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忉利会上佛菩萨(三称)
放掌请坐,诸位同修,又到我们讲课的时间,这个地方有两张纸条,先讲一下。第一个问题:请法师开示,怎样才能开智慧。我们讲这么多天了,他还在问这个问题。断恶修善开智慧,依教奉行开智慧,跟佛陀学习开智慧。乖乖的,要听佛的话。乖乖的就开智慧了。第二,有一些没有皈依三宝的众生,他们在问这个众生是指人,还是指鬼神,还是附体的?没说清楚。他说,众生再问,不吃肉,就是说,不吃肉,世界上的生态就不平衡了,怎么解答?人各有志,如果你要学佛,解脱六道轮回的,你就跟佛学习,如果你要搞研究的,要搞生态平衡的,你去生态平衡研究所研究。就这么简单。这种人他要不相信,你给他讲再多都不好使。所以他要忙他的,我希望你忙你自己的。当时释迦牟尼佛怎样劝提婆达多,提婆达多不相信。后来提婆达多生身堕地狱,释迦牟尼佛劝了很多弟子,弟子都不相信,生身堕地狱。所以在座同修,你劝他,他能听,很好。你劝他,他不听,怎么样?顺他去。就这么简单的道理。那么你自己本身,要走哪一条路,那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选择好,怎样解答呢?能接受者,可以跟他解答。不接受产生了辩论,是非不辩为解脱。不需要跟他辩论。再来,法师您好,当然了要好一点,不好讲不了课,对不对?心情要好,身体要好,是不是?我姥爷今年九十岁了,算高龄了,行动不方便,他在念佛没有皈依,如果临终时,我们能给他们皈依吗?你可以请出家师父,请一个两个到你家,给他皈依一下。不是很好吗?对不对?也不是请不到出家人,是不是?当然这个地方诸位同修,要记住,在家人不可以在佛菩萨面前自授三皈,不可以的。如果请得到出家人,有道场,你绝不可以在佛菩萨圣像面前自授三皈,除非有个条件,找不到出家人,找不到道场。你可以在佛菩萨面前自授三皈。当然这个地方要注意,在佛像面前忏悔,忏悔到佛像放光,现瑞,这样才能得到三皈。因为你只有在佛像面前三皈,又皈依三皈依文,念了一遍。这样叫做皈依佛,皈依法,没有皈依僧。明白吗?这样叫做二宝而已的。佛法永远是三宝,三宝一体。你只皈依佛,皈依法,不皈依僧,叫做灭未来僧。灭未来僧的罪在阿鼻地狱。为什么?有出家人,你为什么不请出家人?有道场为什么你不请道场?所以有很多人都发心,造了恶业,自己都不知道。这样能明白么?皈依是皈依三宝,而且是什么?自性三宝。而且三宝一体的,皈依佛,皈依法,一定要皈依僧。详细弘一大师有明确的记载,他在《律学纲要》有说明,释迦牟尼佛刚刚开悟的时候,示现开悟了。很多鬼神,龙天护法,要求释迦牟尼佛皈依,释迦牟尼佛给他皈依完以后,特别交代,你们还要皈依未来僧,这样你才能圆满。后来,释迦牟尼佛有五比丘了,有这些弟子了,再皈依这些僧众。这样才圆满了。所以在座同修,现在很多人瞧不起出家人,怎么说呢?我在佛菩萨面前,自己就可以自授三皈了,本身瞧不起出家人,是一个错误的思想。对不对?再来,皈依佛,皈依法,不皈依僧,把三宝分开了,这一个破和合,第三灭未来僧,罪在阿鼻地狱。罪有多重?太吓人了。而偏偏现在的人,一没有学习戒律,给人家说,可以在佛菩萨面前自受三皈,没学过戒律太可怜了,当然,诸位同修要记住,在佛菩萨面前自授三皈,是有条件的,什么条件?找不到道场,找不到出家人,那没办法,那你想一下,找不到道场,找不到出家人,那是正法还是灭法?也快灭法的时候了。连出家人都没有了。对不对?就像一个村庄,没有几个人,就像一个家庭,没有人了。这个家庭怎么样?亡家了。所以只要有出家人,要记住,一定要在出家人面前求授三皈,三宝具足,法赖僧弘,这一定要懂。我听了很多讲经的人,劝很多人说,在佛菩萨面前自授三皈就好,这本来就是毁掉、毁灭、破坏未来僧。戒律有详细的记载,你如果不相信,把南山三大部打开看一看,当然是出家人看的,南山三大部,戒律的。所以很多人,没学习戒律,动不动就升堂,升座,就像以前办案的,抓罪人了,有没有?所以诸位同修一定要懂,你可以请一些出家师父,剃头就可以,只要剃头就可以,不管他是沙弥,还是沙弥尼。给这位老人家皈依,如果父母不信佛,临终我们怎么开示?诸位同修,今天给你讲一个最平常时听到的问题,开示开示,这两个字。听说过吧?而且经常听,对不对?任何人没有能力,给任何人开示,开示这两个字,达到标准,唯独佛陀,开佛知见,示悟明心,这叫开示,这两个字,连菩萨都达不到。开示这两个字,要到圆满佛才能达到,给一切众生开示。现在凡夫动不动,我给你开示,开到最后就开死,没开不死,一开就死,叫开死,死亡的死。所以很多名词,一定要搞清楚。诸位同修,包括我坐在这个地方,都没能力给你开示,开佛知见,让一切众生明白,悟入佛知佛见,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这叫法华三昧境界,才叫开示。在家人也敢给人家开示,你是不是欠揍了?你知道你身边多少鬼神等着揍你?鬼神就不揍你,还有多少地狱等着你。法,没有深入经藏的标准,现在很麻烦。谁愿意讲就讲,没有一个说,达到什么样才能讲,达到什么样不能讲。对不对?没有这个限制。上去就讲,讲到最后出问题了,妖魔鬼怪都出来了,张牙舞爪,不知道咋整了,太多太多了。在座同修,末法时代了,那么如果父母不信佛,临终我们怎样为他做呢?劝他念佛,用他名字多诵经,布施、印经、放生、做慈善、做好事。为父母亲诵经念佛以外,还要用母亲父亲的名字,到处行善,这能懂吗?前几天讲多少遍,还不明白你说咋整?我是替你干着急,着急也解决不了问题,对不对?着急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在座同修,其实经多读几遍就知道了,前一段时间有人就问我,师父,我们念佛,是念印光法师的调,还是念平常时那个调,还是念墓林僧那个调,还是念其他法师那个调?我说啥调都可以,不要上吊就行。什么调都可以念,不要自己上吊就好。诸位同修,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周利槃陀伽你们听说过?《弥陀经》里面,他什么佛,什么经,什么咒都没念,人家念扫尘除垢开悟了。他为什么念扫尘除垢能开悟呢?以佛的心,念任何一切,都开悟。能明白吗?不以佛的心,念什么,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我们今天念佛,就是没有念佛那个心,而来念佛号那个相,这能懂吗?没有存佛的心,来观住佛的相,没有存佛的知见,来存着个人的观念,念到驴年都成不了佛。在座的同修,怎么这么简单的问题,一直搞不明白,所以念佛哪一个调都可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人家念佛,阿弥陀佛……这年轻人来念有办法,对不对?你八九十岁了,一百来岁了,你有没有办法?阿弥陀佛……有没有?不到五分钟,阿弥陀,为什么?气喘不过来。人家运动员刘翔,一分钟跑多少米?你有没有办法跑多少米?你骑自行车都追不上人家,为什么?人家是年龄,又训练,又个头长得高,跟我们不一样,对不对?念自己相应的调,你觉得我的身体,我的年龄应该这个调,比较合适就行了。用念佛这个调,来降伏自己的心,调伏自己的心,让念佛的功德,让念佛的威力,让念佛的佛号,来融化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心同佛心,这个道理能明白吗?就这么简单。我看这些老菩萨的话,不知道头脑里面,装什么东西,干着急,解决不了问题。怎么办?看经文。接下来底下经文鬼王劝这些产母,家亲眷属不要杀生,不要喝酒吃肉,为什么呢?底下经文就说了:
「何以故?是产难时,有无数恶鬼及魍魉精魅欲食腥血,是我早令舍宅土地灵祇荷护子母,使令安乐而得利益,如是之人见安乐故,便合设福,答诸土地,翻为杀害,聚集眷属,以是之故,犯殃自受,子母俱损。」
看到了,大家女众菩萨你们很清楚,以前人有一些难产而死的,很多,现在是医学发达了,医院经常听说剖腹产,然后这个地方很清楚了,难产的时候,是怎么回事呢?无数恶鬼及魍魉精魅,等候着要吃腥血,胎血,看看这段经文,这已经是两个问题了,一个鬼神饿鬼等着喝胎血,第二种这一个小孩,已经很明显的来报仇的,还没养他,还没等他孝道,就让母亲痛苦不堪,已经来报仇了。所以诸位同修,看到这一段,希望平常时,学习《地藏经》的方法,多行善,善人,善男子,善女人,家中怎么样?必有善儿孙子女,因为一代子孙,要有怎么样的道德来感应?一代的道德就有一代的子孙相保,百世的道德,定有百世的子孙相保。换句话说,孔老夫子两千多年前,到现在代代兴旺,对不对?大家都知道,他钱多吗?没有。他官当得大吗?没有。他势力大吗?也没有。他就靠道德,传百世。这就好懂吧?释迦牟尼佛的子孙多少年?一万两千年。我们佛教徒,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子孙。大家要知道,一万两千年。你有没有把握你的儿女子孙,将你这个家族传一千年,两千年,甚至几千年,有没有办法?有一句话很清楚了,富不过三代。这个就是世间人的观念,和觉悟人的观念不一样,觉悟人是把智慧、道德,一代一代传下去。没觉悟的人传什么?高楼大厦,传家产。传什么?物质。这是觉悟人和不觉悟人不一样的地方。在座同修,你们会拼命的挣钱,买房子给儿子结婚,大酒店请客,给女儿结婚,买一部小轿车,再送她几个店面,然后现金、银行存折几百万,这就怎么样?很了不起呀。对不对?记住,用不了一生。举个例子吧,你传给他是两千万,到一个亿,用不了一生。为什么?再多的物质,都花得完。就是花不完,你给他一百亿。花不完,他自己也要完。这句话明白吗?总有一天他要离开人间,对不对?就是说,你创造了江山给他,他也要离开人间,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秦始皇的儿女子孙,现在有没有在长城那个地方当领导?没有了。所以这个道理搞清楚以后,觉悟的人,他是以道德和智慧,教育下一代的弘扬下去。为什么?道德和智慧,孝道,它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家知道,过去的人,现在的人,未来的人,都需要道德智慧,对不对?中国人需要,国外人要不要?也要。所以它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这才叫解脱,这才叫真理。而你今天藏了很多宝贝,有一个老人家,以前那种钱,藏在草席底下五万块,藏了十八年。有一天儿子要做生意,金钱不够,他说我那边还有一点,十八年在草席底下,拿出来怎么样?烂掉了。后来听说换三千块。十八年前五万不少了,到最后银行兑换三千块,可伤心了。诸位同修,聪明的人,能教育的人,教育儿女的道德、智慧、能力。所以儒家的教育,第一 教育道德,第二 教育言说,讲话。第三 教育什么?谋生的能力。第四教育超越精神的本事,超脱,解脱,叫做道德、言行、政事、文艺。这是儒家的教育方法,所以现在人的教育,直接把前面两条都不教育,教育什么?第三条的政事,政府的政,事业的事。直接教他谋生的能力,没有道德的基础,又没有学习讲话,外面做事,外交,直接就教他挣钱,他就会违背了良心。就这么简单。所以又没有学会讲话,像以前人见面的时候,阿姨您好,师父您好,长大以后,朋友跟朋友之间,同志您好,先生您好,有没有?现在人没有了,问,问一下,有没有?喂就这样的了,以为呕吐了,知道吗?喂,就这样出来了,现在人就没有受过这样的教育。所以我们这些年轻人很可怜,今天十一点钟的时候,我听到外面放鞭炮,想起来可能中午放鞭炮是什么?结婚。对不对?我就想起来,人家结婚的时候请客了,那一个主持人给他说,你呢不会讲话,不要讲话,然后你就多吃饭,他说,行。我就多吃饭就好,其他不要讲。到结婚仪规,酒店里面办的差不多,那个人麦克风拿起来,大家好我只来吃饭,没有讲什么话,到时候离婚不要来找我。气不气人你说?人家刚刚结婚,你给他说到时候离婚,不要来找我。那个新郎官、新娘,听了以后怎么样?肯定很难受的,对不对。所以话到嘴边留半句,事到临头用三思,情虽无过心常恐,事到难平义贵和。这是儒家的教育。应该听说过吧?对不对?佛家怎么讲?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意业清净无染,善护身业不失律仪。这样。所以在座的同修,善护身口意,这才是正确的修道方法。对不对?这是佛家、儒家都在里面,教育我们。所以世间有一句话叫做,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这个道理,看到这些经文以后,你看,冤亲债主来了,来干什么,喝胎血?然后鬼王看了以后,马上就派这些土地鬼神,将这些魍魉精魅,叫他们走,走了以后,母子安全了,很清楚了。派这些舍宅,宅神,土地神,灵祈,子母看到安全以后,全家反而什么?杀害。你看:
「如是之人,见安乐故便合设福,答诸土地翻为杀害。」
没良心。你说人还有救吗?用现在一句话叫做,得意忘形。有困难的时候磕头,佛爷菩萨你要来!要看平安的时候,大杀大宰,大吃大喝,翻为杀害聚集眷属。
「以是之故,犯殃自受。」
好懂吧!自作自受,这个意思。那么诸位同修你就懂了,家里杀生,杀众生的生命来供神,绝对都是凶神恶煞。好懂吧?善神龙天护法,不但不杀生,而且是护生,对不对?那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现在很多修行人,专门供护法神,不供佛,供护法神。有没有?已经出问题了。我在南北遇到很多,他们说修什么法门的?要供护法神,而且护法神要供肉,而且要供酒,你看全部都是凶神恶煞。你说怎么办?不容易这个时代。我也不想说太多,人各有志,反正十条道,十条路,自己走了,这个地方很清楚的。所以希望诸位同修,鬼神都是在护持正法,那我们过节,每逢佳节家里杀鸡、杀鱼、杀鸭有的去供,供完了以后人再吃,所供的记住,都是凶神恶煞。绝对不是龙天护法的善神。南方有一种拜天,祭天,北方有没有?也有祭天。诸位同修,北方祭天是供什么?一般讲五生。就是杀羊、杀鸡、杀鱼、杀鸭、有的杀猪有没有?供一大桌可多可多了。这样叫做祭天,你想一下,天和人当中天比较高,还是人道比较高?当然是天道了,对不对?人道比较善的连肉都不吃了,都不杀生,不吃肉了,何况是天道呢?天道福报更大,寿命更长,证明他的心比我们人间的人道怎么说?还要善,还要慈悲,还要护持正法,他怎么能吃那些东西?所来的都是那些可怕的凶神饿鬼,魍魉精魅。这个不知道,那世间你说,怎么说能说清楚?说不清楚的。我现在就给那些吃肉的人说,杀生的人说,你不要这么做,他能听吗?不可能听的。我还没出家之前,有一个认识的专门宰猪的,到现在宰猪已经二十年了,有一天又见面了,见面以后他还在宰猪,然后,有一天我在街道走,不知道买一个什么东西,忘记了,刚回头过来,吓了一跳,墙壁旁边怎么蹲着一头猪,我眼睛一看,不对呀,是一个人,是我多少年前认识的那一个宰猪的那个人。诸位同修,你有时间,可以去看,你坐在那个旁边看,卖猪肉的人和卖花的人。你去看一下,你就自己坐下来,看那些卖猪肉的,杀生的这些人,看看半个小时以后,你再去看卖花的人,两个相貌,绝对不一样。你注意看能看得出来,好了,如果你这样看,我再给大家报告一个从小出家的,三十年、五十年,出家一辈子的,跟晚年出家的,两个人坐在一起,绝对不一样,不知道你信不信?气质、动作、精神都不一样,从这个地方你就更发现了,这一个人,拼命诵经,拼命念佛、诵经、念佛、念佛、诵经,经过了十多年以后,自己改变了自己都不知道。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就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讲的,说一个出家也好,在家也好,他一定的诵经念佛,到一定的时间,自己怎么样?改变了。所以在座同修,如果你不信的话,我们这些男众同修,我可以把海青和袈裟给你穿。穿了以后照一张相,我也来照一张相。两张相比较一下,你就知道不一样。所以平常时一定要在善的这个道路,佛的这一条道路,一直诵经,一直念佛,一直在行善。在潜移默化当中,已经走上佛道,自己都不知道。诸位同修,经文学习到这个地方,你经常听经,诵经,念佛,你会把宇宙人生的道理,全部都明白。如果你一年当中只听一次,听两天,听一个月。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就像这个手表,发条刚拉开马上怎么样?又收回来了。就像我们这一次学习《地藏经》,学习以后,讲完了,你回家了,过不了多长时间,你又忘记了。一定要长时熏修,才能得到殊胜的利益。
你看底下经文:
「又阎浮提,临命终人,不问善恶,我欲令是,命终之人,不落恶道。何况自修善根,增我力故。」
看到没有?阎浮提人就是我们,命终人不问善恶,主命鬼王本身,包括大鬼、小鬼都来帮忙,不落恶道,让亡者,让我们不要堕落恶道。如果自己有行善,有修行,何况自修善根,那就更快了。增我力者,往生善道。往生佛国更容易,所以现在如果不修,你真的来不及了。希望诸位同修,你们年纪小一点的,在五十岁以下的,希望你一年拜完十万多拜。五十岁以下,当然六十岁以下也行,六十岁以下身体也可以一年拜十万拜,不要定时间,白天晚上自己定,定完了,拜完了就可以。自己把自己慢慢拜,慢慢消业障。那用什么算法比较好拜呢?你可以拜《法华经》。《法华经》八万多拜,八万多字,一个字一拜,拜一段时间以后,气质不一样,身体不一样,一年就完成,就可以了。所以这些到老了,诸位同修,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年轻到老都在世俗里面混,身上多少浊气?有多少冤亲债主?你能知道吗?你们有没有发现,前天随课皈依的时候,身上的感觉有没有?都是,当然年纪太大了就不说了,就自己定。六十岁以下的有时间,一年完成十万拜。这个其实能完成得了,不然一天几百,有时间就上一千拜,上两千拜,自己调。不要给自己带来压力,不要定时间,不要定地点,你拜一部经拜完了。一年拜个十万拜,如果三年的时间,身体轻飘飘的,浊气也少了,佛也在心中,心也在佛道了,慢慢相应了,慢慢锻练,靠自己修。诸位同修,靠别人是靠不住,对不对?公修公得,如果你还有时间,还有更大的体力,你可以拜《华严经》,《华严经》七八十万,我没有详细算,应该是七十多万,快到八十万了,《华严经》一部,八十一华严。一般讲八十华严,八十一卷,七十多万字。你拜完以后,不可思议。当然佛要念,拜佛也要拜。所以在座同修,有很多修行人,本来没有什么事情,用修行的方法,将自己框住了。修行本来很自在的,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给自己搞成什么?拿一条绳子捆住,打个比方,你一年要完成十万拜,你就有时间就拜,有时间就拜。不用定个早上,不要定个固定的时间,不要定个固定的环境,不需要。有时间就完成,这样你慢慢锻练,很轻松。哪怕你真的完成不了,完成不了很忏愧,很忏悔。我今年懒惰了,我明年一定要完成。因为有时候工作太忙,对不对?那自己给自己调一下,所以修行本来是解脱的,有多少人修行修到自己堕落了。释迦牟尼佛有一个弟子,有一天晚上出去走路,踩到西瓜皮,他以为完了,我将老鼠踩死了,整天就想我杀生,我踩死了老鼠,我杀生。没有别的念头比这个强,整天就我杀生、我杀生,到他死的时候,堕落地狱,堕落地狱的痛苦,当然就不用说了对不对?苦不堪言。他在地狱受苦,折磨,受报。有一天突然间想起来,我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出家这么多年,难道一点功德都没有吗?想起这个问题,一道白光马上进来了,我坐在这里,释迦牟尼佛在前面,这是释迦牟尼佛,后面还是卧佛,我不能随便讲,释迦牟尼佛笑眯眯的,坐在莲华上,你赶快出来吧。这位弟子,出家人,跪在那个地方,佛陀,你到现在才来,释迦牟尼佛说,从你堕落的那一天,我从来没有离开过你,是你自己“我杀生,我杀生。”这念头太密集了,只有这个念头,我就在旁边,一点方法都没有,你不接受我的调教,又不接受我的接引,我在外面等你多长时间了?你知道吗?就像什么?我们给人家叫门,对方不开门,就怎么样?一门之隔。我们在门外等,他在里面不出来,你有办法吗?没办法。到他自己门开了以后,你到现在才来接我,我们说一句,从你关门那一天,我就没离开过,等到你现在,这能懂吧?就这样,法无定法。定法非佛法。修行非常简单,处处调伏其心,应无所住而生清净菩提之心,我们这样不修,自己给自己搞一个范围,卡住了,卡死在自己的观念,很麻烦的事情。所以诸位同修,我看到这些法师在讲课,看到这些居士在修行。看到这些家庭当中,有很多人诵经,诵经客人来了,他就开始敲起木鱼,怎么样呢?你不要来,我正在诵经,但手还不停,阿弥陀佛……你来干什么呢?我再诵一会就完了,那没办法了,客人进来了,他就停下来请坐请坐,内心就想你来干啥你呀?我经还没诵完,你来干什么呀你呀?表面上你好你好,中午在这里吃饭。对方也不知道。好啊!中午就在你家吃饭吧。他内心就想,我的妈呀,我又上当了!有没有?表面上说中午在家里吃饭,内心就我的佛爷,我的妈呀,要知道不说了,上当了。我哪有时间陪你吃饭?你赶快走!表面上,姐妹,这么长时间没见面了,多唠几句,内心你赶快走,你赶快走,口是心非。错了。诵经认认真真诵经,接待客人认认真真接待客人,买蔬菜水果,认认真真买蔬菜水果,这样买蔬菜水果,接待客人统统是佛法。为什么?你是同样的心态,同样的心地,有很多人买水果的时候,阿弥陀佛,走路的时候还阿弥陀佛,你不怕突然间有一个喝酒醉的人开车会不会危险。你走路认真走路,你做帐把帐做好,对不对?你工作把工作做好,现在什么事都没有了,你专心念佛,就像现在,我是认真讲课。还是认真念佛,我总不能说,大家好,看下一段,阿弥陀佛。我看错了,阿弥陀佛。能这样吗?不可以。一脑不能二用,一心不能二用,专心,一心,真心,诚心,直心,觉心。大智慧之心就这么来的。就这么简单就不开窍。所以在座同修,佛法很活泼,佛法是当下离苦得乐,希望同修,把底下经文看完以后,更认真修行,更认真去做,「是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看看这段,行善的人要断气了,要离开人间了,都有这么多恶道鬼神,变作父母,变作亲戚朋友,姐妹,认识的人,来接引亡人,冤亲债主,何况是行恶的人,行恶的人当下怎么样?下去了。行善的人都有这么多的妖魔鬼怪,冤亲债主,变化熟人接引亡人,为什么?希望亡人堕恶道,那么从这个地方,诸位同修,我们为什么要多行善的原因?没有冤亲债主啊!所以任何人都不要相信的原因是在这里的。只相信佛,就是这样。我举个最简单例子,诸位同修临终的时候,现在很多人学佛以后,放下了家庭,而放不下道场,放下了道场,而放不下哪个师父,放不下哪个法师,放不下哪个居士,有没有?佛陀是教我们放下执著,并不是换个对象来执著。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们如果跟人学习,听人的话,有一天离开人间了,来接引的是那个人还是佛。就那么简单的道理。所以任何人都要尊敬,礼敬,跟佛学习,是有经文根据的。善人都有这么多冤亲债主,恶人就不用说了,那么我们今天,不认真来念佛,以德服人感化了这些冤亲债主,你说临终的时候,他们都出现了,怎么办?这是个大问题。像什么呢?堕胎小孩也出现,这是我亲自遇到的。有一些女人说,临终之前,堕胎的孩子出来了,堕胎的孩子出来了。所杀所害冤亲债主都出来了。所以诸位同修,你们这些女众同修,应该也有堕过胎,现在赶快给他做一些诵经、念佛,增加自己的福报,让他离开了我们,不要在冤冤相报,否则临终的时候,他就在你面前,哇哇叫,你心一乱,马上就不行了。到那时候,只有病人看得到,阳上的人有的看不到,莫以为恶小而行之,也不要也为善小而不行。所以诸位同修要修,现在赶快做。
下面:
「世尊,如是阎浮提男子女人,临命终时,神识昏昧,不辨善恶,乃至眼耳,更无见闻。」
看到没有?临终的时候糊里糊涂。
「是诸眷属,当须设大供养,转读尊敬,念佛菩萨名号,如是善缘,能令亡者离诸恶道,诸魔鬼神,悉皆退散。」
这一段比较好懂,赶快为他诵经念佛,然后,当须设大供养,以他的名字赶快做好事,增加他的福报。福报大了,光明就多了。这个道理。
底下:
「世尊,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
这一段最主要是什么?闻佛名号,执持一句一偈,念念不忘,念念相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个道理。所以希望这里要记住,佛的功德如热汤消冰,热汤倒在冰块上面,冰消瓦解,但是要记住,这里的佛,并不是单单要念一念,一定要有很诚心,或者说很有功夫,从内心念出来,这样能够帮助亡者。
底下:
「佛告主命鬼王,汝大慈故,能发如是大愿,于生死中,护诸众生,若未来世中,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时,汝莫退是愿,总令解脱,永得安乐。鬼王白佛言:愿不有虑,我毕是形,念念拥护,阎浮众生,生时死时,俱得安乐,但愿诸众生,于生死时,信受我语,无不解脱,获大利益。」
看到这一段,释迦牟尼佛交代,鬼王啊,你不要退道心。众生的愚痴,难调难伏,其性刚强,但你呢,不要退道,念念不忘救度众生。主命鬼王也说了,我毕是形,我肯定依教奉行,念念拥护阎浮众生,不管生,还是死,都让他们安乐,用所有的办法,让大家,让众生,转迷为悟,只要众生能接受,能回头,鬼王就这样做。
下面: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经百千生,作大鬼王,于生死中,拥护众生,是大士,慈悲愿故,现大鬼身,实非鬼也,却后过一百七十劫,当得成佛,号曰无相如来,劫名安乐,世界名净住,其佛寿命,不可计劫。地藏,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不可思议,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
最后这一段,看了以后,我们真的不如鬼王,那我们不如鬼王,这一辈子,如果没解脱,只能当个小鬼。是不是这样的?而这一位鬼王,是大菩萨来示现的,这位大菩萨,曾经百千生做的大鬼王,实际上呢,他是大士慈悲愿故,现大鬼身,真正的身份不是鬼,过了一百七十劫,这一尊鬼王成佛了,应该说这一位大菩萨成佛,那么,大家应该发现一个问题,菩萨看到众生的能离苦得乐,叫他现什么身形都可以,也就是说,只要众生能回头,菩萨粉身碎骨在所不惜。这个就是菩萨的精神,菩萨永远没有自己的利益,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破四相,破四见。我们在道场也好,在哪个地方也好,还争名夺利,还悭贪吝惜,还贡高我慢,堕落鬼道都不够资格。诸位同修想一想,堕落鬼道不够资格,到哪里去?只有到地狱,这不是小事情。所以做一个道场,念佛堂,居士林,包括家庭修行,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有所认识,降伏别人是聪明,降伏自己才叫做智慧。调伏别人叫控制,调伏自己叫大智。你调伏别人叫控制而已,给别人控制住了,调伏自己才叫大智慧。所以诸位同修,这么多年来的学佛,当然,以前我们在南北,走来走去,看了很多问题,希望说,大家来做一些弘法的工作,然后把佛法大家来多学习。有一天我读经,突然间明白了,错了,莫劝他人,若劝他人自己过,劝自己才是正确的。想想自己生生世世还在六道里面,有什么能力劝别人?劝化自己,自己修得好了,以正心,正确的道德,正确的知见,慢慢的就能够影响到对方。所以鬼王,他现鬼王身,菩萨为什么这样做呢?只要鬼道能出来,能帮助众生,叫他现什么身都可以。释迦牟尼佛现过猴身,现过鹿身,在地狱里面度化众生,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应该讲什么法,即说相应的法。那诸位同修,如果我们住在一个地方,为了个人的欲望和利益,杀盗淫妄,坑蒙拐骗,到哪里去?地狱。免不了的。这么多年来的,我现在看到佛法,这样的情况,看一看,世间是这样,那我们要怎样来做一些,佛法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得了。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今天把这一本经书送给老板,老板不见得要。送他几斤螃蟹,他很高兴,你信不信?为什么呢?因为我去年八月中秋,也来过了我们东北这一带,听说盘锦螃蟹很多,开车到路边,一袋一袋的。我问他,为什么一包一包的?人家说,送客人的。我就想起来,送《无量寿经》、《地藏经》、《阿弥陀经》给那些领导没人要,送几瓶酒,贵州的茅台,盘锦的螃蟹,老爽了!对不对?人就这样,劝别人不如劝自己,希望诸位同修,看到这样的经文,要学佛的正确知见,和开悟心地,下面这一品,《称佛名号品 第九》这一品非常重要,又很深,称佛就叫做念佛,那么怎样念佛?念佛念什么?等下一课再来报告。谢谢。
回向
法界一元即心如
无上功德普回向
师承孝道圆九有
悟本心明法性空
仅供参考 欢迎流通
谢谢观看
忉利天宫神通品 第一卷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
地藏经译文 自序 记得还在初中时期,我母亲同我姑妈两人学《地藏经》。她们虽然还没摘掉“文盲”的帽子,但是学《地藏经》还是很用功的。遇到经文里边不认识的字或难懂的句子,便来请教我这个“小先生”。我从小受我父亲薰陶,在初中时期已经似懂非懂地看完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的中华书局加注的原版,佛经也看
地藏菩萨本愿经 卷上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
1 许多人不赞成善男、信女在家里诵《地藏经》的第一个理由(1)误解《地藏经》是「超渡鬼魂」的经典 许多人皆告诫在家居士及一般善男、信女,不能在家里「读诵《地藏经》,原因是一般人误认为《地藏经》是「超渡鬼魂」的经典,《地藏经》中又有「许多鬼神、鬼王……等名词出现」,恐怕在家里读诵《地藏经》时「引鬼入门」,所以多不鼓励「在家人」
地藏经回向文: (合掌)弟子XXX愿以此所诵《地藏经》第(几)部(或念佛菩萨圣号X万声)之功德,回向给弟子(或指定他人)XXX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祈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超拨他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弟子XXX真心求忏悔。(念三遍)
什么是地藏经?地藏经属于地藏三经之一,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凡二卷,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唐代实叉难陀译。本经叙说地藏菩萨之本愿功德,及本生之誓愿,强调地藏菩萨不可思议之大愿力。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腰;第二重就是忉利天,在须弥山的山巅,通俗都叫他做三十三天的。这忉利天的天王,名叫释提桓因,也叫帝释,他从前本是一个平常的女人,这时候有一尊迦叶佛寂灭了,他便发起愿心
如何诵读《地藏经》? 诵经前恭请: 恭请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三遍) 诵经中: 1、从“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开始,到“无上甚深微妙法……进入正文:地藏菩萨本愿经,连诵 13 品到“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三遍),然后补缺真言和补缺圆满真言,再回向,皈依,结束。其他的真言咒语等可以省略。
《地藏经》中没有谈到什么时间段,晚上不能读。大家总认为这个和鬼神去打交道的,晚上不能读,这是邪知邪见。我们为什么说要弘扬《地藏经》,我们读的时候会有一部分众生在听,但是我们用的是真诚的心,用的是正知正见的正能量,那我们是什么?把地藏法门传给一切六道受苦众生,他们听到这部经以后,也能像我们一样,来如教修行,他们就能
《地藏经》读诵仪轨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三遍)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三遍)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遍)
第一章 忉利天宫的神通 就象我们所听到的,有一次,佛祖在忉利天宫为他的母亲解说佛法。那时,十方无量世界的、无数亿的佛和大菩萨都来集会,称赞、感叹释迦牟尼佛能在命浊(众生因为烦恼,身心交瘁、寿命短促);众生浊(世界上的人大多数有不好的习惯,身心不净);烦恼浊(世界上的人贪恋爱欲,为一点小事就起争端、产生烦恼);
居士在家诵经时,应根据当前拿到的法本中的仪轨和经文内容,依次读诵。《地藏经》共有三卷,如果分开诵,可按以下两种情况,灵活处理。第一种情况:长时间分开。有的居士一天诵一卷《地藏经》,三天完成一部。这样一来,每一卷《地藏经》便是一次定课,要有完整的仪轨。就当前流通的法本而言,其仪轨的内容依次是:炉
诵《地藏经》的出处是哪里呢?给亡者诵《地藏经》可以让他得到利益,出处就是《地藏经》里面说的。《地藏经》里面说一个人临终的时候,给他念一佛名、一菩萨名,或者诵《地藏经》一字一句,都可以让他得到利益。那是可以的,这个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在助念的时候,就可以不诵《地藏经》,以念佛为主。如果旁边另外一个房间,有人给他诵《地藏经》
还记得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第一次接触这部经时的情景:我一整夜,就把这部经念了一遍,不仅念了一遍经文,我记得当时有一部《地藏经白话解释》,就是那个范古农校正的一部《地藏经白话解释》。我这个人学佛也有点心急,一黑夜就把《地藏经白话解释》看完了,太令人感动了!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样。那一年是1972年,我二十岁。
尊敬的各位学员,时间很仓促,各位呢也很辛苦,应该说,能从世界各地聚集在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这是缘分。过去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们这些人都是有缘——大家同聚会,都是有缘人。五台山呢,是千年的道场,拥有千年的古刹,五台山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我们今天来此是来接受菩萨的度化、净化、感化、摄化。
佛经中常讲善男子、善女人,但在诸经中,对善的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地藏经》中的善男子、善女人,指对地藏法门有绝对信心的人,这些人不但仰慕地藏菩萨的大愿功德,还对地藏法门无比崇仰奉行,即经中所讲的闻名、赞礼、灭罪、获福。
在《地藏经》上说,至心称念地藏王菩萨,或者诵经、礼拜供养地藏王菩萨,会得二十八种利益。所以虔诚地念地藏王菩萨,恭敬地念地藏王菩萨乃至礼拜地藏王菩萨,和虔诚恭敬地诵《地藏经》,功德当然是一样的。但是假如你念一声地藏王菩萨,和念一部《地藏经》,那从数量上肯定是不一样的。你念一声地藏王菩萨一句,而念一部《地藏经》得多少句?所以
佛教传入中国后,大约唐朝时期,《地藏菩萨本愿经》传入汉地,以建立地藏菩萨信仰,诵经修善,持诵圣号,超度已逝父母度尽苦难,远离六道,终成佛道,而传播甚广,被称为佛门孝经。据《地藏经》载,过去,有一位婆罗门圣女,其母亲在世时常信邪法,杀生害命,轻慢三宝,经圣女多次劝导,母亲依旧不信,死后堕在无间地狱,受尽苦难。圣女欲救其母,
主命鬼王并没有不阻止恶道鬼神引接亡人,而是一直在努力的阻止恶道鬼神引接亡人,只是亡人并未能依止善导罢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临命终的众生之所以会堕落恶道,根本原因在于业力轮回,即由往昔所造恶业所致,“恶道鬼神的接引”只是亡人堕落恶道的一份助缘而已。也正是由于这种业感因果的必然性,《地藏经》此品才劝令众生信受主命鬼王的
农历七月,在佛教中被称为“福田月”,“孝亲月”,“地藏月”,此月中有盂兰盆节,大势至菩萨圣诞,地藏王菩萨圣诞等殊胜吉日。是我们得以藉由供养,修行回向,从而培植福田、报恩孝亲、超生度亡的殊胜良机。敬请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愿以此功德,救拔无量劫中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冤亲债主,出离生死轮回,趣入菩提正道。愿命终婴灵,因此
在我们四周围,确实有许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众生。在我们诵经的时候它们是来求超度的,我们诵经的时候它们就在旁边听经,这是一件好事,不用害怕。它们会护持拥护我们的,将来它们都是我们的护法善神。我们在诵经的时候无论是诵《地藏经》还是《阿弥陀经》还是其他经典,一定要恭敬,要真诚,要专心致志,让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得到利益。
佛法中“善恶的标准”并不依“凡夫的心”来评判,而是以佛法的价值观来作为判断、思维的标准。佛法认为,凡夫众生以“有我”之心去造作一切善法,皆不能得到真正解脱。也就是说,凡夫日常所思所为的善,并不一定能够与解脱道相应,这是因为凡夫的心中有“我相”。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此时世尊思维此梵志性格儒雅纯善质直,常为了求知而来请问,不是来惹麻烦的。他如果要问应当随意回答。佛就说:犊子。善哉善哉。随意提问吧,我会回答的。
这时世尊告诉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色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因灭此识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此色而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憍陈如。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而获得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居士问:《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理解请师父开示!一如师父答:把所有的虚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灭的变化的,无常的,他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我们众生来说第一个就是破相证性。因为相是一个虚幻,因缘和合的假象。
迦叶菩萨说: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确定。为什么呢?如来有时说是善不善。有时说为四念处观。有时说是十二入。有时说是善知识。有时说是十二因缘。有时说是众生。有时说是正见邪见。有时说十二部经。有时说即是二谛。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也一样。善男子。虚空非过去,因为无现在。法如果有现在则可说过去,因无现在所以无过去,也无现在,因为无未来,法如果有未来则可说现在,因无未来所以无现在也。
《宝积经》与《般若经》、《大集经》、《华严经》、《涅槃经》,并称为大乘佛教经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经以大乘经典的『空观』思想为基础,累积了《阿含》以来的佛陀教义,同时,也强调『无我』的思想与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观学派及唯识学派共同尊奉的经典。
《四十二章经》是由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的。后汉是指汉朝的东汉时期。汉朝共分两个时期,一是西汉时期,二是东汉时期。东汉时期又称为后汉。本经的翻译者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就生活在这一时期。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汉明帝因夜梦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带着十八个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经》之后,遇到
如来佛性有二种:一有,二无。所谓恶有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印等无量三昧,这都叫做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