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分别是哪四位?

入门知识 | 作者:网络 [投稿]

  中国佛教史上有“四大译经家”,他们是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义净。

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分别是哪四位?中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鸠摩罗什

四大译经家之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意译为“童寿”,后秦僧人,祖籍印度,世袭高位,其父鸠摩罗炎放弃国相之位,出家为僧,后来到龟兹(今新疆库车),被龟兹王尊为国师,娶王妹为妻,生下鸠摩罗什,所以罗什可以说是龟兹人。

  罗什幼年时,母亲出家为尼。罗什七岁随母出家,初学小乘经典。后来学习大乘空宗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跟随佛陀耶舍诵读《十诵律》等。罗什广学大小乘经论,讲经说法,名闻西域诸国,在汉地也有传闻。

  前秦建元十八年(382),苻坚遣吕光破龟兹,挟持罗什至凉州。长安后秦政权建立后,姚苌闻罗什之名,请罗什来秦,但后凉吕氏不放,怕罗什的智谋为后秦所用,与己不利。后秦弘始三年(401),后秦王姚兴攻伐后凉,迎罗什至长安,人住西明阁及逍遥园,待以国师之礼,并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请罗什主持译经事业,时罗什年五十八岁。尔后十余年间,罗什悉心从事译经和传法。罗什在道遥园翻译经典,前后所译经论,总计三百八十余卷。

  罗什侧重于翻译般若类经,所译有般若类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经》等;中观派经典《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还有大乘重要经典《阿弥陀经》《法华经》《维摩诘经》等,禅宗经典《坐禅三昧法门经》《禅法要解经》《首楞严三昧经》等;大小乘戒律《萨婆多部十诵律》《十诵比丘戒本》《梵网经》等。这些经典有不少成为当时的佛教学派和隋唐佛教宗派所尊奉的主要经典。

  罗什译经内容翔实,文字流畅,有些经典后世虽有新的译本,仍难以超越鸠摩罗什的译本。鸠摩罗什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自佛教输入,汉译佛经日益增多,但所译佛经“多滞文格义”,“不与胡本相应”,而罗什改变了这一状况,他所译的佛经文通义达,文采兼备,一变过去朴拙的古风,创造出一种兼具有外来语与汉语调和之美的文体,既充分照顾到中国人语言文字习惯,又不失梵文原意。梁启超赞誉鸠摩罗什为“译界第一流宗匠”。

  罗什气质非凡,成就卓越。姚兴想象这样举世无双的人一旦去世,法种无传,岂不是一大损失?于是送给罗什十个侍女,希望他留下法种。罗什没能拒绝,他曾自嘲说自己娶妻如同臭泥中生莲花,只采莲花,不取臭泥。罗什七十岁去世时,发下誓愿:“所译经典,如若没有违背原意的地方,死后焚身舌不烂。”果然,他圆寂后“薪灭形碎,唯舌不坏”。罗什的舌舍利现供奉在陕西西安草堂寺内的罗什寺塔内。

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分别是哪四位?中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真谛

四大译经家之真谛

  真谛(499一569),南朝梁、陈时僧人。西印度优禅尼国人。少时遍访名师,学通内外。梁中大同元年(546)应梁武帝之邀,来华译经传教。真谛所译经典甚多,主要有《金光明经》《仁王般若经》《唯识论》《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等,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大乘瑜伽行派的思想。其中《摄大乘论》影响最大,是南朝摄论学派的主要理论依据。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