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禅改变了他们,而他们通过禅改变了世界!

人生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本文介绍的日本「经营四圣」中的松下幸之助和稻盛和夫,美国「苹果教父」乔布斯,中国的马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 —— 改变了世界的禅者。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不明禅机,难成大业!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95岁接受采访时说:「像我这样才能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比比皆是,我之所以能成功,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对禅的领悟。」

  日本禅学家将松下的言论总结为:「不通禅理,生活乏味;不明禅机,难成大业。」松下电器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国际企业,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宗教给人慰藉,企业创造财富,二者同样神圣。

  1932年5月5日,一个偶然的机会,松下幸之助目睹寺院僧众热火朝天、不计名利、忘我劳作的场景,并为之震撼,初心发蒙:如果企业经营也能像宗教事业一样,通过信仰与超越物利追求的价值观来凝聚人心,不也一样能产生强大的生产力吗?

  这个「初心」,最集中地反映在他的「自来水哲学」里:「水管里的水固然有价,但喝路边自来水不用付费,也不会被人吆喝,这是因为水资源相对丰富,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就是把大众需要的东西变得像自来水一样便宜……我们的使命,就是让世界所有人都富裕起来!」

  松下幸之助的领导力不仅使自己在松下,乃至于整个日本拥有了不容置疑的权威,同时也为管理界提供了最佳的管理范本。

  松下集团分公司如今已遍及全世界,而他的育才理念也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结果。

  这种成功是最极致的管理之道,而这种人生,也正是禅学中「度己先度人」的最直接诠释。

稻盛和夫:托钵托出两个世界500强

稻盛和夫

  1997年,65岁的稻盛和夫在圆福寺剃发修行七个月。外人对他的这一行为通常不解,但他自己却认为,这段生涯对他摒弃利己之心,不断磨练和净化心灵至关重要。

  稻盛和夫认为,「禅宗非常注重对心的探究,指明心的存在。我非常想学习和体验具有这样特点的宗教。因为我向来把纯化和净化人的心灵看成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寺庙里,僧侣需要负责从煮饭到打扫所有日常杂事,这些事与坐禅比较,地位是相等的。换句话说,认真从事日常生活的劳务,与坐禅以求精神上的平和,从禅宗的角度来看两者并无差异。

  日常劳动就等于修行,认真工作就等于开悟。所谓开悟就是指心性获得提升,磨练心性之最终就是悟的境界。

  稻盛和夫回忆他这段独特的经历,曾说:「我之所以皈依禅宗,因为禅宗特别重视心性即灵魂磨炼。心灵肮脏的人感觉步履艰难的事情,在心灵纯洁的人那里,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成功。因为心灵纯洁的人,能够保持气定神闲,因而能够看清问题的本质。」

  稻盛和夫之所以能将KDDI在京瓷之后带入世界500强,因为在创办KDDI之前他连着3个月每天质问自己的动机,直至确信自己没有私心杂念,才看清了被竞争对手的私欲和势利所遮盖的商业真相。

  表面看起来,商界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人际关系的八面玲珑、手腕心机的锱铢必较,与出家学佛对心性的磨砺完全背道而驰,在稻盛和夫这里二者却并不矛盾,反而能够相辅相成。

  杨澜访谈稻盛和夫时曾问:您剃度出家让很多人都不太理解。作为一个企业家,是要在俗世当中追求利润、追求成功的;而佛家的理念却是放弃功名利禄,专心向佛。当时怎么会有要出家的愿望?

  稻盛和夫答:很多人都说佛教和企业经营盈利有矛盾,其实是一个误解。佛教讲「自利利他」,认为要想自己获利必须造福他人,教导人们不要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要让他人得益。

  我在企业经营当中也经常要求员工帮助他人。就这点来说,我认为佛教不适应资本主义、不适应企业经营盈利的说法是错误的,以佛教思想为基础从事企业经营远远比一般的企业经营高尚得多。

  稻盛和夫一生中有过一次价值观的重大改正。

  因为我小时候就受到佛教关怀他人的思想影响,在创业的时候就没有过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富翁这样的想法。这几个年轻人的闹事只是一个刺激罢了,但我认识到了保障员工的未来生活是何等的重要。

  我之所以要把企业搞得越来越出色,目的就是让在京瓷的员工能够安心工作,度过一个幸福的人生。

  从「佛道」到「人道」到「商道」,稻盛把一个企业家的人格修炼放到了最高的位置。因此,稻盛和夫说,「人生的根本目的不是别的,不是赚钱出名,其实就是提升信心、磨练灵魂。」稻盛的「工作禅」最有名的就是:我们为什么而工作?是为了磨练灵魂,提高心智,赚钱只是顺便的目的而已。

马云:做企业的人天天都在修行

马云

  稻盛和夫称赞马云道:在日本,我经常听到、看到关于你的故事,在IT行业,你在世界上创造了一个企业神话。

  其实早在2008年,在京都日本京瓷公司总部,马云就拜会了稻盛和夫。

  马云承认当年和稻盛的交流让他受益匪浅:我把做企业,从当成一种乐趣、到做成事业,再到把它当成做人,这一路上学到了很多。我对稻盛先生的思想、哲学、观点尤为赞赏。

  其实,我们做企业的人天天都在修行,在工作中、在生活中,碰到的所有灾难、快乐都是一种修行。

  以前我最早学习道家哲学,从中明白了领导力,而儒家思想讲究管理,佛家思想讲究做人,三位合在一起,方为中国文化的精髓。

  道家讲究和谐,儒家讲究规矩,佛家讲究包容。我从太极中悟到,事情并没有好与坏,关键是你怎么看,太极不仅是健身,也可以产生思想的交流。禅是生活的方式。

  在中国做企业,需要好的「中药」。把儒释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好「药」,否则任何一味药可能是都是「偏方」。

“苹果教父”乔布斯

“苹果教父”乔布斯

  苹果禅——禅改变了乔布斯,而乔布斯通过禅改变了世界!

  1972年秋,曾吸食大麻的乔布斯逐渐告别了大麻,并不是他有多么超人的意志力,而是因为他的心灵彻底被佛教征服。他曾一度考虑出家为僧。

  因为文化不同,很少有美国人能真正理解禅的奥妙。但毫无疑问,乔布斯属于极少数的例外。

  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而是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直面当下、直抵人心。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

  不得不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的影子。

  乔布斯说,「佛教有一句话:初学者的心态,拥有初学者的心态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不要迷惑于表象而要洞察事物的本质,初学者的心态是行动派的禅宗。

  1982年,乔布斯让著名摄影师安娜•沃克尔为其拍摄了一张禅修的照片,他亲自为这张照片题词:「这是一个经典的时刻。我独自一人,所需要的不过是一杯茶、一盏台灯和一台音响。你知道,这就是我的全部。」

  他每天坐禅的习惯已经多年,在决策前,会先闭目静坐,然后叫属下将相关产品设计一并放到垫子的周围,来决定选择哪个、放弃哪个。

  当心定下来的时候,直觉会非常的清晰、敏锐。

  每天坐禅结束时,乔布斯都会对着镜子问:「如果今天是我最后的日子,原计划今天要做的事,我还愿意做吗?」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在乔布斯那里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技术和设计思路:NoButton。「按钮」是电子设备的「天然标志」,但用户要的不是按钮,而是「直指人心」的功能、效用和体验。

  苹果笔记本MacBook,其睡眠指示灯的闪烁频率,与成年人正常呼吸的频率是一致的,即每分钟12次。

  在新产品设计上,借助禅修带来的专注和对简洁的热爱,乔布斯做得细致入微、深入人性。

  乔布斯的成功,在于把自己认为有用的禅宗理念化为好的产品,并且用禅宗洞悉本质的能力和专注执行的能力来把产品做出来。

  禅宗讲究「简单」和「趋于直接」,因此,「极简」成了苹果设计的核心。

  「追随内心」四字恰是禅宗精髓的体现——「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