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金匮要略讲座全文 3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 3
  这两个和起来呢,这个附子和术的并用它治一般的慢性关节炎是离不开的,非常好使,它这后头有解释。这个不是说术就能治大便硬,他由于小便数造成的大便硬,尤其这个术和附子为伍,最能治小便利。这个看附子它这药的作用,无论身上哪个机能沉衰了,不得了了,附子能使这个沉衰恢复。你比如说小便数,它总是这个约束尿的那个肌肉啊麻痹,就是机能衰减了,有尿它就要拉拉出去,附子呢,它能使这个机能恢复,加上术的力量,那小便就不会数了。那个肾气丸啊,咱后头就讲到就有了,说妇人转胞啊,就是尿系(输尿管)曲折,所以小便不利,那吃肾气丸呢,它能使这个更紧张的组织,使屈曲的尿系啊恢复正常,小便自然就通畅了嘛。所以它附子这个药啊,凡是机能沉衰,在咱们临床反应是个阴性的反应,用它是没错的。这段说明这个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呀,加术,配伍附子反倒能治小便利,由小便利造成的大便硬,小便不利了大便自然就恢复了。同时附子、术的合用,又能祛风湿解痹痛,所以都能好。这一段,你单看不好理解呀,就光知道术利尿就糟了,那你就解释不明白。我们来看看底下方子。“桂枝四两”这个去皮要不得,这个桂枝啊,它这个作用就在这皮上,去皮就剩下干木头了,什么作用也没有了,所以这个是错的,我们现在用就用桂枝四两就行,不要用去皮的,因为有去皮两个字啊,后头又出来个桂枝木,这不是瞎糊闹嘛!那是把皮去了成木头没有作用了。“生姜三两,附子三枚,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这个附子用量相当的重,桂枝、生姜、甘草、大枣就是桂枝去芍药汤,把这个桂枝加量了,也就是桂枝去芍药的基础上加上附子。附子就是温阳去寒,同时关节拘挛痛它都治。所以我们治这个不得翻身的关节痛呀,有用这个的机会,但不一定都得用这个桂枝去芍药这个方子,用桂枝汤加术、附也可以的这个时候。底下这个呢“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这个方子可以看看底下煎服法后头这个挺好,“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这个附子有这个毛病啊,我们在临床上要知道,附子有些反应,它不但有的时候吃了身上感到身麻痹,最常见的头晕,所以我们用这个附子在临床上啊,开始用的时候,用三、五钱是没问题的,最好先用三钱就是10克,逐渐加,你要是大量用,人吃上了那不得了,常常得头晕得厉害,如喝醉酒的样子,病人胆小就不敢再吃了,你告诉他清楚也行啊,但是开始不要大量用,逐渐增加,用个一钱八钱是没问题的,药不了人,它是有毒嘛。
  “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冒状就是我说那个脑袋昏冒,就是头沉,就是眩冒。“勿怪”不要怕,这是“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术附这两个药走皮中逐水气,所以它祛湿解痹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在这个时候,这个如冒状,是水气还没去呢的情形,这一点还是对的,不过这只是附子毒的问题了,这个毒害不到人的,人也不是大难受,就是感觉头晕而已。你要用10克没问题,逐渐增加,所以我们开始用从10克起还是比较稳当。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伸屈,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掣痛就是牵掣着痛,也是这拘挛痛,而“不得伸屈”他拘急的相当厉害,想弯想伸很困难,就是拘急痛啊,这个痛比上面厉害啦。“近之则痛剧”你不用说翻身了,这人靠近他就感觉痛的不得了,他怕人家碰,这说明痛得厉害呀。“汗出短气”汗出,表虚证。短气,这里小便不利嘛,他这个是气冲的关系,这个气上冲击胸,所以呀这个水往上不往下,那么胃有停水人就短气,胃重有留饮,微者短气,甚者心悸啊,这是这个书上的,后头有。你们由于这个水不下行,它就向上,在胃的时候人就短气,就由于气上冲。“恶风不欲去衣”这个恶风得厉害,表虚,由于汗出嘛。不欲去衣,这也是入于阴寒的状态了,.伤寒论.上就有,外边有热,但不欲去衣,寒在骨髓,真寒。这就说明是入了阴虚证了。那么汗出也多,恶风也甚,甚至不欲去衣,那么这个阴寒啊比上面那个甚,所以痛的也较厉害,也感觉上冲,那么“或身微肿”湿也比较重。这个用甘草附子汤,它由桂枝甘草来的。在.伤寒论.有个桂枝甘草汤,就二味药,所以这个方子主要治上冲、心悸,桂枝治气上冲。那么这一段就是气上冲的厉害,水不得下行,所以身上也多湿,胃里也有停饮,停水,所以他短气,你们这个就用桂枝甘草汤的基础,另外加术、附。那么就是气上冲较的突出,而湿也比较重,但是身上不重,可见组织里的水不是太多,短气是里头得湿,所以阴寒也比较重,这个脉不用说,比较更虚数了。这就桂枝甘草汤证,而有关节痛这种风湿相搏,可以用这个方子。那个是桂枝去芍药的基础上加附,如果湿也重也得加术。他这个书就是这个样子,这段就偏于湿,那段就湿比较少,你搁在一起看就知道了。如果它或身微肿的,里头又短气,无论是内外湿多这个术是必要的,因为附子一味药它也治痹痛,如果轻轻的话,用它一个药也行,这指的是阴寒的状态啦,在急发作的时候没有附子证你不能搁,像前头那个麻黄加术汤啊,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啊,用那样的方子。已转到阴虚证了,就是阴证的虚证,那你必要配伍附子不可,这两段全是的,但用法有些出入。我们遇到疾病,它不是恰好的,像桂枝甘草加附子、苍术,也是用苍术,在临床上呢,桂枝汤加术附这种办法,在桂枝汤的基础上我们运用得机会最多,一般慢性关节痛啊,脉不是浮的,日子也较久了,大概就是这类方子,等都讲完了,再谈谈这治风湿的这些东西。他这个方剂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也都是得微汗,“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这个能食可见以前他不能吃,这个寒盛啊他不能吃,等吃这个药之后他能吃了,可是呢还烦,这病还没完全好呀,就不要再给他吃一升了,给他吃五合,就是开始吃一升,怕这附子吃多了,也可以少吃点,吃六七合为妙。这就是任何一个方剂我们在应用上啊,古人它一起熬出来分几回吃,它跟吃多吃少有关系。现在我们跟一次用量有关系,同是一个方剂,量大与量小这是大有问题啊,所以要谨慎,把量小一点,小一点不合适,再慢慢增也没有关系。他这就是“恐一升多”一回吃一升多,一升就是一碗呀,这恐怕太多了,那么可以吃六七合。他这地方呀把湿讲完了,湿呀它有两大种,一种讲里湿,湿由里边发生的,由于小便不利,那么里面停湿,停湿就出什么问题呢,就是发狂,发狂他没详细讲,后头在黄疸那篇里讲,到那详细讲了。那另外也有湿痹,只是湿也能得湿痹,那个湿痹同我们这个治风湿的办法也大致相同,所以也没单独提出治法来,这是一种。另外一种是风温,什么叫风湿啊,古人认为由风邪有湿气,也就是人素有湿,你要得了外感了,那就出了这个风湿的情况。那得的原因呢,他在里头说了,汗出当风呀,或久伤取冷所致,这都值得用于参考。那么古人至于说那个外边受邪风等等的呀,也值得我们研究,但这个规律是肯定的。所以他说的这些治疗呀,在这个始得病的时候,在急症的这个阶段,只是用发汗药加上祛湿的药就行了,如麻黄加术呀,麻黄甘草汤加杏仁薏苡啊,就行了,在这里都举了例子。那么如果日久了,他转入阴证而虚,虚极了才转入阴证,那就得加附子,有湿还得加术。所以上面把湿啊大概都交代了,但这还是不够的,咱这章讲完了,下次我再详细说一说。底下讲这个中暍,中暍是什么呢?就是咱们说的中暑了。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其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太阳中暍就是中暑,中暑这个病咱们常见到啊,它也是发烧怕冷。“身重而疼痛”这个身重啊,因为中暑这个病啊,最厉害的是丧失体液,出汗嘛,那么丧失体液,他这个组织里面仍然还是有水份的,所以他身重,而且身上也疼痛,这个疼痛不像那个风湿疼痛了,这个只是酸痛而已的,这个病我们都常看到。
  这个“脉弦细芤迟”那么这个弦脉有时候主实有时候主虚,这个道理在哪里呢?这个脉呀光有紧张力,它没有内容,那么咱说的那个少腹里急,脉也弦,里急是什么东西呢,咱们没讲到那,等咱讲到建中汤就有了。这个里急呀就是血虚,津液虚,这个腹肌它也拘急,这跟我们讲的痉病是一样的,这时候脉也弦。所以弦脉有时候主虚是指这么个虚。那么这个脉呢,既弦又细又芤,里头没东西,这芤脉,浮大中空谓之芤嘛,就是里头没有,里头虚,里头没血,所以芤脉也是亡血的一个脉。这是什么道理呢,就是丧失水份太多了,丧失水分就是血液里头水份就是少了,所以古人说亡津液亡血液,多汗者亡血嘛。“小便已”身上津液少,你撒尿的时候啊又从里面去津液,就感觉身上难受,“洒洒然毛耸”他一撒尿这个虚的反应更来了。“手足逆冷”他这个津液虚,血虚,不到手足,手足就逆冷,可似乎这个是个假像哦,这个不是真正阴寒呐,这个手足逆冷西医说就是脱水了,这个津液不到四末,这个手足离心脏最远,这血管也是最后的,所以这个地方逆冷,就是由外头冷往里头就冷,外头冷得厉害,里头要好一些,叫逆冷,就是厥逆。“小有劳,身即热”这么样子丧水,人就虚,虚不任劳,稍一动就热。“口开”这人虚呀,张着嘴,所以“前板齿燥”他要是闭着口呢,就不至于。那么这病啊,看着虚,尤其手足逆冷,看着象有寒,其实不是,是真正的中热,都由于丧失水份太多了,你再发汗,再亡其津液,那他恶寒更厉害了。加温针怎么样呢?那更不行,他身上是有热,发热也就加重。下之也丧失津液,“则淋甚”就是你撒小便时如淋那么艰难。这就是说这个中暍啊,主要是由于热甚伤津液,这是中医的话,西医说就是脱水了。这时候人虚的不得了,但还是热的相当凶,这治疗后头又了,白虎加人参汤。底下就说了,治疗了。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太阳中热者,暍是也”这解释这个暍,什么是暍呢?就是太阳中热,就是中了热了,发生太阳病的意思,就是太阳经中了热了,咱们现在体会呢,也是发太阳病,他也发热恶寒嘛,但是确实里边有热,这与太阳病是不一样的,这就叫作暍。他也“汗出恶寒”这个汗出就是表虚,还恶寒。“身热”就是里热内热呀。发热是一个表热,翕翕发热嘛,就觉着这个热啊涌到体表。身热是从里头往外蒸热,他张嘴为什么呢?就是蒸热。“而渴”这渴呀不是里头热造成的,同时津液虚的厉害,这津液虚就想饮水自救。这个治疗只能用白虎汤以去热,加人参健胃生津。所以在仲景这个书啊,津液亏损他绝不搁生地,这个书搁生地是不行的。这人参咱们说它补气,补气呀像四君子汤,在.汤头歌.里说它补气还是有道理的,这个气不是津液,气指的精气说的了,这个津液生成它由胃而来,胃为水谷之海,营卫之源嘛,这时候想法子滋津液只能用人参,用白虎加人参,这是一个最好的治疗的法子了。你只一直去热也不行,这个人也真虚了,他脱水嘛,人已经虚了,你不去热也不行,所以在这种去热之中,用这种安中健胃的药,最好是人参了,同时也生津液,这就是白虎汤加上人参。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这个变成慢性的了,不是我们上面所说的,上面这个所说那个,就是白虎加人参汤证了,我见到有死亡的很多了,光热不要紧,人就怕汗出太多,脱水,这津液脱到一个相当厉害的程度,在不知道治疗,人就容易死了。我见到一个拉车的,他在外边拉了一天车,回头啊,他就得了所谓得中暍,就是上面这种情况一点没错,回来的时候呀他热的不得了呀,汗出太多了,他吃那面条,又用那凉水浇呀浇得没那么凉的,他回头又带两啤酒,把那啤酒也喝了,那碗冰凉得面条也吃了,吃完就死了。你光你要也不行,所以这个旧社会最多了,那拉车的汗出太多就脱水而死。所以用白虎加人参是大有道理。底下这个就不是,也是中暍在表,身热疼重,脉当然也是药弱下来了。“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这个身疼重呀有点湿的样子,就是夏天贪凉老喝冷水,和我们吃冰棍一样,也容易成这么一个慢性的反应。所以这个呢它用一物瓜蒂汤,这瓜蒂汤你要是小量服,它只祛湿祛水下水下湿它并不涌吐,所以一物瓜蒂汤不是说用吐法。就是一味瓜蒂,用二十个,以水一升煮取五合,煮得时间也相当小,去滓,顿服。这就能祛那个水气、湿气,能下这个而已。这个与上面那个病是不一样的,这由于夏令饮冷水多,身上老有热不退,而常有疼痛的情况,这个是由于贪凉太厉害了,这久不治也能导致得咱们说风湿那类得病。那么这一章就讲完了,这个暍病呀,这治最简单,也没有其它的法子了,白虎加人参汤这很好,如果它不太渴用白虎虎汤也可以。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这是三种病,百合、狐惑、阴阳毒。现在我们首要研究的就是这个百合病。这百合病在没讲以前,我先把百合病是怎么一种病先说一说,要不不好懂。这个百合病啊,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虚热型得,一种精神方面的病,现在咱们说精神分裂症啊,神经官能症啊这类的,都概括到这里头,是虚热性的,这么一种病。那么古人他给起名叫百合病,百合病起名的道理呢,就这个病啊,就是用百合,百合是个甘寒、养液治虚热的,也能通利二遍,所以非它不能治,所以古人管它叫百合病,这是一个意思。它这个书上说还不是这个意思,治疗是这样子,书上它还是讲啊,我们照这本文我给说一说呀。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那么这一句什么意思呢,说人身上的血脉呀,分言之谓之百脉,这人身上的经脉多得很哟,就是分着说可有百,这是约略之词了。而合言之呢,就是血脉,所以他说是“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就是分着说,合着说…就是血脉病,这种神精官能古人怎么叫做血脉病呢,古人认为血通于心,血病它病心,我们后头讲这个“五藏风寒积聚”呀,也有这个情形。这个心病,古人认为心主神明,这个心病,人精神就要恍惚,就发生病,古人这么看的。那我们现在呢,大概这个看法是不对的,因为这个精神的不正常啊,都属于脑神经的关系了,所以叫精神病。古人他是这样子,所以我们现在对治疗精神不正常的药,大概都与脑系有关系,古人认为这是心脏,这是古人的看法是错误的,但治疗是没关系的,他用这个药是治这种病的。开始讲的他说的是病的根源,在百脉。那病的形状呢底下详细地说了。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加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他想要吃但又不能吃,就是精神不正常了,经常这个人呐,默默然嘛,就是一个像傻子似的,静默不语言,也可以说是浑浑然的意思。“欲卧不能卧”打算躺下又不能安于卧,躺不住,躺下一会又起来了。“欲行不能行”是要打算活动,可是又不能坚持他这种活动,他走走又跑回来了。“饮食或有美时”那么对饮食来说呀,有的时候也挺美,就是吃得也挺香。“或有不用闻食臭时”或者也有这个时候,闻着食臭他都厌烦,他就是不吃。这个精神病有这种情况,人给他饭他怕里头有毒药,这都是精神不正常了。“如寒无寒”看着有时候像有寒,但又不见其寒,你各方面看不出他有什么寒来,那他形象看着像。“如热无热”也是如此的,也不见其热。那么有一个病它是长期不变的,“口苦,小便赤”嘴苦,小便发红,而小便到后面就看出来了,小便不但赤还很坚涩,小便少而赤。那么这种病呀“诸药不能治”吃什么也不好。“得药则剧吐利”这种病呀因为“口苦,小便赤”一般都认为有热,所以用吐药用下药,以攻热的法子来治疗呀,要是吃这个吐药,吐得更剧烈了,而病不去,吃下药也是如此,剧下利,完了病也是不去的。“如有神灵者”那么这个病呀就像神灵作怪似的,说这个人精神恍惚啊,就像有鬼灵附身一样,总结以上这一切,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有时候挺好,有时候干脆就不吃,看着有寒实在不见其寒,看着有热实在也不见其热,那么吃什么药也不好,一吃药就大吐大下,病还是不去,这个病呀如有神灵一样的。那么看他外表呢,不像有病,这病在临床上常看到啊,这“身形如和”和平常人一样。但是这脉呢,既微而数,微者虚,数者热。说明他是虚热的一种证候了。那么到这地方我们看出有几点是固定的,口苦,小便赤而脉微数。其它都是一个恍惚迷离,似有似无,精神不正常的一种反应。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各随证治之。“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愈”那么这个病啊我们看出来了,就是一个津液、血液虚同时有热,那么这个液虚,撒尿也困难,怎么知道困难呢,后头有,等我讲后头咱们回头再说呀。溺时,他是用力了,而且这个津液有所去,反应到上面而头痛。那么这是小便坚涩,说明这个最重啊,热也重,虚也重,这是虚热具甚的话,他一撒尿的时候小便坚涩,而上边头痛,这种得好得要慢,得六十天才能好。“若溺时头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这个就象我们讲那个白虎汤,讲那个“痉湿暍”那个暍病一样,暍病就是津液特别虚衰了,他也老觉得撒尿“洒洒然毛耸”嘛,头前有啊,这个也是那个意思,就是撒尿的时候身上淅淅然,也就是那个洒淅恶寒的那个样子,也就是洒洒然毛耸那个意思。这都是虚的反应,虚而有热。
  咱们那个暍病不就是津液丧失太多了,才有这种反应嘛。这个较比那个溺时头痛啊,这个虚热之象比较轻了,所以这个四十天可以好。“若溺快然”由这个句我们知道上面这个溺时是不快然,那是坚涩。古人写文章啊,你到后头看,就知道前头那溺时头痛的道理了,那个小便坚涩,这个呢撒尿非常的快然,没有那个情形,不坚涩,所以它头也不痛。“但头眩者”脑袋只是比较晕嘛,他一撒尿往外出津液,身上这个阴虚更虚了,当时有这个反应脑袋里眩,这个眩就是贫血性那个眩了,这是最轻的,所以二十天就可以好。“其证或未病而预见”这个其证,就指上面这些的证,溺时头痛啊,如果溺快然,但头眩者,等等上面说得这三项,指的是这个症,这个证啊或未病而预见,未病指的什么病呢?指的百合病,就像头前那一大段。得了百合病,没得以前先有这些症状,小便的时候艰涩,而又各种不同得反应。那么这种反应,没得百合病就预先见着这个症。或者已得了百合病了,四五日后才出现上面这种症,或者病20日或一月才微见着,也有。“各随症治之”有什么症,我们随之各种不同之证而来施行治疗。这一句话,一般书上都搞错了,一般认为这种百合病都是大病之后才见,说在大病的时候指的是伤寒病,在没得伤寒病就发现这个症状,这是瞎胡说,他这句没明白。这个证就指这三种症,撒尿而有这些反应的症候。这个得病也是指得百合病,而不是指伤寒病,哪有那个事。那么这段说的是百合病的总纲了,百合病第一个它精神失常,这么一种病。这种精神失常啊根据症候的反应,他是一个拿现在的话辩证说就是阴虚有热,那么就是一种虚热证了,就是虚热性的精神失常的这么一种症候,现在说不就是精神分裂呀等等的吧,也就有癫啊,不是狂,不是打人骂人,就是精神失常,说阴虚者为癫嘛。底下讲的是具体治疗喽,这个病好懂,但各家的注说越说越不好懂了。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这百合病呀,他虚热病与实热不同了,这个实热可以攻啊,在表可以发汗,在里可以下之,在上可以吐之。汗吐下,全是对实热而言,虚热不能攻,所以百合病有热是肯定的,“口苦、小便赤”嘛。可是这个反而发其汗是不会好,只能够伤其津液,而越其烦燥,他这个病不会好的,就上头这个糊涂病,精神失常还是不会好的,那还是存在,只能够增添他的烦热,所以他在百合里头加知母,知母去烦热的喽。这个百合知母汤,百合用七枚,把它劈了,知母用三两,切碎。“右先心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就是泡了一宿啊,它出些白沫子,然后把这个水不要了,“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另换泉水二升,就是两碗了,那么再煮这个百合,取一升,这个时候百合不要了,“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再另以泉水两升煎知母,也取一升也把,也滓去了。“后会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然后把两个药汁,一个百合药汁一个知母药汁各一升都搁一起,合到一起不是二升了嘛,再上火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分两回来用。那么百合这个药啊,在本草上有了,它是甘寒,这个甘寒的药都是养阴补虚,同时去热。那么在.本草经.上呢,说大量吃百合呀,能够通利二便,它这个小便赤涩,当然吃这个百合合适呀是吧。那么由于发汗更亡失津液,更助其热,所以加知母。所以以百合治这个病,这也说明这个病是虚热了。这是第一条,最要紧那一条在后头呢。百合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汤主之。这个下也不能祛这个病,百合病还存在,只能够伤其津液,而为溏泄不已,他说是诸药不能愈嘛,得药则剧吐利,吐利更厉害了,那么这用下药,下之后下利还是不止的。所以他这个用法呢,还是用滑石,这个滑石啊,他有小便坚涩,经过再伤津液,可以说小便就困难了。那么同时大便不已,也影响小便不利,咱们说水谷不别的情况了。他搁滑石是分解作用,使水份从小便走,这大便就不治而治了。同时呢搁些收敛药,这代赭石咱们都知道,收敛降胃了,这也是安中养液得法子,他得收敛,不收敛他津液丧失太多了,仍然用大量百合治他得本病,就是养阴去热了。他没详细这些症候,因为他这病始终不变,都是百合病,但是由于误用药而生出的影响,由这个方剂是可以看出来的,这个准是大便溏泻不已,而小便不利。所以他才加上滑石和代赭嘛,本身呢还是用百合了。那么这个方剂咱不必细说了,就是百合加上滑石、代赭石这两个药,煎服法和上边是相同的,这百合还得泡,用水呀渍一宿,然后水不要了,另换泉水,还是那个办法。百合病,吐之后者,用后方主之。这后方就是指地下这个百合鸡子汤。这个吐是最伤胃不过了。这个鸡子黄啊,有贫血,鸡子黄治贫血,现在小孩子都让吃点鸡子黄嘛。他这个由于吐更伤其胃,这种虚热还不受补呢,你大温大补更不行,非得用甘寒的药是最合适的。这个百合就是更个甘寒嘛。那么胃虚搁点鸡子黄,那么吐也丧失津液嘛,鸡子黄它补血当然也养液作用。这个煎煮法同上面一样,但是鸡子黄是不能煮的了。底下这个是正治正方。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这个是正治,就是百合病开始什么样子还是什么样子,没经过发汗吐下,就像咱头前讲的那一大段,那么这个应该怎么治呢,用百合地黄汤。
  这个百合还是用那些,七个,另外呢,大量用生地黄汁,生地黄汁一升啊,就是一碗呀,很不少了。从这个用药我们可以看出问题来,他这个说病在血分,就是从他用这个生地上看的,“百脉一宗,悉致其病”到这个地方它的本来面目可以看得出来。但是生地黄汁治什么呢,咱现在说它有凉血作用,它是一个强壮性的活血化瘀的药,还祛瘀血呀,那么它这个药是强壮性的,有补益作用,有补血的作用,同时它是寒性药,它能够去热,咱们说去血热,其实就是去虚热,解烦。那么由于这个虚热而失血,它还能够止血,那么有瘀血的它还能祛瘀。所以这个当归呀、川芎呀、生地啊都是祛瘀药,不过它是强壮性的。你看当归吧,当归它是一个苦温,它温性,它不利于热性病,你看这个病不能搁当归,他虚热,那么虚寒呢,当归就好了,所以呢肚子疼那种瘀血证都用当归,他不用生地。那么由于这个方剂上来看,虚热,血有瘀,是这么一个病,所以这个他影响脑子,这个我们想一想.伤寒论.就行了,你看桃仁承气汤,其人如狂,抵当汤也是其人如狂,或者其人喜妄,都是脑子的事呀,所以这个瘀血呀与这个疯、狂或癫、痫有相当的作用。可是我们用药得时候要斟酌,实证我们用这个桂枝茯苓丸呀,桃承气汤呀都对实证来说的呀。这个病是个虚,虚你不能攻呀,一攻就坏了,他是有瘀血,但攻不但不能祛瘀血反而害他了,你要用强壮性的祛瘀药,他瘀血也去了,虚也好了,就是这个道理呀。从这个方剂上我们看出这百合病,是虚热性的有瘀血,所以影响脑系官能上的一种症候。我们看看这个方剂上所说的也是,他说“以水洗百合,渍一宿”与上面一喽,“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然后和那个地黄汁合起来,“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他这个煎服法都是一致的。我们看看他服这个药后有什么情形,“中病,勿更服”怎么这中病呢,“大便当如漆”漆就是黑的呀,黑就是咱现在说潜血呀,就是瘀血下来了,这还不是吗?所以这个病从外观上看,虚热,那么由于这个精神失常,有瘀血的问题。这是我们从辩证上可以这么认识他。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