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分身集会品第二

  分身集会品第二

  丁二、分身集会

  ‘分身’,凡有三恶道处,地藏菩萨必分身教化,今世尊于阎浮提忉利天宫为母说法,十方分身的地藏菩萨齐聚忉利天,参与法会,闻佛说法。本品依序居十三品之二,谓‘分身集会品第二’。

  尔时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狱处,分身地藏菩萨,俱来集在忉利天宫。

  ‘尔时’有二义:一、第一品为婆罗门女发愿完毕时。二、如来含笑放光,出微妙音,十方诸众聚集时,地藏菩萨领所化大众同赴胜会,因文字叙述关系,至此才说明。

  百千万亿等数,指恒沙国土,多到无法用心思、口议,或数字表达,虽如是,仍只说个大概而已。

  世界既无量,地狱亦无数,化身地藏菩萨更无边,现皆聚集忉利天。

  以如来神力故,各以方面,与诸得解脱从业道出者,亦各有千万亿那由他数,共持香华,来供养佛。

  ‘那由他’,此云亿。

  恒沙世界分身大士,各领其所化,已解脱六道轮回的无央数众生,仗佛威神,手持香华,来供养佛。

  彼诸同来等辈,皆因地藏菩萨教化,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无上正等正觉,即究竟佛果。

  与分身大士同来者,都是受地藏菩萨教化而得解脱,对无上菩提永不退转,将来必定成佛。

  是诸众等,久远劫来,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暂无休息。

  同来大众,久远劫前,未受大士教化,在生死海中,轮回受苦,不曾暂止。

  以地藏菩萨广大慈悲,深誓愿故,各获果证。

  明得解脱的原因,缘于地藏菩萨广大慈悲,宏深誓愿,始得超脱,修行证果。

  既至忉利,心怀踊跃,瞻仰如来,目不暂舍。

  既到忉利天宫,见十方云集,法会殊胜,心喜雀跃,瞻佛金容,庄严光明,仰佛妙德,目不暂舍。

  此段经文,叙分身地藏菩萨各领所化解脱众生,至忉利天宫的情形,并说明彼辈曾流浪六道,幸遇菩萨提携,不退菩提,方能共赴法会,瞻佛妙相,目不忍离。

  谈到分身,如何分身呢?据华严经云:菩萨初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修六度万行,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至初地欢喜地,便可分身百界,示现八相成道,度化众生。二地离垢地分身千界,三地分身万界,如是十倍相增,十地即分身千百亿,何况等觉!地藏菩萨是等觉菩萨,能力与佛相等,发愿以菩萨身度众,否则早已成佛了。

  分身和本身有差别吗?以众生接近的情况言,并无差别,所以不觉有异。另外,分身即是佛菩萨的应、化身,应身如释迦牟尼佛示降生、出家、修行、成佛、说法、入涅槃,有生有灭,有历史、国家、种族等。‘无而忽有,有而忽无’是化身,化身多则无数,少则一个。地藏菩萨是应身或化身,经中没明示,但依下文佛为摩顶、嘱咐后,分身又‘共复’一身的情形而言,当属化身。

  文中说所化众生皆得解脱,永不退转。‘解脱’照字解,除缚曰‘解’,离束缚恢复自由曰‘脱’。此作解脱三界轮回生死讲。证阿罗汉,断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生死已了,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真解脱。其中或有许多行菩萨道至不退转位,故言对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永不退转,决定成佛,表非寻常众。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

  世尊摩顶、嘱咐、慰劳地藏菩萨,也说明世尊往昔在娑婆度众的景况。

  ‘舒’,伸。分身地藏菩萨及所度脱众生,聚集忉利天时,世尊于法座上,伸紫金色臂,遍摩百千万忆无量阿僧祇世界,分身地藏菩萨顶。摩顶有二义:一、慰劳。大士恒沙劫辛苦度众,佛摩顶抚慰。菩萨为佛子,佛如父母,以手摩顶,疼惜有加。闭眼想像一下,佛以一手摩无数菩萨顶,一一摩之,须花多久时间?我想:菩萨无数,佛手亦无量,刹那同时抚摩。无量金色臂摩百千万亿分身头顶,何等壮观殊胜!惜我等未能亲见,回去后,依文起观,自己当制作人,试放这段影片看看!二、嘱咐。将未来众生托彼教化。

  而作是言: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

  述娑婆众生,刚强难化,佛秉悲心,度化不舍,令身心调伏,弃邪向正,十分已度七、八,尚有一二分未度,坏习犹存,我等皆是其中之一。

  既十有一二,为何众生仍如此多?‘十分’指和世尊结缘的众生,非统指一切众生。佛愿力誓度尽一切众生,但无缘不能度,现约往昔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时,曾与彼结下法缘的众生说,例如已到车站等车的人,法车已载十之七八,还有一二分,不想上车,我们大概属末班车,吊车尾的,贪恋此界,不愿上车,佛将这类众生交代给地藏菩萨。

  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

  佛自述度众情况,和地藏菩萨同,也分身千百亿世界,开大方便门接引众生。

  梵网经云:‘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以千百亿应化身佛度众,故云:‘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变化为佛身度众就千百亿,何况其他身,更是无尽。

  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

  所化众生虽多,不出三种:

  一、利根,闻即信受。如舍利弗、目犍连等。二、中根,宿具善根,勤劝成就。如三迦叶,须现种种神通变化才接受。佛世在家、出家等众,亦包括在内。三、暗钝,久化方归。虽钝,却有善根,能受教。如佛世六群比丘,虽调皮,终亦成就。

  ‘业重,不生敬仰’,纵教化,不生恭敬,对佛法不仰慕,若以佛世论,这类众生当属我辈,即今之十之一二,佛世时因业重,不受教化,今方亲近。古德偈云:‘佛住世时我沉沦,今得人身佛灭度,懊恼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若与佛同生一世,亲炙修学,至少证初果须陀洹。

  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

  上所说及未说众生,根性千差万别,我也化种种形,随类度脱。

  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

  如何分身度化呢?或现人道普通男女身。

  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

  或现天龙八部、鬼神众身。

  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脱。

  或现依报山河大地等无情物利生,令咸获度脱。

  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或现转轮王身。

  或现忉利天主、色界大梵天王,或现统领人间的人王。

  古印度说有金、银、铜、铁四轮王,金轮王统领四天下,银轮王领三天下,铜轮王统二天下,铁轮王独管南赡部洲,如昔之阿育王。

  或现居士身。

  楞严经云:‘好谈名言,清净自居’谓居士,非专指在家学佛者。

  或现国王身,或现宰辅身,或现官属身。

  或现一般国王,或辅政大臣,或文武百官及眷属身。

  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

  或现四众弟子身。

  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

  ‘乃至’超略词,略去其他各类身。

  ‘声闻’,闻四谛法,修学开悟,含初果、二果、三果。

  ‘辟支佛’,译缘觉或独觉。见前。

  ‘菩萨’,含五十一阶位。‘等’,指其他一切身。

  非但佛身独现其前。

  任何身皆现,不限佛身一种。华严经云:

  或以长者邑中主,或为贾客商人导;

  或以国王及大臣,或作良医疗众病。

  或以旷野作大树,或为良药众宝藏;

  或作宝珠随所求,或以正道示众生。

  此八句偈显佛度生之权巧方便,不论有情、无情,只要利益众生,悉皆示现,足见佛慈广大。

  汝观吾累劫勤苦,度脱如是等难化刚强罪苦众生。

  累劫殷勤,度生不倦。

  其有未调伏者,随业报应,若堕恶趣,受大苦时。

  十之一二,未调伏者,随己所造善恶业,受苦乐报,若作恶不幸堕恶道,受大苦时。

  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令娑婆世界弥勒出世已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

  正付嘱。见众生受苦,当忆我今日在忉利天殷殷嘱咐,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以来受苦众生,悉得解脱,遇佛授记,遇佛:一、遇弥勒佛。二、贤劫千佛。

  将世尊灭后到弥勒成佛前的众生,都付嘱给地藏菩萨,令导引正、像、末法众生学佛,离苦得乐,将来遇弥勒佛授记,最迟于贤劫千佛处得解脱。

  现为第九减劫,至第十减劫,人寿八万岁时,弥勒菩萨出世,出家、修行,成佛于华林园龙华树下,三会度众。第一会度九十六亿众至少证阿罗汉果。初会所度,皆释迦佛灭后,正、像、末法时,修学佛法,受持三皈五戒,未往生佛国者。第二会度九十四亿众,据经云,于世尊末法时,至少受三皈者。第三会度九十二亿众,末法时未受三皈,但曾亲近,一称南无佛者。故当发心,使众生种善根,一称名、一问讯,皆是得度因缘。犹记三十多年前,和律航法师同行,法师不论行住坐卧,念佛不辍,尤其坐火车,念得更大声,乘客皆行注目礼,我因年少,见状不好意思,拉衣劝彼:‘老法师,念小声点,大家都在看您,不好意思!’彼答:‘没关系!令种善根,阿弥陀佛!’又高念一声。若不敢学老法师大声念,不妨随分随力,作众生得度的因缘。

  若闻付嘱,便觉心安,认为大有保障,学佛纵使懈怠,弥勒佛时,须负责让我得解脱,而现在,地藏菩萨得时时护持,否则,有亏职守,把责任往佛菩萨身上推,存侥幸之心是不对的。学佛当趁此勤精进,求生佛国,待弥勒菩萨成佛时,我等乘愿再来,或助佛教化,或闻法修行,较容易,较保险,欲赖佛度,须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不知要轮回几千万次,多辛苦!万一落恶道,更糟糕!故当珍惜此身今世,莫蹉跎!读这段经文,念佛悲心,无不深受感动,莫负佛恩,莫增大士辛劳,地藏菩萨肩挑重担,漫漫岁月,无稍喘息,期大众共勉,慎勿放逸!

  尔时,诸世界分身地藏菩萨,共复一形。

  世尊摩顶嘱咐后,十方恒沙世界分身地藏菩萨,合成一身。‘共复一形’,分身集会,恢复一身。可见分身乃化身,九华垂迹之金地藏属应身。分身,用时无量,不用成一,甚不思议。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吹一毛变无数(借喻,菩萨非如是),悟空喻第六意识,心想随至,故菩萨又名‘意生身’。凡夫意皆妄想,菩萨已转识成智,念念利他,意若起念度众,身即现之,谓‘意生身’,是意所发出的微妙作用,地藏菩萨分身亦属之。

  大士受佛付嘱,共复一形,表尊敬,表感恩,将全力以赴。

  涕泪哀恋,白其佛言:我从久远劫来,蒙佛接引,使获不可思议神力,具大智慧。

  ‘涕泪哀恋’,哀伤恋慕不舍,有四义:

  一、悲六道造业不改,不肯修出世法。

  二、悲众生刚强难化,法船现前,视若无睹。

  三、悲如来慧日将沉,故付嘱教化。

  四、悲天宫付嘱事大。非悲众生难化,而是因众生不肯发心修行,轮回受苦。虽如是,仍秉承佛志,誓度一切。

  接受重任后,先向佛感恩,礼谢付嘱,同时祈佛加被,是一种悲欣交集的心情。并言:久远劫来,承佛接引(帮助),方具不可思议之大神通、智慧,才能度化无碍。

  或疑:释迦世尊今方成佛,地藏若欲成佛,早就满愿,何以说‘蒙佛接引’?其实,世尊成佛于尘点劫前,与娑婆缘深,再来示现。详见法华经如来寿量品可知。

  我所分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槃乐。

  地藏菩萨自说分身十方,度众情形。我所分身遍百千万亿恒河沙界,每一世界,又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复度百千万亿众,使皈敬三宝,永超生死苦,至涅槃究竟乐。

  度众,第一令‘归敬三宝’。佛、法、僧为三宝,以住持三宝论:‘佛’指释迦牟尼佛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释迦如来金口演说之三藏教典及一切修行法门。‘僧’,有圣贤僧、凡夫僧之别。圣贤僧又分菩萨僧,如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等;声闻僧如佛世之舍利弗、目犍连等千二百五十人及诸大罗汉。另有住持佛法的凡夫僧,依佛法受比丘、比丘尼戒者。佛法能够流传至今,皆赖住持僧宝,所谓‘佛法弘扬本在僧’。皈依三宝是学佛第一步,‘茫茫苦海无所依靠,唯有三宝为我所归’。三宝如大法船,见之趣之曰‘皈’,上船安坐,不再沉沦曰‘依’。既皈依当恭敬,见佛宝顶礼,最少合掌问讯,见法宝当生尊重难遭遇想,看经须端坐,如法读诵,方得益。见圣贤僧如佛无异,见凡夫僧于当礼处礼,否则,合掌问讯。大士度众首令皈敬三宝,依法修学,解行并进,才能断烦恼出三界,至涅槃乐。

  ‘涅槃’,旧译寂灭,新译圆寂。惑尽功圆,彻证不生不灭的真理,故新译为‘圆寂’。约理说涅槃,约智言菩提,世尊成佛于菩提树下时便证,八十岁入涅槃,应身归法身,示现世间生灭之理,若论涅槃境界,早已证得。涅槃含三乘圣果,即二乘之偏真涅槃,及佛‘二死永亡、五住究尽’之无住涅槃。度众先令证偏真涅槃,渐使回小向大,行菩萨道,成等正觉,便是究竟大般涅槃,这是地藏菩萨度生的根本目标。

  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许,我渐度脱,使获大利。

  在三宝门中行善,少如亳毛滴水,微若沙尘,皆蒙度脱,得究竟成佛之大利。少善尚如此,况广修,当更扶助。

  地藏菩萨遵嘱,全肩承担,毫发之善,亦不舍弃。意思是众生若不肯亲近三宝,发尘之善也不肯为,便是和佛法没缘,与三宝没结缘不能硬拖,只要肯种善根,便有得度因缘,不种,则无从度之。

  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如是三白佛言: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

  大士答应荷担度生事业,请佛宽心,莫为未来造业受苦众生烦忧。禀白三次,表彻底负贵。

  三白劝慰,决志不移,故寺多塑地藏菩萨像,供于往生室或功德堂、纳骨堂,少奉置正殿,这些地方,唯地藏菩萨愿住,如果是我们,不怕死才怪!有灵骨塔的地方,就有地藏菩萨,显大士至极悲心,遵佛付嘱,不稍推卸。但得度与否,须视众生善根而定,否则,神通再广大,也不能勉强,不愿上船,强拉也没用。佛法只作众生得度的增上缘,‘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佛菩萨虽有大愿力,愿代众生苦,但众生业力,代替不了,因此,必定要自己发心修行,方得解脱。

  尔时佛赞地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远劫来,发弘誓愿,广度将毕,即证菩提。

  ‘善哉’,善,好,很好。‘哉’,语尾词。‘吾助汝喜’,为你欢喜,也助你度生顺利,早日成佛。

  佛欣慰,赞叹地藏菩萨之承担,善知佛心,了佛心愿。能如是发心,便能成就久远劫来,所发‘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广大誓愿,愿满,即成佛。

  寻常看经,马虎读过,未审其义,深思观察。所以,佛法还是须要讲说,听闻之后,理明易得益,故听经真好,听过再读,更有一番新境界。娑婆众生,耳根最利,楞严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有人说:听一遍,胜自己看三十遍。实际上不止。自己看,往往悟不出道理,听闻则易体悟,华严经云:‘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不听闻,自己看,如闭门造车,常背道而驰。四十多年前,我刚学佛,亲近斌宗法师,初闻地藏经,故与本经结缘最深,读诵时,常回味当时法师说法的情景与法语,今日所说,许多出自昔日所闻。当年听经,也有很多不思议事,师是闽南人,我是客家人,闽南语除少许日常会话外,并不太懂,却能听懂法师所说,不但懂,还会复讲。狮山听众百分之九十九是客家人,法师说得面红耳赤,汗流夹背,闻者或是点头称好(打瞌睡),听不懂闽南语也!以前听经不像现在,听完就算,懂不懂没人管。当时,法师下午讲大座,晚上大家复习,次早,讲小座,大众就企盼我翌日用客语复讲,也不曾让大众失望。当时为何讲得出来?自己也觉奇怪,说不出其原因。法师不会说客家话,但会听,坐在佛龛后听好几次,怕我讲错。听了几次,觉得不错,还可以教,对我很关心,慈悲教我,希望以后造福客家佛弟子。所以,平常他人请问,难得答覆,师有二位高足(徒弟),一位跟著作维那,找作侍者,没听清楚,彼问,先大声呵责,我若请教,则耐著心慢慢说,不曾骂,对我特别好。将圆满时,叮咛我:‘希望你以后能用客家话弘法。’感谢地藏菩萨冥冥中加被,我才有今天。

  地藏经,客家话已讲了九次(国、台语除外),为的是报法师恩,满老人家心愿。不过,我不如老法师,师似满桶水,我是半吊子,摇来晃去,现值末法,要听半桶水也不容易,往往连桶底都没打湿,晃得更厉害。抚今追昔,仍有诸多未学,不及老人处甚多。故莫轻看佛法,不下一番死工夫,不易得法利。但愿倾己所学,与众结缘,不作断灭佛种的罪人。

  从经文中,可体会大士之悲心,度众之辛勤,愿我等皆成彼之化身,发心自利利他,减轻菩萨负担,速成佛道。我等皆凡夫,先发心度己心内众生,晚课‘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之八万四千烦恼,即是众生,须修八万四千法门对治,尤以断三毒根本烦恼为急务,己未度欲度他,当然没办法,若自己已度,便能跟随地藏菩萨化导十方。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