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童子问轮义 法师说业报
是时比丘们依照佛陀的教导,在寺门前画生死轮,许多敬信婆罗门居士看见了,就请问比丘说:「圣者!这个轮图是要表明什么事?」。
比丘答说:「我也不知道!」。
居士疑惑地说:「既然不了解内容,那为什么要画这个轮图?」该比丘默然无以回答,比丘们就把这个缘由禀告世尊。
佛陀告诉比丘们说:「应派法师坐在寺门,为来往的人们解说生死轮的因缘。」比丘们即派能解说生死轮的人去指示过往的人们。
当时王舍城有一个长者的妻子生一个男孩,颜容端正,人所乐见。长者为维持家计入大海去寻求珍宝,不料却一去不返。妻子辛苦地独自养育小孩,因而把儿子取名为贫生。贫生童子年龄渐大,有一天,贫生和同学来到竹林园,看见佛寺门下画有五趣生死轮,问说:「圣者!这是什么?」。
比丘答说:「这是五趣生死轮。」。
贫生童子恳求比丘说:「圣者!请您慈悲为我解说生死轮的意义。」。
「好!你仔细听!这是捺洛迦(地狱)趣,这是旁生(畜生)趣,这是饿鬼、人、天趣。」。
「圣者!这地狱中的众生,过去曾作什么恶业,遭受斩斫、烧煮、碎身等苦?」。
「贤首!这些人生前以极重心造作十恶业,因为那种业力使他们生来于地狱,受种种酷刑剧苦的业报。」。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上,佛陀告诉输迦长者说:「汝应善听:一切有情造种种业,起种种惑,众生业有黑白,果报乃分善恶。黑业三涂(旁生、饿鬼、地狱)受报,白业定感人、天(中略)。若修善业,感可爱果;若造恶业,感非爱果。」。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一说:「成就十法(十恶),身坏命终,堕险恶趣,生地狱中。何等为十?
一、杀生。
二、不与取(偷盗)。
三、欲邪行(邪淫)。
四、虚诳语(妄语)。
五、离间语(两舌)。
六、粗恶语(恶口)。
七、杂秽语(绮语)。
八、贪欲。
九、瞋恚。
十、邪见(愚痴)。
若有成就如是十法,身坏命终,堕险恶趣,生地狱中。」。
此十恶业中的每一种恶业,均分有自作,教他作,见不离作,见作随喜等四种罪,计四十种恶业。如前论说:「自不离杀,劝他令杀,见不离杀,欢喜慰喻称扬赞叹杀生者事(以下以此类推─中略)。自起邪见,亦复劝他令起邪见,见起邪见,欢喜慰喻称扬赞叹邪见者事。若有成就此四十法,身坏命终,堕险恶趣,生地狱中。」。
《中阿含经》卷五十三,佛陀告诉比丘们说:造作身口意三恶行的人,命终堕于恶趣地狱,受极痛苦,一向无乐,譬如有人犯偷盗罪送给国王严办,国王命令武士于早晨将罪人刺一百枪。中午,国王问说:「那个罪人死了没有?」。
武士禀奏国王说:「大王!此罪人命还活着。」。国王又令武士说:「再把他刺一百枪。」。
入夜后,国王又问:「那个罪人怎么样了?」。
武士回禀说:「大王!罪人还没死。」。
国王命令武士,再刺一百枪,一共被刺三百枪,罪人虽体无完肤,然而其命犹存。
佛陀说到这里,问比丘说:「你们想想,那个罪人全身被刺三百枪,痛苦不痛苦?」。
比丘们回禀佛陀说:「世尊!人身被刺一枪就很痛苦了,何况被枪刺三百枪,他的剧苦难言。」。
这时佛陀拿一粒像豆子那么小的沙石在手中,问比丘说:「我手中的沙石,比起雪山石,谁多?」。
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雪山的石头多得不可为喻。」。
佛陀告诉比丘们说:「人被刺三百枪的痛苦,若比起地狱苦,就像小沙石一样,其地狱苦如雪山石,多得百千万倍,不可为喻。人作恶事堕地狱受什么酷苦呢?狱卒以极热的刀斧斩罪人身,又令坐热铁床,以铁钳其口,使罪人吞热铁丸,烊铜灌口,热铁钉身,拔舌抽筋,镬锅煎煮等,经历百千年受极大苦,因其业报未尽,死又复活,重受诸苦。地狱果报完毕,若得为人,则出生为形貌丑陋,盲、聋、喑哑等诸根残缺的卑贱人。若再作恶业,死又堕恶趣受苦。」。
地狱种类很多,通常分为四类,即八热、八寒、近边、孤独,合称十八地狱。其八热地狱(等活、黑绳、众合、叫唤、大叫唤、炎热、极热、无间。)每一地狱均有四门,每一门又设有四个地狱,这样一地狱门外就有十六地狱,称为十六游增地狱,总有一百三十六地狱。如《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三十一,佛陀说偈曰:「此八捺落迦,我说甚难越,以热铁为地,周匝有铁墙。四面有四门,关闭以铁扇,巧安布分量,各有十六增。多百踰缮那,满中造恶者,周遍焰交彻,猛火恒洞然。」。
《观佛三昧海经》卷五说属于阿鼻(无间)地狱有十八种类小地狱:十八寒地狱、十八黑闇地狱、十八小热地狱、十八刀轮地狱、十八剑轮地狱、十八火车地狱、十八沸屎地狱、十八镬汤地狱、十八灰河地狱、五百亿剑林地狱、五百亿刺林地狱、五百亿铜柱地狱、五百亿铁机地狱、五百亿铁网地狱、十八铁窟地狱、十八铁丸地狱、十八尖石地狱、十八饮铜地狱。其中罪人受诸剧苦说不能尽。
贫生童子又问:「圣者!这旁生趣的众生,过去世曾造什么恶业,使牠们遭受这种背负重物及互相吞食等苦?」。
比丘说:「贤首!这是由于他前世为人时,造十恶业以轻微心数作不息,由此业力,死后受各种旁生之剧苦。」。
《正法念处经》卷十八说畜生(旁生)种类有三十四亿之多,在五道中旁生种类为最多。然而,为什么会出生为畜生呢?《辩意长者子经》佛陀告诉长者子说:「又有五事,作畜生行,堕畜生中。何谓为五?
一、犯戒私窃偷盗。
二、负债抵而不还。
三、杀生以身偿之。
四、不喜听受经法。
五、常以种种因缘阻扰他人举办斋会(中略)。
佛说偈曰:常私窃盗人物,负钱财抵不偿,喜杀生猎鱼网,作俗缘不法会,无诚信不知道,去来事今现在,作众罪不自觉,稍稍债堕畜生,牛马象驴骆驼,猪羊犬不可数,常负重死剥皮,如是苦甚叵当。」。
旁生因为愚痴的缘故难以解脱,如《正法念处经》卷三十四说:「以痴心故,多作恶业堕畜生中,于一世中所作恶业,百千亿生受之不尽。或于一劫至百千劫,生死流转,从生至生,业锁所系,流转世间,受畜生身。是故宁堕地狱、饿鬼,不受愚痴畜生之身。」。
童子又问:「圣者!这饿鬼趣的众生,过去世曾作何恶业,遭受饥渴等烧燃之剧苦?」。
比丘答说:「这是他在前世为人时,悭惜自己财物,不但不肯惠施贫苦者,反而阻碍他人发心布施。又无心供养佛法僧三宝及父母师长等,由于他们不曾种福因,所以无法得福,死后因他的业力而堕于饿鬼道中。」《六趣轮回经》说:「若人不乐施,复盗众饮食,堕大瘿鬼中,常啖诸粪秽。若障人布施,于己物生吝,堕针口鬼中,腹大常饥渴。无嗣悭财物,不舍不受用,堕匮乏鬼中,得他享残弃。希望他施惠,自少施生悔,堕下劣鬼中,常食于涎吐。乐闻他过失,加恶语宣传,堕焰口鬼中,长受诸苦恼。好起诸斗诤,无少慈愍心,堕疲极鬼中,食蜎蠕虫类。恐协取他财,得已或少施,堕极丑鬼中,他怖获微祀。若人多燕乐,广杀诸物命,自食复与他,后堕罗剎鬼。于供养香花,或嗅或私取,由起少贪心,后作寻香鬼。若人相崇奉,于己有所求,怒色希彼财,后作猛恶鬼。若人于他娶,常乐作媒伐,后怀恶相离,死作步多鬼。若人乐饮酒,过量后颠酗,或持劝他人,后作药叉鬼。于父母师长,所欲相违背,后生药叉宫,勇健多卒暴。彼悭贪过失,常生饿鬼中,苦乐随自因,诸恶勿复造。」。《正法念处经》卷十七,佛陀告诉诸比丘说:有一个饿鬼遭受饥渴、铁鬘、罗剎刀杖打斫等苦,即说偈曰:「我受饥渴诸辛苦,铁鬘贯身火炽燃,刀杖打斫第三苦,且受如是诸忧恼。我为自心之所诳,为诸恶业痴所惑,今日受斯饿鬼苦,永离知识及亲族。非是知识及妻室,亦非男女诸眷属,能救我此业系苦,是业大力不可夺。苦乐由业非他作,我今受斯三种业,布施持戒及闻法,我得闻已不修故。我为痴网所覆故,造作种种众恶业,第一恶业因缘故,我今受斯大苦报。我今若得免离此,饿鬼世界大苦处,如是恶业未来世,乃至失命愿不作。」。贫生童子又问:「圣者!这人道中的众生曾作什么业,使他们在享乐困苦参半的环境中?」。比丘告诉他说:「贤首!他们在十善业道中,以轻微心而数修习,由于他们的业力使他们得人身,虽可享乐,但也有为营生计而疲于奔命之苦。」。《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上,佛陀告诉长者子说:「复云何业获报人间?有十种业。何等十业?
一、离杀生。
二、离不与取。
三、离非梵行。
四、离虚诳语。
五、离杂秽语。
六、无离间语。
七、离粗恶语。
八、离饮酒食肉。
九、离痴闇。
十、离邪见、谛信三宝。修如是等十种善业,获报人间(出生为人)。」。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说:「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下族姓(出生为贫穷下贱的人)报。
一者不知敬父。
二者不知敬母。
三者不知敬沙门(僧众)。
四者不知敬婆罗门。
五者于诸师友尊长而不敬仰。
六者于诸师长不奉迎供养。
七者见诸尊长不迎送请坐。
八者于父母所不遵教诲。
九者于诸贤圣所亦不受教。
十者轻蔑下族。以是十业,得下族姓报。」。
《五苦章句经》佛陀说:「人道苦有百千种,人实为疲劳,从奴婢、下使、乞儿、贱人,中间富贵,上至帝王、转轮圣王,皆有生、老、病、死、饥渴、寒热苦痛,愁恼忧患灾变。或有兵贼牢狱刑戮,火烧水溺,堕落堆廅砖石、刀杖、奔车、逸马、怨家劫盗更相伤害,其死万端,一切众生未脱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皆共有此众苦。」。
童子又问:「这天趣的众生,过去曾作什么福德,能得生天受胜妙乐?」。
法师告诉童子说:「贤首!这是由于他们以殷重心修十善业,敬信三宝,受持禁戒,由他们的善业力,使他们得生天上受胜妙乐。」。
天分有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计二十八天。通常说的生天,大都是指忉利天而言。又因此天四方各有八天(三十二个享乐处),所以忉利天又称为三十三天。
诸天人因为所修福德不同,其各天所受的胜乐以及天寿都有很大的差别,甚至同一层天的天人,其享受的天福也有区别。以忉利天来说,有人生在此天不能进入欢喜园,也有根本不知道有欢喜园,其有福德的天人则随意自在往欢喜园享乐,其余各天都是一样。《六趣轮回经》说:
「乐修十善因,于他无损害,诸天常护持,得生四王天。于父母三宝,恭敬随能施,且忍辱柔和,得生忉利天。自不乐忿诤,劝他令和顺,纯善修净因,得生焰摩天。乐多闻正法,专修解脱慧,喜赞他功德,得生兜率天。于施戒诸行,自性常爱乐,起精进勇猛,得生变化天。是最上有情,具沙门梵行,增长解脱因,得生他化天。以戒定熏修,普资于愿力,生天上人间,达真如实际。
如是善恶报,已分明显示,作善招人天,造恶萦极苦。老病死未至,勤思求正法,自果报一来,所爱皆离别。彼贪等过失,深可生厌患,智者善思惟,是故当远离。若常行利他,则无诸障恼,罪福定无差,略说宜谛听。」。
故事一: 陕西长安县有一个农人,在地里干活,看到一条蛇钻入洞里,他就把蛇收支的两个洞都堵死了。过了两天后,他二十岁的大儿子和十岁的小儿子俄然不会说话,后经许多医院治疗都无效。两个孩子不会说话现已
捕捉贩卖野生动物遭殃祸章家有三兄弟,同住一个院子里,其中两个都很老实,在家种田,靠本分养家,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就谈不上对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孩子们二十几岁了也没读到什么书。但贫苦勤劳人家的孩子懂事早,这几个年轻人,女的学做裁缝,男的学修汽车,现在也都干
我是四川一家乡镇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不是那场灾难,我的生活应该像其他人那样快乐、自信而充实,对未来也充满憧憬。可自从患病后,我整个人就渐渐颓废了。那是2001年的1月,我和单位的几个同事出差到成都,晚上住到酒店后不久,有小姐打电话来问要不要“服务”,经不住诱惑,发生了让我这辈子都后悔莫及的事情。
夜已深,高速途中,刘细锋和“老相好”陈海蓉聊着聊着便难忍欲火,在行驶的大货车上玩起了“车震”。面对活生生上演在身后的“活春宫”,31岁的司机张章生却没能做到心无旁骛,他一边把着方向盘,一边频频回首,不时偷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两辆重型半挂车相撞起火,大火瞬间蔓延,正在快活的老板和“相好”没能及时逃脱,被活活烧死。事后清理现场,他们已是一对裸尸。
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命是定数,运是变数,我的一个朋友,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精品楼盘,一砖一石没有半点打折扣的地方,看到很多同起步的地产商都赚钱了,他还是坚持着,因为成本高,房子卖得不好,前年的时候基本已到了破产的边缘,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深秋的时候,他说:“下个月,货款利息再还不上,我可能就干不下去了。”我当时听了真是觉得很伤感,这世界难道好人没有好报吗?他曾是种地出身,几年来,他为以前的村子修了小学,敬老院,修了从村口通向县城的公路,他资助了很多贫困的人。
我好后悔!我本有一个很漂亮很贤慧的妻子。自从2001年开始就犯了邪淫,先是勾引了本单位的一个同事,来往了数个月,以后上网还和几个女孩女人发生过关系,还偶尔嫖娼。可是我竟然忘记了淫人妻者自己妻也会被人淫的因果道理。虽然在一年前我学佛以后我已经戒了邪淫,可是报应却也来了!
一个70多岁的农村老翁染上难言之疾,给子女们造成了难言之痛。日前,宁波鄞县某村的这位老年村民下体长出了指甲般大的赘生物。孝顺的三子一女急忙送老人到医院就诊。因患者年事已高,医生们几乎都诊断为鳞状皮细胞癌,要切除生殖器并辅之化疗。子女们为救老父性命,含泪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
在某处有一条蛇,一天蛇尾告诉蛇头说:「我应该走在前面。」蛇头回答说:「一向都是我在前面,为什么你突然要这样呢?」蛇头说完便继续往前走,完全不理会蛇尾。蛇尾见状,便故意缠住树干,不肯继续前进。蛇头只好使劲地用力拉,拉扯了半天,弄得双方都精疲力竭。
特异功能可能受到鬼神灵力加持故有预知之特异功能一次意外足以致富。大难不死获特异功能 信不信由你。人类总希望能预知未来,波兰一名男子便是因为能预知人的死期而致富;但保险公司却因他而大伤脑筋!这男子是六十八岁的爱尔·巴非亚。他原任职司机,在一九八五年时因一次意外,撞伤头部,自此便获此能力。他首先预知三十一岁的女地主死期,一鸣惊人,不少人跑来咨询自己或亲人的死期,而爱尔·巴非亚则每次收五百元咨询费,由于其预言甚准确,故其门庭若市,巴非亚藉此预知能力,赚得一所豪宅
凡夫追求财物,圣人追求真理。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尿毒病人,在送到慈济医院之前,他的双脚已经被锯断了。医院每天必须为他洗肾三次,却没有亲人来照顾他。慈济医院有一位男志工每天都去帮他洗澡,并教他念佛。有一天,老人突然要志工答应他两个要求:一是多陪他念佛,二是叫他一声「爸爸」。老人的要求,志工都有答应了。在念佛之前,老人说出了自己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富甲天下的小国王。他深信今生位高权重,是自己过去生布施,造福的结果,所以他欢喜造福。
很多时候,你会通过各种渠道,听来很多道理。对于这些道理,你会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一种产生于大脑的虚幻印象而已,这种印象,远远不如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来得深刻。
那是一个美丽的小岛,岛上最独特之处是有许多种类的蛇。岛上的居民非常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保护蛇。 有一天,北风呼啸,突然降温。父子俩徒步去集市办年货,途中在路边看到两条冻僵的蛇。儿子
南北朝时期,有一僧人名释容,他每天都外出化缘,日出而行,日落而归。晚上返回寺院的时候都要经过一段毫无光亮的黑暗巷子,又因为巷子很窄,有人迎面而行的时候便时常撞到一起。释容也有过这几次这样的经历,有时候匆忙,两个人都会相撞还会受伤。
有两个和尚,一个很贫穷,一个很富有。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打算去一趟南海,你觉得怎么样呢?”富和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认真地打量了一番穷和尚后,禁不住大笑起来。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
我们在无休止的忙碌中,肩头上的担子也一天比一天沉重。于是,为了生计,为了家庭,为了那个红尘中的角色,便只能理所当然地、全身心地去继续奔波,继续操劳。就像是一匹负重的老马,面对生活这驾笨重的大车,除了使劲拖曳,别无选择。
《佛本行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一只长有两个头的鸟,也叫做共命鸟,两个头有着完全不同的思想。一个头叫迦喽茶,常作好想;另一个头叫优波喽茶,常作恶想。为了安全起见,它们轮流睡觉,一头睡着,另一头便醒着。有一天在树林里,优波喽茶在睡觉,忽然从树上
一位大富长者只有一个儿子,可这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离家游走到其他国家。多年来他以乞讨为生,生活非常贫苦。一次乞食,穷子来到自己的国家,并走进了一处豪宅。穷子见到这家的长者,身上挂满宝物,威德庄严,顿时心生恐怖。他想:这位长者是王,还是王的眷属?竟
《撰集百缘经》里面记载着一则“伽尸比丘尼”的故事:佛陀在波罗奈国鹿野苑弘法教化时,梵摩达国王的妻子生下一个端正殊妙、身披袈裟的女婴,取名为“伽尸孙陀利”。伽尸孙陀利天性贤淑善良,渐渐长大。一天,她带着侍卫出城游玩,不知不觉来到了佛陀所在的地方。
我们人有习气,有执念,那这种力量是怎么来的?我们都知道久习成性,也是我们不断培养起来的。我们年轻的时候可能很多习气不会那么重,执念也不会那么强,但是随着一天一天这种力量就会越来越强。我们学过唯识的人都知道种子的力量,种子你不去破坏它,就自然增长
佛法中,有所谓“信、愿、行”三资粮,无论信、愿或行,都必须先有决心。佛法上说:“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修行的最终目标,必须有决心去求;度化众生是行菩萨道的必经过程,众生根机不同,教化不易,必须要有决心和耐心。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有许多烦恼的事,而且很容易把我们不好的情绪发泄给周围的人。我们只在乎自己受到了委屈,却忽视对方的感受,因此不自觉地伤害了别人。所以当我们有不快乐之举或生气之举时,如果能多想一想,其实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
追逐感觉,是痛苦的根源。许多人总是抱怨:为什么人生有这么多的不如意 ,人家生活得那么好,我却这么悲惨?我拥有这么多,怎么还是不开心?开心的事越来越少,郁闷的事越来越多……你是否发现,你实现梦想后所得到的快乐,往往是那么短暂。
简单生活,更自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很多人都会觉得房间越来越拥挤,其实就是累积的杂物不断侵占了居住空间。用每个平米所付出的房租或房贷,来堆放两三年都用不上的杂物,算笔经济账那都是倒挂的。房间整洁利落了,扫尘除垢也变得简单,不用折腾换房。
如是因,必得如是果。造作杀生业,必得短命、多病等苦;造作偷盗业,必得贫穷、其财不得自在等苦;造作邪淫业,必得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等苦。造作恶口业,必得多被诽谤、为他所诳等苦;造作两舌业,必得眷属乖离、亲族弊恶等苦;造作恶口业,必得常闻恶声、言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由无数的因缘积累而成,不单单只是眼前一两个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现在所遭遇的,是过去的果;现在所做的,会成为未来的因。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同样地,种善因,才能得善果。曾经,有一个青年问禅师:“一个人行善或是作恶之后
我们到这个世间来,目的何在?意义何在?价值何在?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三桩事情疏忽了,我们这一次到人间就白来一趟,古人所讲的醉生梦死,糊里糊涂来到世间,也糊里糊涂死掉,死了之后又糊里糊涂搞轮回,你说多可惜!我们这一次到这个世间,究竟是来干什么的?
师父,我最近刚转到一个新的部门。我很努力,特别在意领导的看法,但有些时候领导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也不是完全能由我决定的,这让我感到压力很大。我该怎么办?
“我执”在佛法中指对一切有形与无形事物的执著。《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茶杯,你如果一直举着它,虽然杯子很轻,时间长了也会很累。把茶杯放下,手就腾出来了,也就解脱了。这个放下,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