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道:“你是大器,至今终能成就,从今以后,天下人莫能奈你何,你应发心再参善知识,不要忘记行脚云游是禅者的任务。”有一年,峨山听说白隐禅师在江户的地方开讲《碧岩录》,便到江户参访白隐禅师,并呈上自己的见解,谁知白隐禅师却说道:“你从恶知识处得来的见解,许多臭气薰我!”
龙树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佛教人物,因此关于他的传说也很多。据说,龙树是南印度人,他的母亲在一棵树下将他生下,他的老师姓龙,故取名龙树。龙树天资聪慧,记忆力过人,听人诵经,很快就能倒背如流。他自幼遍学婆罗门教及其它外道经文,到青年时代已是学富五车,名气很大。
慧可一名僧可,又名神光,俗姓颐,洛阳虎牢人,是中国禅宗的第二祖。他少为儒生时,博览群书,通达老庄易学。出家以后,精研三藏内典。年约四十岁时,遇天竺沙门菩提达摩在嵩洛游化,即礼他为师。慧可从达摩
中国佛教禅宗三祖是僧璨大师,又作僧粲,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曾跟随二祖慧可学佛数年,后得授与衣钵为禅宗三祖。三祖在入寂前,传衣钵于弟子道信为禅宗四祖。僧璨最初以居士身份谒二祖慧可,北齐天保三年,慧可授法弟子僧璨,当时僧璨已经40多岁了。
隋开皇十二年,有位沙弥,名道信,十四岁,前来礼谒三祖僧璨大师。 初礼三祖,道信禅师便问: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 三祖反问道:谁缚汝? 道信道:无人缚。 三祖道:何更求解脱乎(既然没有人捆绑你,那你还要求解脱干什么呢?不是多此一举吗)? 道信禅师闻言,当下大悟。 【禅理】人所感到的束缚不在外面,而在我们的内心。束缚完全来自于我们自心的颠倒妄想,也就是分别、计度、执着,如果看破了这些妄想,知道它们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当下即空,不再被它们所转,那我们当下就解脱了。内心不解脱,到
狗子佛性 “狗子佛性”又作赵州狗子、赵州佛性、赵州有无、赵州无字。自古为禅师破除执著有、无之公案。赵州从谂(七七八-八九七)系唐代著名禅师,山东荷泽人,俗姓郝。幼年于曹州扈通院出家,往参南泉普愿,依止二十年,尽得心要。,其后历参黄檗、宝寿、盐官、夹山、五台等诸大德。
一、放下 两位禅者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走到一处浅滩时,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踯躅不前。由于她穿着丝绸的罗裾,使她无法跨步走过浅滩。“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师兄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师弟继续前进。师弟跟在师兄后面,一路上心里不悦,但他默不作声。晚上,住到寺院里后,他忍不住了,对师兄说:“我们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亲近女色,你今天为什么要背那个女人过河呢?”
唐代陆希声居士初访仰山禅师时,便问道:三门俱开从何门进入? 仰山:从信心门入。 希声:其它二门要它何用? 仰山:亦可从其门进入。 希声:从何门进入? 仰山:从慧心门入。 希声:另一
临济义玄俗姓邢,曹州(今山东荷泽)南华人。他的师承颇为广泛,而直接启发他大悟的,则是黄檗希运禅师。临济落发受具后,精究佛教律学,博通经论,随后辗转来到江西黄檗山参见希运禅师。在黄檗会下,义玄以行业第一著称。当时睦州担任首座,看到义玄开悟的机缘已经成熟,就点化他说:“你到这里已有多时,为什么不去问话?”
孔子曰:智者乐水。 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腾豪壮。水处天地之间,或动或静;动则为涧、为溪、为江河;静则为池、为潭、为湖海。水
庐山的归宗智常禅师,湖北人,是马祖道一禅师的法嗣弟子。智常禅师的禅法,不崇尚理论造作的言语,而是能够活用日常生活中的禅机,因此活泼又不失启发性。有一天,智常禅师对大众开示:「我今天要为各位说说禅的境界,请大家向前走近来。」
风趣幽默又活泼的赵州从谂禅师,曾提出一句禅话:「佛是烦恼,烦恼是佛。」学僧不解,问道:「不知佛在为谁烦恼?」赵州禅师答:「为一切众生烦恼。」学僧再问:「如何可以免除这许多烦恼呢?」赵州非常严肃地反问:「为什么要免除烦恼?」有一次,赵州从谂禅师看到弟子文远在礼佛,便用柱杖打了他一下:「你在做什么?」
“慢”在佛教知识中有七种,皆指不正之习,即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我慢”是梵语用词。《成唯识论》曰:“我慢者,谓倨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通俗的解释是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很容易与人发生冲突。
有一天,修学律宗的有源律师前去请教禅门的大珠慧海禅师。他对大珠慧海禅师说:「和尚,请问您修道有没有秘密用功的法门?」大珠慧海禅师回答:「有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密行。」有源律师接著问:「请教您是怎么样祕密用功的呢?」
唐代在禅风盛行之时,许多大德辈出。例如,道风峻烈的德山宣鉴禅师,棒打天下衲子,迁住到德山之后,更是声名大噪。在当时,和他旗鼓相当的,还有沩山灵祐、洞山良价、临济义玄等禅门法将。有一天,德山宣鉴禅师的侍者前去拜访洞山良价禅师。两个人一见面,洞山良价禅师就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的
唐朝时候,潭州(湖南)道吾山的圆智禅师与椑树慧省禅师,二人曾经同在药山惟俨禅师的座下参禅。由于彼此的禅法功夫相当,经常在道业上相互勉励。有一天,道吾圆智禅师才刚从外面回来,椑树慧省禅师开口便问他:「你到那里去了?」
唐朝的韩愈,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看到当时佛教鼎盛,儒学衰微,便以儒家道统自居,自比为孟子拒墨而排斥佛教。那时,唐宪宗崇信佛法,准备迎接佛骨舍利入宫廷殿内供养。有一天,殿中夜放光明,早朝时,群臣都向皇帝祝贺吉星高照、国泰民安,只有韩愈不贺,并上陈〈谏迎佛骨表〉,斥佛为夷狄。
金代禅师很喜欢兰花,他种了许多名贵品种的兰花,细心呵护,视之如命。有一天他要外出,嘱咐徒弟们要好好照顾兰花。不料,有一次在浇水时,其中一个徒弟不小心绊倒了兰花架,刹时,如大珠小珠落地,瓦破花碎,一片狼藉。闯祸的徒弟,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一休禅师在十多岁就进了寺院做沙弥。人聪明伶俐又调皮,虽然活泼好动,不过还是用功于禅修,对禅机的领悟力很高,常常有一些出乎常人的言行,让他的师父伤透脑筋,没有办法应付。有一天,一休的师父要出门拜访信徒,想起库房有一罐信徒供养的上等好蜜,他交代库头留著准备招待贵宾。师父心想:这一罐蜜糖放在库房,必定难逃一休的馋嘴。于是在出门前,把一休找来,告诉他库房有一罈毒药,千万不能动,吃了会要人的命。
有一个年轻人,听说达摩祖师住在嵩山,就去拜谒他。年轻人来到嵩山,尽心尽力地服侍祖师。但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从来没有听到祖师跟他讲过一句佛法。在一个大雪天的日子里,年轻人决定肃立雪中,以此明志。如果祖师再不开示佛法,就冻死算了。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