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第77讲

  第77讲 第二十一篇:概述

  下面,我们来讲第二十一篇,叫做《妇人产后病脉证治》,这一个篇章里面,它涉及的内容也是很多的,特别是介绍了新产妇人三病,另外,就是关于产后出现的腹痛,妇科三篇里面都涉及腹痛,所以,这部分的内容,需要本科生重点掌握,《妊娠病》篇,实际上我讲了三个腹痛,第一个,是胞阻,是妊娠腹痛下血,用胶艾汤,第二个,是附子汤证的,阳虚腹痛,附子汤因为仅有名,我们就记住治法,有关阳虚寒盛的腹痛,就用附子汤类方,第三个,就是肝脾失调的,当归芍药散证。
  我们现在要讲产后病,第一,要求记住新产妇人,三病是什么,它的病因病机是什么,再就是,关于产后腹痛这一部分,还有,关于产后中风,下利,我觉得,关于产后虚烦呕逆证,这个方子很值得重视,因为它在组方,包括治法方药的配伍上很有特色,所以,我现在首先来给大家讲,第1条,有关新产妇人三病,有哪些: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鬰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出汗、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二类)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它不说一者痉病,“病痉”,这就是说,不象我们前面第二篇讲的痉病,那么严重,这是病痉,是因为产后的血虚,还是因为什么,一会,我用示意图,给大家来解释一下它的病因病机,按照原文来记,一定要写“病痉”,不叫痉病。“二者病鬰冒”,“鬰”字,这是繁体字,就是郁滞的郁。“二者病鬰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鬰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
  因此,新产妇人的三病,就是病痉,郁冒,大便难,根据原文分析,我们首先来看病痉的原因,在原文里,就是这三句话,病痉的病因病机,在原文里,就是这三句话,“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我用这样的一个示意图来解释,新产妇人的特点,第一是血虚,然后,“汗出”来说明气随血耗,营卫俱虚,腠理不固,因此,血虚津少,这是一个主要内因,是病之本。“喜中风”就是说,她在这种情况下,容易怎么样呢?因为内有血虚津少,因此,特别容易感受风邪,这是一个外因,为病之标,那么,内外邪结合的话,特别是当喜中风以后,风邪化燥伤津,病变直接影响到经脉,所以,经脉失去濡养,而病痉。这一定要和前面我们讲的,外感风寒之邪造成的痉病区别开来,这是产后血虚的一个特点,内、外因造成的一种病痉。
  下面,根据原文的精神,给大家解释一下,郁冒和大便难产生的病因病机,原文提到“亡血复汗,寒多”,关于亡血复汗,是指的血耗津伤,这是内因,而且是病之本,它容易导致阴虚而阳气偏盛。“寒多”就是外寒较重,这是作为外因,为其病之标,表气闭郁,两者相结合,结果是阳气上逆,产生郁冒。从这病因病机的分析也看出来了,绝对不是因为产后失血过多,造成的血晕,郁冒也是阴虚而招致外邪,而且外邪较重的情况,它产生的郁冒是阳气上逆,不是血晕。
  “亡津液”,就是指血虚津亏液耗以后胃燥,胃燥是指的胃肠失于濡润,因此,大便难。新产妇人的三病在第1条里面,它讲了“三病”产生的病因病机,我们用这样的一个示意图,给大家作了一下解释。我觉得,从新产妇人三病,可以归纳新产妇人有哪些特点呢?产后的特点,第一,多虚,这个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亡血伤津,气血不足,这是关于产后第一个特点“多虚”,我说的是病理情况,当然,大多数的产妇,还是能够健康的度过,这个特殊时期的,但是,因为她出现这个情况,一个是多虚的原因,是亡血伤津,气血不足。第二,就是多瘀,就是恶露待排,或者是不畅,或者是不止,如果是三周内恶露不止,还多,或者说淋漓不断,这都属于异常现象。第三,就是易感风邪、寒邪,所以,这个地方,内因是什么呀?正气不足,腠理空虚。我觉得,从第1条,把新产妇人三病点出来,而且,其病因病机分析结果证明,这些病,仍然责之于三多,多虚、多瘀和易感的问题。
  关于第2条,它讲到小柴胡汤,针对于产妇的郁冒,用小柴胡汤,实际上也是一种扶正达邪的办法,来和利枢机。郁冒,因为它尽管是阳气上逆,出现的一种郁冒,但必竟是由于表气闭郁所致,所以,第2条提出,产后郁冒出现的呕不能食,大便又反坚,头汗出,他采取和解的办法,小柴胡汤,因为大家熟悉了,故不占用时间讲了。
  第3条,它又提到一种情况,就是郁冒病解以后能食,但是,七八日以后又发热,这种情况,它也是一种治标的办法,建议先用大承气汤来通其便,就是说,来逐邪祛实,把里实通一下。我觉得,产后基于那“三多”,用大承气汤也是一种权宜之计,先把里实解决了,因为对承气法,大家也明白,我就这么点一下子就行了。
  重点,我们要讲一下产后腹痛,请大家看,要涉及哪些产后腹痛,第5条,枳实芍药散证:
  “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二类)
  所以,这一篇里面,产后腹痛,是我们重点要讲的一个内容,条文里面,1、应该注意这个“烦”字,“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这个“烦”字当什么解释,一般的来说,认为是应该当“甚”字来讲,更为合理,就是说,是指的腹满重,而不是心烦,不存在着心烦的症状,因为你这个方子里面,就这么两味药,一个枳实,一个芍药,枳实的功效,我已经说了,它就是行气,或者比较重的破气作用,芍药通血痹,治腹痛,就这么两味药,它怎么解决心烦呀?所以,这个产后腹痛,肯定是针对气血郁滞型的,气血郁滞,你就得考虑,它应该是腹痛症为主,还是腹满症为主呀,“不得卧”如果把这个“烦”字当作腹痛甚,再加上胀满而不得卧,才符合气血郁滞腹痛的一种征象,病机和证候符合,所以,这个“烦”字,如果当“甚”字来讲,引申意是腹痛剧烈,气滞血瘀,腹痛当然剧烈,在原文上,我觉得应该注意,这个“烦”字的理解,2、就是说枳实,它要求“烧令黑,勿太过”,烧令黑,就是我说的炒,清炒一下,表层有点变黑,烧存性,但是,又不是用它止血,现在就是说,产后因为有血虚,也有血瘀的情况,因为它这“方后注”还写了,等份的散剂,“并主痈脓,以麦粥下之”,所以,等于我昨天讲的十八篇痈肿,说“当发其痈”那个发散之意,实际,枳实芍药散,有的人就建议在痈肿初期阶段可用,你想用发散法,我昨天讲,连翘这样的疮家之圣药,有发散之意,再就是,枳实给它烧黑一下,不要太过,它有行散的作用,再加上芍药,你要说痈肿初期,使它痈肿不至于化脓,应该选枳实伍凉血的赤芍,这有很好的治疗意义,这是主痈脓。3、它说那个用量才“方寸匕”,我觉得,它的病情,你别看它说腹痛剧烈,甚至于满不得卧,写得症状很重,但是,因为产后病人体质的特殊情况,实际这种病情不是很重的,从药量你就可知,最后才吃方寸匕,药味少,药量轻,因此,证明它是一个调气和血的轻剂,症状描述得那么重,是提示你,产后多虚是对的,但是,不一定全虚,这属于产后偏于气滞血瘀的实证,但是病情为轻,因此,药味少,药量轻,属于调和气血的轻剂。
  那么,这个方剂的[临床应用],我认为,1、它在“方后注”提到主痈脓,我建议痈肿初起尚未化脓的时候,取其发散之意,这个方子可用。2、对于肺胃之痈初起的时候,比方说,我们讲肺痈初起的时候,可以辛凉解表,尽早的使用清肺、宣肺之品,象鱼腥草桔梗之一类药,也可以把枳实、芍药,特别是赤芍,凉血的药,给它发散以后,不至于发展到酿脓期,或者成脓。3、在本方的临床应用上,我想举例说明一下,就是枳实芍药散,在治疗血虚气滞的产后腹痛,我们讲的是气滞血瘀,现在讲血虚而气滞产生的产后腹痛,可以是在这个方子里面,进行适当的配伍,(1)比方说,表现在上,病位偏上的话,胸胁的疼痛,你就把疏肝理气的药加上,象柴胡、郁金、当归、川芎,就是将入胸胁部位的药,加在枳实芍药散里,对于腹痛和胸胁的不适,一定得属于这样的情况。(2)比方说,若中脘,偏于胃脘的部位不适,就加木香、砂仁、元胡,包括丹参,这样对于行气、活血很有帮助的。(3)如果是下腹部的疼痛,病位偏下了,就是用茴香,特别是乌药,乌药所达到的部位是脐下,是最合适的,它偏温,和茴香加起来就是偏温的止痛,再就是牛膝、红花,你如果为了活血化瘀,用川牛膝配红花。4、请大家注意看看它这个用量,枳实和芍药之间,我们写的是等分,临床用的时候,建议枳实和芍药,用量比例为1:6,少用枳实,多用芍药,治腹痛有道理,如果说枳实就针对那种,比方有下脱的情况,下坠的情况,阳气有下陷的情况,可以配升麻,枳实,用量10克~15克,所以,枳实,一般的量就是5克~10克,尤其是产后,要是平常的气滞或者气陷证,咱们都得用15克以上,这产后就是5克~10克,轻轻的用,芍药多用,芍药,若是枳实和芍药用量比例,为1:6的话,白芍就能用到30克~60克的量了,对枳实芍药散用到腹痛的各种情况,就配伍意义,它取的道理,还是在行气和通滞的方面,所以,枳实芍药散的功效,我给它总结为,行气散结,和血止痛,咱们五版《讲义》,把枳实还是理解成,破血、破气之效,枳实芍药散的功效,它写的是“破气散结,和血止痛”,我刚才给大家分析了,气滞血瘀型,它是提示,尽管产后多虚,但是,不能忽视仍然有实证可见,这是一,第二,它原文把那症状,描写得那么重,但是,你从药味的配伍,和剂量的使用看,还是个轻剂,要真正用在临床上治疗腹痛,需根据病位不同,随证加减,特别是加用一些行气的,活血的药物,而且,枳实和芍药的用量是1:6,对腹痛的治疗效果会更好,如果用量用到1:6这种情况,也可以配上,郁金、山萸肉这样的药物,对于肝郁气滞证,见舌苔少,苔薄者,包括月经前,因肝郁气滞所致的,浮胀、乳痛很有效的,经前紧张症里面,症见乳胀、乳痛,容易发怒者,你可以用枳实芍药散方,把枳实和芍药配伍,刚才我建议用量比例为1:6,当然你可以加一些象疏肝的药,象郁金,包括乳胀的话,加柴胡,还有的建议用瓜蒌,如果肝郁化热的话,就加夏枯草玄参,还有,就是象牡蛎或者甲珠,都有利于她乳胀、乳痛症减轻,包括有一些小叶增生的情况,象我说这个办法,都是可用的,枳实芍药散,第5条就说到这里了。有关[临床应用]上,不要局限于这样的小方,因为它是针对产后腹痛出的方,但扩展用来有这么多方面。
  下瘀血汤,第6条,从下瘀血汤来说,这个方名和它的组成,大黄、桃仁、?虫,这在大黄?虫丸里面,我们已经说了这个配伍,其药力,?虫用到十二枚,去头足以后,给它炒一下,桃仁是二十枚,大黄二两,显然是对于瘀血内结,攻下瘀血,这个药力要比桂枝茯苓丸峻猛,主治证纯属是瘀血腹痛,其功效就是取,破血和逐瘀的作用,对于产后腹痛:
  “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二类)
  所以,这两个条文它是衔接的,前者说轻,由气滞而导致血瘀,则用行气的枳实,配芍药通血痹,重的话,因气滞而导致血瘀,以血瘀为主的,你就应该怎么样呢?下其瘀血,这个下瘀血汤的成分,和大黄?虫丸的意思一样,而且是专攻瘀血,大家就比较容易理解,后来说下瘀血汤,也可以用于经水不利,这一定在辨证上属于瘀血闭经,是吧,瘀血经闭,它才是活血通经的一个方子,活血通经,而且这个方的用量,用蜜调和,才是多少呢?四个丸子,四个丸子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一次吃一丸,得用酒煎了以后,剩的酒与丸药一次顿服,说如果有效的话,瘀血得下,能见到象豚肝颜色的瘀血,就是便的颜色比较深,我看临床有效最大的标志,比方她有瘀血舌,有瘀班,瘀点,它至少应该变浅,变小,这是你判断其临床,疗效如何的一个标志,特别是对这样的病人来说,怎么样啊?腹痛明显减轻,或者说已愈,才是得效的标志。关于瘀血的见症,我前面都已经说过了,不占时间了,下瘀血汤是属于,活血化瘀法里面的一个代表方剂。
  再往下讲的腹痛,产后腹痛,就是第7条,也是这样的情况,瘀血又兼有里实,大承气汤也是先用,然后,给她再逐瘀,逐瘀也是要根据需要,用大承气汤先泄热通便,然后逐瘀。
  这是关于产后腹痛,讲了几个方呢?一个是枳实芍药散,一个是下瘀血汤,还有一个是承气汤,应该再讲的,就是血虚里寒证的第4条,当归生姜羊肉汤,我们在讲,血虚血寒的寒疝病时,讲了它所治的血虚寒疝的特点,这个证仍然是这样的特点,而且,它(原文)把全书里面,用当归生姜羊肉汤,一方治几病列在一起,第4条:
  “产后腹中?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二类)
  这就是一种血虚而造成的里寒,血虚而寒,就是一个虚寒证了,特别是责之于血虚,刚才我已经讲过了,产后多虚,其中有血虚的问题,那么,?痛伴发的临床特点,就象血虚寒疝一样,一定是绵绵而痛,喜温,喜热,喜??按,是这样的特点,当归生姜羊肉汤为形精俱补,有情之品,在服法上我也说了,就是生姜和羊肉同煎,来加强补虚养血的作用,而且,生姜能够散寒,当归补血行血,也有和血作用,因此,三药协同起来,能够止痛,这个方子总起来说,当归生姜羊肉汤,仍然和我们讲,血虚寒疝的方义一样,就是补虚养血、散寒止痛的作用。
  一共讲了产后腹痛的四个方面,关于枳实芍药散的[临床应用],我刚才讲了几个情况,现在我想说的是,1、产后腹痛,比方说恶露不下,2、闭经,(1)包括特别是产后的子宫复旧不好,西医学里面讲的复旧不好,是指子宫收缩不好,中医认为就是正虚,正虚体质比较弱,再加上产后失血,正虚而邪实的情况,这个时候,你只用枳实芍药散不够,还应该用一些补气的药,象人参汤,四君子汤,当归补血汤等,一定要考虑扶正,只去考虑止腹痛,效果是不好的。(2)也有经闭属于体实的,比方下瘀血汤药力太重了,枳实芍药散用药又太经了,这个时候怎么办,可以在枳实芍药散的基础上,加一些象泽兰、牛膝、香附、当归、川芎、红花等药,所以,经闭的话,如果体实的,我觉得祝谌予教授他有一个方子,就是“广芍益当芎”,这是按照他这个药味,我自己把它编成几个单字,广,广木香,芍,就是赤芍还是白芍,刚才我讲了,若是腹痛剧烈,就按照枳实芍药散里的,用白芍,如果是血瘀经闭,就是血滞经闭的时间长了,你就赤芍、白芍都用,益,就是益母草,当,当归,之后,川芎,这五味药,你们如果去看祝谌予教授的,《临床经验集》钱自奋等主编,他用这个方子治疗妇科、内科,好多疾病,他把这方用得非常活。3、就是在五子衍宗丸的基础上加减,治疗不孕症,先调经,经调得顺的时候,为了种子,他把方名叫“八子种子方”,五子??宗丸大家理解,是六味地黄丸里去掉丹皮,六味地黄丸,“地八山山四,丹苓泽泻三”,不要丹皮,要补肾阴的药,然后加“五子”,“五子”是什么呢?枸杞子、车前子覆盆子、菟丝子、五味子。原方的五子衍宗丸是这五子,那么,他加到“八子”,那“八子”是什么呀?有沙苑子,就是沙苑蒺藜,有时候咱们写的是蒺藜子,这和白蒺藜不是一个药,这是沙苑蒺藜,补肾的,女贞子,再加金樱子,因为他还考虑津血的滋生问题,“五子”再加沙苑蒺藜,即沙苑子,女贞子是滋肾阴的,再加一个补肾阳的金樱子,“八子种子丸”,就是他的发展,在调经方里,把五子??宗丸又变化了,对肾的阴阳全补了,我在临床用,非常有效,我现在要说这个活血方,用活了,再一个,本方亦主瘀血的经水不利,我给大家解释了,在经水调畅之后,为了解决不孕症,在张仲景时代,实在是很了不起的,他能够知道使怀孕成功的话,必须在女子要经水通利,经水利者才能受孕,当然,现在结合现在医学治疗,如果水不利,或者不孕症,因素是很多的,不是在我这个范围内要讲。4、比方说,下瘀血汤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的肝脾肿大,我们前面讲大黄?虫丸,现在我说在下瘀血汤的基础上,你可以考虑加上,丹参、鸡血藤、姜黄、郁金、柴胡,特别是醋制鳖甲,这个变化,我觉得也是非常符合临床实际的,就是作为下瘀血汤,是一个活血的代表方剂,既可以用于血瘀的产妇腹痛,也可以治疗瘀血经闭,包括不孕症,对于肝硬化的肝脾肿大,也可以从此方化裁,而且比较简略,比记大方容易,是你可以随证加减的一个方。
  下面,我来介绍一个病例,她既是一个习惯性流产的病人,即滑胎,治愈后,剖腹产的时候,又发现她是卵巢囊肿的病人,术后切除,又出现漏下不止,我从妊娠病讲到产后病,讲到下瘀血汤的时候,这个病例等于综合了以上诸病,我看时间允许,所以我把这个病例加进来,然后再讲产后中风,这位病人是今年,2002年7月7号初诊,因为她是产后来找我的,所以我问她的生产史是什么情况?孕3/滑胎2/剖1,既往史属于滑胎的习惯性流产,曾经在妊娠三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出现先兆流产,西药用黄体酮之类治疗,没有止血,然后找过我,用中药,我采取的是补肾、补脾法,加安胎药,其中有黄芩白术,砂仁、杜仲炭、寄生,结果她用了七付药就保住胎儿了,在她吃了七付汤药以后,流血止住了,而且进入正常的孕期,她就再也没有用过药,然后,比她预产期提前12天,进行了剖腹产,并发现了左侧卵巢囊肿,同时切除,来找我的时候,是她产后65天,恶露仍然没尽,两个多月了,恶露不尽,哈医大一院在6月24号,曾经做B超显示,宫项部血肿,切口愈合欠佳,就是剖宫术的切口处到宫颈内,积血区形成,有瘀血,就是她做B超的描述,是有积血形成,形成一个区,她先后静点先锋必,一共是10天,静脉点滴替硝唑5天,消炎止血,用催产素10天,西医认为,是不是有感染,是不是子宫复旧不好,西药完全按照这个诊断进行治疗,后来效果不行,又加止血药,仍然有血,小腹不痛,舌紫,舌质红,苔薄白,这个时候,我摸她的脉象,右脉是微数,左脉沉细,我首先还是用六味地黄汤打底,用了什么呢?用了熟地30克,山萸肉20克,山药25克,丹皮15克,茯苓20克,泽泻10克,“地八山山四,丹苓泽泻三”,原方我全用上,然后,我愿意用黄土汤之意,不用炮附子,用什么呢?赤石脂30克,黄苓炭10克,黄苓炭,咱们药书不提供,我让她患者单包,然后回去分份,炒一下,就是烧存性,有清热,也有止血的作用,然后,用当归补血汤了,因为她失血的时候太长了,尤其在怀孕的早期也失血,又剖腹产,又失血,到现在恶露不尽65天,用黄芪30克,当归身15克,补血,我说我用黄土汤的意思,就是赤石脂30克配三七5克,而且,我又用了阿胶,在平常的情况下,若化瘀止血,我一般用三七,不用阿胶,用阿胶,我就不用三七,但对这个病人,我为什么两味药都用呢?我考虑,她既要有化瘀止血的药,也要有补血行血的药,所以,我让她,随方用三七粉冲服(止血不留瘀),两顿饭之间喝阿胶,就是阿胶和这个汤剂中三七粉,不同时服,不然的话,这病人没法吃饭了,药太多了,药味也多,另外,冲服阿胶,又冲服三七粉,这病人的胃口会受影响,特别阿胶,两顿饭中间用上,有补血的作用,我这方大体的意思,还是采取补的过程中有收涩,有止血,其中有仙鹤草50克,还有杜仲炭30克,因为她肚子不疼,但是腰痠,我用杜仲炭,既能够壮腰,还能够止血,仙鹤草,现在有很多报道,它本来是一味止血药,在《中药学》里面讲,它叫“脱力草”,有补虚之意,所以,我用50克,它的止血作用是可观的,这个方子我开了三付,其中有一付药,她说她没有熬好,没有服,等于就服了两付药,服了一次以后血止,两付药以后,她说哺乳没有受到影响,我为什么把药开得少呢?我要考虑,她哺乳期间对婴儿的影响,二诊时,她哺乳正常,饮食也好,腰仍然有些疼,再一个,口舌生疮了,这个时候,我在原方中就加了一个导赤散,加了一味野菊花,六付药,然后,在7月28号,就在她妈妈所在医院里作B超复查,原积血区,从报告单上看,明显缩小了,但出现了阴痒,就是第一次月经来了,这个时候,她很高兴,恶露已经除掉,我就在当归补血汤的基础上,又用了当归芍药散,加了败酱草30克,苡米20克,丹皮15克,甘草10克,等于我把讲肠痈,大黄牡丹汤的用意添进来。外洗方,我给她开了一个,这病人就全好了,这个病例等于,把我讲肠痈的大黄牡丹汤的用意,包括滑胎的问题,习惯性流产证治都体现了,她不是用胶艾四物汤,但是,其中有止血安胎之意,有黄芩炭,再一个,是产后恶露不尽,没想到是和她的剖腹术后有关,切口愈合得不是很好,有积血区形成,咱们这方子里,你看,有化瘀利水之意,当归芍药散成分全在里,所以,这个病例,我和跟我出诊的学生,都感到很有意义,等于把妇科篇,《妊娠病》篇和《产后病》篇的,常见病均体现出来,在西药里,你可知道,她点了这么多可用的药,65天没有止住,我们这个方子恰到好处,所以中药,你用好了的话,确实你应该对于一些病人,按照辩证需要随证加减,这是来帮助理解,我前面所讲的内容。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第8条:

  “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三类)
  小字,请大家注意,“即桂枝汤”,所以,我前面讲,桂枝汤治疗妊娠恶阻,现在讲它治产后中风,这个产后中风,不是西医讲的产褥热的产后风,一定是因虚而感受了风邪,而且这个方子和这个条文,也等于讲了,产后不是说外感风邪有时间的限制,它这个“数十日”,你看,“续之数十日不解”,出现“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不管日期迁延多长时间,表证仍在,只要它存在,“有是证,便用是药”,所以,桂枝汤在这里面,还是一个调和营卫,而且兼祛风邪的作用,这就不用讲了。那么,阳旦汤,作为桂枝汤来治疗太阳中风,一定是兼有风邪的,所以,用桂枝汤来调和营卫,解表祛风。
  第9条关于阳虚中风所用竹叶汤,这是我们没有学习过的方剂,所以要重点讲,下一堂课讲,休息。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相关阅读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