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对待痛苦的态度

宗门故事 | 作者:明眸尼 [投稿]

对待痛苦的态度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意识到怀孕与诞生所带来的痛苦,但是,它却是真切存在的。胎儿虽然在怀孕的母亲体内,但是他和母亲都拥有独立的心脏,母亲还是不能够完全真切地体会到胎儿的心境与感触。

胎儿被局限在母亲的子宫这个狭小的地方,蜷起手脚才能使这个子宫容纳自己的身体,母亲的每个动作都会让这个小生命的生存空间发生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他也会感觉到不舒适甚至是痛苦。在他吸收的食物中,过热过冷,过咸过辣的食物都会让她难以接受。他只能待在母亲排泄器官的附近,母亲体内每次呼吸与消化的过程都会给他带来很大的震动。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觉察到这些痛苦的存在,但是对于新生儿来说这是确实存在的。并且当他从母亲的子宫中冲向外界时,又会经历强烈地震撼。这个诞生新生命的过程很艰巨。当胎儿一次又一次地向产道挤压的时候,他会感觉到强大的压迫。在他完全脱离母亲的身体之后,他又会感觉到寒冷与刺激。也许你不太相信,即使是产房温暖的空气,和柔软的被毯对于他敏感的肌肤来说都是寒冷生涩的。除此之外,他的视力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我们的这个世界在他的眼中经常出现恐怖的视觉刺激。所以,我们有理由让这新生的小生命以哭声宣告自己的降生。

很多人也许会说,自己已经完全不记得在母亲体内孕育与出生时有这么多痛苦,这只是我们把这些经验都忘记了,如果我们把事情忘记了,就会连当时的知觉也一同忘记。我们在母亲的体内可不是很舒适的,而且出生的过程也非常艰难。因为我们的心智尚不能拥有善的智慧,我们的心不能像明镜一样照映外界事物的真相。一个人若是能把刚刚经历过的痛苦经历都忘掉的话,那么像这种诞生时的痛苦体验就更不会记得了。

有一次,一位师父问他的那些世俗弟子:“未曾受过佛理教化的人,会遭遇到快乐或痛苦的感受,也会遇到非苦非乐的感受;受过佛理熏陶的人,也同样会遇到这些感受,如此说来,听过佛理与未听过佛理的人,他们的差别何在呢?”

人们踊跃回答,有的人说没有听过佛理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应该以什么为准则,也得不到有益而正确的启示。这位师父静静地听着大家的回答,没说什么,最后,有人提议大家都不要再抬杠了,还是听听师父的意见吧。就这样,都市里来的这些世俗弟子,听到了以下的一段答语:“未曾受过佛理教化的人,遇到痛苦的感受,就万分的悲痛,越来越迷惑,愈来愈恐怖,就好像中了一支箭之后又中了第二支箭,感觉越来越痛苦。但是,受过佛理熏习的人若是遇到痛苦的事情,绝对不会只是悲痛,不会自己乱了手脚,所以我说:‘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遇到快乐的事情,譬如看到很美丽的花,受过佛理熏习的人也和一般人一样,会引起快乐的感受,但是决不会因为快乐而迷失了自己。倘若在快乐中迷失了自己,则第二支箭就会带来痛苦,所以我说:‘不受第二支箭的苦。’”

我们经常处于着急慌乱的情绪当中,因为我们遭遇了某件事情。

有一个不怎么出名的作家,早年在家乡一所农村中学教语文,业余时间给报刊写点小文章,老婆做点小生意,日子过得虽不算十分富足,却也清静自在

他羡慕城里人的生活,觉得那才叫活得滋润,于是他就带着老婆孩子来到了沿海的一个大城市。老婆租了个摊位继续做她的小生意,他没有找到接收单位,就当了自由撰稿人。

他们一开始租屋居住,房租很贵,为了节省开支,对环境就没法考虑太多,楼下是一家工厂,各种机器设备发出的噪音,吵得他不得安宁。夜里睡不好,白天脑袋昏昏沉沉像灌了浆糊,有时一连几天构思不出一篇文章来。他为此很苦恼,却没有办法。

苦熬硬撑了几年,他终于挣够了钱,就向银行贷款按揭买了房子。

哪知住进新房子里,情况更糟糕:楼上那户人家常常夜里不睡觉,杂乱的脚步声,搬动桌椅的声音,还有什么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来自外面的干扰还可以靠关死门窗抵挡一阵,而头顶的骚扰却让他无处可逃!

他去找那家人理论,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又找小区管理处反映,也无济于事;他最后找了法院,却没法取证……那段时间,他憋了一肚子气,人整整瘦了一圈,而他笔耕的园子里则几乎颗粒无收。

又捱了几年,他们把那套房子卖了,另外买了一套顶层的房子。一买一卖之间赔了好几万,把几年的积蓄全都搭进去了。

顶层的房子也没有给他带来好运。刚住进去不久,他们所在的城市就开始到处建设高架立交路,一条高架路就从他的窗下经过,于是轰轰隆隆的车声便日夜不停,排山倒海,雷霆万钧

他发现,要想安静,除非买别墅。而买别墅要一大笔钱,他又开始了为房子进行新一轮拼搏。可是,那笔钱八字还没有一撇,他就病倒了。

实在是撑不下去了,他又带着老婆孩子回到农村老家……

这之后,朋友去乡下看他,他坐在自家的小院里喝茶、看报,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院子里除了屋檐下有几只麻雀在叽叽喳喳低语呢喃之外,几乎听不到任何噪音。空气清清爽爽的,不时有一阵淡淡的花香飘来。而他的气色和精神明显好多了。朋友和他喝茶聊天,问他准备什么时候回广州,他说:“不回去了。”

朋友大感意外:“他你的时候跟我说过,等身体养好了就回来的,怎么突然改变主意了呢?”

他说:“原来是那么想的,等在大城市挣够了钱,再找一个清静的地方过日子。但这幸福太昂贵,我怕付不起这个代价。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花了那么多时间那么多力气去追寻的东西,其实早就在我的身边了——这是一种最便宜的,却又是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幸福。”

普通人消除痛苦的办法是即时的,往往只能解决如饥饿就吃饭,寒冷就穿衣之类的小苦处。也能够发现,人们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但是,这些办法都只能解决一时之需,不能使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掉。所以说这些办法是不完全值得信赖和依靠的。比如,我们能靠吃一顿饭喝一次水解决我们今后所有的饥饿和干渴的问题吗?显然是不能够的。并且,我们吃饭喝水能够让我们立即拥有饱腹之感,那么吃饭喝水能够解决除饥饿和干渴之外的问题吗?显然也是不能够的。再有,当我们这一次吃饭喝水之后不久,新的饥饿和干渴的感觉又会刺激我们的感官,也有可能因为这次的进食而引起了疾病的发生,那又将带来新的痛苦。

当人的心被巨大的痛苦侵袭的时候,往往会被眼前的混乱所蒙蔽,采取不理智的手段,企图压制、阻挡,甚至逃避痛苦的来临。人们很容易在这种时候将痛苦的缘由归咎于别人,设计着对他人进行报复,甚至使用暴力的手段达成目的,这是一种将自己的痛苦转嫁给他人的极不善的行为。还有一些人,为了发泄自己心中的痛苦而酗酒,妄借酒气毁坏他人的财物,麻痹自己的感受。更有甚者认为自残,甚至是自杀就能让自己的痛苦永远的消失。

这种行为无异于把痛苦变成绝望,除了增添新的痛苦之外,不能有任何的益处。难道我们能够盼望于被拔掉树根的树能长出新芽吗?但是,如果找到消除痛苦根源的办法就能够彻底地消除它。否则,即使眼下消除了旧的痛苦,那么不久之后还会在同样的根源生出其他新的痛苦,不论你消除它多少次,它也会在其他的地方获得重生的机会。

有人说:“不管什么情况下,幸福都是一种秘密。”幸福是每个人自己的切身感受,鞋子的大小,只有自己的脚知道。别人所不知的,当然就是秘密了。

由此可见,幸福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个人体味,更是对痛苦的彻底消灭。

要想彻底的解除痛苦,应该想办法使自己的内心获得安宁。对于人来说,不仅难以控制自己的内心,并且也不可能如控制机器一样,利用外界的力量来帮助我们自控,使我们内心的处境发生根本的变化。我们当然明白,利用外界的力量来迫使人心达到某种状态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苦由心生,不短的时间里所积累的负累不是用把快刀就能够斩平的。我们应该做的是让我们的心安抚我们的躁动和不安,让产生痛苦根源的心来使痛苦消减。而不是利用强暴的手段来打击痛苦,因为这样的方式对于消解痛苦来说,于事无补。

这些方法有利于我们消解“我执心”,从而使我们内心所感受到的痛苦得到缓解。我们还可以把这些痛苦转移利用,以便来提高我们修养与德行的层次,以便将我们的烦恼一一消除,缓解我们内心的困扰与痛苦,逐渐获得宁静。如果是使用将他人的痛苦与我的痛苦交换体验的修法,就能够减轻遭受的痛苦。

我们应该做的并且十分迫切的,是以“执爱他心”去代替“执爱自心”,将“执爱自心”完全的摒弃,也只有这样做,才能获得幸福安乐。

当我们与痛苦和不幸面对面的时候,保持临危不乱的心态是难能可贵的。试想,如果那时我们不思考出正确的方法去克服它,那么我们必会被它所控制。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很容易看到这样的人。你是否注意到有些人不论是在什么场合,他都显得闷闷不乐,神情忧郁,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显得烦躁不安,给别人 “他很不愉快”的感觉。他为什么会这样呢?或者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类型的人呢?这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痛苦过于夸大,把自己完全沉浸在其中而不能自已。

痛苦是什么?痛苦是在某些特定环境之下出现的情况。这种解释可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切实印证。我们回想是不是出现过这样的情形:一个陌生人如果是对我们说了不好听的话,我们会很不舒服,甚至会生气。但是,如果是平日里与自己亲近要好的人也对自己说出了同样的话,那么我们心里所感受到的就不仅是不舒服那么轻微的感觉了。我们甚至会为此而大动肝火,心烦意乱,承受痛苦。在这个例子之中,同样的行为给一个人所造成的痛苦是不相同的。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身体上的每个部位所受到的不同程度的痛苦,也是相对于某个特别的环境所存在的。如果我们在腿上用细小的针扎一下,我们可能会觉得很疼,但是我们再用锥子扎一下手臂的话,细针扎腿的疼痛相对它来说就不算什么了,试想,再用尖刀刺进肉体所产生的疼痛,将会使前面的两种疼痛变得微乎其微。

通过上面几个例子以及我们对疼痛程度的假设,证明了痛苦的存在的确是相对的。即使是巨大的苦痛,当我们经历它时让我们痛不欲生,但随着时空慢慢地变迁,先前经历的那么真真切切的苦难,到现在想起来只不过是些零星片断而已。

如何利用痛苦?在这之前,我们应该要敢于正视痛苦,不再像以往当痛苦来临时选择逃避的方式去对待它。即使我们逃避了非常长的时间,痛苦依然存在,没有被祛除。具备了这个勇气之后,我们才能在与之正面相对时,自在于心,而不受它的困扰,也不会削弱我们对痛苦的耐受力。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逃避是消极的表现,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消除痛苦。

王太太非常不幸地被告知自己的丈夫几个小时前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为此,她悲痛得死去活来。她的丈夫生前是一位颇有权势的官员,因此,前来吊唁的人很多,不过她哪里想到,她被人们关心,也就是这么最后一次。丈夫的去世使得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从前对她毕恭毕敬的人,现在也都不怎么重视她了;高层官员的各个家庭聚会的时候,也不再邀请她了,她实实在在地发现,自己被人们忽略了,这使她感到世态分外炎凉。还有,随着经济状况的下降,她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许多从前喜欢的东西都不再拥有了,这越发使她对生活丧失了兴趣。

很长一段时间,她觉得自己过得暗无天日,自杀的念头一直盘踞在心里,只不过,她还有那么一点求生的欲望,因此得以活下来。王太太有位朋友,是真正的朋友,多年不联系,但有一天从别人口中得知王太太的近况后,立刻乘飞机赶来看她。这让王太太十分感动,心里非常温暖。她的这位朋友平时修习佛法,看到她这么痛苦,就尝试着劝她念佛,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接受的朋友的建议。

有一天傍晚,金灿灿的夕阳透过明亮的玻璃照到餐厅里的桌子上,这时,王太太正好坐在这张桌子旁边念一段佛经,光线照到了她看的那些字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温暖,王太太一下子释然了:连夕阳都如此美好,我为什么要离开这个世界呢?

从这天起,王太太振作起来了,既然再痛苦也不可能让生活回到过去,那就应该从这段痛苦当中吸取教训,不再结交那些表面热情内心冷漠的朋友,也不再把自己的生活寄希望于别人……

这样一来,王太太又找到了生活的出路。她找了一份工作,忙忙碌碌之中,也就渐渐淡忘了丧夫的痛苦。又过了两年,王太太遇到了一个真心喜欢她、关心她的男人,虽然这个男人不是权贵人士,也没有太多钱,但他们结婚了,原来的王太太现在变成了沈太太,而且,他们的生活简单又幸福。

这天,她躺在床上,早晨的阳光从外面射进来,照在她身上,她想起了两年前的那个傍晚,她正在念的那段佛经被金灿灿的夕阳照耀,就是那么小小的一次启发,让她能够走到今天,并再次获得幸福,远离了痛苦。

我们应该明白,让我们受苦的并不是痛苦本身,不是所有的痛苦都是有害于我们的。关键要靠我们如何正确地利用痛苦,将其化为一股为自己所用的力量,把我们的劣势转变为顺势。通常情况下,要达成某种目的,就一定要付出代价,经过一些磨难。既然这是必经的道路,那么我们在与挫折相遇时,就应该鼓起勇气,把持住内心的平衡,不要让阻碍将我们的精神击溃。这时,我们所要重视的是如何使痛苦成为我们行动的助力,而不是执着于痛苦本身。

我曾经听一个外国老兵讲述了他的一段经历。

他回忆说:事情发生在1944年8月的一天午夜。两天前他在战役中受伤,双腿暂时瘫痪了。为了挽救他的生命和双腿,舰长下令由一个海军下士驾一艘小船,趁着夜色把他送上岸去战地医院医治。

不幸,小船在一个海湾中迷失了方向,那名掌舵的下士惊慌失措,差点要拔枪自杀

这位士兵镇定自如地劝告下士说:“你别开枪,我有一种神秘的预感,虽然我们在危机四伏的黑暗中飘荡了四个小时,孤立无援,而且我还在淌血……不过我认为即使失败也要有耐性,绝不要堕入绝望的深渊。”

没等他把话说完,突然前方岸上射向敌机的高射炮的爆炸火光闪亮了起来,原来他们的小船离码头还不到三海里。脱险之后,老兵在回忆中这样写道:自从那夜之后,此番经历一直留在我的心中。

这个戏剧性事件竟包容了对生活真谛认识的整个态度。因为我有不可征服的信心,坚韧不拔,绝不失望,即使在最黑暗最危险的时刻,我相信命运还是能把我召向一个陌生而又神秘的目的地

凭借力量,我们能够帮助在苦海之中挣扎的人们脱离苦海,祛除苦难,使他们获得幸福。虽然,有的人会认为帮助别人生获得幸福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是自己能力所不及的事情。但事实证明,这个疑问完全没有必要,帮助别人获得幸福是每个人都能够有能力做到的事情。因为每个处于苦难之中的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同情与慰籍,只要我们以行善之心行善举,必会使你所帮助的人们从痛苦中解脱,重获幸福。因此,这是正确利用痛苦的一种手段。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