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第56讲

  第56讲 第十三篇:消渴小便不利证治

  我们接着来讲消渴病,第2条实际上是讲的“中消”,但是没有出方,现在,讲大家看151页上面,它最后总结的,也等于我把这条文做一个小小的归纳,就是最后几个字,他落实在病因、病机上,叫做“营卫两虚是其发病主因”,营气不足,燥热内生,于是形成消渴,这种消渴,他(仲景)认为,一个是胃气有余,一个是胃热亢盛,胃热气盛,所以,他(病人)出现了消谷善饥,包括多饮,包括多尿,叫做“溲数”,他认为是热盛耗津以后,出现的中消证,因为“中消”,正好有多饮、多食、多尿症,而以消谷善饥为重,所以,他认为是中消证,中消证拿什么方来治?他没有提治法,[按语]里面说,没有提出治法,但是后世以调胃承气汤为主方,程钟龄,《医学心悟》作者,提出:“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确实有实践意义,我认为,不能把着眼点就落在,消谷善饥就是胃热,胃热就清胃热,不行,必须得滋阴,“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所以,要滋其肾,养其肾阴,有利于清除阴虚的火热,包括胃热,这是第2条,就讲到这。
  下面,我们来看第3条: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一类)
  这是八味肾气丸,在《消渴病》篇的一见,又是“男子”二字冠以条首,和我们讲“男子虚劳”一样,消渴病女人也得,为什么要强调“男子”,这里就是要说和肾为本的关系,和肾阴被耗损的关键。八味肾气丸,方中有桂枝和炮附子,近年来,遵《千金》、《和剂局方》之旨,又有的将桂枝改为肉桂,取其引火归源之功,我刚才说的,阴虚为本,为什么用到肾气丸了?就是阴损及阳的结果,这也能看出来,张仲景,对于大家已经共知的问题,不再赘述,而对于大家容易忽略的,对于(肾阴虚→阴损及阳→肾阳虚),从男子消渴里面,把肾阴虚为本的问题提出来,日久迁延不愈,阴损及阳,肾阳虚证为主症的时候,怎么治,临床表现什么样,“小便反多”,仲景善用“反”字,我前面已经讲了,无数个有“反”字的条文了,凡是这样的字样出现,标志着反其常,那么,就是小便不正常了,出现了“多”,多到什么程度呢?“以饮一斗,小便一斗”,“斗”,是一个量词,但是,又不是真的去拿斗量,就是来说明进和出的量,几乎均衡,??多少尿多少,也可以叫做“饮一溲一”,原文说“以饮一斗,小便一斗”,尿得很多。我曾经让大家注意,肾气丸在《金匮要略》里面是五见,用在五种病症上,但是,因为病机相同,都是肾阳虚所致,因此,可以异病同治,另外那四病,全都出现的是小便不利症,消渴病,就不是小便不利了,但这种症状差异,不是鉴别诊断,或者说,不是辨证施治关键的地方,关键要辨病机,病机相同,证候相同,治法相同。现在要问,为什么“小便反多”,肾气丸也能治,这里怎么解释,我想,还是拿《内经》的说法,来给大家做一个提示,首先来复习一下,《素问·水热穴论》中,关于“肾为胃之关”的问题,“肾者,胃之关也”,原文就是这么一句话。现在,我要用张介宾,在《类经·二十一卷》里,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来讲一下,张介宾,在《类经·二十一卷》里面,他对“肾者,胃之关”怎么认识的,他说:“关者,门户要会之处,所以司启闭出入也”,“启”,打开;“闭”,关上;“出”,小便的通利;“入”,这也是,你喝进去的,得排泄出来,得正常,“启闭出入也”,“肾主下焦,开窍于二阴”,肾司二阴嘛,“水谷入胃,清者由前阴而出,浊者由后阴而出”,咱们讲的水液代谢环流里面,也能体会出,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因此,在胃的降浊的问题上,浊中之清就是尿液,它从前阴排出,浊中之浊,就得从大便排出,这是说升清降浊,脾、胃是中焦枢纽,在这个问题上,和水液代谢、和运化水谷的关系,都是这样的,那么,“肾气化则二阴通,肾气不化则二阴闭”,这是在讲它,这种“启闭出入”的生理功能,和气化相关,“肾气化则二阴通,肾气不化则二阴闭,肾气壮则二阴调”,所以,肾气壮则身体健康,二便调,问诊要问二便,那也是要了解,整个脏腑的功能情况,“肾气壮则二阴调,肾气虚则二阴不禁”,把不住门了,“肾气虚则二阴不禁,故曰:肾者,胃之关也”,这是张介宾回答,什么叫做“肾者,胃之关也”,谈了关于“肾气化则二阴通,肾气不化则二阴闭,肾气壮则二阴调,肾气虚则二阴不禁”,所以就叫做“肾者,胃之关也”,咱们《中医基础学》里面讲,肾主水,主水液代谢,肾阳虚,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利,现在咱们要讲“小便反多”,这“反多”的原因,是它摄水的功能失常了,所以,这里就得解释成,气不摄津,不能化气以摄水,气化的功能失常,象这两天,总强调脾、肾阳虚,用苓桂术甘汤、肾气丸,现在要回想,我讲的甘草干姜汤,治的虚寒肺痿,“上虚不能制下”,“肺中冷”,结果“必遗尿,小便数”,这就是肺阳虚,不是脾阳虚、肾阳虚,具体说,“肺中冷”是肺气虚寒,所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也是说,肺、脾、肾,都是阳气所主,现在是肺出毛病了,“上虚不能制下故也”,肺气痿弱,也同时伴有小便频数,“必遗尿”,那么,“小便反多”,就是水趋下源了。另外,为什么要出现口渴呀?“男子消渴”,可不是只说消渴病,他(病人)还有什么症呢?得有渴饮的问题,也就是“小便反多”,这个“消渴”是指渴饮无度,这又是关于气化功能里面,肾阳衰微,不能蒸腾津液以上润,咱们总说“不能蒸腾化气”,实际就是不能蒸腾津液以上润,所以,口干舌燥,渴饮无度,怎么喝也不行,喝进去一斗,还尿出一斗,消烁津液,所以,必见口渴,渴饮无度,“饮一溲一”,这就是当病机以肾阳虚为主的时候,是由肾阴虚日久愈,阴损及阳所致,那么,这个肾阳虚的情况,临床看是什么样呢?特别是夜尿多,超过5次以上/夜,总起夜,所以,这个“溲数”,要和我刚才说的,一般的淋病区别开来,都叫小便频数。糖尿病的病人,他的尿,第一个特点,甜,里面有尿糖,再一个,尿的外观上你要一看,有沉淀物,和膏淋也得区别,有沉淀物,那也是尿糖造成的,还有一个,就是“饮一溲一”的特点,不仅是尿的多,他总渴,喝的特别多,那你要象,我那天说的,前列腺肥大症的老年人,50岁以上者,他如果就是以尿频、多尿来就诊,你首先得鉴别一下,他到底是不是由于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梗阻现象,小便失常,总是尿,还尿得不尽,需要从前列腺方面做检查鉴别,假设说这个年龄段的患者,既患有糖尿病,又患有前列腺肥大症,这时候,你就得按照咱们说的,“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新病,你得区别开来,如果说,前列腺增生症为缓、为轻,你还得把糖尿病,放在主要的位置来治疗,一定得是这样,如果说,糖尿病为轻,而前列腺增生症为重,那么,你就要按照,中、西医结合疗法来处理,所以,这也是临床常见的,特别是50岁以上,这个年龄段的病人,应该注意鉴别诊断,同时,在治法上,是兼治,还是有分先后,作为“男子消渴”,“男子”二字,提示了作为肾阴虚为本的情况下,日久不愈,阴损及阳,表现为肾阳虚的特征,肾阳虚的特征,一个是渴饮无度,由于在肾的气化功能上,它不能摄水,只开不合了,所以“饮一溲一”,“小便反多”,它不能蒸腾化气,所以,不能蒸腾津液以上润,则口渴,渴饮无度,这就是关于肾气丸,用来治疗“男子消渴”的道理,要区分为什么“小便反多”,为什么渴饮无度,都是因为肾的化气摄水的,功能失常了,只开不合,还有一个,就是肾不能蒸腾津液上润,所以,上面口干渴,渴饮无度,下面尿也无度,我觉得这个临床意义是很好的,而且,你如果不学《金匮》的话,不敢用八味肾气丸,为什么呢?《中医内科学》里面反复强调,消渴病的病因是肺、胃、肾的,阴虚,阴虚就得用六味地黄丸,阴虚而火热,就得用知柏地黄丸,现在,要从知、柏的,滋阴降火之功,一下子变成桂、附的壮阳之效,有很多医生,因为不学张仲景的著作,不敢开这张方子,这个特殊表现,就是夜尿多,而且,他(病人)的全身症状,表现为虚寒象,肢冷,畏寒,不仅是尿多,大便或者坚,或者是消化不好,这个,一定是肾阳虚的表现。我觉得,用他这个方子,你不要有顾虑,因为滋养肾阴的药量,是壮阳药量的10倍,一定是“阴中求阳”,是“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功能上,是补肾之虚,是“阴中求阳法”。温复肾阳的话,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所以,这是很有道理的。
  我想讲我的一个临床体会,施今墨老先生治糖尿病的方,也是人所共知的,我想他将方中桂枝变成肉桂,而且量比较大,他用24克,把肉桂切碎以后,蒸汁兑入,就是你的汤剂,不是和肉桂一起煎,把肉桂单煎,而且煎的时间要短,引火归源,取它辛热之性,他要求煎煮的时间短,而且单用肉桂汁,再加其它药的汤药兑在一起,这就能看出它壮阳、引火归源的作用,是有所控制的,炮附子是18克,少于肉桂的用量,肉桂是24克,炮附子18克,其中,又加了参、茸,关于人参的使用,现在临床上,我们都是根据病人的情况,一个是病情,一个是经济条件来决定用哪种参,最好用西洋参,因为它补不至于生火,不足以致热,西洋参办不到,你应该是用太子参,或者是党参,再就是,这里千万不能用红参,不能说你有钱,我给你开红参,红参用上可就麻烦了,真是在那火上浇油,施今墨老先生,鹿茸粉3克,分两次冲服,鹿茸粉,生茸的话,他说以滋肾为主,但是,他要健脾,用生茸来健脾,鹿茸当然也是壮肾阳的药,用量很小,3克,一次1.5克,冲服,肉桂是汁,兑上,其它药就是,淮山药30克,山萸肉12克,酸涩的药,他配了桑蛸、金樱子、芡实,通过固涩来收敛,就是固精的道理,因为这也是精微物质下趋膀胱,丢失太多,要不他怎么那么消瘦呢?现在用固涩药,用芡实、金樱子、桑蛸,补骨脂、覆盆子,看补肾的药用了多少?而且用了巴戟,健脾的方面,用了白术和炙甘草,所以,他这个方子,比我们说通过滋肾阴以壮肾阳的治法有进步,考虑到滋肾的基础上,加健脾的药,用了白术、炙甘草和参,而且用了参、茸,他这是汤剂的用法,每日一剂,两次分服,他说:“宗仲景之法,壮火补虚,固脱填精”,这就是,对于张仲景特殊举例的,阴捐及阳的临床发挥,我说偏于虚寒,偏于肾阳虚为主的时候,一定是这样,那么,临床的特点,他说:“症见尿频清长”,尿的次数多,而且清长,和前列腺增生的病症,就区别开来了,“朝夕不断”,没有什么早、晚的问题,有的人象尿崩一样,尿液上浮一层脂膏,就是刚才我说的,糖尿病患者尿的特点,但不欲饮食,舌淡而不红,所以,有脾虚证,苔满白,或润或不润,气短音低,大便时溏,四肢厥冷,六脉沉迟,尺部尤甚,说明肾阳虚,以虚寒证为主,这是施今墨老先生的认识。他说:特别是补骨脂配巴戟,能够通命门,暖丹田,不能用丹皮、泽泻,反用了巴戟和补骨脂,方中补骨脂和巴戟的用量很小,在汤药里面,他仅仅用了9克,《本草纲目》还提到,巴戟和补骨脂,在壮筋骨、益元气的作用,所以,为什么去掉丹皮、泽泻,而用巴戟和补骨脂,这是针对虚寒,下元虚损,关于补脾、健脾的药,健脾益气,中气充沛,这里面用的白术、山药、人参,包括鹿茸,脾肾均补,固肾缩尿的药,我已经提到了。
  那么,作为祝谌予,他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来的药对,除尿糖的药,用黄芪配山药,后来又出现了是用地黄加黄芪,关于用生地黄,还是熟地黄,根据当时的病情和体质来决定,这是两个药对,都是降尿糖的一个是黄芪加山药,一个是黄芪加地黄,是降尿糖。降血糖,就用苍术玄参,这是在祝谌予的,一个经验集里面提到的,关于降糖的问题就到这。
  我认为,目前作为肾虚也好,脾虚也好,大家都觉得应该益气,益气包括益脾气、益肾气,益气要养阴,关于气阴两虚的证型问题,一会儿我们要讲白虚加参汤,也是张仲景给的范例,治本的大法,我说阴虚为本,现在,通过我讲施今墨,包括祝谌予的经验,应该用益气养阴法,益气的问题,刚才说参、茸了,那么,这里是,益脾气、益肾气以滋阴,这是一个大法,再一个,就应该说,久虚的话,一定要导致瘀血的问题,“久虚致瘀”,因此,要有活血化瘀法,还有,我们说,久病,瘀血形成了,津液一定也会凝聚,因此,还有痰浊的问题,目前的糖尿病,不管是1型、2型,气阴两虚还是发展到阴阳两虚,根本大法上,还是围绕着我说的这几种,再一个,就是刚才得到的启发,对于防止精微物质的过多流失,一定要把固精收涩的药加进来。
  我介绍一个病人,不属糖尿病范畴,但是,病人本身具备,糖尿病样的症状,他是61岁刚刚退休的,一位卫生管理干部,是位西医同志,他自己说,突然出现了口干的症状,口干燥得说话都觉得,不是那么舒服,非常干,饮水多,总想喝水才觉得舒服,夜尿,每夜达6~7次,体重在这一个月这内下降了4公斤,精微物质不是随汗出,就是尿出去了,关键他有,多饮、多尿、大便不爽,干,舌红、苔黄,我们发现他舌的右侧有瘀血点,脉弦的,第一个方,给他用的滋阴清热的方,知柏地黄丸打底儿,是开的汤药,知柏地黄汤中加什么了呢,刚才我说的,一定要滋阴清热,他大便干,不爽,加的是增液汤,用的地黄30克,麦冬、玄参各20克,在东北地区(哈尔滨),用量就是按照5克一钱,因此,用的量较大,因为他舌苔黄,大便干,我用的石膏,就等于方中我用了,白虎汤的核心药物,因为知柏地黄方中有知母,我加生石膏30克,而且先煎,我昨天讲了,石膏是清热而不伤阴,知母,滋阴降火清热,还有凉血的作用,所以,用生石膏30克先煎,然后,加活血化瘀的药物,我第一次用了丹参20克、葛根20克,活血。然后,为了解决他口渴的问题,清胃热,用黄连10克,竹茹15克,花粉20克,花粉,是张仲景教给咱们的,如果想滋生津液、止渴,用葛根、栝蒌根,我现在全用上了,然后,我又想到了,他尿常规里提示,没有尿糖,但是,蛋白总呈弱阳性,缩尿固精,用了桑螵蛸25克,实际上,你临床可以用到30克~1两,我为什么不马上用缩尿药呢?我就想观察,这个治法对他到底合不合适,你若硬用治标的药,他尿少了,但是,最后没解决根本问题,我没法办,所以,缩尿的药,我就用了一个中等量,25克,临床上,你若真想治遗尿的病人,或者是病人的尿特别频,用桑螵蛸30克~1两都可以的。益智仁、五倍子各20克,一般的人都愿用五味子收涩,加山萸肉配合,现在我这方子,五倍子就是为了配合,桑螵蛸来缩尿的,这个方子开了7付,一周以后,他来了,我让他检查血糖,初诊时他没有检查血糖,他说体检的时候,大夫说他血糖没有问题,我说不行,下次来必须查血糖,为什么呢?因为糖尿病的诊断,不是以尿糖为标准,一定是以,空腹血糖升高为依据,血糖化验单带来以后,结果是4.84mmol/L,属正常范围,咱们血糖值上限是6.01mmol/L,6mmol/L以下,5.~mmol/L就很好,他是4.84mmol/L,尿中的蛋白已经没有了,服了5付药,自己觉得夜尿少了,原来6~7次/夜,现在变成是一夜3次,口干减轻,但是,仍然比平时健康时喝得多,我让他重新做检查,我怕给他耽误了,他做的B超,双肾结石,腰、腹部有疼痛,现在看他,原舌质深红,苔黄,现在已经薄了,稍稍有一点,我一想,给他通通结石吧,就在上方的基础上,做了一下加减,加了金钱草1两,威灵仙40克,我上次给大家讲了,关于结石,用威灵仙和金钱草配合的道理,然后,加琥珀5克冲服,一次服用2.5克,它有活血作用,因为男子排结石的时候,它要经过,三个生理性狭窄处,容易引起疼痛,或者是血尿,用琥珀正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让他冲服琥珀5克,是两次的量,一次2.5克,把竹茹、黄连去掉,加桃仁和石苇,桃仁,加强下的作用,因为治疗糖尿病,象广州的经验,是《伤寒论》的桃核承气汤,为主方,我现在已经明确了,他(肾结石)病在下,我就给他加15克的桃仁,20克的石苇,石苇也是协助排石,舌的瘀斑有所减轻,但是,仍然存在,这次也是开了7付药,第三诊来的时候,特别的好,他自己都很高兴,饮水少了,口也不渴了,不象原来那样了,基本上能够控制在正常饮水量,夜尿还有1~2次/夜,腰酸疼也减轻了,现在,舌的小瘀点非常轻浅,一点点了,舌红,苔仍然有薄黄,脉弦,这个时候,仍然以知柏地黄汤为底方,然后加花粉20克,丹参、葛根各20克,桃仁15克,琥珀仍然是5克冲服,缩尿的药,用桑蛸25克,益智仁、五倍子原量,7付,效果非常好,他不可思议的是什么呢?他说:“你到底是给我按糖尿病治的,还是按什么治的?”他非要知道,“那你看我血糖、尿糖都正常,我怎么有这症呢?”,我说:“我不管你是不是糖尿病,我首先告诉你”,因为我怕他情志上有什么负担,“根据西医,该检查的都检查到了,它都不承认你是糖尿病,我现在就是辨证施治,‘有是证便用是药,添一证添一药,易一证就易一药’,增减法是这样”,这个病人就看3次门诊,非常的好,症状消失,对我的学生,在理解上影响也很大,就是对消渴病的认识,不要单纯和糖尿病对号。
  下面来讲,从肾气丸药物的分析上,一定要考虑,它是“微微生火以生肾气”,是一种补肾气的办法,你不要认为这是去壮肾阳,补火,量用大了肯定有问题,所以,刚才我举例,施今墨老先生的医案,他在肉桂和炮附子的汤剂应用上,有点特色,值得咱们学习。这个,一定是阴阳相济,益阴以摄阳,壮阳而不伤阴,这是阴生阳长的基本理论,来体现用肾气丸的道理,当然,在具体治疗的时候,当肾阳虚证被纠正的时候,还应该求其本,再回到用六味地黄丸,或是用知柏地黄丸,这样交替使用比较合理,而且,无论用知柏地黄丸,还是六味地黄丸,希望不用蜜丸,用它的水丸,就是精制的那种浓缩丸,对糖尿病病人非常合理,不然的话,这蜂蜜也是属甜食一类,另外,这个病人需要滋肾,是慢功夫,缓缓图之,你就就鼓励他长服这个药,这对于他不依赖降糖药,有所帮助,可以逐渐减少西药量,或者是不至于血糖反跳,这是用肾气丸,到底用八味肾气丸,还是是用六味地黄丸,甚至可以用杞菊地黄丸,我现在发现,特别是并发眼目症状的时候,头晕无力,舌质特别红的,用杞菊地黄丸更合理,比六味地黄丸疗效还好,都要选浓缩丸,这是一个。
  我们现在强调了,证明这是一个慢性过程,是久病,那么,最后由阴损及阳,要导致阴阳两虚的局面,也要具体分析,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然后随证治之。昨天我也引了《证治汇补》的话,今天,我继续来引用李用粹,在《证治汇补》的“消渴篇”里面,提出久病宜滋肾养脾,所以,施今墨老先生,他肯定对经典著作、历代医家的见解,是深思熟虑,熟谙了,他说“久病宜滋肾养脾,盖五脏之津液,皆本乎肾”,刚才说“蒸腾化气”,蒸腾什么呢?蒸腾津液,肾对脾什么作用?昨天,我特别找注家讲了化饮,用肾气丸,不用苓桂术甘汤,一样得到化饮的作用,这里说“盖五脏之津液,皆本乎肾,故肾暖则气上升而肺润”,这全都说的阳气不足的话,就表现为虚寒象。现在说“肾暖”,你若用温肾的办法,“则气上升而肺润”,“肾冷则气不升而肺枯”,津液不足,“故肾暖则气上升而肺润,肾冷则气不升而肺枯,故肾气丸为消渴良方也”,关于这肾气丸怎么用,我已经说过了,这就是李用粹对滋肾道理的阐述,“久病宜滋肾养脾,盖五脏之津液,皆本乎肾,故肾暖则气上升而肺润,肾冷则气不升而肺枯,故肾气丸为消渴良方也”。
  第四,我想说,就是关于益气养阴和活血化瘀,包括收涩固精,它的加减法里面,主要都是针对下焦,阴虚和阳虚区别开来,象常用药,金樱子、覆盆子、山萸肉、五味子、五倍子,这些摄精固涩的药可以用,这也是在《金匮要略浅述》中,湖南的谭日强,他出的方,下焦阴虚的话,用六味地黄丸,主方可以把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用上,所以有的人按气阴两虚辨证,不是用六味地黄丸,或者什么方,而是直接用生脉散打底,不是白虎加参汤,而是生脉散,谭日强是80年代初发表的这本书,六味地黄丸加生脉散,再加猪胰子,这不是不“以脏来补脏”呀?对猪的胰腺这么用,他说疗效好,介绍给大家。
  这四个方面,对于糖尿病,包括运用肾气丸法,和常用的治法,我们给做一个介绍,这显然是对,下消提出来的一个治法,现在看出,下消是寒热并见的,寒热错杂了,但是,一定偏于阳虚寒盛的表现,偏于虚寒证。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第12条的,白虎加参汤证,这条原文就是论气阴两虚,上消的证治,条文讲:
  “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二类)
  在《金匮》里面,这是第二次见白虎加参汤,第一见,是太阳中暍,伤暑以后出现的口干舌燥,那是气阴两虚所致,我特别讲了白虎汤证的四大症,结果它不是脉洪大,而是脉虚,恶寒,所以太阳中暍里面,气阴两虚型,“白虎加参主之”,现在说“渴欲饮水”,这可是渴饮无度,不是热病过程中的,有的说是《伤寒论》移过来的,对热病过程中,出现的口渴引饮属气阴两虚者,白虎加参汤主之,一定得是因为证候相同,再者,病机一定是,同属于气阴两虚。现在,我要讲的是上消,渴饮无度,多饮为主症,当然,他饮得多,尿得也比平时多,现在要强调的是渴饮无度,多饮为主症、为特征的,口干舌燥者,气阴两虚证,是肺、胃、的热盛导致的,说燥热为标,上消燥热为标,也是责之于肺,连及于胃,因此,一定是白虎汤为底方,加人参,西洋参最好,不行你就用太子参,包括刚才讲,玄参配什么能够除血糖呀?苍术这一类药用上,就把这个方给发展了,底方,告诉你了,一定是按照气阴两虚辨证,肺胃热盛,因此,出现了上消的渴饮无度,以多饮为主,当然有多尿,白虎加参汤的功效,依然是清热止渴,生津益气,如果说加人参的道理,就是益气生津的作用,现在我说,坚决不能用红参,而且,甘草要慎用,在动物实验里面说,白虎加参汤,若是没有甘草,好像降糖作用不明显,但是,临床上,我可真用过,那血糖,真给你颜色看了,拿来血糖化验单,就是升上去,所以,那病人自己都知道,“甘草,你可千万慎用”。
  还要讲的条文,就是栝蒌瞿麦丸,我现在要讲栝蒌瞿麦丸,因为它是肾气丸的一个变方,现在,在这个辨证施治方面,这两张方子(肾气丸和白虎加参汤),是专为消渴病作的举例,第10条,这个方很有意思,请大家记住,不只要记住肾气丸,现在请你看: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栝蒌瞿麦丸主之。”()
  “小便不利者”,这是说小便不利的治法。他写的是“若渴”,“若渴”还渴吗?好像渴,那能行吗?这个一定是“苦渴”,他是说他善用“反”字,还善用“苦”字,[校勘]底下小字给你写了,徐镕本,同样是万历年间的刻印的,徐镕他就刻印成是“苦渴”,合理,“其人苦渴”,你千万不要背“若渴”,背诵的时候,“其人苦渴,栝蒌瞿麦丸主之”,这是一个肾气丸的变方,所以,知其常还得达其变,这个怎么变的,请大家注意,他原方在壮阳的基础上,用炮附子一枚,然后,“地八八山山四”里面,有什么呀?有山萸肉三两,保留了祛肾邪的,三个里面保留了一个茯苓,利尿药里面加了瞿麦,利尿药里,瞿麦也是清热而利尿的,那么,茯苓有补利兼优的作用,栝蒌根是花粉,治“苦渴”,生津止渴的,“有水气”是怎么造成的呢?为什么用肾气丸法来解决呢?刚才我们特别复习了,关于“小便反多”影响它蒸腾化气,津液不能上承了,那么,他口干舌燥,现在“苦渴”,渴得很厉害,仍然是气化不利造成的,关于肾的气化功能问题,涉及到“小便不利”和“小便反多”,所以说,肾虚阳不化气,气不摄津(摄水)就失动制约,他(病人)就小便反多,现在,小便不利,就是失开。刚才的“小便反多”是失合,都用肾气丸来治,对小便不利而言,是为了发挥它化气利水的作用,对小便反多,要使它化气而摄水。所以都用肾气丸来治,是因为都属于肾气虚而膀胱气化不利,膀胱气化不利了,失开,就是小便不利。“苦渴”呢,因津不上承所致,作为“小便反多”,是它失合,所以,用肾气丸,是为了化气摄水,让它加强制约的作用,那么,制约的作用,同时也对它津液的蒸腾,能够上润于咽喉,也能改善他口干舌燥的问题,补肾阳一个是,治疗消渴病“下消”,现在又来说治疗小便不利,同用肾气丸法的道理,现在要进行加减,为什么要加减,壮肾阳的药保留着,证明他下寒,肾阳虚,特别强调了渴的程度,非常重,“苦渴”,因此,是上燥,用栝蒌瞿麦丸,若说它是肾气丸的变法,变方,怎么变的?因为辨证的结果属于肾气虚,是肯定的了,不能开了,气化不利了,小便不利了,还有苦渴证,是下寒上燥,因此,保留了炮附子,为炮附子、山药来滋肾,利尿的药用了,茯苓加瞿麦,特别是瞿麦,也有清热利水的作用,因为涉及到苦渴燥热的问题,加瞿麦了,所以,临床上治疗热淋,为什么有八正散,用萹蓄、瞿麦呀?就是为了清其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燥的问题,用了栝蒌根,即花粉,这是他(仲景)的专药,这很重要。
  现在,请大家注意它的“方后注”,这是一个成药的丸药,“上五味,末之,炼蜜丸(小丸)梧桐子大,饮阴三丸”,“日三服”,一天三次,“不知”,可以增加到7~8丸,量可以翻倍,从3丸增到7~8丸,那么,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说明什么呀?除了原文所提到的这两个症以外,证明肾阳虚的结果,腹、腰有寒冷感,寒凉感,得有这样的症状,所以,吃了这样的,温补药和滋润口燥的药,“腹中温”,而且小便“得利”,才是有效的标志,这是栝蒌瞿麦丸证,这也是临床常见的症证,而且,只有学了这个方子,你才知道肾气丸对于下寒而上燥,寒热错杂的这种情况,怎么增减,怎么变化。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二类)
  下面第11条,这条叙述非常简单,就说小便不利证的三个方,“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就得从方测证了,蒲灰散,先说蒲灰是什么药呢?蒲黄,我们讲中药的话,生蒲黄,有活血的作用,而炒蒲黄有止血的作用,所以,失笑散里面,你若想让它活血,就用生蒲黄,你要是想止血,就用炒蒲黄,这是这个方用蒲黄。
  现在要说滑石白鱼散,滑石清热利尿而不伤阴,我们已经在前面,学《百合病》的时候,反复讲了滑石的作用,白鱼是什么呢?我想,这个药源可能有困难,咱们比方说,书放久了,不经常清理的话,有小书虫,就象小鱼似的,叫蠹虫,嗑书的小书虫,它这里叫“白鱼”,一会咱们再说它的作用。还有一味药,一定要提出来的,就是血余炭,“发为血之余”,这有止血的作用,所以,这里,你不仅要看到它清热活血,还有止血的作用,这是一张方子。
  茯苓戎盐汤,茯苓好说,戎盐是什么呢?大青盐。
  休息以后再讲。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相关阅读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