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一卷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一卷

  海云继梦和上

  我们刚才提到技术面的行法的部分。有些人以为我们是经教道场,是讲经的,师父也讲的不错。我也觉得不错,我不错的不是只有讲经讲的不错,我真的不错是讲修行的才讲的真不错(鼓掌)。因为修行的部分是做,去做,因为有很多人会做不会讲。

  我们讲经的人就比较啰嗦,有时候一讲,他们都以为我讲出来的就是叫显教不叫密教,我告诉你,我讲的都是密教。你说打坐你会数息,你会数息?你根本就不知道数息要怎么数。当然,那一口气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那个不算,那个一开始就叫倒头栽,他也不知道,倒头栽的栽。虽然一到十、一到十这样数,为什么他始终不能成就,这个问题你没解决。数法、随法、止法、观法、还法、净法,六妙门,他六十妙门都穿过了,什么六妙门而已,他为什么不能开悟?盲点在哪里他不知道。他好人,他精进、严持戒律,然后天天布施,多少不拘。我没有说一定要多少。然后忍辱,人家骂的时候眼睛都不敢眨一下,怕人家说他有反应。你看修的这么好,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都有,就是没智慧。为什么?你不要光会讲,讲没用,要做,他也做了,为什么没用?盲点在哪里?关键就在这里了。那个要能讲出来,就不简单了,我不是说我不简单,我只是不小心讲出来而已,不是我故意要讲的。

  所以我们在跟各位谈这个修行的时候,为什么我不说数法、随法、止法这样一直上来?我可以这样讲啊,这个是我画的(开悟之路图),我可以数法怎么样、随法怎么样、止法怎么样、观法怎么样、净法怎么样,还法、净法,净法然后五觉支,然后初禅定,可以嘛。那一觉支、两觉支,一支一支加上去,怎么不可以?没用,那叫背文章,学生作业一百分,讲修行一点用处都没有。你一定要懂得它的关键在哪里,你真修行,你真走过你知道。普天之下讲禅的书有多少,你到美国去看英文,虽然我英文不懂,我也会算一二三四啊,满柜子都是Zen,满柜子都是屁,根本没用。还有三百六十五天开悟的,天天怎么样。这个不是联考出题库,不是,它有一个一般标准。

  我们现在还在进行一个,你假如要出家的人可以准备,不出家的只能备取,你真想修行的等我们那里弄好再讲。不过现在要先讲,这个有时候讲话就是,所以现在流行不按常理出牌。我那里弄好是指鹿谷盖好,现在要讲是讲鹿谷盖好要做的。基本上我们大概,我的理想是五千个人,当然那里五千个住不下,那里能够住个三百个人就不错了,就叫爆满了。但是我需要的样本,今天得到个信息,说要一千几百个以上,可以。要做什么呢?你还没开始修行的要开始修行了,这样来,我们分三组,吃素的、杂食的、吃肉的,吃肉的就是肉吃的多菜吃的少的,杂食的是肉一半菜一半的,素食的是都不吃肉的,偶尔吃一两块不要紧,分开,然后它有什么不同?你不要说吃素多好,拿数据来讲“多好”。我们开始研究。你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各项数据帮你弄出来,血液有多脏?心跳怎么样?脑波怎么样?内分泌怎么样?各方面通通帮你弄好,然后开始,三个月、三个月、三个月。好,现在教数法,数法三个月,三个月,到什么时候随法,三个月、三个月,都不用装,你有没有开悟这里看都知道,你有没有触功德马上就出来。以前讲触功德是很科学的,生理的、心理的都把你分出来,现在我们这个科学更要数字化、数据化,一个一个来,不能骗人的。你吹牛一堆,数据都没有还讲什么,能假吗?这个是生理上的,心理上的看你的情绪变化。情绪变化很简单,对不对?讲两句话刺激你一下,看你会不会发脾气;讲两句话把你撒娇一下,看你会不会醉了,这看你情绪变化,功德上反应。修行不是瞒天盖地,乱盖一通就过得去,没那回事,一步一步来。现在因为没有这些数据,造假的很多,他开悟、他证果,证奇异果,证果,没有用,实际数据来。现在我们正在招兵买马,你要参与做研究工作的也可以,你要进来当小老鼠的也可以,不一定白的,黑的一样,一律平等。从小老鼠开始试,你要是有这些学术底子要做研究,你也可以参与,也可以当老鼠,也可以当实验者,对不对?都可以做。

  我要告诉各位的是:修行绝不踏空。老老实实地向自己负责,老老实实地向因果负责,老老实实地摊在阎罗王面前,看你拿我怎么办。你敢吗?还是吹吹牛就好了。到阎罗王那边“我跟你忏悔啦,给我降一百度啦”,你又不是重庆人,油锅上面降一百度你就够了。听说那油锅里炸很多人,就有三个人很高兴。阎罗王听到报告就去看:“你们怎么搞的,在油锅里还那么高兴?”“这个温度正好,温泉一样。”“你们是哪里来的?”一个说“我是重庆来的,我们那里四十几度,五十度都有,这个不算”,另外一个说“我武汉来的”,还有一个说南京来的,他们那个三大火炉,不怕油锅。你能吗?真修行看真功夫,这不是讲笑话。

  我们到这个地方跟各位讲说,你要怎么到达这样的境界一定要走过这个地方。这里面(开悟之路图),在哪里我忘了,讲《梵行品》的时候把这路走过来的,横出三界这一条路,《梵行品》里头的经文就专门解释这一条,一直到萨婆若海里面去,到等觉,到妙觉。《梵行品》知道吗?你们每天在诵就跟《心经》一样一片空白就过去了,它总共才那几页,一下子翻过去了。

  你要懂得修行绝对有步骤,阶次很明白。你假如这条路没有摸清楚,你自己没有办法当法行人,你要依止善知识当信行人。那就跟抽签一样,你又不抽签,你是随你自己的好恶选择你所需要的,所以会出事。我虽然不喜欢跟各位讲哪个人怎么样,外面哪个地方怎么样,那你要有正法辨别的能力。我们这里,你到这里来我都讲的这么清楚,你还要被江湖郎中欺骗,还有那博士……我们这里的禅修干部,他是要吃的胖就是好佛法,听说现在白白胖胖多十几公斤。这个我告诉你问题很大,问题不在于你身体上的问题,问题在于你心理上的法身慧命出了问题,你不是追求真的佛法,你是以喜怒好恶在选择,没有择法觉分,七菩提分第一条你就败了,所以法身慧命根本没有,七菩提分一分也没有,这就不行了。

  好,这是跟各位谈这个部分。这个部分呢,我是从行法上整个往后的略说了一遍,要细说并没有那么容易,技术面——数法要怎么进行、随法要怎么进行、止法要怎么进行,参禅金三角怎么架构……到触功德是第一阶段,参禅金三角是第二段。然后一进去——有的一下子过去了,就直接通过十信位到法身去了;有的就从刚才讲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一步一步上去,这是每个人的资质跟条件不同。你不要以为“我一超直入”,一误全误!会写吗,一误全误,耽误的误,全误了。每个人不一样,尽管你能够一超直入,顿悟全部,你也要回过头来,一步一步再看过去。一定要弄得很清楚。一定是有步骤,不是没步骤,只是那个步骤因为你有本能超越它,就像爬楼梯,人家一步一步爬,你一下跨五步、跨十步,你有这种能力。可是你要知道,你的步骤只是比别人大而已,法身整个境界领域里的,你没办法表达。慧能是最典型的,六祖,可是他没有办法去表达,他入法身以后的境界是什么,他没办法讲,他讲的也不过点点滴滴,因为他没办法讲;你也就没办法问,你问到那里他也讲不清楚;因为你问的也是不三不四,他答的也只有断断续续。

  你看这经文,整个就是生命的境界,永恒的生命,恒动的生命,是在止于至善以后的那个部分。华严普贤乘在这个地方完全做交代,这个就是讲佛境界它最大的特色。佛境界是什么?大家讲佛境界,佛境界你讲什么,对不对,到达止于至善以后的境界啊。我们看电影常有那种,到了天国以后干嘛?吃饱没事,那里光亮亮的,走来走去,乱逛,跟那些领救济金没事干的不是一样吗?活在天堂里吗?因为他们也没有办法解读。你看在这里面,生命是那么的灿烂,互相的激荡,缘起法界——像我们,我假设你,身在娑婆,业寄法界,寄在哪里,寄在缘起法界里,身在娑婆。那你有恶因呐,对不对,要吃牛排,要吃海鲜,生吞活剥的龙虾,都这样子,又吃那么多的沙西米,你会不会死你自己讲。你造了那么多业,你身在娑婆,你一定受到业的冲击,缘到,业果就现前。怎么办?可是你业已经寄到那边去了,缘起法界去了,所以你这边会病恹恹的,但是不会死掉,为什么?因为在缘起法界里头,你的业力跟你在这边所修行的,你在这里你也在修行啊,你不修行不可能寄法界,那就是我们讲的圆融道里头尽形寿行菩萨道,那你有很多的业相。有没有?所以有业相来,你只有拜忏,那业相来,会痛苦,折磨会有。就在那个时候,你这边在进行的这个时候,叫做三昧力,法界的三昧力开始了。那个时候性起法界跟你相应的菩萨的志力跟你的愿力相连结,你那个业它就转化成志,转化成愿,知道吗?但你这里呢,就好像虾子放油锅炸一样,啵!啵!啵!有没有?看你遇到业苦来临的时候是不是这样?要死不断气,是该死了,那痛苦会一再地产生,但是有惊无险,这个色身会过去。

  有人说“师父你是怎么度过的?”我说“就这样过的,还要怎样过?”但是你要在这个地方做这个决定,当下可以免除死的威胁。知道吗?你要不要随你,我不知道。我是这样讲的,你都听到入定了,我也不知道要不要。修行改造生命就这样改造的,这是普贤乘里最直接的方法。听一次应该无效,不过我会多讲几次,讲到我烦,懒得讲了。这个东西就是这样子不可思议。这是我们讲普贤乘它最殊胜的地方——定位。为什么?一定位,法界中的所有因素会围着你转,要不然你现在只有被你的业力把你转走。对不对?你一定位,法界的因素会绕着你转。为什么?就是这个原因。我已经写信跟它讲了,我把业力寄放在法界。你写信跟谁讲?我跟法身毗卢遮那佛讲了。不是,是你在实践中。

  所以这三个条件我跟你讲了,对三宝具足信心,信心你要去表达。你有没有每个月回来,在三宝前,你要是自己有这种定位你自己讲。每个月回来可以到里面来忏悔,但是每天你要在家里忏悔,这是具足信心。第二个,尽形寿菩萨事业。这个一定要去进行,不能改,一定要做。第三个,归零功课。这里面有挫折怎么样,一定会有。看不惯怎么样,一百零八拜。一件事一百零八,两件事两个一百零八,今天有几件你就拜到完。你要从早气到晚,今天晚上就从晚拜到早,一百零八、一百零八一直拜,看一共有几个。你不要跟自己计较,哪个小小的拜两拜就可以了,你拜一百零八赚了一百零六。那个很大的怎么办?反正出现一次,你都一百零八就对了,它会再出现你就再拜,不出现没事。这很简单吧,这就是普贤乘。有时候你很得意,很如意,这菩萨道真不得了,三宝加持好光荣。光荣、荣耀归三宝,一百零八拜。成功也一百零八拜,失败也一百零八拜,就拜,修行嘛。人家给你抹黑,给你栽赃,一百零八拜;人家颁奖颁错了,那一天听说世界小姐颁错奖,你领奖一百零八拜,人家又收回去再一百零八拜,那两个一百零八拜你全赚了,不是说刚好抵消。你为什么得奖,一百零八拜嘛。你跟佛陀讲,你有一个弟子是世界第一名美女,荣耀分享给三宝;又收回去,佛陀不好意思,人家收回去了,我不是第一名,你再一百零八拜。修行是很活泼的、很愉快的、很灿烂的。我们现在呢?本来一朵花修了变成苦瓜,那叫什么修行?你本来是苦瓜修成一朵花,才是修行,倒着修不叫修行。所以这个很简单的部分,跟各位谈清楚了。

  那么在这种状况中,现在讲你到达止于至善以后的这种生命状态里,那有这些状况,经文只是略说。因为在这个永恒的生命中,全方位的恒动当中,它主要是生命能量的增长。不只自己增长,带动所有生命能量的增长,包括众生的生命能量。那么你有很多是在这个止于至善以后的生命里头,有好多那些菩萨——小菩萨、初发心菩萨、最后生菩萨,就是最后生分段生死的这些菩萨,都生在娑婆业寄缘起法界的这些业力,当他的业力跟你的生命因素相应的时候,那就是你要忙碌的时候。因为这个东西不是你合约书的东西,而是法界里生命相应的部分。这一相应,你的生命就启动了。恒动是这个动,你会跟那个生命相应。然后怎么样去教化他、调理他。这个东西已经不是我们大脑里面的,已经不是这娑婆世界的东西。那你呢,你只有一直拜,你大脑所知道的就是一直拜。我跟各位讲,你要不愿意拜没事情,保证再来投胎,跟法界不相应。你要跟法界相应你一定拜,没有为什么,就是拜。你不要说“为什么,我没错为什么要拜”,没错才要拜,错了不是拜,错了为什么要拜,错了就改,对不对?该抓去关就抓去关,错了还拜什么?就是没错叫做业相。业的相现前,你看到了就拜,修行就是这样。就在这个时候,法界中的诸佛菩萨的愿力,就跟你的业力相应了,这个叫来电,两个来电。就在这个时候,你的业力整个就被三昧力转过去,你自己在坚持的这三昧把你转到性起法界,到诸佛菩萨的国土里去了。就这样简单,那个都不是大脑想象的。你说“怎么转,我要怎么证明”,那只有等你去死才知道,不然不可能,因为那都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知道吗?那么在这里只取其中一点点来讲,几个大原则。

  我在讲说,华严经里的经文,每一个都是纲要,每一个纲要都可以写一本书。像这两句“慧眼明澈,等观三世”那就是了,它只是个纲要。这个在大本华严里,这样子就叫一品经。这一品经按照这种经文来讲,少说要三卷经文以上,不然讲不完。我们这略本华严也只能够带一句,你用文字上解释根本就没用,你体会不到。体会不到当中还是要讲,讲一点给你品尝一下。什么叫慧眼?第一个名词就出现了,那你一定是五眼:一个肉眼,一个天眼,一个慧眼,一个法眼,一个佛眼。这也没错,对不对?第三个叫慧眼,是不是这样?慧眼明澈,他的慧眼很清澈,不是,这些大菩萨都跟佛一样,五眼具足,所以他用的那当然是用佛眼,可是他为什么写慧眼呢?这个慧眼的慧本身就是有作用,就是作用的意思。用是五眼并用,不是用哪一眼,哪一眼还得了,五个眼睛都长在脸上,要用哪一眼?你两个眼睛你用哪一眼?你还不是两眼都在用,对不对?所以以一个修行人来讲,他五眼具足以后一定五眼并用。所以这个地方讲的慧眼,是讲那五眼的作用,慧的意思是智慧的作用。他不是讲哪一眼,第三眼叫慧眼,他是用慧眼,不是,那个是你小学生的作业,不是指那个慧眼,是五眼的并用当中,以智慧的作用。

  这个智慧的作用为什么叫明澈呢?就是他跟缘起法界的那些业,业力的业,因缘到了激发他了,这个时候他在相应,一个都不漏,这个叫做“慧眼明彻”,你知道吗?为什么前面要跟你讲修行讲到那里去?不讲到那里,你这一句话你接不通。你以为我吃饱闲闲讲经讲那么远干嘛?是接这个地方。因为你对那个境界都漠然,都无知,你“慧眼”只好照学生作业写:慧眼明彻,明是三明六通的明。也可以,那更清楚,对不对?他的慧眼明彻的意思就是没有戴眼镜,看得很清楚。是吗?他是那个境界里——诸佛菩萨的法界中,因为佛菩萨,这种大菩萨跟大佛,他是全法界为一法身的,所以当你从这个娑婆一发愿,定位下来以后,大概三年的时间,有个折衷、真实冲撞的那种情况,让他稳定下来以后,你的业力就已经挂到佛的身上去了。因此当你这个色身在这个娑婆缘一到,开始要冲击你的色身的时候,那就业力现前,那个业力在法界就起作用了,佛的慧眼就逮住你了,知道吗?所以我们为什么跟各位讲说,佛的净土是十全十美的,佛的净土是真实的,在这个地方证明。

  “慧眼明彻”四个字在做解释的时候,完全跟文字无关,你要进入到佛的境界里你才知道,他是怎么起作用的。“等观三世”就变成不重要了,因为每一个他都相应。可是你在娑婆里头的,他也只能够这样讲说:笨孩子,你要早点回来。就这样子,有什么办法?你不发心没办法的。只有你真发心,一进入到法界里,佛陀是一律平等,佛法的殊胜是在这里。那外面的这些众生呢,你现在想发心也发不起来,也不想发心:“这个讲的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假的,从来没看过人家这样写,这语出何处,可靠不可靠,万一照他去修被骗的话怎么办?”像这种就是结善缘。所以我跟各位讲,你只要听一堂课,不管你在电视上听,来这里听,当然来这里听有来这里听的殊胜,电视上有电视上的叫缘,绝对度你到成佛。这个缘我们已经结了,你成佛的缘已经结了,因为我已经跟你讲成佛的方法。虽然你也坐在那里,一个眼睛睡着了,一个眼睛在昏沉,还是结缘,不会把你漏掉。但是你今生所要得到的利益还没有,因为你还在很远的地方。

  你一定要走入萨婆若海,这些很快就会兑现,而且一律平等,你跟大菩萨们一样。我真的跟各位讲,你这个进去以后,不管你到哪里,不管你到哪个十方诸佛的国土去,你都一定坐在佛的旁边。因为你是这个世界的,因为你跟这个佛来讲,你是上首菩萨,你一出去就代表这个佛出去的。因为你再来的话你从业力变成智慧,因为被佛的愿力所摄受以后,转过来就是智慧的法身,那你就以那个生命因素在十方诸佛的国土里自在出入。那个自在出入不会像孙悟空一样,入仙桃园去偷吃仙桃,不会,你是很大方的进去,人家是无量的供养,当然你去也是无量的供养。这里面有很多,那个宝藏,因为你的那虚空藏会打开,虚空藏一打开,那像虚空一样的宝藏,你去供养人家,人家也会供养你,这叫交流,生命因素的交流。每一个生命因素他开始在交融,到等觉以上。所以我上一次跟各位讲,我们在芝加哥讲《普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跟观世音菩萨供养,有没有那一段?观世音菩萨本来是拒绝,就在两个人推来推去的时候,释迦牟尼佛说你要接受,有没有?就在那个时候,那个叫做两个生命因素——无尽意的生命因素跟观世音的生命因素在交融的时候。佛是所有的生命因素都交融成一体;我们是所有的生命因素都找不到,都不知道哪里去;菩萨们是一个主要的生命因素凸现出来。你先把这些弄清楚。

  所以进到里面去你再看经文就完全不一样了。你就不会拿字典来翻译了,慧眼明澈,慧眼,查字典,我记得有五眼,慧眼第三眼,明澈的明;三明六通,三明,哪三明,三明通通具足叫明澈。对吗?可以,但是你不懂,佛法是什么你根本就不懂,所以你从修行上来讲,这一个境界展开是很重要。那么《华严经》被称为一佛乘,不共别圆关键也在这里,它第一个就先把这个标示标出来,跟法华的成佛,这样从下面爬上来的不一样,《华严经》把佛境界标出来就在最高的地方。从这里往下看下来,所以叫作不共别,法华叫做共同;共,华严不共;同,华严别,不一样。所以你要了解华严一定从果地讲下来,他不是从因地讲上去,经首是最明显的。这个是我们提供给各位看的一个基础。

  下面再看第二句,这讲一句要讲到完,真的是很不容易,不过我们点到为止。因为他略,我当然要比他更略一点,但是每个重点我都跟你提,你要记得那个重点应该也够了。

  “于诸三昧,具足清净”,“三昧”我们这里没谈到,在《入法界品》里有提到,有一百个三昧。我们因为本会也是经首,这个“于诸三昧”我跟各位谈——刚才那个地方,你在技术面里会经过置心一处,然后会有五觉支,五觉支就是心一境性、寻、伺、喜、乐五个,这五个叫五觉支,这叫初禅特相。触功德以后五觉支,(看开悟之路图)这个地方就进入初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叫四禅,加四空定,叫四禅八定,再加一个灭尽定,一共九个,这个都要一步一步爬上去,这个叫九次第定,九个次第定。这要念好,不会念会变成九次的第定,它是九个次第定。你从这个地方一直上去,然后再下来,次第就这样走,像爬楼梯一样,九个次第定,叫九次第定。

  那么这个禅定的功夫再更进一步的时候,叫超越三昧。也就是我要入定,只要来到这初禅,啵!就到这里了,四空定,那么我要出来的时候,也是从这个地方,啵,跳下来,有没有?或者再从这里呢,初禅,啵!跳出去,出定。他的入定跟出定不一定要从基础上一个个爬上去一个个爬下来。所以到了超越三昧要入定要出定就比较快了,那么在次第定里,你要入定要出定都很慢。这是超越三昧,再进一步就叫狮子奋迅三昧。师子奋迅三昧就是我这个地方只要一打坐,噗,就可以到灭尽定,噗,灭尽定就出来了,什么障碍都可以免掉。他不一定这当中要用跳跃的方法,他连跳跃都不用,直接就进去直接就出来,我要到哪个定我就进哪个定。我要到色界天去,听说三禅天是最舒服的地方,三禅天,噗,你就直接到那边去,吃饱饭再回来,那里最好吃了。这个叫做师子奋迅,它可以降服一切的次第;超越三昧是超越了,他还没有降服,这是一个差别。另外一个叫狮子频申三昧,这个三昧跟师子奋迅三昧不一样,跟超越三昧也不一样,主要的三昧是这三个,修行人的三昧主要是这三个次第。狮子频申三昧,这二十个菩萨以上的才有,其它的法身大士看得到,但不见得有。所以狮子频申三昧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我们一般来讲,唯佛与佛始能知之。狮子频申三昧的状况就是:他不在定中,却恒在定中。

  从师子奋迅三昧以后的这种大定,我们叫大定,他是在生活中入定的。他煮饭也能入定,煮饭入定不是说我煮一煮头就栽进锅里,不是那个入定。就是他在生活中其实是在定中,他的定是在动中的定。一般很多人讲他在动中的定,那个都是吹牛定,吹牛。真正的动中定是狮子频申三昧,他在生活中也在定中,所有——他即使睡觉也在定中,在运动也在定中,懂吗?这个才叫狮子频申三昧,它能够出无量的眷属三昧。佛是因为在这种状况中,所以你放心,佛即使化身来到这个世间,你在法界里头的业力跟他的愿力相应的时候,他的法身一样跟你相应,他这里的生活不受影响,这个不是你大脑所能想象的。那这个狮子频申三昧里头,它有好多好多的眷属三昧,经文里列了一百个三昧。这个地方所讲的“于诸三昧”,是指这一百个三昧,知道吗?这一百个三昧,当然经文是讲一百个,实际上不止,无量无边。

  “具足清净”,这个具足清净,我们大概是想,这个三昧起作用的时候,大概像那水晶一样透明,里面没有气泡,没有杂质,是指这个。你的“清净”概念大概是这样,他这个“具足清净”的意思不止这种东西。他讲这一百个三昧,当然按照经文讲一百个三昧,是指狮子频申三昧的这个为主的三昧里所有的三昧都能起作用。那么跟我们相应的那个三昧力的作用,是指这一百个三昧。

  譬如,我举个例子,你造了业,前辈子不知道怎么造了业,人家要学佛你想办法使人家退心,或者转变,那就造了障道的业。像我那同学要出家,我就拼命把他抓回家,结果换我出家,出家就有问题了,这里面就出问题了,因为你障人家道嘛,他到现在还找不到善女人可以结婚,叫他出家又不愿意出家了,他本来是比我早要出家,搞到最后我出家了他还没有出家。那你就障了道,障了道你本身里头也会有困难。

  好,那么当你把生命,我不是说我,是说你,你的业力寄在缘起法界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来啦,当你障人家的道,你现在又要精进修道的时候,那你问题就来了,你会跨不过去,因为你有障道的因缘,你色身在这里修道你一定跨不过去,那个障碍在那里。尤其当那个业障现前的时候,那就来了,那释迦牟尼佛典型的故事就来了:“是法因缘生,是法因缘灭”,下面两句没了,他为了这两句呢,怎么办呢,有没有人要教我?我愿布施我的头、我的手、我的脚给他。罗刹来,你讲的算吗?算,自己拿一条金华火腿,对不对?给你做金华火腿,那个罗刹抱着腿就跑。他也不知道,然后他说,我真的业障大,赶快拜。结果在拜忏在哭的时候又一个夜叉来了,你要干嘛?那一句我有,你说什么,手、胳臂拿下来了,这个又拿去做火腿了,又跑掉了。他就在那个时候昏迷,业障啊,对不对?你要求道两句话都得不到。空中有声报曰:“是法因缘生,是法因缘灭,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哇,他得了,你是谁?他说我是东方去此三十二亿恒河沙国土外,叫什么佛我忘了,你为什么要告诉我?因为你要求这个法,我就给你这个法。那为什么?因为他业力在法界,跟这个佛的愿力相应。所以这个叫空中,因为在那个空性中,法界的空性中跟你相应。我们当然“虚空中有声曰”。你怎么都没有,怎么都是他,因为他写空中,你就只好是天空中的声音,不是,那是法界里空性,那个法界里他相应的显相在这边娑婆的世间。人是这样讲,其实那个是法界的因缘,不是你这边的因缘。你这边算什么,知道吗?这公案你根本就看不懂,你不修行你怎么看得懂。这一种变化就是一种三昧。

  初学求道的状况,定位是以求法为第一要务,其它不重要,要头要手要腿通通可以给,那不重要,你管他拿去当火腿,跟你没关系,你给了就不是你的,对不对?你说被骗怎么办?被骗就被骗了,因为前辈子你骗人家你不讲,对不对?你只在意你这辈子被骗,你前辈子不骗人家,你这辈子不会被骗的,你要记得这一点。当年杜顺,杜顺知道吗?我们老祖师,华严初祖杜顺和尚,他有天进长安城,碰到小沙弥在那边玩,他跟他讲不要造业,他说怎么造,他说我就是不造业,不信我的鞋子你挂在城墙,三个月后回来,鞋子还在那里。小沙弥就问他说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生生世世以来不犯盗戒,因为我不犯,我既不犯我的东西人家就不会拿走,他再拿回来穿。我们呢,一锁再锁保险再那个,还是不见了,没有人偷,结果火灾烧掉了。我们犯的太多的这些业,对不对?你知道在你生命中的各方面所造的业要转换,不同的业转换有不同的三昧力。

  你现在真的修行,要叫你修三昧力你也修不来。“师父有什么三昧力可以转变我身体的病?”没有那一种,唯一的就是你自己定位。定位,菩萨事业上定位,尽形寿去做,打死不跑,直到死为止,尽形寿,你能不能?万一我要改,怎么办?你都还没有开始就想要改,怎么能尽形寿?你去做,做了我就不管了,管他改不改,反正做到底就对了,那其它的障碍你才能克服,否则一般的小障碍一来,你怎么办呢,这就是修行啊。三昧力是透过这样子在培养的,哪一个三昧力你不管,透过这样你的禅定会增加,因为你本来就在修。然后因为定位以后,你会把那些噪声放下,意识流放下,概念包放下,很快你就回到净识来,那工程面的修行开始了,同样技术面的修行你也启动了,然后菩萨事业又推动了,你怎么不很快就把业力交给法界呢?这个就是我们修行人的一个基本要领。讲的很清楚,你就不愿做,就两个眼睛瞪着我。

  一定要去做,修行不难,这个都很好进行的,现在难的是什么?吵架、计较,我要做什么师父不给我做,我要干什么不给我干。你要干什么,你又不会干,弄什么,爱吵架,这个叫做心眼太小。你做好,像我们众法法师,他一般人来讲他层次最低,但耐着性子调整,沉着,欺负我的我就忍下来,调、调、调……现在几年了,也快十年了,他已经转变了。我跟你讲,他再来就算不算成就,以他现在的进步来讲都是天上的天王,知道吗?那他再努力一定成就,这就是他能够守住自己一些妄想心、计较心,那些通通要放下,已经来到净识了。只要来到净识的人,通常一般没有修行会停在净识的人都是天上人间来来往往的人,知道吗?他现在从那个很重的业障已经调整到净识来,我告诉你,下辈子天上你都看不到的那个地方,他都到那里去了。那他再继续精进,出三界还有大福报,你知道吗,不但出三界还有大福报。这个就是修行,看你了,不是看我,眼睛长着不是看我,要看你自己,怎么发愿,怎么前进,绝对每个人都做得到。好,今天我们跟各位讲到这里。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