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卷六草部 水草类·石草类·苔类

  泽泻

  通、利水、泻膀胱火、去湿热。

  甘咸微寒。入膀胱。利小便。热在气分而口渴者。泻肾经之火邪。功颛利湿行水。治消渴痰饮。呕吐泻痢。肿胀水痞。香港脚疝痛。淋沥阴汗。阴间有汗。尿血泄精。既利水而又止泄精、何也、此乃湿热为病、不为虚滑者言也、虚滑则当用补涩矣。一切湿热之病。湿热既除。则清气上行。又能止头旋。有聪耳明目之功。脾胃有湿热、则头重耳鸣目昏、渗去其湿热、则清气上行、头目诸证自除、仲景八味丸用泽泻、宗 谓其接引桂附入肾经、时珍膀胱之邪气也、古人用补、有宜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阖一辟、此乃玄妙、后人不知此理、专一于补、必致偏胜之患矣、王履溯洄集曰:地黄山萸茯苓丹皮、皆肾经药、桂附右肾命门药、何待接引乎、钱仲阳谓肾为真水、有补无泻、或云脾虚肾旺、故泻肾扶脾、不知肾之真水不可泻、泻其伏留之邪耳、易老云:去脬中留垢、以其微咸、能泻伏水故也。泽泻善泻。古称补虚者误矣。扁鹊谓其害眼者确也。病患无湿。肾虚精滑。目虚不明。切勿轻与。新鲜不蠹。色白者佳。去皮。盐水拌。或酒浸。畏文蛤。忌铁。

  石菖蒲

  宣、通窍。

  辛苦而温。芳香而散。开心孔。利九窍。明耳目。发声音。去湿除风。逐痰消积。开胃宽中。疗噤口毒痢。杨士瀛曰:噤口虽属脾虚、亦热闭胸膈所致、用木香失之温、山药失之闭、唯参苓白术散加菖蒲、米饮下、胸次一开、自然思食。风痹。同黍米酿酒、治诸风。惊痫。崩带胎漏。消肿止痛。解毒杀虫。士材曰:仙经称为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用泔浸、饭上蒸之、借谷气而臻于中和、真有殊常之效、又曰:芳香利窍、心脾良药、能佐地黄天冬之属、资其宣导、若多用独用、亦耗气血而为殃。香燥而散。阴血不足者禁之。

  精滑汗多者尤忌。生水石间。不沾土。根瘦节密。一寸九节者良。去毛。微炒。秦艽为使。

  恶器。犯铁器、令人吐逆。

  蒲黄

  生、滑行血、炒、涩止血。

  甘平。厥阴血分药。心包、肝。生用性滑。行血消瘀。通经脉。利小便。祛心腹膀胱之热。同五灵脂、名失笑散、治心腹血气痛。疗扑打损伤。疮疖诸肿。一妇舌胀满口、以蒲黄频掺、比晓乃愈、宋度宗舌胀满口、御医用蒲黄、乾姜末等分搽之、愈、时珍曰:观此、则蒲黄之凉血活血可知矣、盖舌为心苗、心包相火、乃其臣使、得乾姜、是阴阳相济也。炒黑性涩。止一切血。崩带泄精。无瘀者勿服。香蒲花中蕊屑。汤成入药。舌重生疮、蒲黄末敷舌上、瘥、耳中出血、蒲黄炒黑、研末掺入、效。

  水萍

  宣、发汗祛风、通、行水。

  辛寒。轻浮入肺经。发汗祛风。歌云:天生灵草无根干、不在山间不在岸、始因飞絮逐东风、泛梗青青飘水面、神仙一味去沉 、采时须在七月半、选甚瘫风与大风、些小微风都不算、豆淋酒化服三丸、铁钋头上也出汗。利水消肿。非大实大热。不可轻试。丹溪曰:浮萍发汗、胜于麻黄。七月采紫背浮萍。拣净。以竹筛摊晒。下置水一盆映之。则易乾。鼻衄不止、浮萍末吹之、大肠脱肛、用紫背浮萍为末、乾贴之。

  海藻

  泻热、软坚痰、消瘿瘤。

  苦能泄结,咸能软坚,寒能涤热。消瘰 结核。症瘕阴 之坚聚。及痰饮香港脚水肿痈肿之湿热。去宿食。消五膈。脾寒有湿者勿服。产胶州。有大叶、马尾二种。亦作海菜食。洗去咸水。其用在咸、不宜过洗。反甘草。东垣治瘰 马刀、海藻、甘草并用、盖激之以溃坚也。

  海带

  下水消瘿。功同海藻。似海藻而粗。柔韧而长。

  昆布

  功同海藻而少滑。性雄。治瘿瘤水肿。阴 隔噎。含之咽汁、取其祛老痰也。顽痰积聚。

  性更雄于海藻。多服令人瘦削。出登莱者。搓如绳索。出闽越者。大叶如菜。略洗去咸味。

  以上水草类。

  石斛

  平胃气、除虚热。

  甘淡微咸微寒。平胃气。宗 曰:治胃中虚热有功、雷 曰:石斛镇涎。除虚热。别录曰:逐皮肤邪热。安神定惊。疗风痹脚弱。自汗发热。囊湿馀沥。长于清胃除热。惟胃肾有虚热者宜之。虚而无火者。不得混用。光泽如金钗。股短、中实。味甘者良。温州最上、广西略次、广东最下。长虚、味苦者。名木斛。服之损人。去头根。酒浸。恶巴豆。畏僵蚕。细锉水浸。熬膏更良。宜于汤液、不宜入丸。

  骨碎补

  一名猴姜。坚肾行血、治折伤。

  苦坚肾。故治耳鸣,及肾虚久泻、牙疼。以上三证、俱研末、入猪肾中煨熟、空心食之、炒黑为末、擦牙咽下、亦良。温行血。又能止血。补伤折。以功命名、粥和末、敷伤处。疗骨痿。戴原礼常用之、有效。经疏云。勿与风燥药同用。根似姜而扁长。铜刀刮去黄赤毛。细切。蜜拌蒸晒。病后发落、同野蔷薇枝煎汁刷。

  石苇

  通淋。

  苦甘微寒。清肺金以滋化源。凡行水之药、必皆能先清肺火。通膀胱而利水道。治崩淋发背。炒末、冷酒调服。别录谓其补五脏。益精气。亦止清热利湿之功。非真有补性也。无湿热者勿与。生石阴处。柔韧如皮。用须拭去背上黄毛。微炙。杏仁、滑石、射干为使。得菖蒲良。生古瓦上者。名瓦苇。治淋亦佳。

  金星草

  一名凤尾草、一名七星草。泻热解毒。

  苦冷。解毒消肿。颛理外科恶疮。初起阳毒未溃。沿颈瘰 。发背痈疽。或锉煮酒煎。

  或研末酒吞。或煎汁洗。或捣烂敷。并建神效。并解丹石毒。若非阳毒及金石发毒。不可服。苏颂曰:性至冷、服后下利、须补治、乃平复、老年不可服、宗 曰:丹石毒发于背、及一切痈肿、以其根叶二钱半、酒一盏、煎服、取下黑汁、不唯下所服石药毒、兼毒去疮愈也、如不饮酒、则为末、以新汲水服、以知为度、时珍曰:此药大抵治金石发毒者、若忧郁气血凝滞而发毒者、非所宜也。根捣。真麻油涂头。大生毛发。

  景天

  一名慎火草。泻热解毒。

  苦酸而寒。纯阴之品。独入离宫。专清热毒。疗诸种火丹。一切游风。捣敷蛇咬。中寒者。

  服之有大害。眼生花翳、痛涩难开、景天捣汁、日点三五次、效。

  地锦

  一名血见愁。宣、散血止血。

  辛平。通流血脉。能散血止血。治金刃扑损出血。血痢。下血崩中。女子阴疝血结。及痈肿恶疮。时珍曰:专治血病、故俗称为血竭、又名酱瓣草、象花叶形也、断茎有汁、方士秋月黄。非血滞血瘀勿用。以上石草类。

  海苔

  软坚。

  咸寒。消瘿瘤结气。夷坚志云:河南一寺僧、尽患瘿疾、有洛阳僧共寮、每食取苔脯同餐、经数月、僧顶赘皆消、乃知海物皆能除是疾也。

  卷柏

  生用破血、炙用止血。

  生用、辛平,破血通经。治症瘕淋结。炙用、辛温止血。治肠风脱肛。生石上。卷挛如鸡足。俗名万年松。盐水煮半日。井水煮半日。焙。

  马勃

  轻、解热、外用敷疮。

  辛平。轻虚。清肺解热散血。止嗽。治喉痹咽痛。吹喉中、良、或加白矾或硝、扫喉取吐痰、愈。鼻衄失音。外用敷诸疮、良。每见用寒凉药敷疮者、虽愈而热毒内攻、变生他病、为害不小、此药辛平而散、甚为稳妥。生湿地朽木上。状如肺肝。紫色虚软。弹之粉出。取粉。久嗽不止、马勃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汤下、即止、妊娠吐衄不止、马勃末、浓米饮服半钱。以上苔类。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