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良价禅师

人物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良价禅师

  无情说法的一段公案,洞山良价禅师虽然依之得悟,却也是几经波折,数参明师,的确得来艰苦;尤其,虽悟而不究竟,直到睹水影才圆成大事。丁禅悟之不易,难怪古德要说甚么「脱一层皮」,「敲骨括髓」以及「不是几番寒彻骨,难得梅花扑鼻香。」确然不是欺谈戏论!

  当时良价禅师参礼沩山,他与灵佑禅师曾经作过一次恳切的谈话:

  价问:「闻南阳忠国禅师,有情说法话,不知奥妙在里?」

  佑答:「你记得那次的情形吗?」

  价说:「记得!」

  佑说:「你说一遍给我听听。」

  于是良价把全部经过说了出来:

  僧问:「如何是古佛心?」

  忠答:「墙壁瓦砾是!」

  僧曰:「墙壁瓦砾,不是无情么?」

  忠云:「是!」

  僧曰:「还解说法否?」

  忠云:「常说炽然,说无间歇。」

  僧曰:「某甲为甚么不闻?」

  忠云:「汝自不闻,不可妨他闻者!」

  僧曰:「未审甚么人得闻?」

  忠云:「诸圣得闻。」

  僧曰:「和尚还闻否?」

  忠云:「我不闻!」

  僧曰:「和尚既不闻,怎知无情解说法?」

  忠云:「正因我不,我若闻岂不同于诸圣!你亦不闻我说法也!」

  僧曰:「这么说,岂不众生没有份了!」

  忠云:「我为众生说,不为诸圣说!」

  僧曰:「众生闻后如何?」

  忠云:「即非众生!」

  僧曰:「无情说法,据何典教?」

  忠云:「灼然言不该典,非君子之所谈,汝岂不见华严经云:瘌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

  沩山佑禅师听了,说道:

  「我这里也有,只是罕遇其人!」

  价禅师把手中拂尘竖起来,并说:

  「会么?」

  「不会,请和尚开示!」

  「父母所生口,终不为子说。」

  价禅师自知不契机宜,难领要旨于是;于是恳求指示善德,以便参学。

  佑禅师含首称善,说道:

  「你澧陵攸县,那里石室相连,内有一云岩道人,可往觐见,必能帮助你,获得大利益!」

  「不知他的见地如何?」

  「他曾问过我,他说:假若有人求教时怎么办?我告诉他:直须绝渗漏时始得!他又问是否不可违背为师的意旨?我告诉他:最要紧的事是不可以说我在这里!」

  价禅师辞别了沩山,直往云岩造访;见了面,他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然后追问道:

  「无情说法,甚么人得闻?」

  云岩禅师闻,言毫不犹疑地回说道:

  「无情得闻!」

  「和尚闻否?」

  「我若闻,汝即不闻吾说法也!」

  「为何我不得闻?」

  云岩禅师到此田地,见良价不能打破黑漆桶,只好竖起拂尘说:

  「还闻么?」

  「不闻!」

  「我说法汝尚不闻,何况是无情说法啊!」

  「无情说法,出何典教?」

  「你杯见阿弥陀经云:水鸟树林,悉皆念佛念法念僧么?」

  此时,良价算是有了省悟,道出一偈云:

  「也太奇!也太奇!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

  不过,良价虽然有了省悟,却并没有完成宗下的「顿然契悟」;也就是彻底的透悟,仍旧徘徊于「禅疑」的境地。所以,良价又提出问题来请教,他说:

  「我有余习未尽,该怎么办?」

  「你以前作甚么?」

  「圣谛亦不为!」

  「欢喜吗?」

  「欢喜是有的,只是像在垃圾堆里拾得一颗明珠罢了!」

  接着他又问:

  「拟欲相见时如何?」

  「我懂得你的自己人!」

  「发问时如何?」

  「对你说甚么?」

  良价到此田地,仍然像在沩山一样,不能取得「茶饼」,只好挨着饥渴向云岩禅师告辞,云岩禅师也微感惆怅,便询问:

  「到甚么地方去?」

  「不一定!」

  「去湖南?」

  「不!」

  「回家乡?」

  「不!」

  「迟早都要归来!」

  「侍和尚有了住处就来!」

  「这一分手,就很难有见面的机会了!」

  「能不见面,也是很难得的事!」

  良价临行时又问:

  「百年后,忽有人问:还邈得师真否?应如何祇对?」

  云岩禅师默然「良久」然后回说道:

  「祇这便是!」

  良价闻言,正沉吟未语,岩禅师却唤道:

  「价阇黎!承当此事,应详细审察!」

  良价仍然不能体取现前,处于疑惑中;后来,他在一次渡河中,偶尔看见水中身影,顿然契悟前旨。于是道出一偈,表露心深处的感慨,偈云: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虽然如是,良价并未达到「休去歇去」的第一峰头,心地里仍旧有物,眼目不能一望无涯;为甚么?且看他在一次供养云岩禅师(已迁化)的仪式后,与一常住僧人的对话中,便透露了这种感慨:

  僧问:「先师道:祇这是!莫便是否?」

  价云:「是!」

  僧问:「意旨如何?」

  价云:「当时几乎错会先师意!」

  僧问:「未审先师还知有也无?」

  价云:「若不知有,怎解恁么道?若知有,怎肯恁么道?」

  可见见道之难,非是僥幸所至。

  良价自见道后,最初于新豊山接引徒众,而后在豫章高安洞山;权开五位,普被三根,一音演唱,饶益有情。以智慧之剑,斩诸见之椆林,以无碍之辩才,摄万般之疑难;尤以得曹山高第,深明玄旨,妙唱嘉猷,道合君臣,偏正回互,由是洞上宗风,广播天下,诸方宗师巨匠,咸共推尊,曰曹洞宗。

  所谓五位君臣颂者,兹摘述于后:

  正中偏:

  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旧日嫌。

  偏中正:

  天晓老婆逢古镜,分明睹面别无真,休更迷头犹认影。

  正中来:

  无中有路隔尘埃,但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断舌才。

  兼中至:

  两刃交锋不须避,好手犹如火里莲,宛然自有冲天志。

  兼中到:

  不落有无谁敢和,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

  良价的禅生涯,在多少宗匠所组成的行列中,他的接引日段是属于严谨的一派;也可以说是「不生不歇,不死不休」的一位「杀伐者」,譬如下面的一段公案,便是最好的例证:

  僧问:「时时勤拂拭,为甚么不得他衣钵?未审甚么人合得?」

  师答:「不入门者!」

  僧问:「祇如不入门者还得也无?」

  师答:「虽然如此,不得不与他!」

  又云:「直到本来无一物,犹未合得他衣钵,汝道甚么人合得?这里合下得一转语,且道下得甚么语?」

  当时另有一僧人连下九十六转语,却都不得契合,直末后一转语,才得良价禅师满意;于是笑问道:

  「你何不早这么说呢?」

  正好另一僧人偷听到了,却不知道末后一转是甚么;便向僧人求教,告诉他末后一转语的内容,可是,那僧人密而不宣,虽然跟他相处三年,也不肯透露消息。直到有一天,借着他病了的时候,便愤然地说道:

  「我跟了你三年,希望能告诉那末后的一转语,你却一点也不肯慈悲;如今好说好求都得不到,只有用强了!」

  说完,便拿起一把刀说道:

  「你要是还不告诉我,便把你杀了!」

  那僧心里害怕,便只好告诉他说:

  「直饶将来,亦无处着!」

  如此的末后句,在古人视若性命,在今人恐如敝履,当然,在古在今,如果以求道的精神讲,是值得赞扬的,不过,若认这就是道的话,那便成了「迷头认影」的可怜虫了。因为「句里」是不能「寻机」的,正如有一次良价禅师问一僧人而所生起的感叹一样:

  师问:「叫什么名字?」

  僧答:「是我!」

  师问:「谁是你的主公?」

  僧答:「现前的就是!」

  师闻言,不由地慨然叹道:

  「苦呀!苦呀!现在的人都如此,祇认得驴前马后的就是自己;佛法之所以不能发扬光大,便是毁坏在这些人手里!」

  所以,他曾老婆心切地告诉后学,他说:

  「末法时代,人多干慧,若要辨验真伪,有三种渗漏;一曰见渗漏,机不离位,堕在毒海。二曰情渗漏,滞在向背,见处偏枯。三曰语渗漏,究妙失宗,机昧终始,浊智流转。」

  同时,他更道出纲要,以偈三首示人:

  一、敲唱俱行:

  金针双锁备,路隐全该,

  宝印当风妙,重重锦缝开。

  二、金锁元路:

  交互明中暗,功齐转觉难,

  力穷忘进退,金锁纲鞔鞔。

  三、不堕凡圣:

  事理俱不涉,回照绝幽微,

  背风无巧拙,电火烁难追。

  良价禅师能成为一宗之主,确然不是依炎附势,空有名头的「大佬倌」;单就他的一篇「宝镜三昧」,便使后代受用不尽,在「曹洞」门下,此一绝响,诚然不知击醒了多少迷梦者,而使得出拔粹,成为「不病也不见病」的宗匠。(宝镜三昧详情请参阅中国祖禅探秘。)

  如此,即便是「眼藏」中的「正法」!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