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讲座

瑜伽师地论 | 作者:南怀瑾 [投稿]

南师讲《瑜伽师地论》(2-01b)

  “一有不乐断同梵行者为伴过失。二伴虽有德然能宣说修定方便。师有过失。谓颠倒说修定方便。三师虽有德然于所说修定方便。其能听者欲乐羸劣心散乱故。不能领受过失。四其能听者虽有乐欲属耳而听。然闇钝故。觉慧劣故。不能领受过失。五虽有智德。然是爱行多求利养恭敬过失。六多分忧愁难养难满不知喜足过失。七即由如是增上力故。多诸事务过失。”(二十卷)

  哪二十种啊?

  一,有不乐断同梵行者为伴过失。二,伴虽有德然能宣说修定方便,师有过失,谓颠倒说修定方便。所以你看一个人想修行成道的条件有多难!二十种的第一条:有不乐断,同梵行者为伴过失。我的外婆啊,这个话怎么说啊?本来叫妈妈,“我的妈啊!”分量不够,把妈妈的妈妈叫出来,只好叫外婆,我的外婆啊,这个话怎么说啊?他说修行的第一个条件是同伴最难,同住的道友最难。你们注意啊,尤其是出家的,住僧伽,僧伽是出家修道人的团体。这个团体里面有一个不修行的,那九个肯修行,这一个不修行的就妨碍,他不乐断。同梵行,共同修清净行的,结果呢,跟他做伴,你就受了妨碍。

  比如我们这个团体,大家现在都很清净,对不对?我们现在种姓清净不清净啊?此时此地啊,就讲这一秒钟,你们说清净不清净啊?(有答:清净。)对嘛,这个还不敢承认吗?你们太笨了,这一秒钟很清净的。若这一秒钟有一个神经病在这里大呼大跳的,你们清净不清净?不清净了。所以修行第一道伴难。

  有人不乐意断去世间的杂念,所以不同梵行,梵行即清净行为。比如,我要清净修行,可是他喜欢看小说,他也并没有叫你看啊,不过他看到好的地方:“嗨,那个贾宝玉真妙!”你正好在打坐,无念,给他一拍:“哦,贾宝玉。”你也看过,然后念头——贾宝玉就来了,这就妨碍了。所以第一条,有不乐断,同梵行者为伴,做了道伴,妨碍了自己的修行,过失,这不是戒律,是因。

  第二条,伴虽有德然能宣说修定方便,他说我的同伴,比如师兄弟啊,你们大家在一起都是师兄弟,都有德,什么德呢?有些是上德,有些是下德,有些是缺德,都有德。当然,里面都有好德,都有德性。同伴虽然都有修行德性,同学道友们也能够彼此讨论、宣说修定的方便、方法。哎,结果碰到我,你们倒霉了——师有过失,这个教的师父是混蛋,冒充的。他没有定力,也没有智慧,师有过失。谓颠倒说修定方便,这个老师指导的不对。就是说,要好的同学修行,我们大家,你们在座的诸位从小辞亲出家,为了逃避现实的不讲,不为逃避现实的,都是为了求道而出家,结果呢,何以到了现在呢,家是出了,但没有到法王家,没有到佛家去,为什么?也许是同伴的过失,也许是师有颠倒过失,没有得到明师指点没有用。

  三,师虽有德然于所说修定方便,其能听者欲乐羸劣心散乱故,不能领受过失。明师也碰上了,好的同伴也有了,师也很有德,但是啊,这个老师教你修定、修行的方法,你啊,耳朵生茧了,听不进去,你的福德智慧不够,接受不了。其能听者欲乐羸劣,什么欲望呢?想成道想修定的这个出世法的欲望你没有发起,想追求道的欲望没有来。欲乐,很高兴自己想修道成功,这个欲乐的大心没有发起。羸劣,你尽管出家,或者在家,天天想修道,但是,你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啊。上课是每课必到,我们看到很多学佛的团体,上来演讲一看,都是这些面孔,明天换个地方一讲,又是他们,每听必到,每到必困。你说他听进去没有?听进去了。有用没有?一心羸劣,没有力量,听进去没有用,这一辈子听都没有用。你看永明寿禅师念《法华经》一辈子,一群羊都跪下来听啊。你说这些羊了不起?它们还是羊。还有牛,我们在大陆看到过,有些大法师讲经,还有牛跪下来听经的,只要法师一上堂,牛自然就跑来,就在旁边一跪,经讲完了,它就醒了,走了。你说这个牛是得定了吗?它还是牛。你们注意,这话不是骂人啊,要自己反省啊。你尽管学,但还是在散乱昏沉中,不但没有成就智慧,也不得功德,没有用。

  这不是我说的,佛说的,只是我解释给你们听,我不是佛,知道吗?所以啊,虽然碰到明师,师有德,他会告诉你修定的方便、方法,你能真接受?欲乐羸劣,你那个追求,像男孩子追求女朋友,女孩子追求男朋友,硬要把他追到:“格老子!你爱我,我让你爱,你不爱我啊,我也要你爱我!”要这个样子的狠,才能修行。你要我成功我要成功,不成功我也非修行不可,这就是心力强了,这才可以谈修行。没有这个心力,因为听到欲乐羸劣,所以每天随时都在散乱心中,因此不能得定。得了定怎么样?也不过是世间清净,还没有到超世间。

  四其能听者虽有乐欲属耳而听。然闇钝故。觉慧劣故。不能领受过失。你说我会骂人,我是跟佛学的,弥勒菩萨骂人骂得很好,文字上骂得好。我骂的粗一点,他骂的细。

  他说,第四种毛病啊,其能听者,听还是听得进,虽有乐欲,心里天天也想学道,也想修道,也想学佛,恨不得明天就大彻大悟,大后天就在天空中飞起,放光动地,对不对?也有这个希求。属耳而听,左边听进来,右边出去了,问你那部经上那句话记住没有?“忘了。”

  我问:“背得来吗?”

  “没有看。”

  “那我怎么讲的?”

  “忘记了。老师对不起。”我那个抽屉里放满了对不起。

  你们每一个同学都是:“老师,对不起。”不是对不起,属耳而听,耳朵听到了,脑子没有听,心没有真听进去,这叫属耳而听。为什么只要耳朵听见,脑子进不去,心里不能领会呢?因为你的智慧闇钝,钝根,不明利,觉慧劣故,觉慧的智能不够,也就是福德不够,你们不肯修行,拜佛也不肯拜,念经也不肯念,认为这些是小法,你们是修大法的。上课在课堂都不愿意学:“哎,这是小善、小法,我们是读书人。”哼,小善都不能为,何况大善啊!这就是心闇钝,觉慧劣故,因此啊,听进去了不能领受。利根的智慧,听到善知识,一看一句话,毛孔就立了,许多人一看经就开悟了,那是利根。为什么学佛学那么久,你们佛学院的,院佛学的都搞过,有什么用!自己要反省。

  那么,为什么自己智慧会钝根,闇钝?福报不够,福德不足。为什么福德不够?一点善行都没有,起心动念处处犯过。所以你们要听经啊,弥勒菩萨骂你的,不是我骂啊,你不要把帐记在我头上,光说老师会骂人,我从来没有骂过人啊,不是人我才骂,我哪里骂过人啊?从来不骂人,你们现在看弥勒菩萨在骂你。

  五虽有智德。然是爱行多求利养恭敬过失。你要看到啊,你们修世间法的,读书研究世间心理行为的,听佛经有什么好处呢?当你将来当领袖、单位主管,管理大众时就会看到有些人啊,也有智慧,聪明,有智德,这个德字不包括福德,是智德,智慧很高。智慧高的人,欲望就大,他贪什么?爱行,他喜欢爱什么?多求利养恭敬,贪求利养,哪里有好吃的好穿的,看看多抓两个钱吧,贪求利养,名跟利,当然很可怕,贪求恭敬是一样的可怕,要人家看得起我,然后“格老子我本来不错嘛,你们怎么看不起我啊?你看不起我,格老子我也看不起你!”你们有没有这个心理?你们没有啊!有啊,还好,还能够点头,有救了。不但是我们,你看那个狗都有这样心理,你踢它一腿,汪~~。它就是这个心理:“格老子,你踢我啊?”你不信跑到那个狗园试一下看。那个狗啊,你逗它一下,它对你很亲近,因为它要你恭敬它,爱它,爱它就是恭敬。所以我们要检查自己啊,什么叫恭敬?希望人家重视我,你们叫做自尊心。什么叫自尊心啊?修行哪里要自尊心啊,要学极谦虚的心,因为我都空了,你看得起,看不起我是一样的。还有,看得起你,你才修行;看不起你,因此我自尊心受伤害了,不修行了。那你滚蛋!那还是学佛?这一条就犯了贪求恭敬,懂了吧?你说有些人:“哎,我也不贪求利养,我也不贪求恭敬。”哼,不恭敬。那天那个居士来:“学佛啊?”(可能是很藐视的态度。)

  “不要客气。”心里还有难受,冰激凌吃到嘴里,心头还是蛮凉快的,有这么一点就完了。

  所以,有些人智慧不错,说也会说,讲也会讲,有一点自得——糟了,爱行多求利养恭敬,因此,绝不能得定,有这个过失。

  六多分忧愁难养难满不知喜足过失。有些人天生内向,世间法讲不能说他错。在这里大厅住着,有什么不好?有吃、有住、有拿、有听,哪样不好?

  “是啊,好是好,我就是怕以后怎么办?看下学期不晓得还办不办?”

  哼,他今天过了,明天床上爬不爬得起来还不知道,还愁到明年去了,忧愁。

  难养:“好是好啊,这里的素菜啊,营养恐怕不够?”

  那明天给你加一点营养。

  “哦,维他命多了一点,维他命c好像又少了一点吧?”难养!

  难满,永远不满足,“功课太多了。”那下个礼拜少开两课了,已经少两课,可不可以?休息四周时间,够不够?

  “不过好像第二次的时间没有办法,最好能多一点。”永远不能满足。

  我不给你们讲,你们永远都不看,我讲了以后,你们经典都看得发光了,对不对?因为你们的眼睛没有我的眼睛——我是四只眼睛深入!你们戴八只眼镜也进不去,懂了吗?所以,我们看到这些经典汗直流啊,看到这些自己不好意思,每一条都犯,你们看了,随便都过去了。

  “看过没有?”

  “看过了。”你们自己看看。没有一个字不使我们痛的!没有一个字不打我们的!你看我们怎么学佛?没有一个德行够的!对不对?

  他说第六种啊,多分忧愁难养难满,头陀行是要满足啊,知足常乐。不知喜足啊,不满于现实,不安于现实,这个过失,因此不能得定。

  七即由如是增上力故。多诸事务过失。由于上面这些心理行为的不对,增上力故:“格老子越想越不对。”本来这里还马马虎虎,还可以坐坐,后来越看越不对,都不合于我的意。看看这里的环境不好,“我还是到山上找个茅棚吧。”再不然,“我找个图书馆吧。”想象中的另外一个地方都比这里清净。“此山看到那山高,到了那山心又焦。”人生永远不会满足。所以啊,增上力故,自己错误的观念越碰越厉害。所以啊,修行的时间少,想世间事情的时间多,越来事务越增加。本来自己一个人住茅棚,自己衣服自己洗,自己做饭自己吃,已经够累了。到了这里啊,有洗衣机,不要自己洗了,但是啊,“洗衣机不大好,恐怕有新的牌子的?”打电话问问看,问不到,再问人家,反而增加了事务。人的事务越来越多,心里不能平静,所以不能得定。先休息一下吧,不休息等一下就不能得定了。那么快啊,一个钟头只讲了七条啊。

  善天杨 2010-10-07 10:24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