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第79讲

  第79讲 第二十二篇:概述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讲有关妇科杂病的这一篇,这是本书我们要讲授的,最后一个单元的内容,为了在两个学时内,把整个篇章的内容给大家概括出来,我就以这种形式来给大家讲。
  比方说,第8条内容,首先,他把妇科杂病的成因、病变,以及诊断、治则用一个大条文的内容,把它概述出来,可以说是妇科杂病的总纲,请大家看第8条原文,我首先读一篇原文,然后,我来给大家解释: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形体损分;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未多,经候不匀,冷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忧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久则羸瘦,脉虚多寒,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二类)
  最后还忠告,大家一定要明辨,要记住,这个条文内容分三个自然段,讲了哪些问题呢?我觉得先得明确妇人杂病的成因,大体归为三个方面,它叫“虚、积冷、结气”,因虚是指气虚血少,积冷是寒冷久积之义,结气是气机郁结,这就是我用普通话把大家领进了,认识妇人杂病的三个病因,虚、积冷、结气的含义,由于气虚血少、寒冷久积、气机郁结的结果,气血失调,冲任损伤。实际在第一段里面,最后总结的这三句话,请大家注意,由三个病因最后导致日久则,“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是属于月经失调的病变,关于这个病理过程,一会儿我给大家分析。
  第二个自然段,所涉及的内容,就是由于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结果,特别是积冷、结气影响到三焦的病证,比方说,他举例在上焦,这种积冷、结气如果损伤到肺,它就会影响到什么呢?寒饮伤肺,吐涎沫,这在《金匮》第七篇,我们讲虚寒肺痿的时候,已经涉及了这种病证,肺中冷,日久寒郁化热,损伤肺络,就会久成肺痈,形成损分,这也是个病名,在[词解]里面给你解释了,胞门就是子宫之义,损分就是形体消瘦,与未病以前判若两人,肺痈,因为它是外感风热病毒,肺生痈脓,所以损伤很厉害,这是肺有积冷、结气,化热以后损伤肺络,则形成肺痈,这在《金匮》第七篇,我们已经讲过了。
  在中焦的话,所有的《金匮讲义》都说,中焦肝脾功能失常,我们说基本概念上不能混淆,肝、肾,包括冲任,是属下焦的,通过我们所讲的《金匮》第十篇,“此虚寒,从下上也”,就是指脾胃病,特别是虚寒、积冷、结气,它一定会影响到什么呢?肝寒而上逆,肝气要冲逆的,所以,这里特别是由于体质的因素,又从寒化,出现寒疝绕脐痛,还有呢,特别是讲虚寒所致的,寒疝病,它会表现为两胠疼痛,所以,他原文又说“或两胁疼痛”,把我在《金匮》第十篇讲的,虚寒性腹满、寒疝的病因病机,和肝气横逆相联系,实际病在中焦,那么从热化的话,则“痛在关元”,关元在哪里呀?这个是和经络循行相关的,这个部位关元我先作提示,就是肾脉和任脉的交会处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对肌肤甲错,我们已经知道是瘀血的标志,因此,瘀血病,实际上当热化的时候,也就是说瘀血它可以引起疼痛,临床实际和妇科病有关,和内科病更有关,特别是想到,我们在《金匮》十八篇讲到,痈肿、肠痈这一类疾病,都和瘀血相关,那么瘀血如果是脉数化热,这个脉数,证明有瘀血化热的倾向,但是没有形成疮疡,仅仅是痈脓的初起,如果瘀血的典型标志,就是它(原文)说的“肌若鱼鳞”,和我们讲的“肌肤甲错”是一个意思。
  如果影响到下焦的话,就是肝肾,包括妇女特有的和冲、任相关的经络,即奇经八脉的关系非常密切。刚才我已经说了,会影响到月经病,首先有两类,第一类,就是经候不匀,月经失调等等,一会儿,我再讲,还有,就是影响到外阴的一些病变,掣痛,少腹的恶寒,因为它是因寒,因积冷所致,“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街”又是谁和谁的交会处呢?这又是一个经络的概念,是胃经与冲脉交会处,那一天,我讲桂枝汤,和妇女的生理变化各个时期的关系,我曾经说过,和冲脉、和隶属阳明这个关系,一会儿,我再把这个学说给大家整理一下,“气冲急痛,膝胫疼烦”,是从月经病所引起的临床表现,这是一类。第二类疾病,就是“奄忽眩冒,状如厥癫”,形容病人表现为神志上的病变,就是精神失常一类的,比方说厥癫,重的话是癫狂,轻的话就是脏躁,因此,本篇里面,涉及到妇人杂病情志方面的改变,涉及到梅核气和脏躁,比方说“或有忧惨”,悲伤“多嗔”,这就是说明她忧思气结,精神、神态上有改变,哭笑无常,再一个,多嗔就是怒骂,或者说就是瞪眼珠子喊,这些都是表现情志上的异常现象,“此皆常下”,带下病含义有两种,(1)古时候对于妇女的病变,认为是裙带以下的病变,所以叫“带下”,(2)认为带脉,就是横束于腰间,妇人杂病除了和冲、任有关外,包括与督脉、带脉,这样的奇经八脉关系很密切,因此,统称为妇女的各种病变,也可以概括为带下病,但是“非有鬼神”,我觉得张仲景是无神论者,等于和我们讲过的百合病一样,它就是一种病理现象、病理状态,临床表现是客观的,而没有鬼神作祟,所以,一定要正视以上病证。
  怎么来诊断呢?杂病的诊断,在最后第三段说了脉证合参,从脉象上来说,要审阴阳,我已经讲过,脉要阴阳辨脉法,证要辨其虚实寒热,所以,这个条文,我为什么拿到前面来先讲,我觉得就象我讲《金匮要略》,开头强调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要从整体出发,整体的辨证和治疗,那么到妇人杂病这一部分,尽管是《金匮》最后的一篇内容,它确实还是贯穿着脏腑经络学说,而且要脉证合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辨证为主这样的一个理念。妇人杂病的治则,既病早治,行其针药,他要求针药结合,所以,这个整体思想讲得很明确。
  下面,我结合相关的问题,包括妇人的三十六病,是什么意思另讲,这是关于第8条,大体上用这样的一个图表,给大家概括,重点还是要讲月经失调,和情志病的改变,这和本篇的内容相关。[按语]首先,1、从月经病上来说,为什么叫做妇人杂病?也就是说,除胎、产以外的疾患,就叫做经、带病了,因为经、带、胎、产,妇产科四大方面,三篇里全概括了,有关“胎”的问题,《妊娠病》篇作了一个举例,三篇中第二篇讲的是产后病,现在要讲杂病,就是除掉胎产以外的疾患,讲月经病、带下病,包括情志病在这里面,我刚才已经把这原文给大家作了概述,相关的内容,比方说,我说它牵扯了关元、气街,三十六病等等,为了在理论上作一个铺垫,因为重点要讲月经病的。
  我想谈一下,(1)关于月经病和脏腑经络学说,之间是怎样一个关系的问题,刚才我已经强调了,仍然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所以这个地方,如果说女子的正常生理,包括她的变化情况从,“二七,天癸至”说起,就是《素问·上古天真论》里面说了,关于“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我觉得女子,当她月经初潮的时候,已经标志着她进入了青春发育期,也证明她的性周期活动就开始了,现在,我觉得结合当今时代,月经初潮的提前来看,我在临床上已经看到最小,初潮是9周岁,当然有各种因素促成的,如果是正常的生理变化,仍然是属于生殖健康范围内。如果按照咱们中医理论来说,大约一个人的月经年限,35~45年左右,现在已经延迟到55~56周岁闭经,只要她没有任何病理现象出现,那都是生殖健康的范围内,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围,也就是说,大约持续这样长的时间,就到了绝经的年龄,月经开始闭止,就进入绝经期,仲景对月经的认识上,他说:“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这样的经典语句,请大家牢牢记住,不仅对于妇科病有这样的,一个认识,而且可以对于内伤杂病的疑难病证,从临床思维上有所启发,当然对月经,单纯要说血还不够全面,西医《妇产科学》里面,已经对月经血指出,它里面包括血、水,而且有子宫内膜脱落的一些细胞,也有阴道的分泌物等,是一个混杂物,所以,要首先认清正常的经血,应该是什么样,然后,再鉴别病理状态下,见什么样的经血,我认为,它的产生,是脏腑经络气血作用于子宫,关于子宫的含义,张仲景在这篇里面,刚才我们已经碰见了,他说到“胞门”,《妊娠病》篇里面,我们涉及“子脏”,都是来说子宫这个名词概念的,那么,之所以能够使子宫定期的藏泻,胎、产就是藏与泻的功能,能够定时的蓄和溢,这是经和带的一个生理变化,在五脏中这个关系,我觉得,心主血脉,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化血,还有肺主气,气帅血,所以,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是血脉运行的动力,只有气血调和了,则经候如期,这其中脏腑功能是保障,气血充盈是调畅的根本,简单地说,也就是五脏当中,1.肝气必须条达,要定期疏泄则经候如期,也就是他(仲景)说的,得保证经候的均匀。2.就是脾主运化,作为水谷精微得以化生血气,使血海充盈,那么经血才有源,所以,我那天曾经讲条文的时候解释了,仲景非常重视什么呢?重视肝脾,从我讲当归芍药散,也充分体现了他以肝脾功能,作为切入点,不仅治疗妊娠腹痛,而且治疗诸疾腹痛,但是,在辨证上一定要属于肝脾不调,我讲了是肝郁的血滞,或者肝虚的血虚,但是,一定是有脾虚气弱而湿胜,所以,它既要调和肝脾,同时要调经,要止痛,因此具有化瘀利水的作用,对西医所看到的病理变化,那种形态学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包括桂枝茯苓丸有治疗作用。3.我要说就是关于,“肾气盛,天癸至”,它能够促使冲、任二脉充盛,另外,心主血脉、主神明,我们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那么作为生殖的系统,包括性的变化,和她正常的生理活动,都是由心所主,这要一说,大家可能觉得,是不是离谱,都是讲肾主胞胎,冲为血海,现在实际上,妇产科和中西医结合的结果,我们的妇产科教材,包括有一些专家所提出的学说,已经提出了是心-肾-子宫生殖轴,这样的学说,我觉得也体现了中西医结合,从宏观与微观的研究相结合,会把一些我们原来,比方说,从简单的、朴素的观察方法,从朴素的描述开始,从内涵到外延给予精确的界定,我觉得,现在已经比二十年前的认识水平,大大提高了,那么,将来会以更快的速度,使仲景学说焕发学术方面的光华,所以我说,关于生殖方面的内容,应当是从更深层次,来辨别妇科病证间的特殊性、复杂性,进而把握它的关键,有效的进行治疗,我们在学这一篇的时候,包括妇科三篇,已经是本科学生在学习了,中医妇科,包括西医妇产科的知识已经具备了,所以,现在回过头来,我们看张仲景时代对妇科杂病的认识,有利于我们,对整个仲景学说思想的理解,有利于今后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我还想说的就是,(2)关于经络循行与子宫排泄,与月经,孕育、胎孕等,生理功能的关系问题,这也是和脏腑经络学说的指导,分不开的,比方说,肝与任脉交会于曲骨,这是从肝脏来讲,和任脉的交会处是曲骨,曲骨所处的部位是耻骨联合,与督脉交会是在哪呢?头顶的百会,与冲脉交会是在三阴交,所以,女子以肝为先天,女子以血为要,以肝为主,含义包括了它和任脉、督脉、冲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肺的循行,时间关系,我就请同学们,自己去看它的循行路线,实际上,肺,它与督脉、任脉相通,而且借此与子宫联系,重要的是,心与子宫有一条直通的经络联系,这里我引了《素问·评热病论》说,“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素问·骨空论》,又有督脉“上贯心入喉”,这就是说心经、督脉,和子宫是相联系的,还有一个直接的经络,通途是肾,所以我说,五脏和它的经络循行之间的,关系密切,现在,通途在肾的话,《素问·奇病论》讲到了,“胞络者系于肾”,还有,就是肾脉和任脉交会在关元,刚才我已经提到了,所以,这个第8条原文,它都是有所指的,也就是说,肾脉与冲脉下行之后,它的下行支跟它又有联系,和督脉同是“贯脊属肾”,这就是作为肾与关元的关系,肾与冲脉和督脉的一个联系,所以我说,肾通过冲脉、任脉、督脉,这三脉和子宫是直接相系的,因此,经络上的联系和通达,奠定了脏腑功能活动的基础。
  2、仲景为什么要重视肝脾?我在这里专门作一下解释,肝为藏血之脏,是冲脉之本,而且司血海,主疏泄,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流的作用,这是在《中医基础》里面,讲肝主疏泄的方面,涉及到生殖、泌尿系统的功能,它主疏泄,有贮藏血液,调节血流的作用,而且对于浮汁的分泌、月经的排泄,促进受孕的作用,都要依赖于肝气的条达、疏泄正常,一旦情志抑郁,这都要发生病变,所以,“女子以血为主,女子以肝为先天”(《名医汇粹》引何伯斋之说),就是这么考虑的,还有,从脾来讲,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这源,是升降的枢纽,又有统血和运化水湿的作用,在前面所讲的内科杂病里面,我们已经反复讲到,脾胃在五脏中的重要地位,胃主纳,脾主运,胃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之腑,所以,足阳明胃经和冲脉交会于气街,后世总结说“冲脉隶于阳明”,这个“隶“,就是隶属的隶,冲脉隶于阳明之说,因此,作为女子,也只有胃中的谷气旺,脾气运化强,后天生化之源旺盛,冲脉血海才能够跟着旺盛,那么加强统血、化湿,调节冲任之间的升降,才能更好地维持女子正常的生殖,及性的健康,这是从中医的理论,特别是为什么肿景从肝脾出发,对重视肝脾的道理,我从中医理论上给大家作一个概括,提供参考,临床上,比方说月经失调、闭经,崩漏和月经前后的这些表现,包括更年期的综合征,以及不孕症,甚至于先兆流产,我们上次讲过胞阻的问题,这一类的疾患,如果见有烦躁、精神紧张、容易激动,发怒、失眠多梦这些现象,我认为,除了从肝郁、肝失疏泄的角度,来考虑以外,通过以上的分析,我讲到心-肾-子宫生殖轴,这方面考虑。
  3、还应该想到心肾不交,心肾失济的问题,这样的话,在治疗上我们就会多了一个思路,比方说,我前面在讲虚劳肾的阴阳两虚,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是从调和阴阳,潜镇摄纳的角度来治疗心肾不交证,即“男子失精,女子梦交”,从女科来讲,特别应该注意补养阴精,就是对肝阴的问题,对肾阴的问题要重点考虑,要顾护阴分,也可以促使心肾交济,所以,以血为前提这个观念,要引起重视,我在这里,也给大家提供一个,就是宁心敛精的办法,从神经系统我刚才讲的是心肾不交,他(仲景)讲的是病变在三焦,特别是后面讲的,病变在下焦的话多为妇人杂病,第一,是月经病会影响到今后不孕,第二,就是引起情志病变,所以,你比方说,针对心肾不交的问题,为什么要从阴分来考虑?就是因为心、肾和子宫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叫做一种生殖轴的新观念,比方说,清心莲子饮,柏子养心丸,酸枣仁汤这橷一类名方,那么你在选药上,为了顾护阴分,你比方说象龟板、牡蛎,加龙骨牡蛎汤,牡蛎比龙骨更符合要求,因它滋阴潜阳这个方面,和龟板的作用有轻重之分,山药、山萸肉,酸枣仁,一定是炒枣仁才能宁心安神,才能使魂藏于肝,如果是用生枣仁,就不是解决不寐了,反而,那会使病人清醒,所以,请你去看《中药学》(《本草图经》),它要分生枣仁和炒枣仁的,炒枣仁在用的时候,还应该捣碎,让药局得用药臼给它捣碎,才能充分发挥这种作用。现在,神经系统疾病里面,特别是不寐症,她(病人)都不是一时半会的了,所以应该根据病情,在药量上至少从25克开始,30克甚至有的得到一两(50克),要根据情况看,莲子心清心热,苦味药,而且入心经,对于宁心安神是很有效的,五味子,不仅能够宁心安神,对肝、对肾亦有相应的治疗作用,夜交藤、枸杞子、钩藤、地黄,特别是熟地,滋阴又能够补血,还应该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从肾的角度来认识二仙汤的问题,组成:仙茅、仙灵脾,更年期的综合征里面,有一类就是引起高血压,你用其它的镇肝、熄风那些方药不行,尽管用药以后,比较交易得效,但是,反复性很大,这时候,就应该从她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水平低方面考虑,补肾壮阳,用二仙汤仙茅,仙灵脾,那么,关于潜阳的问题,象知母、黄柏滋肾阴、清虚火,再就是当归补血活血,然后,你再根据具有降压作用的一些药,用点柔和的,同时有补肾作用的药,象杜仲、桑寄生,包括白芍等,属于具有养阴作用的药物,而且对更年期综合征,特别是我刚才讲的兼高血压者适宜,为什么影响到月经病,又要影响到情志病,大体上和我讲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的理论是个关键,我讲到这个程度的话,请大家注意,就说从心肾交和立法,就补充了我们在调理阴阳方面,不再单一的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这个角度来思考,我提供的这个思路就是启发大家,如果为了调理阴阳、恢复,或者说维持阴阳的动态平衡,最后要达到的目的,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都是要藏精敛阴,保护精、卵的健康发育为总目的,所以,肾者藏精而不泻,心者藏神为君主,神驾驭于精,心神妄动必泄其精,心火妄动,心神失宁必耗其阴精,所以,宁心安神对于肾的,元阴、元精的固藏有着重要作用,我借这个机会,就等于把我在《虚劳》篇里面讲的,平调阴阳,潜镇摄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在妇科三篇里面给大家在理论上,作一个总结,这是为这一篇第八条给大家说的。
  4、下面,我再讲就是由“因虚、积冷、结气”,怎么“至有历年”,就造成了“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呢?时间的关系,作一个简要的说明,(1)就是血气凝结的结果,血寒积结,所以,这里面也讲了气血只能通达,一旦有所阻滞或者因寒、因热,它都要发生凝结的,特别是刚才我也讲了,气为血之帅的问题,气行则血行这个问题在妇科病里面,包括我们前面所讲的,内科、外科的杂病是同理的,所以,血气凝结,血寒积结。(2)关于胞门寒伤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指的子宫闭寒,胞门闭寒,因此引起胞门寒伤。(3)经络凝坚,就是经络阻滞的结果,所以月经失调,实际上它包括了月经不调、停经,包括闭经,甚至于绝经这样的月经病,实际上,通过这个条文的三因,虚、积冷、结气,对月经病补叙了一个病理演变过程,那么,关于脏腑经络功能失常以后,引起的三焦病证,我刚才已经作了介绍。
  5、三十六病,我再作一个介绍,实际上咱们现在,不管是妇科临床,还是中医各科临床,对古代的一些疾病分类方法,已经不怎么应用了,但是,作为一种知识需要知道的话,妇人三十六病,是源于《诸病源候论》和《千金方》,能够有记载可查,也就是说,张仲景时代,已经对三十六病有所认识,但是,他并没有记录下来,我们从哪里去参考呢?一个是《诸病源候论》,一个是《千金方》孙思邈的书,能够看到三十六病它包括的范围,第一,是十二癥,癥病的癥我昨天已经说过了,这个癥字一定是繁写体,没有任何一种简化的字体,十二癥(略)。第二,九痛,因为内容非常复杂,也比较生僻,所以我就不作介绍了,九痛。第三,七害,七害我想说明一下,作为女子也应该注意养生,和防病这一方面,七害:一害食,吃得不合适;二害气,情志上;三冷,刚才已经说了,积冷,寒冷,久积的话,会导致一系列疾病的,这是三冷;四害是劳;五害是房,房室之义,房室不节;六害是妊,就是说作为一个正常的妊娠过程,它应该是一种生理现象、生理过程,但如果保护不好,往往是一切杂病生产的根源,所以六害为妊;七害为睡,这个睡的含义好象还应该再探讨一下。第四个方面就是五伤,五伤,前面那四伤都比较杂,第五他提到,“子门不正,引背痛”,我觉得,这个他考虑到生殖器的先天畸形,或者后天创伤,也是很影响到生殖方面的病变,我曾经看一个小女孩是姑姑领来的,是外地农村的孩子,已经长到二十岁了,一次也没有来过月经,这位姑姑说,是不是给看一看,我说都做过什么检查?什么检查也没做过,作为我一个中医,我是不是应该先四诊合参呀,首先得摸摸脉,问问病史,但是我首先请她去做一下B超,检查的结果回报,没有生长子宫,没有这个器官,我问卵巢的情况怎么样?发育不完全,所以,她就是一种先天畸形生理缺陷,这些问题,我觉得,咱们也就是在仲景学说的思想指导下,把疾病的诊断给她缩小到最小的范围,而且应该结合相关的现代技术,和检测手段,有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辨证施治的水平。最后一个就是三痼,第一,对女子来说,月水闭寒不通,该行经不行经,没有规则或者说干脆就闭经,或没有月经,象我刚才说的病人,那就是生长发育根本就缺陷,月水闭寒不通是一痼,难治;第二,绝产乳,就是既不能生育,也不能哺乳;第三,就是羸瘦不生肌肉,所以,现在咱们也看出来了,要是减肥真就直接影响月经,和整个生理及体质情况。这十二癥、九痛、七害、五伤、三痼,加起来正好是三十六病,时间关系,我就能讲到这个程度了,第8条到这儿。
  下面,我开始讲的是有关情志病的,它涉及到了梅核气和脏躁,梅核气在概念上请大家注意,病人是一种自觉的症状,和我们讲奔豚气是一样的,是气之为病,所以,和情志因素密切相关,病人自觉咽中如有炙脔,这是张仲景的原文,什么叫炙脔呢?脔,是肉块,炙就是烤肉块,这是一种形容,就象讲奔豚气,好像小猪奔突一样,不是说腹中有个小猪在跑,这里也是,本科生答卷子,就有的说喉中有个烤肉块,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这个可不是异物梗阻,是象有异物之感,是病人自觉这部位有异物感,然后再说,这种异物感是怎么样呢?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但与饮食无碍,该吃的吃,该喝的喝,所以,她若到喉科去检查,你是用喉镜检查,也没有病理所见,遇到这样的病人,我们也希望排除属于品质性病变,有的病人她就是喉壁上有结节的增生,有的严重的话,滤泡的增生,有的时候,你靠药物也很难办,也需要象现在有的是激光疗法,能够给她改善症状,但最终还得靠中药调理,所以,对梅核气,不仅要看成是一种情志病变,同时扩展到临床,如果属于痰气郁结证的话,他(仲景)所涉及的方药是有效的,我在讲解条文的时候,再给大家说,这就在概念上一定要考虑,它的症状特点是一种自觉症状,形容如有炙脔。然后病因病机,我们分析是七情郁结,气机不畅,津聚为痰,然后与气搏结,上逆咽喉所致。这个病位是在咽喉的,如果简单来说,情志为病,痰气郁结,痰气郁结在哪儿呢?郁结在咽喉,这是梅核气,梅核气的名称不是张仲景命名的,是后人在他这个条文的叙述上,包括他所创制的半夏厚朴汤有效,称为梅核气,原文就是什么呀?“咽中如有炙脔”,下面我们再来说,就是他(仲景)针对痰气郁结,这样的一个病机所造成的梅核气病,这是一个病症,不叫做疾病,请大家注意,是妇人杂病里面的梅核气病症,而奔豚气叫奔豚气病,那么,脏躁也是这样,张仲景这么说脏躁,咱们《中医基础》,包括《中医内科学》里面讲,也叫脏躁,是一种病症,痰气郁结证所用的半夏厚朴汤,能够起到开结化痰,顺气降逆的作用。

  请大家看一下相关条文,第5条,半夏厚朴汤证,它说: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一类)
  这个炙脔我已经讲过了,这个[词解]大家能够看到,现在,我请大家看的是,这个方剂的组成,半夏、厚朴、茯苓、生姜、干苏叶,这个方子,为什么就能够起到既能够化痰结,又能够顺气降逆的作用,不让她在咽喉这一块有种梗阻的,异物感情况呢?我觉得,这个方解就象书上讲的,半夏、厚朴、生姜,正好是辛开苦降的配伍,半夏,反复的讲是一个降逆、散结、止呕、向下(消痞的作用),厚朴,更不用说了,行气、消胀、除满,那么,生姜要配合半夏,那更是一种辛开苦降,包括散结、止呕的功效。关于茯苓的问题,化饮的作用,当然,这里面讲的是痰,因此也就是通过化饮来消痰,要说的就是这个苏叶,苏叶是紫苏的叶,我们讲中药的话,是讲辛温解表药里的紫苏,包括在妇科里面用紫苏,它有调理脾气的作用,来行气安胎,所以,一旦脾胃气机升降有问题,正好它辛温之性,能够有安胎作用。苏梗在前面我已经提过了,现在我要讲的苏叶,它等于用这个方剂的配伍,示范性的告诉你,苏叶对于上焦,就是肝失疏泄,气郁在上的话,肝气郁结到咽喉的话,不叫引经药,也可以说苏叶是一个直达病所的药物,它是一个偏温性的,是苏叶。那么相对来说,紫苏或者说苏子,它降气的作用对于肝气郁结,也有相应的作用,特别是咱们讲肝气和肺气之间的升降,叫左肝右肺,肝主升,肺主降,这个时候,你要定喘,为什么要用苏子呀?它这里面对肝气,和肺气之间的升降有调整,调节的作用,可降气消痰。我讲这个方就是这个意思,苏叶的芳香宣气解郁的作用,我说用在疏肝的方面,如果偏于上用苏叶,偏于中用苏梗,如果喘,就用苏子来降气,是有它的道理的。
  这在[临床应用]上,我认为不是专为女子而设,别看它放在妇科杂病篇里面,男子也有得梅核气的,男子也有得脏躁的,所以这一部分,尽管是放在女子的情志病上,我认为,就象第8条刚才说的,叫做什么呀?它是强调在上焦、中焦的这个变化,叫做“时着男子,非止女身”,证明张仲景当时思路是很开阔的,他已经看到这样的杂病,不局限于女子独有,男子也有,这在他第8条原文中已经用文字,把它记载下来了,目前在临床上,我觉得,特别是精神抑郁症,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气管炎等,只要属于我们病机分析,为痰气郁结,气滞痰结,气滞痰凝者就可以选用这个方了,实验研究也证明了,就是这五味药里面,谁最起作用呢?苏叶和厚朴,所以,我为什么特别强调了苏叶的开郁作用,疏肝药要偏于上的话,要选用苏叶,那就苏叶和厚朴对于喉返神经,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就是不管是对猫、对兔,这样的动物实验,结果报告是一致的,苏叶和厚朴在方中的作用,能够改善梅核气的这种咽干、梗阻,或者说异物感,改善这个症状,从我的临床体会上说,有的气郁日久,因为它梅核气不是短时间得的,而且有反复的情况,应该考虑气滞有血瘀的问题,当有这个情况的时候,可以参考王清任的会厌逐瘀汤,我觉得,效果很好的,提供给大家参考。
  既然讲到了肝郁的问题,我想借此机会先说,然后大家再看脏躁,在有关《金匮》论述情志病方面,我们已经学过的,前面开始讲到百合病,然后就是虚劳虚烦不眠,奔豚气,后来我们又涉及到邪哭、癫狂、惊悸,今天又要讲到梅核气、脏躁,这都是属于一类因郁而致病,就是情志郁结而来的,单纯性的情志之病,我现在说的是《金匮》有关情志方面,因郁而致病,其它还有,你比方说因病而致郁,狐惑病,以蚀烂为主症,伴有神志恍惚不定证,有默默,也有欲眠目不得闭,等等,那是因病致郁,因为它是肝经病变,蚀于上,注于下,那个情志病变是因病而致郁的,黄疸病,它里面包括我还讲了兼症的话,宜柴胡汤,那都是因病而致郁,有情志方面的改变,关于情志所伤,单纯的情志所伤就是我前面总结的,请大家自己把有关疾病,你再归纳一下,张仲景对情志病提出了哪些病因病机,提出了哪些治法,有哪些代表方剂,我觉得作为本科生,学完《金匮》以后,对仲景学术思想,在《金匮要略》里面的体现,应该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把它勾画出来,但是,我现在要说的就是情志所伤,反复或者强烈的精神刺激,如果超越了肝的调节限度,它就会导致气机的失常,我想,就是在我讲癫狂的那个条文的时候,我曾经按照《内经》思想,给大家归纳概括,说人的精神魂魄统于心,因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君之官,所以一切精神活动,应该归属于心主神明,但是,肝主疏泄的问题不容忽视,我觉得在目前临床上,好像肝郁证表现得比较多,或者说症状比较明显,我刚才已经说过了,作为妇女的月经病里面,包括其它一系列的疾病,都要伴有一系列的,精神情志方面的改变,请大家注意,肝主疏泄的功能失常了,怎么办?张仲景第一篇第1条,就强调了肝的问题,体阴用阳的问题,肝实怎么办,肝实,要疏肝也要顾脾,肝虚,那更是妇科病里面常遇到的问题,要怎么样呀?酸甘焦苦并用,调补助益法,现在我想说:
  1、就是肝郁证的治则,张仲景根据肝的生理特性,和肝郁证的病理特点,我觉得,在立法上他有四法,疏、散、清、补这样的四个基本原则,不一定合适,但是,我觉得可以作为一个,清理仲景对肝病的基本治法吧,(1)疏肝解郁健脾是主要方面,我觉得,在《伤寒论》里面,疏肝理气法,首先主方是张仲景提出来的四逆散,再就是小柴胡汤,关于大柴胡汤的变方,那他也是有理有据的,我只有学会了他的那种圆机活法,你才能体会他柴胡汤、柴胡剂的,用意是何在,(2)就是疏肝活络法,用旋覆花汤,我们讲的肝着病用旋覆花汤,要不叶天士怎么那么发挥呢?我们也要学,他为什么要加活血化瘀药,为什么引申得那么深,疏肝活络法,包括直达胸胁肝络所布的地方。(3)关于清肝解郁法,我想了半天,到底什么方能符合清肝解郁法呢?我觉得,对待黄疸病,他能够理解到病机是“瘀热以行”,我觉得茵陈蒿汤三药的组成,具备了清肝解郁的作用,栀子大黄汤也存在着这样的作用,清心除烦解郁,那么后世发展的逍遥散,丹栀逍遥散,特别是丹栀逍遥散,我觉得对于妇女月经先期,血量大而且颜色鲜红,特别是青春期的女孩子,月经量多,而且周期总在提前,甚至一月再现,咱们这篇条文里面有一月再现,(血瘀者用土瓜根散),我觉得,就是丹栀逍遥散,或者丹岑逍遥散,都是非常好用的方子,一定要进行随症加减。(4)补法,我想说的就是吴茱萸汤,是一种补益肝气的作用,因此,我在讲吴茱萸汤的时候说,肝寒就是肝阳虚、肝气虚,应该是补益肝气法,用吴茱萸汤。
  2、在疏肝药的选择上,我曾经给大家提过,(1)如果肝阴虚的人,用柴胡如果太燥的话,是不是不用柴胡,用茵陈?实际上,还可以用丹皮配刺蒺藜(白蒺藜),就是既能够起到疏肝作用,又不过于升散。(2)我还可以提供,就是在疏肝药的选择上,因为肝气郁结的部位不同,刚才因为是讲到苏叶了,所以我今天给大家补充我的临床体会,就是疏理上焦之气,你首选的,就是比方病位到咽喉了,这肝经因为循咽喉,肝气郁结到咽喉这个部位,张仲景教给一个药,苏叶,关于苏梗、苏子的选用,还有,就是桔梗、川芎,逍遥散里的薄荷,同理,川芎,就是酸枣仁汤里面,用川芎理其肝用,理中焦之气,刚才我提苏梗,实际我们在《胸痹病》篇里面,橘枳姜汤等于教给你,调理中焦之气有橘皮、枳实,对于香附佛手,包括川楝子都是理中焦之气,具有很好的疏肝、除胀、解郁的作用。(3)我觉得疏肝药里面,它有温、凉之分,比方我刚刚说的苏叶、川芎、香附、佛手你说它偏什么性?偏温性,所以,你得看清楚他是什么体质,什么病证,你再选用相应的疏肝药,川楝子、枳实、丹皮这就是偏凉性,特别是川楝子,咱们经常用,象女子的不孕症,川楝子如果偏寒的,你在川楝子要进行处理,我从天台乌药散那个方子里,得到的启发,我治了好几个属于偏寒的,就是冲任虚寒兼有瘀血,少腹逐瘀汤可以用,我用当归芍药散这个方,里面套用解决她输卵管堵塞的药,川楝子偏凉怎么办?有炮姜、有归尾可以,但反过来说,川楝子如果用巴豆炒过以后,再用川楝子,它就把凉性去掉了,而且取它很好的,疏肝行气止痛作用。刚才我讲的刺蒺藜,包括白芍、女贞子、丹皮,对于肾阴虚而肝郁者,它可以说是妇科病的一个特殊类型,你说,阴虚你要用六味地黄丸,不能解决肝郁问题,你要用逍遥散去解决肝郁问题,又解决不了她肾阴虚的问题,这个型,它可能涉及了多种的妇科病证,怎么办?六味地黄(丸或汤)配逍遥(丸或汤),包括我说的,可以加用刺蒺藜、白芍、女贞子,和丹皮之类。我觉得在治疗上,还应当注意的事项,我想谈三点意见,1、就是要注意重视精神疗法,这在我们讲百合病的时候已经提过了,反复强调了,就是在精神、心理方面的调整,要跟上去,也就是说,要为消除肝郁的病因作努力,应该是医患合作,为消除肝郁的病因,很重要。2、就是疏肝药物都有理气的作用,用量不能过分的猛烈,不要求之过急,不可能速效,所以,你要慢慢的来,而且经过每次的细心辨证,来决定如何选方遣药,否则的话,病没给治好,反而耗气伤阴,对柴胡的应用,我已经说过了,怎么把它调整好。3、肝郁证与现代医学的神经,消化、血液循环、内分泌,生殖等系统都有相关联系,特别是郁证的发生,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注意了和慢性应激的研究,引起关注,那就是因为许多的疾病,尤其是身心的疾病,和精神因素的发生、发展相关,所以,《医学心理学》,和《身心医学》等领域作为研究热点,我们学了仲景的书,应该从仲景学说方面,我刚才提示大家,把有关情志疾病,对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规律,特别是有效的方药,应该加以整理,本科生学习之后,自己把它相关内容整理一下,我觉得,对于临床还是用得上的,这就是不仅要临床会辨证,会用药,关键要从理论上,要和应激学说,包括目前的一些实验研究,所提出的一系列假说,我们也要逐渐去有所认识,来提高我们中医基本理论,这方面的认识。
  下面,我来讲一下脏躁,脏躁的概念,和我前面所讲的百合病,你看有什么相同,脏躁的概念,一定要大家记住,这个躁,一定是提足旁的躁,烦躁的躁,不是干燥的燥,它的命名,从我说的概念里头大家能看到,就是以精神不定或失常,轻的话,就是一种精神不定,情志上的改变,他不能够非常安稳的,或者正确的思维方式对待事物和人,那么,失常的时候,那种程度不是癫狂,就是一种歇斯底里发作,所以,这个失常的程度,是和癫狂有别的,无故的悲伤欲哭,频作欠伸,这是按照张仲景原文来说的,无故悲伤欲哭,神疲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为什么叫做脏躁了呢?就是病因病机说,情志不舒,或思虑过多,肝郁化火,伤阴耗液,伤阴耗液呢,从肝影响到哪呢?影响到心脾,心脾两虚,然后再累及到什么呢?重的话,日久累及到肺和肾,就象我们讲百合病,属心肺阴虚,以心阴虚为主,当累及到肺、肾的问题上,应当说以肾为主,这在临床表现上,五脏当中,由肝影响到心脾是最常见的,日久以后,影响到肾,肺的方面好像有相应表现,但总体来说,是五脏的脏阴不足,虚火躁动,因此叫做脏躁了。有的注家说,那就是五脏的脏阴不足,不要去追究哪一脏,还有的认为,在临床表现上,它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确实有所偏重,比方说,针对心脾两虚证,所出的方是甘麦大枣汤,这个方药里面,若是顾名思义,你能看到补益心脾,实际治在哪里?治在脾而达到安心宁神的作用,所以,张仲景等于给你举例说明脏躁,脏阴不足怎么办,而没去滋阴,是去治脾,起一个非常平和的调理作用。因此,作为脏躁,当你辨证施治到一定程度,后期恢复阶段的时候,甘麦大枣汤是一个必用的方药,因为它治病求本了,从心脾,从脾而治,调理心脾的功能。
  我再谈一下想法,关于刚才讲梅核气的问题上,临床上也是对于精神抑郁,胸闷叹息的肝郁气滞证,应该加上疏肝理气药,对于咽喉出现的一些肿痛,或者咯痰不利,也可以进行加减,包括杏仁、瓜蒌仁、海浮石,就是有利于化痰的一些药,包括桔梗,都是这样的,如果阴伤得厉害的话,象梅核气,我刚才提了用会厌逐瘀汤,王清任的方,也可以把张仲景什么方用上呢?麦门冬汤,滋阴,对肺胃滋阴的话,尤其他(病人)是咽干,口燥,甚至有些痒,疼,麦门冬汤对咽喉不利,止气下逆,所以,麦门冬汤临床,可以配合半夏厚朴汤,当然,后世发展的四七汤,我们《内科学》里面,强调了那张方子,同样是治疗梅核气的常用方药,很有效的,那还是从气与痰,气和郁三者的关系说的,还离不开津血靠气的推动,所以,你从生理方面认识之后,你再考虑病理上的状态,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治疗,这是梅核气,我说到这里,你象还有,对咽喉局部有利的,我们讲过的射干,有散痰结的作用,象山豆根,牛蒡子,当然你得辨证,是风热还是什么,海藻、昆布、浙贝,都有利于化痰结的,脏躁的情况,原文说:
  “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一类)
  [释义]1、脏躁这个病名已经说过了。2、“喜悲伤欲哭”的“喜”字,一般的从字面上认识,就是喜欢怎么样怎么样,我认为,(1)就是按照张仲景的,写作特点来分析,这个“喜”,应该当容易悲伤欲哭,经常的悲伤欲哭解释,不是他个人喜欢的问题,是一种容易发生,或者经常发生的一种临床表现,这是关于这个“喜”字,对悲伤欲哭这个症状的认识。(2)我认为,就是说喜和悲,两个字写在一起,就是哭笑无常的表现,我们看临床表现,也真有那妇女同志若作起来真没有样,一会哭,一会笑,一会闹,再不就是怒骂,所以,这也是临床常见,我认为,这两种认识,作为注家从不同角度描述的,应当兼收并蓄,这是关于一个“喜”字的认识。3、“数欠伸”,数欠伸的问题,因为她睡不好觉,焦虑烦躁,那么她就觉得非常懒散,总是哈欠连天的,再不就是抻懒腰,这就叫“数欠伸”,有的西医讲,老打哈欠的是脑乏氧,咱们不说那个,她就是一种情志失常,要不甘麦大枣汤,解决不了脑乏氧的问题,咱们是从心脾上调节,关于这个条文里面,再一次陈述“象如神灵所作”,证明张仲景对于神志疾病,看清楚了是一种功能性的改变,器质上没有问题,这是很了不起的,在他所处的时代,能够有无神论这种科学思想,而且能够非常肯定地,把它说成就是一个功能性的改变,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应该在精神、心理上进行调整。4、关于小麦的应用,我在临床上,包括我所看的资料,有的人提倡用淮小麦,有的人提倡用浮小麦,我认为这两个小麦,只要药局有,你都可以使用的,也就是说,在临床表现的脏躁,她全身体征上,应当包括比方汗出,心烦,易怒,这一些症状都应该加进来,特别是更年期的综合征,如果汗多的话,用浮小麦应该多一些,甚至用30克~一两(50克),我说我们那里的量,淮小麦,才真正能够达到什么作用呢?益脾和中的作用,特别是养心安神的作用,对淮小麦是这样考虑,就是使脏阴通过健脾,是气血生化的方面改善了,自然,脏阴也能够改善。
  [临床应用]的方面,我觉得,1、就是包括神经衰弱,特别是刚才提到歇斯底里,这个癔病的问题,癔病,我就看过这女患,都瘫痪了,起不来,后来,我一下就想到了,我们老师教的,可以暗示疗法,我就拐弯抹角,我说:“这病看来不行,非得手术不可了”,说手术咋治啊?我说:“哪块不能动,就割哪罢”,患者“噌”一下就起来了,癔病性瘫痪,真的有时候,药物它也不能解决问题,你就是暗示疗法也有作用,所以,这真是属于咱们讲的脏躁范围,之后她病情轻浅了,也不太闹了,你用甘麦大枣汤和之,精神分裂一类,说精神失常,也可以,轻的,如果病因是痰热,经治都去掉了,我产后期调理也可以用甘麦大枣汤,如果结合病情的话,除了甘麦大枣汤,我们学过的百合地黄汤、酸枣仁汤,包括我们提到的六味地黄汤,这不是脏阴不足吗?往补阴上考虑,特别是妇科病,她雌激素的水平直接影响她。
  2、还有一类,比方说由于手术,或者放疗造成的卵巢功能减退的问题,这应该引起注意,有些是手术导致的,这也应该人二仙汤,加味二仙汤入手,还是很有意义的,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的这一系列症状,烘热、失眠、焦虑,这个方子有缓解作用,再一个,就是通过[实验研究],就是动物实验证明,这个方子(甘麦大枣汤),有很好的镇静和抗惊厥作用,尤其是连续给药以后,因为它药轻,作用力缓。
  3、应当连续用药,那么这种镇静、抗惊厥的作用,就会明显,说明不是短期取效的。
  4、还有就是在大病以后,临床上我再补充的话,就是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在大病以后,体虚不复的时候,特别是气阴两伤证,我们讲了几个气阴两伤,昨天还讲了竹皮大丸,是从脾的气阴两虚考虑,肺胃的气阴两虚是用白虚加参汤,心的气阴两虚是用炙甘草汤,脾的气阴两虚是用竹皮大丸,是妇人乳中虚的特殊时期,所以,对于妇女来说,气阴两伤的辅助饮食疗法,用甘麦大枣汤,就是不当作药吃,当作食疗,这个方子对于她自汗、盗汗,包括小孩的夜啼不眠,都可以用的。
  5、关于自汗、盗汗不止的时候,我曾经在开始给大家,介绍《虚劳病》篇的时候,我说可以加黄精和女贞子,特别是黄精30克,能够协助止汗作用,那么男子,比方说,我看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干部,他从他掌权的岗位上下来,他很不适应,就出现了一种象女子的,更年期综合征一样,烦得够呛,而且自己也觉得,我怎么能这样了呢?我是不是真的对社会,对家庭没什么作用了呢?非常的自悲,我看他既有寒证,也有热证,我就把一会我们要讲的温经汤,给他用上了,方中有加减,我怎么考虑的呢?它那方里有桂枝汤的和法,有归、芎、芍齐调肝血的作用,还有当归四逆汤,那个当归四逆汤里头应该有通草,此外这个方里有阿胶,我用阿胶,但是我没用通草,为什么我这么考虑呢?因为他上、下都有病,我上次讲乌梅丸证,叫做“寒热错杂”,只要寒热错杂,咱们就用乌梅丸,对不对?现在我要说温经汤,我自从治这位男同志,我有很深的体会了,温经汤本来是治女子月经病的,但用到这位男同志身上,我当时就为难了,你说乌梅丸方里有蜀椒,有干姜,太热,他热证还挺明显,我一想,这温经汤方组合得好,里面有丹皮,还有阿胶,还有吴茱萸,不象蜀椒、干姜那么热,我就把这方,是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一灵活,就给用到温经汤上去了,结果他吃了以后,很高兴的复诊,他说你这方,我觉得对我挺好,就好像心爽了不少,至少不那么出汗,不那么烦热了,这是一。第二,他觉得,就是好长时间以来,那种自悲感、失落感缓和了,他说,有你这个大夫给我解释得好,再一个,你这方、药真好使。所以,我也觉得,温经汤的临床应用扩展,咱们下去都去琢磨琢磨,到底对于男性患者,为什么它能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我为什么在那位男患身上,使点劲敢用这个药呢?我一想,这经文里面,温经汤证,先说就是妇女多少岁?五十,“年五十”,年五十是女子绝经的时候到了,“七七天癸竭”的时候,这位男同志的更年期,到底是从哪年开始?我没有作过系统的调查和观察,但这位男干部他那种失落感、自悲感,实在是临床辨证,我觉得有点寒热错杂,你说要用小建中汤吧,纯粹温补,我还觉得不合适,提笔就是温经汤,再进行加减,我觉得,他突然的复诊,来的时候挺好,我就开始琢磨,大概是桂枝汤调和的结果,还是因为上下寒热的症状错杂,我就说到这,给大家一个启发吧。
  好,时间关系,就说到这里。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相关阅读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