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七佛译经师:鸠摩罗什大师

人物故事 | 作者:大安法师 [投稿]

七佛译经师:鸠摩罗什大师

七佛译经师 凡情难测度

  上回说到姚兴尊鸠摩罗什大师为国师,请他来主持翻译佛经。大师从弘始三年入关,到弘始十一年圆寂,只有八年的时间。但这八年的时间,成果丰硕,翻译的经论有九十八部,一共是四百二十一卷。

  姚兴护持佛法,是举全国之力来帮助鸠摩罗什大师翻译佛经的。三千人的译场,有宣梵本的、有定字义的、有润文的、有校正的。经过很多道流程、把关,才能出一个经本,最后再报请皇帝批准流传。是非常慎重、严谨的。

  参与译经的都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其中更有八百沙门——高僧大德!

  其中有僧法师。据《高僧传》记载,僧䂮法师出身贵族,博通经论,很有才华。姚兴令他做僧主(就是僧团里面的负责人)。僧䂮法师讲究戒律,非常严肃,佛驮跋陀罗尊者(与东林寺很有因缘)被摈时的羯磨法,就是他主持的。

  还有僧睿法师(在我们东林寺白莲社十八高贤里也有他的名字),也是博通经论,对《中论》《般若》都有深刻把握。僧睿法师是来做译经的“笔受”,协助鸠摩罗什大师翻译《法华经》,贡献很大。

七佛译经师:鸠摩罗什大师

  当时《法华经》已经翻译过好几次了,实际上竺法护就翻译过《正法华经》。鸠摩罗什大师看到原来的翻译有很多错谬,就决定重新翻译。在重译时,常常是鸠摩罗什大师拿着梵本,姚兴拿着原来旧的译本来对照,这些义学沙门就来证义或进行语言上的润色。

  比如翻译到《正法华经·授决品》(就是《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时,原来的本子讲“天见人,人见天”,竺法护译为:“人见到天,天也见到人”。鸠摩罗什大师翻译到这里,就皱眉头了,说:“这句话有点过于朴实。”

  僧睿在旁边就建议,是不是可以翻译成“人天交接,两得相见”?这一翻,又有这个意思,又很文雅。相形之下,“人见天,天见人”,就显得没有味道了。

  鸠摩罗什大师不禁慨叹道:“我传译经论能够与你相遇,那真是没有遗憾。”

  僧睿法师之所以能成为东林莲社的十八高贤之一,就是因为他不仅教理非常通达,还对净土法门一往情深。他发愿求生西方净土,临终时是面西合掌念佛往生的。

  《南山感通传》中有一句“七佛以来,译经师”,来证明鸠摩罗什大师的功德。

  这个信息的传达是有神秘渠道的。《南山感通录》又叫《道宣律师感通录》。道宣律师持戒精严,感得天人来护持、护法。这部《感通录》里,就收录了道宣律师与王璠、陆玄畅、费氏等天人的对话。

  这个《感通录》很有意思。现在不是讲地外文明吗?这本书就是我们这个地球上唐代时的一位沙门与外星人的对话。比如道宣律师问费氏:“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经典至今被人受持读诵,非常盛行,而且越来越盛行,这是什么原因?”

  《法华经显应录》中引《南山感通传》中费氏回答说:“什公聪明,善解大乘,彼自七佛以来传译,得法王之遗寄也。”

  “什公聪明,善解大乘”,是说鸠摩罗什深刻把握大乘佛法的精髓,而且参与译经的人员都是“一代之宝”,用现在话都是一代精英,所以他翻译的佛经是“绝后光前”。

  以后就再没有像鸠摩罗什大师这样的译经盛况了,“绝后光前”,就是发扬光大了前人的事业,做出了后人再也做不出的事情。这个说法就是推尊鸠摩罗什是古今佛经翻译师中的翘楚。

  而且鸠摩罗什大师的翻译是意译,“以悟达为先”,不是吭吭哧哧地对着文句一句一句翻译的。他是先“悟”,就是先了悟、通达义理,以佛的法义为先,然后再转为中国人所能够习惯的表现方式来翻译,不是一句句很呆板地翻译。

  所以,他所译的经典得佛“遗寄之意”,能够得到佛说法的本来义味。

  他不仅是释迦牟尼佛一尊佛以来的译经师,而且是过去七佛以来的译经师,这就很神妙了。

  大家都知道,过去七佛是指庄严劫的后三尊佛:毗婆尸佛、毗舍浮佛、尸弃佛;贤劫的前四尊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为什么七佛放在一起说?因为这七佛是五不还天(净居天)的天人都能够看到的,就是一百小劫之内,也是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前一百小劫修相好时能看到的。

  过去七佛降诞在南阎浮提,都是在西天竺,就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所以,迦毗罗卫国才叫中国——世界的中心,一四天下的中心。

  过去七佛灭度之后,或者在他们的正法时期,或者在像法时期,他们的梵典必定会传到震旦国。这说明震旦国也是很了不起的国家,文化也是源远流长。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通常说是佛灭度千年以后,到了东汉明帝年间才传过来。从历史记载来看,实际上在殷商时期就有佛法了,在周朝——周昭王、周章公这个时代也有佛法,甚至还有佛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释迦化身无数,所以“随人所感,前后不定,或在殷末,或在鲁庄”。

  《道宣律师感应录》里面谈到周穆王的时候建佛塔以及建佛像的过程,那就不是汉明帝时候的事情。所以,佛法在中土的流传,也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历代都有译经师把梵文译成华文。像从汉明帝以来,来自天竺和西域的三藏法师都是以翻译经典开始传播佛法的。

  这些译经师里面,惟有鸠摩罗什大师是自七佛以来,常为我震旦国做译经师的。这些信息都是南山道宣律师问费氏天人而得知的。

  在这个《感通录》里还有一个问答,道宣律师问:“世间人常常议论鸠摩罗什大师的戒律清不清净。”这就是为什么鸠摩罗什大师的母亲对他说:“你到震旦国,对自己不利。”

  在吕光占领龟兹国的时候,就用尽手段逼着鸠摩罗什大师跟龟兹国王的女儿在一起;到了姚秦,姚兴又逼他生后代——你智慧太高了,得有后代来遗传。不让鸠摩罗什大师住僧房,让他住在逍遥园。这好像是一个污点,其实鸠摩罗什大师都是被逼的。

  他每次讲经论的时候,必先要说一句话——一个比喻:如臭泥中生莲华,但采莲华,勿取臭泥。

  费氏天人说:“不须相评,非悠悠者所议。”说这个事情不是一般人所能评议的。“罗什师今位阶三贤,所在通化”,就是位证三贤,是三贤位的菩萨!圆教三贤位,那是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是菩萨摩诃萨。

  三贤位就是阿鞞跋致菩萨,智慧广大,可以游戏神通,有种种善巧方便。鸠摩罗什大师为了弘扬佛法,忍辱负重,哪是要去破戒呢?

  当时还有一个公案,叫“罗什吞针”。鸠摩罗什大师下面有八百沙门,觉得你住在逍遥园,天天跟美女在一起,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

  为了阻断这些不正确的想法,有一天在过斋的时候,鸠摩罗什大师在每位比丘面前摆了针,叫他们把针吃下去。可是谁敢吞针呢?自然是没一个敢吃的。

  鸠摩罗什大师就叫下面人把所有的针全都收上来,那是一大把,当着众人的面吞下去。这样一来,下面人再不敢说要跟鸠摩罗什大师一样了。

  大师此举也就是说,你如果能够像我一样敢吞针,就可以跟我一样;你吞不了针,就不能一样。

  所以想想鸠摩罗什大师这个三贤位菩萨,那是真实不虚的,不能用一般人的价值标准去判断他,哪是我们所能够随便评价的呢?

  鸠摩罗什大师在临终的时候,曾经发过一个愿:我所翻译的经典流传后世,弘通永远,今在众人面前“发诚实誓”,若我所翻译的经典没有错谬的话,“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

  就是说我鸠摩罗什翻译的经典如果没有错谬,就要有舌不燋烂的瑞相,以此来证信。大师圆寂,真的做到了“薪灭形碎,唯舌不灭”,也尸体全碎,舌头独存。

  所以,鸠摩罗什大师能够到中国——震旦国来传扬大乘经典,对我们的恩德太大了。我们要感恩这位菩萨!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大安法师讲净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