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罪孽深重得恶疮 幸有耆婆劝见佛

人物故事 | 作者: [投稿]

\

恶王悔过 身长恶疮

  阿阇世王生性恶劣,心中充满了贪、瞋、痴,喜欢杀戮,又经常口出恶言。只见眼前的利益,从不想到未来。专门跟一些恶人一起狼狈为奸,因为贪着现世的五欲乐,狠心将无辜的父王杀害。

  他害死父王之后,心生懊悔,才舍掉身上的璎珞珍宝,不再娱乐消遣了。后来他身体长了奇臭无比的恶疮,令人不敢接近。他内心悔恨交加地想:「我害死了父亲,现在身体上的恶疮只是华报,果报是将来死后堕地狱,且我的死期不远了。」。

  韦提希夫人怜悯儿子的病,每日细心地为儿子敷药,但伤口未见好转,反而日渐恶化,毫无治愈的迹象。阿阇世王对母亲说:「我生病不是因为身体四大不调,而是因为造了极重的罪业,恐怕所有的医生都治不好了。」。

  在旁的大臣们,纷纷向他叙述六师的理论,并引荐他去求见六师,希望能解除阿阇世王心中的悔恨与身体的病痛,但阿阇世王并未因此而得安乐。

  这天,耆婆来看阿世王,问说:「大王!您睡得好吗?」阿阇世王说:「耆婆啊!我现在病情严重,任所有的良医、妙药、咒术和善巧方便,恐怕都无法医治我的病了。父王是一位用正法治理国家的国王,却无辜地被我害死了,现在我的感受像陆地上的鱼、弓箭上的鹿儿,知道自己快死了;像失去国土的国王,逃亡到他国;像人听到自己得了绝症,无法治疗;像破戒的人听说破戒的罪过。我曾听智者说过:身口意业不清净的人,一定会堕到地狱。我就是这样的人,怎么还能睡得好呢?何况现在又没有无上大医王,可以为我说法,除去我身心的病苦。」。

忏悔能得救

  耆婆听了王的话,说:「太好了!太好了!大王虽然造作了五逆重罪,而懂得心生忏悔,满怀惭愧。大王!诸佛世尊常说:有二种善法可以解救众生,一种是惭,一种是愧。惭是自己不造罪;愧是不叫人造罪。惭是自己内心觉得羞耻;愧是对他人感到愧疚。惭是在人前感到羞耻;愧是在天地鬼神间感到羞愧。以上这些事都是叫做惭愧。一个人如果没有惭愧心,就不能算是人了。有惭愧心,就能恭敬父母师长,也因有惭愧心,才有父母兄弟姊妹这类称呼。太好了!大王!您具有惭愧心!

  大王!请您注意听,臣听佛陀说:有二种人可称之为智者,一种是不会造作种种的恶事,另一种是虽然造作了恶事,但懂得发露忏悔。愚痴的人也有二种,一种是造作种种的罪恶,一种是造罪之后,覆藏自己的过错,深怕别人知道。如果造作了恶事,但懂得发露忏悔,心生惭愧,不敢再犯过错,就像在混浊的水中,投下一颗明珠,因为明珠的威力,马上能使浊水变成清水,又像被乌云所遮的明月,只要将乌云移开,月亮就能重现清明。同样的,如果造恶能忏悔,罪就能除灭。

  大王!世间有二种财富,一种是拥有很多象、马等种种畜生;一种是拥有很多金银财宝。象马虽多,却比不上一颗宝珠。众生也是这样,有的人做了很多恶事,有的人做了很多善事。同样的,造作了很多罪恶,不如生起一念善心。

  臣曾听佛陀说过:修一念善心,可以破百种恶。大王!这就像一支小小的金刚杵,能破坏高大的须弥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些许毒药,可以害死无数人。同样的,小小的善念,却可以破坏已造作的重大恶业。

  大王!佛陀说:覆藏自己罪过的人会有烦恼,而发露忏悔自己过错的人就能卸下烦恼。如果造了重罪能不覆藏,罪就比较轻,如果能心怀惭愧、忏悔,罪就能消灭。大王!这就好像水滴虽然微少,但滴久了一样会装满水盆。小小的善念,累积久了,便能摧破大恶。但如果造了罪还要覆藏,便会增长罪业。只有发露忏悔,罪才能消灭。所以诸佛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覆藏自己的过错。

  大王!您能信因果业报就能得救,希望您不要害怕。只有当众生造作了罪恶,而有覆藏心,不知道悔过、心无惭愧、又不信因果业报,不懂得求教于有智慧的人,来开启自己的迷惑,不能亲近善友,像这样的人才是一切良医所无法医治的。

向王荐佛

  大王!在迦毗罗城,有一位净饭王,他有一个儿子名叫悉达多。这个人无师自通,证悟到世上的真理,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他的容貌具足了三十二相、八十二种好,具正知见,以大慈悲心救度一切众生。他说的话甚深微妙、符合真理,能令众生远离烦恼。他智慧高深,通达一切,无所不知。他善知众生的根器与心性,能用各种权巧方便渡化众生。他的智慧如金刚般,能破众生的一切罪恶。如果您不能相信他的话,则得不到任何益处。

  大王!佛陀世尊现在在拘尸那城的娑罗双树间,为无量无边的菩萨比丘们演说种种的妙法。大王!如果我们前往听佛陀说法,所有的重罪,必定会消灭。

佛救度造五逆因人

  大王!请您注意听,有一个婆罗门家的孩子,名字叫作不害。他杀了无量的众生,所以大家都叫他鸯崛魔。后来他也动了想杀害他母亲的念头,动了此恶念,身也跟着造作了业,身心具动就是造了五逆因。当他看见佛陀时,仍然动念想杀害佛陀,又造了一次五逆因,造了五逆因必然会堕地狱。后来佛陀为他说法,实时灭了堕地狱的因缘,并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大王!这是佛陀救度造作五逆因人的实例,所以大家称佛陀是无上医生,绝不是六师可以比得上的。

见佛现得果报

  大王!有一位须毗罗王子,惹他的父王生气,他父王将他的手脚砍断,推落深井里。他的母亲,赶紧请人将他救出来,并带他去见佛陀。当他见到佛陀时,他的手脚都复原了,且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大王!这是见佛而现得果报的例子。所以大家称佛陀是无上医王,绝不是六师可以比得上的。

佛度饿鬼生天

  大王!在恒河边住着五百个饿鬼,他们无量劫来都无法看见水,虽然住在恒河边,但见河中都是火。每天都因饥渴而痛苦的哀嚎着。一天,佛陀在河边的树林中坐禅。这些饿鬼们来到佛陀的面前说:「佛陀啊!我们长期受饥渴的苦迫,恐怕活不久了。」佛陀说:「恒河中那么多水,为什么你们不喝呢?」鬼立刻回答说:「佛陀看恒河是水,我们却只看到火罢了。」佛陀说:「恒河是清水,并没有火,你们因为造作恶业,心颠倒的关系,所以将水看作是火。我来为你们除去颠倒心,令你们可以看见水。」。

  佛陀便为饿鬼们说悭贪的种种过失。鬼说:「我们实在太饥渴了,虽听佛陀说法,但无法入心。」佛陀说:「你们若饥渴,就先去恒河中喝水吧!」这些鬼因佛陀的神力,而能喝到恒河中的水,当他们喝水得到饱足之后,佛陀便为他们宣说种种的妙法。他们听了之后,便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因此脱离了饿鬼道,得生天上了。大王!这是佛陀能度饿鬼生天的例子。所以大家称佛陀是无上医王,绝不是六师可以比得上的。

佛心普覆一切众生

  大王!舍婆提国,有五百个贼成群做坏事。波斯匿王处罚他们,将他们的眼珠挖掉,他们因眼睛看不见,无法前去见佛陀。佛陀哀悯他们,便去他们所住的地方安慰他们说:「善男子!你们应该善护你们的身口,不要再造作恶业了。」后来这些贼,都因为听闻到佛陀宣说微妙清净法音的功德,眼睛都覆原了。

  他们在佛陀前恭敬礼拜,对佛陀说:「世尊!我现在知道佛陀的慈悲心是普覆一切众生的,不只是对天人说法。」这时佛陀便再次对这些人说法,他们听了之后,便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所以大家称佛陀是无上医王,绝不是六师可以比得上的。

佛陀有圣弟子

  大王!舍婆提国,有一个屠夫,名字叫气嘘,他杀人无数。后来遇见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尊者为他说法,得以破堕地狱因缘,后来得生三十三天。佛陀有目犍连这类殊胜的弟子,所以大家称佛陀是无上医王,绝不是六师可以比得上的。

皈依佛陀重罪转轻

  大王!在婆罗奈城有一人叫阿逸多,因和他的母亲发生淫情,因此将他的父亲杀害。后来他的母亲又和别人发生淫情,他便将他母亲给杀了。阿逸多有一个已证阿罗汉的朋友,劝谏阿逸多,阿逸多在羞愧之下,又将这位阿罗汉给杀了。后来他想出家,去到祇洹精舍请求比丘们为他剃度。比丘们知道这人已犯下三逆罪,没人敢为他剃度。因为没人要为他剃度,阿逸多很生气。夜晚他放了一把火,将精舍给烧光了,许多比丘又因此丧生。阿逸多后来去王舍城,去到佛前请求佛陀为他剃度出家,佛陀答应他,并为他说法,令他所造的重罪能变得轻微。他听法之后,便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所以大家称佛陀是无上医王,绝不是六师可以比得上的。

佛陀具有无量的功德果

  大王!听了这些,您应该知道佛陀具有无量无边的大功德果。大王!提婆达多是佛陀的堂弟,他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杀害已证阿罗汉果的莲花色比丘尼,作此三逆罪,后来佛陀为他说种种的妙法,令他的重罪能变得微薄,所以大家称佛陀是无上医王,绝不是六师可以比得上的。

  大王!如果您能相信臣所说的话,希望您能尽快去见佛陀。如果您还不想去,希望您再好好地思惟臣所说的这些话。大王!诸佛世尊的大悲心是普覆一切众生的,不限于任何人。佛陀所弘扬的正法范围非常广大,无所不包。所有人,不论是亲人或怨敌他都平等看待,不会只度一个人成正觉,而不顾其他的人。他不止是我们人类的导师,也是一切天、龙、鬼神、地狱、畜生、饿鬼的导师,一切众生都应该把佛陀当作父母看待。

  大王!假如有人在一月之中,常以衣食恭敬供养一切众生,不如一念念佛的功德十六分之一。

  大王!假如有人用一百辆象车,乘载着大秦国的种种珍宝,及用女人所配戴的璎珞、珍宝百件,用来布施,不如发心要去见佛陀,向佛所走了一步路的功德。如果发心以四事供养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众生,还比不上发心要去见佛陀,向佛所走了一步路的功德。如果大王恭敬供养恒河沙等无量众生,不如往娑罗双树间去见佛陀,诚心听佛陀说法。」。

疑心未除

  大王回答耆婆说:「佛陀世尊是一个性情调柔的人,必定也只和性情调柔的人在一起,就像栴檀树林一样,每一棵树都是栴檀树;如来清净,围绕在他身边的必定是清净的人,好像大龙一样,牠只和龙在一起;如来寂静,身边也都是寂静的人,如来无贪、无烦恼,身边也一定都是无贪、无烦恼的人。

  我是个极恶的罪人,有恶业缠裹着我的身心。我的身体臭秽不堪,属于堕地狱的人,怎么能够到佛陀住的地方,我如果去了,恐怕佛陀也不愿意见我,何况和我说话!你虽然劝我去见佛陀,但是我现在仍感到自卑、掉悔,不想去。」。

频婆娑罗王的劝请

  这时忽然从虚空中传来声音说:「无上佛法即将衰退,甚深法河即将干枯,大法明灯即将熄灭,不久法山即将颓倾,法船即将沉没,法桥即将断坏,法殿即将崩塌,法幢即将倒坍,法树即将折断,善友即将离去,大恐怖的日子即将到来,众生不能听闻佛法的日子即将来到,烦恼的疾病即将流行,灰暗的日子即将来到,人们将渴求佛法,魔王将欢喜的卸下战衣钢盔,佛陀将入涅盘了。大王!佛陀如果去世之后,王的重罪便无人可以救你了,大王!你已经造作了堕阿鼻地狱的重业,这样的恶业,必定会遭受到果报。希望你能赶快去见佛陀,除了佛世尊之外,没有人可以救你,我怜悯你,特别来劝导你去见佛陀。」。

  大王听到这些话,心怀恐惧,全身像芭蕉叶般的颤抖个不停,他抬头向空中问道:「你是谁?为何不现出色相,只听到声音呢?」空中又传来声音:「大王!我是你的父亲频婆娑罗王,你现在应该听从耆婆的话,千万不要听从那六个臣子的邪见。」王听到这些话,便昏倒在地,身上的恶疮反而比以前更严重、更臭,虽然敷上了药,疮仍然毒热疼痛,毫无减轻的迹象。

月爱三昧现瑞相

  这时世尊在双树间,看到阿世王昏倒在地,便为王入月爱三昧。佛陀入三昧之后,放大光明,照在王的身上,王身上的恶疮马上痊愈,毒热感马上消失,王觉得身心很清凉。便问耆婆说:「我曾听说过:末日之时,天空会同时出现三个月亮。这时候,一切众生的病苦会消除。现在还未到末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光来照我的身体,令我除去身上的恶疮,身体得到安乐?」耆婆说:「王啊!这不是末日三月并照的光,也不是火日星宿、药草、宝珠、天光。」王问说:「如果不是火日星宿、药草、宝珠、天光,那是谁发出的光?」耆婆说:「这是佛陀所放出的光。」王问:「佛陀为什么要放此光明呢?」耆婆说:「这是佛陀为大王所现的瑞相。因为大王曾叹息说:这世界上没有良医可以治疗您的身心,佛陀放此光芒,先治王的身体,然后再治王的心病。」。

  王问耆婆说:「佛陀也愿意护念我吗?」耆婆说:「譬如父母养了七个小孩,其中一个孩子生病时,自然会特别关心那位生病的小孩,倒不表示父母的心不肯对所有子女同等看待。大王!佛陀也是这样,并非他对众生不平等,只是特别关怀罪业较重的众生罢了!对于放逸的人,佛陀会特别慈悲护念,而不放逸的人,佛陀则能放心。哪些人是不放逸的众生呢?六住位以上的菩萨们才能算是。大王!诸佛世尊对众生是不论人们的种性、年龄、贫富、季节、职业贵贱等。他较关心的是众生有没有起善心,若有,佛陀则会慈悲护念。大王!刚才的光明就是佛陀入月爱三昧所发出的光。」。

  王问:「什么是月爱三昧呢?」耆婆说:「好像月光能让所有的青莲花绽放,现出鲜明的光芒。月爱三昧也是如此,它能让天下苍生开启善心,所以叫做月爱三昧。又好像月光能使夜晚走在路上的行人欢喜。月爱三昧也是如此,它能令修习涅盘道的行者,生起欢喜心,所以称为月爱三昧。

  大王,又好像月亮,从初一到十五,越来越圆,月光越来越亮。月爱三昧也是如此,它能令众生从初发心种种善的根本渐渐增长,直到得大涅盘,所以称为月爱三昧。大王,又好像月亮,从十六到三十,月光越来越弱。月爱三昧也是如此,只要经光所照之处,所有的烦恼会日渐减少,所以称为月爱三昧。大王!譬如在暑热时,众人都会很怀念月光柔和的夜晚,好像被月光照到,即能除去闷热。月爱三昧也是这样,它能扫除众生的贪欲和烦恼等热毒,所以称为月爱三昧。大王!好像月圆等于群星之王。月爱三昧也是如此,它是诸善之王,具有甘露法味,能让天下苍生喜爱不已,所以称为月爱三昧。」。

最后的劝谏

  王说:「我听说佛陀不和恶人同坐谈话。好像大海中,不容死尸;像鸳鸯不会在粪池中游戏;像帝释不和鬼住;像鸠翅罗鸟不栖息在枯树上。佛陀也是如此,我有什么脸可以往见佛陀,假如见到了,就不堕地狱了吗?我想佛陀宁可调伏醉象、狮子、野狼、猛虎等,也不愿意接近像我这种重罪之人。我前思后想实在无心去见佛陀。」。

  耆婆说:「大王!好像口渴的人,应该赶快去找泉水喝;饥饿的人,应去找食物来吃;心有恐怖的人,应去求救;身体有病的人,应去求医;身体燥热的人,应去找个荫凉的地方休息;身体畏冷的人,要去升火取暖。王今天也应该去见佛陀,向佛陀求救。大王!佛陀尚且为一阐提[1]人说法,何况您不是一阐提人,佛陀哪会不慈悲救济呢?」。

  ——此节译自《大般涅盘经》。(《大正藏》卷十二,页717上L12-页724下L6)。

出发见佛

  王对耆婆说:「如果佛陀真如您所说的一样,我们明天去选个良辰吉日,然后再前往见佛陀。」耆婆说:「佛陀教导我们,不用看什么良辰吉日。大王!好像重病的人,他也不看良辰吉日,只希望能找个好的医生。大王今天是个重病之人,我们去找佛陀这位最好的医生,不应该再选择什么良辰吉日。一旦我们去到佛陀住的地方见到佛陀,王的罪障即当消灭,大王,希望现在就出发去见佛陀。」。

  大王就命令一个名叫吉祥的大臣说:「我现在要去见佛陀,你们赶快准备供养佛陀的物品。」吉祥说:「太好了!大王,所需的物品,都已具足。」王便带着他的夫人乘坐象车,准备好要去见佛陀,后面跟着一万二千辆象车、庄严的大象五万头,每头象上坐着三个人,每个人都拿着幡盖、香花、伎乐等种种供养之具。在象群前面,有十八万兵将骑马带路,跟随在最后的是五十八万人民。

  这时,拘尸那城的所有人民,都看见阿世王这列队伍浩浩荡荡地向佛陀住的地方走来。佛陀告诉大众说:「一切众生要成就无上正觉,最切近的因缘莫过于有一位善友。为什么呢?阿阇世王如果没有听从耆婆的话,下个月的七日,他必定会命终而堕入阿鼻地狱。所以成佛的近因,莫过于善友。」。

  阿阇世王在路上听耆婆说,当初有一个毗琉璃王消灭释迦族后,企图搭船入海,结果被火烧死了。提婆达多的弟子瞿伽离比丘碰到大地裂开,而坠入无间地狱里去。须那剎多作恶多端,幸好去求救世尊,才得以消灭许多罪业。阿阇世王听后说道:「耆婆啊!我虽然听了你这些话,但我的心对见佛的利益仍无法肯定。耆婆!你过来,我要和你乘坐同一头象去见世尊,这样,即使我掉下地狱,你也会拉着我,不会令我堕入地狱。为什么呢?我曾听说得道的人不会堕入地狱。」。

\

佛度阿阇世王

  这时,佛陀告诉大众说:「阿阇世王仍在犹豫,我应该让他下定决心了。」阿阇世来到娑罗双树间,走近佛陀,仰望佛陀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仿佛一座微妙的金山。

  这时,佛陀发出八种声音,喊出:「大王!」王回顾左右,心想:「在这群人里谁是大王呢?我满身是罪,又无福德,佛陀应该不会叫我大王吧!」佛陀又叫了一声:「阿阇世大王!」国王听了非常欢喜,便说:「今天听到佛陀说话,始知佛陀是大慈大悲怜悯一切众生,而且对所有的众生都平等看待。」王对佛陀说:「世尊,我现在没有疑心了,佛陀真正是众生的无上尊师。」。

心开意解

  佛陀便对王宣说种种的妙法,王的心结终于打开了。王对佛陀说:「世尊!如果我没有遇见佛陀,在无量阿僧祇劫期间,非堕到大地狱里,饱尝无量的苦楚不可。我今天得以瞻仰佛陀,愿以这样的功德,破除众生的各种烦恼和恶心。」佛陀说:「太好了!太好了!我知道你一定能破除众生的恶心。」王说:「世尊!如果我能破除众生的恶心,纵使无量劫期间沦落在阿鼻地狱,为众生受苦,也不以为苦。」。

  这时,摩伽陀国无量人民,都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因人民发起无上菩提心的功德,王所有的重罪便变得轻微。王对耆婆说:「耆婆!我现在虽然还没有死,却已得天身;我舍弃短命而得到长命;舍弃无常身而得到常身,也令大家发起菩提心,得到天身、长命、常身。从现在起我就是一切诸佛的弟子。」王说完,即以种种供养具供养佛陀。

  这时,世尊赞叹阿阇世王说:「太好了!如果有人能发菩提心,这个人就能庄严十方诸佛,大王!你在毗婆尸佛时,初发菩提心,一直到我出世以来,这段期间未曾堕入地狱受苦。大王!发菩提心有如此无量的功德果报。大王!从今天起,你应该常勤修菩提心,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功德能消灭无量恶心。」这时,阿世王及摩伽陀国的人民都从座位起来,绕佛三圈后,欢喜作礼回宫去了。

  ——此节译自《大般涅盘经》。(《大正藏》卷十二,页725下L4)。

  注:[1]指断绝一切善根,无法成佛者。(《佛光大辞典》,页58中)。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