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选语录 禅学的黄金时代 禅宗与佛学 只有行愿 宏智禅师广录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人天眼目 南禅七日 禅林宝训 拈八方珠玉集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 汾阳无德禅师语录 法演禅师语录 缁门警训 佛教徒人生态度 夜明观带修前的开示 虚堂和尚语录 明觉禅师语录 般若锋兮金刚焰之禅门不可欺 禅宗十牛图 禅与坐禅的方法 禅门散论 从“即心即佛”到“非心非佛”:南禅美学思想嬗变轨迹 禅海微澜 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 雪峰真觉禅师语录 圣严法师思想行谊 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根源 正法眼藏 一心二门
正法眼藏
  • 大德故事-大随禅师

    大随禅师 师法号法真,少年即得悟解,后来遍参知识,常行苦炼,在沩山处青现得更是精勤;所以灵佑师对他非常器重。随禅师的悟境如何?看他下面的一段故事,便可揣出端倪: 僧问:「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这个坏不坏?」 师答:「坏

  • 元珪禅师

    元珪禅师 有人说中国祖禅与「儒,道」两家,有着像花,叶,茎三位一体不可分的关系。也有人认为「日本禅」才是中国祖禅的代表者。其实这些看法,确然是连「麻三斤」,「干屎橛」也不识的「混混儿」;当然,那「无念,无相,无

  • 希运禅师

    希运禅师 闽中祖德,首推黄檗山的希运禅师。 运禅师一生中的言行功德,往往令人心悦诚服,尤其是一些意味深长的行为,的确只可以意会,不能言传;譬如一次在南泉普愿大师那里为去菜园摘菜。 愿问:「干甚么去?」 师答:「摘菜去。」 愿问:「拿甚么摘?」 师竖起手中刀。 愿云:「祇解作宾,不解作主

  • 良价禅师

    良价禅师 无情说法的一段公案,洞山良价禅师虽然依之得悟,却也是几经波折,数参明师,的确得来艰苦;尤其,虽悟而不究竟,直到睹水影才圆成大事。丁禅悟之不易,难怪古德要说甚么「脱一层皮」,「敲骨括髓」以及「不是几番寒彻骨,难得梅花扑鼻香。」确然不是欺谈戏论! 当时良价禅师参礼沩山,他与灵佑禅师曾经作过一次恳切的谈话: 价问:「闻南阳忠国禅师,有情说法话,不知奥妙在里?」 佑答:「你记得那次的情形吗?」 价说:「记得

  • 禅宗历代高僧---宗密大师

    宗密大师 圭峰宗密大师是困州西充何氏子,自幼聪颖过人,髻龄时代即通典;弱冠之时为赴科举,遇圆和尚即遽然落发,并受具足戒。 出家后,读圆觉经而怠悟,以至痛哭流涕;迨后遍参知识,得益非浅,终止南山圭峰寺,相国裴休,独称入室弟子。 师常感禅教相互毁诋,乃着禅源诠以通之。但是,由于师之基础始自圆觉 ,认为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所以一切末法众生,应远离幻化,了得真体本净,则体相用三者本自圆成。所谓体则离绝非,即法身德,相则

  • 从谂禅师

    从谂禅师 赵州谂禅师在古德中发明心地,获得彻悟的要算最晚的一位,可能他是乘愿再来的人,故意示现修行之不易,得悟之艰,以策励后学中那些常为智障的疏狂人物,幸勿赖那僥幸和奇迹。 师初参南泉愿大师,由于他的机智过人,以致为大师另眼看待。那次的经过情形是样的;师抵池阳,参见愿大师,适巧大师依禅床养息中,见师至,随问道: 「近离甚么处?」 「瑞像

  • 宣鉴禅师

    宣鉴禅师 德山棒! 在宗门中是最最锋利的一根「魔」棒,远胜护法伽蓝的金刚杵;为甚么要说是一根魔棒?且看他在一次小参时,如何使出他的棒法来,他说: 「今夜不答话,问话者三十棒

  • 惟俨禅师

    惟俨禅师 药山惟俨禅师十七岁出家,博通经论,严持戒律,未几,深感不足以了生脱死,于是往谒石头和尚;石头便举以疑难,问道: 「这么也不得,不这么也不得,这么不这么总不得,汝作怎样解说?」 师茫然罔措。 石头和尚知师之因缘不在此,便告以马祖处寻取因缘,师依言往访,参礼毕,求「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旨趣。 祖云:「我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扬瞬眉目者是,有时扬眉瞬目者不是,汝作怎样解说?」 师于言下契悟,便礼拜。 祖云:「您见甚么道理便拜?

  • 雪峰禅师

    雪峰禅师 雪峰义存禅师世代奉佛,他于襁褓中即恶茹荤,十二岁出家,十七岁落发,对「正法眼藏」颇有心得;最初参于洞山良价大师时,便有此心得的表现。 那时,他在洞山作饭头,有一次淘米,价大师问他: 「仔是淘沙去米?抑是淘米去沙?」 「沙米一时去

  • 《正法眼藏》普愿禅师

    普愿禅师 禅师俗姓王,郑州新郑地方人氏,初依大慧禅师受业,三十岁具足大戒以后,先习相部,后研毗尼,旧章篇聚,都有心得;而后到处云游,遍参讲肆,曾听楞伽,华严等经,得入中百门观,精练玄义。直到礼见大寂禅师,为入室弟子,顿然忘筌,得游戏三昧。 得道后的普愿禅师,辄与人言,玄机妙用令人莫测高深。 有一次,他与陆大夫交谈: 陆云:「肇法师甚是奇怪,说什么万物同根,是非一体

  • 智闲禅师

    智闲禅师 香严智闲禅师颖慧过人,在百丈禅师处参禅不契,后来百丈大师迁,化逐亲近沩山灵佑禅师。 有一天,佑禅师问他道: 「听说在百丈大师那里,往往能一问十答,十问百答,我认为你只是听明灵利;在意解识想上寻求生死根本。如今我且问你,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

  • 禅宗历代高僧---无住禅师

    无住禅师 强调无念为宗的无住禅师,得法于无相大师,而后便隐居南阳的白崖山, 精勤向上一着的修持;不久,终乞无生法,忍成为一代龙象。可是,禅师发明心地之后,由于性好疏野,不喜酬酢,故大多数的时间,都遨游于山水之间,他最初发脚贺兰山,而后五台等诸处胜境,几乎足迹遍布,到处遗痕。 后来被唐相国杜鸿渐的邀请,在空慧寺广开法席,接引众生,法缘盛极一时,所度众生无算。 禅师一生中的思想言行,以与杜相国的那次法要开示,最为特出,最为精辟,可以说是一次最为珍贵的纪

  • 义玄禅师

    义玄禅师 这位临济宗的开宗祖师,的确不愧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法将;后来在五派两支中独占鳌头,造成「临济满天下」的热闹场面,不能说不归功于黄檗希运禅师的婆心锻炼。 当时义玄禅师在黄檗山初习禅法,正值睦州明尊宿任第一座,明老对玄禅师非常关注;有一天他找到了玄师: 明问:「你在这里住多久了?」 玄答:「三年

  • 怀让禅师

    怀让禅师 让禅师十岁就喜欢接近佛书,十五岁于荆州玉泉寺,依宏景律师出家;受具足戒后,即专习毗尼(律藏)。 有一天,他忽然有了感悟,认为: 「夫出家者,当为无为法。」 于是,邀同学相偕赴嵩山,到达嵩山之后,经安大师的指引,往曹溪参礼六祖。 得见六祖能大师之时,二人似是机缘遇合,一见投和;从下面的一段对话中,便可看出他们的思想是相的: 让禅师见到六祖时,当即虔诚礼拜。 祖曰:「甚么地方来?」 让答:「嵩山。」 祖曰:「什么物?恁么来

  • 怀海禅师

    怀海禅师 洪州百丈怀海禅师,参马祖受尽磨练,最后一次为马祖振威一喝,直得 三日耳聋;后举似黄檗希运禅师,使希运不觉吐舌。师见状,肃然说道: 「你以后莫承嗣马祖去么?」 希运回说道: 「不然,今日因和尚举,得见马祖大机大用,然不识马祖,若嗣马祖,以后丧我儿孙。」 海禅师闻言,极为赞许地说: 「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汝甚有超师之见。」 时下多少人,总认为博士门下出博士,偶然得悉芋人些微过错,即认定芋人不能为师!从不深究「为甚么会如?是否别

  • 慧寂禅师

    慧寂禅师 仰山慧寂禅师九岁出家,十四岁披剃,未受具足戒即参访善德;初谒耽源禅师,即解向上玄旨,后来亲近沩山佑禅师,逐便升堂入奥,尤其是临机应变的才能,的确不是一般「知解」者所能表现得出来的,譬如与沩山禅师的一次答辩: 佑问:「大地众生,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子作么生?知他有之与无?」 寂答:「慧寂有验处。」 此时,刚好有僧一人从前面过,于是寂禅师呼唤道: 「阇黎

  • 慧忠国师

    慧忠国师 忠国师得法于曹溪,居南阳白崖山党子谷,四十多年不下山,无论是道德修持,都有很高的成就;后由肃宗礼迎千福寺,敬为国师,朝夕亲近问道。 一天,有西天大耳三藏到京,云得他心通,肃宗便请忠国师与以试验;三藏参礼后静立一旁,于是试验便开始了。 师问:「汝得他心通耶?」 藏对:「不敢。」 师曰:「汝道老僧即今在甚么处?」 藏对:「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去四川看竞渡?」 复问:「汝道老僧今在甚么处?」 对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在天津桥上看弄胡孙?」 复

  •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的故事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的故事

      大师是禅宗第三代祖师,出身不详,以衣谒二祖而得度;得法后,初隐于皖公山,后周武帝毁佛法,自此住无定处。十余年后,至隋开皇十二年,始设法席,接引众生。当四祖道信礼祖时,有一段颇耐人寻味的对话。信曰:「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

  • 道一禅师

    道一禅师 大师俗姓马,故后世人称他马祖,他的容貌生得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纹,自幼便在罗汉寺出家。 马祖一生,在道业的成就上,的确「踏杀天下人

  • 灵佑禅师

    灵佑禅师 沩山佑禅师福州长溪人,俗姓赵,十五岁出家,二十三岁参百丈大师,于一拨炉火而获悟涅槃妙心,得感菩提道果;那次事情的经过非常特殊,像是蓦然发现黄面老子额处的明珠,而获得投身珠的豪光一样,使通体透亮如琉璃,入于「一丝不挂」的圣境。

  • 正法眼藏 正法眼藏

    正法眼藏,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法会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

  • 正法眼藏 正法眼藏

    正法眼藏,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法会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

  • 正法眼藏第一卷之上

    宋 宗杲 集并著语 重刻正法眼藏序 正法眼藏者难言也请以喻明譬如净眼洞见森罗取之无穷用之无尽故名曰藏夫藏者含藏最广邪正相杂泾渭难辩甚至邪能夺正正反为邪故似泉眼不通泥沙立壅法眼不正邪见层出剔抉泥沙而泉眼通剪除邪见而法眼正自非至人其何择焉昔竺干有

  • 正法眼藏第一卷之下

    径山大慧禅师宗杲集并著语 绣水春门居士徐弘泽校阅 晦堂和尚示众云敲空作响谁是知音击木无声徒劳侧耳不是目前法莫生种种心起灭不相知个中无背面象王行处狐兔绝踪水月现前风云自异到遮里乾坤收不得宇宙不知名千圣立下风谁敢出头道诸仁者应是从前活计所作施为会与不会一时扫却不如策杖归山去长啸一声烟雾深。 宝峰英和尚示众云先圣道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佛性戒珠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诸禅德先圣虽然如此道可谓伤盐伤醋若是山僧即不然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牧童岭上一声笛惊

  • 正法眼藏第二卷之上

    径山大慧禅师宗杲集并著语 后学黄叶庵沙门智舷校阅 达摩大师安心法门云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解则识摄色迷则色摄识但有心分别计较自心现量者悉皆是梦若识心寂灭无一动念处是名正觉问云何自心现量答见一切法有有自不有自心计作有见一切法无无自不无自心计作无

  • 正法眼藏第二卷之下

    径山大慧禅师宗杲集并著语 后学黄叶庵沙门智舷校阅 灵泉仁和尚僧问如何是祖师意曰仰面独扬眉回头自拍手问如何是和尚家风曰骑牛带席帽过水著靴衫。 大安山省和尚僧问离四句绝百非请和尚道曰我王库内无如是刀问重重关锁信息不通时如何曰争得到遮里云到后如何曰

  • 正法眼藏第三卷之上

    径山大慧禅师宗杲集并著语 后学普善庵沙门慧悦校刻 六祖谓众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苦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

  • 正法眼藏第三卷之下

    径山大慧禅师宗杲集并著语 后学普善庵沙门慧悦校刻 风穴和尚示众云夫参学眼目直须大用现前勿自拘于小节设使言前荐得犹是滞壳迷封纵然句下精通未免触途狂见汝等诸人应是从前学解明昧两岐如今为汝一时扫却直须个个如师子儿吒莎地哮吼一声壁立千仞谁敢正眼觑著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