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秀《身是菩提树》诗偈的解释

禅宗思想 | 作者:洪丕谟 [投稿]

神秀《身是菩提树》诗偈的解释

身是菩提树①,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诗人略历】

  神秀(约606~706),我国禅宗北宗的创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属河南)人。

【注释】

  ①菩提树:桑科常绿乔木,原产印度,我国南方也有栽培。在梵语中,“菩提”解作智、觉。当年,释迦牟尼佛因为在菩提树下觉悟成道,所以便就用菩提来命名此树。

【阐说】

  神秀这人,年轻时饱览经史,博学多闻,后来奋志出家,来到薪州双峰山东山寺投奔禅宗五祖弘忍大禅师。起先,弘忍让他干挑水打柴等杂活,这样六年以后,他渐渐取得弘忍的信任,弘忍对他刮目相看,认为:“东山之法,尽在秀矣。”

  结果提拔他当了上座,并让他做教授师。后来,弘忍挑选接班人,让门人各作一偈呈来。于是神秀上座就写下了这首诗偈。结果五祖审定下来,认为诗偈表露的思想,还只达到佛的门前,离登堂入室还差口气,所以没把衣钵传给他。

  诗偈虽然使神秀丢掉了继承弘忍衣钵的资格,不过却成了后来北宗渐悟禅学的开端,所以其意义也非同小可。后来弘忍西归,神秀另择荆州当阳山玉泉寺(今湖北当阳)传法,一时跟着他学的人很多。

  诗里神秀认为,一个人的身体就是菩提之树,一个人的心性就是明镜之台,这就毫不含糊地指出,每个人都有修行成佛的可能,关键在于经常修习,时时拂拭,这样便就镜心常明,一尘不染了。

  由于神秀认为学佛修禅,有个循序而进,坚持不懈的努力过程,并不是今天学禅,一步登天,明天就成佛了,所以人称“渐悟”法门,以和慧能倡导的即心即佛,直揭心性,顿时而悟,顷刻成佛的“顿悟”法门有所区别。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