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就是宽广的包容,因为宽阔广大,所以才足以包容。包容那清净的,也包容那污秽的;包容善,也包容不善。就象宽广的大地,不拒清净污秽;也象浩瀚的大海,不拒百川细流;更象无垠的虚空,无所不含,无所不摄。
所以,要能成其“宽容”,就必定是无垠宽阔广大。
我们的心灵本质,或我们的“本来面目”,本来就如虚空般的“性空”特质,无限的宽阔广大,没有什么可以局限它,也没有什么可以障碍它,除了我们自己的“执着”。
当我们一“执着”了,计较、瞋怒、嫉妒、怨恨了,我们的“心”就象针眼般的狭小,连自己也无藏身之处。而“执着”带来的痛苦,不只是外来的,更多的是自己带给自己的痛苦。
“执着”是对空性的背反。
我们需要的是——宽容。
痛苦的枷锁
生命是可贵的,没有人不爱惜自己的生命,所以,没有什么比剥夺身家性命更让人怨恨的了,也没有什么比怨恨更难平的了。
因此,就象含辉和尚或悟达国师的例子,清官的冤恨是可以理解的,而清官的报复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谓“冤有头、债有主”,这几个故事中的“债主”,都合法合理的报复了他们所应当报复的。但尽管报得再合理,再符合公理正义,我们不禁感慨的是,在那么长久复仇的过程里,隐藏在怨恨怒火背后的“痛苦”,是如何承受过来的呢?
又或者是,复仇行为的完成,真的可以除去那隐藏在心灵深处的痛苦根源吗?
虽然如此,没有人有权去干涉,或忍心去苛责他们复仇的意志和行为,更没有人有资格,可以叫他们要“宽容”他们的仇家,或学会去“超越”!
因为设身处地来看,我们都应该自问:
“当有一天,我们遭受了无辜的侮辱毁谤时,我们可以‘宽容’吗?如果不能,我们又有何资格去要求一个无辜遭受杀戮的人,要他去‘宽容’和‘超越’呢?”
“当有一天,我们遭受了无辜的侵夺陷害时,我们可以‘宽容’吗?如果不能,我们又有何资格,去要求一个无辜遭受杀戮的人,要他去‘宽容’和‘超越’呢?”
“当有一天,我们遭受了无辜的戕害杀戮时,我们可以‘宽容’吗?如果不能,我们又有何资格,去要求一个无辜遭受杀戮的人,要他去‘宽容’和‘超越’呢?”
“宽容”是如此的困难,而“超越”是如此的难以跨越!
“怨恨”也是一样,要不“怨恨”,也是如此的困难,如此的难以忍受。但“怨恨”毕竟象个枷锁,将我们以痛苦锁住,又象个心火的牢狱,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痛苦的火焰中,自己折磨自己!
所以,虽然“宽容”困难如此,但毕竟值得我们试着去学习超越。因为怨恨是如此的让我们痛苦,也让别人痛苦。
如果我们连遭受无辜的戕害杀戮时,都还能宽容的话,那么,天底下还有什么我们所无法宽容的呢?
所以,要学会宽容,或从怨恨中学会超越,我们就必须去正视,或看清什么是“怨恨”的本质,然后才能够从我们的心灵中,将怨恨的根源拔除。当拔除了最坚固的怨恨种子后,那么,一切计较、嫉妒、贪婪等的习性,也将消失无形。
或是,为了拔除怨恨的根源,我们也必须去了解,什么是“宽容”的本质,或什么样的心灵,才可以宽容,能够有宽容。
怨恨的本质
当一个人被侮辱毁谤,被侵夺陷害,或被戕害杀戮时,他的“怨”,他的“恨”,或他的“仇”在哪里呢?
怨恨,必须依附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时,才能显示出怨恨的意义。我们之所以感觉到有“怨恨”,那是因为,我们强烈的执着有一个“我”,在受侮辱、伤害、杀害。但“我”是什么呢?
如果“我”是身体的话,那么身体会腐化,也终将腐朽,那么,当其时,我们的“怨恨”要依附在哪里呢?要依附在终将腐朽,不存在的身体里吗?故知,执着有一个身体,可以受侮辱、伤害、杀害而生的“怨恨”,其实,就象执着确实有空中花、水中月一样的虚幻。因为当我们的身体消失了,那时,我们的怨在哪里?恨在哪里呢?
如果说身体不是“我”,而是感觉身体存在的那个“心”才是“我”,是我们的“心”,在感觉受侮辱、伤害、杀害,是我们的“心”在怨在恨。
但什么是“心”呢?“心”有固定不变的实体,或“心”是永恒的吗?
当我们说是“心”时,其时并没有一个实质不变且永恒的主体叫“心”。因为“心”是刹那变迁不住的,当我们说“过去”时,“过去”心已过去,已过去的心念是不存在的。当我们说“未来”时,“未来”心还没有到,还没到的心念是不存在的。当我们说“现在”时,“现在”心刹那不住,刹那不住的心念也是不存在的!
故知,我们所认为存在的“心”,也并没有一个实质不变的主体,它生了又灭,灭了又生,生生灭灭,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也如“电”!
当我们连一个实质的“心”,都尚且还找不到时,那么,我们感觉被侮辱、被伤害、被杀害所产生的怨和恨,要依附在哪里呢?如果连“心”都找不到,那么所谓依附在“心”上的“怨恨”,不也是如空中花、水中月般的虚幻吗?
所以,我们之所以有怨,之所以有恨,全都是由于虚幻的“心”,和虚幻的坚固“执着”所产生,如由于这样虚幻的执着心,让我们永生都沉溺于爱欲生死的轮回苦海中!
当看透了“怨恨”的本质后,我们“宽容”的本质,也于焉的浮现。
宽容的本质
宽容,就是宽广的包容,因为宽阔广大,所以才足以包容。包容那清净的,也包容那污秽的。包容善,也包容不善。就象广阔的大地,不拒清净、污秽。也象浩瀚的大海,不拒百川细流。更象无垠的虚空,无所不含,无所不摄。
所以,要能成其“宽容”,就必定是无限宽阔广大。
而我们的心灵本质,或我们的“本来面目”,本就具有如虚空般的“空性”特质,无限的宽阔广大,没有什么可以局限它,也没有什么可以障碍它,除了我们自己的“执着”。
当我们一“执着”了,计较、嫉妒、怨恨了,我们的“心”就只象针眼般的狭小,连自己也无藏身之处,而“执着”所带来的痛苦,不止是外来的,更多的是自己带给自己的痛苦。
因为执着的狭隘心灵,违反了它本应有的宽阔广大,所以那是意识或潜意识里,自己对自己所做的“惩罚”,也是对“空性”的背反,所带来的痛苦。
佛经上有个故事,说很久以前,在波罗奈国,有一个人,以苦力为生,他非常的勤俭,每当有些积蓄时,他就换成黄金,封藏在瓶罐里,然后埋藏在家中,每当看着黄金一天天的增加,他的快乐也就与日俱增。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他终身省吃俭用的结果,终于换来了满满七个瓶罐的黄金,但这时,他也终于老病了,由于仍不肯花钱请医生治疗,最后终于留下他的黄金,与世长辞了。
死后,由于瞋恨,和念念不忘他留下的黄金,终于使他变成一条毒蛇,仍日日夜夜的守护着他生前所埋藏的黄金。就这样,物换星移,经过了一万年之后,有一天,他突然醒悟到,就是由于这样的执着和瞋恨,才使他一万年来脱离不了蛇身,当从这样的执着觉悟后,很快的,他就获得解脱了。而相传,这条毒蛇,就是舍利弗的某个前身。
“执着”,是心的枷锁和牢狱。当心一执着,就象针眼般的狭小。当心一打开,天地可以无限的宽广。
就象这条毒蛇,因为瞋恨和对黄金的执着,使它一万年来不得超生。而当有一天醒悟了,终于发现,原来自己陷在自己所造的执着迷梦里。
同理,怨恨,或任何的情绪执着也一样,它将我们关入心的牢狱中,让我们执着在“受辱、受害、受杀”的怨怼里,然后急于要寻找到我们的“仇家”,来为我们虚幻不实的“受辱、受害、受杀”的心灵感受,讨回它应有的公道。
但当我们突然觉悟了,就好象从梦中醒悟了,我们才发现,原来,怨恨和所有的执着一样,都是一种“虚幻”不实的情绪,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亦如“电”!
我们也才发现,原来,心灵的领域,可以如此的开阔和自在,而“执着”,就是对这样一种开阔本质的背反,也是一切痛苦的源头!
当我们醒悟了,我们就学会“宽容”了,不只宽容了别人的过错,也相对的净化了自己,让自己向着更宽广的清明自性回溯,而由此所展现的,将会是一个没有任何不安和痛苦的光明心境。
一个宽容的故事
当佛陀在世时,有位“阿阇世”王,为了夺取王位,害死了自己的父王“频婆娑罗”王。自立为王后不久,知道弑父的罪报后,开始心生悔恼,由此而全身发热生疮,臭秽不可闻。经治疗后,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发严重。虽经别人劝请,往佛陀处求取忏悔解救,仍自惭形秽不愿去。
频婆娑罗王虽被儿子杀害,但他生前信佛虔诚,深知身心的虚幻无常,故不只没有任何的怨恨,而且在知道儿子的情况后,反而显灵劝告儿子,告诉他,他是佛陀的弟子,愿以佛陀的慈悲来原谅他,而且佛陀就快入灭了,如果不赶快去,就再也见不到佛陀了,因为除了佛陀能救他,使他不堕入地狱外,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解救他了。受到父王的宽宥和催促,阿阇世王因此前往求见佛陀,因而得以获救。
频婆娑罗王的宽容,真是令人感动,他展现了宽容的真义,由此难能可贵的宽容,他不只原谅了儿子,也从而更升华了自己!
所以,宽容,不只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可以实践的本质,因为它是每个人都具足的一种无限宽阔广大的“空性”本质。
当我们往清净的自性回返时,学会宽容别人,就是学会宽容自己,给别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所以,学会宽容,就是一个不断在学会超越自己,超越执着的过程。当我们愈能宽容,我们就愈净化自己,使自己愈趋向光明的升华。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深的发愿:
愿宽容,在过去,所有曾经毁谤、嫉妒、轻视、侮辱、欺骗,甚至伤害、戕害、杀害我的人!
也愿宽容,在现在,所有正在毁谤、嫉妒、轻视、侮辱、欺骗,甚至伤害、戕害、杀害我的人!
更愿宽容,在未来,所有将要毁谤、嫉妒、轻视、侮辱、欺骗,甚至伤害、戕害、杀害我的人!
愿生生世世宽容,直到永远。
八、忏悔的甘露
八、忏悔的甘露
宽容,是属于受伤害的人的权利。至于那些曾经伤害过别人的人,是没有资格和理由,去要求别人宽容的。因为伤害别人的人,谈宽容,就是对责任的推卸和推诿。
他们所需要和该做的,只有“忏悔”!
一个音乐家的故事
C先生,约六十岁左右,颇有音乐方面的才赋,是一个钢琴家,除了会编曲、作曲外,也擅长指挥,曾膺任各大乐队团体的指挥和总监多年,也出过多张演奏专辑。自从早年从政战学校音乐系毕业后,即长期从事和音乐有关的各项工作,多年来,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和贡献,曾博得多方的好评和奖励。
C先生的身体原本健壮,但近年来,却常为身体的病痛所苦,他不只常感脑力无法集中,且罹患气喘、心肌梗塞、全身水肿等症状,尤其严重的是,双脚渐渐酸软无力,连上楼梯都倍感艰辛。
对一个创作力正丰盛,事业正达顶峰的音乐家来说,身体的诸多症状和病痛,对他来说,不啻是一项严重的打击。因此,在试遍各方医疗皆无效后,他抱着半信半疑、姑且一试的态度,前来拜访水莲斋主。
水莲斋主发现他的症状,不是由单纯年龄渐增而产生的生理症状,而是一桩和前世有关的因果事件,因为她发现有一男一女缠附在C先生身上。
原来,约在民国初年时,当时C先生的前世也是中国人,但被日军征召去当翻译官,虽然在日本部队里当翻译,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身上流着中国人的血液,所以,常常利用各种明的、或暗的机会,协助中国人躲离日军的迫害,因此被他私下帮助的中国人,为数众多。
但后来有一次,有一男一女的中国人,被日军抓捕了,他本来想帮助他们脱逃,但日本人那时已怀疑其立场和忠诚度,因此为了考验他,故命他杀了这两位无辜的人。当时,他为了自保,也为了取得日本人的“信任”,以便以后帮助更多的中国人,因此,只好悲痛的杀了他们。
水莲斋主告诉C先生说,这两位中国人,认为他们为国牺牲生命并不足惜,但对C先生当时类似汉奸走狗的行径,极为愤恨,故特地前来报复。
这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令人不禁惋叹!
C先生当然不是汉奸,但当时的情况,却令他不得不狠下心肠来杀害自己的同胞,而当时他内心的悲忍,事后他内心的愧疚,都是可以想见的。
而两位中国人,为国牺牲的忠勇,确实值得吾人感佩,但当时的情况,却有他们不得不死的情况,而当时他们内心的正气凛然,事后对汉奸走狗咬牙切齿的愤恨,也是我们可以想见的。
一个不得不杀,而杀人的人隐忍悲痛。一个不得不死,而被杀的人却凛然又愤恨。这不是悲剧,又是什么呢?
C先生原本属政战学校出身,平时就极具爱国心,他非常能够了解,一个具有强烈爱国情操的人,对汉奸走狗痛恨的程度。因此在听完水莲斋主的叙述后,他特别能够感同身受的了解到,为何这两个中国人,对他极端痛恨的心理。
因此,他对水莲斋主说,他对这两人的死,感觉很抱歉,也很不忍,他真的能够了解他们的痛苦和怨恨,希望他能做些什么来补偿他们。C先生的语气,充满着诚意和忏悔。
当诚意和忏悔的心光出现,事情就开始有了转机。
由于他真诚的忏悔,这两个被杀害的人,也渐渐相信,C先生当时杀他们,确实有不得不然的苦衷,所以他们的怨恨就稍减了。但毕竟被杀的怨恨痛苦太深,尤其对汉奸走狗的疑虑太重了,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因此,他们透过水莲斋主,对C先生说道:
“如果你真的爱国,那么就每天唱一首爱国歌曲,以表示你真的忠心爱国!”
故事到此,已经从因果的灰暗痛苦,渐渐转为人生的光明乐趣了。因为如果一首首的爱国歌曲,可以宽慰消除被杀人的怨恨和疑虑,而C先生也可以从每天的高歌欢唱中,弥补他的愧疚。那么,这一件令双方都欢喜的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从此,C先生每天除了诵经忏悔回向外,到了固定时刻,都暂时丢下旁事,自弹自唱的高歌一曲爱国歌曲。常常他的朋友都很纳闷,为何每次去拜访他,都看他唱得不亦乐乎,而且还都是爱国歌曲呢!
奇异的是,不到半年后,C先生的健康已回复了大半,因此,那两个被杀的人,当然相信他是真正的爱国了!
从此后,C先生的人生观,有了极大的转变,他相信人生中,必然有比物质层面更高贵的东西,而那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把握和珍惜的。因此,他发愿,愿一辈子用他的才华,将余生投入佛教音乐的创作和服务上。
这是一个圆满的结局,在不同世界的双方,都从这个事件得到了某种的启发。一方学会了什么是宽容,而一方懂得了什么是忏悔。宽容和忏悔,超越了形体,超越了阴阳,而在时空的某个角落里,灿然交流着心性的光辉!
C先生的诚恳和忏悔,是令人感动的。
因为有时一方的宽容,不一定引发出另一方的忏悔。但一方的忏悔,常常引发出另一方的宽容。
忏悔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忏悔,也都需要懂得忏悔的真义。
忏悔的真义
忏悔,是一个清洗过去心灵的污秽,以获得净化和再生的不间断过程。
一个不忏悔的人,是无法在性灵上有所进展和进化的。因为不忏悔,意味着性灵的停滞和继续染污。不忏悔,意味着以前的过错没有消除,而新的过错又将源源不断的产生!
所以,忏悔,不仅要“忏其前愆”,以前所造的过错要忏除;也要“悔其后过”,让以后的过错不再产生。一般人只知“忏其前愆”,而不知“悔其后过”,以致前罪还没消灭,后过又产生了。
当一个人出现了“后过”,就代表忏悔的不够真诚彻底,如果要能真正的将前罪忏除掉,就必须要能真正的“悔其后过”。也就是,相同的过错,绝不重复。
当一个人可以“不二过”时,我们就可以说,我们已经完全忏除我们的前过了。
而要能够除过,不论是“前过”或“后过”,我们就必须坦承我们的过错,或看清楚我们的过错是什么!
所以,忏悔,就意味着,卸除所有心灵的武装或伪装,不管是意识或潜意识里,任何“合理化”的伪装。
那是一种完全对自己的坦白,将自己的过错或心灵的污秽,赤裸裸的、不加任何隐瞒的坦露出来。
所以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忏悔需要“诚恳”。为什么无法诚恳的人,就无法有真正的忏悔。因为诚恳意味着坦白、不曲诈、不迂回、不推诿,是一种完全的“直心”,是一种“直下承担”!
能够诚恳的人,就能够面对内心赤裸裸的自己,然后借由这样赤裸裸的面对,来“认清”真正的自己,并藉此而达到“醒悟”和“清洗”的目的。
所以,一个能够诚恳的人,也才能有真正的忏悔,也才能以这样诚恳的心,去面对别人,直下承担自己的过错和责任。
所以,忏悔就象一种“心灵的沐浴”或“甘露”,对我们心灵的种种污染和污垢,进行一次次彻底的清洗。当我们的忏悔愈深切,愈是能洗涤我们愈微细的心念污垢,愈清除我们重大的罪业!
而忏悔,也带有某种的“超度”作用,不只往内超度了我们的贪瞋痴,超度了我们心中无数的“众生”,更且往外超度了别人的怨恨,因为深切的诚意和忏悔,就象清凉的甘露,霎那浇却熊熊的怨恨怒火。
所以,我们不只要为我们所知的罪业忏悔,更要为我们所不知的罪业忏悔,而且应念念忏悔,时时忏悔!
当我们借着这样不间断的,一次又一次,一层又一层的深入忏悔下去,我们的心,就渐渐的清了,人生的梦,也渐渐的醒了。最后我们将了悟到,原来,所有的“罪业”,都是从“心”上升起的。而“心”的本质是“虚幻”的,并没有一个叫“心”的实质存在。所以“罪业”的本质,也是虚幻的、空的,并没有一个叫“罪业”的实体存在。
那时,我们也就真正的了悟了,如一首偈子所说的: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亡时罪亦无;
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当达到了这样的终极忏悔,才是“真忏悔”,那时我们才真正了知:
并没有一个实质的心,可以去造作和承受罪业!
并没有任何人可以去侮辱、伤害、杀害!
也没有任何人可以被侮辱、伤害、杀害!
更没有可以侮辱、伤害、杀害的“心”存在!
当达到这样一种“三轮体空”的觉悟时,我们就好象突然从梦里清醒了。醒来后,才知原来梦中的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那时不只“心亡”了,连“罪业”也应时消亡,而一切善恶境界,和一切的相对概念和执着,也顿时的一并超越!
虽然,究竟来说,忏悔的心,也是一种“虚幻”,但毕竟,那是一种在人生虚幻的迷梦中,可以逐渐让我们清醒的有力工具。
所以,“心亡罪灭两俱空”,那是我们所可仰望的“终极目标”。但如果心还是虚妄沉迷,还是不行忏悔的话,恐怕人生的迷梦,将更深沉难醒,而罪业也将更为深重难救了!
所以,能够诚恳的人,有福了!而一个懂得忏悔,能够真诚忏悔的人,更有福了!
因为忏悔是从诚恳开始的,有真实的诚恳起步,才能达到最后真正的“真忏悔”!
一个感人的忏悔故事
L小姐,约三十多岁,是一位善良、性情温婉的年轻女性,多年来,L小姐罹患全身性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全身骨节异常的肿痛,以致让她痛苦不堪,尤其脚膝盖关节的酸痛,可说已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对于她,任何的行动,都是一种负担,而上下楼梯更宛如是一种折磨,尤其能够跪坐,对她来说,也只是一种奢望。
L小姐所遭受的痛苦,可以从她依稀清秀,但病苦憔悴瘦弱的脸庞,看出多年来,残酷的病痛在她身上所留下来的折磨痕迹。但L小姐对她的遭遇,并不很怨,因为她有虔诚的佛教信仰,她相信一个人今世所得的,必定起因于前世所做的。基于对因果的信念,于是她前来拜访水莲斋主。
水莲斋主看着她,叹了口气对她说,这是一段和毒咒有关的前世因果,因为水莲斋主看到了一位全身被毒咒所伤的妇人,缠附在她身上。
原来,在某个前世,L小姐是一男子,因为觊觎同村一位孤单寡妇的庞大家产,所以用他从某族所习得的咒术,偷偷的诅咒这位寡妇,以达谋财害命的目的。
此种咒术,是制作一小布人,代表这位寡妇,然后渐次的以细针扎进小布人体内,而达到诅咒的目的。想不到L小姐的前世,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总共诅咒了一百针,而且针针下得阴狠毒辣,非致寡妇于死地不可。结果,这个寡妇不仅活活被诅咒痛苦而死,而且此种毒咒从此让她无法解脱超生。
寡妇的痛苦和怨恨,必然是强烈的,因此不管时空如何递变,寻到了,也必定要报复。
而L小姐所受的痛苦,也因此可以理解,那不单只是生理上的病症,因为一切生理上的病症,不过是“灵体”的一种投射。从业力的观点来看,L小姐当初狠毒的诅咒了别人一百针,根据业力的“回向性”,这些毒咒,当然终究会回到她身上来。而如果从“转移”和“同体共受”的观点来看,寡妇怨恨的附在她身上,所以寡妇所受的痛苦,也就是L小姐所要受的痛苦,当然也就是寡妇要她所受的痛苦!
所以,水莲斋主说,L小姐的灵体上,全身密密麻麻的被“无形的针”封住了穴道,而且针针不少,刚好一百针,而这也就是当初她对寡妇所施予毒咒的“回向”和“惩罚”!
故事到此,让我们不得不感慨和警惕的是:当我们诅咒了别人,也就是诅咒了自己;当我们祝福了别人,也就是祝福了自己。至于我们要恶的诅咒,或善的祝福,就完全存乎自己的一心了!
而L小姐毕竟是善良诚恳的,当她听完水莲斋主的叙述后,不禁流下了眼泪。她对水莲斋主说,她不知道她的前世,竟然做了这样伤天害理的事,她哽咽的说:
“我真的很对不起,不知道有什么我可以做的,有什么我可以弥补的?”
诚恳,仿佛是一种特质,不需要任何的掩饰或勉强,就可以自然的流露出来。L小姐的眼泪,代表的是一种真诚,更是一种清净的忏悔,因为她深刻的从自己的痛苦中,体会到了她曾加诸在别人身上的痛苦,所以她能够去承担和忏悔!
而真诚的忏悔,也不是一时的,自此后,L小姐常常向对方道歉,并痛切的忏悔,有时,常常独自忏悔到泪流满面。
这样的忏悔,是何等的深切和真诚啊!不禁让人感动。而这样的忏悔,无疑的,不就象是一种“心灵的甘露”吗?不只往内清洗了我们的贪瞋痴,清洗了我们心灵的种种污秽和污垢,也浇熄了由怨恨而生的怒火,化怨恨成宽容!
象这样真诚的善女子,她的罪业,无论如何的深重,也终将得到救赎和宽宥。
所以,在往后的日子中,由于L小姐不断的行忏悔,兼以修持大悲咒水法,加以水莲斋主的协助,终于破除了毒咒,不仅解除了“业主”的痛苦,也间接的解除了她的大部份痛苦。
当数月后,L小姐再度露面时,众人都惊叹于她的转变,因为她秀丽高雅、容光焕发的外貌,和以前憔悴、瘦弱、病苦、行动不便的形貌,简直判若两人!
虽然她的健康尚未完全恢复,但病痛已大为减轻,行动也较前自如便捷了不少。
到此,一切可说功德圆满了,水莲斋主告诉L小姐说,她的“善菩萨”不再怨恨她,也不再障碍她了,和她的一段恩怨,已经了结了,但因长久受伤的灵体还没完全复原,所以等几个月后,就会自动离去。
L小姐听后,心生不忍的说道:
“但我还能再为她做些什么呢?只要她需要的,我都愿意继续做,做到她完全复原,离苦得乐为止!”
真是一个善良的女子啊!此刻,她忘记了她未愈的病痛,却全心全意的要付出她所能付出的关怀。她的真诚、善良、她所流露的襟怀,是如此的宽容高贵,仿佛所有人世间的苦难和困厄,恩怨和情仇,都可以在如此无怨无悔的真诚关怀中,得到顿时的升华和超越!
L小姐的善良真诚,感动了我们,也深深地感动了她的“善菩萨”,她特地要水莲斋主转告她的感激和感谢,谢谢L小姐这些日子以来,为她所做的一切。
水莲斋主,显然也为这阴阳双方,良性光明的互动所感动,她动容地说:
“真是难得啊!竟然有人能够这样真诚地流露她无私的关怀,而对方也能以感激感谢的心情来回应,这真是一种良性的互动,让我这个旁观者,也受到很深的感动!”
是的,将所有的怨恨,全数化为感激;将所有的怨怼,全部化为感谢。
让“阴”“阳”间,以良性光明的互动,破除彼此幽暗的隔阂,也让所有的苦难困厄,都能升华超越,成为清心的喜悦,以达到“阴阳两利”的目的。
而这些,不就是水莲斋主,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愿望吗?
水莲斋主小访记
水莲斋主小访记
△请问在调解因果时,你是秉持着什么原则来处理的?
●水莲斋主:
我秉持着以下几项原则来从事:
一、不做不合佛法、不合世间道理的事。
二、不用这种力量去沽名钓誉。
三、不探人隐私,尊重当事人的隐私权,且严守保密原则。
四、采用公平、中立、客观的态度,来化解阴阳两界的恩怨。
五、尊重阴阳双方的决定,不强力介入因果层面。
六、用理性沟通协调的方式,增进阴阳两界的了解。
七、以心法做化导,期使阴阳双方都能于灵性上有所提升。
△请问你如何确定你所观察到的“前世因果”,都是“正确无误”的?你如何面对或防范,可能因为观察错误或不正确,而产生的“误导”问题?
●水莲斋主:
当然,我从不坚持或执着,我所观察到的“前世因果”一定是真实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很多的前世”,但重要的是,如何找出和今世的因果有直接牵缠的“那世”,才是要点!
而如果当事人身上,有幽冥界的众生干扰,经过心念沟通后,也可佐证我自己的观察是否准确的问题。所以我客观的相信,虽然偶而有些疏忽,但还不至于有太大的出入和谬误。
如果退一步说,万一我所观察的“前世因果”是错误的话,亦不至于产生所谓“误导”的问题。因为“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由因果法则就可大约的了解当事人的因果背景了,而我在协助他们时,皆秉持佛法和世间情理来处理,如此,当然也就没有所谓“误导”的问题了。
何况,当我在协助这些求助者时,我会借着透视他们的身体,观察致病的原因或和幽冥界的众生沟通等,使我能更深入的观察和准确地掌握问题的核心和症结,如此的协助,也不至于产生所谓的“误导”问题。
但我要强调的是,我的这种“心灵能力”或“异能”,也只是辅助我帮助这些苦难的人们的“一种”工具而已,而非“全部”的工具!
因为普遍来说,当我在帮助这些无助的人们以走出他们的心灵困境时,与其说我是一个有“心灵能力”者或“异能”者,倒不如说我是一个“心理或心灵的辅导者”。因为不管是现世的人或幽冥界的众生,都常常会陷入某种心理或心灵的执着和障碍,而这些心灵的执着和障碍,常常让他们无法清楚的看见他们自己所谓的痛苦,其实都根源于他们自己心灵的执着和障碍。
所以他们也就无法清楚的来面对自己的问题,当然也就无能有真正的诚心和忏悔,以及随之而来的宽容和超越。所以,阴阳之间只能陷入更幽暗的隔阂,和更为深重的因果罗网中了!
因此,与其说是“因果”问题,不如说是“心灵”问题。因为不管是阳间的“众生”,或是幽冥界的“众生”,一体都是“众生”。不只人有喜怒哀乐,有情有恨有义,幽冥界的众生,也是和人一样的,而且比起阳间的人,更为讲情义、守信诺。我常看见阳间之人毁信背义,所在多有,但幽冥界的众生,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生过。
所以,阳间之人和幽冥界的众生,形体虽有异,但构成众生的“灵性”或“心灵”,却是毫无二致的。所以我说处理“因果”问题,就是处理共同的“心灵”问题,当心灵的结或执着打开了,彼此的痛苦也就消除了,而因果的问题当然也就解决了!
所以,不论阴阳界众生,我都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做引导,辅以心理分析或理性的说理方式,以期让他们能打开心胸,因而心开意解。虽然方法有多种,但皆不脱引导他们来真正面对他们自己的心灵根结,以期诱发出根源于佛性的,他们本有的善良、慈悲、诚心、宽容和忏悔等良性的特质,让他们能从自我执着的枷锁中超脱出来,往清明的自性回溯,而达到“阴阳两利”的目的。
所以,容我强调的是,我的“心灵能力”或“异能”,只是一种协助、观察的工具。“因果”的问题,就是“心灵”的问题,而在这条无怨无悔的菩萨道上,我也以做个阴阳间的“心灵辅导者”而深自期许!
△可否谈谈你的心路历程?
●水莲斋主:
一般人对所谓“灵异”现象或所谓“异能”者,常常抱着两种极端的态度。不信者,往往排斥、敌视,攻讦为“迷信”;而相信者,却又常认知不足,因而盲目崇拜,迷信过头。这两种心态,皆非常态,而更且有一些有此“心灵能力”或“异能”者,也常滥用此种能力,做为炫耀、沽名钓誉的工具。
其实,所谓“灵异”或“异能”,一点也不异,因为那是每一个人原本所具足的。可以说,人本身就是一个“灵异体”,只因被有限的感官知觉和心灵的执着所禁锢,因而无法展现。
所以对“灵异”或“异能”,无需排斥敌视,因为你本身就潜藏着这种“灵异特质”。也无需崇拜或刻意追求,因为“心灵能力”是中性的,但心有正邪,心正法就正,心邪法就邪,而且“心灵能力”是随着一个人的“悟性”和心灵的净化而开展的。而如果有人拿此“心灵能力”来炫耀、滥用或沽名钓誉,都是一种悲哀,也是对自己心灵的一种染污,将自食其心灵的恶果!
所以,我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以什么样的心念来从事和应用的。虽然长时间来,多有感激感谢者,但也总有一些误解或打击产生,但我皆以感恩的心情来看待,当做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
曾经,我也一度心灰意冷于人世的纷扰,只想单纯的过日子,但每当看到人世间有那么多的苦难困厄,就让我无法只做个独善其身者,所以我常常勉励自己要“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一路行来,虽也颇感艰辛,但每当看到重病者得以康复,心灵沮丧受伤者得以振起、重燃希望,濒临破碎的家庭得以复圆,或是有些父母子女所流露的至性至情的孝心和无私的关爱,或看到人们不被命运业力击倒屈服的坚毅精神,或由人们心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光明、善良、慈悲的情怀,总是令我深深的感动不已,而这也是让我一路无怨无悔行来的最大动力!
故事一: 陕西长安县有一个农人,在地里干活,看到一条蛇钻入洞里,他就把蛇收支的两个洞都堵死了。过了两天后,他二十岁的大儿子和十岁的小儿子俄然不会说话,后经许多医院治疗都无效。两个孩子不会说话现已
捕捉贩卖野生动物遭殃祸章家有三兄弟,同住一个院子里,其中两个都很老实,在家种田,靠本分养家,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就谈不上对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孩子们二十几岁了也没读到什么书。但贫苦勤劳人家的孩子懂事早,这几个年轻人,女的学做裁缝,男的学修汽车,现在也都干
我是四川一家乡镇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不是那场灾难,我的生活应该像其他人那样快乐、自信而充实,对未来也充满憧憬。可自从患病后,我整个人就渐渐颓废了。那是2001年的1月,我和单位的几个同事出差到成都,晚上住到酒店后不久,有小姐打电话来问要不要“服务”,经不住诱惑,发生了让我这辈子都后悔莫及的事情。
夜已深,高速途中,刘细锋和“老相好”陈海蓉聊着聊着便难忍欲火,在行驶的大货车上玩起了“车震”。面对活生生上演在身后的“活春宫”,31岁的司机张章生却没能做到心无旁骛,他一边把着方向盘,一边频频回首,不时偷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两辆重型半挂车相撞起火,大火瞬间蔓延,正在快活的老板和“相好”没能及时逃脱,被活活烧死。事后清理现场,他们已是一对裸尸。
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命是定数,运是变数,我的一个朋友,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精品楼盘,一砖一石没有半点打折扣的地方,看到很多同起步的地产商都赚钱了,他还是坚持着,因为成本高,房子卖得不好,前年的时候基本已到了破产的边缘,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深秋的时候,他说:“下个月,货款利息再还不上,我可能就干不下去了。”我当时听了真是觉得很伤感,这世界难道好人没有好报吗?他曾是种地出身,几年来,他为以前的村子修了小学,敬老院,修了从村口通向县城的公路,他资助了很多贫困的人。
我好后悔!我本有一个很漂亮很贤慧的妻子。自从2001年开始就犯了邪淫,先是勾引了本单位的一个同事,来往了数个月,以后上网还和几个女孩女人发生过关系,还偶尔嫖娼。可是我竟然忘记了淫人妻者自己妻也会被人淫的因果道理。虽然在一年前我学佛以后我已经戒了邪淫,可是报应却也来了!
一个70多岁的农村老翁染上难言之疾,给子女们造成了难言之痛。日前,宁波鄞县某村的这位老年村民下体长出了指甲般大的赘生物。孝顺的三子一女急忙送老人到医院就诊。因患者年事已高,医生们几乎都诊断为鳞状皮细胞癌,要切除生殖器并辅之化疗。子女们为救老父性命,含泪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
在某处有一条蛇,一天蛇尾告诉蛇头说:「我应该走在前面。」蛇头回答说:「一向都是我在前面,为什么你突然要这样呢?」蛇头说完便继续往前走,完全不理会蛇尾。蛇尾见状,便故意缠住树干,不肯继续前进。蛇头只好使劲地用力拉,拉扯了半天,弄得双方都精疲力竭。
特异功能可能受到鬼神灵力加持故有预知之特异功能一次意外足以致富。大难不死获特异功能 信不信由你。人类总希望能预知未来,波兰一名男子便是因为能预知人的死期而致富;但保险公司却因他而大伤脑筋!这男子是六十八岁的爱尔·巴非亚。他原任职司机,在一九八五年时因一次意外,撞伤头部,自此便获此能力。他首先预知三十一岁的女地主死期,一鸣惊人,不少人跑来咨询自己或亲人的死期,而爱尔·巴非亚则每次收五百元咨询费,由于其预言甚准确,故其门庭若市,巴非亚藉此预知能力,赚得一所豪宅
凡夫追求财物,圣人追求真理。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尿毒病人,在送到慈济医院之前,他的双脚已经被锯断了。医院每天必须为他洗肾三次,却没有亲人来照顾他。慈济医院有一位男志工每天都去帮他洗澡,并教他念佛。有一天,老人突然要志工答应他两个要求:一是多陪他念佛,二是叫他一声「爸爸」。老人的要求,志工都有答应了。在念佛之前,老人说出了自己
据《杂宝藏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是象王,有这样一个具有功德的故事。《佛说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跟弟子讲,在往昔劫的时候有一个象王具有功德。过去,在劫初或善劫的时候,动物都会说话,而且有很多的功德,不像现在的动物特别愚痴,象王具有很多的功德。
某僧刚出家时,早课、晚课、出坡、行堂、诵经、打坐等功课样样精进,而后慢慢心生懈怠,并不如前。某日,师上堂开示:无论出家在家,为什么有的人修着修着心态变了,问题出来了?你们可以扪心自问,当初修学的初发心是什么,坚持了多久,现在的心态又是什么?
有位学生给我看了一则《锯和蛇》的故事,并且忏悔说道:“我曾有着和毒蛇一样的愚痴嗔恨等烦恼,是佛法给予我智慧,让我慢慢变得冷静理智。”故事是这样的:一条蛇进入木工店,穿过锯子时受了一点伤。它本能地转过身咬住锯子,没料到又把嘴弄伤了。蛇以为又受到锯子的攻击,决定用整个身体缠住锯子,使锯子窒息。于是它用尽了所有的力气……不幸的是,蛇最终被锯子锯死
从前有个愚人,准备宴请亲友,打算积蓄一些牛奶,以备宴会时用。于是他想道:“若现在天天把牛奶挤出来,就会存得很多,那就没有地方存放,况且牛奶放存久了也会变坏,不如就蓄存在奶牛的肚子里,等到宴会时,可以当场挤出牛奶来。”他想好后,就把母牛和吃奶的小牛分开喂养。一个月以后,他举行宴会时,亲朋好友都来了。这时他把母牛牵来,想挤牛奶,谁知一点牛奶也挤不出来,惹得宾客当场辱骂和讥笑他。愚人往往就是这样自以为是。
从前,有一个富人,愚蠢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个人到另外一个富翁家,看到有三层楼,又高大,又壮美,轩敞窗朗,心生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不比他少,我也要造这样一座楼。”于是他找来了木匠,问:“那座楼是你造的吗?”木匠回答说:“是的。”“现在你也为我造这样一座楼。”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地处穷乡僻壤。这个国家的人也无知无识。有一个人喜欢养猪。一天到了另外一个村落,见到有许多干粪,心里想:“这里的干粪好多呀!现在我应当用草把这些干粪裹起来,用头顶着回家。”于是,这个人找了些草,把干粪裹起来用头顶着。走到半路,恰好下起了大雨,粪汁流下,一直流到了脚跟。众人看到了,都说这人是疯子。粪便是臭的,即便是晴天也不应顶在头上,何况是雨中呢!
某日,师上堂开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要学习菩萨,不要在因上造作,就不会有这个果报。都知道自己有毛病,为什么不去修改?要找好的方法把这个病治好,这才是根本。再痛苦、再委屈、再烦恼,不去修正自己的习气、毛病,不去解决实际问题,一点用都没有。
某次法会前开会做相关部署,师开示道:“这次法会的总指挥,你们得学会真正以管理者的心态去做事,抓大放小。你是指挥,要安排好大家的工作,而不是啥事都要亲力亲为,千万不要有害怕得罪人的心态,要为整个法会效果考虑,你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怎么样做一调整,是你们应该考虑的课题。
佛陀前世为菩萨时,曾经身为鸽王。“徒众五百”,在国王的花园里飞翔觅食。国王看到了,命令下人张网捕捉,所有的鸽子都被捉住关在笼子里了。国王每天让人用白米、肉屑喂养这些鸽子。鸽王痛心地说:“我们失去自由,说不定会成为国王的盘中菜肴。我们必须逃出去。‘佛经众戒,贪为元首,贪以致荣者,犹饿夫获毒饮矣。’从今天开始,大家不要再吃这些饲料了,只有如此,才能保全大家
从前有一个国王,国王拥有一棵极其高大茂盛的果树。每年这棵树结果实的时候,香气四溢,味道甜美。有一个人来到宫廷,国王对他说:“这棵树上将要结出味道美妙的果实,你想吃吗?”这个人回答说:“这棵树太高大了,即使我想吃,又怎么取下来呢?”国王于是命令砍倒这棵树,希望今年结果时可以很方便地摘到果实。
严格来说,佛教的戒和律是有所不同的。“戒”主要是强调带有一种自觉的性质,信众出于自身的意愿,发誓发愿,愿意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这个是“戒”。“律”强调了外在强制的性质,就是说你加入僧团、或者加入教团,或者你加入一个宗教组织,那么你就必须遵守某些规章制度,你才能是这个这个团体组织的成员,这些规章制度就是“律”,它带有一定的外在强制
一家之主,要乐观面对生活,心甘情愿去为这个家付出。没有怨言,没有计较,不挑剔家人的不是。儿子不好是自己的命,儿媳妇不孝顺也是自己的命。你讲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其实都不对,你也不对,他们也不对。一家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都没有理。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什么是嫉妒心?很多人都不承认自己有嫉妒心,或者没有发现自己有嫉妒心。先来看一下佛给出的定义。嫉妒定义:在《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里面,佛说:“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恨),是为嫉妒。”
懂“观自在”者,是自己娱乐自己也。自己娱乐自己,就是自己去享受大自在、去享受稳定的情绪。去保持着不断提升的、源源不绝的生命动力,保持着美好的心情去帮助、去普度法界众生。凡人的情绪飘忽不定、难以自控,这是因为其不懂观自在。
当你已经通晓道理与修行的理路,也已经知道如何教化众生,亦即理、教都圆备了。此时,就可了解诸法与诸法之间的所有法相,其实是全归于平等的。
只要有正觉的心,本性自然而显露。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那一切妄念就像一灯能照千年暗一样,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所有的业障、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全部熄灭。
以拥有的欲求看待现前心所对应的是心外求解决苦的方法,借由对苦觉知而生的离苦心去透过佛法所对苦的诠释,同时也觉悟苦而真的求出离,却不是暂时或是只单单对外求解决。哪怕是对外求解决也是需要对以往心所依、行为所做思维和转变,更何况要真的离苦求解脱。
我执重的人就是把自我的感受体现的越明显,他的我执就会越重。我执要靠什么来调伏,就是要靠理性、靠法,如果一个人靠感性那我执就会越重。假如说我们心里就是不舒服,但是用法来要求自己觉得自己不对,马上能调整,其实就是用法来破除我执。我们凡夫首先要破的是我执,现在我们还没有资格说要破自
在我们身边会发生很多事情,苦的、乐的、好的、坏的…… 但是,不管发生什么,最后总会有一些转机,这个转机就是菩萨的加被、加持和关照。其实,菩萨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也从来没有舍弃过我们。因为菩萨的大悲心使然,深妙微远、无有分别,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呵护。
禅定,是一个很幽胜深远的法门。有实修经验的人,一定会知道,你修得越深,精神层面的感觉将越深邃,越难以言诠。这种精神层面的感觉,只能透过实修去取证,自然会了解深刻的禅定里面是什么样的世界。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