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讲座

瑜伽师地论 | 作者:南怀瑾 [投稿]

南师讲《瑜伽师地论》文字版 (10-05b)

  “或随忆念。先所领受。寻伺追恋。嗔恚者。谓或因同梵行等举其所犯。或因忆念昔所曾经不饶益事嗔恚之相。心生恚怒。或欲当作不饶益事。于当所为嗔恚之相。多随寻伺。心生恚怒。”(十一卷)

  ……“窗子怎么开了?膀子不舒服!”——触,感受。

  “讨厌这个坐垫,好硬啊!昨天谁给弄湿了,屁股坐上去冰。”——触,不舒服,自己接触的感受。乃至穿了一件太紧的衣服,打坐起来觉得裤子太紧——触法。故色、声、香、味、触,我们为什么不能得定,就是在这里,乃至欲触。

  那么,这种心理行为是怎么来的呢?

  或随忆念,先所领受,寻伺追恋。所以你看,真的佛法是个大心理学。我们打坐起来,色、声、香、味、触就那么糟糕吗?嘿,有时候一点也不糟糕……(暂断)当你坐到将入静时,来了,有时候恍恍惚惚的,好像做梦一样,前面看到山啊、水啊、菩萨影像……就是说:过去生的种子现行起来,都是妙欲。或随忆念,这个忆念不是有意的,是阿赖耶识种子形成的。所以,不管是修外道的或者学佛的,打坐坐的好的时候,然后认为自己:“哎呀,我看到光了,看到人了,我有神通了。”实际上是阿赖耶识中的五盖种子形成的,认为是眼通境界了,就是这样入魔的。乃至于跟鬼打交道了,有眼通了……是通了,什么通?魔通。这就是五欲盖种子过去生到现在生种性所形成了这个习气相,这就是唯识的道理,懂了吧。所以,那一个境界是怎么来的?是或随忆念,忆念所生,不是你有意去回想啊。比如有一个经验:你们每天夜里将睡未睡,快要进入睡眠之间,眼前迷迷糊糊的会有些境界,对不对?有没有这个经验?都有过吧?(对某同学说:)像胖子就没有,躺下就睡,睡醒就起来,是不是这样?你不是啊,那你倒蛮好的。大家差不多都有这个经验,对不对?你是故意在想吗?没有,并没有故意在想,可是这个境界在将睡未睡之间也要来的,对不对?这个时候你是故意去想吗?没有,你只是想睡眠,并没有故意去想。可是,这个境界就在将睡未睡之间就要来的。大部分有这个经验吧?这就是忆念。由此经验,我们打坐的时候就要注意了,我们的忆念有时候是这样来的,这些是非有主的忆念,没有主吗?有主,过去生阿赖耶识的种子生,我们众生过去生忆念的串习非常重。那是阿赖耶识起的忆念。所以,有时候静坐到无念,那个无念里头正在有念,你没有检查出来而已。

  先所领受,是讲过去,这个过去不仅是一生啊,定力越高,有些经验来的越奇怪,你这一生绝对没有经过的地方现前,绝对没有做过的事情现前,你若懂得这个教理,你就明白:“啊,这是我过去某一生经过的。”我们每个人都下过地狱,也上过天堂,过去生的种子在这里呈现。即或随忆念,先所领受故。领受是受阴,就是过去经验过了,领略过了,过去长时间受那个境界,拿现在心理学的说法,就是下意识地的念头,就是第八阿赖耶识在寻伺、追恋它。比如:我们经常说的一个打坐的笑话,那个老太太跟老头子学了打坐后说:“哎呀,打坐真好啊,十年前人家欠我的十块钱,我都忘了,一打坐想起来了。”这不是笑话,打坐静极了,会真把阿赖耶识的种子挑出来。是,没有错。透过这个笑话,想想看,这是什么力量呢?因为静极了,就把阿赖耶识的种子翻出来了。所以,有些人,本来个性蛮好,打坐时,过去生被压制的嗔心发出来,种子发出来,所以,坐坐就哭起来了,那不是神经,是过去生的那个慈悲心发了,或者自己多生累劫的堕落,现在到了定境啊,自己讲不出来,也没有什么伤心的,可是会伤心起来:“我为什么会堕落到这样?”这是阿赖耶识的种子跳动。所以,这个寻伺追恋不一定属于现行,是种子上的,种性上的寻伺追恋。

  这是讲广义的贪欲盖,狭义的贪欲盖比这个还严重。狭义的贪欲盖多半是现行里的,广义的贪欲盖啊,包括现行及过去生阿赖耶识的种子,狭义的贪欲盖就是现行。什么叫现行?比如,你们年轻人正在谈恋爱时,说:“打个坐再去谈恋爱?打个电话?”“不行。”你看第六代达赖喇嘛的情歌,他自己讲的老实话:“动时修止静修观,历历情人卦眼前。”打起坐来,想观想准提菩萨的十八只手,一下子他的情人的手出现了,并没有想她,故“若把此心移学道,即身成佛有何难?”这是真的嘛。“入定修观法眼开,”入定想观想菩萨,“祈求三宝上灵台。”祈求菩萨在定中现身,“观中诸圣何尝见?”准提菩萨的影子都看不到。“不请情人却自来。”不要念咒子,情人的影子来了,这就是现行的贪欲盖。这个力量比那个种性里的来得粗,去的容易、快。但是,你若没有经过修持,现行的力量也把你障碍住了,还不要说这个广义的了。我刚才提到,广义的许多是阿赖耶识的种子发起来的,你不知不觉之间就上了当,中了魔障。现行的,如想父母,想父母没有错,但是拿修定来讲,这一念就是眷属之恋,你就障碍住了,现行起了就障碍。所以你要注意,这里讲的都是广义的贪欲盖,没有讲狭义的,你们都有注意狭义的。这样清楚了没有?你们今后要这样讲,这样读书,这样读经。

  嗔恚者。有些人讲:“我从来没有嗔心啊,脾气好啊。”刚才我们吃饭的时候讲血型,a、b、ab、o型。“哎呀,o型的脾气大啊!”其实,血型不一定有作用,每个人内在都有嗔恚心。你说脾气好的人不发脾气啊?他闷气啊,闷在里头发,坏脾气的人连面孔上的每个细胞都讨厌,那个相一脸横肉,你们看得出来吗?你们同学这里很多了,一脸都是横肉,他的细胞里都有嗔恚,没有转化过来。若转化过来,那怕你到金刚怒目的时候,你一看都是慈祥的,那才是把习气转了。你们看有些人笑,都一脸横肉,你们注意,嗔是外表的,粗的;恚是内在的,细的。

  谓或因同梵行等举其所犯,或因忆念昔所曾经不饶益事嗔恚之相,心生恚怒。什么是嗔恚,简单讲就是脾气大。你们同学中脾气大的太多了,将来都成为气大佛,八十八佛之外的啊,将来都是九十九佛。嗔恚是怎么来的?你们检查自己,同梵行,即共同修行,人家的错误你看不惯,脾气大,对不对?你们有没有这个经验?(齐答:有。)噢,太多了,不要谦虚了(众笑)。看人家的错误看的透彻得很,把自己都忘了,举其所犯,然后呢,气得自己打坐都坐不好,障碍盖住了,有些气得脸红的发紫。还有呢?或因忆念昔所曾经不饶益事,或者想起过去的事情:“格老子,气死我了!我当初脾气为什么那么好?现在越想越气!”你们有没有?(有答:有。)哎,你们很好,坦白,你看修行之难。

  或欲当作不饶益事,于当所为嗔恚之相,多随寻伺,心生恚怒。或者,现像现在打坐的时候,或者就在今天,在这个环境里,或者如张尚德教授当年一样,那时二十几岁,跟我打七腿直痛,看到我坐在上面,满堂都是老头子很有地位,他越看越气,你看张教授那个眼睛本来就……(众笑)他心里怎么想:“格老子,我不坐了,我去找一个炸弹,把你们这一堂人都炸死了!饭桶,坐在这里干什么?”就这样嗔恚,你们问问他。这就是或是现场的,当作不饶益事,或是张教授二十几岁的时候想拿炸弹把这个禅堂连我都炸在里头了,你本来这样想的。他有篇文章叫跟我算账,有这个事,他很坦白,是真的嘛。佛经没有一句话是假的吧,所以佛能知一切心,现在拿张教授做证明。这样一证明,你对这段经文读得就更清楚了。或欲当作不饶益事,当作是当场,就想做一件对大众非常不利的事,很坏的事。于当所为嗔恚之相,多随寻伺,心生恚怒。就是说,你当场那个脾气压都压不住,越来越大。寻伺即联想,联想一切,然后越想南**这个家伙越坏,不止今天害得我腿痛,前天还叫我念佛,简直狗屁,念个什么佛啊!联想都来了,越想越气,这就叫多随寻伺,懂了吗?就是多多地跟着多方面的联想来,联想一来啊,脾气越来越大,心生恚怒,心里的脾气越来越大,这是广义的嗔恚相。狭义的嗔恚相弥勒菩萨这里没有讲,狭义的就是你讨厌自己,打起坐来:“格老子,怎么不得定呢?坐了三个月了……到现在……妈啊,我两个膝盖头怎么不帮忙呢?”对不对?有没有?(有答:有。)对了,这就是狭义的嗔恚相,对自己都不满意。人有时候活着对自己不满意,你知道吗?你们有没有这个经验?个个有。所以佛对心理学透彻透了,人有时候活着对自己厌烦,自己每天早晨起来化化妆蛮好看,有时候自己照镜子很讨厌自己,会不会?狭义的嗔恚相。所以,为什么自己修行不上路呢?不是打坐的功夫不到,理不透也!你把自己每一个心理都检查清楚,没有不得定的,告诉你。所以要思维修,要参通这个理。同样的书你们会讲,我也会讲,为什么我比你们卖座啊?票房的记录高一点?就是乱说,会说嘛。你们为什么不会乱说?因为你们自己没有把自己的身心投进去,懂了吧?所以,自利利他都是困难的事情,不是容易的……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