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德寺有一位叫慧成的比丘尼师父,她是一位兢兢业业的香灯师父。慧成师父说:“我有幸做佛菩萨的侍者,我一定要好好地做这个侍者。”她边做香灯(寺院殿堂负责香火,卫生等),边念佛,干活修行两不误。她从十六岁出家,直到八十六岁,几十年如一日的做着香灯。
有师父问她,“您累不累呢?”她笑着说“不累,为佛菩萨做侍者怎么会累呢?”
再问:“您去极乐世界后还来吗?”答:“还来。”
问:“再来做什么呢?”答:“别人都发愿再来做法师,我就来做香灯,护持佛法。”今天要讲的就是这位香灯师父的故事。
慧成师父往生了。往生后面带笑容,栩栩如生,安详地躺在那里。这深深地勾起了我的回忆。
记得在刚出家时,严寒的一个腊月,凌晨二点,我因胃疼,折磨得不能入睡,就披衣起床,到楼下去绕佛。一位老师父坐在沙发上默持阿弥陀佛名号,看到那端庄慈祥的面目和一心专注地神情,我就绕道而行。
不料,脚下一滑,惊动了老师父,老师父眼睛微张,我很抱歉地说:“对不起,打扰您老的修行!”老师父却笑眯眯地说:“没关系。你起这么早干什么呢?”我如实地回答。随即问她老人家,“寒冬腊月,天这么冷,这么早起来念佛不冷吗?”
“天天如此,已习惯成自然了,不然定的佛号功课就不能完成了。”她说。我又问:“天气寒冷,坐在床上念佛不是一样吗?何必非要起来挨冻?”
“坐在床上念佛是可以,但是人往往会被环境所转,太舒服了,就会留恋世间,生不起出离心。让身体受点苦,才能真正生起厌离娑婆之苦,愿生极乐之心。”她说。
我们一老一小说着话,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开静时间。她将开静板敲了几通,啪,啪,啪(号令大众师父起床的信号),就步履蹒跚地到大殿,拨亮油灯,点亮蜡烛,端着净水杯、盘子,在每尊佛、菩萨像前供上一杯净水边。做这些事的时候边念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步一句阿弥陀佛。供完水,接着上香也是如此。
我在大殿外,远远地眺望,看到老师父独自穿梭在殿内,做完了一桩又一桩,没有私毫倦怠之意。老法师的面容是那样祥和慈悲,让我忘了痛苦,生起效仿之心。香灯师父做完这一切,大众师父们才排班进入大殿做早课。
过完早后,老师父拿上清洁工具,到处打扫灰尘,擦洗玻璃,擦拭佛像,保持殿堂的清洁庄严。事情做完后,就坐在殿堂侧门边专心念佛,香客来上香,她老人家又去招呼香客,教他们如理如法的上香礼佛。
在文革期间,出家人被强迫参加工作,老人家参加社会工作后,都没有间断修行,下班后回到寺院,都偷偷地精进拜佛、念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十年如一日地尽职尽责的做着香灯。
常住看她年事已高,行动吃力,就请她退居二线,一心念佛,安享晚年。她坚持不肯,说:“我做事不碍念佛,念佛不碍做事,现在还能做,就让我多培一点福报,以作净土资粮。不然将福报耗损掉,障碍往生。”
常住遂满她的愿。她就这样以服务众生的心,一直做到不能迈下床沿,才放下香灯职务。这位香灯师父把佛陀的教导融入到自己行住坐卧中的点点滴滴,时时处处为别人考虑,以平等心,尊重心对待每一个众生,抹平自我,没有一点点贡高我慢。
老师父在晚年,病魔缠身,还坚持惜福原则,不肯要人服侍,自己克服困难照料自己。到临终前几天,实在不能行动,才勉强接受人的料理。同时,念佛从未间断,并且更加精进持佛名号。
在疼痛难忍时,就咬紧牙关高声称念佛号,以愿力抵过业力,不去想身体的疼痛。我们问她信愿是否坚固,她肯定地回答说:“唯一是求,别无二念。”
在临终那天,寺院安排师父轮流助念,她开始时,还随着佛号声大声称念,慢慢气力衰退,就一呼一吸地跟着佛号声念,时不时还合掌瞻仰阿弥陀佛像,作礼拜状,直到呼吸停止,含笑往生。
往生时,是一九九九年农历五月,天气很热,那时寺院还没有空调,常住本打算只将遗体停放三天,后来一位居士特别发心为她买了一台空调,这样就停放到第七天,面貌还很庄严,身体柔软,嘴唇红润,更为殊胜的是还长出新的黑眉毛。
这件事当时在场的人都是亲眼见到的。见到的人都欷歔赞叹,无限欢喜,不停地念阿弥陀佛,给他们增长极大信心。香灯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但是她的德行风范一直激励着我们后学者,对我们有深远的影响,她老人家是我们后学者的楷模。
记得她老人家对我们讲她出家的因缘,她对我们讲到:她是从小定的娃娃亲,到了十六岁,她父亲要把她送到男家,她不愿意成家,整天闷闷不乐。
一天,她坐在门边仰望天空发呆,有一位老婆婆从门前经过,见她愁忧烦恼的样子,问她为何不乐?她答:不愿做红尘之人。
随后问老婆婆从哪里来?老婆婆答:从寺院进香而来。她一听,心境豁然开朗,似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归宿,立志出家。因此,急向老婆婆打听寺院的方向,地址。
一天,趁家里人不备,偷偷跑出,到离家几十里路外的一家寺院出家,披剃落发。这段因缘,依我们现在看来,应该是她老人家善根深厚,所以在危难时,感得佛菩萨来度化出家。
老人家出家后,精勤办道,拜《法华经》三年,后来专修净土。一生持戒精严,从不跟人散心杂话,闲聊家常,别人找她说闲话,她笑笑,也不搭话,只管自己念佛。
老人家的本来面目我们不敢胡乱猜测,但老人家一生的行持,却正是一位菩萨应化在人间给我们的示现,我们一定要象老香灯师父一样,做一位脚踏实地地实修者,一步一句阿弥陀,一步就是一莲花,才不枉费暇满人身,以期将来像她那样脱离生死,往生净土。
一直以来都想将这位香灯师的故事与人分享,这次正好借着湖北省佛教协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之际,将她老人家的故事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故事一: 陕西长安县有一个农人,在地里干活,看到一条蛇钻入洞里,他就把蛇收支的两个洞都堵死了。过了两天后,他二十岁的大儿子和十岁的小儿子俄然不会说话,后经许多医院治疗都无效。两个孩子不会说话现已
捕捉贩卖野生动物遭殃祸章家有三兄弟,同住一个院子里,其中两个都很老实,在家种田,靠本分养家,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就谈不上对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孩子们二十几岁了也没读到什么书。但贫苦勤劳人家的孩子懂事早,这几个年轻人,女的学做裁缝,男的学修汽车,现在也都干
我是四川一家乡镇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不是那场灾难,我的生活应该像其他人那样快乐、自信而充实,对未来也充满憧憬。可自从患病后,我整个人就渐渐颓废了。那是2001年的1月,我和单位的几个同事出差到成都,晚上住到酒店后不久,有小姐打电话来问要不要“服务”,经不住诱惑,发生了让我这辈子都后悔莫及的事情。
夜已深,高速途中,刘细锋和“老相好”陈海蓉聊着聊着便难忍欲火,在行驶的大货车上玩起了“车震”。面对活生生上演在身后的“活春宫”,31岁的司机张章生却没能做到心无旁骛,他一边把着方向盘,一边频频回首,不时偷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两辆重型半挂车相撞起火,大火瞬间蔓延,正在快活的老板和“相好”没能及时逃脱,被活活烧死。事后清理现场,他们已是一对裸尸。
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命是定数,运是变数,我的一个朋友,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精品楼盘,一砖一石没有半点打折扣的地方,看到很多同起步的地产商都赚钱了,他还是坚持着,因为成本高,房子卖得不好,前年的时候基本已到了破产的边缘,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深秋的时候,他说:“下个月,货款利息再还不上,我可能就干不下去了。”我当时听了真是觉得很伤感,这世界难道好人没有好报吗?他曾是种地出身,几年来,他为以前的村子修了小学,敬老院,修了从村口通向县城的公路,他资助了很多贫困的人。
我好后悔!我本有一个很漂亮很贤慧的妻子。自从2001年开始就犯了邪淫,先是勾引了本单位的一个同事,来往了数个月,以后上网还和几个女孩女人发生过关系,还偶尔嫖娼。可是我竟然忘记了淫人妻者自己妻也会被人淫的因果道理。虽然在一年前我学佛以后我已经戒了邪淫,可是报应却也来了!
一个70多岁的农村老翁染上难言之疾,给子女们造成了难言之痛。日前,宁波鄞县某村的这位老年村民下体长出了指甲般大的赘生物。孝顺的三子一女急忙送老人到医院就诊。因患者年事已高,医生们几乎都诊断为鳞状皮细胞癌,要切除生殖器并辅之化疗。子女们为救老父性命,含泪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
在某处有一条蛇,一天蛇尾告诉蛇头说:「我应该走在前面。」蛇头回答说:「一向都是我在前面,为什么你突然要这样呢?」蛇头说完便继续往前走,完全不理会蛇尾。蛇尾见状,便故意缠住树干,不肯继续前进。蛇头只好使劲地用力拉,拉扯了半天,弄得双方都精疲力竭。
特异功能可能受到鬼神灵力加持故有预知之特异功能一次意外足以致富。大难不死获特异功能 信不信由你。人类总希望能预知未来,波兰一名男子便是因为能预知人的死期而致富;但保险公司却因他而大伤脑筋!这男子是六十八岁的爱尔·巴非亚。他原任职司机,在一九八五年时因一次意外,撞伤头部,自此便获此能力。他首先预知三十一岁的女地主死期,一鸣惊人,不少人跑来咨询自己或亲人的死期,而爱尔·巴非亚则每次收五百元咨询费,由于其预言甚准确,故其门庭若市,巴非亚藉此预知能力,赚得一所豪宅
凡夫追求财物,圣人追求真理。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尿毒病人,在送到慈济医院之前,他的双脚已经被锯断了。医院每天必须为他洗肾三次,却没有亲人来照顾他。慈济医院有一位男志工每天都去帮他洗澡,并教他念佛。有一天,老人突然要志工答应他两个要求:一是多陪他念佛,二是叫他一声「爸爸」。老人的要求,志工都有答应了。在念佛之前,老人说出了自己
从前,长者的儿子刚结婚不久。这天丈夫对妻子说:“你去厨房取一些酒来,你我共饮。”妻子打开酒瓮,看见自己的倒影显现在酒瓮中,以为有个女人藏在这里,非常生气,回去对丈夫说:“你有女人藏在酒瓮中,还娶我做什么!”丈夫听了感到奇怪,就去厨房开瓮看,当然他
梁武帝(464~549),南北朝时南梁的皇帝,姓萧,名衍。武帝最初研究儒学,后来信奉道教,502年即皇帝位,称帝不久,就宣布舍道归佛。在位期间,对佛教非常重视,国家因而特别兴盛。因为武帝笃信佛教,所以历史上有“皇帝菩萨”的说法。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时,曾有一世,他是叶波国涩波王的太子,名叫须达拏。叶波国非常富强。须达拏太子性情仁慈善良,广修布施。有一次,他请求父王,把国库里的一部分金银,拿出来让他布施给全国的苦人。国王只有这一个太子,答应了他的请求。太子一连举行了七天的无遮大会(无遮,无阻拦也),要求施捨的,都有求必应,满其所愿。大家感恩戴德,欢
从前,有一个婆罗门,他的妻子年轻貌美,但性情淫荡,不肯安分守己。婆罗门外出谋生时,这个妇人经常与人私通。可是,这个妇人家里有一个恪守妇道的婆婆,这使她不守本分的行为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不能随心所欲。因此,这个妇人就成天琢磨怎样才能除掉婆婆,她苦
从前,有一位长者是侍奉国王的大臣。名叫树提伽,他的家境十分富裕,仓库里堆满了灿烂夺目的金银珠宝,粮仓充盈,华屋雄伟。他家的奴婢成群,也从来没有数清过。有一天,树提伽家的后花园里的池塘边上正晒着白毛巾,不知怎的,一阵大风吹过,把一块白毛巾吹起,那白毛巾飘飘荡荡一直飘到国王的宫殿前面。
有些人嗜财如命,被称为“守财奴”。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守财奴辛辛苦苦,省吃俭用了一辈子,攒下一坛金银财宝,为防止被盗,他把这个装满财宝的坛子埋放在一张椅子的下面,可还没等他把这事告诉妻儿,就咽了气。守财奴死后对这坛财宝仍然念念不忘,于是带着强烈的执念和贪心,他再一
传说,在兴建寺庙期间,有一次道信路过山门口的洗手池,忽然看见水池中冒出两根一样长、一样粗的无皮无叶的树枝,在水池中不断翻滚。道信越看越奇,就把树枝捞起来,顺手插在殿前的香炉旁边。他刚一转身,树枝就发出轻微的响动,不一会儿,就长出了很多绿色的叶
据《杂宝藏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是象王,有这样一个具有功德的故事。《佛说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跟弟子讲,在往昔劫的时候有一个象王具有功德。过去,在劫初或善劫的时候,动物都会说话,而且有很多的功德,不像现在的动物特别愚痴,象王具有很多的功德。
某僧刚出家时,早课、晚课、出坡、行堂、诵经、打坐等功课样样精进,而后慢慢心生懈怠,并不如前。某日,师上堂开示:无论出家在家,为什么有的人修着修着心态变了,问题出来了?你们可以扪心自问,当初修学的初发心是什么,坚持了多久,现在的心态又是什么?
有位学生给我看了一则《锯和蛇》的故事,并且忏悔说道:“我曾有着和毒蛇一样的愚痴嗔恨等烦恼,是佛法给予我智慧,让我慢慢变得冷静理智。”故事是这样的:一条蛇进入木工店,穿过锯子时受了一点伤。它本能地转过身咬住锯子,没料到又把嘴弄伤了。蛇以为又受到锯子的攻击,决定用整个身体缠住锯子,使锯子窒息。于是它用尽了所有的力气……不幸的是,蛇最终被锯子锯死
『四真道行』,即修苦、集、灭、道四圣谛法。『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四圣谛』说四种真理:一为苦圣谛;二为集圣谛;三为灭圣谛;四为道圣谛。佛陀阐释『四圣谛』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世间的因果以及出世间的因果。『苦』是指世间的苦果,苦有如病,应该遍知
济公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左右,卒于嘉定二年(1209)。浙江天台人,俗姓李,原名李心远,字湖隐,号方圆叟。十八岁在临安(今浙江杭州)灵隐寺出家,师从该寺住持佛海法师,法号“道济”,后移住净慈寺。
道明禅师问一僧人:“最近离开了什么地方?”那僧人便大喝一声。道明说:“老僧受你这一喝。”僧人又喝叫一声。道明说:“三喝四喝后做什么?”僧人无言应对。
荣西禅师(1141-1215),日本佛教临济宗的初祖。荣西为研究禅法,两度入宋,参谒天台山万年寺虚庵怀敞禅师,承袭临济宗黄龙派的法脉,而后发展成日本禅宗的主流。日本禅宗虽早于奈良时代即开始流传,但并不兴盛,真正独立成宗,造成广大影响者,首推荣西禅师所开
现代社会,许多人都感受到各种不同的压力。由于压力,又产生了各种心理负担和心理疾患。其实,人的忧愁、恐惧、恐慌、怖畏、绝望,都是没有理由的,只是自心的一个投影罢了。坦然面对,积极离苦,这就是佛陀教给我们的智慧。
很多地方逢年过节都有去寺庙拜佛的习俗,那么拜佛,拜的到底是什么佛呢?用中国佛教常见的说法,这个“拜”是皈依礼拜的意思。皈依礼拜的佛,不是在灵山的,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长得非常漂亮的、高高在上的佛。而是要皈依礼拜你的内心。因为三身佛,就在你自己的身体里,每个人的色身都相当
释迦牟尼佛涅槃后,弟子们依据转轮圣王的葬礼,用金棺收敛释迦牟尼的圣体。据传,当时大迦叶远游在外,闻讯赶回,悲痛不已。这时佛陀从金棺中伸出足来,大迦叶顿然意会,以首顶礼佛足,誓愿担负弘扬圣教的大任,佛足随即收回金棺,并自引三昧真火茶毗(茶毗,意为焚烧、烧身)。
与“和尚”一词一样,“尼姑”这个词也是中国人的俗称,并不合乎佛制的要求,所谓尼姑,是指佛教的出家女性。本来在印度以尼(ni)代表女性,有尊贵的意思,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专用。佛教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弥尼,大的叫比丘尼,意思是女沙弥及女比丘。如根据
寺院是汉语对佛教的宗教场所的通称——也可以说是雅称,因为在口语中,它也往往被称为“寺庙”。如果考虑到历史上,寺院在文献中的别称可就繁多了。梵刹、伽蓝、道场、佛刹、净刹、精舍、兰若、丛林,都还是比较常见的,甚至还有人用檀林、
在家居士,不可以直呼师父名字,应加上敬称才行,这是对三宝的恭敬,就像我们跟老师打招呼时,不合适直呼其名一样。一般可以称“某某师”、“某某法师”;若是方丈,则应该称“方丈”或“大和尚”;若是资历深(大约受戒时间二十年以上)且德高望重者,也可以称“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