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岩录》全称《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亦称《碧岩集》,是宋代著名禅僧圆悟克勤大师所著,共十卷。书的内容即雪窦重显禅师的百则颂古和圆悟的评唱组成。
碧岩录 序 雪窦重显大师 颂古 圜悟克勤大师 评唱 颂古诗的极品 禅文学的奇葩 最权威的以禅悟禅的专著 《碧岩录》全称《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 , 亦称《碧岩集》,是宋代著名禅僧圜悟克勤大师所著,共十卷。书的内容即重显禅师的百则颂古和圆悟的评唱组成。每一节的具体结构是:一、垂示,即对该则的案例提示纲要,加以引介。二、列出公案案例,其中夹注著语或评语。三、对该则案例加以评唱。四、列出雪窦重显的颂古诗,其中亦夹注著语或评语。五、对颂古诗作解说性评述。 此书撰成后, 在禅林
碧岩录 第一卷 ⊙碧岩录第一则 垂示云:隔山见烟,早知是火,隔墙见角,便知是牛。举一明三,目机铢两,是衲僧家寻常茶饭。至于截断众流,东涌西没,逆顺纵横,与夺自在,正当恁么时,且道:是什么人行履处,看取雪窦葛藤。 举梁武帝问达摩大师:如何是圣谛第一义?摩云: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摩云:不识。帝不契,达摩遂渡江至魏。帝后举问志公,志公云:陛下还识此人否?帝云:不识。志公云:此是观音大士,传佛心
碧岩录 第二卷 ⊙碧岩录第十一则 垂示云:佛祖大机,全归掌握,人天命脉,悉受指呼。等闲一句一言,惊群动众;一机一境,打锁敲枷;接向上机,提向上事。且道什么人曾恁么来,还有知落处么?试举看。 举黄檗示众云:汝等诸人,尽是口+童酒糟汉,还知大唐国里无禅师么?时有僧出云:只如诸方匡徒领众,又作么生?檗云:不道无禅,只是无师。 黄檗身长七尺,额有圆珠,天性会禅。师昔游天台,路逢一僧,与之谈笑,如故相识,熟视之目光射人,颇有异相。乃偕行,属溪水暴涨,乃植杖捐笠而止。其僧率师同渡。师曰:请渡
碧岩录 第三卷 ⊙碧岩录第二十一则 垂示云:建法幢立宗旨,锦上铺花。脱笼头卸角驮,太平时节。或若辨得格外句,举一明三,其或未然,依旧伏听处分。 举,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僧云:出水后如何?门云:荷叶。 智门若是应机接物,犹较些子,若是截断众流,千里万里。且道这莲花,出水与未出水,是一是二,若恁么见得,许尔有个人处。虽然如是,若道是一,颟顸佛性笼统真如。若道是二,心境未忘,落在解路上走,有什么歇期?且道古人意作么生?其实无许多事。所以投子道尔但莫着名言数句。
碧岩录 第四卷 ⊙碧岩录第三十一则 垂示云:动则影现,觉则冰生。其或不动不觉,不免入野狐窟里。透得彻信得及,无丝毫障翳,如龙得水,似虎靠山,放行也瓦砾生光,把定也真金失色。古人公案,未免周遮。且道评论什么边事,试举看。 举,麻谷持锡到章敬,绕禅床三匝,振锡一下,卓然而立。敬云:是是。雪窦著语云:错。麻谷又到南泉绕禅床三匝,振锡一下,卓然而立。泉云:不是,不是。雪窦著语云:错。放过不可。麻谷当时云:章敬道是,和尚为什么道不是?泉云:章敬即是,是汝不是。此是风力所转,终成败坏。
碧岩录 第五卷 ⊙碧岩录第四十一则 垂示云:是非交结处,圣亦不能知;逆顺纵横时,佛亦不能辨。为绝世超伦之士,显逸群大士之能,向冰凌上行,剑刃上走。直下如麒鳞头角,似火里莲花。宛见超方,始知同道。谁是好手者?试举看 举,赵州问投子:大死底人却活时如何?投子云:不许夜行,投明须到。 无孔笛撞著毡拍版,此谓之验主问,亦谓之心行问。投子赵州,诸方皆美之得逸群之辩,二者虽承嗣不同,看他机锋相投一般。 投子一日为赵州置茶筵相待,自过蒸饼与赵州,州不管,投子令行者过糊饼与赵州,州礼行者三
碧岩录 第六卷 ⊙碧岩录第五十一则 垂示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不落阶级,又无摸索。且道放行即是,把住即是?到这里,若有一丝毫解路,犹滞言诠。尚拘机境,尽是依草附木。直饶便到独脱处,未免万里望乡关。还构得么,若未构得,且只理会个现成公案。试举看。 举,雪峰住在庵时,有两僧来礼拜,峰见来,以手托庵门,放身出云:是什么?僧亦云:是什么?峰低头归庵。僧后到岩头,头问:什么处来?僧云:岭南来。头云:曾到雪峰么?僧云:曾到。头云:有何言句?僧举前话,头云:他道什么?僧云:他无语低头归庵。头云
碧岩录 第七卷 ⊙碧岩录第六十一则 垂示云:建法幢立宗旨,还他本分宗师。定龙蛇别缁素,须是作家知识。剑刃上论杀活,棒头上别机宜则且置,且道独据寰中事一句作么生商量?试举看。 举,风穴垂语云:若立一尘,家国兴盛。不立一尘,家国丧亡。 只如风穴示众云:若立一尘,家国兴盛,不立一尘,家国丧亡。且道立一尘即是,不立一尘即是。到这里,须是大用现前始得。所以道:设使言前荐得,犹是滞壳迷封,直饶句下精通,未免触途狂见。他是临济下尊宿,直下用本分草料。若立一尘,家国兴盛,野老颦蹙,意在立国
碧岩录 第八 卷 ⊙碧岩录第七十一则 举,百丈复问峰:并却咽喉唇吻,作么生道?峰云:和尚也须并却。丈云:无人处斫额望汝。 沩山把定封疆,五峰截断众流。这些子,要是个汉当面提掇,如马前相扑,不容拟议,直下便
碧岩录 第九卷 ⊙碧岩录第八十一则 垂示云:搀旗夺鼓,千圣莫穷。坐断淆讹,万机不到。不是神通妙用,亦非本体如然,且道凭个什么,得恁么奇特? 举,僧问药山:平田浅草,麈鹿成群,如何射得麈中麈?山云:看箭。僧放身便倒。山云:侍者拖出这死汉。僧便走。山云:弄泥团汉有什么限?雪窦拈云:三步虽活五步须死。复云:看箭。 这公案,洞下谓之借事问,亦谓之辨主问。用明当机,鹿与麈寻常易射,唯有麈中麈,是鹿中之王,最是难射,此麈鹿常于崖石上利其角,如锋芒颖利,以身护惜群鹿,虎亦不能近旁。这僧亦似惺
碧岩录 第十卷 ⊙碧岩录第九十一则 垂示云:超情离见,去缚解粘,提起向上宗乘,扶竖正法眼藏,也须十万齐应八面玲珑,直到恁么田地,且道还有同得同证同死同生的么?试举看。 举,盐官一日唤侍者:与我将犀牛扇子来。侍者云:扇子破也。官云:扇子既破,还我犀牛儿来。侍者无对。投子云:不辞将出,恐头角不全。雪窦拈云:我要不全的头角。石霜云:若还和尚即无也。雪窦拈云:犀牛儿犹在。资福画一圆相,于中书一牛字,雪窦拈云:适来为什么不将出?保福云:和尚年尊,别请人好。雪窦拈云:可惜劳而无功。 盐
五十五卷。明·憨山德清撰,侍者福善录,通炯编辑,刘起相重校。又称《憨山老人梦游集》。为憨山德清语录的集大成本。收在《禅宗全书》第五十一册、《万续藏》第一二七册。作者德清,晚年号憨山老人。与云栖盐宏、紫柏真可、蜀益智旭等三人被称为明季四大师。治学范围极广博。除佛教经论之注疏外,另有关于《老子》、《庄子》、《中庸》等书之注解。
禅宗经典有哪些?《大般若经》是佛教经典。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般若经》。为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般若类经典的汇编。唐玄奘译。600卷,包括般若系16种经典(即十六会)。其中第二会(《二万五千颂般若》)、第四会(《八千颂般若》)和第九会(《金刚般若》)为般若经的基本思想,大概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其他各会是在以后几个世纪中成书的。一般认为最早出现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在贵霜王朝时广为流行。梵本多数仍存。
二卷。收在《禅宗全书》第九十七册。原作者及刊行年代均不详。系收录清代禅门日常讽诵之经、律、偈、仪文、咒等,以及禅门诸师之法语、警策、问对、训诲文等。版本有清道光十四年(1834)刊本、光绪十二年(1886)鼓山(福建省)涌泉寺能成募刊本、光绪二十六年序刊
疑伪经典。为后世禅宗门徒引为禅宗起源的典据。又名《问佛决疑经》。有二卷本和一卷本两种。作者不详,成书年代亦不详。历代经录也全未著录。收在《万续藏》第八十七册。内容叙述世尊于灵山会上拈金波罗华,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乃说我有正法眼藏、涅般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与摩诃迦叶。后世禅徒乃谓此事为禅的起源。拈花微笑的典故即依据本书。 本经的二卷本有二十四品,一卷本有七品,二书除品数不同外,内容亦略异,一卷本当较晚出。又,二卷本当系成书于释尊付法摩诃迦叶的传说成
圣严说禅:觅心了不可得 问: 二祖慧可禅师对菩提达摩说:「我的心不安宁,请帮我安心。」达摩说:「把心拿来,我替你安。」慧可沉默了好久,说:「觅心了不可得,找也找不到。」达摩说:「好了!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意思是不是说,连心都不存在,还有什么安宁、不安
一百册,总目索引一册。蓝吉富编,完成于1990年。为中文禅籍之集大成。全书分史传、宗义、语录、清规、杂集等五部。内容收辑六世纪迄二十世纪之禅宗典籍共计五八○部。其中,以语录部最多,史传部居次。全书所收,主要取自各种大藏经,一部份则系散布于中、日、韩
中庸法师,毕业于中国佛学院,北京大学宗教学硕士研究生学历。2000年,经绥芬河市政府礼请、省佛教协会推荐为开山住持以来,克服重重困难,自筹资金,带领僧侣和广大信众积极建寺。法师在寺院建设上匠心独具,坚持走唐、清风格相融合的发展思路,辟建了合二为一的仿孔庙建筑的山门与天王殿,带有垛口的钟鼓楼;安奉了全球最大的汉白玉八臂观音和全国最高的汉白玉露天滴水观音; 创建了全国首座仿唐无柱式大遍觉殿,殿内供奉着世界最大的汉白玉五方佛,大殿广场上安奉了血经宝塔和千佛塔;兴建了供奉
《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释门正统》卷八《义天传》有“大辽皇帝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等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皆被焚”等语,似宋辽时期此书已入经录。现有明清诸藏本、房山石经本及流通本等。1976年日本影印《六祖坛经诸本集成》,汇集各种版本《坛经》十一种。
《了堂惟一禅师语录》是收在《万续藏》的一部语录。本语录是了堂惟一禅在至顺元年庚午前天八月初五在南普陀寺内所作,后人整理。了堂一和尚语录总目卷一庆元路延庆寺语录台州路紫箨山广度寺语录卷二庆元路天宁寺语录天童寺语录颂古赞语自赞卷三偈颂小佛事卷四后录。
禅宗语录是禅宗的经典之一。中国的禅宗以祖师的言教为主,制作出语录、禅史、灯录,从而用这些自宗创造的典籍来取代外来翻译的千经万论,乃是中国佛教自主发展的伟大成果,其价值、意义、影响都十分重大和深远。仅就文学范畴说,禅宗语录、禅史、灯录乃是禅文学作品的一大类别,是中国散文史上独具特色的成就,对当代和以后的文坛造成了相当广泛、深刻的影响。 中国佛教禅宗六祖以后历代禅师法语的书籍。大都为禅师口语,由亲随左右的门弟子随时笔录编集而成。举凡师徒传法心要、参悟验证、方
清蕴上说,道泛、道冲等录_一卷。收小参、机缘、垂问、颂古、代语、杂偈、赞、杂著。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九册。[大全]
宋痴绝道冲撰,智沂等编。二卷。宋淳佑十一年(1251)年序刊。主要收录其嘉兴府报恩光孝禅寺语录、雪峰禅寺语录、庆元府天童景德禅寺语录、临安府景德灵隐寺语录、平江府觉城山法华禅寺开山语录,及普说、法语、...
明真本说,机峻等编。一卷,收松石图卷像赞、新增像赞、小参、示众、机缘、拈古、颂古、源流颂古、偈颂、书问、杂著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八册。[大全]
一篇。唐关南道吾撰。收于《景德传灯录》(《大正藏》第五十一册)卷三十。系由二三二字所构成之诗歌。撰者道吾,为襄州关南道常法嗣。师平时喜好披役执简,击鼓吹笛,此乐道歌即最能表现其面貌者。歌词如下所列:
明真哲说,传我等编。二十卷,卷前有序、请疏,卷一收住洪都翠岩寺语录,卷二至卷六,收住翠岩寺语录,住百法院语录,卷七至卷八,收住建宁府黄岩寺语录,卷九,住建州佛顶寺语录,卷十至十一收普说、行实,卷十...
清法通说,性灵等编。十卷。收住清泉、碧山、普庵寺语录。上堂、小参、法语、示众开示、问答机缘、勘辨机缘、颂古、行实、佛祖赞、自赞、分灯、指禅说、和牧牛颂、杂偈、佛事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三十二册。...
明函可说,元赋等编,今羞等录。六卷。卷首收像赞、序、请启;卷一卷二收上堂;卷三卷四收小参;卷五收普说、茶话、问答;卷六收拈古、颂古。偈、书;卷末附重梓姓氏、塔铭、塔碑铭。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
明今释说,今辩重编。三卷。卷一收上堂;卷二收示众、佛事、遗命、问答;卷三收拈古颂、颂古拈;卷末附行状、塔铭。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八册。[大全]
禅宗公案之评唱集。共二卷。宋·正觉拈古,元·行秀评唱。详名《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拈古请益录》。收在《万续藏》第一一七册、《禅宗全书》第八十六册。内容系由正觉拈提九十九则公案,万松行秀加以着语及评...
清照衣说,彻御等编。三卷。卷一收住长庆府长安山崇因禅寺语录、住湖山治平禅寺语录、住太公山石宝禅守语录、住江津县圆通禅寺语录;卷二收住云浮山珠林洪福寺语录、住巴县青岩宝莲院语录、复住治平禅寺语录、小...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