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疼痛的自省

宗门故事 | 作者:明眸尼 [投稿]

疼痛的自省

驾御心念才能获得心灵真正的安详,才能不但使自己快乐,也能为他人带来安详。苦因来自内心,如果我们缺少清除心理上困惑的方法,那么即使没有外在的敌人,我们也还是要继续受苦。

一个年轻人在大学期间关于幸福的构想很简单,他想要的,只是一间自己的屋子,能够容身就可以了,他希望自己的屋子有一扇朝北的窗子,这样,他就可以和自己心爱的妻子躺在床上看星星了。不久,年轻人毕业了,事业一帆风顺,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屋子,而且是一套很大的房子,有一百六十多平米,房子里有好几扇窗户都是朝北开的,按理说,他当初的构想已经实现了,而且比构想还要好,那么他和自己的妻子应该生活得很开心才对,但是,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一说到生活,这个年轻人就说没劲,丝毫没有梦想实现之后的幸福感。

恬淡自适是人最美的一种心态。薄欲寡求的人往往容易满足,与世无争,并且深刻了解退让与尊重的涵义。拥有一颗恬淡的心,在自己可以免去许多为了争夺名利而勾心斗角的算计,以及为了富贵荣华而奔走谄媚的劳役,在人则可以淡化别人的对立情绪,使自己和别人的相处变得和谐融洽。没有了筋骨的劳累和人心的斗争,人的心情也会如春风霁月,明朗开阔起来。故而说恬淡是养心的第一法则。

另外一个年轻人,高中还没读完就走上了社会,那时的他四处找活干,成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在城里转悠,工作都很辛苦,挣的钱也很少,从前的同学都觉得他过得很不容易。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年轻人当上了司机,每天帮人拉煤,渐渐摸到了自己的路子,后来跟银行贷了款,组建了自己的车队。只要去拉一次煤,他就可以赚大把的钱,按照一般人的说法,他已经混出头了,应该是开心的。然而,同学聚会的时候,人们只能听到他对生活的抱怨:太忙,太累!这个人说他真正难忘的是干零活的那段时间,成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虽然没有多少钱,却很踏实,也很悠闲,现在想起来,那种时光才是幸福的时光。

你也可以问问自己身边的人,他们是否幸福,根据他们的回答,你可以判断出,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影响着一个人的幸福。这种东西似乎不像是人们生活的质量,也不仅仅是人们的拥有物,你可能会发现,那些时时懂得调整自己心态的人,往往都会更幸福一些。内心无追逐、无牵挂、无羁绊——这些就是使一个人幸福的最重要因素。

衣食无忧的生活看起来很不错,不过,这种生活也比较容易使人们失去判断力,对自己的现状产生怀疑,因为,在这种状态里,你可能会再也拿不准自己想要什么,而且,对生活越来越迟钝,找不出能够使自己满意的地方,这样怎么会幸福呢?

内省是痛苦的,这个过程往往使很多人难以接受,因为他们必须说自己不好,这里不好,那里也不好,而这之前,他们一直觉得自己各方面都是很优秀的。实际上,他们不知道,觉得自己不好,正是他们要有所进步的开始。

我认识一个爱好生物学的中年人,一次跟他聊天的时候,他说,以前他读书,往往不能很好地领会,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则报道,说多年前有人做了一个老鼠实验:将一群刚断奶的幼鼠一分为二区别对待。第一组享受“最惠国待遇”,予以充足的食物让其饱食终日。第二组享受“歧视待遇”,只提供相当于第一组60%的食物以饿其体肤。结果第一组老鼠没活了多久就死了;第二组饿老鼠寿命翻番,而且皮毛光滑,皮肤紧绷,行动敏捷。

做实验的人经过反复验证,得出结论,认为:动物终其一生所消耗的能量有一个固定的限额,限额一旦用完就意味着生命永久停止,吃得多,限额就完成得早;吃得少,“魂归地府”也就慢些。这个中年人就联想到了自己,他一直认为自己很不错,似乎不需要再改进什么了,这多少使得他滋长了惰性,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他的学识没有什么长进。

后来,他又看到了一则消息,说的是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身体极小,却是野马的天敌。这种蝙蝠靠吸动物的血生存。它在攻击野马时,常附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极敏捷地刺破野马的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无论野马怎么蹦跳、狂奔,都无法驱逐这种蝙蝠。蝙蝠却可以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落在野马头上,直到吸饱吸足,才满意地飞去。而野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可奈何地死去。动物学家们在分析这一问题时,一致认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不会让野马死去,野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习性和狂奔所致。

中年人细想了一下,觉得这与现实生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将人们击垮的有时并不是那些看似灭顶之灾的挑战,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人们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无休止地消耗在这些鸡毛蒜皮之中,最终让大部分人一生一事无成。生活要求人们不断地清点,看看忙忙碌碌中,哪些是重要的,是必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或是无须劳神去忙的。然后,果断地将那些无益的事情抛弃,不去理它。

这时,这个中年人终于明白,自己读佛经读得很认真,但并没有把读到的东西贯穿到自己的生活中。这个中年人非常悔恨,但我对他说:你还懂得自省,做到这一点,也是不容易的。况且,自省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是多少有些疼痛的。所以啊,一旦自省结束了,就赶紧行动吧。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