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金刚经讲解 第四讲

第四讲

大家晚上好!我们开始祈请,有香的就把香点上,没有的就心香九柱。

祈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祈请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祈请南无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娑婆诃

唵。修多利。修摩利。修摩利。娑婆诃。

南无三满多。母驮喃(tuó nán)。唵。度噜度噜。地尾萨婆诃。

唵。誐誐曩(ě ě nǎnɡ)。三婆瓦。韈(wà)日喇斛( lā hú)。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奉请青除灾金刚。奉请辟毒金刚。奉请黄随求金刚。奉请白净水金刚。

奉请赤声火金刚。奉请定持灾金刚。奉请紫贤金刚。奉请大神金刚。

奉请金刚眷菩萨 奉请金刚索菩萨。奉请金刚爱菩萨。奉请金刚语菩萨。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无得无说的题目概括了第七品的思想,也就是说只有你无得的时候,才可以无说。心无所得,口无所说,是为无得无说。心有所得是有为法,心无所得是无为法。无为之得才是真正的无得,而不是凡夫所见的那个无得。无说之说,不是用言语来说的,在心为宗,出口为教,所以说不得说不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世尊再一次的来问须菩提,你是怎样认为的哪?如来能得到阿耨三藐三菩提的吗?就是本心本性能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法吗?如来有所说法吗?就是本心本性有什么法可说吗?前面讲过如来是无所从来、无所不来。这个如来是代表虚空、法性、佛性,它是无形无相的。既然无形无相,当然不可能得,也没有法来说。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须菩提接着就回答,按照我来分析世尊所说的这个意义,佛讲法是没有一个定法的,都是根据众生的根基和因缘讲法,是因机而教化。这契机而讲的法,我们是给它一个名字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实也没有一个定法呀,本来也没有一个定法可以讲的。

这个道理就是让我们明白,一切有为和无为都不能执著。执著之后就会落入两边见。只有你不去执著它的时候,反而你说得是最精确的,也是最圆满的。如果你执著这个法是定法的时候,就有法相了。

金刚经》前几品破的是无我,从这品开始就破的是法我。虽然不执著那个小我了,往大我身上去突破去了,但还没有放下这个法。罗汉就因为没有放下法,所以说只能在罗汉位置上。

只有你在平常心是道这个基础上,默默的去修,默默的去耕耘方寸心田,你才能明白什么叫心无骄慢、世界空寂、身常在常寂光里头。只有这个时候,才可以顿息一切妄念,见到真正的佛性。

佛性是凡心不外求的时候才能见到。不外求就是六根闭住,不再想世间的花花世界,这个时候你的心才可以住在常寂光里,你的智慧才能真正的大开。

入静、入定、入禅定都是让你打开智慧的方法。只有你掌握了打开智慧方法,这把钥匙就可以随时打开这扇通往天堂的大门。

把凡心妄念在刹那之间消灭的时候,你的清净心就出来了。消灭不了,这颗清净心就不会出来,因为妄念还在控制着你。什么时候妄念不控制你,你能控制妄念了,你也就翻身做主人了,一切三界内的众神,天人阿修罗都来拜你。

觉悟的时候你就是神,这个神就是你心中的那个佛性。只有我们的心性是不可琢磨不可测,心性灵光一闪,从我们的天门出入的时候,就为神。

你觉悟了世间万物一切宇宙的原本就为佛,所以神和佛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字。但在凡夫眼光中是两个概念、两个层次,因为心态与眼光落入两边见的边缘,分别心起来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又会出来了,好不容易把四相破掉,这一分别神和佛,就又掉落了。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如来所说的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非法就是无为法,是用内心来体悟的,是不可言表的。非非法就是没有一个无为法的法,就是也没有一个非法的法呀。

世尊怕须菩提没有听明白,又怕听法的人和后来的众生,执著释迦佛所说的这些文字和经典,执著之后又怕你悟不出来无相的真实的道理,所以说又来嘱咐嘱托。

释迦佛和诸佛的心都是一样的,从这上能看的出来佛无二心,所有的佛都是一个心态,就是不要执著于文字相上,更不能执著入道之后的某一个层面的认识。一旦执著,就会形成障碍。

我如来所说的法都是不可取的,不可说的。就是不能照搬我如来的话,去说给别人听。释迦佛讲经说法都是因人而异去讲去说,没有一个定死的法。所以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病,就有八万四千种药来针对众生的病。如果拿我的经典作为一个定法来说给别人听,那就是毒药。感冒了你非得给他吃什么痢特灵,不对症就害人呀。

无相之理、无相之法是用后天思维说不出来的,能用后天思维讲出来的,也就不是无相之理、无相之法了。无相之理和无相之法都是用心来感悟的,但能感悟出来的那些理也不能固守呀。

法、非法、非非法和有为法、无为法、无无为法是对应的,这三对对应关系在修行的次第上都是逐渐展开的,逐渐随境界的提高而破的。

如来化导不同层次的众生,也是应机去导化他们,所有说过的话语也没有一个是定的,况且所有的话语都是悟道的工具,要得月忘指呀。如果后人不解我如来的真正的法义,每天去诵经磕头都是不了解自心本性,最终都不会成就的。

有人就要问了,既然读经诵经都成不了佛,那么和尚天天念经干吗?念经是为了培养他的善根,并不是说他一出家一念经就成佛。成佛的人都是经过多少劫了,这一世机缘成熟了,哪怕他不出家就念阿弥陀佛都能成佛。所以说那些往生西方的并不是现世所修的,都是往世的根源已经成熟了。

对于真正的修行来讲,四相、法相、非法相、非非法相都是要破的,只有真正把这些相都破了,才能真正的天人合一,与宇宙同融合,才是一真法界啊。

只有真正天人合一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了无所得。也就是你的心真正的无所得,真正的是空旷无际,真的是性空,心空到一下就定住了。只有空才能定住,才能了无所得。这一定就不知道多少劫就出来了,罗汉一定是八万劫,佛一定是无边无际劫,不想起又是天天起、时时起,时时起也没起,所以叫无边无际定。

佛经里,修的层次不一样,解释的也不一样。净空和很多大德都是从字面上讲的。现在祖师大德里面解的最好的是宣化上人。宣化上人是百分之三十从心性上讲,百分之七十是从我们的事相名相上讲。

慧能解出来的和现在这些祖师大德解出来的东西不一样,真正从法义上讲的是慧能,是从我们的心性上讲的。我们大家学《金刚经》和修行,还是从我们的心上走,只有从心上走的时候,才能明白更多的东西。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正因为前面所说,所以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一切贤圣,不是在场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而是有史以来到释迦佛时期之间的那些贤圣。

贤圣有好几种解释:一是罗汉为贤,佛为圣;二是罗汉为贤,菩萨是为圣;三是菩萨为贤,尤其是八地菩萨往下的为贤,佛为圣。

学三乘的人的根性都不是在一个层面上,所以说他们的见解深浅都是不一样的,所解释出来的都是在自己层面上的,也都是圆满的,但在佛的眼光里都不是圆满,都叫瞎子摸象。

只有佛是圆满无碍的,福慧俱足的。佛看到了: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只有你去修无为法的时候,你的那个本心就会无住,无住的时候也就是无相,无相也就会无起,无起就不会有什么思维,就不会有什么是非,就不会有什么长短。无起就不生不灭了。那时候我们的身体已经没有了,只剩下一个灵形,只有灵形存在于虚空之中,发射出耀眼的光明,照射十方法界。

这个时候我们也要时时觉照自己,虽然你已能照射十方法界,但是这个能量大小还有区别。阿弥陀佛的能量可以照耀十方法界,没有障碍。我们能量不够,是照耀了,可刚照耀一秒钟电停了。

当自己真正觉照无碍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解脱了自己,解脱自在了,也就是我们的佛性自在,我们的心自在,我们的心即为佛,佛为觉,觉也是观照。

觉悟之后你还要观照自己,心经有:观自在菩萨。觉照就是观照,观照自己的那个心(能量)够不够。就像我们开汽车一样,跑个二三百公里就得看看油够不够,这个油就是汽车的能量,我们的能量是智慧,我们的智慧不够的时候就会迷。

智慧是修般若波罗蜜法得来的,智慧不断地增大,能量也就不断的增大。所以说一切贤圣都是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贤和圣是有距离、有差别、有层次的。贤为罗汉,圣为佛,所以他们俩还差很多级别,但是他们都是以无为法而得到无漏的。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八品进一步阐述第七品的内容,因为释迦佛讲经说法是步步破你的疑团,让你从这个疑团当中解脱出来,不是身体解脱出来,是心解脱出来。不要再迷我前面所说的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啊,你是如何认为的哪?如果一个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这个人所得的福德是不是特别多呀?

大家想一想,三个大千世界七宝也是遍虚空了,但那也是有数量有尽头的,有尽头的还是属于生灭法、有为法。

布施分三种:第一种是财物布施,第二种是法布施,第三种是无畏布施。没有修法的人是用财和物,修法的人布施是用法布施。还有一种人是无畏布施。无畏布施就是别人在惊恐之中,你去给予安慰。其中法布施为最殊胜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须菩提说,是啊,非常非常多啊,世尊。为什么呀?世尊下面就告诉他,那是福德,并不是福德性啊。

他用七宝来布施,从我们凡夫来说,福德也可以说福报,他的福报是非常非常大的,用我们的眼光和语言来说那是无穷尽了,几个劫可能都不会穷的。但对于宇宙虚空来说,对于佛来说,用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多的七宝来布施,这样的福德还是有尽数的,是有为法、是无常法,是生灭法。

什么叫福德性呢?福德性就是你悟出来法无我、人无我,从我们清净的法性上、自我本性上来说就叫福德性。

福德性就是他觉悟了,他智慧开开了的时候,那他的财富是有多少?是整个虚空界啊。就像如来佛和释迦牟尼佛似的,一旦智慧完全打开,是福慧俱足啊。福德和智慧已经圆满俱足了,圆满俱足就可以和虚空等同了,永远取不完,那真是永远取不完了。

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可以用的完,但这个福德性是永远用不完啊。

只有你的智慧完全打开,你的福报也会随着你的智慧增加。因为你知道去度人,把无常法讲给别人听的时候,别人去修行去培养自己的善根,培养自己的智慧。那么你的心就会清净下来,就不会躁乱,不会有那么多妄想。身边的是非、黑白,就会慢慢的离你远去。

你用自己得来的点点滴滴的智慧,给别人讲如何去修行、如何去看经、如何去拜佛的这个过程,就在培养福德。福德也培养了,智慧也打开了,终归有一天你的花骨朵就会开。花骨朵开的时候,你也就真正觉悟了。

【是故。如来说福德多。】所以我说那只不过是一个很多的福德,是三界内的有为的福德,而不是福德性。

能所俱灭,心行处灭,才能培养福德性。心有能所,即非福德性;能所心灭,是名福德性。心依佛教,行同佛行,是名福德性;不依佛教,不能践履佛行,即非福德性。

能是六根,所是六根之尘。如果根尘交加,烦恼就起,三千大千世界又开始纷飞,十八层地狱也要出来,这都是心有能有所,能所造成的。

所以说我们大家修行,首先要把能所心消灭,能所心也就是妄想心,妄想心真的修没了,什么话都不用说,我根本都不用讲,讲了都属于废话,不讲刚好,在心为宗,出口为教。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假如有人在此经中,天天读诵《金刚经》或者自己能悟一句四句偈子的意思,给人家讲解这部《金刚经》,你的福德比前面用七宝布施所得的福德还要多啊。

前面你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去布施,还不如我去给人讲解一句四句偈子的福德大。这个讲解《金刚经》的福德大的不得了,一辈子都用不光。这个一辈子不是人间的几十年一辈子,那是泡沫一晃就过。这一辈子是佛的一辈子,是觉悟后的一辈子,是无有时间绝的。

这个一辈子就是一真法界啊。“辈”字上面一个非,底下一个车,车为乘。大乘无为法是非法,只有一真法界的法才叫真法,才叫大法,才叫一辈。只有佛才能在一真法界里一辈子不出来。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从字面上讲,此经就是《金刚经》;从密意上讲,此经为径、为道路,是通天的道路。我们的修行的道路就为径。

《金刚经》是一切之精,是经中之精,三藏十二部之精。大家的智慧打开之后,这个经字,它的味道就多了,味道就大了。现在给你们把伏笔先埋下,自己先考虑这个经字。

知道为什么吗?须菩提啊。释迦佛真的是苦口婆心的,一切诸佛也是三世诸佛所证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他们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法,都是从此经流出的。无上正等正觉法,也是释迦佛假按的一个名称来让你明白的,还有一个无上正等正觉这样的一个法你要修。如果释迦佛不假立名字,大家就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不知道从何着手。

这里有个故事,以前有个禅师收了一个徒弟,这个禅师从年轻到老看了一辈子经文,足不出户二十载,就在禅房里看书,三藏十二部基本上快背下来了,还没有理出个头绪来,每天琢磨佛说的西来意是什么?佛心佛性如何开发?他没心思教他这个徒弟,就打发这小徒弟外出去参法。

小徒弟出去了十年,参了很多的高僧大德开悟了,回来之后,看见他的师父还是每天忙忙碌碌翻阅经典,查找资料。他也心疼啊,但有个规矩,徒弟不能教师父,这也是一大障碍啊。小和尚有智慧,就在寻找机会,突然有一天中午,他看到师父的窗户上有一只苍蝇,扑愣扑愣往窗户纸上撞。他一看有了,这下可以说师父了,一语双关的说:这个苍蝇,放着大门你不走,你非得往那纸堆里钻,纸堆里难道就有佛性吗?

他自言自语的在那儿说。师父一听这个话,突然之间开悟,是啊,钻到死,也是开不了悟,是我老和尚执著呀,还不如我这徒弟,惭愧惭愧,转身拿了一个大铁桶,把他所有的经文一炬火焚烧了。

他从文字里解脱出来了,佛性显现,才不执著于文字,一把火全烧掉。我们可不要烧经文啊,没开悟、没有见到佛性,经文是烧不得的。谁要是见到本来了,可以烧,开悟了就可以烧。

这个故事,可以让大家从自己的心念上去考虑,你真正从心念上去考虑的时候,你也就明白了,不执著于文字,但又不能离开文字。离开文字,我们没有什么依据依靠,在我们没开悟之前,文字还要有。但是我们不能被文字所束缚,这个时候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真正的法。粘连文字,就会死在文字当中。只有从文字里头活出来的人才是觉者,死在里头了就叫木乃伊了。

大家学佛一定要从自心去考虑,自心去体验。只有体验到自己的心,才明白什么叫妙有真空。要从心上下功夫,用功方寸内,回归诸佛国。你不用心就回不去啊。妙用在心,只有我们体用结合,才能生起妙花。妙花又是什么花?是心花怒放,还是心字。心花怒放是什么概念?三花聚顶啊。这层次一个比一个高。

大家可能一下子不一定能听得懂,因为这里层次不一样。大家修到那一步的时候,自然知道我今天所说的话。真空妙有的时候,也就是妙力无穷、妙乐无穷。你真正妙乐无穷的时候,也就证得了真正的无为法,智慧无边了。

无边的智慧即为般若,般若波罗蜜法是为大法,是为真法,是为佛法。肯定有人说,那其它的法不是佛法了吗?其它法也是佛法啊,都是佛法。如果用分别心去分别佛法,也是不了解自心啊。

只有我们在二六时中觉照自己这颗凡心的时候,所证悟出来的一定和佛证悟的是一样的,都是般若法。

一切诸佛证得了般若法都是从哪儿来的哪?都是从此经出。前面给你们埋了一个伏笔,现在再接着给你们讲,此经就是《金刚心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是《金刚心经》,都是以心为主体来修行。这个《金刚心经》就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对应了,观自在菩萨了,才能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个时候就转到《心经》上去看。

对不对自己去修证,修证对了再来说话,不对就不要说。醋是酸的,你不喝永远不知道是酸的。飞机是飞在天上的,你不坐永远不知道飞机的滋味,所以说一切要自己去体证。只有自己体证出来,才有发言权。

万行能写出一本书来,因为那是他的心路啊,是心里修炼过来的路简称为心路,是他证悟出来的。无证无得,不求证,就是妄说了。

我给大家讲的是自己体征过来的,和三藏十二部每部经都能扣上,就看你有没有智慧。如果有智慧,所有的三藏十二部都能和《金刚经》和《心经》扣上。很多人说不相信,不相信你自己去琢磨,自己去看,真正看明白了,文字一概烧掉,书不用看了。没开悟可不要去烧啊,我都不敢烧,除非证到阿罗汉果

一说阿罗汉果,再给你们讲个故事,有一个和尚听说南方的禅非常盛行,觉得直指人心、见心成佛都是荒谬之言,应该都依照戒定慧三学而修行,哪来的直指人心成佛呀。说不相信,得去看看。他背着自己的书籍和自己撰写的文章就到南方岭南来了,快到岭南的时候,自己也饿了,走到一个在卖炊饼的老太太面前。

卖炊饼的老太太就说:师父,从哪儿来啊。这位禅师说完就打听,听说南方有禅宗,见心成佛,直指人心,我不相信。老太太就问:《金刚经》读过吧,那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如何得啊?这一句话就问晕了。老太太说,你既然回答不上来,这个饼子就不卖给你了,到别处去吧。

这个和尚背着包低头就走啊,说自己连一个老太太都不如,问了一句话自己都答不上来,惭愧啊惭愧。他从这个时候才明白,一个老太太学佛都学得这么好,看样南方真的是有觉者啊。

然后他背着行李就到了南方马祖那里去学习,最后成了中国很有名的一个大禅师,他就是龙记禅师。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金刚经》里面很多句子,从文字相来看是很矛盾的,肯定一句话又否定一句话,但从真正的法义上看一点都不矛盾。

紧接着佛进一步破除须菩提的疑惑,须菩提啊,所谓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佛法)也不是佛法呀。“者”字是个语气词汇,佛法是从我们的心性上来安立的一个假名称而已,为了表述的方便。因为真正的佛法是无形无相的,是没有名称的。

比如一朵花,无论我们用什么语言来描述,但这语言文字的本身并不是花,况且语言文字也不可能把花的颜色和形状确定无疑的表达出来的。只是类比,不能等同观啊。

佛法是什么?心性清净为佛法。不清静就不是佛法。这样大家就要问,释迦佛讲的经是不是法?不是法,那是佛说的话。佛都不承认那是法,你怎么敢承认它是法。

我只能承认我们看的这些经文都是文字,都属于教理,不属于法。法是我们凡夫给它定的一个词汇,是一个界限,只不过是释迦佛因某一个徒弟问之后,而答出来的话,那不叫法。佛自己都不承认是法,你承认它就是在谤佛,就在谤法。

经典、还有他所说的所谓的法,都不是佛法。佛法是无形无相的,我们的心是无形无相。如果心有形有相,就是被污染了。无形无相的心是清净的心。这样大家就有了粗浅的认识。

我们背的这些经文、经典不是佛法呀,从我们心性上讲,佛确实没说过一个法,没说过一个定法,说的都是不定法,都是指月的指头。

如果明白释迦佛的这句话,你也就明白了释迦佛的心意,明白了诸佛的心意,明白了宇宙,明白了一切,你也就成了佛道。

如果不明白这句话,还落在文字相上,释迦佛不会说你,我也更不说你了,顺逆皆方便,生死大海随你游。此岸彼岸,随你。

***********************************************************************************

附解答问题:

1、如何修禅?

答:学禅就是要敢于当下承担。当下承担接住法,就是禅,至于接住法的程度要根据当下承担的心量和每个人的善根成熟多少而定。

修禅不能说得与不得,说得也不对,说不得也不对。因指见月,一句话也没有。说得与不得,就是二法门、二乘法门。一指禅,不说得,也不说不得,这就是不二法门。禅不好修就在这儿。

学禅从哪儿入手?禅宗经典中有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整个山河大地,无不在表法。很多人学禅学了很多年,连门的把手都没有抓着,每天打坐弄得苦不堪言,神经恍惚,班也懒得上,家庭也搞得不好,是因为他的心法没有到位。如果心法到位会自然而然的入道。迷时师度,觉时自度。

禅法不好学,因为言语道断,涵盖乾坤,心行处灭,就是不可取,既是非法非非法。没听明白这句话慢慢悟。妄想不空,菩提不得啊。只有妄想真正不生不起的时候,才能显现出真正的菩提心、觉有情呀。妄想不空,是为假菩提。嘴上说的不当真,当真的嘴里不说。大家一定要把能所心灭掉,能所心是六根六尘所形成的妄心。把能所心去掉,无为的菩提心就会生发出来,无为的菩提心生出了无为的菩提法,但又不是有所得,有所得就是妄想。禅就是在这入口入手,我不说,我也不是不说。我不说有得,我也不说无得。因为说有得是妄想,说无得也是病患,病患也是妄想啊。

如果你在无始劫无数佛那里种好了善根,突然之间听了几天《金刚经》,自己再回家看几天《金刚经》开悟了,你的无位真人会魂归故国啊,重游旧地。《金刚经》是直接从心地上走的,是修禅必看的经典。

修禅比修密宗、修净土还要累,还要麻烦。如果没有师父去指点,没有善知识去观照,确实不好修。修净土的还是比较自在,禅宗不好把握。

2、人是无情物吗?

答: 有个大禅师给石头讲经,石头点头,和人一样都是有情物。有情与无情,是人划分的,只不过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形状不一样,其实无不是法身的表现形式。

如果说现在的人类是有情有意的,这句话还不敢打保票,纵观五千年人类悲壮的历史,是人吃人,石头不会吃人呀。

人无情无义,是人找不到真正的自我,真正的自我就是大灵,从实质上还是在讲我们自己那颗心(无位真人)。只有找到这颗心,才能西辞黄鹤楼。

3、如何理解无相、无住、寂灭?

答:无相无住寂灭对应戒定慧。无相对应着戒,无住对应着慧,寂灭对应着定。寂灭也就是无念,无念既是定。只有修到无漏法,才可以度众生,才可以出离此岸苦海,才能回到彼岸性福海,性光的性,福气的福。

只有发心出离娑婆世界三界火宅,不再受生,才可以度自己和众生到彼岸。彼岸是大日佛呆的地方,是诸佛呆的地方。大日佛是文殊菩萨,大日是属于藏密里的叫法,中国汉地叫文殊菩萨。只有我们无住无念无相才能达到无心,无心是为真心、是为佛心、是为清净的心、是为般若的心,这个时候你才可以度众生,才可以脱离此岸苦海,回归本土彼岸佛国。

4、什么是无生法忍?

答:忍是忍辱、忍辱波罗蜜的意思。生忍,法忍,无生法忍。生忍,例如夫妻之间吵架或者朋友之间吵架,为了避免往下吵下去,而生生的忍了下来这口气,叫生忍。

法忍,是修行的人明白了佛法的真谛,而生起来的法忍,不是刻意的忍,是自然而然的忍,是不动气的忍。因为他是修法的人,可以安住在法位里。

无生法忍,这是八地菩萨以及八地菩萨往上的佛的境界,无所谓忍和不忍,就叫无生法忍,根本就没有忍与不忍的概念了,也就是我前面刚才所说的,不能说得与不得。说得与不得都是二乘法门。

下面我们回向给十方法界。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回向给十方法界一切有情及无情。

阿弥陀佛!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