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慧寂禅师

人物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慧寂禅师

  仰山慧寂禅师九岁出家,十四岁披剃,未受具足戒即参访善德;初谒耽源禅师,即解向上玄旨,后来亲近沩山佑禅师,逐便升堂入奥,尤其是临机应变的才能,的确不是一般「知解」者所能表现得出来的,譬如与沩山禅师的一次答辩:

  佑问:「大地众生,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子作么生?知他有之与无?」

  寂答:「慧寂有验处。」

  此时,刚好有僧一人从前面过,于是寂禅师呼唤道:

  「阇黎!」

  人回首张望,寂禅师向佑禅师道:

  「这个便是业识茫茫,无本可据!」

  佑禅师聪了,感到非常的欣慰,便说道:

  「此是狮子一滴乳,迸散六斛驴乳!」

  这种机辩,正是佑禅师所告诒诫的:

  「以思无思之妙,反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

  向上一事,明践行,自有水到渠成的一天;寂禅师获善德之开剖,以思无思之妙,确然反思灵焰之无穷。佑禅师见一番心血没有白耗,那能不衷心感慰!

  其次,再看他们师徒之间一次微妙的答辩。事情发生在寂禅师扫地的时候:

  佑问:「尘非扫得,空不自生,如何是尘非扫得?」

  寂禅师闻言,用扫帚在地上扫了一下。

  佑说:「如何是空不自生?」

  寂禅师指了指自己的身体,又指指佑禅师。

  佑问:「尘非扫得,空不自生,离此二途,又作么生?」

  寂禅师听了,再扫一下,又指了指自己的身体,并指指佑禅师的身体。

  这便是古德所说的:

  「离此用即此用!」

  也正是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不过,虽然寂禅师已获玄旨,识得古人的的意;但他的学生就不同了,也就是说,欲领取古德趣义,不是人人可得。譬如寂禅师住东平时,佑禅师叫人送他一本书和一面镜子,寂禅师在法堂上对常住僧众说:

  「大家说说看,这是沩山镜?东平镜?假若说是东平镜?却是沩山叫人送来的!假若说是沩山镜?却明明落在东平(住持者自称)手里!如果大家能说个明白,我就把这面镜子留下,否则的话,我便把这面镜于打破!」

  结果在座的僧众,无一人说话,寂禅师只李打破了镜子,叹然下了法座。这就是「无解也无行」的证明。

  正法眼藏,实相无相,如何解得「实相无实」的意旨,便可获得「涅槃」之「妙心」,这便是所谓「离」与「即」的奥妙。寂禅师不仅解得,而且有着很好的成绩;下面举出一例,以资佐证。

  有一次,寂禅师问双峰说:

  「师弟近日有甚么见地?」

  「据我所知,实无一法可得!」

  「你这样仍然停滞在尘境上!」

  「我只能做到这样!师兄你认为应该怎么样?」

  「你为甚么不去追究那无一法可得的?」

  佑禅师在旁听了这句话,不禁欢喜的赞叹着说:

  「慧寂呀!你这一句话,可欲疑煞天下人啦!」

  可不是么?境上做一夫,如说食不饱;惟有不取不舍(六祖语)才能从迷惑中觉醒过来,才能「打破形山」去寻找那为业识所障的「真我」,待到真我昭彰,人我两忘,入于无念,无住,无相(祖禅旨趣)的圣境,如此,人人才能获得「慧寂」一般的「大觉」真如道果

  寂禅师是有了成就了,而且,在佑禅师的门徒中,是唯一的衣钵继承者。

  所谓「沩仰宗」便是合师徒一沩山,一仰山二人的「字号」而定宗名的;由此可见,仰山慧寂在沩山灵佑禅师的心目中是如何地重要了。

  最后,且录下寂禅师上堂时,所开示的一些法要,作为本文的结束:

  他说:(为保持原文的本色,不作新译。)

  「汝等诸人,各自回光返焄,莫记吾言;汝无始劫来,背明投暗,妄想根深,卒难顿拔,所以假设方便,夺汝粗识,如将黄叶止啼,有甚么是处?亦如人将百种货物,与金宝作一铺货卖,祇拟轻重来机。所以道:石头是真金铺,我这里是杂货铺;有人来觅鼠粪,我亦拈与他,来觅真金,我亦拈与他。」

  当时有一僧人听了,便问道:

  「鼠粪即不要,请和尚真金!」

  寂禅师闻言,知僧仍在境上,故斥责道:

  「啮镞拟开口,驴年亦不会。」

  他又说道:

  「索唤则有交易,不索唤则无。」

  停了停又说:

  「我若说禅宗,身边要一人相伴亦无,岂况有五百七百众耶?我若东说西说,则争头向前釆拾;如将空拳诳小儿,都无实处。我今分明向汝说圣边事,且莫将心凑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不要三明六通;何以故?此是圣末边事。纵饶将情学他亦不得。」

  这正是如同沩山灵佑师所说:

  「凡圣情尽,体露真常,事理不二,即如如佛!」

  宗下的这种理论基础是颠扑不破的。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