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第44讲

  第44讲 第十篇:实热性腹满病证治

  刚才我说的,关于这个方(厚朴七物汤)的,临床应用上,是表里同病的情况,我们在第一篇讲的,应当“当先解表”,如果里证为急,“当先救里”,现在是一个表里两解的举例,具体表里同病,应该采取什么治法,要结合临证的情况来决定。
  第三,讲的是表里同病,假设说没有表证,人家并没有感冒十日,即没有发热十日,但是,出现了寒热夹杂,而且已湿滞,我现在不是讲腹满病吗,湿滞,我曾经讲到,就是大便不畅的一些病人,排便不畅,湿滞为特点,这个方也很好用,而且我觉得,特别是在儿科,小孩儿发烧也好一些了,但是没有尽除,他表现得不愿意吃饭,腹胀满,小孩不会形容,老说:“肚痛”,但是,你去腹诊也不是很硬的,就是大便不畅,吃得也少了,这时候用这个方子,就等于表里双解,比方说,关于大黄的问题怎么办,为了使湿滞,包括里邪能够尽除,大黄单包,根据大便的情况,店家长自己掌握,后下,下多少量,如果大便已通,我们则不用大黄,用榔片比较稳妥,就是对儿科来说,不用大黄,用榔片,再一个,给他助消化的药,比方说,象鸡内金、焦三仙,在这个方子基础上的变通,非常适宜,服药后,小孩就愿意吃了,而且,这个方不要多用,就用1~2付,见好就收,然后,也可以看他脾胃的情况,如果脾胃素虚,爱感冒的孩子,用香砂四君子汤,非常非常的好,因为不象治大人的腹满病,病机复杂,小孩得病病机非常单一,就是发烧以后,你说是阴虚,咱就用麦门冬汤打底儿,现在我讲的是已表里同病,有腹满里实证,热又没有尽退,就这方非常好用。

  再往下讲,就是厚朴三物汤证,这是第11条:

  “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一类)
  这条原文在叙述上非常简练,是一类条文,刚才讲的厚朴七物汤证,就是二类原文,熟悉一下就行了,所以,我很简单地就讲下来了,第11条,一类条文,大承气汤证(13条),也是一类条文,“痛而闭者”,如果从方测证,它应该以什么为主症?一定是腹满病,而且是以腹部胀满为主症,这省文法,从方测证,厚朴有什么作用?行气除胀满,而且量用到8两为君,这就是从方测证,胀重于积,因为它这是个省文法,因此,11条所论的,一定是气滞重于积滞,所以,他说是里实气滞证的证治,里实就是积滞,气滞为重,现在说“痛”,指腹痛,为什么腹痛?有有形之邪阻滞,所以,他得有大便秘结和腹痛。我开始给大家讲,腹满病,是以腹部胀满为主症,得见痛、闭,甚至有的出现呕吐,现在,它具备这三症了,所以是实热证腹满,从厚朴三物汤来说,这个方子应该和小承气汤比较,包括我们《方剂学》,讲药物量的变化,及主、辅、佐、使的地位,发生变化,主治证也就跟着变化了。大家看,厚朴七物汤用量,怎么记得,我觉得,按照朴、实、黄的顺序,8、5、4,这不是两,是5枚,对小承气汤来说,就是大黄为君,然后按着4、3、2,这样的比例,厚朴量重,因此,厚朴三物汤,以行气除胀满的厚朴为君,重在行气,也有通下作用,用大黄的量相对来说小,是用枳实配大黄,小承气汤以大黄为君,但是,大黄也仅仅用4两,因此,本方有轻下热结的作用,用大黄为君,尤在泾他体会这个方,厚朴三物汤重在行气,所以就以厚朴为君,小承气汤意在荡实,所以以大黄为君,严格来说,叫做“小”也,它就比大承气汤为,轻下热结的作用,所以叫做攻积导滞,轻下热结依靠大黄,再一次证实,厚朴三物汤证重在气滞,气滞重于积滞,两者兼有的情况下,为里实气滞证,这是第11条,本义讲完了。
  我现在要说一下[临床应用],就是大承气汤、厚朴三物汤,两者在[临床应用]上,怎么考虑的,两者相同点,用药都有朴、实、黄,唯独大承气汤多出来个芒硝,芒硝的作用刚才我已经提了,厚朴三物汤重用了厚朴,以行气除胀满,在泻下的问题上,两者一致,只不过有轻、重之别,这都是从基本理论上,“以通为用”,而且要泻下积滞是一样的,但是,在用药上,重用了厚朴,这个是多出一个芒硝,牵制大黄继发性便秘的副作用,使它泻下力更强,这是取芒硝的咸寒软坚之力,这是本义上的区别。
  第二,就是在治疗急腹症上,所创制“复方大承气汤”的,应用复方大承气汤,是天津南开医院,在治疗急腹症的过程中,允许临床观察的,若用中药来进行治疗,这个方子很有意义,就是由大承气汤的原方,加上活血药桃仁、赤芍,重用莱菔子,莱菔子他用了30克,配合枳实、厚朴,实际上是宽肠下气的作用,对于整个胸、腹的气滞,也有帮助,特别是枳实、厚朴,其中,大黄就是生用,而且后下,原方里面是用15克,不管是泻下药大黄、芒硝,还是活血药桃仁和赤芍,其用量都是12克~15克,唯独重用了莱菔子30克,这个方可以用于不全性肠梗阻,包括机械性的肠梗阻,特别是肠道里、外的肿物,不管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出现的压迫症状,机械性肠梗阻,它表现为容易呕吐、腹胀,腹痛、大便秘结,就是我讲的胀、痛、闭、呕,在以前,比方说对腑气不通,老百姓都说“喝点生豆油”,“喝点香油”,那是很难喝的,但是病人胀满疼痛,大便不通的那种痛苦状,他不得不喝,有的时候,能够起到缓解的作用。但是,从治本上来说,应当消除病灶是根本治法,但是有的时候,第一,在没有确诊之前,不明确地情况下,甚至可以用急则治标的办法,给他用润下法,还有的,可能肿物被发现时,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在缓解症状上,中药就有用武之地了,还有就是急腹症,也有的术后出现的,麻痹性肠梗阻,复方大承气汤,包括厚朴三物汤,都是可以用的,这几种情况,到我们中医临床来的,就是术后的粘连,也属于机械性的,或者麻痹性的肠梗阻。还有一类,就是肿瘤的病人,失去手术机会,为了缓解症状,解除痛苦,这个方子也要用,那就看正气虚不虚,正虚,你再用一些扶正的药。还有就是用于,胆囊炎、急性阑尾炎,以及某些热病过程中,出现的昏迷、高热、痉厥,伴有大便秘结不通的,阳明腑实证,也有时候用灌肠的办法,也不能根本解决,这时复方大承气汤有很好的作用。
  我个人体会,如有一位,老年顽固性的便秘患者,中药、西药,凡是通便的药,全用尽了,她自己在来我这之前说,“蕃泻叶子都不起作用”,一开始用蕃泻叶子沏茶喝,她有时候喝多了,还肚子疼,或者便稀,蜂蜜、豆油等招儿都使过,包括后来又用到芦荟,就将龙爪花掰叶吃,别人说好使,到她这也不好使,她又把前面有些医生,给她开过的药,比方说类似于麻子仁丸那样,用种仁类的药物,我问她,老年人都已经六十好几岁了,“麻仁滋脾丸试没试过?”,“用过了,能解决1天,第2天就不好使,从来没有过,1~2天排便的时候”,如果是用药不恰当,就7~8天便一次,如果3天不便,她就开始出现嗜睡,和你说话都闭着眼睛,还有,就是没有精神,也不能吃饭,她自己就说,“我要是3天不排便,我自己就迷糊了”,精神不振,大便一通,马上就有精神,这个病人马上令我想到,复方大承气汤里面,它有活血的桃仁,赤芍偏凉,我没用,我用了当归和寸云,考虑了补益,作为老年人,肠燥便秘肯定得用,麻仁、郁李仁这样滋润的药,但是,气虚血不足,肠道的传化功能减退,因此,我用了太子参玄参,另外,我们刚刚讲过的生白术,行达到多少克?就有宽肠下气作用,生白术25~30克,我就给她用了30克,里边有当归、有寸云,有太子参、玄参、有生白术,另外,我又考虑到用杏仁,为什么要这么考虑呢?她说了,她大便通了就精神,大便不通,她就睏,我认为,应从肺给她通调一下,肺与大肠相表里,杏仁,我就加了10克。完了她说,“你这方真比别人开的方,好使,真好使!”,半个月后,又开始出现3天没排便,着急了,来找我,我说:“这么办吧,我给你将大黄包上,你看情况后下,别拉稀”,又好了大概十天、半个月,又不行了,又来找我,我说再给你包点玄明粉,就是芒硝,我都是按照10克给的,就是取的小量,叫她自己增减,从那以后,她就说:“您给我做成药吧!”,我说:“不行,你这老年人,不用做成药,你就随时来,我给你增减就行”,这位给我的启发是什么?复方大承气汤里,我没用赤芍活血的凉性,确实莱菔子我用了30克,对这位老人加生白术,我认为这劲儿就不小了,它的行气作用,要比枳实、厚朴缓和,也是一种宽肠下气的作用,但是,我这方,和别人有别的地方,就是给她补气养血了,活血之中有补气养血之功,考虑得比较全面。因此,用复方大承气汤,比你直接用大承气汤,更适合临床现在的情况,就是说,那种里实热结的严重情况,她病人不是马上来找中医的,所以,我认为,复方大承气汤的这种加减,用在这位老年人的身上,很有启发。这位病人,是今年我在一个专家门诊里遇见的,对复方大承气汤的,应用、理解很有启发意义。
  关于厚朴三物汤,我认为症状一定是气胀为主,腹胀重,我当小大夫的时候,凡不全梗阻的病人,他病因并不明确,也没有经过手术,或者是查出什么肿瘤所致,就是不全梗阻,那时候我是第一次看到,X线片上的鼓肠,肠上面有液平面,都是一些气泡,不全梗阻。作为西医大夫来讲,就希望给他灌肠,灌肠只能解决下段,他这个位置偏高,怎么办?用厚朴三物汤。就这三个药,其它什么药都不用,真就好使,你也不用考虑,补气、或恐伤脾胃,就这厚朴三物汤,很好的,[临床应用],就介绍这点,六版《金匮讲义》的,[临床应用],说了很多,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就不介绍了。
  下面,来说第12条,大柴胡汤证,大柴胡汤在《伤寒论》里面也提到了,我们看看在《金匮》里,他怎么讲的,说: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一类)
  也是一个商量的口吻,他突出“按之心下满痛”,满,胀满,是个腹满病,同时兼有疼痛,这就是我说的四症里,它至少兼了二症,胀满、疼痛的部位在心下,这“心下”,原来我在讲胸痹病的时候,已经说了,应该特指心下、胃脘,如果结合《伤寒论》的,大柴胡汤证,他讲的,心下急,还伴有郁郁微烦,所以,大柴胡汤证,从方测证也能看出,它的病位是偏高的,我们《讲义》上将病位,特定在胸胁,痛的范围在胸腹部,胀满于胸腹部位,做一下具体分析,不能说讲胸痹病,“心下”就是指胃脘,要到腹满病,“心下”又指胸腹。《伤寒论》里面,他(仲景)说结胸证,“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这是结胸,大陷胸汤证。大柴胡汤证,他也认为,有的时候,疼痛可以不涉及胸,而涉及到下腹,象《伤寒论》103条,就说:“心下急,郁郁微烦”,那得伴有柴胡证,心下急,就剧烈地上腹部疼,其热急骤、疼痛如刀割,再加柴胡证、少阳证,郁郁微烦、胸胁苦满,寒热往来、心烦喜呕这些症,所以,我说这个“心下”,位置要比一般的腹部偏高,应当是在哪呢?还是强调胃,包括腹,以及涉及到两胁,因为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是病位在胸胁者,应该是胃脘及两胁,再涉及到腹部,具体来说,大柴胡汤的应用是这样的,若和大承气汤证比较呢?大承气汤证,是大腹的痛、胀、闭,都可以出现的里实热结,若说胃脘,可以影响到下腹,若是和少阳阳明合病,大柴胡汤证就是,里实兼有少阳证,偏胸胁部位,因此,大柴胡汤在临床应用上,胃部的病变,如胃溃疡的穿孔,偏于胸胁的,在右侧,就是急性、慢性胆囊炎,包括胆石症,偏于左侧的,是急性、慢性的胰腺炎,若是总用大柴胡汤不合理,对胰腺炎要具体辨证,看它是不是有热结,同时,又兼有少阳证才可以用,在部位上,对“心下”的理解,既不要完全局限在胃脘,也不要局限在胸腹,应该具体来说,是胃脘及两胁,或者沿及下腹,这才是大柴胡汤证适应范围。
  现在我们说,腹满病兼有疼痛,一定得见有拒按,或者按之痛剧,这才是实热证腹满的特征,我们刚才复习总结的,实热证腹满的特点,已经体现按之痛,不仅是疼痛,还兼有以腹部胀满为主,疼痛部位在心下,我已经把这“心下”的部位,和临床结合,实际是这样的,我们书上直接说胸腹部,不好理解,还不如说胁腹及胃脘。所以,它原文肯定地说,这样的一个疾病,“此为实也,当下之”,这是属于需要用,实热证腹满的辨证来分析它,因此,它主治的是,肝、胆、胃、肠不和的病证,在这么大的一个范围里,都可以选用大柴胡汤,为什么它会有这样的作用呢?首先,来看大柴胡汤的组成。大柴胡汤,实际上是小柴胡汤,去掉了人参甘草,补益之性的药,又增加了生姜的用量,生姜用了5两,增加了生姜的用量,又加了芍药、大黄、枳实,我已经说了,对于一种急证、热证、实证,不用人参、甘草,于理非常符合,所以,去掉人参、甘草好理解。为什么要增加生姜的作用?把生姜的量加大,是什么道理呢?也是为了配合,柴胡、黄芩半夏、生姜,这一共是三组药对,柴胡配黄芩,和解少阳,再一组,半夏配生姜,因为症见郁郁微烦,而且心烦喜呕,也是通过和解少阳,来解除这一系列症状,这是倍用生姜配半夏,刚才说的厚朴七物汤,得去掉芍药,是因为他腹部不疼,仅是胀满,不用芍药。现在“满痛”,有腹痛加芍药,芍药通血痹,止腹痛,这是加芍药的道理。加上大黄、枳实,不用说了,这里必须得有泻下通里,祛除有形之邪的作用。
  所以大柴胡汤的功效,从《伤寒》来讲,叫做“和解少阳,内泄阳明”,我们《金匮》说,是里实兼少阳证,就是和解少阳,刚才说了两组药对,一组是柴胡配黄芩,和解少阳,再一个就是半夏配生姜,也可以说生姜配半夏,既能生姜解半夏毒,又能够合起来止呕降逆,还是和解少阳之意,这里面,加上芍药的道理,因为他有腹痛,与大黄、枳实,三者再配合的话,清泄里热,请同学们注意,芍药量用多了也会腹泻,白芍也有泻下作用,所以,在大柴胡汤里面,你不要以为白芍仅是,在通血痹,止腹痛,配合大黄、枳实以后,增强其泻下食积、热结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和解少阳,清泄里热的作用,是大柴胡汤的功效。
  现在,我想讲一下它的[临床运用],我已经通过这个方的加减法,包括“心下”部位的范围,确定为主治肝、胆、胃、肠,不和之病证,比方说,疏利肝胆气滞,荡涤肠胃实热,刚才我讲,其功效叫做和解少阳,清泄里热,实际上,就取它疏利肝胆气滞,荡涤肠胃实热这个作用,比方说急性、慢性的,胆囊炎、胆石症,这个方用上,的确疗效非常显著,包括疏利肝胆这方面,也可以叫疏肝利胆的作用,促进胆汁的分泌,对胆石症来说,也可以用,比方说金钱草配合威灵仙,威灵仙这味药,大家想,本来是祛风湿的一个药,作用就是能够走窜,通经活络的作用,再我觉得,骨鲠类、鱼刺,或者是什么骨头掐住了,就让他加醋、糖,使它骨鲠软如绵,威灵仙有溶化骨鲠,或者是鱼刺这些东西的作用,这就证明,它有使结石这一类的病证,给它溶石、或者是化石,配合排石药,就有这样的作用,有个“三金猪蹄汤”,“三金”是什么呢?郁金、鸡内金,还有金钱草,再加上猪蹄,我刚才说,金钱草本身就有排石的作用,通过利尿排石,这就是说,胆结石也、肾结石也好,特别现在,我们说大柴胡汤为底方,是对肝胆的疾患,特别是胆石症,因为肝内胆管结石排出,有一定困难的,当然,从中药的摸索上,能够缓解症状,胆囊的结石、胆总管的结石,以泥沙样的排出更为容易,这就是中药保守治疗上,为什么有排石、溶石这样的作用,就是这个,一个是当他发病的时候,往往都是饮食不节,情志上有恶性刺激,或者是过劳,使它诱发,这时候,正好是情志化火,肝郁化火,在肝胆部位,还有气滞的问题,它有疏利气机的作用,再加上溶石、排石的药物,比方刚才我提到鸡内金,这个药物的作用,补中医界广泛公认,因为鸡内金,不仅有消食的作用,也有消石的作用,鸡内金是小鸡胃的内膜,你看小鸡,能吃玻璃碴子、吃石子,所以,取它消食和消石的作用,“三金”里要有鸡内金,量的问题就是根据情况来定。关于我刚才提到猪蹄,这也是经过实验研究证明,它对奥迪氏括约肌,有扩张的作用。猪蹄,它的粘的、胶质的东西,能够使括约肌扩张,使比较粗大一点的结石,能够顺利地排出,所以,这些研究都很值得注意,大柴胡汤什么作用,疏利肝胆之气滞,荡涤肠胃之实热,所以,对胆道的疾患,我们这就是一个绝招,在急腹症的治疗里面,大柴胡汤就有这个作用。
  复方大柴胡汤,也是天津南开医院首创,当初它的量很少,现在已经大大进展了,我把这个基础方说一下,现在已经载入《方剂学》里了,大家回去看一看,就是大柴胡汤的基础,减去半夏、生姜和大枣,这些药偏于辛、温之性,对于肝、胆急发重证,因为偏于里实和热性,所以去掉这种辛温的,半夏、生姜、大枣,这等于我用复方大柴胡汤,来告诉大家,大柴胡汤怎么用更合理,去掉辛温,加上双花、公英,清热解毒,有报道,特别是对公英的使用,现在我认为,白花蛇舌草这个清热解毒药,也有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再就是甘草,取它和、缓的作用,再就是有疏肝理气作用的药,川楝子、郁金,刚才我提到了“三金”,有郁金、鸡内金,再加金钱草,加郁金,川楝子活血止痛,疏肝解郁的药,再就是玄胡活血行气止痛,用于胸胁、两胁的理气药,最好的是什么?作为妇科也是,对肝经的行气药,用香附,香附走肝经,在上,对乳腺,在中是两胁,在下,是少腹,所以,香附走肝经,极其特殊,肝胆疾患,若用香附,比木香好,行气药,它(复方大柴胡汤)仅用了枳实,这个力量不够,我们可以把川楝子、郁金,包括木香,酌情使用。还有,比方说对胃溃疡穿孔的病人,要防止感染,另外,帮助他及早修复溃疡面,这是允许保守治疗的,胃穿孔的情况,这个得具体再说,因为现在西医的普通外科里面,他们也知道,小的穿孔,没有并发腹膜炎的显著指征,可以用复方大柴胡汤,在普通外科的很多医生,已经掌握了复方大承气汤,和复方大柴胡汤应用的指征,为了加强制酸和修复疮疡面,你可以用象乌贼骨,这样的制酸药,还有用玄胡止痛,包括黄芪和白及,有修复疮疡面的作用,防止腹腔感染,这里已经有苦寒的药,但是,也是要考虑对症用药的问题,这都是对复方大柴胡汤,现在研究的基本情况。
  我觉得,陈修园对大柴胡汤的理解,说得比较贴切,他说:“大柴胡汤,下其邪气,而不攻其大便而愈”,理解成是攻其大便,是为了下其邪气,所以,对于肝、胆和胃、肠的疾患,它里面尽管用了,大黄、枳实这一类的药,是一种下其邪气的作用,并不是通便,若说有积滞,有实邪,照样可以通利,但是,它根本目的是在疏肝利胆,解决气滞和荡涤肠胃的实热,下其邪气。
  请大家看,厚朴三物汤第11条的“方后注”,最后一句话:“以利为度”,所以我们强调,厚朴三物汤是行气除胀满为主,但是一定要有泻下的作用,“以利为度”,所以,它那个证叫做气滞重于积滞,有积滞一定要泻下,而大柴胡汤,你看“方后注”怎么说啊?“日三服”,服下,虽然有攻下的作用,也有“两解”的意思,是少阳、阳明两解,但是,它还是疏利肝胆行气,同时荡涤肠胃实热,是这样的,比方说,他确实有积滞,用这个方,攻下力量确实轻微,怎么办呢?就得在原方基础上,加上芒硝,才能够。这就是临床上,比方他病人腹满,连日不便,你就在这原方上,因为有大黄,加上点芒硝就好了,这是大柴胡汤在应用上,也等于从这上来说明,原方的泻下作用不是很强,所以,陈修园给它总结的是,“下其邪气,而不攻其大便而愈”,如果说不攻大便,它就连日不便,可以加上点芒硝,加芒硝,就是取它,佐制大黄的那种继发性便秘,或者使它更加迅速取效通便,如果是左胁疼得重,左胁疼痛,是胰腺炎,还是出现了胰头方面的什么病变,那你可以用郁金、青皮,包括瓜蒌,从痰结上考虑,当然,全瓜蒌,也有通便的作用在里,这就是临床常用的情况。另外,比方说对于慢性乙肝的病人,出现食欲不振,甚至于胸胁的胀满疼痛,包括大便的不调,大柴胡汤也可以用,不一定非得去考虑急证、热证,慢性乙肝的这种肝胆不和,也可以用大柴胡汤打底儿,关键是,大黄、枳实的用法,有的时候也可以枳实配厚朴,郁金配姜黄,这都是很有利的。有报道说,如果口服避孕药,出现副反应的,脾胃不和、肝胃不调,大柴胡汤可以随证来使用,有好的效果,比方对于胰腺炎,特别是急性水肿型的,包括出血性、坏死性的胰腺炎,在过去,西医里面坚持饥渴疗法,不让你吃,不让你喝,就靠点滴消炎药,转归非常可怕,好多胰腺炎患者,在短期内,特别是坏死性的,说死就死,疼得够呛,他辗转反侧,家属都急得不得了,但是他(西医大夫),就坚持饥渴疗法,没有别的办法,而且不能用止痛药,大柴胡汤,特别是复方大柴胡汤的应用,对胰腺炎的治疗有了突破,所以,很多搞普外的西医医生,已经知道“用中药荡一荡吧!”,就是说,只要允许观察不手术的,用中药荡一荡,复方大柴胡、复方大承气、复方厚朴三物基本方就是那些药,你再加减。

  鉴别:

  厚朴七物汤证
  厚朴三物汤
  大柴胡汤
  大承气汤
  病机
  里实兼表证
  里实气滞证
  里实兼少阳证
  里实积滞俱重
  主治
  发热,腹满,脉浮数
  里证>表证
  胀,痛,闭
  气滞>积滞
  心下满痛,拒按,便秘
  积胀俱重,腹满不减
  病位
  肠
  胃肠(脘腹)
  心下(两胁,腹,胃、胆)
  大腹(肠)
  治法
  解表通里
  行气除满退下
  和解少阳,清泄里热
  攻下热结
  方药
  桂枝汤-芍药+生姜量+厚朴三物
  朴、实、黄
  小柴胡-参草+生姜量+芍药、大黄、枳实
  硝黄
  厚朴
  下来,我来解释一下,四个方证之间的鉴别,在病机上,厚朴七物汤证是里实兼表证,也说是太阳阳明合病,厚朴三物汤证是,里实气滞重证,气滞重于积滞,大柴胡汤证是里实兼少阳证,《伤寒论》里面,叫做少阳阳明合病,大承气汤证,是里实热结积胀俱重证。
  主治,厚朴七物汤证见,发热、腹满、脉浮数,脉浮数不要理解成是太阳中风证,一定脉浮是表证,“数”来说明腹满里实。厚朴三物汤证是胀、痛、闭,胀满是一个省文,所以气滞重于积滞。大柴胡汤证,心下满痛,拒按,而且伴有便秘,有里实的情况。大承气汤证,是积胀俱重,腹满不减这样的特点。
  病位上,厚朴七物汤证在肠,厚朴三物汤证在胃肠,特别是脘腹部,来表示它气滞为重。大柴胡汤证,按之心下满痛的“心下”,《讲义》上写的是胸腹部,我们具体做了分析,应该是两胁、胃脘,包括胆,还涉及到腹部了。大承气汤证,大腹的(痛、胀、闭),因为是在肠的积滞不去。
  治法上,厚朴七物汤,表里双解,解表通里,因此,这个方子,是桂枝汤去芍药,在生姜的量上也是5两,然后加上厚朴三物汤合成,但是大黄的量,比厚朴三物汤的大黄少1两,厚朴三物汤,朴、实、黄,8、5、4,5枚的枳实。大柴胡汤证,和解少阳,清泄里热,或者说和解少阳,清泄阳明,它就是小柴胡汤,去掉参、草的补益作用,加用生姜为5两,加芍药、大黄、枳实,我已经讲了,厚朴七物汤去芍药,是因为它胀满为主,不疼,大柴胡汤证为,腹、心下的满痛,因为有痛,加芍药、大黄、枳实,泻下通里。大承气汤是攻下热结,硝、黄的配伍意义,以前枳、朴的行气作用,这个我已经说过了,也可以说攻下热结,或者通腑泄热,急下存阴,都是大承气汤的功效。
  好了,这堂课到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相关阅读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