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金匮要略讲座全文 2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 2
  这指的是。。。。背强了。欲得被覆向火,也愿意披东西,还恶寒呢,向火,愿意近热,而覆盖,被覆就是把东西盖上,向火就是向着热的地方,这说明还恶寒表还未解嘛。所以这个时候只是看着有一些热,你来泻下,这是早啦,未免过早啦,这个下之早就是这么说的。这时候里头不实,里头不实,虚其胃,就要哕,哕是胃虚的一个症候了,哕逆,这胃嘛本来是纳,这哕逆是往上来的,这是胃虚的一种反映。由于这个胃虚,你里头湿还有嘛,这个水呀乘着虚就往上跑,所以胸满小便不利呀,他往上来了,不往下泻了,所以,胃虚这个水啊从下往上,乘虚往上逆,所以胸满小便不利。那么这个人看看他这个样子呢,舌如胎,如胎它就是看着黄又象胎不象胎,白,白滑的这个样子,那么这是有湿有热这个样子。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怎么叫胸上有寒,它水往上冲,由于胃虚了,胃虚就不能制水,虚这个水它就乘虚往上来嘛,它往上来上边有水,水性寒,所以他搁个胸中有寒,言其在上面,所以读这个书啊,也不要死于句下,不是说这寒都跑到胸上来了,也不是的,也不是说这热都跑到丹田来了,这个水在上,反倒这个热在下了,就部位上说,上边有水了底下反而有热,也不一定在丹田,所以读这个书啊你要死于句下也要出毛病的。只是说是由于胃,你吃了泻药吗,虚了胃气了,那么这个湿邪之气都往上冲,小便也不利了,这个水都跑到胃里头去了,上边有寒了,它搁个胸中有寒,你热还是没去呀,所以他说这个丹田有热。那么这个舌头就看出来了,如苔,它不是个真正的苔,真正的还是热,如苔,虽似有苔而有些滑就是白滑的一种舌头,那么也有湿也有热的这么一种形象,所以它搁个丹田有热胸上有寒,其实就是热还存在但是由于水都跑上头来了,水性寒所以上边是寒。有热他还想喝水吗,渴欲多饮,但是胃停水你不能喝,而不得饮,那么这个口,燥烦,解决不了,他本来口燥烦他想喝水,胃停水他就不能喝,你再一喝他要吐呢,所以这个胃,胃干才思饮,那么这个胃不干他有热,他让你喝,可是呢胃有饮不能喝,所以只是口燥干而不解。所以这一段呢,也是由于那个伤寒论那一段,你们看看伤寒论就有那么两段,一个在阳明篇,他说是呀,阳明病,阳明病本来应该脉实,脉大,它脉松缓,说明这个病还是不在实的时候了,但是有热象,手足温,咱们讲这个书上是很多的,里头有寒,他手足也逆厥,他津液达不到手足吗。那么里头有热呢他手足也热,可是只手足热身上没大热呀,那阳明病是身上全热呀,所以说是没大热,而脉又是浮缓也不那么实,说明里头有湿。是为系在太阴,与这个湿家是一样的,那么这个时候当然不能吃泻药了,但是这个病还往前变化,这个人体生理妙极了,里头有湿,同时有热,这两个东西也争,如果这个热进湿退,那么就变成大便干了,那么就变成阳明病发作了,那个时候该吃泻药吃泻药了。不到那么一个情况,你只见到脑袋出汗了,你认为阳明病发作汗,这就行了,那就吃泻药,就出这个毛病,下之若早嘛。所以湿家没有下法,但是如果在这个这么一种情况,如果里头有热,虽然里头停湿的这么一种情况,这个热进湿退,有可下之说,但是不能下得太早,他这一段主要进这个。下得早了,就出这些毛病了,你虚其胃,水就往上泛,往上泛就不利于下,小便就不利,那么往上泛呢?水往上泛它并没有把这个热去了,这热还存在,那么可是这个热与水呀这个位置就不一样喽,就是上寒下热的这么一种情况啦。所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那么由于有热他还是渴啊,又由于下伤津液他更是要渴,但是胃停了水了他就喝不了了,所以这个口还是燥烦。再讲一段。湿家下法,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总而言之,湿家无下法呀,他上边他是一个插曲,所以湿家有可下的机会,就是我刚才讲的一段。但是一般来说呀,真正湿家没有下法呀,这可要知道,凡是湿这个脾胃大概都虚,湿家下阻,那么搁虚脱的多,额上汗出,不是脑袋整个出汗了,额上。微喘,这个气脱于上,人喘粗,呼吸困难,这个额上出汗,这个气欲脱于上啊,这么一种情况啦。小便利,人的这个精气啊脱于下,上下虚脱的倾向,所以他要死。若下利不止者呢?那也死,就是不是小便不利而下利不止,也是虚脱的一个情形,那么这个就说明这个湿呀没有下法,需之谨戒呀,那么这一句他就不从上解,他有一种特殊情形,可以下不能下得太早,但是这不是个常情,凡是湿啊没有下法。如果真正纯粹里湿,大概都是脾胃虚。下之,虚脱则死。什么表现呢?喘,额上汗出,如果再下利,或者是小便不利,上下虚脱,必死无疑,咱们今天讲到这吧。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到这是一段,这个风湿相博就咱们一般说就是风湿关节痛,所以这种病呢这一段所说的都是急性发作的时候,这个病一发作的时候一身全疼,比这个普通的这个太阳病是要疼的厉害。法当汗出而解,那么这种病呢跟治一般的表证是一样,也得发汗,依法呀应当发汗就好了,那么这种病还有一种特征,阴天下雨刮大风,或者是日暮的时候他都厉害,因为这个湿属阴气吗,遇到阴天助长这个湿的这个缘故,所以这个人疼的厉害,他就这么一个解释,根据这个现象的解释。这种病啊按照这种规律似的一到阴雨天他就疼痛不止,那一般旁的没见着,这种风湿性的关节疼痛的人咱们见着很多的在临床上,全是这样的,天时一变啊他这个疼痛就加居,那么这一句话呢也就指这个说的,至天阴雨不止,疼的不止,这个医见到这种情况他就知道这是风湿性关节疼,就是咱们古人说的这个风湿,所以适当的发其汗,医云,这个没问题的,可以发汗。那么他是用过发汗之药,而病不愈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故作一个问答,那么凡是这个表证发汗都把这个风湿,也不能让它大了,大汗出病不除嘛,这是这样的解释啦。所以由于这个发汗啦,他是大汗出啦,所谓汗出淋漓,病必不去呀,尤其这个风湿,更不能让他大汗出,而且这个方剂呀就得用这个小发汗法。那么要假设让他大汗出的话呀,这个风气随汗而去,这个湿气这东西他沉着啊,这个汗出的迅速它反倒不去,所以这湿气还在,所以病啊,是不好的。不是发汗错了,是发汗不得法,也能使这病不好,那么治风湿怎么治呢,紧接着一句话接着就说了,治依法当发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发汗呐那个人得象啊微似有汗的那个情况,这样的风湿都可以解的。那么头前那个,咱们上次不是那个痉讲完了,这个湿呀也是它是总括这个头前那个概括会的说一说这个原则上,这都是原则的话。底下的这一段呐有问题的,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
  从这几句话呀就是当头咱们讲的那个里湿,这个湿这一章啊古人把这个里边有湿就是发黄这种病,也搁到这个湿里头,不过发黄讲的不全面,因为他后边有一章啊全讲的是黄疸,所以在这一章他只是寥寥提一提,头前他不也讲过嘛,面黄如熏色,身黄如熏,是吧,他那个所谓那个湿重的那个黄疸属于寒湿的那一类的。那么他这一段呢也是,他说身疼发热面黄而喘,这是既有外邪,就是有表证啊,同时又有里湿,而发黄,这是一个外邪内湿并发黄疸的一个重病,他搁到后头的一段呐搁到一起啦,当然这一段是成了问题啦。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这一段他主要是说是伤风头痛,鼻子壅塞,这是一个风寒末疾呀,这咱们长期在临床更多了,这就是所谓这个病在表的时候九窍不通啊,这证是这么说的,所以这个用这个轻药,内药鼻中,当然有可以治疗的,在这一种情况,我们一般这个病都会治的,随便用点解表发汗的药它就可以了。所以这两个搁到一起它就不行了,头一个它是个重病,这个是个轻病,都是用内药鼻中,所以这一段它是错的,这个错还很清楚能够看出来,因为头前讲的风湿相博,他讲到这个风湿关节炎的这个情况啊,他底下应该继续来说这个才对啊,所以这一段不知道从哪弄来的,所以这一段是有问题的,那么假设把这一段整个看,既有,表证,喘,这是麻黄证,而又发黄,这个在伤寒论里有,啊就是麻黄连赤小豆汤那个可以治,这个他不过也没有说,但是搁到这一段里头弄个鼻塞,就是用那个内药鼻中就可以治那是错的,底半截可以可是把这个搁到一起这是有问题的,所以这一段呐,一般都认为这是有错的,不知道从哪抄来的。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这个他就是承着上头,就是这个风湿,就是风湿相博身体疼烦,发汗而解就是那个,所以湿家身烦疼,那么当然可以发汗了,用麻黄加术汤,发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这句话很要紧的,那么一般这个风湿尤其这个急性的这个他都是指急性发作的时候,从外边用火攻,中医这个治疗哇他从里往外治,总是要发汗,尤其这个风湿类的病啊,它始终在表,非解表不可,要从外用火攻,那个治不了这个病,所以慎不可以火攻之,而且这个风寒在表的时候用火攻这个害处大了,我们回头可以看看伤寒论的这个火攻那几条就知道了,上次咱们讲的这个痉病不是有一条么。那么由这一条可见这个风湿病啊,那么咱们用这个理疗的治法是成问题的,尤其烤电,所以从外头治,治不好这个病。这咱们在临床上我认为看到很多了。所以西医用这种这个理疗的方式治好这个病啊,很不简单了,很少了,尤其这个急性发作的时候就是有表证的时候更不行,那个麻黄汤证更不行,所以它越治越重,所以这个慎不可以火攻之,这个从外边,用一种这个,火攻,这是包括很多了,热熏火蒸,通通都不行,灸法都不行,只能够发汗,用什么发汗呢,他说个可与麻黄加术汤,一个“可与”他这个书上,主之,这是一个极肯定的话,有这个证就是用这个药哇,“与”“与”就是,当然了,与“主之”的口气就稍差了,这个“可”呀有商量的语气了,他这个金匮这个书啊,他就是量,那么个如果有表证,就说麻黄汤证也罢,当然是以麻黄汤证为基础,这个术哇是去湿解痹的,凡是这个痹痛不搁术的很少,它是去湿解痹的,以麻黄汤解表,以苍术,苍术不是利小便的药嘛,就是去湿解这个痹痛,它与麻黄汤合在一起就是在表的这个关节痛啊,因为有湿的关系所以它治它。那么这个方剂呢,我们看一看,就是麻黄汤本方,麻黄,桂枝,甘草,杏仁,这就是麻黄汤方,另外呢加入白术四两,这个白术古人这个术是不分苍术白术的,据我的临床经验,苍术比白术好,大概古人这个苍术就是白术,他不分,这后世他把它分,苍术白术,苍术哇,后世发汗对这个表证啊他用大概都是苍术,我就用苍术,觉得比这个白术强。那么这个方子啊,在治疗方面他是这样的,麻黄汤证有湿痹之候,加术。第二个呢这个方药的组成啊,我们也可看出一个问题来,就是微发汗,那么这个发汗的法则就是小发汗法。那么怎么讲呢,你从药物组成药物的效能上就可看出,这个术哇他是利尿的,人的这个液体的排泄呀,就是最多的这么两个方面,一个是出汗,一个是从小便排出,如果你加强排小便,他的汗出就要少了,所以这个术你看这个本草上说是止汗,这个汗多了,你利尿这个汗就少了,这也是当然的了,他因为从那一方面排出这个水分他的汗自然就是少了,发汗发大了呢就常常没小便,他津液由这边丧失太多了底下就没有了,所以这个发汗剂里头加一种利尿药,同时他又是小发汗法,他也是个小发汗法,这也符合治这个风湿不能大汗,那么加上利尿药呢是小汗法。而且加利尿药不随便加的,他有利于关节疼,这个术哇,它是去湿解痹利尿的一种药,所以他加苍术。我们对这个药物的认识啊也得通过方剂,要不然也不行,你看这利尿药也不是随便用的。那么这个“可与”就是不是麻黄汤证你这个方子不好使,虽然是风湿犯表,麻黄汤证什么样,我们来伤寒论讲的很清楚的,它是脉要紧,无汗,一般说都喘,那么这一种的表证,同时有湿,这种的风湿证,你用麻黄加术就对了,所以他搁“可与”就让你带着仲景的主要的精神在这个具体上讲方证,就是一个方剂的适应证,也不是这个方剂不适应的,你光是解表去湿那一点用都没有,不是随便的用点解表去湿的药就行了,不是的,他所以搁个“可与”“可与”是有商量语气的,让你临症去斟酌,就是再精细辨证,原则上是要发汗,而且要小发汗,用哪种方剂呢?那还是要看所现的这个症候,是合乎哪个方剂要用哪个方剂。那么假若是柴胡汤证,你就用柴胡加苍术,这个地方很重要的,所以咱们读他这个书啊,这个方剂的这个应用这点非得掌握好了不可,这个伤寒论里头也有,这两部书本来一部书,他在伤寒论里讲的详细他在这里他就随便一举他就得了,他在这里不详细分析了。病者一身尽疼痛,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那么这个和上段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特别两样,病者一身尽疼和上边这个烦疼一身烦疼是一样。发热,那么上边这个麻黄汤证也不是不发热,也发热呀是吧,所以他特提出发热有点道理,因为这个方子偏于寒,他搁的生苡仁嘛。日晡所剧者,日晡所就是日将暮的时候,就是这个日头要落了,那么这个就同那个阴雨不止是一个道理,凡是这种风湿啊,都是遇寒者加剧,这个日晡所剧者与日晡所发热的那个阳明病不一样,啊,这个指的是风湿说的,这个风湿啊,阴雨天刮风天以至于这个日暮的时候哇他都要加重,这是他的特征。那么由于这个一身尽疼发热所以他不是纯表证,他是风湿,名风湿。那么这个病到这个时候他提出来了,怎么得的呢?大致是汗出当风,或者是久伤取冷,这个汗出当风啊,所以他仲景这个书哇他与那个一般人写的书还是有所不同,他这个解释很好,尤其在那个,我们人之所以汗出哇他是一方面他是一个散热,夏天人都爱出汗,另一方面这个人也排泄废物啊,我们人有很多废物他要从汗腺排出的,那么正在排出的时候,当风,风一闭塞,使欲排出的这种东西呀,就是淤在这个皮肤之内,那就变成那就是湿了,出来就是汗,要出不出,外边风一闭,它就是在里头呆下了,那么这是什么呢?就是湿,偶尔一次是不要紧,要是经常这样久而久之,这种应该排出的这些东西他就都有毒素,他流到你这个里头哪个地方空隙他就到哪去,咱们这个最有空隙就是关节,这个关节呀筋骨相接呀都有空隙,这个湿是最容易,蓄积到这个地方,如果蓄积到一个相当程度,他的这个东西有毒质,刺激咱们这个组织啊他就能发炎,就能够,起这个,关节疼他就能发作,他古人对于这,他是有经验的嘛。这个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啊他是以麻黄甘草汤发展出来的,加杏仁加上薏苡仁,那么这个虽然也解表,去湿痹,这个薏苡仁这个药啊,它是治这个四肢拘挛痛啊,它起这个作用,他这个药啊又是一个利尿药,跟这个苍术是一样的,同时它有解凝作用,如果这个湿在里头凝结的厉害的时候用它是最好的,所以这个药象咱们说的这个硬皮症有时候都可以用这个生苡仁,不过这个药寒,你们看这个方剂就看出来了,他麻黄汤这个桂枝不要了,那个桂枝偏温吗,同时他不用苍术,苍术是辛温,他用这个生薏仁,这薏仁米,薏仁米这个药哇这是个寒性的利尿药哇,也就是说我们遇着的这种这个风湿关节炎,偏于热,那么这个方剂就合适。同时它里头没有桂枝,没有桂枝那种往上冲的力量没有,所以没有气上冲,换言之就是脑袋不疼,这个气上冲啊,你象这个脑袋头面的刺激呀,都指的,你象这个表证吧,这个袋脑的血管蹦,这也是往上冲的一种反映,那么这个麻黄甘草汤啊他这个反应很小,同时呢,喘的厉害,麻黄甘草杏仁,他这个喘觉着急迫,同时呢,有热,明显,所以他出现这个大热,在这种情况之下你先别,所以这个,他与这个麻黄汤加术哇,从这个文章说是没有什么大的分别,但这个临床上却是有分别的,头疼明显,有偏于寒,是吧,我们用这个麻黄加术,这个也是麻黄剂,,也是类似这个麻黄汤证,当然也是无汗,但是头他上边并不那么明显,那么由于他这个麻黄杏仁加甘草就是麻黄甘草汤就咱们现在这个,喘的厉害,同时啊,有热,可以用这个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这是在临床上的。不说“可与”不说“主之”他这也是给你两个例子,所以急性发作的时候哇,你看他自己的情况,你要用适用于发汗的法子,那么适合用哪个方剂你就搁哪个方剂,同时,根据这个病之寒热,你搁哪种利尿药哇要分何寒何热,所以我们治这个关节疼啊就是这样,有的时候加术,有的时候加薏苡仁,在这个应用上啊又有些多少有些出入,他这是说两个例子,那么假如说,既不是麻黄汤证也不是麻黄甘草汤证,那么,有这种关节疼呢,象有自汗他是桂枝汤啊,你这桂枝汤证这样的加减也可以啊,那么,他还有葛根汤什么的都行啊。所以他这是举个例子给你,我们研究这个书呢,可以知道这个也可以知道那个,他有的人项背强的厉害,一般人他就给葛根汤,你麻黄汤他治不了,那葛根汤加术行不行?行,那毫无问题,所以这个临床上在方剂的这个基础上,需要发汗,那么这一类的关节疼痛在初得的时候就是急性发作的时候发热怕冷很明显,而且脉当然是浮的,你用这么个法子,就可以了,但是他不局限这两个方子,他都说“可与”就是临床上你去斟酌了。他给下面还举个例子,就是书上找,他这回讲的好,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风湿,脉浮还在表嘛,可他这有个特殊,身重,他偏于湿,如果我们这个肌肉这个组织里头是湿多,他就感觉沉,所以凡是身重啊大概都是湿多,偏于湿多,同时呢这表也虚,汗出恶风,防己黄芪汤,这个你用这个麻黄汤不行,是吧,无论是麻黄加术,或者麻黄杏仁薏苡甘草全不行,那些都得是无汗的。那么这个呢,用桂枝汤行不行?也不行,主要的它是表虚。
  这个黄芪的应用啊我们来把它谈一谈,这个黄芪呀,我们一般呐,就是补气,这都是错的,它这个,你们看看这个.本经.就知道了,.本经.说主大风,恶疮,什么叫做大风?它就是人怕风的厉害,这古人认为怕风就是风邪,实际不是,他就是表太虚了。这个气虚呀,就是咱们把它通变一下呀就是表虚呀,那么什么叫表虚?就是正气不充于表,也就是说是皮肤这个地方太虚啦,这个皮肤虚,按照现在的这个生理的话说呢就是皮肤营养不好,营养不良,而根据古人这种这个最正确的观点呢,你哪虚哪地方病啊来那它不去,所以病之所凑,其气必虚吗,因为皮肤虚,湿也好,咱们说很顽固的黄也好,再就是恶疮,他不会好的,他营养不好,他这个气呀不足于表不足以把邪驱逐出去,所以这个时候要用黄芪把黄芪这个补气是指这个说的,所以咱们这十全大补那不是开玩笑,表气不虚不能用,你象咱们现在有的人,我见过一个人,也是个老医生,他自己得肺癌就是大量用黄芪,我说你找死呢,这个肺万万不能用黄芪,你们一想就知道了,我们刚刚讲这个出汗,这个麻黄为什么治喘呢?他就是这个人排泄这个废物啊我刚刚说有两个,一个由汗一个由小便还有个就是由呼吸,就是肺,你这个皮表闭塞吗,应该从皮表排出的东西呀都加到肺上了,所以就喘,这个毒素的刺激,这个肺脏哪就受不了了,那你要解表,还让它走这个道,哎喘就减轻了,这个麻黄这个治喘是这么一个道理,那么肺结核呢,他这个病因之都(指肺),你这个皮表堵塞了,那么好,把这个沉重(负担)都加到肺上了,你越实表越坏,所以用黄芪来补气这个毛病是大的很啊,尤其这肺结核,啊,尤其在末期的上气不接下气认为他气虚了,人参黄芪往上开吧,这人死的非快不可,那是毫无问题的,所以它不能治那个病。那么这一段是说明这个问题,认为这个皮肤虚呀,他这个特别的汗也收摄不了了,四面汗出,而且恶风啊,特别敏感啊,这个我们在临床上啊也曾经遇到过,我是遇到过,这人怕风怕的厉害呀,奇怪,你这屋子本来没风,真正有这么一个表虚的人呐,怕,他汗先流了,你拿个扇子他都受不了,所以他这个,特别搁一个“汗出恶风者”这纯粹是表虚,而湿啊,特别的去不了,湿积累得多,身上特别重,那么这个治疗呢与上边就不一样了,要搁大量去湿去水的药,同时啊,还要搁这个皮肤的虚呀,要把它恢复过来,就是搁这个表虚的,不恢复的那湿还要来呢,所以他还用这个防己黄芪汤,这个防己黄芪汤啊,是防己、术,这两个去湿利尿,啊,力量都很大了,同时呢,和黄芪甘草,也有生姜大枣,这个他就搁到这个里面,做引子用,这个方子这个,大概也经过后世给以改变的,咱们开其实就是把这个生姜大枣开里就完了,他这个煎法呢,挺特别的,他说把上边这个药哇啊都把它挫了,象麻豆那么大,每抄五钱匕,一回呀,用五钱匕,就把这个四味药的这个豆大的这么一个,挫这么大,一回用五钱匕,五钱匕就是不到,不到一两啊,是半两,这个匕就是古人取药的这么一个器皿,这个器皿有一定的量,有一钱匕有五钱匕的,十钱是一两啊这也就是半两啊,另外呢,加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水呀,一杯半,煎剩杯的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这里头要不了的,这都不好,要不得的,这个加味都后人搞的,这个方子都经过后人手啦,在仲景那没有加生姜四片大枣一枚的,没有这个的,这个经过后人手啦这个瞎改的这个,咱们要用呢,要用防己用量也较的小用一两,白术七钱半,那我们用啊防己白术都可以搁那个现在说都得搁10克这个黄芪呢多搁点也行,可以搁12克,甘草可以少搁一点因为这个去湿啊,这个甘草这个东西它不利小便,所以小便要是少这个它就不能多用,搁3克或者搁6克都可以,大枣起码搁3个,这个姜呢也可以搁4克。它这个都是经过后人这么搞的,这个加味呢更要不得了,胃中不和加芍药,张仲景治胃不和没有加芍药的,你们看哪一个里头有,所以这个,我向来不加,这个加味,都信不得的,而且这个,这个方子根本没有麻黄证,麻黄证,他真是象他那个书上那么喘,那怎么**呢,以麻黄为主要的配伍的方剂,那绝不是这个,方子这个这个什么防己黄芪汤,绝不是这个基础的,有,那个风湿关键疼有喘的,那么头一个就是,二一个也是,那是麻黄配剂,他绝不在这个基础上来加这个,这是瞎扯,表又虚又实,哪有那个事啊,根本就没理,这个麻黄是表实,无汗他用麻黄,他既出汗你用哪味麻黄?他即出汗也不会影响到肺上,那影响了也不是表证,所以这个加味呀,他这个书和伤寒论,这个加味的的法子都要,这我一概不加,不讲这个东西,那么这个方子就按我刚才说的咱们做汤剂用啊挺好,这个我用过。身重他湿重,湿重就想他多去湿,这个湿重,同时呢恶风特别敏感,汗出得表虚得厉害非搁黄芪不可,不搁湿去不了。这一段讲的挺好,他说这三个方子啊,虽然都是一个风湿在表各个不一样,麻黄加术,以麻黄甘草汤为主剂加杏仁薏仁米,那么与底下这个黄芪剂,这个我们在这个临床上啊,治这个风湿关节在起初的时候常用,所以他举这么三个例子,概括一切吗?当然不概括,这样的方子有别的,那么也有桂枝汤加黄芪的,也有,那么桂枝汤证表特别虚,他有关节疼痛,那也可以桂枝汤加黄芪,我也用过这都用过,所以这临床上啊,我们还是要根据这个具体分析,具体用药,那么这个方剂呀,就是在伤寒论这个方剂,大家有时间还要好好看一看,这个方剂当然不是,伤寒论所没有的了,这就是表虚,身特别重,恶风特别敏感而汗出者用这个方子。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这一段就是伤寒论里面讲过的,来这咱们再讲一讲,那么伤寒八、九日啊,他搁个伤寒干什么?那么这开始他是没有汗的,这个形,这个外形啊类似伤寒,而这伤寒八九日寒传里的,这是风湿恩湿中带表他不传,可是这个病呢一开始尤其这个急性这个期间呐,常常辨不清,所以这一段呢他就是由急性转慢性之后的这么一个说法了,这么一个例子。不是说得了伤寒病八九天风湿相博了,根本就是风湿相博已经有八九天了,开始时候无汗类似伤寒,所以他冠以伤寒两个字。那身体疼烦,疼得病人心里烦呐,他不是身体疼的心烦,他不搁心烦两个字,他这个身体的疼痛这个程度啊,以至于不能自转侧,不能自转侧就是自己翻身都不能,得借助旁人,自己翻身转侧,他疼,你翻不过来。不呕,不呕者就是没传少阳,少阳病喜呕啊。不渴,病也没有入里没有传阳明,传阳明了胃中燥,口必渴,是吧,这是咱们讲的白虎汤证啊。不呕不渴,本来没有这个症状他搁这儿干什么呢?就根据伤寒八九日,伤寒八九日真正的要从这个太阳伤寒的这个病啊,到八九天他呀传半表半里他要传里的,由于它是风湿,所以它也不呕也不渴不往里传也不往半表半里传。脉浮虚而涩者,就是脉不是浮紧喽,脉浮虚,这个虚呀按着脉无力就是虚呀,脉你按着无力,涩呢?这个脉里头涩共滑之对,共这个滑呀它是对待的,这个血液充实,这个脉在指下呀,它来去滑利,反之呢,它不但不滑利摸着似有似无的,所以古人说这个脉涩,涩之无前嘛,其实就是一个里头血行不清楚,所以涩脉主虚的,主血少,这个虚涩呀都是这个病极虚之后,脉跳无力,而血行又是似有似无的这个样子,这就是这个虚极转入少阴的这么一个症候,少阴之病脉微细嘛。那么这个时候,啊,不能够用麻黄剂,啊,同时呢桂枝汤证都不是,桂枝汤证是脉缓脉弱,真要脉到这个虚而涩这么个程度哇这个桂枝汤都不行,所以他这个话说的非常的有分寸,当然他没有详细的说这个症候啊,这个症候,他就是显着他是一种桂枝汤证,但是脉又虚,说明这个病啊已经由阳转入阴的这么一个,这么一个阶段,所以他用桂枝附子汤。
  这个桂枝附子汤啊,就是桂枝去芍药加附子,这伤寒论里有这么一个方剂,他治这个风湿呢他把这个桂枝又加量,你们看看这个桂枝是四两,桂枝去芍药汤啊是三两,他这个桂枝这个药哇,它不但能解表,它能够止疼,所以他这个,这关节疼痛啊,这桂枝这个药啊,少不了的,你看他这个表证太阳病的时候就知道了,那桂枝汤,那没问题了,有桂枝,是吧,以桂枝为主的,麻黄汤身疼痛它也得搁桂枝,所以桂枝呀这个解痛作用还是很强的,因为这个关节疼他比普通的表证疼的厉害所以他加量用之,搁四两,另外呢他加附子,这个附子啊,在那个.本草.上说的,啊,解寒去湿解痹,它有这么一个,有这点作用,那么如果是阴证,你只加术是不行的,那它不够,非附子不可,如果更有术的症状呢?湿比较重的也得加,既加附子,也得加术,那么这个桂枝附子汤这个药我不常用,我用啊都是用桂枝汤基础就行,就是桂枝汤,加术,或者再加附子,那好使的很,这个方当然也好使了,也没问题的,他为什么去芍药呢?芍药这个药咱们说它收敛,是吧,收敛当然是不对的,但是这个药它是寒性养阴,所以四物,咱们这个四物汤里有吗,补血里头,是吧四物汤,它是养阴的,这个关节疼啊都是有湿,风湿吗,所以它对治湿,用这个白芍的很少,那我们用桂枝汤呢,就不管他了,因为桂枝汤这整个这桂枝汤它也治身疼啊,所以这个他特别的把白芍去了,这是古人他的这么看法啊,当然去,我认为还是可以,啊,因为白芍哇不利于去湿,所以他也不搁术,光搁附子。主要我们在临床上啊,开始遇着这个风湿啊,全是太阳病的阶段,以后它就是表虚啦只是用黄芪,也就够了,那么再经久了,它就要,因为寒湿它是咱们现在说它是个阴邪吗,这个病入阴最快,所以这个八九天,它这个脉就浮虚而涩,到这么一个程度就非用附子不可了,那么他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就增量桂枝,他改的名,叫桂枝附子汤,这古人这个方剂呀严得很,那么桂枝去芍药汤呢,治脉促胸满,是吧,只要是风湿性的这个关节疼啊,那个,那个桂枝量不够,他是加上分量的,主治不同的方名也改了的,他不说桂枝去芍药加桂枝,他不那么说,他搁个桂枝附子汤。底下这一段,他这一段里有两个意思吧,不是底下这一段了,他说如果,大便坚,坚就是大便硬,是吧,大便不通,大便硬,而小便自利,小便自利就是咱们现在的小便数,小便频数,去桂,这个桂枝要不得,下白术苍术,就加白术,就行了,就底下这个方子,就是白术附子甘草生姜大枣,这个白术应该是苍术,他这个书全是白术。那么这一段呢很不好理解,为什么大便硬小便数还加术呢?这个有道理,这个利尿药哇,不但治小便不利,也治小便利,这个小便频数呀,你看他那个那个肾气丸啊就是啊,饮一斗小便也一斗,他用那个肾气丸,肾气丸也是个利尿药啊,是吧,尤其老人的利尿我们用真武汤挺好使,老人这个小便数,一会一便,一会一便,他这个在泌尿系这个机能有障碍不外乎两种,一个小便频,一个小便不利。小便频小便不利你都得调整这个泌尿这个问题,所以这个茯苓、术这种药哇,都治小便利也治小便不利,这是一,我们讲这个用术的道理。那么这一段书呢,他不是里头有热,他就由于泌尿方面的障碍他小便数,小便数丧失体液大便才干,他这么来的这个病,那么这样子呢,你不能再发汗了,这个小便数者就是发汗的禁忌,不能发汗,这个发汗最伤人的津液呀,所以他的桂枝用不得,他把桂枝去了,而且桂枝那个药啊也不利小便数,你看小便不利都搁桂枝,是吧,为什么,他治气上冲。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