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鸟之殇,候鸟迁徙道路上的大屠杀

因果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猎鸟

猎鸟

黑夜猎鸟

黑夜猎鸟

鸟之殇,千年鸟道上的大屠杀

  一个名为《鸟之殇,千年鸟道上的大屠杀》12分钟的纪录片拍摄于湖南省罗霄山脉的大山深处,志愿者李锋和他的两名同伴先后8次,前后历时一个月,在大山里坚守,直击了候鸟迁徙道路上的杀戮。

  10月19日,新京报记者对话了该纪录片的拍摄者李锋。

  新京报:为什么会想到拍这个纪录片?

  李锋:因为身边很多环保志愿者告诉我,湖南很多地方对候鸟杀戮很严重。此前没有人近距离接触和拍到杀戮场面,我觉得只有将这个场面拍到,赤裸裸地展现在公众面前,才会触动人心。

  我希望把这一现场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关注它们(候鸟)的命运,并引起政府重视,这样才能减少杀戮。

  新京报:为什么选在桂东县的罗霄山脉拍摄?

  李锋:因为这里打鸟的很专业,全部是持枪。我们是冲着最危险、最恶劣的杀戮现场去的。

  新京报:你们偷拍黑枪打鸟会不会很危险?

  李锋:有很惊险的经历。第一次拍摄,枪一响我就举起单反相机,这时对面山头上照射候鸟用的LED灯扫了过来,就像枪战片中哨兵台上的灯光一样。

  同伴是退役侦察兵,他喊了一声“照到我们了”,转身就跳下了悬崖,我也拿着相机跟着跳了下去。好在这个悬崖只有一百多米深,而且上面长满了茅草,翻滚中,我们抓住了茅草而没有滑落谷底。后来才发现手都被划伤了。

  新京报:你们看到的打鸟的场面是怎样的?

  李锋:第一次拍摄是9月21日,我们准备了军用迷彩衣服盖在身上,躲在灌木丛中。晚上8点多,对面山上LED灯就亮起来,照亮整个山谷。我拍过很多明星演唱会,但却没有见过一个演唱有如此壮观的灯光。

  新京报:你估计有多少打鸟的人?

  李锋:一座山头,有几百盏LED灯,后面隐藏着上百杆枪。鸟群飞过时,在LED强光下就成了一个个白色亮点。接着此起彼伏的枪声响起,很多鸟都掉了下来。枪声之后就有人喊“打到了、打到了”。然后就是笑声。

  他们是有专业分工的,有人专门打灯,有人专门打枪,还有人拿着手电筒去找击落的鸟。这些鸟飞得过这个山头,也飞不过那个山头,不在这个山谷打下来,就会在那个山谷打下来。

  新京报:打鸟的都是什么人?

  李锋:有三类人,一种是土著村民,他们上山打鸟只是为了改善伙食,他们一般拿着手电筒,设备很差。

  第二种是职业团伙,他们会霸占一个山头,设备非常专业,打的鸟全部用来卖的,甚至形成一条龙产业链;其中有一部分甚至从北到南跟着迁徙的候鸟一路捕杀。

  还有一种是拿着猎枪过来寻乐子的,我们拍摄时经常见到挂着广东、江西等地牌照的豪车,他们带着美女和啤酒,提起鸟枪,撑个雨伞来体验打猎的“贵族”生活。他们完全把打鸟这种行为娱乐化了,我觉得非常可怕。

  新京报:你们观察到的打下来的鸟有多少?

  李锋:有个村民告诉我们,10月3日那天打下来的很多,足有一吨。你想想,一个山头有两三百盏灯,一盏灯代表一伙打鸟人,这个数量是难以估计的。

  新京报:打下来的鸟一般都流向哪里?

  李锋:当地有个习俗,小孩断奶之后第一顿饭“开斋”就是吃鸟肉,喝鸟汤。县城里几乎每家餐馆都有鸟类出售。

  桂东县市场里,也有人提着网袋装着的鸟兜售,多的10多只,少的两三只。卖完后再回家拿。我们在市场附近的一个窝点看到大约一百多只鸟。除了在当地卖,还有很多鸟会被卖到外地。

  新京报:这些鸟能卖多少钱?

  李锋:价格不一样,有些鸟每只只卖5元,受国家保护的鸟类价格就很高,一个饭馆对天鹅的要价是300元。

  当地农民收入很低,月均收入1000元左右。候鸟过境的两三个月,有村民说能挣个万把块钱。

  新京报:除了桂东县,还有哪些地方有打鸟的情况?

  李锋:湖南邵阳、娄底、益阳、郴州地区都有。

  新京报:你们就屠杀候鸟的事情报警了吗?

  李锋:我们找了桂东县的林业公安局,但林业公安只管山上的事,市场上的事情归工商。后来公安、工商联合城管,出动三批人来检查市场。但这些人还没到市场,那些卖鸟人就纷纷躲起来,最后在市场只找到3只鸟。

  之前没举报时,城管的工作人员与卖鸟的人擦肩而过,也没人管。

  新京报:你认为政府监管难处在哪?

  李锋:候鸟迁徙经过的地方多是深山老林、地广人稀,很多都位于几个县交界的“三不管”地带,而且鸟群经过时都在深夜。林业公安上山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打鸟人一见动静立马逃走,山区那么大,根本找不到人,更不用说抓到证据刑拘了。

  另外,去执法的工作人员也面临生命危险,打鸟人都带着枪,要是遇上枪击,很可能连打暗枪的人都找不到。

佛教观点:

  早在两千五百年前,佛陀便为我们提供了这种规律,最基本的有五条,一般称为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与不饮酒。在佛教中,戒律分性戒和遮戒两种。五戒中的前四戒(又称四根本戒)为性戒,其本身就是罪恶,无论你受戒不受戒,都是犯罪的。换而言之,四根本戒是整个人类社会共同的最重要的道德准绳,缺少了它,很难想像社会会乱到何种程度。所以说任何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公民,不管你是否是宗教徒,都应该守此四根本戒,否则他就不是一个好的文明人。第五戒是不饮酒戒,为遮戒。其意为:饮酒的行为本身,不一定是罪恶,也不违国法。可是,因饮酒而失去理智,成为作“恶”的助缘,其后果也是很可怕的。

  不杀生戒首先是不杀人。

  犯了杀人罪,戒律中称为“波罗夷罪”,对出家众来说,处罚的方法是“不共住”。这是佛教戒律中最严厉的刑罚,又叫做断头刑。如果出家人犯了杀人罪,他便自动失去比丘比丘尼的资格(非求道人),所以不许他在僧团中共住。如果遇到不自觉的比丘犯了这条罪仍隐藏在僧团中,一旦发现,他将会被立即驱逐出僧团,因为他已不是僧团的成员,再也无资格住在寺院内,接受人天供养。

  不杀生戒然后是不杀动物。

  后来佛陀进一步要求在家、出家二众,不仅不能杀人,也不能杀害无辜的动物。在很多的经典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描述不杀生的定义:两手占满鲜血,非常残忍地、毫无慈悲之心地伤害或杀死无辜的生命。这儿通常指杀害动物。对出家人而言,若杀害任何动物,其处罚的方法比杀人罪稍轻,虽然不是把他逐出僧团,但处罚也很重,他将被剥夺比丘应有的权利,不但不得为他人依止,更不得收徒弟,也没有资格举他人的过非(过失)。

  对在家人来说,佛陀在八正道中,明确指出,佛教徒不可以经营屠宰业。这就明确告诉我们,杀害动物,不管是谁,以何种理由,都犯了第一戒。

  不杀生戒还要求我们做到不叫他杀或见杀随喜

  不少人以为守不杀生戒,是我们人类对动物或植物界的一种慈善举动,也有人因羡慕持戒的功德而持戒,这虽然是好事,但不是守此戒之本义。

  佛陀制此戒的根本精神是“慈悲护生”,救济将被残杀或痛苦的众生,使之得到解脱

  生命对每一个众生都是宝贵的,都具有强力的求生怕死的愿望,爱惜自己的生命。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每一个人都有求生存的权力,并且当我们活著的时候应有安全感。这是人权最基本的要求。在任何一种社会中,如果我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我们就会活得幸福,就能安心工作,社会才能向前发展,变得繁荣富强。反之,如果我们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我们整天觉得自己不安全,随时随地都有生命危险,朝不保夕,生活在这样极度恐惧与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如何才能活著,我们的主要精力自然都放到求生存方面去了,那有时间考虑好好工作,又怎能安心工作?这样的社会怎能发展?所以在世界上,第一宝贵的是生命安全,人们爱惜自己的生命重过世界上任何一件东西,甚至是自己的妻儿。所以佛陀把“不杀生”放在第一位。

  不杀生戒是人类对生灵的一种开恩吗?

  不杀生,人们通常认为这是好心肠之人所为,是佛教徒的事,如果能持此戒,是我们人类对生灵的一种‘开恩’。其实不然。我们之所以要持不杀生戒,并不完全出于对众生之‘开恩’,也是出于对我们自身的一种保护。换句话说,保护动物和植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这在佛教缘起法的理论中解释得很清楚。

  缘起法是佛教教义的中心,所有佛法都是建立在缘起法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佛教常用“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来说明缘生缘灭的道理。简单地讲,所谓缘起法,即诸法由因缘和合而生起。用现代的话讲,宇宙万有,从无情的植物到有情的人类;从地球的形成到一个家庭的建立,都是由种种关系或条件(即因缘)组合而成的,事物与事物之间又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缘起法告诉我们,任何一件事物都不可能不依赖于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我们人类也不例外。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来自于大自然,而又回到大自然。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以后,便成为大自然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我们生存在大自然中时,又必须依靠大自然。换句话说,我们人类与植物界、动物界都有密切的联系。目前大量森林遭到砍伐,无数动物遭受捕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反过来也给我们人类本身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危机。

  我本人贪生怕死,其他众生也和我一样。

  生命对任何众生来说都是宝贵的,既然我本人贪生怕死,其他众生也和我一样,所以不忍杀害其宝贵的生命以满足我一己之私欲!不仅如此,当我们见到因杀生所带来的痛苦时,悲心自然而生起。有了这种悲拔众生苦之心,爱惜生命、保护生命之心就会产生,这才是彻底的守不杀生戒。

  生于五浊恶世的众生,本来就很不幸,然而由于人类的自私与无知,为了私利或享受,残杀生命的现象到处存在,更增加了众生的痛苦。

  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一些杀戮事件和不公正事件?

  如果我们以憎恨心对待不公正,我们就有可能做出有害而无利的事来,也许我们会后悔一辈子。如果我们看到因杀生而产生的种种痛苦,以般若智慧观照这些苦难,悲心由此而生。心是唯一有用而安全力量,它将成为我们护生、救苦拔苦之动力。所以第一戒又名慈悲戒,它是我们产生拔苦与乐的动力。对众生有大悲之心是第一戒真正之核心。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