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写完黄书后的那点事

因果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

  ◎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书中写了许多助长邪淫、偷盗和杀生的情节。如此诲淫倡盗。结果,施耐庵的儿子、孙子、曾孙,生下来全部是哑巴。报应十分可怕,奉劝知识份子,万不可写助长淫风杀戾的文章,否则非但害惨了许多人,更害惨了自己和子子孙孙。

  ◎ 王实甫写的《西厢记》,描写男子偷情私会的情行,导致许多人见了就起邪思淫念。结果书还没完成,作者自己无法克制,嚼舌而死。

  ◎ 唐朝诗人元稹,见表妹崔莺莺长得绝世貌美,想娶她为妻,却求婚遭拒。竟然愤而写《会真记》,虚构他表妹和人偷情唱和,毁谤他表妹的名节,致使崔莺莺蒙垢千秋,而且又导致后世的读者,学习偷情私会。结果,元稹死时痛苦万分,而且死后尸体惨遭雷电焚烧的报应。

  ◎ 维扬某生,写了一本淫书,刚写完时,就梦见天神呵斥他。因此不敢拿去印刷。后来因为子夭折,家贫困,就把写的淫书出版。结果没多久,两眼变瞎,手长恶疮,五只手指纠缠相互扣牢,痉挛而死。——以上数例,都是写作淫书的恶报,当知天地冥冥间有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读者们当引以为戒,莫逞一时之快,致遭惨祸临身。

  ◎ 刘尧举为了参加考试,雇船上京,却调戏诱淫了船主的女儿。当天晚上,刘的父母同时梦见天神说:“你们的儿子本来这次可以考取,但行为不义,已被天榜除名了。”结果考试后,阅卷官本想将刘录取第一名,但又见到他的答卷格式不合,便不予录取。刘大为悔恨,后来终身潦倒。

  ◎ 常熟县钱外郎,见同乡里,有一妇貌美但家贫。便用计假装好心,借钱给他丈夫,叫他到近海临清去做卖布的生意。钱外郎因而得与该妇通奸。有一天,她丈夫出门后,因潮水退落,无法乘船,便折返回家。回到家时,正巧撞见自己的妻子被钱拥抱,两人饮酒作乐。丈夫惭愧愤怒,立刻又转回船中。钱外郎和该夫怕奸情丑事外扬,二人商议密谋,在夜晚时派遣佣人,扮作强盗,前往杀害了该妇的丈夫。此事被知情的族人向官府告发。两人被捕并被判死罪。但钱外郎花了许多银钱越级上诉,买通官吏。结果竟然免罪释放。可是两人刚踏出官府大门,忽然雷雨大作,钱外郎与该妇两人同时被雷击死。通妇,又杀害其夫,纵使花钱买得释放,但天理昭彰,报应分明,冤魂缠绕,终究逃不过上天的恶报惩罚。从古至今,淫人又者,必都遭到极惨报应。犯此恶者,实在无异于拿刀自杀。故奉劝世人,万万不可造此罪孽。

  ◎ 清朝凤阳汪生,在康熙年间,准备前往考试,家中从未开花的荷池竟开出并蒂二花,汪生一家欢喜,认为是将可考取的瑞兆。谁知当天晚上因得意忘形,竟饮酒调戏婢女,并加淫污。次日清晨,见到并蒂莲花已经枯折。而且汪生夜梦晋见文昌帝君,看到自己原本名列天榜,突然被帝君削去,虽然再三叩拜,却也难以挽回。梦醒后,心知不详,忧心赴试。果然三番应试,都无法录取。只好垂泪返家。——花开并蒂,命中原有功名,却因一念之差,身犯邪淫,因而功名被夺。榜名虽是天神所削,但论及因果,其实是汪生自己抛弃。因为,有败人名节罪过,才会有功名丧失的报应。所以,这是自造恶因,果报自受,不可埋怨上天。读者们若是有意求取功名,则不可自命风流,应当以此为戒镜,保节重德。

  ◎ 清朝嘉善学庠有一学生姓支,参加乡试回家,告诉朋友顾某说:“我神魂恍惚,好像被阴邪作祟,希望能请和尚来为我忏除以往的罪孽。”顾某便去请和尚前来探视。支生突然发狂,已完全不同人的声音说出:“我含怨三世,到今天才能报复他。”和尚问有何仇恨?该冤魂借著支生的口说:“我前世是他的属将,他是主将姓姚,因窥知我的妻子年轻貌美,企图夺占我妻,便派我出兵征敌,将我陷于死地。我妻因而自刎而死,全家骨肉离散。他后来为国死于忠义,我无法报仇。再世时,他又当高僧,我又报仇不得。第三世时,他当宰相,因有政绩,福禄保护著他,我仍然无法报仇。到了今生,他原本注定有功名,但最近犯了邪淫罪业,功名文昌削去,我才总算得手,可以报仇。”顾某听了,代替朋友恳求说:“请你放过他吧!怨家易解不易结。”该冤魂说:“我愤恨难消,绝不放过他。”支生竟因此全身颠踣摇摆而死去。——图染人妻,陷人于死,虽然经过三世,依然受冤魂报复,因果报应如此可怕。故世间众生,千万不可造恶因,尤其淫、杀二业是罪中之重,故万万不可犯淫业,不可造杀业。以免果报临身时,后悔莫及。

  ◎ 明朝正德年间,有一秀才姓符,死后托梦给儿子说:“我因生前犯了邪淫,明天将投胎到南城谢五郎家做狗,希望你能做善事,为我忏悔罪业。”刚说完,就有一鬼用白皮蒙住符秀才的头,悲啼而去。秀才的儿子惊醒后,第二天便往谢五郎家,果然谢家母狗生了一只小白狗,便将它买回来,而且广行善事为白狗忏悔,经五六年后,狗突然绝食而死。又经过一个月,符家丫环突然像中邪一般,大声说话,有如秀才,并把家人全部召来说: “我因十八岁时,经过兄嫂房间,嫂嫂指环落地,叫我捡起,我因此动了淫念,后来彼此谈笑风生,几乎破了节义。嫂嫂竟病死,我也觉得神思昏乱,第二年即死,被鬼卒押到谢家投胎做狗。现因你为我行善有功,罪业得消,我今将往山东赵医师家做第五个儿子,行前回此,附丫环身话别。”说完,丫环跌到在地上,清醒过来。

  ◎ 滁阳县人王勤政,和邻妇通奸,彼此并约好准备私奔,不料该妇竟因此杀害了丈夫,王听了十分惊骇,立刻独自逃跑,逃到七十里外的江山县,以为灭祸可以脱身了,感到饥饿,便进入饭店准备用饭。谁知店主竟为他准备了两人用的饭菜,王向店主说:“我一人而已,为何准备两份的食物?” 店主说:“难道这位随你一起来,在你身边的披发男子不是人吗?”王大惊,知道是怨鬼随身,因此便到官府自首。王与邻妇两人同时受死伏法。

  ◎ 宋朝江西省南昌县,有一对双胞胎兄弟,长大后不论相貌声音都十分相似,两人也都各生一子,命运遭遇也大多相同。但是,到了三十一岁时,兄弟二人一块到省城参加乡试,寄宿在一家旅舍,邻居有一美艳寡妇,先去挑逗做兄长的高孝标,但被孝标端正地加以斥责拒绝。孝标并因此先训诫其弟高孝积,吩咐孝积,如果邻妇前来引诱,不可接受,以免败德。孝积表面上接受其兄长的劝诫,暗地里却竟然假冒兄长的名义,与寡妇通好,纵行淫欲。不但骗寡妇说,等考试得中,必来娶她,而且又骗取了寡妇的所有财蓄。两兄弟此时在德行上,有了很大差异。结果放榜,兄长考取,弟弟落弟,兄长高孝标又于春试后,考取进士。寡妇以为与自己相通,约定婚嫁的是高孝标,但久久不见前来迎娶。便再病中写了一封信给孝标,痛恨地责骂无情无义。孝标接到信后,责问弟弟孝积假冒自己的名义与寡妇相通相约,乃教训弟弟悔过向善。可是这时,寡妇已经郁恨病死。第二年,孝积的独子戏水中淹死,而兄长孝标的儿子却安然无恙。孝积伤恸儿子夭折,眼睛哭得变瞎,潦倒又绝后,不久也跟著死去。兄长孝标却能独享富贵长寿、子孙满堂、福报圆满。——两兄弟原本运途遭遇都相似,但下场却差异极大。可见命运并不足以依恃,重要的是自己能否守节守德行善。如果犯了过错,能痛自改悔,力行善事,应当还能挽回造化。若还不能回国行善,那恐怕就真的要像此例中高孝积了。

  ◎ 明朝江苏省有一姓秦的书生,十分博学多才,精通诗词乐府,但做人轻薄,尤其喜欢讥笑讽刺别人。看到人长得不好看,便立刻写一首诗讽刺,听到别人做事可笑,立刻就吟出一首歌嘲笑。得知邻居闺房中事,便做十首黄莺诗相送,绘影绘风,流传远近。因此常被人向官府控告他损人名誉、伤人名节。但却始终不加悔改。到了晚年,忽得疾病发疯,自己吃自己的粪便,拿刀刮自己的舌头。家人为防意外,将他锁在房内。却竟然把自己的舌头咬烂吞吃,臭气散出房外。后来撞破窗户,拿斧头砍死了自己.。——此例是自己造下口恶业,自己遭受口恶报的实证。世间有许多人不修口德,一张嘴伶俐伤人,以恶毒的话语,或刺伤人、或嘲笑人、或欺压人、或诈骗人、或挑拨离间、或毁谤贤善、或污人名节,乃至于以一张嘴、陷人于死地,导致一张嘴巴造下无边罪业。须知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世人当自我勉力,常说温和慈悲语、常说善德益世语,无论是对自己家人或一切人,皆当如此。倘若依靠自己有财势,便常用嘴巴欺人、淩人、伤人、害人,责现世报应正好如同此例,来世也必然会遭受恶口的无穷苦报。

  ◎ 江苏省有某家公子,想一寡妇,同窗朋友便为他设想计谋,约定某日前往。到了该日,公子的父亲梦见神告诉他说:“你儿子本来可有功名,但因心术坏,功名完全削去,至于为你儿子设计害人的该友,应当斩肠死去。”父惊醒后,便到学堂,果然看到儿子的朋友哀叫腹痛而死,而自己的儿子也渐渐发疯,披发走在街上,终于无法救治。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