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一)
本源法师主讲
敬请大德斧正
阿弥陀佛!
各位同修: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弥陀要解》。修学净土法门的同修都知道,净土法门依据三经一论,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以及《往生论》。后来净土宗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又将《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行愿品》加入其中,合称为净土五经。在这五经当中,以《阿弥陀经》最为大家所熟悉,而且基本上能够背诵,熟背如流。但是对它的义理,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甚了解。历代大德对于这部经的注解有很多,最著名的有——明末幽溪大师所著的《弥陀圆中钞》,莲池大师所著的《疏钞》,以及今天我们学习的藕益大师所著的《弥陀要解》。《弥陀要解》是印光大师极力推荐的一本关于《弥陀经》的注解。大师称赞此注解是“自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于其上矣”。大家都知道: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大势至菩萨如此赞叹此注解,可见藕益大师不是普通人,至少比大势至菩萨的位置要高,不是阿弥陀佛再来,也是观音菩萨再来。
《要解》虽然精当简捷,但是其中涉及很多比较专业的天台名相以及天台思想,而且是以文言文方式写成,这对我们现在修学的同修来讲,确实有点困难。近代的宝静法师以及圆瑛法师又先后对《弥陀要解》进行了注释,写成了《亲闻记》以及《讲义》。虽然两位大师所处年代离我们较近,但他们所注解的这些讲义,在一些初学佛的人看来仍然比较吃力。所以我们今天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介绍这部要解。希望大家能够恭敬耐心地去听。佛法是从恭敬心中得。
本书的标题《弥陀要解》,“弥陀”就是指《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就是对于这本经的注解。这部要解是谁来注解的呢?请继续看,“清西有沙门藕益智旭解”。藕益大师是明末清初时代的人,因为大师在写这部注解的时候已是清朝,所以这里的“清”就是清朝的意思,表示时代。“西有”是他的别号,意思是西方实有极乐世界。“沙门”,印度语,翻译成中文就是勤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嗔。沙门有四种:圣道沙门、示道沙门、命道沙门、污道沙门。什么叫圣道沙门?已经觉悟了世间一切真相的就是圣道沙门,佛、辟支佛即是。什么是示道沙门呢?宣传佛的正法者,譬如舍利弗尊者。什么是活道沙门?按照佛陀的教诲依法修持的就是活道沙门。什么是污道沙门呢?不按照佛所说的,在佛门中造种种的恶业,犯戒,等等恶行,就是污道沙门。现在一般的出家人都比较谦虚,自称沙门某某,例如我们在外面常看到寺院牌匾上的题字,署名沙门某某题。我们继续看“藕益”,藕,大家都知道,是莲花所依赖生存的茎,由藕能够生出荷花,这是用藕比喻信愿念佛,往生西方即是莲花化生。益,就是利益,由信愿念佛感召往生西方的利益。“智旭”是法师的字号。拿我本人来说,大家知道我的法名叫本源,另外我还有一个字号,大家不熟悉,叫演进,是师父给起得名字。“西有”“智旭”“藕益”这三个名字是指同一个人,就是藕益大师。“解”就是解说的意思。古时解释经文的文章叫做疏钞。但是在藕益大师注解这部要解之前,已经有了《圆中钞》与《疏钞》,所以藕益大师为了加以区别,名之为要解。
藕益大师是明末清初时代的僧人,苏州木渎人。早年诽谤佛教,曾经撰写诽谤佛法的书籍几十篇。大师十七岁时,读莲池大师的《自知录》与《竹窗随笔》,知道了以前对佛法的误解,即将此前所著诽谤佛法的书籍悉皆焚毁。二十岁诵《地藏经》发出世心。二十三岁听闻《楞严经》生起出家之心。遂于二十四岁依憨山弟子雪岭出家,法名智旭。随后深究禅宗,二十六岁受菩萨戒,随后遍阅律藏。后来大师生得一场大病,决定专修净土法门,求生极乐。但业报未尽,从鬼门关走了一回,对生死无常深有体会之后,大师就专门修学净土法门。我们看藕益大师是示现给我们大家看的,以前修学各种法门,但是当死亡真正来临时,却束手无策。这个时候只能依照净土法门求生极乐世界。
大师有一位朋友,也是专修净土法门的,就请大师把《弥陀经》注释一遍,要求写得言简意赅,义理周全。大师随即动笔书写,仅用九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部要解。藕益大师花九天时间写成,我们花九年却不一定能把它的义理全部领会。但是,只要你至诚恭敬,面对要解也不会有多难,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下面我们看正文。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
诸佛菩萨已经证得了究竟解脱,为什么还要到这个苦难的世间来救度众生呢?因为佛菩萨有大慈悲心,不忍众生在苦难的世间受苦,牵挂着我们这些苦难众生,示现到娑婆世界,来度化我们这些有缘的众生。但是我们却无法理解佛菩萨的大慈悲心,不能破迷开悟,虽然接触到这样甚深的解脱大法,却不能依教奉行,还是迷惑颠倒。我们要相信佛的话,老老实实修行解脱,相信佛菩萨的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出离六道轮回的苦海。
众生有不同的根机,佛只能随顺众生的根机而讲种种的法门。有些比较散乱,有些嗔心很大,有些比较愚痴等等不同的根性。于是佛讲了种种的法门,多散众生修数息观,多嗔众生修慈悲观,多痴众生修因缘观等等诸多对应的法门。
【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
虽然众生的根机不同,讲了诸多法门。但是修行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学佛要成佛。不管你修学禅宗也好,密宗也好,净土也好,最终的目的都是要成佛。所以叫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但是到了法华会上,佛陀开权显实,把所有的方便法门全部打开,让大家看到佛陀讲一切方便法的真实意,显示了佛陀的本怀,最终都是希望所有众生入于大般涅槃。
【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在法华会之前所有的法都是方便法,一切方便法又是真实法,都是谆谆诱导大众趋向解脱大道。在这一切法中,求其至直捷。直,就是不屈,不走弯路。捷,就是快捷的意思。修学其他通途法门,至少要断见思惑,才能了脱生死。如果修通途法门,完全仗自力。可能这辈子都还没有断尽见思惑,死神已经来了,那你之前所修,就白修了,因为下一世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即便到人道,也不一定能修学正法,前世所修的也不能继续保持下去,因为有隔胎之迷。而修学净土法门,是非常直接,而且能够非常快捷成佛。只要能够往生西方,就能够圆证三不退,成佛就快了。
至圆顿者,圆就是圆修一切法,圆成佛道。从因地讲是要圆修一切法,到果地也要圆满佛果。
修学净土法门只要一往生西方就得三不退,什么是三不退呢?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如果我们修学通途法门,你要得到三不退。第一个位不退,就要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这是什么位置呢?小乘就是初果须陀含,大乘别教初住,圆教初信。行不退,就是要断尽见思惑、尘沙惑,这是大乘别教的十向,圆教的十信位。如果能够断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是念不退了。那就是大乘别教初地,圆教初住以上的位置。这是三不退,但是不圆满。圆证三不退,就是等觉菩萨的位置。你看我们一个业障凡夫,只要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见思惑没断,但是我们所享受的是等觉菩萨的待遇。
至顿,有些法门是慢慢引导你进入佛果,趋向菩提的,也有些当下就让你趋向菩提。净土法门,不假方便,当下圆收,圆收圆成,这个就是至顿。
不但蕅益大师这么赞叹净土法门,印光大师也多次强调净土法门是至圆顿,至快捷的法门。
【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念佛方法有四种:一、持名念佛;二、观像念佛;三、观想念佛;四、实相念佛。这四种,摄尽无量的念佛法门,依此修持,确保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中前三种是事持,后一种是理持。
一、持名念佛
就是我们平时的持名念佛。信愿具足,都摄六根执持阿弥陀佛名号。
二、观像念佛
观像念佛源于《大宝积经》。经中说:释迦牟尼佛因地修行,名大精进菩萨,未出家时,看见一比丘在画佛像,非常庄严,从而生起大恭敬心,随即发心出家。出家后,向那位比丘礼请其所画的佛像,比丘满足了他深切的心愿。于是,他诚心诚意地恭请佛像到深山里供奉,专修观像念佛,即眼观佛像,心里念佛,这就是观像念佛的起源。
我们平时修学观像念佛,可以请一尊阿弥陀佛的佛像,每天在佛像面前,至诚恭敬,观想阿弥陀佛相好庄严。
但末法众生障深慧浅,心念粗劣,观像的时候,佛像能够显现;不修观的时候,心中就无佛像。这样,则成间断,不能前后相续,难以达到一心不乱。
三、观想念佛
观想念佛就是观想阿弥陀佛本愿功德不可思议,以及观想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宏名功德不可思议。
四、实相念佛
实相念佛,属于理持法门,非常高深,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就是念我们自性与阿弥陀佛无差别。
在这四种念佛法门当中,最简单,最稳当的就是具足信愿持名念佛。蕅益大师讲到:得生与否,全凭信愿,品位高下在于持名功夫的深浅。持名念佛的前提千万不能忘记。我们现在大部分人啊,只知道念佛,却没有信愿,讲得简单点,还是不想离开这个娑婆世界!没有往生的心。如此虽然嘴巴上念佛,但是喊破嗓子也枉然。所以一定要具足信愿去念佛。
那什么是信愿呢?信,就是要信极乐世界实有,信我们只要具足信愿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愿,就是要愿离娑婆,愿生极乐。
至于信愿,我们往后还要详细地和大家讲解。具足了信愿,我们去做一切事情都是服务于往生西方,真正地做到了以出世的心(生极乐的心),做入世的事(娑婆世界)。
【是故净土三经并行于世,而古人独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
最早在中国流通的是《观无量寿经》,接着流通的是《无量寿经》再后来是《阿弥陀经》,这三本经典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并行于世。到了宋朝的时候,祖师大德就把《弥陀经》列入早晚功课。
为什么会把《弥陀经》列为日常功课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岂非有见于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也哉!】
有见于信愿持名念佛法门很简单,能够让三种根性的人都能修学(上根、中根、下根)。
信愿持名念佛法门,是通过有为之念契入无为之法。很简单,就是念一句阿弥陀佛佛号,这是事修。事修之久必得三昧,契入理体。
宗教就是宗门教下。宗,就是禅宗,注重从修入手,禅宗不立文字,直观其心,明心见性。这是宗门的修法。教下,就是教理,就是依照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而达到实相般若。注重对教理的研究,依照教理去修学,而大开圆解。比如天台宗,就属于教下。
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够开悟,这就是属于宗门,念佛法门是无上甚深微妙禅。念一句佛号,让你能够体会这句佛号所蕴含的不可以思议真理,就是教下。
最后这一句,是蕅益大师赞叹这句佛号不可思议哉。
【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
历代有很多大德高僧为《弥陀经》注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都无法保存下来,能够保留下来的也不多了。
【云栖和尚著为《疏钞》,广大精微。幽溪师伯述《圆中钞》,高深洪博。】
云栖和尚就是莲池大师,蕅益大师是在他塔前剃度的,所以称莲池大师为和尚(和尚就是亲教师),藕益大师自称是他的弟子。蕅益大师赞叹莲池大师所写的《疏钞》广博浩大,精妙入微。
幽溪师伯就是传灯大师,是蕅益大师师父的师兄弟,所以称幽溪大师是师伯。幽溪大师是天台宗大德,台宗把佛教分为藏,通,别,圆四种教。圆教就是圆满的教,最高的位置。天台宗讲真谛,俗谛以及中道第一义谛。中,是中道实相,非是空、假、中三观的“但中”。幽溪大师把《弥陀经》放在至圆、至顿的位置,圆教中道实相法门,所以称他的注解为《圆中钞》。幽溪大师是天台宗的大德,是以圆教的思想来解《弥陀经》,以中道实相来彰显其深义。所以注解得非常高深。
【盖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特以文富义繁,边涯莫测,或致初机浅识,信愿难阶。】
以上两位大师对《弥陀经》所注的解释,就如天上的太阳与月亮,有眼睛的人都可以看到。这两部注解内容非常丰富,但义理非常繁锁,而且很深。一般人是无法揣摩它的边际的。初机的人看到它,简直是天书,看不懂。当然就无法生起信心,没有信心就不导愿,没有愿就不能启行。
【故复弗揣庸愚,再述《要解》。】
这是大师谦虚的讲法。所以我就不思量自己才智的平庸与愚痴。就再来依照佛的经典,述写一本《阿弥陀经》的解释。大师在这个地方用“述”,不是著,可以看出大师给我们放了个好样子,讲经说法不能离开佛教化众生的本怀,而是要按照经典的意思去述说。
【不敢与二翁竞异,亦不必与二翁强同。】
二翁就是幽溪大师与莲池大师。竞异,就是故意不一样,显异惑众。也不可能与两位大师的注解完全一样,这是大师比较自信,他写的注解也有可能与前面两位大师有写得不一样的地方。
【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纵皆不尽庐山真境,要不失为各各亲见庐山而已。】
这个地方,藕益大师用了一首苏东坡的诗《题西林壁》来譬喻他为什么要写这篇要解。
这首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侧看成峰,横看成岭,这是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山峰,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象。这里用庐山来比喻《阿弥陀经》,每个人对这部经典的理解不尽相同,各有各的心得体会。
大家虽然不能看到庐山的真实面目,但是都亲自看到了庐山。就是每个人对《弥陀经》的理解不一样,各执己见,虽然没有佛的境界圆满,但都是大家亲自证得的境界。都符合佛意。
【将释经文,五重玄义。】
讲经之前一般都用天台宗的五重玄义,或者贤首宗的十门开启,首先对一部经典的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蕅益大师是天台宗的传人,这部《弥陀要解》也是按照天台的五重玄义讲的,什么是五重玄义呢?五重,就是五个层次。玄义,就是玄深的道理。分别是释名、辩体、明宗、论用、判教。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栴延、摩诃拘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迦、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
【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莲池赞】莲池海会,弥陀如来,观音势至坐莲台,接引上金阶,大誓弘开,普愿离尘埃。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三拜)
香赞:炉香乍热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莲池海会,弥陀如来,观音势至坐莲台。接引上金阶。大誓弘开。普愿离尘埃。南无莲池海会菩萨摩诃萨 南无莲池海会菩萨摩诃萨 南无莲池海会菩萨摩诃萨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完整注音版。
这部经是我阿难亲自听佛陀宣讲的。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里说法,在场的有佛陀的常随弟子出家众一千两百五十人。这一千两百五十人都是大阿罗汉,德行高尚,为众人所熟知的。这些人包括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
【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莲池赞】 莲池海会,弥陀如来,观音势至坐莲台,接引上金阶,大誓弘开,普愿离尘
《阿弥陀经》简单讲解了极乐世界如何之好,劝勉听闻者都能发愿移民到极乐世界,怎么去信愿专修念佛。所以读诵净土法门三部正依经典就是为了能明白念佛往生的道理,增强念佛往生的信心,最终落实到信愿专修念佛的行持上。《阿弥陀经》是佛祖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的一部经典,从执持阿弥陀佛名号入手,再而广修福慧善根,得证自在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
在当前广大的佛教信徒当中,往往对于佛教的修习流于形式,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往往有一些人,对于某某佛经能够背得滚瓜烂熟,但对于其中的义理一无所知,有的甚至连一点基本的佛教常识都没有。以《阿弥陀经》为例,就是这种情况。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共两千三百十二个字。是用Word所统计的,从正文“如是我闻”开始,包括符号。佛说阿弥陀经是净土三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之一。此经所提倡的念佛法门由于易学,使得念佛一时之间蔚为风气,甚至广泛流传于汉字文化圈各国,如日本、韩国、越南等。
在所有的经典里面,《阿弥陀经》是最容易被误解的。像《心经》《金刚经》等经典,很多人不会误解,只是理解有深浅,不会偏离主题。可是《阿弥陀经》的文字表述,很容易产生歧义,只有正确理解这部经才能如法而行。有些人虽在奉行,但不是按照佛的教导来修行,之所以学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少,就是因为不如法。法义不理解,方向不明了,再怎么修都
这部《佛说阿弥陀经》,应该如何在流通分当中去落实?实际上这就回归到通流通的通途法门。换句话说,净土法门让我们要深信发愿去修行落实,修行方法并没有比其它的法门更加艰难,也没有比其它的法门更加简单。
《阿弥陀经》是无问自说的一部经,但并不是唯一一部无问自说的经。为什么《阿弥陀经》是佛陀无问自说的经?因为它密义甚深,一般人问不出来的。我们看《阿弥陀经》,是佛陀叫着舍利弗这些圣者说的。实际上当时也有大菩萨参加,那么大菩萨们不知道《阿弥陀经》的境界吗?不知道《阿弥陀经》的密义吗?不知道阿弥陀佛吗?他们是知道的。像文殊、普贤
第一个特点:《阿弥陀经》只讲事实真相,不谈玄妙理体。《阿弥陀经》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它讲的是一个事实,在十万亿佛土之外,有一个国土叫极乐世界,这里有一尊佛叫阿弥陀佛,这个世界黄金为地,有七宝池、八功德水等。就比如
《佛说阿弥陀经》这句经文是告诉我们,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必须具足善根,福德因缘。不可以少善根,就是说让我们要多种善根,那么怎么来多种善根呢?我们就拿净土法门来说,多种善根就是要多念阿弥陀佛圣号,多念一声阿弥陀佛,就多种一分善根,也就是说修净土法门念佛是正行,这也是多善根的因。
极乐世界为何有声闻?有人一看这个经典被判摄为菩萨藏就有些不理解,会质疑:你说这部经是菩萨藏,那为什么在经文里面说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还有无量无边阿僧祇的声闻弟子呢?莲池大师的回答是:这个是暂时有声闻弟子之名,但最终没有声闻之实。你看《佛说无量寿经》里也谈到,极乐世界声闻都能变化出很多的化身到他方世界去教化众生,令他方世界
善导大师有一段解释,说明《阿弥陀经》是为凡夫所说的一部经:“释迦能于五浊恶时、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无信盛时,指赞弥陀名号,劝励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刚刚讲的恶人,看这一段文一点不差。“恶时、恶世界”,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恶的时代,恶的世间。
《阿弥陀经》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一部经典。一般人对最简单、最容易的法门反而不太重视,觉得学佛要学高深的、复杂的。只有学佛久的人才知道,越简单、越容易的越好。世间办事也是如此,越容易、越简单、程序越少的事,办起来越轻松。修行也是这样,越简单、越容易,也许越能得到
《阿弥陀经》是最为普及的一部经典。有人说:“不一定吧,《心经》《地藏经》《金刚经》也很普及啊。”我们这里讲的“普及”超过这个概念。在世间,从表面看,其他经典都很流行。比如念《地藏经》的人很多,念《心经》的人也非常多,学《金刚经》的人也非常多。但是任何一个寺院,只要上早晚课,都在念《阿弥陀经》。有没有早晚课念《地藏经》的?
《阿弥陀经》给我们的是大利益,而不是小利益。《阿弥陀经》只有一千八百多字,十五分钟就读完了。我们很多人劝人往生,劝得很辛苦,如果读《阿弥陀经》,知道往生可以成佛,还用人劝吗?这个世间还值得留恋吗?极乐世界黄金为地,我们这个世界,谁的家里是黄金为地?极乐世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我们这个世界呢?一对比就知道极乐世界好,自然
阿弥陀佛,尊敬的法师您好!我每天早晚课都是读《阿弥陀经》,其他的时间读《无量寿经》和念佛, 这样会不会夹杂?请法师开示。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此时世尊思维此梵志性格儒雅纯善质直,常为了求知而来请问,不是来惹麻烦的。他如果要问应当随意回答。佛就说:犊子。善哉善哉。随意提问吧,我会回答的。
这时世尊告诉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色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因灭此识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此色而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憍陈如。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而获得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居士问:《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理解请师父开示!一如师父答:把所有的虚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灭的变化的,无常的,他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我们众生来说第一个就是破相证性。因为相是一个虚幻,因缘和合的假象。
迦叶菩萨说: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确定。为什么呢?如来有时说是善不善。有时说为四念处观。有时说是十二入。有时说是善知识。有时说是十二因缘。有时说是众生。有时说是正见邪见。有时说十二部经。有时说即是二谛。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也一样。善男子。虚空非过去,因为无现在。法如果有现在则可说过去,因无现在所以无过去,也无现在,因为无未来,法如果有未来则可说现在,因无未来所以无现在也。
《宝积经》与《般若经》、《大集经》、《华严经》、《涅槃经》,并称为大乘佛教经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经以大乘经典的『空观』思想为基础,累积了《阿含》以来的佛陀教义,同时,也强调『无我』的思想与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观学派及唯识学派共同尊奉的经典。
《四十二章经》是由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的。后汉是指汉朝的东汉时期。汉朝共分两个时期,一是西汉时期,二是东汉时期。东汉时期又称为后汉。本经的翻译者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就生活在这一时期。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汉明帝因夜梦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带着十八个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经》之后,遇到
如来佛性有二种:一有,二无。所谓恶有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印等无量三昧,这都叫做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