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僧稠大师的修行学佛之路

人物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僧稠大师的修行学佛之路

  僧稠大师,俗姓孙,祖籍昌黎(今河北),后迁居钜鹿瘿陶(今河北宁晋)。从小就以孝顺和信用闻名于乡里,后来,发奋学习传世典籍,全通五经和史书。

  被征为太学博士,从事讲解经籍要典,才能和声望盖压群臣,将被朝廷委以重任之时,却因情随事迁,产生厌世心理,为解除烦闷,开始阅读大量佛教经典,以求从中解脱

  僧稠虽名振朝庭,但对俗事无比厌烦,常叹息不止。偶然间,僧稠看一本佛经,他突然醒悟,于是投身佛门。这年僧稠二十八岁。僧稠刚一剃发,就找佛经来读,读过之后,悲喜交加,心领神会,更加坚定了立身于佛门的志向。

  僧稠入佛门后,立下五个誓愿:一、以佛法财富;二、获得广大神通;三、弘扬佛法;四、献身于三宝;五、报答父母恩、师长恩、 国君恩、施主恩。

  僧稠最初向道房禅师学行止观,然后到定州的嘉鱼山去修炼。练过一段时间后,僧稠就消除了凡人的欲念。

  一天,僧稠遇到一个从泰山来的僧人,僧稠把自己修炼的情况告诉了他。这个僧人苦劝僧稠修习禅定,不要有别的想法。他对僧稠说:“一切有灵魂的东西,都有成为菩萨的最初基础,你一定要紧守此缘分,不要追求世俗的东西。这样,你肯定能成大道。”

  僧稠听从了僧人的话,开始潜心修持禅定。过了十天,僧稠觉得自己散乱的心收归为一,进入了禅定。接着,他又依照涅槃圣行和四念处之法来修炼。过了几天,僧稠发现无论是睡梦中还是清醒时,无论是感觉到的还是没有感觉到的,都不会使他产生丝毫的欲念。

  五年后,僧稠又到赵州漳洪山向道朋禅师学习十六特胜法。此时,僧稠修炼更加刻苦。他为了节省时间,三个月只吃一顿饭,经常修炼得不知晨夕。衣服破了,露出肉来,僧稠只是把它挽一挽,无暇换新的。有时正在煮饭,饭还未煮熟,他却入了定。过了很长时间,他前面摆着的食物都让野兽给吃了。

  僧稠在修炼灭绝一切杂念之法时,遭到贼人的恐吓。但僧稠面无惧色,对他们讲解佛理,并把他们射来的箭一一毁掉。贼人大为震惊,听从了僧稠的劝告而受戒

  又有一次,僧稠正在鹊山静坐修炼。过了一会儿,听见有阵阵乐声从空中传来,又有一股股醉人的香气直钻他的鼻孔。接着就看到有几个身穿彩绸、姿态娇美的仙女飘然而下。

  几个仙女一起上前,抱住僧稠的肩,柔嫩的肌肤在他的身上蹭来蹭去,喘息之气吹到了他的脖子上,僧稠坐在那里,昂然不动,他在内心以死来约束自己的欲念。

  不久,仙女消失,僧稠证得深定,入定达九天之久。到此时,情感杂念完全消除,对世事不再有丝毫兴趣。僧稠来到少林寺,向诸位大德们讲了自修禅定的经过。众高僧一齐称赞僧稠。跋陀(天竺僧人)对僧稠说:“葱岭以东,你是禅学学得最好的人。”

  僧稠于是住在少林寺,向跋陀学习更深的修持之法。少林寺中有一百多个僧人,寺里有一眼泉,冒出的水深可没足。

  有一天,一个衣着破烂的妇人夹着扫帚坐在台阶上,听僧人们念经。众人不知她是谁,便喝斥她,赶她走。妇人面露怒色,用脚踩了一下泉水,泉水立刻枯竭,妇人也不见了。

  众人把此事告诉僧稠,僧稠连叫三声“优婆夷”,佛家称女居士为“优婆夷”。那妇人就出现了。僧稠对她说:“众僧正在行佛道,你应该保护他们。”妇人用脚拨了拨泉水所出的地方,水即刻就涌了出来。众僧都惊奇女居士的法力,更感到了僧稠的威力。

  僧稠在少林寺修炼时,曾发现有两卷长生之术的仙经放在他的床上,僧稠对仙经说:“我修得是佛道,不想在世上长生不老。”说完这话,僧稠就失去了对事物的各种感觉,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进而证得了更深的禅定。

  此后,僧稠到青罗山修炼。练了几天后,他的身上长起了恶疮。恶疮脓水不断,臭气难闻。可僧稠对此并不在意,依然修炼如故。打坐得时间长了,僧稠感到疲惫不堪,想站起来伸伸腿。

  这时,有神人从天而降,上前扶住僧稠,让他再次打坐。因此,僧稠多次入定,每次入定都长达七天之久。僧稠学法修定成功后,他到了怀州马夹山,准备弘扬佛法,报答众恩,实现自己的誓言。

  魏孝明帝继承其先祖敬佛的遗风,前后三次派人到马夹山召僧稠入京。僧稠推辞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请求在山上修道,与您敬佛的大道是一致的,何必要到您的身边去呢?”

  孝明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僧稠知道,君王喜怒无常,伴君如伴虎,在君王身边,难免为俗事所缠。而且人往往有贵远贱近之习。为弘法考虑,还是留在山上更好。

  魏孝帝继位后,又下请僧稠,他仍不出山。孝武帝于是在尚书谷中为僧稠建禅室,聚集了许多僧徒向他学道。到此时,僧稠的弘法事业获得极大的成功。燕赵各地,佛法流传,几乎不再有人食肉。

  众僧人则虔诚拜佛求福,有被名利所困的人来找僧稠,僧稠就为他说偈来止其名利之心,让他焕然一心,明其本性而归于佛道。

  后来,齐国建立。齐文宣帝在天宝三年下诏,请僧稠赴齐传法。僧稠觉得,齐国建立不久,就请自己前去弘法,是一个传播佛法的好机会,因此决定前往。僧稠将要离开的那天,山谷的两边突然发出悲切的惊天动地的响声,这声音震撼四方,使得山中禽飞兽跑,一直持续了三天。

  僧稠回望群山,生出无限依恋之情,他心中想:“慕道怀仁之心,在各类事物中都有,并非一定是懂得情爱的人才有。我本想在山中了此一生,那曾想又有此变动。人真是易于放荡,难于坚持啊!”

  从此以后,僧稠不再事先约定什么事。文宣帝亲自迎接僧稠到宫中。僧稠虽然已七十多岁了,但他神宇清旷,使人心动。僧稠为文宣帝说法,先讲了三界本空、荣华富贵不能长久的道理,又讲了四念处之法。

  文宣帝听完之后,头发竖起,冷汗直流。接着文宣帝向僧稠学禅定,不久就证得了深定。从此,文宣帝对佛法崇信不疑。文宣帝又跟僧稠受了菩萨戒,断绝酒肉,传旨把鹰鹞等放归自然,让国家成为仁义之国。

  并且传旨,一年之中要有六个月禁止屠宰。后来还下令斋戒,斋戒期间,无论官私,禁用一切荤食。文宣帝对僧稠说:“佛法必须由人来弘扬,真诚而不能虚伪。希望您能够安心于佛法,弟子做您永久的佛门弟子。您认为怎样呢?”

  “陛下既然发誓要护法,就应该顺天之安排,俗居世上,尽心于教化,成为珍爱三宝,引导民众的君王。如此重担落到肩上,陛下不应推辞。”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