个就需要我们一再地去摸索,去检验。你一定要一再地去实践,再求证。你不要一直以为“我这样做就对了,师父叫我一天念几千声,我就念几千声。”没有错,那是标准。那你念对了念一声比那念不对念一万声有效。对不对?你有没有想过:“我可能念错念一万声了,那我为什么不念对念一声呢?”你更不要以为:“我就是念对的,所以我念一声就好。”那你要念不对连念一万声的福报都没有啊。所以我们是一再地摸索,去前进。那一定会有弄错的,我们不认为弄错,只要你发觉你就改进,发觉你就改进,就好了。

  我常跟各位讲第一次朝山。朝山,我们有没有?朝山就是到名胜的地方,譬如我们去云南鸡足山朝山。朝山是从山下向山上一直拜,每三步一拜,拜到最后都是一步一拜,念个佛号就拜一拜,念个佛号拜一拜,然后拜得很慢,就一个佛号走一步、一个佛号走一步,一直拜到山上去。台湾的山不像我们这边的山那么大,其实大概就拜两个钟头,两个钟头的路。那有的人就很诚恳,拜得很慢,拜了四个多钟头才到。

  有一次,那应该算第一次了,第一次去就很多前辈告诉我们要怎么恭敬、怎么恭敬,“你的头下去一定要“喀”一声,要用力一点,哦,才虔诚嘛。”那我们刚学都很听话,我也很虔诚,就拜下去,听到“啾”一声,然后就起来。奇怪,怎么有个东西在这里?那飞蛾(不要听成那个鹅,不是吃得那个鹅,飞蛾,飞蛾扑火的那个蛾)就粘在这里。那蛾很大,你一压下去,它的肚子就被你压破了,肚子里面的那种什么东西就粘在这里,就起来了。那我一看,不是看,没看到,我就回头看,那个人就“啊”一声,其实他那个“啊”一声的前面还有“啊”一声。他“啊”一声不管,我说:“我那么可怕吗?”“那是什么东西?”这里一坨,哇噻!我也“啊”一声,吓死了!

  拜佛没拜到,拜出业障来了。结果这个人“啊”一声,他吓一跳,就往后退,一退掉到山路的山沟里面去。我“啊”一声是最后一声,我就把东西一丢。那刚才“啊”第一声的那一个还在下面,这么一丢,他“啊”第二声,因为丢到他头上去了,所以他头抬起来。我说:“你怎么了?”因为他那个头一顶下去的时候,下面一个,你知道那个山路碎碎的石头很多,他用力一蹬,那石头蹬在这里了,他抬起来流血了。

  我这个是来朝圣礼佛,还是来杀生呢?本来人家活得好好的,就在地上休息,你“啾”一声就把人家打死了,而且不是用手打,是用头打。你会说“我很虔诚、很恭敬”,结果死了一个众生。那个还更绝!他这么一下子把石头钉上来了。好了,我们只拜一拜,就停在那里了。因为领队在前面,我们是第一排的三个嘛,全部都愣住了,要不要继续?当然要继续啊。要继续,头要不要到底啊?就继续吧。就开始自己摸索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头顶地了。一方面怕小石头粘起来,一方面又怕又压到什么东西,又吓死人了。

  这个就是摸索。他教是这样教,可是你自己要去适应你的环境啊。那你第一次下去你就发觉不对,你还硬是第二次、第三次还这样吗?有,有人就这样子,从头到尾,因为他有福报嘛,他没有业相嘛,所以他就可以这样了。结果到上面以后还是一个包啊,那两三个钟头拜下来还是几千拜啊,这个地方就一个包出来了,这些都不要紧。这只告诉我们说,你必须要摸索,但你不要太执着,因为你这样拜、这样修、这样行,对吗?是什么才叫对?你自己要去调整。

  我们拜上去很累了,就坐在那里休息一下。那庙里会准备很多,什么姜母茶啦这些东西给我们,我们就在那边休息。然后我们后面有一队就上来了,因为朝山念的佛号,每一队念的不一样,有的是“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有的是“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有的是“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我们上来以后,那一队念的是用台语念的“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我们有一个浙江省籍的同修就听听听,“哎,地藏菩萨还有台湾跟大陆的差别吗?”因为“大愿”的发音就有点像“台湾”,他“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就变成,他是一个外省人,听到台湾的那个“大愿”的发音听成“台湾地藏王菩萨”。所以像这一类的事情我们都会发生。我说:“没有啊。”他一讲我一听,哎,对啊,他怎么南无台湾地藏王菩萨?后来想想,他念台语我就跟着台语念,哎,不对了,那是台语发音。

  有些情况就会迷惑你,尤其灵性的东西它是很抽象的,那个觉知跟感受每个人是都不一样的,所以你一定要去觉知、去感受那个部分,慢慢摸索,再改进。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你不要人家讲你就这样一个死的那种,那不对。交通规则是这样,靠右就靠右,靠左就靠左,向前就向前。可是灵性的东西是不一样,它是你必须要慢慢去感受你才踏得上去。你没有感受,没有那个觉知,你是踏不上去的。所以你光是仪式上来做的话,效果非常小。

  各位要留意到,而民间信仰的部分,他是没办法,他只是最低层次,劝你为善。要做生命改造工程,民间信仰是做不到的,至少他可以劝善止恶,他是达到这样的目的,这是民间信仰的目标。那你不能拿民间信仰来跟高层次的佛教相比较。所以我们有儒释道“三家之言”的佛教是讲追求真理的。那民间信仰是“三教九流”,“三教九流”是贩夫走卒的嘛。那你不能相比的,你不能拿贩夫走卒的东西来否认三家之言,三家之言都是挺高的,都高层次的。所以我们要留意到,你现在所修学的佛法是“三家之言”的佛法,还是“三教九流”的佛法,这一定要弄清楚。所以你在摸索的时候,希望各位你能够改变你自己,这叫生命改造工程,从这个地方摸索来的。

  好,那我们下面就开始。前面这个地方他是讲总说,一个“所”一个“能”,就交代得很清楚了。“能”就是“种种承事、种种供养”。而这里头又分有一个主客,就是一个前提性的,就是“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对众生跟如来是要平等平等。你这个如来、阿罗汉、师长、父母的标准没有的话,只偏爱众生,那根本就颠倒了。所以在古代来讲,对如来、对罗汉、对师长、对父母的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这基本上是做到了。你把这个转过来看一下,这个你做到以后,你才扩大,对一切众生。那你这个基本没有做好,就跑到末端去,你就不对了。那就变成插花。

  插花知道吗?根没有嘛,你就是插在这里很好看,一个礼拜就垃圾桶报到了,对不对?你有根,你不怕花谢,因缘到花会再开。那你没根嘛,插在这里很好看啊,可它是假的,一个礼拜以后就没用了,它就变垃圾了。所以你学佛不要做表面功夫,像插花这种功夫都不要,要的是真诚的,你要有根。你对如来、对罗汉、对师长、对父母的承事供养做到。当然这个做到是随着你的能力做到。逢年过节那当然是加倍温馨,可是你不要去比较别人。人家带爸爸妈妈去哪里,国外旅行啊,那你去啊,我们没钱啊,没钱的话我们隔壁村庄旅行,对不对?不出去也无所谓嘛。但是,你这个随着你的能力,这个叫随分随力。你不要看人家买车你也要买车,不必,随着你的能力尽到你孝顺父母,这样就好了。师长或者是这些有成就的,你能够见得到的这些社会贤达,要表达恭敬。有些时候不会,我们一个鞠躬都可以,并不是说一定要怎么样供养。

  我们台湾那个神庙很多,台湾神庙多到你都不敢想象。有一棵树很大,人家要把它砍走,村民就把它围起来,不准人家砍,就用一个红布条绑着,然后开始上香:“这是我们村里的守护神!你都市计划来不要把它砍走,砍走就跟你没完没了。”那官员来:“那他是什么神?”“大树公!”就拜了。有个村子是一个石头凸出来,他觉得很好玩,因为有感情嘛。要把它炸掉,他也是用红布条绑着,然后开始上香,这叫“石头公”,这样就可以拜了哦。

  很多老先生走到那里啊,他不拜,但是对这个石头今天会被人家会恭敬,他什么因缘不知道,我要恭敬你,他就一鞠躬,然后再走。走到那个地方他就一定一鞠躬,然后再走。这个叫什么?绅士风度啊。因为他有人恭敬他,那我也恭敬你啊,你为什么被恭敬,我当然不懂,不过人家对你恭敬是对的。上香只是表示一种恭敬,不是说我拜一拜我就变石头公了,不是这样子。我们中国人是一切恭敬,对于一切存在我们都很恭敬,这就是“礼敬诸佛”嘛。不是说拜石头公、拜大树公就叫“礼敬诸佛”,不是,就是我们对这些存在懂得恭敬。

  同样的,你对于父母的存在有没有恭敬啊?这些有生命,在我们周遭生活的人,你都不懂得恭敬,那你去恭敬外面什么东西呢?对不对?那是多余的,那是颠倒的。我们不否认要保护动物,要爱护动物,但是你更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我们没有尊师重道协会啊,是不是应该要发起?没有孝顺父母协会,现在老人问题很多啊,那我们有没有呢,对不对?我们对狗啊猫啊很照顾,请问这些前辈呢,社会的贤达呢,我们要不要多照顾?这个基本上你都做不到啊,你那个什么猪啊狗啊什么协会啊没有用啊,那都是假的啦。那他就开始用这一种东西,叫做人权,开始来干扰人家,这是不对的。我们一定以人性为基础。

  不是弄几个养老院,那就叫做有人性,叫孝顺父母。你注意看,把父母送到养老院通常都不孝顺的,他还在抱怨,我一年还要给你几十万,或者多少钱,每个月要付啊。那你大概送进去就不会去看他了,因为老年人最需要的是跟子女的对话,你把他关在那里面,事实上就等于关在那里面,对他来讲是很悲哀的事。好吧,这不是我们所探讨的,只是提供给各位说,一个“能”一个“所”。“能”还分两个层次,先把这个东西弄清楚。

  下面就开始他很具体地讲要怎么做。所以讲具体怎么做其实都是枝末,你必须前面的根扎稳,再讲后面的。这是《华严经》的另外一套思维模式。这个思维模式都从根本来,就是总的这个根本先跟你讲完了,然后再讲枝末的细节如何做的问题。

  前面的一套模式是先“所”后“能”,那么现在这一套模式是先根本后枝末,有没有?《华严经》的这种模式他是很清楚的。那我们通常都念过去就好,那你智慧是不会增长的。念过去就好有什么智慧?而他的经文结构里其实有很多东西,这个就是我们经教、义学的同修,他要研究的地方。

  所以为什么要告诉你说,每天两个钟头看一卷经文。看完以后,你自己把重要句子记下来,你的心得记下来。不是诵,木鱼一直敲,这样诵都无效。因为这两个脑筋的用法是不同的。这样的话,你就慢慢地你会深入,你会了解到他的经文结构,他的语言模式,他的思维模式。你慢慢地,一天一卷这样子,一天一卷,每卷经文两个钟头,慢慢地。就好像我们吃饭一样,慢慢吃、慢慢吃,你不要一直赶,十五分钟就吃饱一餐饭,那会胃下垂。不要那么赶,慢慢吃。诵经也是一样,慢慢诵,慢慢回味,那你自然几年以后你就有心得了。《华严经》对你的影响,对你生命的那种作用就会产生了,要不然不可能。

  我们看到很多老菩萨诵经诵很久啊,每天早课晚课一直在诵啊,背都背起来了,为什么他还一直不能改变?因为他根本不懂得经文法义嘛。那你自己这样慢慢读,因为我们都读过书,这样读啊看啊,你自己就会产生对你灵性的一种指导,你就会开始转变。这个是一个要领。

  现在我们看看后半段这个部分。第一个他说“于诸病苦,为作良医。”这个就麻烦了,我不是医生,怎么做良医呢?我告诉各位,这个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理论上我这样跟各位讲,人所有的病都来自于你的思维模式,都来自于你对事情的思考方式。你要是会这一点,马上你就可以把病苦布施了。因为你思考的方法,短期间你没有什么,长期下来,因为你在思考一件事情,你的神经会紧张,神经紧张它的末梢一定会去动到哪个器官——五脏六腑,一定会造成它的伤害,所以久了以后你就得病了。而你病的时候,西方医学是不会查你的原因的,他只看你的现象,病了就好像这里破了,然后就糊上去就好了,补起来就好了嘛。你没有办法,因为你的思维模式继续在运作。

  所以你只要能够学习放下,放下就是把你的思维模式放下,那就是所谓不用大脑,你的病就好了。我们的禅七为什么那么神奇啊?因为别人没这样指导。我们的禅七就是叫你不要用大脑,所有的慢性病马上就好,七天就好了。牙周病就好了,不药而愈;胃下垂也好了,所有的药都可以不要吃了。为什么?就是教你不要用大脑而已嘛,生命的本能它自己会启动,会去矫正,就这么简单嘛。

  所以呢,你要“于诸病苦,为作良医”,并不难。但是这跟西医的治疗不一样,我们不是密医,我们的目的也不在治病。但是他心灵上的苦闷、灵性上的病苦,你绝对可以帮他矫正过来。我们主要是在谈这个部分,灵性上的缺憾你可以帮他扭转过来。当一个人在人生里,他生活得很精彩,他一定是灵性很充沛;当一个人在生活里他活得忧愁,那就表示他的灵性有枯竭。那这个地方要如何去转化他,就是“于诸病苦,为作良医”。

  我们讲的是灵性的部分,生理上的部分我们不谈,因为生理上的部分对我们来讲是小Case,现在国家、全世界,不管哪个国家,为了你身体上的疾病所投注的这些国家预算,我跟各位讲都是浪费,但是他不投入不行。因为美国带头啊,都在搞这个根本就不对的制度啊。他也知道不对啊,可他没办法。因为他要从你的医疗支出上面来看你这个国家是不是进步,他是从这里来的,他不是真的在帮你治病啊。所以每一个国家的这种社会医疗制度所谓越健全、越普及,它的财政大概就越容易破产,大概都在这里破产的。希腊是这样破产的,那个西班牙、葡萄牙,你看,没有用。台湾也差一点破产,又要改、又要改,为什么?你跟人家争这个,争什么意思嘛,这叫做资源浪费,没有必要这样。

  其实治病是很简单的事,不要用大脑,尤其很多慢性病,一个礼拜你就自己好了。什么红斑性狼疮啊,可怕吧?可以好的,只要你不用大脑,它自己就好。当然现在你回去你也不会不用大脑,你想半天还在用大脑啊,对不对?怎么样不用大脑?所以我们禅观,为什么禅堂那么殊胜,关键就在这里啊,它就让一堆人可以不要用大脑,就是这个地方。

  所以他这里讲的是从修学上来讲的,所以这绝对没问题。灵性上的枯竭让他充沛起来,当灵性很丰满的时候,他即使病苦都无所谓啊。病就病了,有什么不好?我也病了,我病二十几年了。他们说“你还这样跑?”我说“我跑就没病啊。”病不可怕,是怕病的那个“怕”,那个才可怕,一病下来就想要休息。

  我们有一个比丘尼师父,跌倒了,脚断了,然后就躺在那个生活区里面依附在……我说:“给我滚出去,不准在里面!”“师父,你怎么那么残忍?”我说:“你给我出去,到外面去诵经!”一个礼拜以后就会走路了。你躲在里面要人家同情,要人家照顾啊,你是废物嘛,你要出去啊,能做的你去做啊,你脚不能动脚不要动,就坐在那里诵经嘛。怎么样?你要得到佛菩萨加持,你生命力要起来嘛,灵性要起来嘛。

  第一天当然很不高兴,看我是这样(模拟表情)。第二天有人赞美她:“师父啊,你受伤还那么精进啊!”“嗯”,她就转过来了,一个礼拜以后就不一样了,因为她得到人家赞美嘛。你躲在里面,人家就“师父有没有好一点?哎哟,你好可怜哦!”那不是要叫她赶快往生吗?她能够出来,能诵经你就诵经啊。这么一诵的话,人家就赞美她,赞美她就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嘛,灵性就起来了嘛。我怎么不知道,我也可以鼓励她说“你多休息啊,怎么样,小心啊。”那是残害她。

  你要救她就要教她获得真正的利益嘛,但是这一句话很难开口。人家受伤,人家要休息,人家要疗养,你就叫她出去那边诵经做功课,谁敢啊?所以你就自己去死嘛,那不是去死好了,就等死了。你把她赶出去,你看,气就气嘛。你敢不敢说去被人家气啊,你是很希望人家赞美你,而不是要人家气你啊。那天,她这样,她也是一样,她要人家赞美啊。诵经一两天以后开始,“师父,你不是受伤吗?怎么还这么辛苦?你应该要休息啊。”我就坐在那边,我看你敢不敢去休息。她看一下:“那家伙坐在那里,老家伙不走,我怎么敢去休息?”所以你要懂得灵性这个东西,不是你的大脑所能思考的。好吧,“于诸病苦,为作良医”。

  “于失道者,示其正路。”这个道也不是一般的道路,就是你人生茫然的时候,给你做指标,人生要怎么走,是指这个部分。所以都是人生灵性上的问题。你总不能老站在十字路口,人家在等红绿灯,说:“你是不是迷路啊?你告诉我,我教你怎么走。”不是这个意思嘛,那人家说:“你是不是神经有问题啊?”不是,是灵性上的问题。当你人生茫然的时候,那你要告诉他,指示正路——人生的正途。

  “于暗夜中,为作光明。”黑暗,你不知道怎么走,你要点灯。这都是人生的问题啊。你不要自己晚上就把人家电灯统统打掉,自己点个火炬,我给你点灯啊,为做光明。不是那个意思,是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会遇到,同修们、朋友们,他人生开始在迷茫,或走入错误的方向的时候,那你要告诉他正路,告诉他光明面。

  尤其人一受伤以后、被欺负以后:“都是一样,这世界都是坏人!凡是商人,无商不奸;凡是官员,无官不贪!”你不要那么黑暗嘛。你找几个好官员做朋友总可以嘛,那不好的官员你不要跟他做朋友嘛。好官员很多,不是没有啊,因为你人生是黑暗面,所以你就不会碰到好人。商人固然黑的很多,奸商很多,黑心食品到处都是,台湾我们都被害了三十年了,但是你要心存正路跟光明的话,那些东西不会伤害到你。我们都吃过,有没有被伤害?有啊,怎么没有?只是伤害不太严重,这个色身还堪用,还不至于说吃了那个、喝了那个统统要去住院啊,还不会了。但是就有人会吃了就住院了。

  不是有一个爸爸看那炸鸡腿很好,想买回家给女儿吃,那女儿五岁,一吃了鸡腿就死了。他就那个炸鸡腿的粉里头加了一个东西,大概没有搅拌开啊,就那一坨吃下去,她当场就死了。“这个黑心食品!”他“大家都这样用啊,我卖那么久也没人死,怎么……”原来就那一坨没有拌开,就整个都吃下去了,量就过大嘛,就是这种状况。这种情况我们要留意到,你心清纯、光明、向上,像前面那三个大愿一样,是那一种积极性的人生啊,基本上人生的挫折不会是悲观的。挫折会有,但是你跌倒很快会爬起来。你不会一跌倒就起来“哼,都是你这块石头!”再踹它两下,然后脚又受伤了,本来是脚指头受伤,你踹两下,变成你的脚后跟又受伤了。

  这个就是说不必太过于在意跟计较你的成败跟得失,那你才有可能拥有积极、正面、光明的人生,那你才可以给众生指正路、做光明。知道吗?这是我们现在每一个学佛人都应该有的条件。所以我跟各位讲,既然学佛了,你要记得:学佛人的人生没有悲观的权利!学佛人的人生没有消极的权利!你只有积极地协助众生获得光明,拥有积极的人生,这是你应该尽的义务。当你是这样的人生,我跟你讲你已经超越很多很多了。

  人都会有挫折的,人,有些时候真的会有气短的那种情况,尤其是越有理想、越有正义感的人,那业障越重,对不对?“这个世界这么黑暗,我要起来拯救这个世界!”你去早点死好了!谁不想拯救世界,但问题是这是口号啊,我看那么多人,也总共不过只有一个毛主席而已,还有谁拯救这个世界?对不对,因为你在整个过程里,你所要遇到的障碍很多。你有没有福报啊?你没有福报啊。你有没有广结善缘?

  结善缘你知道要怎么结吗?我举一个公案给各位看看。有一个很优秀的年轻人,他出家,他跟师父说:“我要讲经弘法。”师父说:“好。”出了家以后他很认真地读了三年,就开始讲经弘法。讲堂那么大,第一天来了大概七成,第二天来了三成,第三天剩下要关灯跟锁门的。把他气死了,他就找师父说:“我怎么讲经都没人来听啊?”“你都没有结缘啊。”他说:“要怎么结缘呢?”他说“你先这样,你到坟墓那边去住,每天做施食的工作(佛门有一个法门叫施食),二十年后,你再来讲经。”每天做这样的功课,二十年,他的德行就积累起来了。然后二十年的历练,当然有人去找他了怎么样,这些都有了。二十年后再讲经,那就不一样了。为什么?都是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小鬼在听啊,不是小鬼,小朋友啊,年轻人听啊,为什么?那都是他度的,坟墓那些人都给他度走了,投胎来统统来听经。你知道怎么结缘吗?

  你现在这不叫结缘,这叫贿赂选举,你知道吗?“我给你一块香皂,你记得投我的(票)啊。”这些老人家还真的是:“不行啊,我一定得投给他,我拿了他的香皂能够不投给他吗?这样良心不安啊。”你都不知道你拿了人家的,阎罗王就不放过你了。这里我不知道,有没有没选举吧,台湾选举,送什么香皂了,送什么味素了,还送什么乱七八糟的。这就是关键,所以你不会做,只会做表面功夫,那叫贿赂嘛,贿选嘛,那你要会做你就从基础做起,所以那个基层结缘很重要。

  所以我常跟各位讲,你要想做生意,不是求财,你要修施食法,跟众生广结善缘,因为你广结善缘,人家就支持你嘛。你要当官啊,那你也不是要修财神法,你要修午供,供佛修大福报,那你的福报自然就会平步青云。你也不必去贿赂啦、送礼啦,统统不必,你自然就会走上去。你不要一直用你大脑的想法做,你说我这样修法能升官升,不能升官就算,那不就很宁静吗?要升是你要给我的,不是我要的,你就很自然地能够尽你的能力把公事办好。因为你既然没有什么送人家特别的礼,所以我就不必再贪污回馈嘛,所以尽本分事就这样子啊。

  所以我们有我们很好的法可以修,而这些法是配合你正确的人生观来的。所以你的人生观没弄好还真不行,法给你修都歪了。因为你还没开始修,奇怪,今天做了一个梦,好像明天很不错,长官会找我去讲,会怎么样……你就会一直扣着那个东西,这就不对,这是人生观不健全、人格性不健全的情况。要是健全的人他从来不管这些,做我的,生活中怎么做都好。那人家会认为你是一个拥有绅士风度的长者,人家也很喜欢跟你请教问题。因为你会“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你的人生指标会很清楚。

  第四个,“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这个贫穷还不是指我们现世有钱没钱的贫穷。我们有一句话说“穷得只剩下钱了”,有钱怎么会穷啊?他就什么都没了,他只有赚钱,赚很多钱,妻离子散。是有很多朋友没有错,但没有友情,每一个来的都想要跟你做生意赚钱嘛,希望你分一些给他赚嘛。那你钱多有什么用呢?你要的是什么?温情,真正的感情,不管是友情也好,天伦之情也好,你总要有这个啊。不是说都花钱买朋友的,那种情是假的,等你死了谁怀念你啊?人家只是说:“以前有个傻瓜很有钱,我们都到他那边去挖钱。”只有这样而已,将来历史上成为笑话。

  所以你要知道,这种贫穷的人是很多。灵性很匮乏的,找不到朋友聊天,所以自己只好关在家里看电视,有没有?这就是贫穷者啊。不是他没钱,他钱多了,可是他不知道该怎么用啊?吃的都最好的,用的都最好的,灵性很枯竭啊,这个叫贫穷者啊。要让他得到伏藏,伏藏是生命中灵性的宝藏,要帮他开发出来。我是希望各位你学佛就是要开发你自性宝藏,开发你的自性宝藏,这个就是伏藏。

  我们各位还不至于那么贫穷,因为真贫穷的人还不会来听经。虽然你听得也不懂,不太懂,不是不懂,似懂非懂,但是你要想办法去开发你的这个宝藏出来——灵性的宝藏。要不然真的是人很痛苦啊。我们常常会觉得空虚、无奈。你说我苦吗,也没有啊,那你高兴吗,也不高兴呀。对不对?人家问“你好吗?”“还好啦。”为什么还好?因为色身还不错嘛,口袋也有钱嘛,卡片也很多嘛,这当然好啊,可是真的内心呢,是空虚的。“现在要去哪里?”“没了,散步散步啦。”人生茫然没有目标。你问问说:“有空静下来要做什么?”“看电视啊。”就变成这样了。

  应该一个人——活得很精彩的人,他一定有他的兴趣,也就是说一静下来我就要做我要做的事,而那个事不见得是会赚钱的,我就喜欢嘛。写写毛笔字也可以啊,乱乱涂鸦也好啊,你总有一个有兴趣的东西嘛。你没有啊。你说“我也有兴趣啊,反正电视家里一个人有三部,统统把它打开就很热闹了,不会无聊嘛。”这个是真的贫穷者,很枯竭。

  有的事业很忙,是忙得团团转的,从来也没有说静下来一下,到底我有什么兴趣、什么嗜好?没有,那个也是贫穷,是另外一种贫穷。他忙得团团转,那“我是谁?”一想我是谁?“你要做什么?我看看,我名片有十几张,你要哪一张?”这忙过头了,这个也是贫穷。所以我们常会告诉人家:“你忙过头了,你应该要静一静,事业不要做了。”他说:“啊!怎么可以?”我说:“都可以。不信你看,你死那一天统统停下来。”对不对?你现在赶快把一些让出去,你认为可靠的你就让,假如都不可靠,你这个人有问题。对不对?事业那么多,干部那么多,一个可靠的人都没有,那你不是有问题吗?有可靠的你就让给他嘛。“那他把我贪污了怎么办?”那你活该嘛。所以当一个人能干到那种程度,他是最悲哀的人,不止贫穷,你生命的宝藏都没有开发嘛,完全枯竭了,你完全绝缘了。你要把那生命的灵性的宝藏给开发出来,这是很重要的,非常重要的。

  所以他下面结论说“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绝对是平等的,因为我是帮你开发灵性的宝藏。你说我把财产全部散开,你叫比尔·盖茨来散好了,也一定不公平。“他家有钱,我家没钱,你怎么给他跟给我的一样多?”你说“没钱的多给一点,有钱的少给一点。”我跟你讲,每个人都说“我家比他更穷”,对不对?这是人性的一种弱点嘛。所以我们不从事相上来看,不从财富上面看,是从灵性上来看。那既然从灵性上来,我们对一切众生是都平等的。

  你去注意看看,我想,我们大概很少注意,小时候可能你有。看过那不是跳蚤,看蚂蚁那个小动物,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蟑螂是很讨厌的动物,对不对?那种长相全世界最丑的。但你有没有看过,蟑螂刚脱壳以后跑出来,是白色的,一天两天,它就很快颜色一直加深。有没有?蟑螂,你有没有仔细看过?你一想到蟑螂就抖起来了,你对众生都没仔细看过。有很多毛毛虫,走路那个虫是这样,它是这样过来拱起来,然后这边拉出去,这边再拉过来,又拱起来,慢慢走。

  每一个动物都有它可爱的地方。即使是那一种臭虫,你也可以看一下嘛。可是你都没有时间静下来去看它表演一下,你是不是不公平?你只看到一个人,印在钞票上的那些人,对不对?叫白花花的银子,这种人是最没有灵性的。我真的跟各位讲,今天叫你赚一万元,假如你生活不愁的话,你宁可去看那个虫在那边动,不要赚那一万。可是我告诉你,你一定一万块先赚来再讲,管它虫,死掉算了。对不对?

  这是一种灵性的成长跟开发。你会看虫,你就会看花,你就会看树……你有没有留意到,几月份什么东西开花了?有没有看清楚啊?黄花槐树叫黄槐,你知道现在开花,你有没有仔细看过?那花可以吃吗?你就“满街都是,怎么吃啊?”因为你从来没有付出你的关怀、你的爱,就这样子啊。那你对于周遭的这些环境,我们讲一切环境,包括会动的、不会动的,植物、草、树、石头,都一样。

  为什么有人会收集石头?为什么有人会收集那些烂木头?因为它有灵性。你说“哪灵性?石头那么重啊!”我给你讲,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在城里看的那些石头是怎么来的?你可能不知道它们怎么运输的。有些石头是从海外运来的,它是怎么来的?在高山上面他是怎么运来的?他拿那个大的轮胎,到那边去等,等它山洪暴发冲下来以后,就把它绑在那个轮胎上面,等水一来的时候,它就跟着水就流下来了。流到港口以后,他们绑一绑,用船,船走的时候再把它运走,运到你要到的口岸,再从那个地方上来,然后才用卡车运进来。

  因为你从来不关怀。“多少钱?”你说一万,我说三千,搞了半天,五千,买回来放在庭院里。人家来,“一万块,我杀到五千。”好厉害!你都不知道那灵性是什么?你知道吗?为什么摆个石头,很显然你是有灵性的素养,可是你被污染了。你现在再看到石头就“五千、一万”,你没有看到石头摆在那里的价值跟意义啊。你本来是有啊,不然你怎么会买呢?可是你现在买来你不能用了,有没有感觉我们生命这样太可惜了!你什么时候站在那边端详一下,像古人一样烧个香,当然现在不必烧香了,但是你摸摸石头,跟它讲:“哎,好吧,今天风吹雨打,很幸福吧?”石头就要风吹雨打,你把它关在屋子里头,石头都是灰尘啊。但是在外面它会显现出它的精神出来,所以你不要以为说石头没什么灵性。石头有没有灵性你不管,石头激发你的灵性,这个才是重点啊!

  那各位想想看,回家自己激发自己的灵性。(鼓掌一下嘛,那么严肃干吗?)你回家会搞这一套就值得了。可能会失败,我跟你讲你不见得弄清楚,因为灵性是什么你也不知道,但是你去摸索一下,失败都不要紧,可能十年后你会发现:啊!原来是这个!那就值得了,你知道吗?其实我们年纪到这个时候,只要你能够感受到灵性是什么,你会感受到,但你讲不出来,你真的要还是真的抓不到,知道吗?就像那泥鳅一样,泥鳅有没有看过?你去抓抓看,你一定抓不到,你摸是摸到了,要抓起来你一定抓不起来,对不对?灵性跟这个一样,我可以感受到,就像泥鳅能看得到,摸也摸得到,可是抓你就抓不起来,就有这种情况。你要能够抓它,它也不难抓,但你不会抓,为什么?因为你没训练嘛。所以我们一再一再地去摸索这个,这个就叫疑情。那你会去摸索,到哪一天“啊!就是这样!”你就抓起来,跟抓泥鳅抓起来一样,那就叫开悟嘛。那你人生就会很自在啊。

  所以灵性要懂得掌握,不见得会讲。不要紧,只要你能掌握好,我就活得有灵性就好了嘛。这又不是比赛,又不是要上中央一套、二套,这不表演的,但是你活得很自在、很舒畅,一定来自于你生命中的灵性所起的作用。要不然你有钱,要什么?房子,“好,那一套,嗯,便宜,过两年会翻一番,买吧。”那房子是什么,没有灵性啊。车子,“嗯,那个车子不错,好,新款的,性能很好,嗯,买吧。”那个汽车对你也没灵性啊,你有钱只是换这些东西。

  但是,你有灵性的话就不一样。老车就老车嘛,我已经开了四部奥迪,每一部我都舍不得换,我统统放到仓库里头。为什么?有时候去摸一摸也好,因为它陪着我大江南北到处奔波,现在老了退休了,卖掉可惜啊。那人说十万块要跟我买,我说“不,最少一百万才卖。”他说:“哪有那么贵?”我说:“没那么贵,我留着,我放仓库。”有空没空,你都不知道,看那老车当年陪我们这样子南征北伐——我这开车又快,不准人家挡在我前面,还不准人家超过我——我在赶时间,还给人家超过我,就是性能不够好。就这样跑,有时候觉得是很有感情的。而在车上啊,我要换新车,我都不敢说我要换车,一定离开车子才说我要换车,我怕它生气啊:“我陪你跑了几十万公里,你要把我换掉啊?”我就想说这个车子退休以后要放仓库里面。

  这是一种感情,你知道吗,你假如没这个感情的话,你还跟人家讲什么?你说它给我什么,放在那里它只是老下去。我看看放几年那轮胎怎么坏了,赶快用架子把它撑起来,轮胎不要压着,压着就会坏啊。你用感情看它,它还是有感情。你一进去看它,它好想跟你讲话:“什么时候要出去啊?”你说:“现在换你儿子了,现在换新的在跑了。”这个就是一种灵性。没有的人,你就功利嘛,对不对?就淘汰啦,折旧啦,卖多少,然后换钱来,然后我再怎么样,都是思考那些。灵性所存在的地方没有什么好说的。

  所以我常跟各位讲说,家人在一起是不能用大脑的。你说“她弄错了,她是我太太,她弄错了,因为是我太太,所以她没有错。”要赔就赔人家,你不要因为要赔钱就回来跟老婆吵一架。那孩子弄错了,因为他是我的孩子,所以该赔就赔,孩子没错。那么你没有把他教好,使他不会去处理这些事情,是你要负责任。所以家人是一体的,你不会说这手指头弄错了就把它剁掉吧,你一定把它包扎起来嘛,该花钱就花钱,你就包扎起来。

  你对你的家人绝对是不能讲道理的,你把那道理讲清楚、说明白,到最后就是离婚。你跟孩子去讲道理,讲了,孩子说:“好,我就不回家了。”因为都你对嘛。所以在家里来讲,不要讲道理。平常你就要教,等事件发生的时候,你就包容,你的错就是我的错,你要有这种想法。所以我才跟各位讲,太太永远是对的;从太太来讲,先生永远是对的,你这种立场要有。面对孩子,孩子永远是对的,孩子不会做错事,要做错是你没教好,他才会弄错。当你是这样的话,你的家庭一定和乐幸福,不会有不孝子的。哪有什么离婚不离婚呢?你要离婚……先生认为太太不对,太太认为先生不对,你道理再讲清楚,到最后“好吧,那你对,我们离婚嘛。”就变成这样了。

  那你对于他的错误包容嘛,你这自己是一家人嘛,左手嫌右手不对,右手嫌左手不对,那两只手折掉算了,所以到最后就家庭破裂嘛。所以家庭,我们讲说是一个社会上的基本单位,你一定要具备这个基本条件,它是有机体,要互相包容的。你说“这样下来,我们家就垮了”,那是你家中毒了,就好像身体中毒一样。对不对?要跨就整个跨嘛。那假如是这样的话,一定会一条心把家里弄好的,你还会发展出很多很好的家风、家训,知道吗?这种家庭的这种格局你就会起来。你假如没有这种包容的能力,搞到最后都是“我们什么时候离婚?”那什么家风啊,什么家训啊,什么家教啊,哪有?什么都别谈了。所以西方人没有这些东西。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就是讲家风、家训、家教啊,因为什么要有,关键就在这里。现在你想想看,你家里有没有?

  我们家里一代一代传下去,为什么都有辈分?辈分从哪里来,就是伦理道德的基本条件嘛,你都要有,这个是灵性的基地啊。你假如没有这个,还谈什么人性,什么灵性,哪有呢?所以它是有一个载体在的。道场有道场的伦理载体,有了这种伦理载体,你才能看到灵性、人性在哪里。假如没有这种伦理的载体在的话,你根本灵性在哪里?就会产生西方人这种现象——保护动物协会,父母呢,饿死在家里,不知道饿死多久了,就产生这种现象。因为他只带着狗去旅行,不会带父母去旅行。你在看美国电影你就知道,两个人开着很漂亮的车子,带着狗出去了。父母呢?他们都没有父母吗?我没有看过他们带父母去旅行的,所以它的文化只有一半。有啊,有的会带子女去啊,去度假,从来没有在电影里看到他们带父母去度假。你再想想看,所以这种文化发展是不对的。而我们灵性的载体在这个地方——家庭,一定要弄好,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你的一切奋斗,不要奋斗到最后事业成功了,太太呢?所以人家讲,第一个太太帮你把事业做好,事业做好啊,帮你讨第二个太太,第二个太太把第一个太太赶走了,到最后你要跟新的太太去分享你事业成果,你是无法分享的,因为她没有跟你共同奋斗过。所以你在社会上,就使你的那个太太跟你的子女对你终生怀恨,而且这个是生生世世,不是这辈子而已,你知道吗?因为你把我们共同成就的东西拿去跟别人分享,而没有跟我们分享。

  这是灵性的问题,这不是法律责任说我们离婚给你多少、给你多少,不是那个东西。因为那一份辛苦、共同奋斗的那个成果,不是事业的金钱数字所能衡量。所以两个人在一起可能靠着想想,“什么时候发生哪件事情,那件事情我们是怎么处理的,假如现在我们就不再这样处理了。”那个就是灵性啊。可你现在跟一个新人你怎么讲啊?她根本不知道当时的情境,没有啊,她没有当时的情境,你怎么分享呢?

  所以灵性它有一些基础在的,那个载体是不可消失的,消失了那灵性就不在了。你再写什么文学、好文章来怀念,都是假的啦。所以灵性的东西它决定你下辈子还怎么样。轮回是什么轮回?就是这个在轮回啊。所以你这辈子的奋斗,一定要好好地带着。家庭绝对是需要的,最好你是三代五代同堂。你说我们全部在一起要几百个人,是没有错啊,所以你就看看,为什么张家界、张家口,有没有?什么徐家村啦这些,那本来就整个家族在一起的,那个是很幸福的。当然它也有它的缺点啊,那么用我们现代的智慧,我想可以把很多缺点都给予改善,然后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生把那个遗憾降到最小,让我们的灵性成长到最大的范围。

  好吧,今天就跟各位讲到这里,大家请合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三称)

  阿弥陀佛!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