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思想渊源 禅宗哲学象征 禅宗诗歌境界 碧岩录 与祖师同行 明一法师说公案 祖堂集 宋僧元净遗事 禅门修证指要 楞伽师资记 古尊宿语录 禅林僧宝传 禅宗宗派源流 圣严说禅 禅师语录
楞伽师资记
  • 楞伽师资记 序言

    楞伽师资记 序言 《楞枷师资记》全一卷,唐净觉集于景龙二年(708),又称《楞伽师资血脉记》。记述楞伽经八代相承付持之经过。本书为站在北宗立场所撰述之初期禅宗传承史。由于初期宗师之传法特重楞伽经,故名为楞伽师资记。本书内容次序:(1)译者求那跋陀罗,(2)

  • 楞伽师资记 第一章

    楞伽师资记 第一章 宋朝求那跋陀罗三藏. 中天竺国人,大乘学时号摩诃衍。元嘉年,随船至广州。宋太祖迎于丹阳郡。译出《楞伽经》。王公道俗请开禅训,跛陀未善宋言有愧,即多〔=夕〕梦人以剑易首,于是就开禅训。三藏云:此土地居东边,修道无法。以无法故,或坠小乘

  • 楞伽师资记 第二章

    楞伽师资记 第二章 魏朝三藏法师菩提达摩。 承求那跋陀罗三藏后。其达摩禅师,志阐大乘,泛海吴越,游洛至邺。沙门道育、惠可,奉事五年,方海〔=诲〕四行。谓可曰:有《楞伽经》四卷,仁者依行,自然度脱。余度〔=广〕如《续高师〔=僧〕传》所明。略辨大乘入道四行,

  • 楞伽师资记 第三章

    楞伽师资记 第三章 齐朝邺中沙门惠可。 承达磨禅师后,其可禅师,俗姓姬,武牢人。年十四,遇达摩禅〔+师〕游化嵩洛,奉事六载,精究一乘,附于玄理。略说修道明心要法,真登佛果。《楞伽经》云:牟尼寂静观,是则远离生死。是名为不

  • 楞伽师资记 第四章

    楞伽师资记 第四章 隋朝舒州思空山粲禅师 承可禅师后,其粲禅师,罔知姓位,不测所生。按《续高僧传》曰:可后粲禅师,隐思空 山,萧然静坐,不出文记,秘不传〔=说〕法。唯僧道信,奉事粲十二年,写器传灯,灯〔 灯=一一〕成就。粲印道信了了见佛性处,语信曰:法华经云:

  • 楞伽师资记 第五章

    楞伽师资记 第五章 唐朝蕲州双峰山道信禅师 〔+承粲禅师〕后,其信禅师,再敞禅门,宇内流布,有《菩萨戒法》一本,及制《入道 安心要方便法门》。为有缘根熟者说:我此法要,依《楞伽经》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说 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

  • 楞伽师资记 第六章

    楞伽师资记 第六章 唐朝蕲州双峰山幽居寺大师 讳弘忍。承信禅师后。忍传法,妙法人尊,时号为东山净门。又缘京洛道俗称叹,蕲州东山多有得果人,故曰东山法门也。 又问:学道何故不向城邑聚落,要在山居? 答曰:大厦之材,本出幽谷,不向人间有也。以远离人故,不被刀

  • 楞伽师资记 第七章

    楞伽师资记 第七章 唐朝荆州玉泉寺大师,讳秀;安州寿山寺大师,讳赜;洛州嵩山会善寺大师,讳安。 此三大师,是则天大圣皇后、应天神龙皇帝、太上皇,前后为三主国师也。上忍大师授记云:后传吾道,只可十耳。俱承忍禅师后。按安州寿山和上,撰《楞伽佛人法志》云:其

  • 楞伽师资记 第八章

    楞伽师资记 第八章 唐朝洛州嵩高山普寂禅师、嵩山敬贤禅师、长安兰山义福禅师、蓝田玉山惠福禅师。 并同一师学,法侣应行。俱承大通和上后,少小出家,清净戒行。寻师问道,远访禅门。 行至荆州玉泉寺,遇大通和上讳秀,蒙授禅法。诸师等奉事大师十有余年,豁然自证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