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药师经行法 第二讲

  药师经行法 第二讲

  刚才,我们谈到玄奘大师的这个问题。我想再跟各位做个补充。这个也是禪宗的一个公案。大家知道,中国禪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最大特色。但是你知道禪宗什么时候成立的吗?没有人知道。菩提达摩是中国禪宗的初祖。对不对?禪宗,是从灵山会上,世尊拈花微笑,那摩訶迦叶,这个微微一笑。摩訶迦叶这个人不会笑,你说他会微笑?这个才好笑。因為他这个人是非常严守纪律,一丝不茍的人。他怎么会微笑呢?所以,这个传说裡头,本来就有很多问题,你从来就没有去感觉到,没有去感觉到。假如他的个性是会受外境影响而笑的话,他就不会出家了。他就是不受影响。而且他年纪又比佛陀还大,你要知道他是一个对於戒律非常严谨的人。不可能的!当然,这裡头要讲起来申论,那当然也是一大篇文章。

  那我要告诉各位,禪宗的这种传承,是祖唐奇在宋朝成立的时候所写的。唐朝没有,你不要搞错。禪宗在中国形成,它有三大源流。第一个源流,当然是安世高。对不对?这个你不能否认的。这个叫禪法。第二个源流,统称為菩提达摩。可是你要知道,菩提达摩到少林寺,嵩山少林寺,他闭关九年,闭关哪,壁,墙壁的壁,九年啊。从这一点証明,菩提达摩本身,到中国的时候还没开悟,是个老修行。他闭关九年以后才开悟。因為从我们大乘行法裡头,做「闭关」是修行的第一步,証初果之前,初果之前的行法。他怎么会到那边,都証阿罗汉了还修闭关呢?所以这裡头从行法的标準上来看,它也不是标準的禪宗行法。但是,把它作為这种大乘修行方式的一个状况,是可以的。它是个源流,源流反正你没有头,没有头以菩提达摩做代表,马马虎虎,可以。在歷史上既成的现实,你可以这样子定位為第二个源头。第三个源头,比较像的,应该是鳩摩罗什跟觉贤佛陀拔陀罗,他两个人在逍遥园住的时候,两个吵起来。两个吵起来,佛陀拔陀罗是大乘瑜伽行法的行者,对於女色有很严格的禁忌,很严格的禁忌。鳩摩罗什当时受到皇帝的重用,要他结婚,这个就麻烦了!虽然他本身表达很清楚,可是弟子们吵成一团。所以佛陀拔陀罗的僧团就向南移,移到现在的扬州,在瓦观寺那个地方翻译华严经。而鳩摩罗什还留在逍遥园。后来跟慧远大师通信,產生了中国大乘佛教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但是行法它没有。所以你把它当作一种源头也可以。但是呢这个禪法不明确。那佛陀拔陀罗也没有交待。那大乘瑜伽行法,一直要到玄奘大师啊从那烂陀寺回来的时侯,他才带回来。所以应该要讲,禪宗之所以形成,在思想结构跟行法的次第上来讲,玄奘大师是集大成者。要论第一代宗师,他可以当。但是呢,这个时候禪宗还没成立。他的思想,影响到后来,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有没有。第一代禪宗的祖师,不是马祖就是百丈,怎么会跑到菩提达摩那边去呢?菩提达摩那个时代,只有禪修,禪法,没有禪宗,这个定义是不一样喔。你不要看差一个字,差很多。

  中国禪宗正式成立,是从马祖建丛林开始。百丈立清规,这个时禪宗的丛林才形成。真正有传承是到临济义玄祖师,传承才下来。所以说真正禪宗的源流呢,是从临济开始。我们都是临济的子孙,我是第四十八代,这没错吧,对不对。是临济派下四十八,不是达摩派下四十八。但是义玄上面,从马祖到义玄还差五代。马祖,百丈,百丈下面谁啊,黄檗,到义玄。你想想看,还有三,四代啊,所以你要追溯祖师,可以从马祖算起,禪宗真正成立,是要从这个地方算的。可是我们都迷迷糊糊的,不知道从那裡开始算起。禪宗什么时候开始?从马祖才算。

  那思想源流三大源流啊:菩提达摩这个一派,安世高一派,玄奘这裡一派。玄奘把他的修学系统化,禪宗才借用。你要留意到哦,这时间上的关係,今天的佛教知识青年哪,你不能糊里糊涂的,古籍怎么记载你就怎么看?我们重新再验证,关键是在这个地方。这是我要跟各位谈玄奘大师他在歷史上的地位,他不但是唯识宗的祖师,更是唯智宗的祖师,也是禪宗的祖师。他的这个人身兼二个身份,一个就是中观论派的身份,一个是瑜伽行派的身份。但是我们不认识他,一直把他当作他就是唯识宗的祖师。只有这样而已。他不是。唯识宗后来崩溃。后来应该还有传承,至少我们这裡是他的一个系脉。那这种传承其实不彰。所以我们要从这裡来看,它其实是很有组织系统的。从思想上来看,我们还可以有更好的这种思想建设。所以重新开始。佛教的思想是很好做研究。我们简单地把这个前文跟各位这样谈一下,这个我想你是没听过,因為我也第一次讲,其他更没有人讲,我们同时听到。

  好我们看,「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是这药师佛的名字,玄奘大师在翻译这尊佛名的时候,也是翻译得很奇怪,他就完全用梵文对著翻,所以才跑出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琉现在是用这个琉,璃是用这个璃,是现在常用的字。琉璃不是这个写法,瑠,是留下来的留,斜玉旁啊加上留下来的留。梨是梨子的梨,苹果梨子那个梨。现在都已经写成这个样子,还马马虎虎,都可以啦。那个瑠璃是天然玻璃,它主要的是蓝色,它顏色非常青翠,硬度很高,但是太脆。在古代来讲,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宝。那跟我们现在的这红宝石一样,非常闪亮,它是这一种透光的。那么一般来讲,这瑠璃是讲蓝色的瑠璃,所以我们把药师佛,通常做成蓝色的。是这个意思,阿这个蓝色不太像,他这个画得蓝,它应该蓝宝的顏色。他瑠璃是宝蓝色的。瑠璃光。

  他称如来啊,如来本身是从自性上讲。自性的意思,就是我们生命因素裡头的一个因素,充分展现出来,这个叫如来。这一种药师瑠璃光的自性,它的本质是什么?它本质的作用,叫做本愿功德。现在本愿功德,你看起来就好像很宗教化、很佛教化,其实就是那个因素的本质作用。本愿就本质,功德就是作用、效果。药师琉璃光这样的一个生命因素,它能起够起到怎么样的作用﹖它在谈这个部分,那我们一般人说,药师琉璃光可以怎样、怎样,那是你的本质能起什么作用,而这个本质,来自於你这个生命因素。

  那这裡,首先要跟各位提醒一个问题。这部经,它有提到要持名念佛。很多经典没有提到持名念佛。弥陀经裡头讲的持名念佛跟药师经裡的持名念佛不一样,很多人都把持名念佛乱接,不同喔!因為它对某些因素会起作用,某些因素不起作用。几个因素会起作用,这裡会起作用。这个很奇怪,你去分析。我的语言叫做生命因素!这个生命因素有一点类似化学分子式。有没有,化学不是有一个分子式那个排列吗?这个生命因素在未来两百年内会成為一种显学,显学,非常重要的。这个生命因素裡头有几个哦,它会特别起作用的,一个是药师琉璃光这个生命因素,一个是观世音这个因素,这两个特别灵验。在所有的佛经裡头谈到这两个生命因素。观世音菩萨,我们去年讲普门品的时候跟各位讲过了:这个观世音就是我们生命中的免疫力,免疫力,它有疗癒你的身心灵创伤,一种復癒的能力, 一种復癒的能力。这个我们这一阵子,就是去年到现在,这个行法推动以后,我发现这个因素非常强烈。你的身体,你的身体是疗癒你身心灵创伤的最佳良医。你有病,身心灵的部分,不管那一部分,只要能够啟动你的身体本能自主性的,我们通常叫运动,自主性的运动的时候,那你身心灵,身,心,灵上面的缺憾,它自己会恢復正常。那这个就是行法。这个不是目的,是修行的第一个步骤,因為你的身心灵不恢復健康,你不能修行。因為这一关卡就卡在那裡,就像护城河一样。你一定要透过这个行法,把这部分、这些创伤疗癒过来!所以,你要修这个法就很自然就把这个创伤疗癒完毕。你看这不可思议啊!换句话说,你既然已经发心,既然已经发心了,报名加入菩提大道的行列,奖品先给你:「身心灵健康」。你不要以為这样就结束了﹗这没有结束。假如就这样就结束的话,当然你可以健康,那你下辈子来,就要还了﹗你不能不修。你说:「师父既然这样讲,我乖一点、屈就一下,把身心灵调好了,Bye!Bye!」那你下辈子再来。因為身心灵健康的恢復,是无价之宝。师父不会叫你说:「那无价,你就要卖命,或者卖财產来供养。」没有。你就是要修行,让它达到止於至善。那你假如没有的话,那你下辈子来,先还世间债,还好了以后,你还是要修行。因為你在修行上,比别人高一阶,你不能不修。因為你也因為身心灵很健康,所以下辈子再来福报很大,那这个东西是你要留意的。所以你假如身心灵有创伤,念观世音菩萨。药师琉璃光它是一种辐射作用,它可以拔除你一切业障,所以你称念,就是说业障也是一种伤害,是灵性的伤害。身心灵的伤害,不管从观世音菩萨从药师佛这边来,你只要称念祂的这个名号,很快你会相应, 很快你会相应。所以人在恐惧的时侯,恐惧其实是一种伤害,你不要怕,你念药师佛念观世音都可以,要念不出来,观世音也好,药师佛也好。要是真的念不出来「佛啊﹗佛啊﹗」也可以。「菩萨﹗菩萨﹗」也可以。你不要念“卜啊,卜啊(台语)”就好。你只要真心诚意的呼唤,这个生命因素它会啟动。它是你内在的,他不是外来的。它不是有个菩萨搭在云上面,拿著一支净瓶来了,说:「你在那裡呀﹖」不是﹗「呼唤」是把你自己本具的那个生命因素呼唤出来,它自然他就会过来,那个叫做自主性的,我们叫「潜能」。其实你生命有种自发性的部分,它会发露出来,它就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就能达到。这个是这个生命因素的特质。

  那第二线的生命因素,一个就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我们跟各位讲过,它是你生命的蓝图,生命的地图。你不知道人生何去何从的时侯,你念地藏菩萨,你自己就会发现该往那一条路走。因為它是你的生命因素,你自己有的,它会显现的。第二个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无量觉,祂為什么在第二线呢﹖因為无量觉,无量觉什么都可以觉,什么都可以觉,他就没有特色了,就没有特色了。但是呢,你在茫然的时侯,不知所从的时候你念阿弥陀佛,祂会相应。那都是人生在茫然的时侯,產生的作用。人生有明确缺憾的时候,那就观世音菩萨跟药师佛。当你茫然不知所从的时侯,地藏菩萨跟阿弥陀佛,这两个刚好一对。两个两对,你自己慢慢看﹗我想简单地把这个部分提供给各位做参考。现在我们来看经文。这个讲经就照经文讲了。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与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萨摩訶萨三万六千,及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药叉,人非人等,无量大眾,恭敬围绕,而為说法。」

  这是一段,这个是叫序分,这一段是序分,序文。你看这些数字:八千人、三万六千,光是菩萨摩訶萨三万六千,要一个巨蛋,要不要?现在的话来讲,要一个大体育场,不然这些人怎么﹖在大体育场裡,你有没有想过,佛陀在那边要讲经说法,当时有没有麦克风﹖那他要怎么讲,要怎么讲﹖再加八千,那有四万四千,对不对?以及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那些没算,我想少说不要说十几万,五、六万人,对不对?五、六万人的一个空间要怎么办﹖他在广严城啊在乐音树下,有没有可能这么多人,有没有可能﹖现在我是跟各位讲真的,今天我们一个时代的知识青年看这个文字你在看什么﹖这有没有可能﹖一颗树下坐五、六万个人﹖这不可能嘛﹖对不对﹖那棵树比现在体育场还大,体育馆还大有没有可能﹖根本不可能嘛!那这个是讲什么﹖我跟各位讲,我们都带疑情在读,不是怀疑,疑情。告诉各位,八千是指八正道,「八」是指「八正道」,「千」是重重无尽。你这样解释这些数字就不是问题。

  「喔﹗你都不知道:古代那个都原始森林,那个树都几千年了,所以它那么大,几千年的树。」这种宗教徒也未免太那个了,不要太那个,一点点那个就好了。「三万六」三十二相庄严,对不对,三十六,三万六就是三十六的意思,就是福报具足的意思。那么三万六千就等於后面加三个「千」都是重重无尽的意思。换句话说在这个时候啊,佛陀所展现的是八正道的重重无尽跟福报的重重无尽,这种无尽的展现。实际人是多少,其实无所谓。该到的到就好了﹗不该到来一堆也没用。现在,不该到的很多。只要有庙会,卖东西的、卖香肠的、烤乳猪的,统统到了。那些就不在八正道福报裡面,那都是造业的,它讲的是该到的到。所以你不要从数字上去看。你现在用我们的数字观念来看这是不可能的。你想想看,假如这些数字真的是,因為佛不妄语嘛,那佛经更不可能打妄语。光是八千人讲话,叫谁听啊,你想想看﹖那个一个校长站在司令台上讲话,下面学生才几千个人,就没人理他了。那你说八千人、三万六千、五六万,讲给谁听啊﹖又没麦克风,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它的问题不在绝对的数字上,是它表法的意义上。你要留意啊﹗这个是很少人会跟你提到的。好,这些人都围绕在他的身边,他在為大眾说法。在说法的同时呢,当然讲什么就没讲了。但是讲的就是八正道跟福报的修学。那这裡头,它还有所谓的眷属经,就是在这个时候,没有节录到这个药师经裡头来。节录药师经裡头来,是因為曼殊室利法王子,他讲的这些,那前面那些,他已经恭敬围绕而為说法,前面已讲了一堆,那些这裡头没有记载,现在是曼殊室利来请法的部分。

  他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你看那菩萨请法的,我们很多人请法,都不知道怎么请。向薄伽梵,这薄伽梵这裡就直接,玄奘大师翻译的经典就是这个特色,世尊就世尊了,就薄伽梵,害得人家还要去查字典,查了半天啊,搞不清楚这个叫什么。薄伽梵在印度的文化系统裡来讲就是我们讲的至尊、最高、唯一的一个领袖叫薄伽梵。我们翻过来,到中国没有那种文化。至高、唯一的领袖就是皇帝,所以这个字不敢翻就在这裡。所以我们叫世尊,世间最尊贵的,从法上来讲。它不能翻成「至尊」,至尊已经冒犯天威,对不对,犯了皇帝的威严,那是皇帝的你怎么可以叫至尊啊!所以呢不翻就是这个原因。

  那么,曼殊师利菩萨就说,曲肱合掌白言,告诉世尊,他是这样的请法,他说世尊,世尊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我最尊敬的老师,尊贵的老师。惟愿演说,如是相类,诸佛名号。他说,希望你说说看,像这一类佛的名号,以及这个名号的大愿,及本大愿殊胜功德。这个地方是我跟各位讲,為什么诸佛名号,乃至菩萨名号,我都把它翻成「生命因素」的原因。这个因素从这个名相為什么我这样定义﹖我不是从哪裡来,就从经典裡头看。像这裡就定义得很清楚。「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诸佛名号啊,有他的本来的大愿殊胜功德。有没有 ﹖名号就是生命因素,生命因素的作用。前面讲本愿功德,它的本质,这个生命因素的本体是什么,他的作用是什么,它的本质他的作用是那么的殊胜,是从生命因素中来讲的﹗希望老师你能够讲一讲这些佛的名号。那「如是相类」是指佛的名号有很多种,不是很多个,很多种类,就是生命因素其实有很多种类。我们看化学分子式裡头也有很多种类。有的重金属,有的轻金属,有的挥发性的,有的是稳定性的,有没有 ﹖类似是这种情况。如是相类就是种类的区分。讲一讲这一类诸佛名号的本愿功德,他要求的是这个。要做什么呢﹖“令诸闻者”,听到的“业障销除,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像法就是说到末法以后,这将来佛入灭以后,后代的眾生要怎么修行啊﹖怎么样在这世间活得有价值,活得正确。这个是曼殊室利菩萨跟佛一种感应道交,他的智慧显现出来的慈悲,要知道这一点转化﹗不然这东西啊,他讲智慧就好,為什么要利诸眾生呢﹖智慧跟佛相应所產生的一种慈悲。

  尔时、世尊讚曼殊室利童子言

  这个都是经家所写的,译家就把它讚美一下。不然在对话当中没有这一句。曼殊室利这样问,佛就直接讲:善哉!善哉!是不是这样?经家或译家就要在这裡加上去,我们假如是写剧本的话就没有这些。这个人讲完下个人讲。对不对,那加了这一句,你就会发现那个对白当中的态度就不一样。你看佛在呵斥舍利佛,在讲弥陀经的时侯,舍利佛也是智慧第一,世尊就好像就拉著耳朵,有没有听到?耳朵有没有听到?一直叫,叫舍利弗叫了三十六次,我看他耳朵都快掉了。耳提面命哪,那态度表达很清楚。那这裡就不一样,他在讚美他,因為他在请法,请法讲的。

  他说 曼殊师利,汝以大悲,你看,这裡就讲,你以大悲,劝请我说诸佛名号,本愿功德,為拔业障所缠有情,利益安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汝今諦听!极善思惟!当為汝说。」

  他说你以这种大悲,大慈悲心,要我来说这个佛的名号以及名号的本质作用,这个本质作用是要拔除业障所缠的这些眾生,為了利乐像法转时的有情,能够利益安乐他们。那你的慈悲心哪,不是现在的眾生,為未来的眾生在设想,这是大慈悲心。佛陀先讚美这些,然后呢,汝今諦听,最重要的他有这四个字「极善思惟,当為汝说」。这极善思惟,要他记录下来,不是要曼殊室利极善思惟,是要我们像法以后的眾生,听到这部经的时候要极善思惟。曼殊室利他懂,他知道,他早就知道有这个药师佛,而且他也跟药师佛搞得火热。所以后面有一段插文,是后人加进去的。就是说你命终时候,有八大菩萨来迎接有没有,那个地方曼殊室利是其中一个。可见他对药师佛并不陌生。但是要以我菩萨来讲,不如佛来讲。因我们世间法解释是这样子。但是在法义上,它不一样。菩萨讲的是方便法,佛讲的是真实法,这个意义是有不同的,意义有不同。用佛来表达跟菩萨来表达不一样。曼殊室利也可以讲,但是曼殊室利讲的就不会佛讲的这么简练,他会申论,所以这不一样。

  曼殊室利言:「唯然,愿说!我等乐闻!」那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听,希望能够赶快说。

  佛告曼殊师利:「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这个,他注音是境,我是念克,这有边读边,有一边是克就叫殑伽沙,比较好念)等佛土,就是过十万亿佛土外,那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这个叫十号具足,十个名号。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这裡头,善逝一个、世间解一个,可以分开,加上如来。这个名词,玄奘大师翻译的跟这个鳩摩罗什这个系统翻译的,有点不一样。那是用词不同,十个号是一样的意思。你要想它十号有什么意义,你对照看就知道了﹗对照看就知道。所以我们就不跟各位谈﹗但是要跟各位讲是,「佛满」有没有,觉行圆满就是指十号具足。我们其他人修行,不可能十号具足。即使藏密在讲什么「宗喀巴」、「莲花生」,都没有十号具足。十号具足的话就叫佛了﹗他不叫佛,他不是十号具足。其实在这当中,最有成就的人,佛的弟子当中你知道谁最有成就吗?古代有密勒日巴,他是禪定功夫成就,他也没有十号具足。现代有虚云老和尚,他也是禪定具足。他也是神通广大,尤其寿命一百二十八,对不对,他也没有十号具足。但是他们都不是最了不起的成就者。真正了不起的成就者是谁﹖你想像得到吗﹖不在印度,不在西藏,不在南传,就在中国,慧能﹗慧能也没有十号具足。但是慧能下面的徒弟跟信仰者加起来,佔了释迦牟尼佛教化眾生的一半,你知道吗?甚至於超过一半,因為慧能影响的不止佛教徒。六祖坛经一贯道也在研究,道家也在研究。六祖坛经跟金刚经的影响力一样大。在中国儒释道三家都在研究。而他的弟子,释迦牟尼佛法化中最有系统的,就是临济宗。临济子孙半天下。就是中国佛教徒裡头有一半是他的,是临济的子孙,其他不是临济的,也都是慧能的弟子。所以加起来啊,这个十三亿人口的这部分,就比西藏跟东南亚的大得多。所以以信徒的力量来讲,那慧能的成就是跟佛陀一样大。以他们所讲经典的影响力来讲,他也一样大。但是呢他还是有不足的。慧能因為他不是太子,他只是个樵夫,对不对?,这一点就差很多了。人家六年是在森林裡苦行,六年自己在苦行,那他呢?,他在猎人队待了十五年,有没有?。所以就这个个人福报来讲,他就没有十暇满身。他没有暇满。有没有?,他是善根很利倒是真的。他的修行比释迦牟尼佛来得好,因為他一听金刚经他就开悟了﹗就去到弘忍大师那裡,他马上就得到解脱了﹗可是他拿个衣钵差点掉了命,有没有?,这為什么﹖所以他有他的优点,他的那个生命因素展现的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所以你要十号具足,是很不容易,很不容易。这个十号,从古代的这些大德裡头我们看到,几乎每个人只在某一部分有成就。大概,一般来讲成就大概百分之八十。就十个当中选一个去成就,只达到百分之八十。要达到百分之百,你要十个同时都到,才有可能百分之百。这个是我们提供给各位看看。通常在这十号当中没有人去这样跟你分析,只是说具备十号,才是真的觉行圆满,大概讲到这裡就不错。但是真正的内容跟现像界上面所呈现的,很难表达清楚。下面他紧接著讲,

  「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

  他先讲这个生命因素裡头之所以成就,就是他在因地行菩萨道的时候,有这个十二个大愿。这十二个大愿怎么来的,我在很多地方都讲过了,在这裡就不再一个一个跟各位讲。但是,我可以简单地把这个部分啊跟各位做个介绍。

  这个生命因素的成熟,就是你自己要发起。我常跟各位讲:要定位。你修行要定位。定位是定什么﹖把你的生命因素引发出来。很简单的修行定位是分两个方向:第一个,你有没有发现,你有严重的缺点﹖假如你发现有严重的缺点,从那个地方下手去改进。这个你的生命因素,会突显出来,这是一个。第二个,你有没有明显的优点、专长﹖从那个地方下手,让它去成长。就是这两个。因為它最容易看得到。

  当你自己觉得,「唉﹗我有这种缺点。」那就是你下手去改正的时候,这个改本身就是修行。你有优点,那你从优点上面去发挥,让它继续去成长,这也是一种修行。从缺点去改进的人,他的生命性德会比较内敛、比较温和。因為他必须谦虚。从优点去发展的人,他的个性啊会比较积极,比较勇猛,因為他从优点来。他的人生,一定是非常有信心的。他不是经常在那边反省检讨的。他在那边规划,要往前衝的,因為他有优点、有专长。有缺点的人,不是啊,我这个要改一下,这个要注意哦,会不会又犯了﹗对不对﹖这两个性向是不同的。这个是我们很好定位的。那你有没有特别的﹖这个就你自己想了﹗

  譬如我当初决定要讲经,不是我有什么优点,或是什么缺点。我只是想说︰「我们对佛法都误会了﹗」我其实学佛就是為了跟同学辩论﹗这辩论不能输啊,打架输了说︰「我拳头比你小﹗」就输了。辩论,嘴巴不能比你小啊,无论如何也要辩到赢。為了要辩到赢,我就深入去研究佛法。研究佛法就自己提问题。这个问题我来问他,他怎么答﹖可是这个问题假如他问我,我要怎么答﹖这个就来了,就在这自己在一问一答当中发现,唉﹗我们对佛法都误解了,都误解了。才发现说,哎不行,这个这么好的东西,我们要怎么样讲给世间人听,大家都知道,不要误解佛陀的真理。我才在这裡定位:「要把佛法讲给人家听。」。為了要讲经给大家听,想一想,在家讲还是出家讲﹖就陷入到一个身份抉择的问题。為了要讲给大家听,那你只好出家。要出家,那你就必须放弃家庭。要怎么放弃家庭﹖抉择啊﹗所以我才决定十年后孩子长大就出家。就是这样子。定位,你一定要定得清楚。那这十年当中呢,我一定要什么呢,把基本行法给修好。那為了把基本行法给修好,那我不能在社会上那么忙碌。所以我就跟菩萨讲:「我是这样想,那你觉得怎么样﹖我看你你也只是跟我笑笑﹗笑笑就算你同意﹗你既然同意的话你要给我找个工作,不要那么忙。我给你一个参考喔:我经济系毕业最好到经济部上班,听说公家单位,八点上班九点到就可以,十二点下班十一点就可以吃午饭。这样我就有时间可以用功﹗其他事情请你替我作主。就这么讲。过三个月,经济部打电话叫我去上班。不可思议的就出现了﹗这唯一不要参加考试的公务人员,我也不知為什么。菩萨力量不可思议啊﹗

  那你自己要弄好,定位要定好。我只是為了这样子,要把佛陀的真理讲给大家听。所以很多人问我会不会后悔啊﹖我说:我不是不后悔,是不能后悔啊。对不对﹖,因為人家给我十年去当公务员。我现在一后悔,那个业还不完哪﹗那你只好一直往前衝。所以很多人说祈求佛菩萨你加持,给你什么好处﹗我告诉你最好是不要。你欠的债,以后你后悔的机会都没有。这个就逼迫自己嘛﹗祂会鞭策你,祂会给你,就是要你往这条路走。那你那个定位不清楚就不会有了﹗

  你说:好吧﹗也好吧,那我就这样子十年,大约十年,大概十年,可能十年。那菩萨会说:你在讲什么﹖祂不会理你。我就十年就是十年。我就跟他讲还在算,第十年的元旦算十年,还是除夕算十年,当面就讲清楚啊,这个是不能含糊的。我再想想说,冬至,冬至太阳从南回归线往北走,那冬至以后就新的一年开始。我就比较现代化,不照古代的,没有什么春分啦、什么春至啊,不谈那个。我就说冬至,从阳历来讲,太阳从南方回来了,新的一年开始。第十年的冬至以前,日期压得準準的﹗一点都不含糊。

  準﹗也不準啊﹗到了那一年,第十年的元宵节,一个算命的朋友来,我还问他说:唉,我到现在没有个师父,在哪裡啊﹖。今年要出家,行不行啊﹖他看一看,冬至。我说:什么冬至啊﹖冬至前还是冬至后﹖我只能冬至前,不能冬至后喔﹗他说:你只有冬至那一天﹗我说:冬至那一天﹖算命怎么算的,人家都讲一段时间,你怎么讲那么一天﹖我说:那一天什么时候﹖他说:你这一辈子,只有两个鐘头可以出家,冬至那一天的九点到十一点,过了就没有时间了﹗你出家就出不成了﹗我说:那怎么办﹖那你也只能这样啊!师父在天边,不知道在那裡啊!

  一直到最后两个礼拜实在不得已。我说:菩萨,你要赶快给我找个师父来,要不然,不然就没办法。过了时间喔,到大陆随便找一个。我就这样跟菩萨讲说:你要赶快帮我找。到最后一个礼拜师父出现了,自己跑来的。我跟他讲:师父,我要出家。他说:我出家六十年,没收徒弟。我说:不要紧,总有第一次啊。那天搞了半天,他说:我时间到了要回家睡觉。他就回家。过两天,我想一想,人家老人家来找我,我总要去看看人家嘛。结果我去,他说:我已经决定,收你為徒了。我说:师父,要早一点讲耶﹗那哪一天要剃度啊﹖他说:礼拜天。回去準备好,礼拜天那一天才发现,冬至。他说礼拜天,我说礼拜天几点﹖他说九点比较刚好。一切因缘哪,会因為你的定位而向你靠拢。你说冥冥中注定的也好﹗但我告诉你:你的定位,法界所有的因缘会绕著你走。你不定位,含糊笼统,那没算。修行就是这么果敢、俐落﹗不要怕失败,失败反正就失败,再来一次﹗这也不要命,就要命也无所谓,下辈子来继续嘛﹗不必后悔。我们现在那边后悔犹豫修行不能成就,不能成就。你在听我讲经大概也会发现,我讲得很肯定。我不会跟你犹豫的含糊笼统的﹗那都没信心嘛﹗我跟你讲的,有问题我负责啊。你照著我这样讲因果算我的。阿你对我讲的要怀疑的话因果算你的。因為我们讲给你的一定要负责。

  上一节课讲的那些,都没人讲过。我告诉你,所有佛教徒的脑筋,都已经痲痺了,他不会重新去思考。所以提供给你,是希望你有一个新的一个认知。你才懂得说这个时代我们该怎么做﹗因為古代是个农业时代,是个文盲时代,稳定时代。现在不是啊,是讯息发达的时代,结果我们都麻木了。我们比古代人更文盲。我跟各位讲,你不要以為你博士啊你什么啊﹗你比古代人更盲目,因為你完全僵化,杂讯太多,你没有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我不是瞧不起各位,而是说你要知道你学佛是学这一个觉性。觉性要有独立判断的能力,而不是作怪跟人家唱反调,不是﹗你独立判断这件事是这样吗﹖不要人云亦云嘛。

  生命的东西你自己要能够肯定。但有些东西不懂不要紧,「疑情」嘛﹗像我刚才讲:那八千跟三万六,算一算,少说五、六万人,对不对,五六万人,你在那裡嘛﹖在古代耶﹗三千年前,二千五百年前,那时代五、六万人,你怎么集合在一起啊﹖那个时候人都散落在各地。不像现在芝加哥这么大,一个球队来打球,聚个几万人有可能,古代怎么去聚啊﹖就算能聚起来他讲经讲给谁听啊。所以它的意义不是我们想像的。所以我们要有那一种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当你具备这能力本身具备佛法的觉性,这个才是你学佛的本意啊﹗至於文字上的那些东西,不是不重要。它是一个媒介作為你参考用的。经文是培养你的工程面。你有那个独立判断的能力。好,那刚才讲的,到技术面的时候,你能够入三昧,你绝不迷路﹗因為进到裡面你知道怎么办。因為你在三昧中,没有办法跟你沟通,你知道吗!唯一有的就是现在我们在沟通的这些,转化,当你进入到三昧裡头去,你自己会判断怎么走﹗要没有的话,你就很糟糕你会恐惧,哎呀﹗是不是可以,哎呀,是不是怎么样,然后出了定以后,师父﹗师父﹗你在那裡﹖我要请问你怎么样、怎么样!那没有用。你没有信心、没有共识﹗所以你拿出来都是杂讯﹗你迷路了﹗迷路了。早上我们在机场,我说:玲仪啊﹗你在那裡﹖她说:你在那裡﹖我说:我在机场﹗你在那个机场﹖我在芝加哥机场。我也在芝加哥机场。你在那裡﹖我说:我这裡有个Starbuck﹗到处都有Starbuck啊﹗你在第几号﹖我在7号﹗我这裡也7号﹗搞了半天,我在第三航站,她在第一航站。

  很多东西类似这种状况。你要没有独立判断的情况常常会弄错。你进到那裡面去你怎么问,问谁啊﹗现在还好还有电话能通喔。你总不能入定以后再打大哥大出来吧。所以这个共识很重要,独立判断很重要。否则你进不去,进到那边去你会產生恐惧﹗那不恐惧的一定是你喜欢。你喜欢的拿出来﹗你的好恶之心啊,不是真理﹗

  师父,这是真的,我真的看到了﹗你真的看到,是假的嘛﹗师父,我跟你讲,我梦到了﹗是梦到,我知道,你梦到这件事情是真的,你梦的内容,那些是假的﹗这个就跟你讲不清楚﹗我真的梦到了!我当然知道你真的梦到﹗不然你不会讲﹗你讲当然是真的,可是那个东西是假的﹗

  所以你进到那个三昧境也是类似这种情况,因為你迷了。那个三昧境是虚幻的﹗所以独立思考是很重要的。佛法教你,是一定要独立思考,你不能够人云亦云﹗传统的讲哪些,我们都很清楚啊。所以我刚才才讲说,传统的那些你知道我也知道,不用讲。我要讲的是我知道你不知道的,那你不用惊讶。因為你不知道才要来听嘛﹗都听你知道的就不必来了,来干吗﹖你来我让你物超所值﹗当然要有一些新东西给你,而这些东西都是新的立场,培养你独立思考上很重要的一种状况﹗好吧,今天我们就跟各位讲到这个地方。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