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雪山童子

生活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雪山童子

  有一位名叫雪山童子的求道者,只要有益於人群的事情,他都肯任劳任怨,牺牲自己,实践种种苦行。因为他的作风如此,所以他能通情达理,看透人生的里里外外。同时,他深知生死苦恼是怎麽回事?所以,不论地上海底有任何宝物,他都不看在眼内,简直把它视为尘土,无动於衷。他心目中只为求道,为了这个目的,他决心不惜放弃财产、妻儿、住宅、仆佣和一切身外物,甚至也不在乎抛弃肉身。他抛弃世上的一切,并非希望到得天上的世界,而只希望专心修道、证悟,体会生命的真正乐趣。

  不料,帝释天对雪山童子的求法态度,与决心的程度,深表怀疑。帝释天心想∶

  「只要佛陀世间,芸芸与生就能解除一切苦恼,就能获得无限的幸福吗?事实上,求道者固然大有人在,但可以说绝无成佛的人。虽然,肯发善心的人,比比皆是,但通常稍微周到麻烦,善心也立刻消失,而恢复原态了。正像水中的月亮,随著水面波动而动摇,也如同难於成为名画,而易於毁损的情况一样,善心又何尝不是?发心很难,退失容易。世人也常意志坚决,想要发善心,一旦面临生死的苦境时,善心也就消失殆尽,这是很常见的例子。现在,虽说雪山童子发心苦行,暂时没有苦恼,力求清净,但是,这还不能令人相信。我何妨试试他的决心,就可知他能不能得悟了。因为车子有双轮,才能运用自如;鸟类有了翅膀,才能在天空飞翔。行者又何尝不是呢?持戒是何等严谨,如果行者没有真正的智慧,也虽得有结果。福德与智慧,就如同车辆的两个轮子。再举一个譬喻来说,一条雌鱼的胎内虽然怀有无数的鱼卵,但能真正发育成长的,都微乎其微。同样地,肯发善心的人士,比比皆是,却极少人能贯彻始终。据说纯金要历经三项考验,才能判断真伪,即烧、打、磨。现在,何妨也用这三种大法来考验雪山童子。」

  帝释天化身为一个人见人怕的杀人罗刹,从天上降落到雪山。他走到以苦行求道的雪山童子身边站住,雪山童子心无恐惧,辩才无碍,且能沈著地应付来著。

  「诸行无常,就是生灭之法。」

  恐怖的恶鬼高声叫喊佛在过去世说的偈文。苦行者乍听这半句诗偈,不禁喜不自胜。就像旅客在深山里失去同伴,惊慌之下。找回了同伴;也像在黑暗中迷路时,再度远到同伴;或像溺海中人,无意间遇到船苹;或像口渴的人,找到了泉水。总之,苦行者内心非常高兴。的确,一切无常,所有生物皆有生灭。这正是自己所要追求的真理,他心想∶「这不是天上的声音吗?」他立刻起立问道∶「刚才那半句诗偈是谁说的呀?」

  他虽然左顾右盼,但除了那个恐怖的罗刹之外,不见任何人影。苦行者暗自寻思∶到底谁为我打开解脱三界苦恼之门呢?我实在感激不尽。芸芸众生在生死界上流转,不料有一位触醒的人,说出如此诗偈。芸芸众生之中,有谁能教导我们无上奥妙的佛道呢?谁是生死苦海中的舵手呢?那位名医能医治世人迷妄的疾病呢?谁能说出半句诗偈,将觉悟之光投射到自己内心,而让我心中的莲花盛开呢?举目四顾,除了罗刹,却不见其他人影。

  然而罗刹不会说出如此令人感激的话。但若退一步想,也许这正是罗刹说出来的话。罗刹过去遇见诸佛,或曾听过半句诗偈吧?

  若行者一想到此,决心要向恐怖的罗刹问个明白。

  「大士呵!你曾在那里得到过去诸佛所说的半句诗偈呢?这半句偈文的意思是,前世、现世和来世是一贯,才是诸佛世尊的正确道理。世上所有众生,常常被束缚在心识里,终身在邪恶中渡过,根本不肯听过去诸佛所说的佛道。大士呵!你曾在那里听到这样宝贵的半偈呢?」

  「婆罗门呵!你问我这些事,有什麽用呢?我好几天都没东西吃,正处在断食状态裹。每天不分昼夜到处觅食,至今仍一无所获。现在正是饥渴交加,在心烦意乱下,才说出那无聊的句子。你口口声声要那半偈,我那里懂得什麽意思?你不必再与我谈论这些问题了,我只有盼望食物到手哩!」

  「大士呵!倘若你能说出诗偈的全文,我将终身皈依你为师父。大士呵!你刚才所说的话,字句不全,道理也不够充份。且只说半偈,为什麽呢?施予世人财产是有限的,惟独教授佛道的利益无穷。我虽然只听到半句诗偈,却足以令我感激不尽。请你再说出下半偈好吗?请你说那後半偈..」

  「婆罗门,你的明智令人敬畏。不过,只想到自己的事,未免太自私,我对你说过,目前,我又饥饿又疲倦,没有力气再说出下半偈了」

  「大士,你想吃什麽呢?请你快说。」

  「你最好不要问这件事。难道一定要从我口里说出来吗?这样可怕的事也许会吓坏你哩!」

  「你说会吓死人,其实,这里除了我以外,也没有其他人在场。而且,我什麽也不畏惧,你说说看,到底要吃什麽?」

  「我要吃人体的烤肉,想喝人的鲜血。我的道德很浅薄,只知吃人肉、喝人血。无奈,世上的众生除了兼备福德,还能得到上天的各种护卫。所以,我不能以自己的力量去杀死他们,我今天终日找寻食物,才漫步到这里来,到目前为止,一无所获,饥渴交加。」

  「大士,我明白了。倘若我能听到那下半偈,我愿意呈献自己的肉体给你吃。纵使暂时保全性命,但死後的肉体,也会任由狼虎和鸟鹰等吞食。结果也得不到任何福报。倘若我能够求法悟道,我愿意舍弃这污秽的身体,换得洁净之身。」

  「难道你真想舍弃自已的肉体,换得仅有八个字的下半偈吗?肯舍弃自己的肉体,说出来任谁也不相信。」

  「你真是孤陋寡闻。如果舍弃瓦器,能够获得七宝,那谁都乐意舍弃瓦器。我一直想舍弃污秽的身体,以换得佛身。不料,你都不肯相信我所说的话。我就举出伟大的证人来让你瞧瞧。大梵天王、帝释天和四天王大概能给我做个见证吧?此外,兼备天眼的众菩萨也能给我保证吧?利益众生的诸佛也能给我保证吧?」

  「既然你这麽说,我就姑且相信你了。倘若片你肯把自己的肉体呈献给我,我就说出那後半偈来。」

  雪山童子听到罗刹的话,内心又燃起求道的希望。接著,他脱下身上的鹿皮衣服,铺成一个法座,恭恭敬敬地对罗刹说∶「请您坐在这要吧!」然後,自己合掌跪下,求他说出後半句诗偈∶

  「现在就请您说出那後半偈。」

  这时候,罗刹很严肃地说出了那後半偈∶

  「灭了生灭,才能享受寂灭。」

  接著,罗刹反而催促雪山童子∶

  「婆罗门,你已经听到诗偈的全文了,你算是如愿以尝了。那你就得守约,快把肉体献给我了。」

  雪山童子听到那後半偈,更是无限欢喜

  「在生灭无常的世上,只要飘泊於生与灭的对立上,就不能获得真正的安心与满足。只有超越生灭两者,处在没有生与灭等烦恼的绝对泣境界里,才有真正的快乐,和真正的觉悟。」

  虽然,雪山童子恍然觉悟,也不惜要献出自己的肉体,但他稍後一想,这样一死,即使自己毫无怨言,但对世人却没有好处。於是,他想把这首诗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永远流传世上。不论身远的石头或墙壁,树木或路旁,就伸手所及,立刻写下这首诗偈,再著衣爬到树上。树神不懂他为什麽爬树?就问他∶

  「你要干嘛?」

  「我抛弃自己的肉体。已经获得一偈。」

  「只为了一首十六个字的诗偈吗?这首诗偈真有如此价值?」

  「那是相当宝贵的诗偈。虽仅十六个字,却是贯通前世、现世和来世等三世的诸佛教理。我为这个法而死,既不为名声、利欲和财产,也不想做转轮圣王、帝释天或大梵大王。惟一期待的是,利益世上的一切众生,仅此一念,而舍身於此。」

  他果然守约,为了这半偈,不顾一切从树上踪身跳下来了。

  但是,他的身体尚未著地以前,突然觉得有个柔软的东西,在半空中捧住他。

  原来,那个恐怖的罗刹恢复帝释天的本来面目,本著佛心接住他,并将他轻轻放在地上,然後恭恭敬敬地站在面前合掌,衷心赞叹∶

  「你才是真正的菩萨。对於世上的芸芸众生,以及在迷妄中不能得悟者来说,正需要佛陀的正确教义,我所以敬爱佛的教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请您听我由衷的赞叹。将来开悟时,请您度我。」

  当时为了这半句诗偈,而不惜舍弃生命,苦行求道的雪山童子,正是现在的释尊。这种为了半偈而奉献生命的态度,正是学佛者的最佳典范。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