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 8
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侠背行,若肠鸣、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这是一段,他这个书讲这个脉证讲得太多了。人到五六十岁啊,这就走回头路了,这就是血气逐渐不足了,这个脉不应该大。脉一大,这不是好现象,你再使劲按里头,这个大而无根,肯定这是虚劳。那么底下这些病啊,都属于虚劳之类的。“痹侠背行”这个侠啊,同挟是一样的,就是两个东西夹一个东西,就谓之侠,古人是通用。痹,就是头前我们讲这个血痹的痹,麻痹不仁,哪个地方呢,就是这个脊背两溜都是那样的,这也是个慢性的疾病了。“若肠鸣”,肠鸣,就是咱们说这个稀屎劳了,肠鸣泻肚。再不然,就得“马刀、侠瘿、恶疮”马刀就是两腋下这个地方,这个侠瘿呢,就是脖子两侧,就是咱们说瘰病,这都是恶疮了,这一系列的病也都属于劳这一类的,不是当时能治好的。所以这个样子,人到五六十岁爱生恶疮了,这也是的,所以到这个年老啊,不是光得这个病啊,dabei什么的都容易生的,所以他这个也不是说空话。人到五六十岁的时候,大而无根的脉,那就容易得这些的病,那么后背啊,两侧这个肌肉麻痹不仁啊,或者是天天一早起来就拉稀,肠鸣,腹泻,咱们平时叫做稀屎劳了,再不然马刀、侠瘿这种恶疮,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属于劳,也都是与这个脉相应的。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泻,食不消化也。这个说的是中虚了。“脉沉小迟”沉为在里,小就是细,迟就是血虚有寒,细者血虚啊,这种的脉叫脱气,这个脱气指的什么说的呢,就指着中气,就是咱们现在说脾胃之气了,主要是胃。“其人疾行则喘喝”这喘喝本来是上焦的病了,稍稍一走道就喘,我现在就有这个情况,我是老的了,八十多岁了,年轻人这样子就是劳,我一急走就喘,我方才上楼到这儿坐这儿就喘了半天,也是摒不上嘴——喝。那么这是什么道理呢,中气不足,怎么影响这儿呢,古人这么说的,说这个上焦受气于中焦,这都对的,不光这个三焦,人全身都这样的。这个胃气,人的这个胃是生之本,一时他也坏不得,这个胃要是坏了,不能消化水谷,你一切地方都不行了,不光这个上焦,所以他这个上焦,也全指着这个中焦给气,气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说这个水谷之气了。如果这个中虚,就是胃虚牙,那么无以奉上,上焦也就没有气,所以行则喘喝。那么这个胃虚到极点了,水谷之气不达于四肢,所以“手足逆寒”由外边往里冷,越外头越少嘛,越供给不上,所以他逆冷,逆寒。那么虚在哪呢,底下就有了,“腹满,甚则溏泻,食不消化也”腹满,就是我们研究太阴病,腹满而痛,食不下,这是虚胀虚满,再厉害呀,不光虚满,溏泻,大便不成形,而且吃什么也不消化。由于这个关系,他才无气以奉上啊,所以行则喘喝。那么古人给搁个脱气,可是呢,张仲景这一部书,他重视胃,尤其他要讲建中汤了,所以他有这么一节,这个胃气要是不足,这就所谓中气脱气。这地方讲的还都不错,所以我们
治病,第一个要紧的,你不能把人家胃给治坏了,这个胃治坏了,病是不会好的。
所以陈修园注这个.伤寒..金匮.,这话他提的我认为很有见识,他说仲景这个药啊,都讲宜甘药调治,他这个药啊,大概都用甘药的机会多,调什么,他调胃,所以.伤寒论.最后那个厥阴篇,呕吐哕下利,他这几种病,给六经作总结,那个不是厥阴证,所以现在研究.伤寒论.的,那个厥阴篇就是4小段,那是厥阴,那以下那个,他就讲厥、利、呕、哕四种病。那个在这个.玉函经.上说得很清楚,辨厥利呕哕病脉证并治第十,他是第十章,所以咱们这个.伤寒论.,讲.伤寒论.把这个东西讲到伤寒里头了,把这个厥阴病讲的是奇奇怪怪,样样不能懂了。所以他这个书啊,很不好读,像这地方讲的都好,他注重胃,这个注重胃是应该的,这个病人胃不好他不会恢复的。象我们治病,病没给人家治,把胃给人家治坏了,这就是小病给人治成大病,大病非死不可,那是肯定的,所以那个以前治肝硬化腹水,可以用这个甘遂剂,治一个死一个,那个东西你是猛攻,腹水没去多少,胃给治成痛泻,那还有个好?所以那好不了。这要紧,所以他给搁个脱气,很醒目得名词,就是中气虚,他叫脱气,他不光脱中气,三焦之气全脱。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他也讲的是脉。“脉弦而大”的脉,“弦则为减”怎么叫弦则为减呢,这个弦脉呀,我们拿手按,非常地硬直,这谓之弦,弓弦之弦嘛,可是呢一按,里头没有,也是中空的意思,所以弦则为减,他一减,光外边这么绷直,就应我们这个少腹里急了,就是弦急,那是寒了,所以他底下说,“减则为寒”那就不是弦脉,弦脉是个有余的脉啊,所以少阳病脉弦,他有热,这个弦脉也是个有余的脉,不是个不足的脉。但是呢,有外无内的这种弦,外边按着,一按,像鼓皮似的,里头什么没有,那就是有寒了,他是这么一个叫弦则为减,不禁按。“大则为芤”大是挺大,像按葱叶一样,那个葱叶,这咱们都知道,也是跟弦则为减一样,中空。他底下解释了,弦脉之所以减,那是为寒;那么芤之,大脉之所以芤,那是血不足,虚。这两个脉结合起来,“虚寒相搏,此名为革”这是革脉。这个革脉与芤脉不同,芤脉光浮大,按着里头没有,这个革脉,你要是轻按,还挺硬,革嘛,皮革之革呀。所以这个弦与这个大而中空的脉搁在一起,可是里头也没有,要有那就不是了,这种脉叫革脉,所以他讲脉讲的挺好,但是也不好理解,我这么讲大概大家容易理解。假如有这革脉,那都是主这个亡血失精了,要在妇人的话,半产漏下,大失血这种情况;在男子呢,或者是亡血,或者是失精。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虚劳里急”就是虚劳病而有里急,里急就是我们方才讲的少腹里急,就是小肚子这两条肉拘急。“悸”心跳,主要的那个小建中汤,他是一个血虚,津液虚、血虚,血不足以养心,心就跳的厉害。“衄”鼻子出血。“腹中痛”腹中痛与里急这是一致的,里急,小腹腹肌那样的拘挛,他这肚子也是要疼的,这个疼是一个里有寒呐。“梦失精”这都是虚劳的一种情况喽。“四肢酸疼”这个四肢酸疼他是桂枝汤证,桂枝汤治身疼痛。“手足烦热”那么这个烦热,也是虚烦,是虚热不是实热。“咽干口燥”津液虚,但是也有热像,他是虚热。“小建中汤主之”。这个在后世医家遇到这个情形他不敢用,其实大错误。这个津液虚,你要不健胃,有些他是不一样,比方大热,口干舌燥,那个津液虚,你去热就好了,那是一种白虎汤证,热结于里,那是实热的津液虚,你去热,津液就存在了,就好了,所以呢,白虎汤,白虎加
人参汤,渴的厉害加人参都行的。真正虚,什么虚,中虚,胃虚,这个胃虚不能够化水谷嘛,这个津液虚,你要吃石膏,你不要他命了嘛,这地方你可分清了。这个辨证啊,这个方剂的应用,你不掌握这个,你不是说这个桂枝汤就治咽干口燥,那你不还把人治死吗,可是在这种情形的咽干口燥,你非用它不可,你要用白虎汤,那就把人药死了。后世这个笼统辩证法子糟透了,那就是害人。哎呀,津液虚,得滋阴补肾,那是瞎闹。你这个怎么滋阴补肾,他不是,可是这个是不是个治这个病,确实治,这个我有经验,这个方子我常用。我治一个肠结核,他高烧40度,可是一系列的他是小建中汤证,我给他吃了烧就退了,还非常好使,他这个虚热。古人他不管体温不体温的,他不知道啥体温,这证候的确是这个证候,尤其里急腹中痛,这是小建中汤一个主要证候,那么这个时候这个热像什么的你都别怕,他津液虚,他正是中气不好,就是胃气不好,那你尽管用这个方子,没错的。那么尤其身体疼痛,这还得有表证,所以他还是以桂枝汤为基础加芍药饴糖这个方子,加芍药治腹挛急,这个腹肌挛急他治,也治肚子疼。饴糖这个药是个大温性药,你像我们用这个饴糖,这个份量你得用好,古人的一升,就咱们现在喝茶杯的一杯,咱们现在吃药,那古人叫吃一升,一次药吃多少,这个饴糖就得搁多少,这一回吃这个药,搁少了就没用了,所以这个份量都有关系,怎么他用有效,我用怎么没效呢,你用没效有没效的道理。这个地方很要紧,所以在临床上,方剂适应的证候,这是要紧的,这个你得把它搞清楚了,不会有错误的,你别片面看问题,片面看问题就错了,你得整个看,这个方子很好。
虚劳里急,诸不足,
黄芪建中汤主之。这个地方他说一个“诸不足”不止里边有小建中汤证,他表也特别虚,他是诸不足。比方恶风特别厉害了,有黄芪证,你可以加黄芪,黄芪证就是我开始讲的这个,所以他补虚的力量呢,比小建中汤还厉害,还有力量,但是得有黄芪证,没有黄芪证用不着的。你像我们一般在临床上常遇着,就是这个里急腹中痛,得这个病的很多,尤其胃溃疡,这个病多的很,那你就放胆用,没错的。你可是一样,你别把实热当虚热,那就错了。他这个光搁个里急,诸不足,其实他这个里急啊,也有腹中痛,那么另外呢,再有一种黄芪证,可以加黄芪,没有不必加。底下方后这些话有对的,有不对的。“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一两半,余依上法”这是对的。“气短胸满者加
生姜”这个胸满加生姜还可以。“腹满者去枣加
茯苓”这就瞎扯了,这茯苓并不治腹满,他有小便不利可以加,所以这个书上这个加减方子我都不要,有些地方很错,底下这更糟了,“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
半夏”半夏也不是补气的,半夏是下气得,你要说这个建中汤补气,那就坏了,尤其黄芪建中汤。你像咱们说这个肺病,无论肺结核也好,喘病也好,那都不是肺气虚,那你要是加上这东西,加上准坏,这很清楚。所以黄芪呀,我们讲了半天,它实表的,固表,表虚了他用黄芪,你像我们一般地
麻黄这个药,谁都知道治喘,他西医现在也用麻黄素嘛,他为什么呢,他受了外感了,表气闭塞,这个人的这个排泄废物啊,他不是就从尿或者是呼吸排出,他这个汗腺排出一大部分啊,他这个表气闭塞了,应该从表排出的都担负到肺上了,肺上就受不了了,就喘,所以拿麻黄,还要解表嘛,你还要搁黄芪补?一补一个坏呀,这个东西才糟心呢。所以后世这个医书,他连这个药物都弄的这么弄,黄芪补气的,人家知道了,反正气虚就加黄芪啊,这就坏了,不是这个事儿,所以他这个地方都要不得的,这都后人搞的,都不是原来的东西。这个黄芪的应用你得知道,真正表虚,非他不可,就像我方才讲的那个,不然的话,有害无益,尤其肺病,你往里加黄芪,这不是找死吗,你像肺结核,这都不行,你不能把表再闭塞了,那再给肺上找担负,那不行了。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今天他这一章讲的,他这几个方剂都好,我们也常用肾气丸治腰痛,他不是是腰痛都治,这个小腹拘急,或者小腹不仁,这都属于下焦嘛,这个肾气丸,古人起这个名字很好,他是治下焦的,下焦虚寒,没有小腹拘急,小便不利,你用肾气丸就来治腰痛,怎么能治啊,真正地有这种情况,或者是小腹拘急,或者是小腹不仁,而又小便不利,这种腰痛,那是如神,你使它准好。没有这个,人家腰痛,你就给人吃肾气丸,哪是那样啊,这个补肾啊,肾虚呀,你从哪看的,人家一说腰痛就肾虚呀,这都是不对的。总而言之,不讲辨证,他嘴里满是辨证施治,实际是不辨证,他不懂。辩证到这个终点啊,准得辨到方剂、方证上,他这个书就是这样子,人家不是说是腰痛你就吃这个药,那哪儿成呀,你必须这个样子,你吃了准管好。所以我们在临床上,你非把这个掌握不可,不然的话不会治病的。这个八味肾气丸这个药,咱们也都常知道了,常用的,尤其把这个现在搁用六味治腰痛,更是瞎扯了,甚至还有十味
地黄丸。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这个方子应用的机会是不太多。他说这个虚劳的人啊,因为体弱,他容易招受外感,所以风气百疾,就是时有寒热,他用这么一个方子。那么这个方子咱们看一看,他用薯蓣,薯蓣这个药,就是
山药了,这是一个健胃的药,甜药嘛。那么这里面,这个建中、健胃药很多,你象理中,那他就是理中汤,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这不是理中汤吗,他理中汤又加上薯蓣,胃喜燥不喜湿,加利水的药也是健胃的办法,所以他用理中的基础,主用薯蓣,更健胃建中。那么另外呢,他在这里头又加上茯苓,这一系列的啊,都是健胃。他另外呢,就是滋阴补血药,你像地黄、芎藭、芍药、
麦门冬,阿胶,
当归,这一系列都是一个滋阴补血。
滋阴补血、理中健胃,这就是他所说的虚劳诸不足,治虚劳的。那么再有呢,就是治寒热有些药了,曲、豆黄卷、
柴胡、
桔梗、杏仁,这一系列的药,就是治这个时而寒热,...用的机会是不太多,不像头前那几个方子,做个参考吧,这个方子就是理中健胃、滋阴补血、养血,加点解热、去寒热的药,这个方意倒挺清楚,挺好明白。虚劳,虚烦不得眠,
酸枣仁汤主之。这个方剂咱们常用,可是他的真得是虚呀,他这个虚烦不得眠呐,与桅子鼓汤不一样,桅子鼓汤是真热,他那个虚呀,冲着阳明病说的,阳明病他是内热,实热呀,他是不实,那么一种热,与这个虚是不同,这是真虚,所以这个列到虚劳篇里了。所以咱们用这个酸枣仁汤也得注意,真正是虚,因虚而烦躁不能睡觉,这方子好使,可不是说是睡不着觉就用它,就不行了,这也是有问题的。他真虚,你大量用酸枣仁,加点血分药,加...、茯苓,好使的,他不虚,不虚的不行。相反呢,像这个
栀子豉汤证,你要是用这个就不行了,那反倒坏了。这不然的话,你像这一般的这个胃有停水,影响睡觉呀,这个你得利水,搁点安神的药,你像龙骨、牡蛎什么的都行啊,他就能睡着,你吃这个药也不行,他不是真虚。真正地虚,他虚就发烦啊,心悸,心也跳,那你吃这个药准行,所以说我们在临床上,这个失眠的人也很多呀,也就是有时候乱用,他就不行了。这个酸枣仁啊,真正要是虚,影响到这个睡眠,无论是嗜眠,无论是失眠,他都好使,不论生熟,只要是由虚而来得,都得好使。所以咱们说生酸枣仁治嗜眠,炒枣仁治失眠,这也不对头的,真正由于虚劳,影响到睡眠,无论是睡不着,无论是爱睡,都好使,你就用这个方子也都行。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事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
大黄蛰虫丸主之。五劳虚极之病,那么他有个证候了,底下就是,“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那么他这个证啊,一般都是这样子。羸瘦,瘦的厉害,可他肚子满,就像那个蝈蝈似的,这个满就是中虚呀,不能吃东西,不能饮食。那么这种情况,就是这一段所要讲的五劳虚极之证,怎么得的呢?
原因是不一了,“食伤、忧伤、饮伤、房事伤、饥伤、劳伤”等等地吧。你吃东西不检点,饮食无节,再不就是多忧善愁的人,这都容易伤。饮伤、房事伤,就是男女不节制。劳碌饥伤,饱一顿,饿一顿,过劳,这等等地,都可以致五劳虚极之证。这几种伤的结果,“经络营卫气伤”他结果呀,没有不影响到这个营卫之气的,营卫之气哪来的呢?在经络啊,他古人这个经络啊,大血管谓之经,小血管就是络,我们说这个营卫在哪儿呢,在血管里头,血液在血管里头的作用,就叫做营,血管外的作用,就是气的作用,就叫做卫。那么最终各种的伤损,都能使之营卫之气损伤,营卫之气伤,所以由营卫就可以及到气血了,那么最后就伤于经络,而为干血,“内有干血”了。这个干血有他一定的证候,“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这就是干血之候,所以这个很准确,肌肤甲错就像这个鱼鳞似的,两目黯黑,眼睛啊,黑眼窝子,而目也不光泽,就是眼睛也不光泽。那么这个大黄蛰虫丸,它有缓中补虚之效。他怎么提这个缓中补虚?叫大黄蛰虫丸嘛,他是个攻药啊,你看他这个方剂就明白了,这个方子也很好啊,这个方子也最常用,完了把这一个讲一讲。这个方子它是祛瘀,是大力祛瘀呀,它既搁这个水蛭、虻虫、蛴螬、蛰虫这些诸虫,这个药祛瘀的力量都相当的有力量;另外,他又配上干漆、桃仁,这干漆、桃仁也是祛瘀有力量的药;那么这个大黄药量用的不重,而且又蒸,它这个攻破的力量就差了。你像咱们那个核桃承气汤,虽然没有用这些虫子这么些下瘀有力量,它能往下攻破的力量它有力量啊,大黄、芒硝一起搁,用调味承气汤加桂枝桃仁嘛。这个呢,它攻下的力量小,这个十分呢,要拿着古人的分量来说呀,就是二两半,你看这个
生地用多少,这个干地黄十两,这个二两半,那不差多了嘛,而且它又蒸了,这个大黄要是久蒸,久晒,它不泻肚。所以有些人啊,看到这个大黄蛰虫丸啊,除非做药的时候不按照古法,按照古法它不会泻的。所以他说这个缓中补虚,主要在地黄、芍药这两个药上,大量的用干地黄。干地黄这个药也有清瘀作用你可知道,同时它起强壮滋阴,治干血嘛,它起强壮滋阴的作用,它补虚,与芍药配到一起,更有这个作用。另外,还做丸药,丸药最缓不过了,你看他一回吃多点儿啊,很少,小豆大的丸子,一回才吃五丸,那才多点儿,所以咱们现在那个大黄蛰虫丸啊,它是丸子大,丸子大约一钱吧,一钱,我就是一天让他吃一丸。所以这个药他用蜜丸,这个蜜也是个补中的药啊,大量的生地,芍药配合蜜,所以这个药是在通之中它补,所以叫缓中补虚,这个药不伤,他就是做这个配药的时候,他要是搁生大黄弄成面子那就不行了,那就要泻肚的,虽然少它也泻。这药很好,这个他说的这个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这个要注意用这个药,要有这些情形最好了,不然的话,我们现在用一般地这种顽固性的瘀血,你像我们治肝病最常遇到了,你像这个脾功能亢进啊,那么他有瘀血,你暴攻是不行的,用这个药挺好使。
我治一个,在文化大革命以前那会儿,那是一个年轻人得肝炎,怎么治他也不好,后来有一天啊,我就问他,你说你还身上哪儿不好啊,他说我一天啊,这个身上啊,得掉一层皮,我说你撸开腿我看看,一看啊,这蛇皮,就是肌肤甲错,嗨,后来我说,得了,你这个病你先别吃汤药了,我就给他吃这个,他吃了这个,是一天比一天好,这个人啊,这名字我想不起来了。所以这个,古人他对这个药物,他有一种特殊的证候,这个方子啊,它治干血,干血就是积久的瘀血,是这个咱们说这个劳病,都不是一日造成的这个病。我们家乡都管这个叫做“烟尘病”都是积年累月,积累的这个病,那不是一时能够去掉的,所以缓治的法子,那么这个方子还是很好很好的,没毛病。今天讲的方子都是极有用的方子。底下还有獭肝散,这都是附方了,底下全是附方,底下这个都是林亿呀,宋朝时候他们校对这个.金匮要略.,他也到处翻去,.千金.啊,.外台.啊,.肘后方.他都翻,看到有治虚劳的,他也都把它弄来了。那么底下这头一个就是炙甘草汤,这方子咱们讲过,在.伤寒论.里头,.千金翼.里他炙甘草汤他说治这个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他说治“虚劳不足”什么样子呢?“汗出而闷,脉结悸”脉结,就是跳跳停停;悸,悸者就是心悸。他这个脉结,心悸,这个病就是指的肺结核,汗出而闷,这是肺结核的末期是这样的,脉结,心跳汗出,烦闷,这虚热证候,虽然行动还能如常,但是不出百日。这个病人呢,要到这么一个情形,不出百日,他非死不可。危急者呢,不是像上边这么安定,像骨瘦如柴啊,呼吸啊短的很了,脉挺数的,那不出十一日,就要死的,那就是快了,这都是约略之词了。就是这样子病也只能够吃这个药,虽然这么说呀,这个药啊,这我常用,治肺结核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是呢,真到他说的这个情形啊,也治不好,他有效是真有效,这个你在临床上也可以遇着你给他用用,那真有效,但是救不了,他死了,到这个份子上是不容易了。他这个炙甘草汤他就是大量的生地、
麦冬啊,是这种滋阴养液的药,对于肺结核还都有好处的,你像麦门冬汤,
竹叶石膏汤,这在临床上也常用,但是这都是在末期的时候是有效,可是这个病人啊,你还得摊到手上,治不好,他有效来有效去,完了还是不行。这个肺结核到这个末期呀,的确是不好治。那么在他这个开始的时候,这个方子用不得,不能吃补药,那我们还是用这个,根据他这个适应的这个病有什么证候用什么药,还是对得,所以像这个.千金.,他们也犯这个病,所以这个药,在这个时候用有效,这是肯定的,他这个也就是一时之效说得。底下.肘后.獭肝散 治冷劳,又主鬼疰应一门相染。这个.肘后.方也是个书名了,他有个獭肝散,“治冷劳”这个冷劳什么样,咱不知道。“又主鬼疰应一门相染”冲这句话啊,这个鬼疰是古人的一种看法了,一门相染就是传染病了,冲这个看法像肺结核,肺结核不能说冷劳,它不是冷劳。这个方子我没有用过,有一回我看着一个老先生用过,这个人死了,这北京一个很出名的一个老大夫,他那阵儿啊,他用獭肝丸,他自己配的丸药,他给肺结核吃啊,一个没有好的,我看他用不行,我也就没用,没试验,这个他古人说个冷劳,冷劳他不像肺结核,但是一门相染呢,像是肺结核,所以这个搁到这块儿值得怀疑,肺结核有人试验,不行,这都是附方,这都是林亿他们找的,在这个.千金.啊,这个是在.肘后.方上找的。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何从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这是一节,这个他是故作问答呀,以说明这个肺痿得的原因。开始就说了,“热在上焦者”上焦就指心肺都在上焦了。那么上焦有热,那么肺受热而咳,这就叫做肺痿,这个肺痿主要地还是热,因热而咳这一类的肺病,这叫做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这是提这么一个问题了,他说这种上焦有热,所致肺痿这种病,那么他是怎么得的呢?底下就是解释,“师曰:或从汗出”底下这几项啊,都说的是丧津液,这个出汗最伤人的津液了,那么出的少没关系,要是大出汗,或者是发汗太过,那么都使得阴液有所亡失。“或从呕吐”呕吐也分两种,一种自己的呕吐,一种是用医药致的呕吐,这种呕吐也丧人津液。“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者由于得这么一种病,就是小便频,咱们说这消渴,属于这个三多了,小便特别的频数,那么这类的消渴病,也丧失体液,这津液丧失多了,人津液亏损,咱们说这个伤津液就是伤阴分了,阴虚生热嘛,这再生出热来,就可以得肺痿,他是这个意思。“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这个大便难,就是指的阳明病这一类的了,阳明病应该吃泻药,但是不要太过呀,用一种快药下利,这种快药,大概都指着巴豆剂的时候多,这个巴豆剂这个东西猛急的很,也是都属于亡失体液。这个亡失津液太多了,那么就容易得这个病,就得这个上焦有热而咳的肺痿。
这是头一段,这是概要,这个肺痿呀,总而言之,是一个上焦有热,痿吗,这个痿呀,古人这个名字起的挺有意思,枯萎,他怎么枯萎,津液得虚,拿着现在我们临床上这个术语说就是虚热,虚,津液虚,热,是真有热,那么这就是构成肺痿的主要原因。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这是又一节,这个曰还是问曰,他又提一个问题。他又问了,他说“寸口脉数”这个寸口脉数就是该这个寸关尺而言,不是光说这个寸,那么古人管这个桡骨动脉,这个叫寸口脉。说“寸口脉数,其人咳”脉数是为有热了,热伤肺,人才咳,那么这个热呢,很奇怪,“口反有浊唾涎沫者何”一般有热,这个口都干啊,一般是没有浊唾涎沫的,那么这么一种病,他就问这怎么回事,这个人啊,脉是数的是有热,他有些咳嗽,要是说有热呢,不应该吐浊唾涎沫,那么这个人咳嗽,反而吐浊唾涎沫者,这是怎么个道理?是什么病?“师曰,为肺痿之病”这个答复他说,你问这个呀正是肺痿之病。这个肺痿之病啊,我们拿现在的病名来说明的话就是肺结核,他这个肺啊,功能没有了,这个肺,我们是这个组织的,它都能有这个,接受,上焦受气于中焦,中焦还是胃呀,胃生出津液来,那么咱们中医是说这个脾给运输了,所以脾运津液到上焦,其实不是这个事,这是古人的看法啊,我们讲古人的书还根据古人这套,把这个经文弄明白。那么这个津液上来了,肺的功能好呢,它要吸收有用的,排出无用的,这咱们中医说呀,这就是津气四布。那么这个肺有病了,它功能没有了,津液来了,为肺的热所熏烧,就变成一个浊唾涎沫,就变成这个东西了,这纯粹是肺病,有病的一种反应。他说有热是有热,他也口舌干,后头有的,但是他所以有浊唾涎沫,正是我说的这个肺痿的病,他有这么一种情况。这是第二节,第二节说的是肺痿病啊,我们就肺痿病的认识,第一个他有热,第二个咳,吐涎沫。头一个他不说的吗,热在上焦,因为这个咳才为肺痿,咳这是一个要紧的证候。
那么这一段说明呢,不但咳有,要是吐浊唾涎沫,浊唾涎沫他这个东西粘的很,大概肺结核的病人咱们都看过,他那个痰啊,吐的非常多,多可是多,但是粘,特别粘,所以他搁个浊,浊唾涎沫。他底下又说一个与这个肺痿相似而实不同这么一种病,就叫肺痈,这是咱们这个题目,肺痿肺痈,他把肺痿提完了,他提出肺痈来了。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