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印】下【顺】法师,俗姓张,名鹿芹,浙江省海宁县人,生于清德宗光绪三十二年(西元一九〇六年,岁次丙午)清明前一日。
六岁(民前一年)六月,进私塾学习。
民国元年(七岁),随父亲至新仓镇,进小学堂就学。
民国四年(十岁)冬天,小学毕业,处家中自修半年。
民国五年(十一岁)秋天,往硖石镇开智高等小学堂插班二年级进修。在高小第三学年,秀才张仲梧先生曾给导师的作文满分再加二分的赞许。
民国七年(十三岁)夏天,完成高等小学堂学业。同年秋天,于邻近之中医师家里读书,直至十六岁夏天。
1921年(十六岁),到1930年(二十五岁)任教于区立教会附设私立小学。
此段期间,于民国十四年(二十岁),读冯梦祯的《庄子序》:「然则庄文郭注,其佛法之先驱耶」,引起了探究佛法的动机。此后,于商务印书馆之目录中发现佛书目录,因此购得《中论》等书。由于阅读《中论》,使他领略到佛法之高深而向往不已!经四五年的阅读思惟,他发现了佛法与现实佛教界间的距离,所理解到的佛法与现实佛教界差距太大,引起了内心之严重关切,因此发愿云:「为了佛法的信仰,真理的探求,我愿意出家,到外地去修学。将来修学好了,宣扬纯正的佛法。」
1930年(廿五岁)农历十月十一日,于福泉庵礼上清下念老和尚为师,落发出家,法名印顺,号盛正。出家前因曾受般若精舍老和尚昱山上人指引,出家后随顺普陀山之习俗,礼昱公为义师父。农历十月底,印顺至天童寺受戒,戒和尚为上【圆】下【瑛】法师。
受戒后,得其恩师之同意与资助,于1931年(二十六岁)二月,至厦门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求法,插入甲班(第二学期)。八月初,受命至鼓山涌泉佛学院教课,在鼓山礼见了当代大德──虚云与慈舟二位长老。
1932年(二十七岁)上学期,受大醒法师之命为同班同学讲《十二门论》,数月后,于初秋之际,往佛顶山慧济寺之阅藏楼阅藏。
一年半后,为了阅览三论宗之章疏,于1934(二十九岁)正月,到武昌佛学院(世界佛学苑图书馆)。在武昌佛学院半年,读完了三论宗的章疏,之后又继续回到佛顶山阅藏。于佛顶山阅藏共三年。
1936年(三十一岁),武昌佛学院开办研究班,印顺法师受太虚大师之命,至武昌佛学院指导「三论」的研究。
1937年(三十二岁)国历七月七日,芦沟桥之抗日炮声响起。
国历八月十三日,淞沪战争又起。
至国历十二月四日,南京亦宣告失守。
至1938年(三十三岁)七月,武汉情势逐渐紧张,印顺法师与同学止安法师经宜昌而辗转到了重庆,度过了抗战八年。
在四川最初的一年半中(1938年8月至1939年底),印顺法师于北碚缙云山之汉藏教理院与法尊法师共同修学。其间,为法尊法师新译的《密宗道次第广论》润文,遇到文字不能了解之处便发问,因此对黄教之密乘见解与密乘特质有一番了解。
法尊法师也应印顺法师的请求,翻译了龙树的《七十空性论》。对于龙树菩萨的空义思想,印顺与法尊经常作法义的探讨,假设问题以引起法尊之见解。如此的论辩,使印顺有了更多与更深的理解,从此不再重视汉传佛教的三论宗。印顺自忆与法尊共同修学之因缘云:「我出家以来,对佛法而能给予影响的,虚大师(文字的)而外,就是法尊法师(讨论的),法尊法师是我修学中的殊胜因缘!」
1940年(三十五岁),至贵阳大觉精舍,于此撰写完成《唯识学探源》,这是他撰写出版的第一部著作。
民国三十年(三十六岁),为演培、妙钦与文慧三位法师讲《摄大乘论》,听者非常欢喜,因此共同整理笔记而成《摄大乘论讲记》。
民国三十年秋天,演培法师与几位法师至合江法王寺办法王学院,礼请印顺任教。
直至三十三年(三十九岁)夏天,三年圆满。于四川之八年中,长期为病所困,却从来没有中断修学,不断地讲说,不断地写作。
1942年(三十七岁),将其《印度之佛教》第一章寄给太虚大师,请太虚法师作序,太虚大师当即撰写《议<印度之佛教>》予以评论。在这篇不足1000字的评论中,太虚对于印顺的"佛教,乃内本释尊之特见,外冶印度文明而创立"的观点予以肯定,虽然也提出了自己对这句话的不同解释,但还是承认“虽说明不同,而大致可认为相差不远。"
太虚对于印顺的印度佛教历史发展分期提出了批评,指出印顺【似因庄严'独尊龙树'之主见,将大乘时代揉成支离破碎,殊应矫正】,并提出了太虚心目中的"公平看法"。太虚后来还写信给印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后来印顺法师在印出全书时附上了《敬答<议印度之佛教>》以回应批评。在这篇文章中,印顺从三个方面对于太虚法师的文章"议印度之佛教"及来信作了答辩。
内容主要包括三点:
1.论事推理之辨,主张自己的三期划分的合理性。
2.先空后常之辨,主张真常唯心论系佛法出于性空唯名论之后。
3.空常取舍之辨,主张龙树空宗才是菩萨精神的完美体现。
太虚在看到了全书及印顺的回应之后,批评的立场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更加强烈。在《再议<印度之佛教>》一文中收回了原先对于印顺的"佛教,乃内本释尊之特见,外冶印度文明而创立"观点的肯定,强调彼此对于这句话解释的差异,并进一步扩展了批评。
不仅如此,还于1943年8月30日为汉藏教理学院师生做了公开讲演。
这场争论上以印顺法师的沉默而结束,实际上印顺在太虚去世之后的著作中,仍然坚持并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立场,其所提倡的"人间佛教"的路线实际上已经取代了太虚法师"人生佛教"的路线,成为当代中国佛教的主流思想。因此太虚法师和印顺法师在20世纪40年代的争论,实际上是"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两条路线斗争的前哨战,值得我们关注。
1947年(四十二岁)正月,于杭州武林佛学院得到太虚大师逝世的消息,折了几枝灵峰的梅花,与大家一起到上海,奉梅花为最后的供养。法事过后,印顺被推举担任《太虚大师全书》主编,全书至第二年四月编集完成。
1948年冬天,性愿法师在厦门南普陀寺举行传戒法会,印顺法师应邀随喜戒会。在戒期中,为戒子作了几次开示。于戒会授具足戒时,与其师念公上人参加戒坛,为尊证。
新年过后,1949年(四十四岁)正月,在厦门住了下来。在厦门期间,随缘组办「大觉讲社」,并宣讲了《佛法概论》。六月,法舫法师在香港一再催印顺法师早日赴香港,并为其安排住处与生活,印顺于是与学友一同前往香港避难。在香港的三年中,印顺出版了《佛法概论》、《太虚大师年谱》等十五本书。
1952年(四十七岁)五月底,中国佛教会决议推请印顺法师代表中华民国出席在日本召开的世界佛教友谊会第二届大会,辗转从香港来到了台湾。
同年,接任《海潮音》杂志社社长,从1953年至1965年,前后共十三年。
1953年9月,于新竹观音坪创建福严精舍,成立一独立学团。来共住修学者,有印海、妙峰、隆根、真华、幻生、正宗、修严、通妙等法师。
民国四十六年秋,在壹同寺成立了「新竹女众佛学院」,与演培法师任正、副院长;学院的教师,由精舍法师们负责;住处及经济生活,由壹同寺负责。
1954年(四十九岁)底,应邀至菲律宾弘法。正月中,曾在信愿寺(七天)、居士林(三天)说法。圆满后,居士林之施性统、刘梅生居士邀请他至南岛弘法,在宿务──华侨中学操场的晚上说法(三晚)。于宿务弘法中,促成慧华与梅生居士共同发起创办普贤学校。
1958年(五十三岁)夏天,为性愿长老讲经祝寿,再度至马尼拉弘法。其间,被推举为信愿寺与华藏寺二寺的联合上座(住持)。任二寺联合上座后,促成能仁学校的成立。
1959年,周宣德、丘汉平居士推动成立大专奖学基金,以引导大专学生接近佛法。当时担任中佛会「国际文教」主任委员,时值弘化菲律宾,因此周宣德居士写信征得他同意后,成立了「国际文教奖学基金会」。
1960年(五十五岁)秋,《成佛之道》出版。年底,于台北成立慧日讲堂。在慧日讲堂的三年多期间,开演数部经论,如《宝积经》〈普明菩萨会〉、《往生净土论》、《辨法法性论》等。
1964年(五十九岁)的初夏,移住嘉义妙云兰若,恢复内修的生活,专心于自修与写作。
1955年从日本请回的日译《南传大藏经》,到这时才有阅读的机会。掩关期间,撰写了《论提婆达多之破僧》、《王舍城五百结集之研究》、《阿难过在何处》、《佛陀最后之教诫》、《论毘舍离七百结集》等。
1965年春,张澄基博士带著中国文化学院创办人张晓峰先生的聘书,邀请正在掩关的印顺任哲学系教授。印顺受聘,在掩关期满的五月十五日,结束一年的掩关生活,前往台北担任教职,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进入大学任教的出家法师。
1968年(六十三岁)6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出版。冬,演培法师在新加坡成立般若讲堂,导师应邀主持落成开光典礼。
民国五十八年正月,新加坡佛教总会邀请导师于维多利亚大会堂作两天的讲演,讲题为「佛法是救世之仁」。其后,本道法师邀请他至马来西亚弘法,在竺摩法师的三慧讲堂宣讲《心经》。
1969年(六十四岁)冬,开始编集《妙云集》,至六十二年秋末,经四年而全部出版,将过去的写作与讲录,除大部的专书如《印度之佛教》等之外,汇编成集。全集分为三编:上编是经与论的讲记,共七册;中编是十万字以上而独立成书之作品,如《中观今论》、《成佛之道》等,共六册;下编是各种文字的类集,共十一册。全集总共二十四册。
1969年(六十四岁),中央日报有《坛经》是否六祖所说的讨论,引起论诤的热潮。印顺当时并未参加讨论,但觉得这是个大问题,认为「问题的解决,不能将问题孤立起来,要将有关神会的作品与《坛经》敦煌本,从历史发展中去认识、考证。」因此参阅早期禅史,于1970年写成了28万字的《中国禅宗史──从印度禅到中华禅》,并附带校出《精校敦煌本坛经》。
1971年3月,《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出版。6月,《中国禅宗史》出版后,因圣严法师的推介,受到日本佛教学者牛场真玄的高度重视,并发心将之译成日文。译文完成后,牛场先生主动推介此书至大正大学申请博士学位,并于1973年(六十八岁)获日本大正大学授予博士学位。
1976年(七十一岁),因妙钦法师患有肝病,印顺法师去菲律宾马尼拉大乘信愿寺探望,不久妙钦法师去世,印顺为此写了一篇《我所不能忘怀的人》,以为纪念。
1977年(七十二岁),本道法师于马来西亚金马仑三宝寺发起传授三坛大戒,礼请印顺任说戒和尚,于八月十六日开堂,九月初四日圆满。戒会圆满后,导师至新加坡般若讲堂弘法。在新加坡期间,促成演培法师编定《谛观全集》,并为之作序。
1981年(七十六岁)5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出版,认为「大乘佛法」是从「对佛的永恒怀念」而开显出来的,这即是暗含着【大乘非佛说】的意思,引发争议。12月,《如来藏之研究》出版。
1983年(七十八岁)9月,将《杂阿含经》与《瑜伽师地论》〈摄事分〉汇编出版。另外又撰写一篇《杂阿含经部类之整编》,附编在卷首。
1985年(八十岁)3月,《游心法海六十年》出版。7月,《空之探究》出版。
1988年(八十三岁)4月,《印度佛教思想史》出版。
1989年(八十四岁)3月,开始《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之写作。
1990年(八十五岁)元月六日,身体违和;九日,经断层扫描,发现脑部有瘀血,急送台大医院,于十日凌晨二时手术。手术过程顺利,休养约一个月后,于二月十日出院,移住大甲永光寺。
由于国外有学者否认《大智度论》为龙树所造,或认为鸠摩罗什在翻译时增入己见。
为此,印顺于1991年(八十六岁)写出《大智度论之作者及其翻译》。由昭慧法师代于「东方宗教研讨会」上发表。
1991年(八十六岁),福严精舍由住持真华长老重建完成,于国历十月中落成开光,并于精舍举行在家菩萨戒会,由印顺与演培、真华任三师。此次戒会,印顺几位弘化海外学友:演培、仁俊、妙峰、印海、唯慈等长老,都远来参加盛会。
1993年(八十八岁)4月,将1971大病以前的作品、《妙云集》出版以后的写作,以及数篇尚未发表的作品,结集成五册的《华雨集》出版。
1994年(八十九岁)7月,自传《平凡的一生·增订本》出版。
国历九月六日至二十九日间,在弟子厚观法师等人陪同下,游访厦门、宁波、普陀等地。
2003年10月18日,福严精舍成立五十周年,印顺法师应邀参加庆祝大会。
2004年4月30日(农历三月十二日),福严精舍为导师庆祝百岁嵩寿。
5月10日移住花莲,并在慈济医院接受身体检查,发现心包膜积水,进行心脏手术,出院后,就近于静思精舍静养。
2005年4月10日,发烧住进慈济医院,终因心脏衰竭,于2005年6月4日安详舍报。
印顺法师一生讲学不辍,撰写、编纂作品四十余种,计八百万言,陆续结集为《妙云集》(24册)、《华雨集》(5册)及《印度佛教思想史》、《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等专著行世,其学术水准受到海内外佛教界、学术界肯定。
印顺法师一生倡导和阐发“人间佛教”思想,对当代汉传佛教界尤其是台湾佛教界的思想和实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遍布全球的慈善组织慈济功德会创始人证严法师即出自印顺门下。
印良法师,1974年出生于天津市,法号“天几”,字号“印良”,别号“岚山斋主”。天津乐善妙觉院住持,武夷山乐善福安寺住持,现代梵呗佛教音乐人。医易世家世袭祖德,自幼参学儒释道文化,研习禅、律、净、密四宗佛学,垂髫皈依,而立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披剃,太姥山平兴寺律坛得戒。常年历行佛学及传统文化推广,孜孜不倦示德身行。势承如来家业,发愿利乐有情。
什么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什么意思?十二因缘是对缘起论的最好解释,关于世界的由来佛陀提出了缘起论,而在人生过程的形成和变化的具体问题上,佛陀在缘起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按照缘起论来对人生进行分析,它将人生过程分为十二个彼此成为互为条件或因果的环节:
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习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普通学人,何能懂得,不免招惹讥笑。特为写出几条通常规矩来,作个参考。(一)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一般人不了解佛教所说的「空」,以为佛教所说的「空」是什么都没有的空,这可说是误解了空的真义。宇宙「缘起」的现象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法因为因缘的和合而生,因缘的消散而灭,所以其本性为空。即世间上的形形色色,皆由于因缘和合而成,并没有实在的自体,故称为「空」。常人对空的了解,往往止于什么都没有的「顽空」;说到有,则认为是什么都有的「实有」。其实,佛法所说的「有」,是如幻的缘起假有,虽有而不碍其空;佛法所说的「空」,是无实的自性本空,虽空而不碍其有。此即缘起性空的道理。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解释:我成佛的时候,如果国中有地狱、饿鬼、畜生的话,我就不成佛。【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解释:我成佛的时候,西方净土中的天人(指带业往生的凡夫)寿终之后不再堕入三恶道。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1、《梵网经》中的五荤 《梵网经》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犯轻垢罪。 2、《楞严经》中的五荤 《楞严经》曰: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
回向偈一,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回向偈二,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回向偈三,大慈菩萨回向偈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虽然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其实有很多烧香拜佛的人,他们的动机并不如法。三年前曾经有一位居士对我说,某一个庙门口,有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高香,祈祷佛菩萨说:“观音菩萨呀、佛菩萨呀,我的儿媳妇对我不好,让她早早受到惩罚吧!”这哪里是在学佛呀?明明是害人,太可怕了!这种东西简直是离佛教千里之遥。还有这样说的:“神佛呀,让我赚多少多少钱吧,我拿着多少多少钱来给你烧高香……”这些是要佛菩萨替你出气、合伙做生意。
如何烧香?一、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二、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三、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未来佛弥勒佛是佛教的八大菩萨之一,虽然他被称为是佛,但是实际上却是菩萨。那弥勒佛为什么被称为未来佛呢? 从他出家为僧开始一直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它是慈悲、宽容、乐观的化身,他总是一副笑呵呵的
布施,六度之首,即以自己所有,普施一切众生,内容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佛教的布施是要人学习舍弃悭吝之私念,但布施的来处,必须是清净的,不违反国家的法律,同时施者心不骄慢,受者心怀感恩,是「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的清净布施。
观音菩萨的六字真言,又叫六字大明神咒——唵嘛呢叭咪吽。此神咒为观音菩萨的心咒,具有多重且深广的意义与功德,普为一般佛教徒所诵持。一说唵嘛呢叭咪吽就是“皈依莲华上之摩尼珠”的意思,为西藏佛教徒向莲华手菩萨祈求未来往生极乐时所唱的咒语。
严格来说,佛教的戒和律是有所不同的。“戒”主要是强调带有一种自觉的性质,信众出于自身的意愿,发誓发愿,愿意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这个是“戒”。“律”强调了外在强制的性质,就是说你加入僧团、或者加入教团,或者你加入一个宗教组织,那么你就必须遵守某些规章制度,你才能是这个这个团体组织的成员,这些规章制度就是“律”,它带有一定的外在强制
一家之主,要乐观面对生活,心甘情愿去为这个家付出。没有怨言,没有计较,不挑剔家人的不是。儿子不好是自己的命,儿媳妇不孝顺也是自己的命。你讲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其实都不对,你也不对,他们也不对。一家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都没有理。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什么是嫉妒心?很多人都不承认自己有嫉妒心,或者没有发现自己有嫉妒心。先来看一下佛给出的定义。嫉妒定义:在《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里面,佛说:“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恨),是为嫉妒。”
懂“观自在”者,是自己娱乐自己也。自己娱乐自己,就是自己去享受大自在、去享受稳定的情绪。去保持着不断提升的、源源不绝的生命动力,保持着美好的心情去帮助、去普度法界众生。凡人的情绪飘忽不定、难以自控,这是因为其不懂观自在。
我执重的人就是把自我的感受体现的越明显,他的我执就会越重。我执要靠什么来调伏,就是要靠理性、靠法,如果一个人靠感性那我执就会越重。假如说我们心里就是不舒服,但是用法来要求自己觉得自己不对,马上能调整,其实就是用法来破除我执。我们凡夫首先要破的是我执,现在我们还没有资格说要破自
在我们身边会发生很多事情,苦的、乐的、好的、坏的…… 但是,不管发生什么,最后总会有一些转机,这个转机就是菩萨的加被、加持和关照。其实,菩萨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也从来没有舍弃过我们。因为菩萨的大悲心使然,深妙微远、无有分别,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呵护。
今天是阿弥陀佛诞辰,阿弥陀佛成就的极乐世界是人类幸福美满的人生期盼和终极价值的最高追求。作为佛教徒,我们过阿弥陀佛诞辰,最重要的是系念阿弥陀佛,与佛道交感应。阿弥陀佛具备着无量的慈悲和智慧,我们要向阿弥陀佛学习。
今天是冬月十七阿弥陀佛圣诞!阿弥陀佛是众生的慈父,西方极乐世界是众生的归宿!阿弥陀佛知众生苦,时时刻刻思念着我们!今天是他的生日,让我们通过几个小问题走进阿弥陀佛的世界,走进阿弥陀佛的怀抱!阿弥陀佛究竟是谁?阿弥陀佛又叫无量光佛、无量寿佛。
第一、脱离病苦。受持八关斋戒,它就能脱离病苦,为什么?因为它的功德大。病苦来自于我们过去世的业障。就好比说,过去的我们,是一个会去伤害生命的人,因为我们不懂得爱护生命,所以这一辈子,我们的生命也就容易受到伤害,先天不良,后天又失调,那怎么去抵消?就是透过我们自己的功德,来稀释掉过去的恶业。当然,脱离病苦的方式就等于是减免我们的业障。
“沙门”是梵语,翻译成我们中国话,有勤息、勤行、勤劳等义。勤息指的是出家人勤修佛道,息灭诸烦恼。勤行是指的是勤行众善,止息诸恶,从而证得寂灭涅槃。勤劳指的是出家人应当精勤修道,修道有多种功劳。本师释迦牟尼佛在《阿含经》中讲到:舍离恩爱,出家修道;摄御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无所伤害;遇乐不欣,逢苦不戚;能忍如地,故号
据《杂宝藏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是象王,有这样一个具有功德的故事。《佛说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跟弟子讲,在往昔劫的时候有一个象王具有功德。过去,在劫初或善劫的时候,动物都会说话,而且有很多的功德,不像现在的动物特别愚痴,象王具有很多的功德。
当你已经通晓道理与修行的理路,也已经知道如何教化众生,亦即理、教都圆备了。此时,就可了解诸法与诸法之间的所有法相,其实是全归于平等的。
只要有正觉的心,本性自然而显露。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那一切妄念就像一灯能照千年暗一样,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所有的业障、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全部熄灭。
以拥有的欲求看待现前心所对应的是心外求解决苦的方法,借由对苦觉知而生的离苦心去透过佛法所对苦的诠释,同时也觉悟苦而真的求出离,却不是暂时或是只单单对外求解决。哪怕是对外求解决也是需要对以往心所依、行为所做思维和转变,更何况要真的离苦求解脱。
禅定,是一个很幽胜深远的法门。有实修经验的人,一定会知道,你修得越深,精神层面的感觉将越深邃,越难以言诠。这种精神层面的感觉,只能透过实修去取证,自然会了解深刻的禅定里面是什么样的世界。
自己要检视自己修禅定的动机是不是为了利养。如果是,那就是地狱的心。什么是地狱心?当此生此世贪得无厌,下辈子就容易掉入地狱。如果为了利养而修禅定,这就叫发地狱心。可千千万万要避免啊!
某僧刚出家时,早课、晚课、出坡、行堂、诵经、打坐等功课样样精进,而后慢慢心生懈怠,并不如前。某日,师上堂开示:无论出家在家,为什么有的人修着修着心态变了,问题出来了?你们可以扪心自问,当初修学的初发心是什么,坚持了多久,现在的心态又是什么?
菩萨成道,就是以度众生为愿,也以度众生为因。菩萨以四种方法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1、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化导众生。2、爱语:善言慰喻,令其受教离恶。3、利行: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4、同事:随众生所乐,同其所作,使其各沾利益。
我们每个人都想给身边有缘人真实的利益,这个利益分为两种,一种是叫世间的利益,一种是出世间的利益。世间的利益就是给予身边的人名利,在世俗当中把它称为贵人,帮助身边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无非就是追求富贵雅三个字。但是这种利益是变化无常的有些人一时得到了名利,这个名利也不一定对他是好事情,因为名利它也是工具,这个工具可以把你带着往上走,同时也可以带着你往下堕。
八正道里的正命,是指赖以为生的职业,不但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犯法不违法,还必须合乎伦理道德和佛法的规范,合乎佛陀所教导的正命的工作生活。在家人的正命,就是合于五戒的工作。比如有的国家虽然允许经营赌场、酒吧,但在家居士不能从事这些行业。居士要有正当的经济生活和谋生方式,从事的工作、赚钱的方法,不能违犯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