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弘一法师的传奇人生

人物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弘一法师的传奇人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历数中国近代佛门高僧,在俗时能以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才情名满天下,皈依佛门后潜心修道、弘法倡佛,饶有功德者当首推弘一大师。

  弘一大师俗姓李,名文涛,字叔同。一八八零年十月二十三日生于天津。大师乃世家子弟,自 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喜读唐、五代诗词,尤爱王维诗。后又师从津门书印名家唐静岩学篆书及治印。一九零五年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上野美术学校学习西洋绘画, 同时还在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及作曲理论。一九一八年农历七月十三日,三十九岁的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为僧,取名演音,号弘一。

  李叔同天资聪颖且学贯中西,这给他多姿多彩的人生、在俗及出家后做出的斐然成绩打下了良 好的基础。他自幼似乎就与佛有缘,十五岁时即能写出“人生犹似西山月,富贵终如草上霜。”这样的诗句,很有堪破红尘的意味。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位才子 胸中那颗滚烫的拳拳报国之心也曾狂跳。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辛亥革命爆发,逾年清帝被迫宣告退位,结束了清朝政府的统治。民国肇始,群情高涨,百废待兴。李叔同豪情万丈,填下了一首足以言志的《满江红》:

  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魂魄化成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一九一二年,李叔同加入了进步文学团体“南社”,并与社友姚雨平、叶楚伧、柳亚子等创办 了《太平洋》报。在该报任主笔期间,李叔同充分发挥了他的书法、绘画、诗文等艺术才能。同时他与许多文艺界人士广泛交游,这其中就有富有传奇色彩的陈师曾、苏曼殊两位。此后,李叔同应邀到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教。

  出生在北方的李叔同,来到风景秀丽甲天下的江南水乡,清雅毓秀的西湖山水更激发了他的艺术灵感,使他的才情得到了升华。

  在杭州浙师任教的六年里,他醉心艺术教育,培养出了丰子恺、刘质平、潘天寿等一批优秀艺术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为师者,解惑授业也!这方面他做到了,而且做得极为出色。同时,在这一时期还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水平极高的诗词、歌曲。如歌曲《春游》:

  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状束淡如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这其中最为后人熟知和广为传唱的,是被导演吴贻弓选做电影《城南旧事》主题歌的歌曲《送 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悲怆、苍凉,意境深邃。 不过,李叔同在杭州的这些创作,在他个人看来,无疑已是他艺术生涯的“晚钟”了。从他一九一五年,创作的歌曲《月》中可隐约看出他内心世界的情绪变化:

  仰碧空明明,朗月悬太清,瞰下界暗暗,世路多愁叹!惟愿灵光普万方,披除痛苦散清凉。虚渺无极,圣洁神秘,灵光常仰望!

  他痛恨下界的黑暗,哀叹世间的多愁。但他又无力改变这一切,只能把凡间的光明寄托于朗朗明月,把众生的幸福寄望于普渡万方的佛祖。他要献身佛教,“尽形寿,献生命。”以期普渡众生脱离苦海。正如他那首弘扬佛教的歌曲《化身》写的那样:

  化身恒河沙数,发大声音。尔时千佛出世,瑞霭氤氲。欢喜欢喜人天,梦醒兮不知年。翻倒四大海水,众生皆仙。

  李叔同与佛教的因缘由来已久。他每个时期的经历多少都与佛道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他的 父亲对禅宗就很有研究,尤其是在晚年更是耽悦于禅,于光绪二年二月在天津创立备济社,抚恤贫寒孤寡,施舍衣食棺木。他临终前嘱咐家人延请高僧学法上人朗诵 《金刚经》,并在静聆其音之中安详而逝。这件事给了李叔同很深刻的印象,其后即屡偕其侄辈效仿放焰口施食之戏,自居上座扮大和尚。而今,李叔同真得剃度出 家皈依佛门了。在俗的李叔同从此成了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在出家的最初五年里,云游四方,到过许多寺院。在他俗界朋友的心目中,他已成为 了一个苦行僧。在弘一法师同时代的僧人中,他最崇拜的是,“弘扬净土,密护诸宗,明昌佛法,潜挽世风,折摄皆具慈悲,语默无非教化”的印光法师。弘一法师 从内心里盼望自己能成为印光法师的弟子,但当时印光法师不蓄剃度弟子。后来在弘一的再三竭诚哀恳下大师才破例收他为弟子,以结法缘。

  弘一大师完全尊承了印光大师习劳、惜福、注意因果、专心念佛等戒律,并在他自己的生活中 一一加以实行。弘一法师云游暂住宁波七塔寺时,恰巧遇到在俗时的挚友夏丏尊在此地一所中学兼课。夏丏尊前往小旅馆拜望,他看到弘一大师和几十个游方僧人皆 睡一个统铺,铺内还时有臭虫爬出。夏丏尊不忍老朋友在此遭罪,坚请弘一到白马湖住几日。盛情难却,弘一大师便答应了。

  夏丏尊发现,弘一法师的行李十分简单,一个铺盖还是用破席子包着的。到了白马湖,夏丏尊把他安排在春社住下。只见弘一法师亲自把铺盖打开,将破旧的席子珍重地铺在床上,摊开了被,又把衣服卷了几件充作枕头,最后取出一块又黑又破的毛巾从容地走到湖边去洗脸。

  夏丏尊实在不忍心,就说:“这手巾太破了,替你换一条好吗?”

  “哪里!还好用的,和新的差不多。”弘一法师说此话时,特意把毛巾又珍重地张开来给夏丏尊看,意思是并不十分破 旧。中午之前夏丏尊把饭和两碗素菜送去,弘一法师吃饭时,夏丏尊就在他旁边陪着。这菜无非是萝卜白菜之类的家常素菜,可弘一法师喜悦地把饭划入口里,尤其 是当他用筷子郑重地夹起一块萝卜时的那种惜福的神情,令夏丏尊几乎要流下泪水。

  一九三七年五月,弘一法师应邀到青岛湛山寺讲律期间,青岛市长要请他赴宴,弘一法师几次回避后书一谒谢绝。谒云:

昨日曾将今日期,出门倚仗又思维。

为僧只合居山谷,国士筵中甚不宜。

  弘一法师以苦行僧姿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他皈依佛门苦心修行的二十多年里,每逢荒 年,在俗时的挚友、出家后结缘的居士,怕他道粮不足忍饥挨饿,常施他供养之资,对此,他都坚辞不受,都原数退回。实在无法退回的,或是刊印佛经,或是周济 僧众,从不自己享用。他早已识富贵如浮云,将形寿为梦幻。正如他写的歌曲《世梦》所云: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庄生梦蝴蝶,孔子梦周公,梦时固是梦,醒时何非梦?

  弘一大师晚年除了苦心修行外,还不辞劳苦,四处弘法倡佛、授业讲经,闽南很多寺院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同时还专心著述,这一时期也是他佛学思想成熟阶段,他的绝大部分佛学著述均完成于这段时间。弘一大师把撰著与弘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其功德十分彰显。

  一九四二年十月十三日傍晚,一代高僧弘一大师,怀着“悲欣交集”的复杂心情,往生极乐了。他涅槃前在给朋友的信中写到:“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