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思想渊源 禅宗哲学象征 禅宗诗歌境界 碧岩录 与祖师同行 明一法师说公案 祖堂集 宋僧元净遗事 禅门修证指要 楞伽师资记 古尊宿语录 禅林僧宝传 禅宗宗派源流 圣严说禅 禅师语录
碧岩录
  • 碧岩录 碧岩录

    《碧岩录》全称《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亦称《碧岩集》,是宋代著名禅僧圆悟克勤大师所著,共十卷。书的内容即雪窦重显禅师的百则颂古和圆悟的评唱组成。

  • 碧岩录 序

    碧岩录 序 雪窦重显大师 颂古 圜悟克勤大师 评唱 颂古诗的极品 禅文学的奇葩 最权威的以禅悟禅的专著 《碧岩录》全称《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 , 亦称《碧岩集》,是宋代著名禅僧圜悟克勤大师所著,共十卷。书的内容即重显禅师的百则颂古和圆悟的评唱组成。每一节的具体结构是:一、垂示,即对该则的案例提示纲要,加以引介。二、列出公案案例,其中夹注著语或评语。三、对该则案例加以评唱。四、列出雪窦重显的颂古诗,其中亦夹注著语或评语。五、对颂古诗作解说性评述。 此书撰成后, 在禅林

  • 碧岩录 第一卷

    碧岩录 第一卷 ⊙碧岩录第一则 垂示云:隔山见烟,早知是火,隔墙见角,便知是牛。举一明三,目机铢两,是衲僧家寻常茶饭。至于截断众流,东涌西没,逆顺纵横,与夺自在,正当恁么时,且道:是什么人行履处,看取雪窦葛藤。 举梁武帝问达摩大师:如何是圣谛第一义?摩云: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摩云:不识。帝不契,达摩遂渡江至魏。帝后举问志公,志公云:陛下还识此人否?帝云:不识。志公云:此是观音大士,传佛心

  • 碧岩录 第二卷

    碧岩录 第二卷 ⊙碧岩录第十一则 垂示云:佛祖大机,全归掌握,人天命脉,悉受指呼。等闲一句一言,惊群动众;一机一境,打锁敲枷;接向上机,提向上事。且道什么人曾恁么来,还有知落处么?试举看。 举黄檗示众云:汝等诸人,尽是口+童酒糟汉,还知大唐国里无禅师么?时有僧出云:只如诸方匡徒领众,又作么生?檗云:不道无禅,只是无师。 黄檗身长七尺,额有圆珠,天性会禅。师昔游天台,路逢一僧,与之谈笑,如故相识,熟视之目光射人,颇有异相。乃偕行,属溪水暴涨,乃植杖捐笠而止。其僧率师同渡。师曰:请渡

  • 碧岩录 第三卷

    碧岩录 第三卷 ⊙碧岩录第二十一则 垂示云:建法幢立宗旨,锦上铺花。脱笼头卸角驮,太平时节。或若辨得格外句,举一明三,其或未然,依旧伏听处分。 举,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僧云:出水后如何?门云:荷叶。 智门若是应机接物,犹较些子,若是截断众流,千里万里。且道这莲花,出水与未出水,是一是二,若恁么见得,许尔有个人处。虽然如是,若道是一,颟顸佛性笼统真如。若道是二,心境未忘,落在解路上走,有什么歇期?且道古人意作么生?其实无许多事。所以投子道尔但莫着名言数句。

  • 碧岩录 第四卷

    碧岩录 第四卷 ⊙碧岩录第三十一则 垂示云:动则影现,觉则冰生。其或不动不觉,不免入野狐窟里。透得彻信得及,无丝毫障翳,如龙得水,似虎靠山,放行也瓦砾生光,把定也真金失色。古人公案,未免周遮。且道评论什么边事,试举看。 举,麻谷持锡到章敬,绕禅床三匝,振锡一下,卓然而立。敬云:是是。雪窦著语云:错。麻谷又到南泉绕禅床三匝,振锡一下,卓然而立。泉云:不是,不是。雪窦著语云:错。放过不可。麻谷当时云:章敬道是,和尚为什么道不是?泉云:章敬即是,是汝不是。此是风力所转,终成败坏。

  • 碧岩录 第五卷

    碧岩录 第五卷 ⊙碧岩录第四十一则 垂示云:是非交结处,圣亦不能知;逆顺纵横时,佛亦不能辨。为绝世超伦之士,显逸群大士之能,向冰凌上行,剑刃上走。直下如麒鳞头角,似火里莲花。宛见超方,始知同道。谁是好手者?试举看 举,赵州问投子:大死底人却活时如何?投子云:不许夜行,投明须到。 无孔笛撞著毡拍版,此谓之验主问,亦谓之心行问。投子赵州,诸方皆美之得逸群之辩,二者虽承嗣不同,看他机锋相投一般。 投子一日为赵州置茶筵相待,自过蒸饼与赵州,州不管,投子令行者过糊饼与赵州,州礼行者三

  • 碧岩录 第六卷

    碧岩录 第六卷 ⊙碧岩录第五十一则 垂示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不落阶级,又无摸索。且道放行即是,把住即是?到这里,若有一丝毫解路,犹滞言诠。尚拘机境,尽是依草附木。直饶便到独脱处,未免万里望乡关。还构得么,若未构得,且只理会个现成公案。试举看。 举,雪峰住在庵时,有两僧来礼拜,峰见来,以手托庵门,放身出云:是什么?僧亦云:是什么?峰低头归庵。僧后到岩头,头问:什么处来?僧云:岭南来。头云:曾到雪峰么?僧云:曾到。头云:有何言句?僧举前话,头云:他道什么?僧云:他无语低头归庵。头云

  • 碧岩录 第七卷

    碧岩录 第七卷 ⊙碧岩录第六十一则 垂示云:建法幢立宗旨,还他本分宗师。定龙蛇别缁素,须是作家知识。剑刃上论杀活,棒头上别机宜则且置,且道独据寰中事一句作么生商量?试举看。 举,风穴垂语云:若立一尘,家国兴盛。不立一尘,家国丧亡。 只如风穴示众云:若立一尘,家国兴盛,不立一尘,家国丧亡。且道立一尘即是,不立一尘即是。到这里,须是大用现前始得。所以道:设使言前荐得,犹是滞壳迷封,直饶句下精通,未免触途狂见。他是临济下尊宿,直下用本分草料。若立一尘,家国兴盛,野老颦蹙,意在立国

  • 碧岩录 第八卷

    碧岩录 第八 卷 ⊙碧岩录第七十一则 举,百丈复问峰:并却咽喉唇吻,作么生道?峰云:和尚也须并却。丈云:无人处斫额望汝。 沩山把定封疆,五峰截断众流。这些子,要是个汉当面提掇,如马前相扑,不容拟议,直下便

  • 碧岩录 第九卷

    碧岩录 第九卷 ⊙碧岩录第八十一则 垂示云:搀旗夺鼓,千圣莫穷。坐断淆讹,万机不到。不是神通妙用,亦非本体如然,且道凭个什么,得恁么奇特? 举,僧问药山:平田浅草,麈鹿成群,如何射得麈中麈?山云:看箭。僧放身便倒。山云:侍者拖出这死汉。僧便走。山云:弄泥团汉有什么限?雪窦拈云:三步虽活五步须死。复云:看箭。 这公案,洞下谓之借事问,亦谓之辨主问。用明当机,鹿与麈寻常易射,唯有麈中麈,是鹿中之王,最是难射,此麈鹿常于崖石上利其角,如锋芒颖利,以身护惜群鹿,虎亦不能近旁。这僧亦似惺

  • 碧岩录 第十卷

    碧岩录 第十卷 ⊙碧岩录第九十一则 垂示云:超情离见,去缚解粘,提起向上宗乘,扶竖正法眼藏,也须十万齐应八面玲珑,直到恁么田地,且道还有同得同证同死同生的么?试举看。 举,盐官一日唤侍者:与我将犀牛扇子来。侍者云:扇子破也。官云:扇子既破,还我犀牛儿来。侍者无对。投子云:不辞将出,恐头角不全。雪窦拈云:我要不全的头角。石霜云:若还和尚即无也。雪窦拈云:犀牛儿犹在。资福画一圆相,于中书一牛字,雪窦拈云:适来为什么不将出?保福云:和尚年尊,别请人好。雪窦拈云:可惜劳而无功。 盐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