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伽蓝殿

人物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

伽蓝殿

  简介

  伽蓝殿是寺院道场的通称,佛教伽蓝神的代表形象。「伽蓝神」,就狭义而言,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广义而言,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我们见到的伽篮菩萨像穿圆领宽大之深绿袍,胸前加挂一盔甲,展现出华丽富丽之气。除了腹前和膝部有飞龙纹外,还有散布袍身的云纹,及袖边、衣摆的花瓣纹,以红和橙色装饰。加有一层外袍。
  大殿的东边配殿,一般是伽蓝殿。
  通常正中依次分布着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主要殿堂,两侧对称排列着钟楼、鼓楼、伽蓝殿、祖师殿等。
  伽蓝殿一般供伽蓝。

  僧伽蓝摩

  伽蓝是僧伽蓝摩的省称,义云众园。当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舍卫国有位长者名须达多,他能将财物布施贫困,人们称他为给孤独长者。传说他要请佛到舍卫国来说法教化,就同佛的弟子舍利弗选择地方供佛和弟子们居住。经过再三考虑,选定了舍卫国太子祗多的花园。但是太子没有出卖园林的意图,便对给孤独长者说:‘你若能在我的园地上布满黄金,我便把花园卖给你。’给孤独长者当真这样作了。太子很受感动,便少要了他一部分黄金仍为买回树木的价钱,二人共同请佛来住,这便是印度有名的祇树给孤独园。后来舍卫国王波斯匿王也归信佛教,为佛陀建立佛教的事业作出过很多贡献。所以后代寺院的伽蓝殿正中供的是波斯匿王,左方是祇多太子,右方是给孤独长者,以纪念他们护持佛教的功德。

  伽蓝守护神

  伽蓝,就狭义而言,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广义而言,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依《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所说,佛教伽蓝神是保护伽蓝(寺庙)的神。佛说有十八神保护伽蓝,即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统称“十八伽蓝神”。。以伽篮菩萨(关公)形象为代表。中国自唐、宋时,禅宗道场已有供奉伽蓝神的风俗。《释氏要览》云:“寺院既有十八神护,居住之者,亦宜自励,不得怠惰为非,恐招现报耳。”然而世界上的伽蓝道场无数,如何只有十八神而能遍守护呢?该书又云:“一切神皆有无数眷属,即是分任守护也无妨。”
  在道场里每日的早晚课诵中,都会诵“伽蓝赞”: 伽蓝主者,合寺威灵,钦承佛敕共输诚;拥护法王城,为翰为屏,梵刹永安宁。以感恩伽蓝菩萨护法护教的殊胜功德。
  但是,在我国的佛教寺中伽蓝殿有时也供关公。我们见到的伽篮菩萨像穿圆领宽大之深绿袍,胸前加挂一盔甲,展现出华丽富丽之气。除了腹前和膝部有飞龙纹外,还有散布袍身的云纹,及袖边、衣摆的花瓣纹,以红和橙色装饰。加有一层外袍。

  关公与伽蓝神

  关公(或称为关帝)原是来自三国蜀汉的历史人物,为刘备手下的大将,以刚正不阿的个性出名,之后在北攻曹魏时被孙权杀害,后代民间信仰将关羽奉之为神,用来驱逐危险,至北宋时被纳入人们膜拜的道教神祇,而佛教因为普及后逐渐民间化,融合各种信仰,也把关帝当作崇拜的神祇,称为“伽篮菩萨”。
  近世以来,中国佛教界常以关帝(关羽)为伽蓝神。相传隋代天台宗的创始者智者大师,有一次曾在荆州的玉泉山入定,于定中听见空中传来:“还我头来!还我头来!”的惨叫声,原来是关羽的头被敌人砍下来,其愤恨不平,到处寻找自己的头。智者大师反问:“您过去砍去他人的头无数,您今日怎么不去还别人的头?”并为其讲说佛法。关羽当下心生惭愧,而向智者大师求授三皈五戒,成为正式的佛弟子,并且誓愿作为佛教的护法。
  从此以后,关羽这位千馀年来极受国人敬重的英雄人物,就与韦驮菩萨并称佛教为寺院的两大护法神 ,伽篮菩萨为右护法,韦驮菩萨为左护法。

  佛教历史

  佛教是产生于古印度的一种宗教,对社会与人生有着独特的观察与思辩方式。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当时被看作是方术的一种。东汉时期道徒们附会出老子入夷狄为浮屠的说法,这是道教有意对佛教进行贬低。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和教徒的逐渐增多,而且在南北朝时期进入上层腐旨教不甘心道教对自己的贬低,与道教展开了从源流到教义的大论战,甚至几占上风。然而,佛教毕竟是一种外来宗教,要在中国扎根发展就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妥协,将佛教中国化。南朝天台宗三祖慧思试将佛教与道教的观点打通,使成佛与成仙合二为一。慧思的弟子、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凯法师,俗姓陈,其父在南梁封益阳侯。智凯的出身使他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同时又精通佛法,有条件为佛教的中国化找到合适的着脚点。佛教传入中国时,已经在印度流行了几百年,形成许多宗派。传入中国并不是按宗派源流次第进行,而是大小乘同时拥入。虽然皆自称本经为释迦牟尼亲口所说,但又相互矛盾。智凯担出五时八教的判教,既融合了各宗派的教义之争,又将自奉的《法华经》定为佛教最后所说的经,抬高了本宗派的地位,这是智能凯对本派、也是对佛教的一大贡献。南陈光大年间,智凯游历期间,在当阳玉泉山遥见山色如兰,上有紫云如盖,以为圣地。入山寻之,夜见怪物千状,有大神入美髯者与其谈话,自称汉将军关去长,“感师道行愿,舍此山作师道场,就护佛法”。智凯即对关羽授五戒,使他永护佛法。这个故事是智凯编造出来的,目的在于利用民间关于关公显灵的迷信思想,将关公列入佛教的护法神,促使佛教在民间广泛传播。这就是后世把关公列入伽蓝爷的根据。这就使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了。这是智凯对佛教的又一贡献。智凯的这一贡献,使佛教的天台宗成为一个流传最广,历时最久的宗派。

  殿堂装饰

  以晶雕玻璃壁画为饰,以写意山脉贯穿全图,以文图表达佛法自西域传入中国的路遥艰辛。在圣像后方墙面有书法家刘太浩所写的《四十二章经》全文;左面为“白马寺”图和摄摩腾、竺法兰尊者的圣像,及伽蓝菩萨赞,诉说着佛法从西天至东土的意义:在东汉时,明帝夜梦金人,便派人西天取经,迎请
  伽蓝殿摄摩腾、竺法兰两位尊者,因以白马驮经来到东土,并且建寺译经,宏扬佛法,遂将中国第一古刹立名为白马寺。《四十二章经》乃由两位尊者共同于白马寺译出,是中国第一部译出的佛经。而《伽蓝赞》乃是僧众每日晚课所要唱诵的赞子,藉由称扬伽蓝菩萨护法、护教之殊胜功德,警醒内心受持佛法、续佛慧命的重任。
  墙面的晶雕玻璃上并刻画“中台禅寺建筑”,文中表达“伽蓝的意义”:“建苦海之舟航,为信根之枝干”。伽蓝即是寺院,藉由寺院,可接引初机修善断恶,从迷苦忧恼中觉醒,明白如何清净身心,进而推己及人,使社会更为安宁。而现代建筑的伽蓝──中台禅寺,便肩负着佛法传承的使命,弘扬佛陀三千年来脉脉相传的正知正见,期以导正人心,使大众从晦暗与悲恼中,转为光明与慈悲,达到普化群品、净化人心的愿景。
  关公曾经是一位忠义两全、誓死如归、豪气干云的大将军,最后为人所害,因执着深切,死后未得解脱,幸遇禅师开示,当下反观,体悟心性,千百年来,含恨未解之冤,顿时冰销云散。即发愿拥护佛法,镇伏魔军,当下即成护法菩萨,为中国佛教界中的伽蓝神。
  殿内左面的晶雕玻璃上恭刻白马寺和摄摩腾、竺法兰尊者的圣像,说明中国第一座佛寺古刹及第一部佛经《四十二章经》至中国的因缘。
  殿内左面的晶雕玻璃上依《佛祖道影线刻图》所恭刻的摄摩腾、竺法兰两位尊者圣像。
  伽蓝是护卫寺院的护法神,民间称之伽蓝尊王、伽蓝千岁,在《佛祖统纪》有关于伽蓝菩萨皈依佛教的记载:“智顗大师到荆州,欲创精舍。一日,见关羽神灵告之,愿建寺护持佛法。七日后,师出定,见栋宇焕丽,师领众入室,昼夜演法。一日,神白师:‘弟子获闻出世间法,念求受戒,永为菩提之本。’师即授以五戒,成为佛教的伽蓝护法神。”民间以关云长的“忠孝节义”供奉祭祀,为其建寺,称为武庙、关庙。

  伽蓝 - 相关记载

  在伽蓝菩萨的圣诞,普请念颂《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中,诸道场神所说偈:
  复次净庄严幢道场神。得出现供养佛广大庄严具誓愿力解脱门。须弥宝光道场神。得现一切众生前成就广大菩提行解脱门。雷音幢相道场神。得随一切众生心所乐令见佛于梦中为说法解脱门。雨华妙眼道场神。得能雨一切难舍众宝庄严具解脱门。清净焰形道场神。得能现妙庄严道场广化众生令成熟解脱门。华缨垂髻道场神。得随根说法令生正念解脱门。雨宝庄严道场神。得能以辩才普雨无边欢喜法解脱门。勇猛香眼道场神。得广称赞诸佛功德解脱门。金刚彩云道场神。得示现无边色相树庄严道场解脱门。莲华光明道场神。得菩提树下寂然不动而充遍十方解脱门。妙光照耀道场神。得显示如来种种力解脱门。尔时净庄严幢道场神。承佛威力。普观一切道场神众。

  而说颂言:

  我念如来往昔时,于无量劫所修行
  诸佛出兴咸供养,故获如空大功德;
  佛昔修行无尽施,无量刹土微尘等,
  须弥光照菩提神,忆念善逝心欣庆;
  如来色相无有穷,变化周流一切刹,
  乃至梦中常示现,雷幢见此生欢喜;
  昔行舍行无量劫,能舍难舍眼如海,
  如是舍行为众生,此妙眼神能悟悦;
  无边色相宝焰云,现菩提场遍世间,
  焰形清净道场神,见佛自在生欢喜;
  众生行海无有边,佛普弥纶雨法雨,
  随其根解除疑惑,华缨悟此心欢喜;
  无量法门差别义,辩才大海皆能入,
  雨宝严具道场神,于心念念恒如是;
  于不可说一切土,尽世言辞称赞佛,
  故获名誉大功德,此勇眼神能忆念;
  种种色相无边树,普现菩提树王下,
  金刚彩云悟此门,恒观道树生欢喜;
  十方边际不可得,佛坐道场智亦然,
  莲华步光净信心,入此解脱深生喜;
  道场一切出妙音,赞佛难思清净力。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