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僧元净遗事
宋僧元净遗事 壹传记 《咸淳临安誌》:元净本姓徐,字无象,於潜人。十岁出家,受业於 慈云。慈云没,復事明智。年二十五,赐紫衣及辩才号。知杭州吕溱请住 大悲宝阁。居十年,沈文通遘治杭,命往上天竺,乃以教易禪。师增室至 万础,重楼杰阁,冠於浙西,学者数倍。居十
宋僧元净遗事 贰考证 (清)汪孟鋗《龙井见闻录》:诸传叙事,大抵皆同,并从删节。以苏辙《辩才碑》考之,十年出家,十八学於慈云,则《咸淳临安誌》十岁出家,受业於慈云,《佛祖通载》十二就学慈云,俱误。又伯祖父嘆為宿世沙门,则《西湖高僧事略》之以為父,亦误。又
宋僧元净遗事 叁事迹 苏軾《訥斋记》:钱塘有大法师曰辩才,初住上天竺,以天台法化吴越。吴越人归之如佛出世,事之如养父母。金帛之施,不求而至。居天竺十四年。有利其富者,迫而逐之。师欣然捨去,不以為恨。吴越之人从之者如归市,天竺之眾分散四去。事闻於朝,明
宋僧元净遗事 肆诗偈 訥斋 忆昔毗耶老,杜口有谁听。 还闻寂寂裡,其辩过雷霆。 归隐桥 谢讲竺峰寺,归隐新此桥。 院幽结林表,身老寄烟霄。 寂室 心寂寂自绝,此意焉思说。 寒云散空庭,独有月照雪。 照阁 高峰衔皎月,深壑泻飞湍。 谁来白云裡,与汝凭栏看。 潮音
宋僧元净遗事 伍酬倡 赵抃重至龙井佛祠登龙泓亭 湖山深处梵王家,半纪重来两鬢华; 珍重老师迎意厚,龙泓亭上点龙茶 杨杰风篁岭 微风摇琅玕,萧瑟岭一道。 万帚扫晴空,纤尘不可到。 杨杰龙井 崖下一泓泉,窈奥不可测。 有时灵气生,散作人间泽。 杨杰归隐桥 道人从
宋僧元净遗事 陆尺牘(选自《东坡集》) 久不奉书,愧仰增深。比日切惟法履佳休。某忝冒过分,碌碌无补,日望东南一郡,庶几临老復闻法音,尚冀以时,為眾自爱。(以下俱翰林。)某向与儿子竺僧名,迨於观音前剃落,权寄緇褐。去岁明堂思已奏授承务郎,谨与买得度牒一道,
宋僧元净遗事 七真赞 秦观辩才法师尝以诗见寄继闻示寂追次具韵 遥闻隻履去修然,诗翰纔收数月前; 江海尽头人灭度,乱山深处塔孤圆。 忆登夜阁天连雁,同看秋崖月破烟; 尚有眾生未成佛,肯超欲界入诸禪。 周文璞弔辩才 读了碑文读祭诗,冷看遗像立多时; 郎当岭上生
宋僧元净遗事 八年譜 纪年年龄事跡出处 大中祥符叁(1010)年出生师生而左肩肉起如袈裟絛,八十一日乃灭。《辩才法师塔碑》 天禧四(1020)年10岁出家,受业於慈云。《咸淳临安誌》 从其邑僧法雨出家。《辩才法师塔碑》 乾兴元(1022)年12岁就学於慈云。《佛祖通载
五十五卷。明·憨山德清撰,侍者福善录,通炯编辑,刘起相重校。又称《憨山老人梦游集》。为憨山德清语录的集大成本。收在《禅宗全书》第五十一册、《万续藏》第一二七册。作者德清,晚年号憨山老人。与云栖盐宏、紫柏真可、蜀益智旭等三人被称为明季四大师。治学范围极广博。除佛教经论之注疏外,另有关于《老子》、《庄子》、《中庸》等书之注解。
禅宗经典有哪些?《大般若经》是佛教经典。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般若经》。为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般若类经典的汇编。唐玄奘译。600卷,包括般若系16种经典(即十六会)。其中第二会(《二万五千颂般若》)、第四会(《八千颂般若》)和第九会(《金刚般若》)为般若经的基本思想,大概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其他各会是在以后几个世纪中成书的。一般认为最早出现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在贵霜王朝时广为流行。梵本多数仍存。
二卷。收在《禅宗全书》第九十七册。原作者及刊行年代均不详。系收录清代禅门日常讽诵之经、律、偈、仪文、咒等,以及禅门诸师之法语、警策、问对、训诲文等。版本有清道光十四年(1834)刊本、光绪十二年(1886)鼓山(福建省)涌泉寺能成募刊本、光绪二十六年序刊
疑伪经典。为后世禅宗门徒引为禅宗起源的典据。又名《问佛决疑经》。有二卷本和一卷本两种。作者不详,成书年代亦不详。历代经录也全未著录。收在《万续藏》第八十七册。内容叙述世尊于灵山会上拈金波罗华,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乃说我有正法眼藏、涅般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与摩诃迦叶。后世禅徒乃谓此事为禅的起源。拈花微笑的典故即依据本书。 本经的二卷本有二十四品,一卷本有七品,二书除品数不同外,内容亦略异,一卷本当较晚出。又,二卷本当系成书于释尊付法摩诃迦叶的传说成
圣严说禅:觅心了不可得 问: 二祖慧可禅师对菩提达摩说:「我的心不安宁,请帮我安心。」达摩说:「把心拿来,我替你安。」慧可沉默了好久,说:「觅心了不可得,找也找不到。」达摩说:「好了!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意思是不是说,连心都不存在,还有什么安宁、不安
一百册,总目索引一册。蓝吉富编,完成于1990年。为中文禅籍之集大成。全书分史传、宗义、语录、清规、杂集等五部。内容收辑六世纪迄二十世纪之禅宗典籍共计五八○部。其中,以语录部最多,史传部居次。全书所收,主要取自各种大藏经,一部份则系散布于中、日、韩
中庸法师,毕业于中国佛学院,北京大学宗教学硕士研究生学历。2000年,经绥芬河市政府礼请、省佛教协会推荐为开山住持以来,克服重重困难,自筹资金,带领僧侣和广大信众积极建寺。法师在寺院建设上匠心独具,坚持走唐、清风格相融合的发展思路,辟建了合二为一的仿孔庙建筑的山门与天王殿,带有垛口的钟鼓楼;安奉了全球最大的汉白玉八臂观音和全国最高的汉白玉露天滴水观音; 创建了全国首座仿唐无柱式大遍觉殿,殿内供奉着世界最大的汉白玉五方佛,大殿广场上安奉了血经宝塔和千佛塔;兴建了供奉
《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释门正统》卷八《义天传》有“大辽皇帝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等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皆被焚”等语,似宋辽时期此书已入经录。现有明清诸藏本、房山石经本及流通本等。1976年日本影印《六祖坛经诸本集成》,汇集各种版本《坛经》十一种。
《了堂惟一禅师语录》是收在《万续藏》的一部语录。本语录是了堂惟一禅在至顺元年庚午前天八月初五在南普陀寺内所作,后人整理。了堂一和尚语录总目卷一庆元路延庆寺语录台州路紫箨山广度寺语录卷二庆元路天宁寺语录天童寺语录颂古赞语自赞卷三偈颂小佛事卷四后录。
禅宗语录是禅宗的经典之一。中国的禅宗以祖师的言教为主,制作出语录、禅史、灯录,从而用这些自宗创造的典籍来取代外来翻译的千经万论,乃是中国佛教自主发展的伟大成果,其价值、意义、影响都十分重大和深远。仅就文学范畴说,禅宗语录、禅史、灯录乃是禅文学作品的一大类别,是中国散文史上独具特色的成就,对当代和以后的文坛造成了相当广泛、深刻的影响。 中国佛教禅宗六祖以后历代禅师法语的书籍。大都为禅师口语,由亲随左右的门弟子随时笔录编集而成。举凡师徒传法心要、参悟验证、方
清蕴上说,道泛、道冲等录_一卷。收小参、机缘、垂问、颂古、代语、杂偈、赞、杂著。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九册。[大全]
宋痴绝道冲撰,智沂等编。二卷。宋淳佑十一年(1251)年序刊。主要收录其嘉兴府报恩光孝禅寺语录、雪峰禅寺语录、庆元府天童景德禅寺语录、临安府景德灵隐寺语录、平江府觉城山法华禅寺开山语录,及普说、法语、...
明真本说,机峻等编。一卷,收松石图卷像赞、新增像赞、小参、示众、机缘、拈古、颂古、源流颂古、偈颂、书问、杂著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八册。[大全]
一篇。唐关南道吾撰。收于《景德传灯录》(《大正藏》第五十一册)卷三十。系由二三二字所构成之诗歌。撰者道吾,为襄州关南道常法嗣。师平时喜好披役执简,击鼓吹笛,此乐道歌即最能表现其面貌者。歌词如下所列:
明真哲说,传我等编。二十卷,卷前有序、请疏,卷一收住洪都翠岩寺语录,卷二至卷六,收住翠岩寺语录,住百法院语录,卷七至卷八,收住建宁府黄岩寺语录,卷九,住建州佛顶寺语录,卷十至十一收普说、行实,卷十...
清法通说,性灵等编。十卷。收住清泉、碧山、普庵寺语录。上堂、小参、法语、示众开示、问答机缘、勘辨机缘、颂古、行实、佛祖赞、自赞、分灯、指禅说、和牧牛颂、杂偈、佛事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三十二册。...
明函可说,元赋等编,今羞等录。六卷。卷首收像赞、序、请启;卷一卷二收上堂;卷三卷四收小参;卷五收普说、茶话、问答;卷六收拈古、颂古。偈、书;卷末附重梓姓氏、塔铭、塔碑铭。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
明今释说,今辩重编。三卷。卷一收上堂;卷二收示众、佛事、遗命、问答;卷三收拈古颂、颂古拈;卷末附行状、塔铭。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八册。[大全]
禅宗公案之评唱集。共二卷。宋·正觉拈古,元·行秀评唱。详名《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拈古请益录》。收在《万续藏》第一一七册、《禅宗全书》第八十六册。内容系由正觉拈提九十九则公案,万松行秀加以着语及评...
清照衣说,彻御等编。三卷。卷一收住长庆府长安山崇因禅寺语录、住湖山治平禅寺语录、住太公山石宝禅守语录、住江津县圆通禅寺语录;卷二收住云浮山珠林洪福寺语录、住巴县青岩宝莲院语录、复住治平禅寺语录、小...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