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七集 (2011年四月)

  普贤行愿品 2011年四月

  昆明开示 第七集

  海云继梦和上

  大家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大家请放掌。

  这个“此处最吉祥”是禅定中的一个境界,因为我不是文学家,也不是小说家,不会去描述那个境界,只把那种感觉把它写下来。那境界当然很多了,写个文章时间不长,但是没有灵感你也写不出来。当然你那个境界多,人家境界都很多,那是什么境界啊?有时候你真正修行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讲境界都是胡说八道,真的境界才不是他们讲的那种状况。因为你没去进入那种状况,你就不知道。你进入那种状况,那就真的是很殊胜。而那个殊胜,绝对不是你讲的什么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谁说他长成那个样子?

  那你就要知道,真修行是很重要。所以你在修法中,你的方法对不对?人家跟你讲你都对了,你被卖掉你也不知道。被人家卖掉你还替人家算钱,“哎,再找三块,谢谢啊!”人家说“上车。”“干嘛”?“你已经被卖了!”哇,怎么这样?那已经来不及了,手镣脚铐已经全部铐上去了。所以,你一定要带着疑情“这样对吗”?这个很重要,然后你就会无尽地超越,那此后就只有你知道了。你展现出来的就是很不可思议的状态,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经验。一位同修把它编成曲子了,这个版本已经好几个版本了,你喜欢哪个版本都可以,专利开放,著作权免费,你自己去用。

  好,我们昨天跟各位谈到普贤行愿力的运用状况,他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那也跟各位广发英雄帖,广招各路英雄豪杰来参与研究普贤菩萨。这普贤菩萨的研究他需要有两个特质,第一个你必须要会写,文字工程跟文字底子的功夫要够;第二个你要有耐心,因为这些东西他不是文字表面的情况。

  譬如说这里头有第一项,大概每个人都要去进行的,就是普贤菩萨的传记你要把它写出来。这个就麻烦了。普贤菩萨的传记就在《华严经》里面,那你自己要去找,你不要问我,要问我,我就自己写就好了,就不要叫你写了。普贤菩萨的传记。我为什么讲这个呢,这次我们昆明有个同修,我刚才也想到,因为我一直想要打电话给他,老是都忘了。他有一天就跟我讲说,他想要了解普贤菩萨,他想要了解普贤菩萨的一生,他曾经花了一百多万请人家研究普贤菩萨,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到现在普贤菩萨还没出生。

  这个只有我们同修们可以做,第一个你先把《华严经》里头,普贤菩萨讲到,或者这些善知识,那五十三参里头最多了,他的传记在哪里呀?说“彼王者何也”?“毗卢遮那佛是也。”他讲那过去生的故事,“彼王子者何也”?“我身是也。”或者是普贤菩萨的,那后面一个,那个人是谁?那就是我,就是善知识,那五十三参善知识讲的,他有很多这个。那你就知道普贤菩萨不就在那里吗?

  你先把那个挑出来,那我再告诉你,你要从生命的立场去了解他,然后再告诉你,那个时代他所展现的生命状态是什么状态,他当王子、当国王,有时候当皇后,就在这个时候你怎么展开。你假如这个展不开,这个理论你就展不开。因为你不是活在现实的人生里,你是活在大脑的牢笼里。所以你就要看语出何处,有没有这个,没有你就不会了,那就没办法。

  他里面讲到长者、长者子,那作为一个长者是怎么生活的?作为一个长者子是怎么生活的?作为一个国王是怎么生活的?作为一个太子是怎么生活的?假如他不是太子是王子,又是怎么生活的?那你要会生活。你人生没那么精彩,你只会做一个人而已,这个人是什么人,你也不知道,就是很痛苦的人,很枯涩的人,是个人干,牛肉干的那个干,被压榨得干干的,所以你缺少生命力。

  我们在一生的奋斗当中,你有成功的时刻,也有失败的时刻;也有当配角的时刻,也有当主角的时刻。那你在那个过程里,你有没有认真地生活过?要有的话,《华严经》里头所演的每一个角色你一定会演。你不要一直瞪着我,应该要鼓掌,都给你暗号了都听不懂。

  好,这是第一个。你人生一定要活得宽松一点,就是要有一点生命空间。你假如一直在生存边缘挣扎的话,那你就不会写了。你是不是在生存边缘挣扎?昨天举例子,你有没有对号入座我不知道。我再举个例子,看看你要不要对号。有没有排过队?你有没有插队?插队的人都在生存边缘挣扎。为什么?他等不得。

  管你一堆人他都没看到,他一定要插到前面去,那不是在生存边缘挣扎吗?一个生活、人生有空间的人,他一定会等,排队就排队嘛,你又不是VIP,走VIP通道,有VIP通道那你就走VIP通道,那就不用等了;那你不是VIP,你就要排队,你为什么插队呢?为什么等不得呢?可见你是在生存边缘挣扎的人,你再怎么有钱都没用,都是贫穷人。

  我跟你讲,能够排队的人是富有的人,是生命中很富有的。你去注意看看,你排队的时候会做什么事?不要在那边挤,静观众生相。有的人就在那边...... 有的在整理衣服,你可以看到人生百态,有的人就这样“还不快一点,哎呦,还不快一点!”你从那个地方你就反思自己,“我现在是怎么啦”?

  人家在挤,“有事吗,有事你就跟前面讲一下,我让你先走,你排我前面。”所以你就会养成很好的人品。“对不起,请你们让我一下好不好,因为我很急,我有重要的事情,大家让一下。”“好吧,你先吧。”那你就可以了,你要征得人家同意嘛,你不要看看人都不是人,我就自己插队,那是不行的。这个阎罗王都帮你记账,本来是排队慢慢下油锅,你插队的人先下!观世音菩萨还没到你就先下,所以你不要插队,插队你要上刀山你就知道,你就插队上刀山。所以你从这个地方看,人生的生命空间越宽松的人,他是越富有的,越富有的人,他的人生就越自在、越灵活。

  所以很多人常常急着说,“师父要怎么样才好开悟,要怎么样快开悟”?你别那么急嘛,你要开悟干嘛?开悟赶死啊?不用赶,你慢慢来嘛。你静得下来吗?静不下来没用。“师父,我马上要赶,请你告诉我怎么样子念佛可以一心不乱。”我说“你静下来吧,喝个茶吧。”“不不,我在赶的,要怎么样子能够一心不乱”?我说“你就静下来坐下来喝茶嘛。”“不行,我就没时间了。”那你就去吧。你想想看,这种心境要怎么一心不乱?不可能。所以不要把自己逼到生存边缘去挣扎。我这不是跟你讲道德律,你排队不排队你家的事了,反正到阎罗王那边你也不用排队了,你是算第一个去了,人家要炸干的时候,那你就第一个下去炸好了。

  懂得养成排队的好习惯,在排队的时候就是在修行嘛。别人排不排队无所谓,佛弟子从排队开始。这个是一个很好的人品训练,不是排队有多好,是你的生命空间会一直放大,这是我们中国社会现在最需要的。你收入多少没有用,假如搭车什么都不排队,你钱再多有什么用啊?生命的气质要出现,气质是非常重要的,气质就来自于你的生存空间有没有。假如生命没有生存空间,你的气质是没有的,你成天都在急,不知道急什么,这个叫做穷得什么都没有的人。没有生命空间的人是最穷的人,生命空间越宽大,他就越幸福。你要记得。

  所以很多人在讲说这个世间要怎么消灭贫穷,我告诉你贫穷怎么消灭?这个世间本来就不公平了,你放心,没有公平的事了,但是呢,你的心是平的,是宁静的,谁都可以宁静下来,当你的心情平静下来的时候,当下的幸福你就享受到了,那就没有贫穷不贫穷的问题了。我们那个小国王,现在抓去关的那一个,你都认识嘛,都比我熟,我都名字叫不出来。你看,身为一个不管叫一国之君还是区域长官、领导人,他穷到你看都要抓去关了,他是典型的生存边缘挣扎的人,不管他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没有用,这是最典型的人。

  今天,昨天报纸有个人,发生什么事我不知道,我只看标题,人家赔他四万五,他说“我不是要你赔四万五,你知道弄错就好,这个钱给你妈妈养老用。”这是富翁嘛,我不是要你赔,钱有没有无所谓。他也不是很富,他是乡下农民,这不是很富有吗?他不会跟你计较那个东西,我相信对方一定是不认错这一类的,所以上法院就判决说你要赔钱。

  所以我们要知道,生命空间的存在是真正你生命品德、人品的地方,你要怎么培养你良好的人品,让出你的生命空间。你有的话,那普贤菩萨的传记你就看懂了,你要没有这种空间,普贤菩萨的传记你看不懂,《华严经》里头很多。这是我们讲到普贤行愿力的时候所跟各位提出来的。至于普贤乘、普贤行愿他都是专题,那么有关普贤在真理中的地位,这才是要研究的地方。

  我们跟各位讲过《世主妙严品》他是无极的领域,形而上的领域,是形而上的别相观,《如来现相品》是形而上的总相观,《普贤三昧品》是形而上要转入形而下的时候的一个关键纽带。所以上面这三品都是讲无极的,形而上无极的部分。《世界成就品》是无极而太极的太极总相,《华藏世界品》他是华严的宇宙观,《毗卢遮那品》是华严的生命观,再下去就是现象论了。所以在这里头,他把本体论、缘起论、现象论,宇宙观、生命观都有了。

  这一卷《十大愿王》是由太极而无极,归真返璞最重要的那个关键卡,就是普贤行愿力,十大愿王讲,就在方法论上来讲,这是最重要的地方。所以大家都知道这一品很重要,你都讲不出这一品为何重要。他是在由太极要返回无极的时候,要用这《十大愿王》,他重点在这个地方。

  那你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成功?我告诉你未必。那不成功的怎么样?不成功的重修。佛法很简单,留级重修嘛,也不会把你死当,也不会把你赶出校门了,反正你再怎么离开法界,还在法界内。要怎么重修呢?重修的人到极乐世界去。所以极乐世界是什么,是从无极到太极的过程里,不及格的统统到极乐世界去。所以你不要急着要到极乐世界去,那是被留级的留级生才去极乐世界,不要看错,你要弄清楚。所以弄一个极乐世界,是万一爬不上去掉下来的时候,不会再摔到我们娑婆世界来了,会掉到极乐世界去了。你放心了。要成功的你就直接回到无极领域里头去了。这个基本原则你抓到,你就知道这《十大愿王》的重要性在哪里。

  可是你要知道,很多人还不具备条件呐,这个是超级博士要去得诺贝尔奖的那个地方。那你现在还没到那里的话怎么办?不要紧,你就跟着修。因为不及格我就到极乐去,就这样简单嘛。挑战不成,就是报名以后被刷下来的人统统丢到极乐去了,你放心了,就修这个法门有这个殊胜。

  所以极乐你不用求了,你只要丢报名表就好了,丢上去不及格,因为报名表他不可能把你丢哪里去,统统丢到极乐世界那个垃圾桶去,那要成功的都已经进无极去了,都已经进到那个形而上的成佛的领域去了,到妙觉最高的境界去了,就是这一品,他殊胜的地方。我这样跟你讲你不要误解,你不要说极乐世界是法界的垃圾桶,那是用一个形容代表,你不要去跟净土宗念佛人讲说“你们念佛的人都丢到垃圾桶去。”那以后要打人,我就叫他去找你,你不要找我。那是用一个形容词来说明,你假如把极乐世界当备胎都可以,他其实就是个化城。

  好,你了解到整个周遭环境的状态,那我们来看,现在你以普贤行愿力,那你要怎么样来进行这个工作。因为他是绝对的制高点,你站在这样的一个制高点上面,那你的信解就叫做真心信解,如对目前。昨天跟各位讲过,那我怎么知道我的信是绝对的呢?你当然现在是不能绝对,所以你要有那种无尽超越的基本态度。

  所以你常讲说,“我就这样子,我已经十年来都没变了。”那你完了,因为你没有超越。很多人常这样讲,“我修了二十年一直没变。”那你是铁石心肠,你才会钉在那个地方二十年不动,看起来是如如不动的人,那叫一点进步都没有。你本来就是进步的,要一再地超越,跟各位讲,这跟你传统的佛法观念是不一样。你就会认为说学了佛嘛,应该要平平淡淡过日子,这个清心寡欲。人家吵我,我也要“没事没事。”什么都好了,那个叫不温不火,就好像那个蜡烛快灭火一样,你以为这样叫修得好啊?我告诉你,那不是华严的气质。

  华严所给你的生命是一种灿烂的,而他不会偏离轨道的,你要留意到。所以我们跟你讲说,你一定要在自我的生命空间跟族群公约当中取得一个平衡,所以你不会犯大不讳,但你的生命又很旺盛,不会枯寂了,快死了,没气了,要死不断气一直拖着,那不是这个样子。他是一种很强烈的那种生命欲望,他不是为自己,他为众生在服务。你想想看,一个要死不活的人,如何为众生服务呢?这个你一定要弄清楚,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

  所以当你具备这种生命力的时候,你是必须要一再地超越自己,你要一再地去进步。那进步怎么样证明对不对呢?你要印证,你要求证,然后再验证,验证以后再往前走,再超越。甚至于我们超越几次以后,我们要核对原来的核心,中轴线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的原则。你必须一再地这样去做,当你这样一再地向前进,一再地在超越自己的时候,你的认知是绝对的。因为你会说现在我这样认为,昨天我不这样认为,我肯定明天也不这样认为,这样的话你的生命力就会很旺盛。你不会成为一个什么,我常常讲这叫神奴,神的奴隶。

  很多宗教徒都是神的奴隶。你知道吗?神的奴隶他会很乖,你去注意看看,每个菩萨,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他的那个坐骑,不是有两个人吗,一个是撑着幢幡,一个是牵着狮子、牵着大象,那个是奴。你修了老半天信了老半天,你大概就替大象洗澡,因为你是神奴,你不是真正的一个教徒。

  我可以告诉你,任何的教主,他绝对不会虐待他的教徒,你记得这个原则。假如你认为你的教主是要你做一个乖乖的乖信徒,听话就好,那你当哈巴狗就好了。没有一个教主是这样在虐待他的信徒的,每一个教主都期望他的教徒,他的生命都是灿烂的,发光发热的,你想想看,要不然你进入宗教领域在干嘛?在这个世间你就不愿意人家压制你,你进入神的国度还去给神压抑吗?这基本上是不对的。

  那我们要你的生命灿烂起来、活跃起来,不是叫你乱搞,现在有些宗教就是唯恐天下不乱,那不是我们诉求的。因为那是有宗教野心的,想要颠覆别人国家,就一定要去做你的奴隶,那就不对了,基本上那是不对的。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告诉各位,是要你活得灿烂、精彩,不是要你在社会上捣乱。所以我们是在教化人心、安定社会、襄辅国政的前提之下,在做弘法工作。你一定要留意到这一点,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情况,所以你的认知在这个前提之下那是绝对的。

  因为我相信再过几天,我的见解会进步,所以我现在的见解只能够说我的智慧如此,你有更好的见解我会接受。所以你是一种趋向绝对的那一种见地出现,而不会坚固执着说我的见解就对,不会。这是各位要留意的。所以这个地方我们是从这样来做解释的,不是说我学普贤,所以我的见解就是绝对的,不是。是因为我要一再地超越,总有一天我会到达止于至善。

  你要懂得,我是以这样的心境来顶起普贤行愿力这一块招牌,是指这样来的。那这样子,你这个行者绝对是谦虚的,而且又有自信,知道吗?因为我的见解今天就是这样,明天可能更好,说不定下一句话,只要你提出更好、正确、好的意见,我就接纳,我的意见就改了。留意到,这是非常殊胜的一种生命的状态。

  那么下面,他以你这一种绝佳的生命状态来讲,那么“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这个就是关键了。用清净的身语意业,前面我们跟各位讲,你很清净,你绝对恭敬,绝对诚心诚意,但是因为有无常在。那么这个地方讲的,不是无常,他是一种增上,你诚意我也诚意,你清净我也清净,但是你的清净受到无常的干扰,我的清净不受无常干扰,但是,我也不是绝对清净,我只是就目前来讲,我是这么清净,后面有没有烦恼来干扰,暂时不管,但是我肯定我会向上。

  今天我带有八分烦恼,明天七点九分烦恼,或者七点九九九也不一定,反正我就是每天在进步。十年后可能变成六分烦恼,二十年后可能变成五分烦恼,到我临命终时,可能只有四分烦恼,还不见得绝对清净,但不要紧,下辈子来我会更清净。

  这是指这样的态度,而不是说我已经没有烦恼,不是这样,因为我们都是凡夫,不可能没烦恼。所以你不要讲我绝对没烦恼。因为清净是指没烦恼的意思,没烦恼的意思就是无常不起作用,我们不可能没有。但是至少我在提升,叫增上。那么大部分的人,不以普贤行愿力来的话,他是无常一再起作用,我们以普贤行愿力这个金钟罩罩着我们的话,那你当然也有烦恼,但我烦恼会越来越少,就变成这种状况,这个叫做清净身语意业。

  我这个解释给你的跟外面解释的不一样。你说清净身语意业文字这样写,我就这样子,那是因为你不懂得华严的思维模式跟语言模式,《华严经》的语言模式在普贤行愿力的结构之下他是这种思维模式。因为现在你是凡夫不可能绝对,绝对已经成佛了,但是我们要趋向成佛的目标要怎么办?他就有这样一个行为模式在做,增上的模式在做。这一点你要弄好,跟各位讲,这就是普贤乘的精华。统统入定了?跟你讲这么重要的东西,你一定要逮住,普贤乘的精化。

  所以你记得这一个叫什么?DNA,你记得,生生世世你的生命都会很灿烂,你的精神都会很饱满,你的心理都是很健康的。身体我不敢跟你保证,因为有时候要吃牛排,有时候吃烤全羊,我不能跟你肯定说你皮肤一定是这么漂亮。你要吃烤全羊,那就皮肤不会好,但是你的心理、你的精神绝对会是非常旺盛的,这个旺盛就在这一点。

  我再讲一遍,这是很重要的。保持着一种无尽超越的心态,生命的状态,那你自己要常想,我今天有没有比昨天进步?这个礼拜有没有比上个礼拜进步?这个月有没有比前个月进步?今年有没有比去年进步?当然这辈子比前辈子你就不知道了,但是,我这十年来跟十年前有没有进步?你可以比较得出来。比较什么?烦恼有没有减少?幸福感有没有增加?像我们刚才讲的,生命的空间有没有加大?或者是一直在那个生存边缘挣扎?你去思考这些问题,你的生命品质绝对进步很快。

  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注意这里,因为你不注意,所以你就不会排队。你去买菜就,白葱就抽几根也好,明明都在买瓜子,还跟人家啃花生,这都是生存边缘挣扎的人。你不要看这个,我在生活中让一点给人家,你的生命空间就出来了。你抱着这几个,我现在讲的,你可能听不很清楚了,凌凌乱乱的,你整理一下,你的生命就会开始向上。要不然你的生命是垂头丧气,好像那个树、花没浇水一样,统统完了,时间短还不要紧,时间长你就完了,你就死掉了。那不但枯死,你下辈子再来还是这样枯萎。但是你现在就必须改造你的生命,我们讲不是生命改造工程吗,你就这样去改造。所以清净身语意业非常重要,你不要用一般文字上的那种解释来看,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要跟各位谈的,这是礼敬诸佛的修法,所以这一个大愿修的重点,他是身语意业讲三个,他的重点主要修身业。但是身语意业要啊,你不能够说我身业我就拼命拜,一面拜脑子还在想坏事。有时候不是想坏事,不见得我们都想坏事,就是气不过,一面拜一面拜,越想越气,拜到最后坐在那里,不拜了。要看到,“哎哟对不起!”这就表示你的意业,身语意的意不清净。我既然拜了,就其他先放下吧。礼敬诸佛,而我跟各位讲,拜佛叫礼敬诸佛这个大概没问题了。

  我再跟各位讲,排队,让位都是礼敬诸佛,你知道吗?你在家里拜了两千拜,为了贪心赶快两千拜拜好,结果到这里排队了,“对不起,对不起,我因为拜佛所以迟到了,给我排前面好不好”?那刚才拜了两千拜,完全破功。你何不少拜五百拜,我来这边排队嘛。那五百拜没有说我不拜,你多拜了那五百拜,来这里插队,那不是白拜了吗?所以礼敬诸佛在哪里?我真的跟各位讲,你不要从文字上看礼敬诸佛,尊重人性!你对人能够尊重你就在礼敬诸佛;你对一切动物能尊重,你就礼敬诸佛;你对一切的存在能尊重,你就在礼敬诸佛;你心里经常思维我对一切万物尊重,你就在礼敬诸佛。

  前面讲礼敬的技巧是有无量的我礼敬无量的佛,一一佛前有无量的我,一一我前有无量的佛,那是理论嘛。现在摆在眼前的是,我对世间一切万物,我能不能尊重?问题在这里。你哪个要尊重?你想不起来,那你怎么礼敬诸佛?你拜佛在拜什么?你在那边拜木头,一张纸有什么好拜的?我跟你讲我拜观世音菩萨一面拜一面骂,拜十万拜我有功德是什么?因为当然不是到第十万拜,用话讲当然是讲到第十万拜了,在这当中我发现了,拜佛的目的是在尊重人性,你假如不尊重人性,你拜佛是白拜了。不但尊重人性,你一直扩大,尊重一切生灵,尊重一切万物,当你这样逐渐打开,你在礼敬诸佛的时候,你是在尊重一切万物,尊重一切人性。

  所以你会听我讲,有时候听我讲经说,哎呦,讲得那么犀利,把所有的宗教都骂进去了,说我们宗教徒都是神奴,我告诉你,我是基于人性的立场告诉你的,你不要当神的奴隶,你要做好你这个人。这是从尊重人性讲的,当然我也尊重众神,可你又怕人家神的信徒叫做神奴。你自己当神奴你就是怕我骂,你不当神奴我怎么会骂你?这是从人性出发的。

  为什么西方人不讲人性?因为他只讲神性,他鼓励人家都去当神奴,他没有说把人性摆第一。我们东方文明跟西方文明最大的差别就在这里,人性为第一。所以我们讲人性、讲人道、讲人文,都是以这一部分来谈的。以人作为一个起码的条件,然后你要扩散到一切万物生灵,都要懂得尊重,这才叫做礼敬诸佛。你家里弄了一尊很漂亮的佛像,天天都在那边拜,把门一关,出来就开始骂人。我说“去死好了,你拜什么”?拜佛那么认真,恭恭敬敬,穿海青什么还绣钻石,然后这样去拜佛,拜完佛,海青折好了,出来就开始无明火七八把一直冒。这不是,不是这样。

  所以从礼敬诸佛上来看,你要懂得怎么样尊重人家,我跟各位讲排队是尊重人家,你开车在路上要懂得尊重人家,不要喇叭一直按,真是受不了,就等一下又怎么样嘛?等一下也有问题,那你怎么尊重呢?你想想看是不是这样?所以我们从学佛的立场来看,你在这个地方一看你就已经穷尽一切了,你要懂得这样,这个礼敬诸佛就已经站在法界的制高点上了。不绝对,也差不多快到绝对了,那我讲的,仅供你参考。回去以后,说不定明天有更好的答案出来。这样子的话,下面你就懂了。

  “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你看,当一切生灵无有穷尽的时候,那我这个尊重就无有穷尽,经文在讲的那个语言模式如此,尽虚空遍法界,你都能穷尽了,那你的心量就打开了嘛。那不信的话,你看这千佛堂进来,一一佛你都要礼敬,你要拜一千拜。每个人都拜一千拜,那我们就不要讲课了,两个钟头就下课了。可是你的心念一转,我礼敬天下一切生灵,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生命,可以吧?你一念就穷尽了。

  但你最好不要讲这一句话,“你这样拜一千拜,不如我一念,我一念就穷尽了。”这叫造口业。你真的做到吗?我们理论上是这样讲,你真的做到吗?这是很重要的。所以理论我们懂了以后,我们就经常思考自己,我真的一念就尽虚空遍法界吗?没有的话,阎罗王在等你哦。我跟你讲,我在这里是仗三宝之力讲给各位听,不是说我做到,你不要说师父这样讲,他一定做到,不是。

  我们讲以后你真的做到吗?你回家自己去忏悔,没做到一百〇八拜,你真的做到吗?你可能做到,但你也不要太自信,万一漏了一个,照样打屁股。所以你一定要很虔诚地、很诚恳地、很谦虚地自我反省,就算我真的做到还是一百〇八拜,你知道吗?你不要理论一通就到处跟人家吹牛,我这个只要念一转,就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都礼敬了,你少说。

  理论是这样,我们未必做到,因为理事无碍你还没做到,做到理事无碍已经是菩萨的果位了。而我们是理论上还可以了,反正师父讲,我就copy讲给人家听,讲错大概没讲错了,可是你做就做不到。讲错大概不会讲错,但是做呢,你可能就做不到。因为做到是需要德行,你真的有德行吗?这德行少说二三十年功夫一定要,没有办法省掉这种功夫的,你只能够说我功夫比较大,为什么?人家一天拜三百,我一天拜三千,那你不能只拜一天,你要拜三十年,三十年每天都拜一千拜那再讲嘛,但是你没有这种功夫不行。为什么?因为时间长他在考验你的意志力,一定要时间长。

  第二个他在锻炼你的智慧,因为时间长你有很多状况会产生。那些状况是不得已状况产生的时候,你要怎么办?你要有智慧才能克服。我跟你讲,开刀、住院一个月才出院,那我请问你,那一个月你怎么拜?你要不断。我问你,你怎么办?你说“这个,阿弥陀佛应该可以原谅。”那是阿弥陀佛的事,不是你的事,现在问题是你怎么做?打了麻醉以后你躺在那里,一醒来就已经半个月了,好了,那每天三千拜你怎么办?你还是要拜。

  好了,这个问题就考验你。那你说“没有,我反正就昏下去了,醒过来就半个月了。”那你这辈子就少了半个月,那你修行根本就没修,那怎么办呢,这里考验你的智慧,你要怎么克服这个困难?爸爸往生,忙得焦头烂额,忙了一个月,到七七四十九天已经喘不过气来了,那每天三千拜,早就忘记了,拜到哪里去了。好了,那请问怎么办?你怎么克服?金融海啸事业不顺,那你已经不止焦头烂额了,粉身碎骨了,你说还每天三千拜?你怎么拜?

  三十年、二十年的时间不在时间上面,而在于你要一再地去克服在生活中摆在你眼前的这些障碍,这些才是你积累德行的地方。没有说你一定要成功了,但至少这件事情会使你很懊恼,“我怎么业障这么重?想修个行,就这里出状况,那里出状况,天晓得,爸爸往生怎么会这么忙”?你以为往生就买个棺材拖出去埋葬就好了?没有,是非之多,那要你一个一个去克服。烦恼,那你必须趟进去才知道,为什么?你要经历这些考验。

  那一个每天拜三百拜的人在克服这些困难的心态,跟每天拜三千拜的人来克服这一种状况的心态,我告诉你,不一样。这个问题你有没有把它解决得多圆满,是一回事;但是你用那三千拜的心态来解决这些问题,跟三百拜的心态来解决问题是不一样的。你的德行照样在成长,但是你要是三百拜的话,通常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三千拜的,他有他的处理方法,你知道吗。

  我跟你讲一个方法你就会发现到,拜三千拜的人他说,“我不能一天拜三千,最少也要拜一千。”他就撑下去了;“不能拜一千我也要拜三百,三分之一嘛。”他撑下去了。拜三百的人说,“哎呀,不能拜,那我拜一百好了。”拜一百一忙,“我拜十拜好了。”“哎呀不要紧欠一下,以后一起补。”你就归零了。拜三千的人再怎么少他也会拜三百,拜三百的人一两下子就归零了,那一段时间过后,过了三年才想起“哎呀,我每天要拜三百拜,怎么没拜”?那已经过三年了。本来是三十天,结果过了三年,关键就出在这个地方。

  这是什么?就是功夫,他就是德行。所以你这个心量一定要带着,你实际上在做的你一定要做。几十年后这个基础就会起来。那是你的,任何人没有办法替代。什么小偷、强盗,抢不了你这个。所以才会说临命终时《十大愿王》常在其前,引导行者,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那是最倒霉的才去了,成功的就直接到无极那边去了,已经进入法界了,所以你要留意到,这个行法你要懂得。

  下面讲的,就是一个总结。“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那么这当中,这段话里有几句话,“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从虚空界尽到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们叫四无尽境,四无尽境是什么?我们休息一下再讲。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