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喻经》第二十二喻里面,就有一个入海取沉水喻,这一喻非常有意思: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这讲的是有一个人入海,就是到海岸边的一个国家去取沉水香。因为沉水香多半生长在一些沼泽地带,海边大森林里面。积累了很多年,总算凑了一车沉香,拿回来就到集市上去卖。结果卖了半天也卖不掉,心中非常懊恼和着急,这么多钱不能变现,可不着急么,怎么办呢?就看旁边有人在卖木炭,卖得很快,一买几十斤一买几十斤,他就说我哪有这个功夫,这个沉香这么卖得卖到什么时候啊?我不如把沉香烧成炭,就能快快的卖掉了。于是真的就把沉香全部烧成炭了。一车沉香卖的钱还没人家半车炭卖的钱多。这就是讲愚昧的人不识宝,不知沉香的宝贵。宝贝这东西当然不容易卖掉啊,但是它的价值要超过炭很多很多倍。这个是《百喻经》里面的一个小故事,在印度也有这样愚蠢的人,艰辛得到的宝贝结果被自己当木炭贱卖了。
唐实叉难陀译《华严经》五十三参,善财童子曾参访一位鬻香长者,就是卖香的老人,这位长者是大菩萨,他回应善财童子的祈请,介绍了他对香事境界的通达,说:
善男子!我善别知一切诸香,亦知调合一切香法,所谓:一切香、一切烧香、一切涂香、一切末香。亦知如是一切香王所出之处,又善了知天香、龙香、夜叉香,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所有诸香。又善别知治诸病香、断诸恶香、生欢喜香、增烦恼香、灭烦恼香、令于有为生乐著香、令于有为生厌离香、舍诸憍逸香、发心念佛香、证解法门香、圣所受用香、一切菩萨差别香、一切菩萨地位香,如是等香形相生起、出现成就、清净安隐、方便境界、威德业用及以根本,如是一切我皆了达。
如果说香道,这里以香通达解脱之道,才可以称为香道。
鬻香长者还专门介绍人间有一种著名的香叫“象藏香”,这是一种沉香宝。
善男子!人间有香,名曰:象藏,因龙斗生。若烧一丸,即起大香云弥覆王都,于七日中雨细香雨。若著身者,身则金色;若著衣服、宫殿、楼阁,亦皆金色。若因风吹入宫殿中,众生嗅者,七日七夜欢喜充满,身心快乐,无有诸病,不相侵害,离诸忧苦,不惊不怖,不乱不恚,慈心相向,志意清净。
如果转轮圣王要出兵打仗,只要取象藏香一烧,他的整个部队就会腾空而起,飞到那就能够把敌国打败,所以象藏香很厉害。北京制香厂在大约三十年前就生产过一款叫“象藏香”的香。北京制香厂是百年老店,据记载清朝中晚期,京城专为清宫制香的“香老铺庙香阁”,即为其前身。我感觉在过去全国做得最好的就是北京制香厂,我差不多三十年前买到的最好的香就是北京制香厂做的两款香,一个是象藏香,一个叫敦煌艺术飞天线香。老北京可能有人看过,后来这个香被河北的古城香业模仿了。当时就是仿制北京制香厂做的象藏香,味道差很多。我是先知道有象藏香,后来信佛后读《华严经》的时候才知道,这是《华严经》里面说到的香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现在网上检索才知道,这款象藏香也还在生产,只是风味如何有点不敢轻易重逢,不如怀念吧。
在元魏慧觉所译《贤愚经》卷六里面也有这么一个故事,正好应证赞宁的说法:
时富那奇,教化其兄,令为世尊立一小堂,覆堂村木纯以栴檀。其堂已成,教化其兄请佛。羡那答曰:“请佛之宜,以何等物能屈世尊?”时富那奇,俱与其兄,办足供养,各持香炉,共登高楼,遥向祇洹,烧香归命佛及圣僧:“唯愿明日,临顾鄙国,开悟愚朦盲冥众生。”作愿已讫,香烟如意,乘虚往至世尊顶上,相结合聚作一烟盖。后遥以水,洗世尊足,水亦从虚,犹如钗股,如意径到世尊足上。尔时阿难,睹见是事,怪而问佛:“谁放烟水?”佛告阿难:“是富那奇罗汉比丘,于放钵国,劝兄羡那,请佛及僧,故放烟水,以为信请。”
当时阿罗汉富那奇教化他的哥哥羡那信佛,羡那就为世尊专门用旃檀木建了一个佛堂。当时佛跟他们不住在一个国家,羡那说这么远,我怎么能够请佛呢?于是富那奇尊者就说,这样,我们把供养的东西都置办好,手捧香炉,一起登上高楼,远远地向佛住的祇洹精舍烧香,皈命三宝,发愿祈祷,“唯愿明日,顾临鄙国,开悟愚蒙,盲冥众生”,希望您明天到我们这来开示我们,令我们大家都得到解脱的法意。“作愿已讫,香烟如意,乘虚往至世尊顶上,相结合聚作一烟盖。”香烟就凝成一个宝盖,在空中不散,一直飞到世尊的祇洹精舍,在世尊头顶上聚集。这还没有完,富那奇尊者又手持水瓶,观想为佛洗沐双脚。因为印度赤脚走路,不穿鞋子的,先要把双脚洗干净。所以密宗八供两碗水,第一碗水,沐足,第二碗水,沐浴的,要先把脚洗干净,才能踏到人家家里去。所以先要洗脚。结果就远远地用水观想,为世尊沐足,水也从空中飘到祇洹精舍,很细,像发钗一样都流到佛的脚上,为佛沐浴。阿难就觉得很怪,这是谁在这放烟又放水啊?又是香烟供养,又是水来沐佛足啊?富那奇一方面是阿罗汉有神通,另一方面虔诚,有诚意,于是佛就告诉阿难说,“是富那奇罗汉比丘,于放钵国,劝兄羡那,请佛及僧,故放烟水,以为信请。”传达自己的信心,邀请我们明天去应供。这是香为心使的来历。
《维摩诘经》说:
上方界分过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今现在,其国香气,比于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为第一。彼土无有声闻、辟支佛名,唯有清净大菩萨众,佛为说法。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
众香国中是以香做楼阁。我们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是黄金为地,各种珍宝而成楼阁。在众香世界不是的,众香世界都是妙香,各种香做的楼阁,经行的是香地,花园更是芬芳馥郁。他们的食物香气甚至十方世界都能闻得到。这时,香积如来与诸菩萨正在吃饭。本来舍利弗这些大阿罗汉正和维摩诘居士讨论佛法呢,一看,到中午了,过午不食,维摩诘家也没有准备啥供养啊。阿罗汉们就担心,这一顿没有饭吃我们大家就得饿一天了。结果维摩诘就变身为一个菩萨,到众香国去取饭供僧。化菩萨来到众香国顶礼香积佛,“愿得世尊所食之余”,您给我一点您吃剩的。香积如来就拿众香钵盛满香饭,交给化菩萨拿回娑婆世界维摩精舍。经中说:“饭香普熏毗耶离城,及三千大千世界。时毗耶离婆罗门、居士等,闻是香气,身意快然,叹未曾有!”
大家既然吃到如此希有的香饭,特意问从众香国来的菩萨,香积如来说什么法教化众生呢?众香菩萨回答说:“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萨所有功德皆悉具足。”不以文字说法,仅仅坐香树下即可令菩萨功德一切具足,闻香入道确实不可思议!释迦牟尼佛进而告诉大家,不仅有以香做佛事的,更有无量无边种做佛事的方便:“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树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有以饭食而作佛事,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虚空而作佛事;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有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炎,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
这是在佛经里面讲的香的又一个故事,后人称为“取饭香积”,这是很著名的一个典故。
在《楞严经》卷五,有二十五位菩萨分别讲自己修的法门,每个菩萨都不一样。香严童子所修是香因法门,以闻香悟道;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每个人修学的法门都不同。《楞严经》中说: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这就是香严童子讲他悟道的因缘,这段话很有禅意,好好地体会。他说,“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谛观诸法实相,即是空相,谛观有为相就是教他空相,一切有为法,都是虚幻不真实的。谛,就是真实不虚,了知有为法的真实状况,就是空相。佛教香严修空观,“我时辞佛”,香严当时就跟佛告辞了,自己“宴晦清斋”。宴就是安然,宋怀远录《首楞严经义疏释要钞》卷第五解释说:“宴晦者,宴然安静于晦夕之时也。”就是在晚上清斋静坐。宋子璇集《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五中解释说:“我于向晦宴然安息,在于静室。清静之室,洗心之处,故名清斋。
就是在那儿静坐。“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当香严入静,学习佛所教的观诸法之实相的时候,忽然在刹那之间闻到了比丘们焚香供佛时的沉香的香气,这个香气突如其来,忽然进入了鼻中。这个地方注意,是用的“寂然”二字。寂然,安静的意思。寂,是悄悄的,无声无息。这个沉香的香气静悄悄地忽然来了,就好像有人在背后跟着你走,然后伸手拍了一下你,你感到一惊,因为你忽然闻到了香气。
“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这个时候,香严童子就产生了一个疑惑,沉香之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究竟是什么?宋可度撰《楞严经笺》解释说:“非木,香且无相。非空,嗅且有香。非烟,无可熏蒙。非火,绝诸热焰。去无所著,无灭相。来无所从,无生相。由是意销,第六不与五同缘。”
我们也可以思维一下,香气是实有呢,还是虚幻不真呢?这个香气是从烟而生的,还是在火里隐藏呢?“去无所著,来无所从”,香气来的时候,找不到它来的痕迹;闻不到的时候,这个香气忽然一灭,也找不到它去的踪迹。“由是意销,发明无漏”,他这样子去观察的时候,发现这个香跟佛讲的诸法实相之理、生灭变异之法,讲的无我、无常、空相完全相应。不仅如此,香严在观察这个香的时候,顿时妄念全消。意销,意是妄念分别之意。妄念灭掉之后,突然就发无漏智慧,无漏智产生了。“刹那间观烟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于是妄念顿消,漏尽。“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如来就印证说,你的这个开悟是正确的,所以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香严”,以香庄严。“尘气倏灭”,尘就是我们刚才说的香是六尘之一,这是气味,所以叫尘。尘气也指的无明烦恼习气,“尘气倏灭”,这个香气忽然就消失,“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我就是以闻沉香其味得阿罗汉的,“佛问圆通”,佛您现在问我修的什么法门?“如我所证,香严为上”,以闻香悟道,这是最好的法门。
二十五位圆通大菩萨,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擅修的法门。大势至菩萨修的是什么?念佛圆通。观音菩萨修的是什么?在《楞严经》里是什么?耳根圆通。香严童子修的是香严圆通。二十五位圆通大士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香严童子因香入道,所以他推荐大家修香严法门。所以,我们今天的香道,如果真能够借香入道,那也是值得赞叹的,否则单纯的烧钱就不必了。
故事一: 陕西长安县有一个农人,在地里干活,看到一条蛇钻入洞里,他就把蛇收支的两个洞都堵死了。过了两天后,他二十岁的大儿子和十岁的小儿子俄然不会说话,后经许多医院治疗都无效。两个孩子不会说话现已
捕捉贩卖野生动物遭殃祸章家有三兄弟,同住一个院子里,其中两个都很老实,在家种田,靠本分养家,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就谈不上对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孩子们二十几岁了也没读到什么书。但贫苦勤劳人家的孩子懂事早,这几个年轻人,女的学做裁缝,男的学修汽车,现在也都干
我是四川一家乡镇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不是那场灾难,我的生活应该像其他人那样快乐、自信而充实,对未来也充满憧憬。可自从患病后,我整个人就渐渐颓废了。那是2001年的1月,我和单位的几个同事出差到成都,晚上住到酒店后不久,有小姐打电话来问要不要“服务”,经不住诱惑,发生了让我这辈子都后悔莫及的事情。
夜已深,高速途中,刘细锋和“老相好”陈海蓉聊着聊着便难忍欲火,在行驶的大货车上玩起了“车震”。面对活生生上演在身后的“活春宫”,31岁的司机张章生却没能做到心无旁骛,他一边把着方向盘,一边频频回首,不时偷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两辆重型半挂车相撞起火,大火瞬间蔓延,正在快活的老板和“相好”没能及时逃脱,被活活烧死。事后清理现场,他们已是一对裸尸。
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命是定数,运是变数,我的一个朋友,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精品楼盘,一砖一石没有半点打折扣的地方,看到很多同起步的地产商都赚钱了,他还是坚持着,因为成本高,房子卖得不好,前年的时候基本已到了破产的边缘,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深秋的时候,他说:“下个月,货款利息再还不上,我可能就干不下去了。”我当时听了真是觉得很伤感,这世界难道好人没有好报吗?他曾是种地出身,几年来,他为以前的村子修了小学,敬老院,修了从村口通向县城的公路,他资助了很多贫困的人。
我好后悔!我本有一个很漂亮很贤慧的妻子。自从2001年开始就犯了邪淫,先是勾引了本单位的一个同事,来往了数个月,以后上网还和几个女孩女人发生过关系,还偶尔嫖娼。可是我竟然忘记了淫人妻者自己妻也会被人淫的因果道理。虽然在一年前我学佛以后我已经戒了邪淫,可是报应却也来了!
一个70多岁的农村老翁染上难言之疾,给子女们造成了难言之痛。日前,宁波鄞县某村的这位老年村民下体长出了指甲般大的赘生物。孝顺的三子一女急忙送老人到医院就诊。因患者年事已高,医生们几乎都诊断为鳞状皮细胞癌,要切除生殖器并辅之化疗。子女们为救老父性命,含泪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
在某处有一条蛇,一天蛇尾告诉蛇头说:「我应该走在前面。」蛇头回答说:「一向都是我在前面,为什么你突然要这样呢?」蛇头说完便继续往前走,完全不理会蛇尾。蛇尾见状,便故意缠住树干,不肯继续前进。蛇头只好使劲地用力拉,拉扯了半天,弄得双方都精疲力竭。
特异功能可能受到鬼神灵力加持故有预知之特异功能一次意外足以致富。大难不死获特异功能 信不信由你。人类总希望能预知未来,波兰一名男子便是因为能预知人的死期而致富;但保险公司却因他而大伤脑筋!这男子是六十八岁的爱尔·巴非亚。他原任职司机,在一九八五年时因一次意外,撞伤头部,自此便获此能力。他首先预知三十一岁的女地主死期,一鸣惊人,不少人跑来咨询自己或亲人的死期,而爱尔·巴非亚则每次收五百元咨询费,由于其预言甚准确,故其门庭若市,巴非亚藉此预知能力,赚得一所豪宅
凡夫追求财物,圣人追求真理。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尿毒病人,在送到慈济医院之前,他的双脚已经被锯断了。医院每天必须为他洗肾三次,却没有亲人来照顾他。慈济医院有一位男志工每天都去帮他洗澡,并教他念佛。有一天,老人突然要志工答应他两个要求:一是多陪他念佛,二是叫他一声「爸爸」。老人的要求,志工都有答应了。在念佛之前,老人说出了自己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富甲天下的小国王。他深信今生位高权重,是自己过去生布施,造福的结果,所以他欢喜造福。
很多时候,你会通过各种渠道,听来很多道理。对于这些道理,你会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一种产生于大脑的虚幻印象而已,这种印象,远远不如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来得深刻。
那是一个美丽的小岛,岛上最独特之处是有许多种类的蛇。岛上的居民非常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保护蛇。 有一天,北风呼啸,突然降温。父子俩徒步去集市办年货,途中在路边看到两条冻僵的蛇。儿子
南北朝时期,有一僧人名释容,他每天都外出化缘,日出而行,日落而归。晚上返回寺院的时候都要经过一段毫无光亮的黑暗巷子,又因为巷子很窄,有人迎面而行的时候便时常撞到一起。释容也有过这几次这样的经历,有时候匆忙,两个人都会相撞还会受伤。
有两个和尚,一个很贫穷,一个很富有。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打算去一趟南海,你觉得怎么样呢?”富和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认真地打量了一番穷和尚后,禁不住大笑起来。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
我们在无休止的忙碌中,肩头上的担子也一天比一天沉重。于是,为了生计,为了家庭,为了那个红尘中的角色,便只能理所当然地、全身心地去继续奔波,继续操劳。就像是一匹负重的老马,面对生活这驾笨重的大车,除了使劲拖曳,别无选择。
《佛本行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一只长有两个头的鸟,也叫做共命鸟,两个头有着完全不同的思想。一个头叫迦喽茶,常作好想;另一个头叫优波喽茶,常作恶想。为了安全起见,它们轮流睡觉,一头睡着,另一头便醒着。有一天在树林里,优波喽茶在睡觉,忽然从树上
一位大富长者只有一个儿子,可这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离家游走到其他国家。多年来他以乞讨为生,生活非常贫苦。一次乞食,穷子来到自己的国家,并走进了一处豪宅。穷子见到这家的长者,身上挂满宝物,威德庄严,顿时心生恐怖。他想:这位长者是王,还是王的眷属?竟
《撰集百缘经》里面记载着一则“伽尸比丘尼”的故事:佛陀在波罗奈国鹿野苑弘法教化时,梵摩达国王的妻子生下一个端正殊妙、身披袈裟的女婴,取名为“伽尸孙陀利”。伽尸孙陀利天性贤淑善良,渐渐长大。一天,她带着侍卫出城游玩,不知不觉来到了佛陀所在的地方。
我们人有习气,有执念,那这种力量是怎么来的?我们都知道久习成性,也是我们不断培养起来的。我们年轻的时候可能很多习气不会那么重,执念也不会那么强,但是随着一天一天这种力量就会越来越强。我们学过唯识的人都知道种子的力量,种子你不去破坏它,就自然增长
佛法中,有所谓“信、愿、行”三资粮,无论信、愿或行,都必须先有决心。佛法上说:“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修行的最终目标,必须有决心去求;度化众生是行菩萨道的必经过程,众生根机不同,教化不易,必须要有决心和耐心。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有许多烦恼的事,而且很容易把我们不好的情绪发泄给周围的人。我们只在乎自己受到了委屈,却忽视对方的感受,因此不自觉地伤害了别人。所以当我们有不快乐之举或生气之举时,如果能多想一想,其实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
追逐感觉,是痛苦的根源。许多人总是抱怨:为什么人生有这么多的不如意 ,人家生活得那么好,我却这么悲惨?我拥有这么多,怎么还是不开心?开心的事越来越少,郁闷的事越来越多……你是否发现,你实现梦想后所得到的快乐,往往是那么短暂。
简单生活,更自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很多人都会觉得房间越来越拥挤,其实就是累积的杂物不断侵占了居住空间。用每个平米所付出的房租或房贷,来堆放两三年都用不上的杂物,算笔经济账那都是倒挂的。房间整洁利落了,扫尘除垢也变得简单,不用折腾换房。
如是因,必得如是果。造作杀生业,必得短命、多病等苦;造作偷盗业,必得贫穷、其财不得自在等苦;造作邪淫业,必得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等苦。造作恶口业,必得多被诽谤、为他所诳等苦;造作两舌业,必得眷属乖离、亲族弊恶等苦;造作恶口业,必得常闻恶声、言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由无数的因缘积累而成,不单单只是眼前一两个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现在所遭遇的,是过去的果;现在所做的,会成为未来的因。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同样地,种善因,才能得善果。曾经,有一个青年问禅师:“一个人行善或是作恶之后
我们到这个世间来,目的何在?意义何在?价值何在?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三桩事情疏忽了,我们这一次到人间就白来一趟,古人所讲的醉生梦死,糊里糊涂来到世间,也糊里糊涂死掉,死了之后又糊里糊涂搞轮回,你说多可惜!我们这一次到这个世间,究竟是来干什么的?
师父,我最近刚转到一个新的部门。我很努力,特别在意领导的看法,但有些时候领导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也不是完全能由我决定的,这让我感到压力很大。我该怎么办?
“我执”在佛法中指对一切有形与无形事物的执著。《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茶杯,你如果一直举着它,虽然杯子很轻,时间长了也会很累。把茶杯放下,手就腾出来了,也就解脱了。这个放下,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