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一代高僧印顺法师

人物故事 | 作者: [投稿]

  1964年(五十九岁)

  初夏,导师移住嘉义妙云兰若,恢复内修的生活,专心于自修与写作。期间之写作,主要是为了继续《印度之佛教》的方针,准备分别写成几部,广征博引,作更严密、更精确的叙述。民国四十一年从日本请回的日译《南传大藏经》,到这时导师才有阅读的机会。掩关期间,撰写了〈论提婆达多之破僧〉,〈王舍城五百结集之研究〉,〈阿难过在何处〉,〈佛陀最后之教诫〉,〈论毘舍离七百结集〉等。导师自忆掩关自修与写作时说道:“我沉浸于佛菩萨的正法光明中,写一些,正如学生向老师背诵或复讲一样。在这样的生活中,我没有孤独,充满了法喜。”

  1965年春天张澄基博士带著中国文化学 院创办人张晓峰先生的聘书,邀请正在掩关的导师出任哲学系教授。导师思惟良久,心想能够让高等学府中的青年学子接触佛法,受佛法的润泽,应是前所未有的机 缘。虽然导师闭关专修的研究与写作正在进行,但自觉弘扬佛法本当随缘尽分,终于在良久思惟后答应受聘,在掩关期满的五月十五日,结束一年的掩关生活,前往台北担任教职,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进入大学任教的出家法师。

  1968年(六十三岁)

  六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四十五万字)出版。冬,演培法师在星洲成立般若讲堂,导师应邀主持落成开光典礼。 民国五十八年正月,星洲佛教总会邀请导师于维多利亚大会堂作两天的讲演,讲题为“佛法是救世之仁”。星洲弘法圆满后,本道法师邀请导师至马来西亚弘法,在 竺摩法师的三慧讲堂宣讲《心经》。

  1969年(六十四岁)

  中央日报有《坛经》是否六祖所说的讨论,引起论诤的热潮。导师当时并未参加讨论,但觉得这是个大问题,值得研究。导师认为“问题的解决,不能将问题孤立起来,要将有关神会的作品与《坛经》敦煌本,从历史发展中去认识、考证。”因此参阅早期禅史,于民国五十九年写成了二十八万字的《中国 禅宗史──从印度禅到中华禅》,并附带写出《精校敦煌本坛经》。民国六十年三月,五十六万字的《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出版。六月,《中国禅宗史》出版后, 因圣严法师的推介,受到日本佛教学者牛场真玄的高度重视,并发心将之译成日文。译文完成后,牛场先生主动推介此书至大正大学申请博士学位,并于民国六十二 年(六十八岁)荣获日本大正大学授予博士学位。

  1977年(七十一岁)

  因妙钦法师患有肝病,导师于正月十七日特地去菲律宾马尼拉大乘信愿寺探望妙钦法师,不久妙钦法师去世,导师为此写了一篇《我所不能忘怀的人》,以为纪念。

  1978年(七十二岁)

  弘化星马之本道老法师于马来西亚金马仑三宝寺发起传授三坛大戒,礼请导师任说戒和尚。此次戒会相当清净庄严,于八月十六日开堂, 九月初四日圆满。戒会圆满后,导师至星洲般若讲堂弘法。在星洲期间,促成演培法师编定《谛观全集》,并为之写《谛观全集序》。

  1981年(七十六岁)

  五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出版。阐明“大乘佛法”,是从“对佛的永恒怀念”而开显出来的。这是费了五年的时间,有一千三百余页的巨著,再加索引,不下九十万字。十二月,《如来藏之研究》出版。

  1983年至1993年(七十八岁)

  九月,导师将《杂阿含经》与《瑜伽师地论》〈摄事分〉会编出版。在“经”的方面,将次第倒乱、缺佚而以余经编入凑数之情形,依研究 的结果改正过来。于“论”的方面,有些是有论而没有经的,经研考而知是出于《中阿含经》,也有属于《长阿含经》的;因此论定为本来是附编于《杂阿含经》, 后来才编入《中阿含经》、《长阿含经》的。另外又撰写一篇〈杂阿含经部类之整编〉(约四万伍千字),附编在卷首。

  民国七十四年(八十岁)

  三月,《游心法海六十年》出版。七月,十八万字的《空之探究》出版,在本书中,导师从“阿含”、“部派”、“般若”、“龙树”,作了一番“空之探究”,以阐明空的实践性与理论的开展。

  民国七十七年(八十三岁)

  四月,二十九万字的《印度佛教思想史》出版。这可说是导师对印度佛教思想发展研究的结论。

  由于著作太多、涉及的范围太广,读者每每无法掌握导师的思想核心,于是在民国七十八年(八十四岁)三月中,导师开始《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之写作。从“印度佛教嬗变历程”,说明“对佛教思想的判摄准则”,以示“人间佛教”的意义。

  民国七十九年(八十五岁)

  元月六日,导师身体违和;九日,经断层扫描,发现脑部有瘀血,连夜急送台大医院,并于十日凌晨二时手术。手术过程顺利,休养约一个月后,于二月十日出院,移住大甲永光寺,便于升和医院诊视。

  由于国外有学者否认《大智度论》为龙树所造,或想像译者鸠摩罗什多所附加,为此,导师于民国八十年(八十六岁)提出约六万字之《大智度论之作者及其翻译》论著。由昭慧法师代于“东方宗教研讨会”上发表。

  民国八十年(八十六岁)

  福严精舍由住持真华长老重建完成,于国历十月中落成开光,并于精舍举行在家菩萨戒会,由导师与演培长老、真华长老任三师。此次戒会,导师几位弘化海外学友:演培、仁俊、妙峰、印海、唯慈等长老,都远来参加盛会。

  民国八十二年(八十八岁)

  四月,导师将六十年大病以前的作品、《妙云集》出版以后的写作,以及数篇尚未发表的作品,结集成五册的《华雨集》出版。

  导师的写作,主要是:“愿意理解教理,对佛法思想(界)起一点澄清作用”;导师从经论所得来的佛法,纯正平实,提倡从利他中完成自利的菩萨行,纠正鬼化、神化的现实佛教。对于一生的写作,导师自云:“愿以这些书的出版,报答三宝法乳的深恩!”

  1994年(八十九岁)

  七月,自传《平凡的一生增订本》出版,记录一生出家、修学、弘法之因缘。书中自述道:“对佛法的真义来说,我不是顺应的,是自发的去寻求、去了解、去发见、去贯通,化为自己不可分的部分。我在这方面的主动性,也许比那些权力烜赫者的努力,并不逊色。但我这里,没有权力的争夺,没有贪染,也没有瞋恨,而有的只是法喜无量。随自己夙缘所可能的,尽著所能尽的努力”。导师为自己一生所追寻的方向,作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注解。 ”

  国历九月六日至二十九日间,导师在弟子厚观法师等人陪同下,以八十九岁之高龄巡走当年出家、学习、教书、受戒等曾经驻锡之地。此行,导师为了不劳师动众,一切都默默地进行。然一到第一站目的地──厦门南普陀寺大门,突然鸣钟击鼓,方丈妙湛老法师亲自到山门迎接,受到寺众隆重地欢迎。离开厦门,一行人转往宁波天童寺──导师受具足戒之道场。随后,到雪窦寺,以一束鲜花向太虚大师舍利献上最诚挚的礼敬,彷佛回到四十七年前,奉灵峰的梅花为最后的供养。国历九月十二日导师抵达普陀山前寺普济寺顶礼祖庭时,不禁潸然落泪,然而导师很快恢复平静,面对世间的无常变化,导师始终以理性来适应,这就是世间呀!

  2003年十月十八日,福严精舍成立五十周年,于庆祝大会上,历届师生齐聚一堂,导师应邀莅临会场,为历届师生开示。导师提示大家:“能多多为佛教教育尽 一分心力,在佛学院修学之后,回到各自的常住,要能够宏扬佛法、让佛法发扬光大。”并且指出“光是浅显的信众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加强进一步的僧教育与佛法研究。”最后期勉与会大众齐心努力,让福严佛学院能够永续经营,规模逐歩扩大,教海日渐深广。

  2004年四月三十日(农历三月十二日),福严精舍为导师庆祝百岁嵩寿,邀请历届师生及诸山长老莅临福严,于庆祝大会上齐心恭祝印公导师“福寿广增延,住世利人天”。导师应全院师生之请,莅临会场颁发“印顺导师奖学金”。

  百岁嵩寿过后,由于接见访客过于频繁,导师身体感到不适,于五月十日移住花莲,并在慈济医院接受身体检查,于诊断后,发现导师心包膜积水,情况一度危急。在慈济医院医师团队细心专业地为导师诊疗之下,成功地为导师进行心脏手术,顺利将心包膜之积水导引出来。出院后,就近于静思精舍静养。

  2005年四月十日,导师发烧住进慈济医院检查,发现心包膜再次积水,但因为导师年事已高,是否再作导引手术,医师们非常审慎,希望能先用药物治疗,看看病情是否能有所改善。四月二十六日,导师血压急速下降,医师乃紧急作心包膜之积水导引手术。手术本身非常成功,可是,对一位百岁老人而言,体力也是一大负担,自此之后,身体日渐虚弱,最后,由于心脏衰竭,于民国九十四年六月四日,导师百年的危脆色身,于正念寂静中安详舍报。

  思想精华“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导师一生将身心奉献于三宝,为“愿意理解教理,对佛法思想(界)起一点澄清作用”而孜孜不倦地写作、讲述。无论内修、外弘,目的就是希望抉发纯正的佛法,并以纯正的佛法在混浊恶世中作大清流,净化人心。导师继承太虚大师的思想(非“鬼化”的人生佛教),进一步地(非“天 化”的)给以理论的证明,其“从经论所得来的佛法,纯正平实,从利他中完成自利的菩萨行,是纠正鬼化、神化的“人间佛教””。因此提倡人间佛教,赞扬印度佛教的少壮时代,认为这是适应现代,更能适应未来进步时代的佛法!

  导师自云:“我的身体衰老了,而我的心却永远不离(佛教)少壮时代佛法的喜悦!”;“愿生生世世在这苦难的人间,为人间的正觉之音而献身!”

  导师深入经藏,净治身心,弘扬正法,利济有情,续佛慧命,为佛弟子树立实践菩萨行的典范!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