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3-2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3-2

(第4、5、6观) 正 观 与 邪 观

南无阿弥陀佛!

讲《观无量寿经》最重要的目的,到最后还是归属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上面。韦提希听释迦牟尼佛讲法就得无生法忍,五百宫女皆当往生(当时就得念佛三昧)。把《观无量寿经》讲完,大家应该明了一些实相,最重要的是通达般若智慧。为什么要观?因为不清净之业障碍了我们的般若智慧,烦恼忧患障碍了我们的智慧,使我们不能够直接领会佛陀的智慧,不能够直接感受到佛陀的智慧,其实就是自己的本心,不能开显宇宙本来的宝藏。

如来说:如是观者,是为正观;不如是观者,是为邪观。什么叫邪观?就是执着之观。执着了,或者产生幻境、产生幻觉。幻觉不是直观,所有的幻觉都属于邪观,所有产生的意识的执着,也属于邪观。如来不可能让我们去执着,也不可能让我们产生幻觉。依如来之教,映到我们心里,我们如是观,与境相应,与心相应,与本性相应,叫直观,叫正观,就是如来之观。如来从本性中生,我们只是观察我们本来的东西。

西方极乐世界倒底是什么样子的?倒底是不是宝?是不是金银琉璃玻璃砗璖赤珠玛瑙?池底是不是金沙铺地?是不是有像我们池塘里的荷花在开放?如果西方极乐世界真的是这个样子,可能我们又不想去了。西方极乐世界的荷花是表因果的,黄金是表珍贵的,真正的是在讲佛陀的心跟我们的心相应的那个东西,讲功德。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前面讲观,最重要的,通过观察,如果你的业障不重,你的业很快就会清净。所以我们观的时候千万不要执着于幻境,会产生迷惑。最重要的,听我讲的时候,你细细的悟到,悟到以后,最后只剩下“南无阿弥陀佛”,其他什么都没有了,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所有的法界就在“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中。所以,这声“南无阿弥陀佛”彻底的安心,彻底的自在,彻底的放下。达到这种效果,也就是明了了,悟到了,觉悟了。

大家认为自己还在打妄想,不了知实相,重视自己的意识。观,观境识心。能观的能,叫觉知。有这个觉,有这个能觉能知的体,这是妄念。执着于这个妄念,一定是错误的。我们一定要从这个妄念里面过去。不管是讲怎么观,日观也好、水观也好、地观也好,都要超越我们自己的识,进入到境上面。然后在境里面,识了它的法性,知道这个境是什么,然后对佛生起信心。佛陀有异方便故,能入一切众生心想。众生想什么,佛就应什么。广说众喻,众喻是方便于众生的。而佛本身是真实的,真实应方便的体的时候,肯定会出现我们众生所想的体。众生所有的想,都在佛心里面显现出来,想时就是佛显时。有百千万人,就有百千万种映现。比如念佛堂,一个念佛堂能应我们众生差别心。我们这么多的众生,就有这么多的心,这叫妄想心,但是念佛堂只有一个。我们这里有一百人,或者两百人,可以说念佛堂里面有两百光上下跳动,其光闪耀,应众生心,十方世界众生闻者得何等解脱。如果你在这里闻到了,此观是佛观的时候,不解脱才怪呢!想不解脱也做不到。除非我们妄执,以为是“我”观到这个观,有“我”在,就麻烦了。此人就是闻到也等于没有闻到,因为我执障碍,我执把佛光障碍了。明明是佛的,不是我的,本来就没有“我”。为什么极乐世界的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呢?不讲无我,你执着有我在观。其实我观的那个“我”是假的,哪有个“我”在观呢?这个“我”是缘起合和的。我在讲话,你听到声音,在作观,而作观的这个意,念念之间哪有个真实的我存在呢?所以千万不要执着于妄境,千万不要执着,不要执着于识,不要执着于幻,要直观,这个非常的重要,否则就不是正观了,变成邪观了。有人会讲,我过去怎么样怎么样的,讲了很多观啊,我见到什么见到什么,那不是正观,那是做梦而已。你不是真正的从禅定心中生,不是在消业中生,不是直观中生,是在梦境中生出来的。或者你观了产生一种幻境,看到什么东西,那都是邪观。正观是直观,直接通过观经观出来的,直观里面任何自己的妄境都没有,看什么就是什么,没什么变化的。就像我看到一百个人就是一百个人,不多一个,不少一个。你看不清楚是因为你的心在烦恼,看得清代表你的心比较清净,没什么别的。你产生幻境,看到观音菩萨飘过来了,那就完蛋了,你就进入邪观。这个一定要搞清楚。邪观产生幻境之后,你就会炫耀自己,变成恭高我慢,与前面的三福不相应。

第四观:宝树观(树想)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其诸宝树,七宝花叶,无不具足。一一花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后面讲树观。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为什么讲七重?七重栏楯是代表法身,金刚不坏故。七重罗网叫庄严,代表报身,七重行树就是化身。法身、报身跟化身,法身为体,报身为相,化身为用,叫体相用。我们众生观的这个体,七重行树,是属于化身体。化身体在哪里?在众生心中,是故能观。报身不是观的,报身是绝对的体,只有化身才是相对的体。化身的相对体是叫利他,利他是众生的妄见里生,除妄见即真。妄不生,则化身就转为报身,妄一生就转为化身,就映到我们心里面。能映到我们心里面的那个化身,也是我们妄识生起。为什么讲七重呢?其实七重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

“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花宫殿,如梵王宫。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以为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众宝间错,色中上者。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于众叶间,生诸妙花,花上自然有七宝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天璎珞。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如旋火轮,宛转叶间。涌生诸果,如帝释瓶。”极乐世界有树,有金银琉璃玻璃……宝树。这一行一行的树,有七行树。树有什么呢?有根、有枝、有树干、有叶、有花。根代表信;树干代表精进、代表力,有根就有力;枝叫菩提分,菩提分出很多枝,叫菩提分;花代表我们众生的功德;叶子是我们的八正道;整个的树代表果。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就在一棵树上面,是从众生的信根里面生起的。这棵树代表众生闻法的因缘,所以树枝能说法,说苦空无常无我。“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说“五根、五力、七菩提、八圣道分”。所以这个树是一个比喻的说法,这棵树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棵树。极乐世界的树有八千由旬高,比喜马拉雅山还要高,并且这个树上都有金银琉璃玻璃,有的树干是金、树枝是银、树叶是琉璃、花是玛瑙,互相映彻,不可思议的微妙庄严。我们通过观察生出一种定出来,消除我们的业障。四禅八定毕竟是三界中之事,三界里面才有定的概念。在西方极乐世界,定是本心,根本不需要另外的定。西方极乐世界是法报化里面显现出来的,并不是我们意识的禅定功夫里生出来的。但是我们众生业障很重,需要定来安慰其身,来得到一种安慰而已。如果你有了定力,无挂无碍,可以直接观察实相。直观观实相,就是直接观色声香味触法。一色见无量色,一音见无量音,一香见无量香,一味见无量味,一触见无量触,一法见无量法。一个色里面见无量色,并且色映应无量众生,这在佛观里有。但是现在不讲度无量众生只讲庄严。在《楞严经》里讲叫“精”,精益求精的“精”,叫“精体”,精明之体。精体有香精、有味精、有色精、有音精。他方世界有色相庄严,众生一出生看到色相,立即得三法忍。他方世界有佛国土,有声庄严,众生一出生听到音声,得无生法忍,得种种解脱。有的他方世界国土只有香,众生一闻香味,得无生法忍,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得种种果德,得百法明门,乃至于一生补处菩萨,种种果德,只要闻到香就可以了。有的他方世界全是法味,一到那个世界去马上法味充足,马上得身心安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立即现前,种种佛法现前,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乃至于一生补处菩萨,所有果德相继而成。有的世界触庄严,微风吹过身上,马上身心柔软,善根增长,一切法即得现前,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种种果德,乃至于一生补处菩萨。有的世界完全是法,一闻法心开意解,三藏十二部立即通达无碍,辩才无碍,智慧无碍,利益众生无碍,大悲心无碍,种种法现前,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乃至于一生补处菩萨,种种功德立即现前。色声香味触法在他方国土就是一种,唯有西方极乐世界,色声香味触法的精体全部具足。所有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遇到色怎么样怎么样,遇到声音怎么样怎么样的,遇到香味怎么样怎么样的,遇到味道怎么样怎么样的,接触微风吹动又怎么样怎么样的,法遇到又怎么样怎么样的。啊,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不可思议!只要你到西方极乐世界,色声香味触法说无上的妙法。唯有阿弥陀佛自己没有出来,为什么呢?阿弥陀佛实在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他是八万四千相好。西方极乐世界其实就是阿弥陀佛遍法界身,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到阿弥陀佛心里面去了,在里面感受的色声香味触法,其实就是阿弥陀佛的眼耳鼻舌身意,在安住着众生。在此世界我们观察的时候,如果直接观察实相也是可以的,如果不观察实相,就这样观察也是可以的。就这样观察,色庄严、声庄严、香庄严、味庄严、触庄严、法庄严,你就想,那个就是树。讲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这个就叫做树。我们通过观察这个树,达到实相。你不能把这个树当作真的是一棵树,实在是实相的树,就是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自然具足。

“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见此树已,亦当次第一一观之。观见树茎、枝叶、花果,皆令分明。是为树想,名第四观。”我们观这个树,在树里面可以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国土都映现其中。由此可以看出,色声香味触法是十方诸佛所共住的地方。色是诸佛之色,音是诸佛之音,香是诸佛之香,哪个世界里没有色声香味触法呢?哪个佛的世界里没有色声香味触法呢?而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所摄取的,他摄取了十方诸佛微妙庄严,十方诸佛所有的微妙庄严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都为一体。在西方极乐世界香里可以看到他方世界香国土,音声里可以看到他方世界音声国土,在味里可以看到他方世界的味国土,触里面可以看到他方世界的触国土,在法里面可以看到他方世界所有法的国土。也就是十方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土不在宝树中映现出来。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行树是利他的,都在他方国土所建立。所以你到树里面自然会看他方世界所有国土的庄严,他方世界所有的佛在说法,种种庄严看得一清二楚,如镜子一样在你眼前。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这样的,如是观察。

如果你这样观察,不要有异想,不要带着幻想,一定要从实相中想东西,从实相里观察。这样观察就会开智慧,否则最后走火入魔就麻烦了。这样观察是跟智慧相应,作他观者是邪观。一定要听我这样讲,你这样的观察,智慧就开了,会心开意解,啊,原来色声香味触法……现在不开解没有关系,后面还有啊。

第五观:宝池观(八功德水想)

“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花。一一莲花,团圆正等十二由旬。”接着观水、想水,是用心想的。莲花有十二由旬,一由旬有二十公里。这个莲花有十二由旬那么大。西方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我们的耳朵能听无量音,鼻子能闻无量香,我们的眼睛最小但是能看万物,这叫七宝池、八功德水。在此世界我们用识在分别,所以不能见七宝池、八功德水。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的识就没有了,是用智来想的,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里面出来的东西,全是七宝池、八功德水。但是未断识之前,我们是众生,先以想之。就是说,在往生之前,我们先想一想,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莲花周圆十二由旬、池底下有金沙铺地。

“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璖赤珠玛瑙而严饰之。”“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所谓的四宝叫什么?常乐我净,也就是涅槃之宝、涅槃四德。涅槃四德就是常、乐、我、净。常就是恒常,不生不灭;乐是真实之意,不会虚假,也是解脱意;我,就是无我的体,遍法界;净,就是无我的清净体。常、乐、我、净四者呼呼相应互不冲突,就像一个房子能到我们每个人心中去,我看到你看到,互相不会冲突,非常清晰,次第分明,不会有任何差错。极乐世界有涅槃之德维护着。八功德水,里面有无量的功德。这些功德从哪里来呢?从如意珠王中生。如意珠王,就是我们的意,我们这个如意王能出一切宝。这个意叫无量化身,这个意叫如意王,而在此世界叫“识”。分别心叫识,无分别心叫意,想什么出什么,那些宝都从如意王里生。如意王就是我们的本心,就像王拿着如意,一动念无量宝显现出来。如果王心不动,宝就不出来。而如意宝分成十四支,就是我们的七识能分两面,一边七支,就是十四支。都是七宝色,黄金为渠,杂色金刚为底沙。莲池中有六十亿七宝莲花。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莲花,过去人不是讲吗,你念佛时莲花即开时,一开一合,一开一合,你心开的时候极乐世界的莲花就开了,你在此世界念佛花就会放光。其实那个花就是你的因,你死了命断了,但你的莲花不会断的,你就到那个莲花里面往生去了。那个莲花可以到你意识里面来。你一死莲花就现前,然后你自然而然就到花里面去了,莲花一合把你包住,一弹指就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花一开,你就亲见于佛,阿弥佛陀广长舌相你就看到了。所以在金刚里面看到法身佛,在庄严里面看到报身佛,在化土里面看到他方世界十方诸佛,无有障碍。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莲花一开,法身、报身、化身马上就看到。在行树里面,一刹那时间,你就能看得到。看到金刚不坏身毘卢遮那佛,圆满报身阿弥陀佛。十方诸佛在他方世界演说佛法,你立即就可以供养,因为就在旁边,一动念就去了,到他方世界供养十方诸佛没有障碍。所以在此世界念佛时,就是莲花放光之时,你担心什么?!要对此世界生起信心!那花为什么能到我这里来?因为化身本身就是利他的。

“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摩尼水在滋润着这个树,树在说法,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什么叫苦空?苦就是分别心,我们的识。苦空,就是说这个分别心这个识是空的,告诉我们众生是空的。我们在观察,这个能观的心是假的。不断的讲,识一断你就往生了。这个识,讲空不空,你不听法就抓住那个识,不断识,苦还照样是苦。你把苦空掉了,分别心就断,分别心一断,当下就可以证到无生法忍。无常是什么?无常就是诸法平等。什么房子、凳子、桌子,九江、沙河、南昌,实在是平等的。平等变成不平等,是因为我们分别,分别出生死,生死就是苦。因为有分别才有诸相生,就是烦恼生,烦恼本体是无常。无常以为常故,本来是无常的,你以为常故,抓住一个无常的东西,就像水里面捞月亮,那不烦恼吗?无常以为常就是烦恼。转过来,了知无常即平等故,平等就是庄严。苦空就是不生不灭,你把苦空掉了,你的识断了,不生不灭的境界就现前。了知无常即平等,庄严就显现出来。大地平整、虚空庄严就会显现出来,你立即可以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一听说苦空无常,心开意解立即解脱,马上看到大地平整犹如琉璃,前面观的太阳、琉璃真的显现出来,就是法身的境界。一听说“无常”二字,烦恼就没有了,世界平等,庄严显现出来,七宝池、八功德水,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行树重重,种种法都会显现出来。诸波罗蜜,般若就是智慧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还有十波罗蜜,六波罗蜜、方便波罗蜜、力波罗蜜、愿波罗蜜、智波罗蜜,十波罗蜜都会现前,一切波罗蜜现前。

你这样的不断的闻法,不断的听,要心开意解。啊,原来这个世界唯识,所以看不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这个识是苦空,没有我存在。你现在慢慢的悟到这个道理,明了即解脱。你明了了这个世界的实相,因为我们这个识执着于这个苦,就是执着于分别心而已,所以显现不出来佛陀的本原世界。只要我们这个识一断,本原的世界就显现出来,就是我们所观之境。原来我观的西方极乐世界就在当下,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慢慢慢慢的回到你的本原世界。你念阿弥陀佛都是西方极乐世界,唯有我识分别故,所以感受不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果德。但是我已经明了了,只是我识未断,断识就可以了。世界,我不分别就是庄严境界,有分别故,才有北京、天津的不同。了知无常不生分别,不生分别就是如来实相,就是我当下。所以北京、天津、上海、南京、九江、沙河、南昌,种种境界,都是平等的。你心中明了了,映在心里面,你的心一直在那里感应着。表面上我还是放不下,无始以来的习气而已。这个时候走到外面去,无牵无挂。因为你知道了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了,所观之境就在当下,只是显现不出来。佛陀有异方便,帮我们显现出来。但是现在佛陀不在世,没有异方便,虽然没有异方便,但是我闻法故,已经了知宇宙的实相了。

“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再赞美佛陀佛相相好。同时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这里暗地里告诉我们,在你这样的思维观察的时候,心里的如意珠王就会生出无量的功德。光明中又涌出了种种杂宝,又现出了种种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出和雅音,常赞念佛、念法、念僧。为什么它讲念佛、念法、念僧?念佛,与觉相应;念法,与法相应;念僧,与僧相应。它说,你这个念头就是念佛、念法、念僧的。什么叫鸟?代表中道。鸟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中间是破空而入,是故代表中道,就是不着两边之意。这就告诉我们,你现在看到的色,说是佛,却在我这边;说是在我这边,可又在佛那边。说这边,它在那边,说在那边,它在这边。没有一个中间可得,这叫中道思想。中间不立,两边不立,叫中道思想。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有鸟雀呢?因为极乐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所有的宝都在中道之中。上可以供养诸佛,下可以化度众生。但是度一切众生没有一众生可度;供养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佛可供。说供佛,在化无量众生;说度众生,在供养诸佛(在成等正觉)。这个色,上供诸佛,可是在下化众生;说下化众生,它又是佛的体,供养诸佛。所以,此色上是供养诸佛,没有佛可得,因为在众生心里面;下化度无量众生,可是没有众生可得,它又是佛的体。所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二故,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的实相。所以你在此世界念佛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就是中道思想。那为什么不是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呢?《阿弥陀经》里先是讲“念佛念法念僧”,后面是讲“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是自解脱;“念佛念法念僧”是他解脱。就是说,你一到西方极乐世界,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赞美佛故。看到这一个念头是觉念,叫佛;看到这个念头是法念,叫念法;看到这个念头是僧念,叫念僧。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就是心开意解,得佛受用,得法受用,得僧受用。《阿弥陀经》里也是这样讲的,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讲到最后,彼佛何故号阿弥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这叫做观正报庄严,这才是真正的是佛观。前面是观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观阿弥陀佛的时候,讲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遍满十方世界。观佛的时候就开实相之悟了。

前面几观是让我们观察生定,消除我们的业障。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你不断的观察西方极乐世界,心中会生定,生定就除惑除烦恼。观察西方极乐世界可以除我们的业,可以净我们的业。你不断的观察西方极乐世界,不觉得心很清净吗?但是不能一天到晚观在那个地方啊,不可能一天到晚想着那个东西啊,所以还要回到实相,到最后要讲阿弥陀佛。讲到阿弥陀佛的时候,原来西方极乐世界又回到我们的本原世界。前面是消业,净业,除患恼。慢慢的业消了,心也清净了,慢慢的回到本原世界,开显我们现前的实相。让我们在此世界得念佛三昧,得一心不乱,得将来最究竟的真实解脱,这是最重要的东西,也就是了知实相,也就是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怀,令我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前面的观察皆为方便,令众生消除业障故,这叫第五观。

第六观(宝楼观):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第六观叫总观想。前面观日,观水成冰,转冰成琉璃,琉璃世界里面现地上地下,地上有大光明台、八角金幢,上面镶着金银琉璃砗璖赤珠玛瑙,放无量光彩。地下也有八角金幢撑着大琉璃地,互相映彻。这样观察以后,观地、观水,大地有七宝池八功德水。这样的总观,一个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就出来了。善导大师就是观到第六观,他念一声阿弥陀佛口里就放出一道光,大圣人不可思议的境界。善导大师持戒第一,夜不倒单,每次念佛都汗流浃背。我们不讲像祖师一样,如果你一观一观的观了,也大概观了一点东西,最起码可以消除一些业,清净身心。虚空中有乐器,不鼓自鸣,也是中道思想。打鼓是用识打的,用识打就不叫真鼓。极乐世界是虚空中自然鸣出来,这个声音是从自性中显露出来的,是不可思议的,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是总观想、第六观。“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这个是不可思议的,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佛身血,所有的罪都可以灭掉。命终之后,必生彼国,就是到西方极乐世界。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大家紧记住,我今天在讲的时候,你今天起观,以前的事情一概不要想。我们这个观,要你睁眼闭眼都能见得到。你想过去的事情还是邪观,动识起妄想故。过去了再不要想,明天的事情不要想,现在观,一直到你走路的时候,一直让这种琉璃地映在你心里面。如此观察,只要识一断,西方极乐世界就现前。这样的观察你就知道,原来西方极乐世界与此世界不二。只是我们的识障碍了,不能见到西方极乐世界。只要识一断,西方极乐世界就现前,我们就等着往生了。没有往生之前,可以粗见西方极乐世界。你吃饭、穿衣、睡觉都在琉璃地上,你看着是地,其实是杂宝聚成,功德成就。如此在你心里不断的观察着,睡觉的时候,你感觉到睡在如意床上面,这个床放光,都从如意王珠里面出来,是你自性里出来的色,光里面有无上的妙音,这个音声都是从如意王珠里出来。你睡在七宝池、八功德水中,你睡在大如意床上。你感受到你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你就这样的住着,住在琉璃池里面,把此世界转为西方极乐世界了。破哇法就是这样修的,把此世界转为西方极乐世界,把我们移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净空法师讲,叫移民,此世界马上就要毁掉了,我们要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怎么迁移呢?如是观想,只要你观想,就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只要动个念头就把你动过去了。这种迁移法,比坐宇宙飞船还要快。我们打佛七就是要到西方极乐世界住上七天。如是思维,极细的思维,不断的思维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此不离彼,彼不离此,相信这个世界跟西方极乐世界无二无别,只是我们识障碍了。不断的观想西方极乐世界,对此世界的障碍你马上觉悟,那你就在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密宗里面闭关的人能到东方世界、南方世界、北方世界?按照他们的传承教法,按照他们的修法,比方《阿弥陀经》就是他们的伏藏,不知道从哪个地方取出来的。取出来以后拿给我们,我们来修、观想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一套仪式,一套仪轨,这套仪轨你把它修了一遍,或者修上三年。出来以后,你就会告诉别人:“我在西方极乐世界住了三年,现在出来了。”我看密宗里面活佛闭关出来的时候就是这样讲的,他说他到南方世界宝生如来那个地方住了七天。其实他有一套仪轨,按照这套仪轨,他在里面不断的修,相应了,自己的识断了,他就在南方宝生如来那个地方亲近佛了,在那里听法,自由自在的,就像我们现在在听一样。听完了出来,与实相相应故,不可能跟般若不相应,不可能跟实相不相应。就跟我们讲西方极乐世界一样。我们打了七天佛七,如果你回家去,你就讲我在西方极乐世界住了七天。你不是来受苦的,我告诉你,你不要以为我受了好多苦啊,回家去搞点好吃的东西,儿子孝顺我一下,那就麻烦了。你是在西方极乐世界住了七天回去的!如果你真正的修行,七天思维,不断的思维,思维到极细的时候,得无生法忍,你的心就不退了,你回家去照样法味充满。就像香积国土的香味,你闻到一点香味,吃了那里的大米,身体长千金之力,身心柔软,永不退转。回家去你可以维持七天、维持一年、两年,你身心安泰,内心非常的安稳,回家去你就是这样的感觉,要得无生法忍就是这种感觉。像我过去修行,这么多年一直充满欢喜。是因为我过去见过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叫我念佛。有一次我打坐,我前面出现一个境界,有一个善人一个恶人,恶人欺负善人,在磨磨子。后来我才想到,磨磨子就是六道轮回的意思。善人在那里磨,恶人过来要把善人赶走,他来磨。看到以后我心里就动了一个念头,他为什么要欺负好人啊。突然我大脑后面出现一道光,脑子周围痛,四面八方看得清清楚楚的,看到后面有一尊弥勒菩萨,坐在莲花台上。那个弥勒菩萨不是这个大肚弥勒,他的嘴巴很小,他的脸真的像月亮一样,只是下巴这个地方有一点点尖。他的脸非常的圆润,眼睛非常的好看,非常的庄严。我后来才知道叫是兜率天上的弥勒菩萨。我一看弥勒菩萨坐在莲花台上,前面还有一个枕头。弥勒菩萨不是跏趺坐,是半跏趺坐,一只脚放在地下,那个就是当来下生体,弥勒菩萨要来弘法利生,一只脚放下来,一只脚架着,就这样的看着我。一看到是弥勒菩萨,我不知道怎么回事,马上就看呆了,那时刚刚学佛,大概是89年左右,我就跪在那个地方,呆呆的看着。弥勒菩萨不作声我也不作声,我那时心里面很闭塞、很愚痴。我意识中就像孩子看着那个灯,很好看,就呆呆的看着,也不知道问什么。弥勒菩萨看我不作声,就把手伸出来,要睡下去的样子。我感觉到他要睡下去永远不再起来了,心中很着急。我一着急他就起来了。证明是随心所显嘛,我心怎么想他就知道了。他起来了,我又不作声。他连着这样的睡三次,我心中着急了三次后来弥勒菩萨脸上放出一种慈光,绒绒的光,从我的头顶灌入身心,全身就像沐浴一样,那种感受很快乐的。我后来才知道,那个叫做真正的灌顶。灌了一次我还不知道,他连灌三次,我心里就一下子清醒过来了。当时我就问他,我应该怎么修行,他讲了四个字:多多念佛!多多念佛!讲了两遍,讲了两遍我就醒过来了。但是这种力量的加持,是我终身未忘的,我永远忘不掉的。其实我那个时候就已经证到法忍了,如果没有证到法忍我会退转的。信心不退的原因,就因为那个时候受了加持。为什么见到弥勒菩萨?后来我才知道,打坐与欲界天是相应的,弥勒菩萨就在我们头顶上面,很近的,我们的眼睛上面就是弥勒菩萨住的地方。打坐到一定的时候,弥勒菩萨一定会现前,来开示你。现在每次想起我都身心柔软,那种凉味现在还在心里面。已经十多年过去了,但是我心里还是凉悠悠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告诉你啊,得到法味以后,永远不会退的。如果你真正得到法的益处,退也退不出去了。这种法味,终身获益啊!如果你修行到位的时候,就可以得到佛的灌顶。所以大家要好好的用功修行,这一生中能够感受到一点法味也不错啊。修行一辈子得不到法益,那是可怜悯者。如果你得不到法味,有人修行一辈子也感受不到,也没有关系,但是有两个心很重要,一个依止心,第二个,无知的心,要学会无知,我那时就是无知的状态,人家怎么说我就怎么听,根本没有自己的观点。现在我讲是佛怎么讲我就怎么修。过去我不是这样的,是人家叫我怎么修我就怎么修,没有自己的念头,根本没有自己的个人的见解。我讲的东西都是人家教我,我得到利益,然后告诉你,就是这么回事。所以我告诉你的东西,都是我心中感受到的东西。没有感受到的,我跟你讲,讲不圆的。比如讲西方极乐世界讲抽象的东西,我怎么讲也讲不圆。如果讲从自性上面开显出来的,从我心里面出来的东西,我觉得太快了,一下子就相应了。讲我自己的东西,很好讲,是不是?所以我讲《观无量寿经》,一部分从书上来,还有一部分是我自己通过实相的观照显现出来的,所以我了知佛陀的本意。如果大家心中这样的修,确实可以得到很大的法益。如果你这样住在世间,真的可以除一切罪。为什么讲念佛能除无量劫生死之罪呢?杀父杀母的罪都可以除得掉,因为你一直住在实相上面,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忆念阿弥陀佛。这种忆念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慧远大师专精忆念,专精就是安住在实相上面。精就是实相,专就是心专在上面,住在实相上面,忆,忆佛功德。所以慧远大师是忆念不是称名,不是口上称南无阿弥陀佛,他是会般若之意,他通达般若知道实相明了中道。慧远大师念的佛,是念的般若智慧里面的南无阿弥陀佛,并不是我们口上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他意识里面专注着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他了知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与此世界无二故,所以对此世界彼世界他有决定信心的,他不是模糊的,所以他能够见到西方三圣。

真的如是观者,这样的行住坐卧,不要有另外的想法,这样观照你很快就会得到法益,因为这里面有一个至诚的心和一个无知的心。无知就没有我的念头生起;真诚的心就是依止于三宝如法修行,你就会得到利益。如是观者,是为正观。若他观者,是为邪观。

阿弥陀佛!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