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最胜受佛度化缘,挡住魔考

佛经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最胜受佛度化缘

  昔日在舍卫城里,有一位家中非常富裕长者名叫最胜。虽然他的家里非常富裕,可是为人却很悭贪。从不布施他人,不管是任何人来他的家里乞讨,他都会不不由分说地将来人给赶走。他怕家中被盗,就设计了七重非常坚固地大铜门来防止盗贼。家中的院墙也是用石子混合泥土而建成,还把屋顶用铁笼给覆盖,这是为了防止飞鸟鼠类的侵入。

  佛陀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来观察这位最胜长者,一天,佛陀叫来阿难跟他说起此事,并嘱托他去度化最胜长者。阿难接受佛陀的嘱托一言去最胜长者家中托钵,并为长者进行说法,阿难对最胜长者说道:“如果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常常布施贫穷困乏的人,那么我们就能得到五种功德。第一种寿命延长,第二种相貌端严,第三种身强力壮,第四种身心悦乐,第五种辩才无碍。”

  长者听过阿难的话心中暗想:“我早就听说过瞿昙沙门弟子阿难是知识广博,能过诵持的教家法理也能超过八万四千亿头像才能背负的经典。可是今天,他来就只跟我说了这些关于布施的功德,这也只是乞士之法,还不是贪恋我的家财货物,这种说法也不是什么贤明智慧的人,否则也不会直说些。”因为最胜长者的铿吝习气已经非常的坚固,于是非常奸诈的转了转眼珠随即说道:“不知尊者您今天是否已经有了斋主的供养,还是要继续去托钵食?”

  阿难回答道:“我刚刚出来现在正要去托钵乞食。”最胜长者说道:“如此,我便不耽误尊者继续托钵了,时间已经快到正午了,您还得加快脚步,要不然就会错过时间了。”阿难见到如此情景苦笑的摇了摇头,只能回去把刚刚发生的事情如实的秉告给佛陀,阿难对佛陀说道:“这位最胜长者悭贪的习性已经非常的坚固了,弟子的德行无法度化这个人。”

  佛陀叫来阿那律、大迦叶、目犍连、舍利弗等大弟子让他们分别去最胜长者哪里。可是众大弟子去过之后回厚实一样的响应这时舍利弗向佛陀提议道:“世尊!这位最胜长者的悭贪习性实在是太坚固了,就算是堆起像天空一样高的干柴然焚烧怕是也无法消除他的悭贪心念。恐怕只能世尊亲自去最胜长者的家中亲自的度化此人了,只有佛陀的大智慧才能度此人。”

  彼时,佛陀以大神通片刻就出现在了最胜长者的庭院之中,全身都放射出光芒。当长者看见佛陀如此庄严的法身,心中也感到非常的欢喜,于是他来到佛陀身边顶礼佛足后,才坐在了一边的椅子上。这时佛陀用梵音对最生长着说道:“最胜长者,如果现在要是有人发心布施,那么他就可以立刻得到五中不可思议的大功德。”

  于是最胜长者用好奇的口吻问道:“佛陀,还请告诉是哪五种功德呢?”佛陀告诉最胜长者:“第一,布施就是不能杀生,只要能持此不杀戒那么对于任何众生都可以慈悲护念,也就不会心生恐惧。”最胜长者在心中想着:“人们自所以会杀生,还不都是贫贱所造成的结果,而我的家中钱财丰盈,自然不必去杀生。这个道理非常好,我应该顺信。”于是最胜长者对佛陀说道:“我最胜,必会遵守此戒绝对不会乱杀无辜犯此杀戒。”

  于是佛陀继续为最胜长者开示道:“众生要以慈悲心来持不偷盗不妄语不饮酒不淫邪,持守此戒同样可以让众生心无恐惧。”最胜长者听了佛陀的话心中同样欢喜,又发愿道:“世尊的开示铭记于心,从今起一定会遵从此愿,永远不会违背。”彼时,最胜长者满心欢喜的想着:“佛陀今天的开示竟然这么精彩,也非常的有道理,我应该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来回报佛陀的恩惠。”

  想到便做,于是最胜长者便亲自去了藏宝库,选择了需要供养佛陀的钱物。因为最胜长者悭贪的习气早已存在一时很难改变,于是他就想挑一些次品的财宝供养佛陀。说来也是奇怪,抬手拿了十几次,可是每次拿起来的都是宝库中最珍贵的奇珍异宝。这时,长者甚是不解感到十分的烦恼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原来长者的布施念头和悭贪念头同时竞涌,心中的正念与邪念正激烈地拉锯争战。

  佛陀观察到这个现象,便以梵音说了一偈:“施与斗共集,此业智不处,施时非斗时,速施何为疑。”长者听到佛陀所说的偈语,内心感到非常的惭愧,所以一咬牙便从宝库中选了一件很好的珍宝,拿着珍宝来到佛陀面前,跪在了佛陀的脚下深深的忏悔忏悔,他仰望着佛陀,看见那慈悲得目光注视着他,长者禁不住痛哭起来。

  这时佛陀开始为长者开示更微妙的布施、持戒、修福的道理,及如何超脱欲界种种有漏、不净的方法。长者听了,双腿盘坐,细心思考,起一念相应慧,内心立刻远离诸烦恼尘垢,证得法眼净。能于如来所说种种妙法,无畏受持。他立刻起身至诚顶礼,并发愿成为优婆塞,尽形寿受持五戒。于是,佛陀慈悲为他授三皈依,然后离去。

  就在佛陀离开不久,魔王波旬变化成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陀形象,来到长者家中,身上放出七尺的紫磨金色圆光。长者心中不禁纳闷,不知佛陀为何才刚回去又折返?但他仍恭敬地顶礼佛足。此时假佛陀说:“我原以为长者的智慧渊博,能明辨真理。所以刚才说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想考考你。现在要向你更正,之前所说的四谛并非是真理,只是外道所修习的错误知见,你可不要放在心上喔!”

  长者一听,立刻发现此时站在眼前的并不是佛陀,便不假思索地回答:“住口!我已经从佛陀的开示中得到正知见,你这个邪魔,即使你再变化成任何的形象,要想让我从正道中退转,也是不可能的。以你小小的神通要和佛陀相比,只是以萤火之光想敌太阳的光明,以田间的小土丘要和须弥山竞高,那是妄想。不管你是幻师还是波旬,都请快离开吧!我最胜不欢迎你。”魔王听了,无计可施,只得无奈地离开。诸恶莫作,众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学佛或者不学佛的人都听过一句话:报,恶有恶报。真的是这样吗?有的人坏事做绝却香车宝马,自在逍遥;有的人一生利他却凄凄惨惨,穷困潦倒。每当看到这些现象,相信你都会感叹一声世道不公。佛讲六道轮回,香车宝马者是因为前世积德换来的,而穷困潦倒者却是因为前世作恶导致的。到下辈子二者的处境就会颠倒过来,凡夫就在这样的轮回中一次次体验六道的酸甜苦辣。

  正因为如此,大部分人礼佛拜佛,为的就是消除业报。大多数人都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消除外因,但其实真正导致最终业报来临的,往往是内因造成的,也就是自己的心理认知。打个比方,有个人因一时困难打算去抢劫。抢劫之前暗暗告诫自己抢够一万元就收手。但当他真的抢到了一万元时,他又会想抢到十万元就收手。贪欲一直推动着他不断地把强盗生涯继续下去,直到被捕的一天。“被捕”这个报应就是内因造成的。

  因此,对学佛者来说,第一步应该了解什么是佛教,什么是佛法,对此你只要记住并理解一句话就行:诸恶莫作,众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儒家讲“因材施教”,学佛同样有很多方便法门。苦修属于渐进法,顿悟属于速成法,选择慧能的顿悟,还是神秀的渐修,最终还得根据自身的特质来选择。即使智慧如佛陀,也是经过漫长的探索才最终领悟“长乐我净”的无上妙谛。

  希望你也能行!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