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思想渊源 禅宗哲学象征 禅宗诗歌境界 碧岩录 与祖师同行 明一法师说公案 祖堂集 宋僧元净遗事 禅门修证指要 楞伽师资记 古尊宿语录 禅林僧宝传 禅宗宗派源流 圣严说禅 禅师语录
禅宗哲学象征
  • 禅宗哲学象征 序言

    禅宗哲学象征 序言 方立天 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宗派。禅宗因主张修习禅定而得名。它的宗旨是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禅宗是儒道释三家融合的重大思想成果,在思想史、文化史上起过很大的作用,有着特殊的意义。禅宗所蕴含的对本

  • 禅宗哲学象征 导言

    禅宗哲学象征 导言 禅宗哲学,以解构为主,用的是减法,通过对思维定势的消解,对情尘意垢的遣除,彻见真如本心,它无意于用加法去建构什么体系。然而,当笔者漫步禅林,透越银山铁壁般的公案,欣赏新奇瑰美的意象,涵咏睿智灵动的禅诗,却惊奇地发现,表征禅宗哲学的公

  • 第一章 公案颂古与本原心性

    禅宗哲学象征 第一章 公案颂古与本原心性 在《禅宗思想渊源》中,我们追溯了禅宗思想的理论渊源,探讨了佛教经典对禅宗思想的影响。在《禅宗诗歌境界》中,我们探讨了禅宗诗歌的思想内容与美感质性。在本书中,我们将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从禅宗公案和颂古的角

  • 第二章 公案颂古与不二法门

    禅宗哲学象征 第二章 公案颂古与不二法门 禅宗开悟论揭示超越分别执着以重视清净本心的方法与途径。佛教的开悟方法素有渐修与顿悟二途,对于禅的灵魂公案来说,它所体现的开悟论是电光石火式的顿悟法门,而非磨镜调心式的渐修方法。在顿悟法门中,又以不二法门构

  • 第三章 公案颂古与禅门机锋

    禅宗哲学象征 第三章 公案颂古与禅门机锋 公案的灵魂是机锋。所谓机,是指感受某种具体情境所激发而活动的心灵的作用,或指契合佛教真理的关键、机宜;所谓锋,指活用禅机的敏锐状态。机锋指师家或禅僧与他人对机或接化学人时,常用寄意深刻、无迹可寻,乃至超越逻

  • 第四章 公案颂古与禅悟境界

    禅宗哲学象征 第四章 公案颂古与禅悟境界 禅宗境界论揭示明心见性回归本心时的禅悟体验与精神境界。《颂古百则》、《碧岩录》所体现的禅悟境界范式主要有一切现成的现量境、能所俱泯的直觉境、珠光交映的圆融境等。表达、吟咏禅悟境界的公案、颂古,主要有以

  • 第五章 禅宗哲学的本心论

    禅宗哲学象征 第五章 禅宗哲学的本心论 禅宗在表征生命体验、禅悟境界时,于禅不可说的无目的性中建构起一个严谨而闳大的禅宗哲学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境界论四大基石构成。本心论揭示本心澄明、觉悟、圆满、超越的内涵与质性;迷失论

  • 第六章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

    禅宗哲学象征 第六章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 禅宗思想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迷失论。迷失论反省本心失落的缘由。禅宗指出,父母未生以前,净裸裸,赤洒洒,不立一丝毫。然生于世,堕于四大五蕴中,多是情生翳障,以身为碍,迷却自心 《圆悟录》卷12 。本来面目清净无染,随

  • 第七章 禅宗哲学的开悟论

    禅宗哲学象征 第七章 禅宗哲学的开悟论 禅宗哲学的开悟论揭示重现本心的方法。由于分别意识的生起,人们逐物迷己,失去了本来的家园。在禅宗看来,一切二元相对的观念都是妄想,都是迷失。要获得开悟,必须超越各种对立,以铁石心,将从前妄想见解、世智辩聪、彼我

  • 第八章 禅宗哲学的不二法门

    禅宗哲学象征 第八章 禅宗哲学的不二法门 禅宗运用不二法门,超越一切对立,以明心见性,回归于清湛纯明的本心,彻见本来面目。象征禅宗哲学的不二法门,主要有彼此不二、 垢净不二、生死不二、指月不二、色空不二等意象群。 一、彼此不二 《法华经方便品》:佛种

  • 第九章 禅宗哲学的境界论

    禅宗哲学象征 第九章 禅宗哲学的境界论 禅宗以重现本心为终极关怀。禅宗指出,世人由于迷己逐物,逐物迷己,导致了本来面目的失落。为了重现本来面目,禅宗运用不二法门,通过般若智观,来粉碎迷情妄念,回归于纤尘不染的生命源头。回光返照便归来,廓达灵根非向背《

  • 禅宗哲学象征 结语

    禅宗哲学象征 结语 通过对禅宗哲学的公案颂古象征、诗学话语象征的考察,可以明确这样的认识:禅宗以重现本来面目为终极关怀。超越性是本来面目的根本特征。对本来面目超越性的揭示,形成了禅宗哲学的本心论。禅宗认为,由于二元相对意识的生起,导致了本来面目的

  • 禅宗哲学象征 后记

    禅宗哲学象征 后记 1996年6月~1999年6月,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读博士学位期间,在霍松林先生的指导下,我完成了学位论文《禅诗研究》。2000年6月,我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在方立天先生的指导下,继续研究佛学与诗学。进站时,我提交了《博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